鱼游小巷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08655559
作者:张承志
页数:228页

作者简介

视野丛书(6册)由北岛发起、主编并作总序推荐,张承志、徐冰、李零、韩少功、汪晖、李陀等集体呼应,集合了六位中国当代活跃在文艺领域的至为重要的作家、批评家、艺术家,由他们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考脉络,精选出足以体现这六位作者数十年来思想精髓的代表作。视野丛书高度浓缩地呈现了当代中国极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宝库。视野丛书文字可读性强,面向普通读者,让他们得以循着文化思想的脉络,追踪当代中国的种种问题,获得思考的乐趣。
《鱼游小巷》是张承志最新的散文集,这是一张心灵的地图,循着它,可以纵观张承志思想的全貌。草原和黄土地是张承志的精神故乡,他是草原牧民的儿子,是在西海固农家炕头彻夜畅谈的兄弟,正是因为和这片土地血脉相连,他才能始终坚定地以他者的立场去思考世界和中国,建立起了一种不同于中国知识界主流的世界史谱系。他对身陷苦难的人们寄以最深情的关注,这样的深情让人肃然起敬。张承志总是以他超拔的精神和恣意汪洋的文字给读者以精神的涤荡。

书籍目录

“视野丛书”总序
编成小引
第一部分 蒙古
二十八年的额吉
第二部分 新疆
面纱随笔
鱼游小巷
心的新疆
——《相约来世:心的新疆》序
陶醉的鸭儿看
树梢上的心
双联璧
第三部分 穆斯林
旱海里的鱼
第四部分 西班牙
把心撕碎了唱
——鲜花的废墟西班牙纪行之一
第五部分 日本
《赤军的女儿》(节选)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第四章
把解剖之刃对向自己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终章
第六部分 世界
地中海边界
投石的诉说
看那头不屈的雄狮
献给你的都瓦
世界与我们的学术
第七部分 祖国
四十年的卢沟桥
磨坊目击记
大国的诅咒

内容概要

张承志,回族,1967年到内蒙古插队,在草原上生活了四年,1981年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并熟练掌握蒙、满、哈萨克三种少数民族语言。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已出版各类著作30余种,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学者。


 鱼游小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初读张承志的文章,那是在十来年前了吧。二十啷当岁的年纪,根本不能体会到那沉郁的抒情以及理想主义气息。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再次读他的作品,却别有一番感受:果然,人的心境与其经历是相匹配的。这本《鱼游小巷》是张承志先生多来年所创作的散文的结集,而这些文字,经管不多,但也足以勾画出他的心灵地图。在这张心灵地图上,不仅有信仰的高塔,也有理想的山峰,到处皆是一片纯净,满眼尽是无限虔敬。这是一位因过于清醒才始终痛苦的精神修习者对人生所做的记录。世间即便再怎么污浊,也依然可以绽放出理想与信仰的花朵,——而花朵,就开在张承志的文字之中,通过这文字,读者看到的则是他内心的丰沃土壤,那中间大大地写下了有关于理想的一切,那里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铿锵似金石。在这本散文集中,我们不仅能够读到他的孤傲固执,也能看到他的一片温情。只是,这孤傲与温情本就不相冲突:惟孤傲者的温情才更真实,因为他不会滥施感情,只有对自己认同的人和事物才会抱以情感,而这样的温情怎能说它不可贵呢?在当代作家中,张承志的经历可算是较为复杂的,这些曲折复杂的经历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有表现,并且直接影响到他作品的思想性。你尽可以说他的文字锋利尖锐、思想偏激,但这种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表现,却是不可否认的。这些特点,在他笔下的心灵地图上无限地延展开来。就这样明晃晃地铺展着,至于人们是否认同,是否接受,那便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张承志的文字富于力度和美感,所讲述的终究不曾脱离过理想、信仰和人生,以及草原、新疆和大西北。当然,在这部集子里,作者的笔触又伸展到了海外,视角也在“世界”与“祖国”之间来回转换。可即便目光眺得再远,也依旧没有超出那心灵地图的范围。这就好比,一个儿子即便远走他方,也依然会依恋着家乡的额吉(母亲),这母亲可以是具体的那个人,也可以是抽象的存在。但不论是哪种,在张承志的文字中都能感受到这种浓浓的情感。不论是蒙古族的养母,还是脚下那坚实的土地,对于张承志而言都具有着生养自己的意义。由此,我们又可以想到,理想和信仰对他来说,就是心中那慈祥的额吉,是催促他安心地上路再不断前行的力量,是在尘世间保持着清醒的原因。张承志的心灵地图离不开“母亲”,这“母亲”可以是与他感情深厚的养母,也可以是支撑着他精神和灵魂的信仰。不论离开了哪一个,张承志的心灵地图,必将不再完整。
  •     北岛主编的“视野丛书”中收入了作家张承志的最新散文集《鱼游小巷》,短短的十四万字的篇幅分为七个部分,一一梳理了张先生从始至今的思想步履,让读者看清了他的成长经历和思考脉络,正如北岛总序里说的,这部集子是足以体现“作者数十年来思想精髓的代表作”。一路读下来觉着张承志的思想基调是人道主义,他在《<相约来世:心的新疆>序》一文写道,“在新疆,我半生讴歌了——对他者的爱。是的,他者的尊严、他者的原则、他者的文明。因为所谓人道主义,就是对他者的尊重。”然后在同名篇章《鱼游小巷》里讲了一段在维吾尔的巷子里寻找霍加阿布白克尔汗麻扎儿(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的真实经历。一个个淳朴的维吾尔族人——找的满头是汗,敞着灰白夹克的阿卜杜买买提,赶毛驴车的黑壮汉子阿卜杜克里木,面上严厉却热心的穿黑花坎肩的胖大娘等——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为一个不相识的“东干朋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寻找朝拜的麻扎儿。作者说他那一路寻找的历程就像一条自由的鱼,在诱人的生活水里慢慢地漾动,享受人道与美的清流。我读到了现在社会失缺的高尚的人心,正是作家的心灵向往,是他九死不悔一定要抵达的境界。作家深情的写道,新疆是“一片新大陆,是我一生追求但不能抵达的家乡。”与新疆一样,内蒙古和黄土高原也是滋养作者心灵的圣土,是他安身立命的三块大陆。而日本则成了他观察中国问题的一个角度。在《把解剖之刃对向自己》一文中,张先生对比中日两国的近代道路,梳理日本的历史,关照中国的当下。提醒国人在大国崛起的节点切不可犯日本过去目空一切欲使四邻臣服的错误,把民族推向绝路,变成一个新的“中华帝国”。而尊重他者与邻国的生存权利,追求与一切民族友好共存的理念,才是一个物质与思想皆富足的族群的标志。作者还提出,“日本魅力的秘密,就是它对接受的一切文化,都不仅爱不释手,而且对之一丝不苟”。反观我们国度,对自己的文化都不懂爱惜。“破四旧”那会儿就不提了,就说当下。前几日看《老炮儿》时,那送信的孩子对冯导说了一句,“六爷,没宣武区了,合西城了”,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京城没了宣武崇文,我住的上海失了卢湾闸北,就是这缺失规划的城建,除了把历史、文化、传统整得一个不剩,余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利益,政府真该把解剖之刃对向自己。张承志先生是个极善于反省的作家,我们知道他是“红卫兵”这个名称的创始人。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大混乱年代,作为老红卫兵的代表不可避免的有过错误。许多人已经开始忏悔当年的种种行止,或出自真心,或演一出戏,而在《四十年的卢沟桥》一文中,张承志有着深刻的反思与追悔。作家重申了遇罗克留下的思想遗产,拒绝对他人歧视的立场,并敢于反抗歧视,决意与被歧视的人站在一起。践行人道主义的态度,是区分知识分子真伪的试金石。爱他者,尊重他者,则是每个人,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公民社会的共识与实践。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     文|秦好生活中有太多的束缚,让人身不由己。自由自在,活蹦乱跳的鱼,难免使人心生羡慕。在《鱼游小巷》这部散文集里,作家张承志就像鱼一般,恣意在内蒙古、新疆、宁夏西海固、西班牙、日本、地中海边界等,串起来的心灵地图里游走,一边探寻精神上的故乡,一边思索世界和中国,追究人性,拷问心灵。他将一生中最厚重,最动人心魄,永远铭记的经历重新提炼,整理、汇集成这十九篇文章,纸上溢满真挚的情感。当任何美好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出深沉的情感时,只想做条鱼,默默地游向你,和你待在一起。听到敬爱的额吉去世,他从北京赶到乌珠穆沁,以沉默的方式和额吉道别。额吉,只是他一个人的额吉,他不想和别人分享,也不愿打扰她的安宁。即使是告别的文字里,也没有渲染的故事。一个人在心里悼念,就好了。正如额吉第一次来北京,母亲和一向缄默的额吉见面的场景。她们紧挨着坐在一起,静静地,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费力地笑着。做一条鱼的感觉是奇妙的,只想在水里游逛,而不是急着赶路。从北京到新疆喀什霍加阿布白克尔汗,他像一条鱼从北游到南,在热情善良的维族人帮助下,费劲地游过去,紧接着再游回来。沿途的生活再美妙,他也不得停歇。然而,因为他的虔诚,这块纯美的、能净化心灵之地也为他撩起了面纱,丰富他的人生阅历,滋养他的文学。八四年冬,他闯入黄土高原上的西海固,体验回族底层人民生活,关注他们贫苦的生活和思想。他像一条鱼,以西海固为中心,游来了,又游走了。他和西海固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和握月兄弟一家亲如一家人,吃住在一起。握月媳妇杀鸡招待他,他却把盘子塞到娃娃们的手里;冬天夜里,他和握月聊天聊饿了,握月就叫醒儿子,让在炉子旁给他们烤土豆吃;当政治风暴来袭时,王阿訇以自杀抗议,没有死成后便装聋卖哑十八年,等粉碎“四人帮”后,才开口说话。而握月父亲被逼远走青海,临走时,给孩子留下了一块馍……这些细节描写,都很真实,感人至深。握月和他的儿子,以及其他西海固农民迫于生存压力纷纷外出打工,他们也像一条条鱼,跳过危险的边界,等挣到钱了,又游进无鱼的旱海,渐渐过上了好日子。他游荡着进入西班牙探究弗拉门戈的本质,认真体悟这种把心撕碎了唱出的声音的独特魅力。不得不说,弗拉门戈那高傲、固执、悲痛、哀伤而又充满魔性的特质,似乎有着宗教的力量的影子。在日本、地中海边界等地方,他满怀宗教的悲悯同情之心,倡导和平,伸张正义,追究民主的本质,剖析自己。他游过去,再游回来,不断反思、醒悟,始终保持清洁的精神。PS: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不喜欢
  •     老文,新编,但编的框架实在不错。
  •     有冲击力的文字。额吉,鱼游小巷,赤军的女儿。
  •     大气磅礴,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     继续独行侠的冷漠与坦荡。
  •     他们穿越时代与个人的秘密通道,以各自的阅历与写作,在不同的坐标上互相辉映。
  •     发现几处错误,但没有吐槽。毕竟让我看到这一切,揭开新世界,先不论接受多少。这时下,观点鲜明多么可贵。不想听下,狠狠地看完。期待看到弗拉明戈和方丈记
  •     都是老文章,但这次“二十八年的额吉”一文读出了不同的感觉,近乎粗鲁的自我打断、回忆与现实的急切交错,或许都是为了要“把口语直接写进书里”,而口说的语言是思与想的织体
  •     张承志的写作带有集体主义的色彩,他认清了“文革”的集体主义狂热,却又陷进伊斯兰教的集体主义狂热,总之他是惧怕孤单的,哪怕远走非洲,也是要为了跟神走得近些,虽然神化作真理出现在他的文字里。他的民族身份认同给了他异于汉人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帝国及国族概念的阐释有着萨义德的影子,不过远较许多高校里的陈词滥调有价值得多。
  •     印象最深的就是《北方的河》了,那个时候《金牧场》有懵懂的地方,最近又撸一遍,发现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加,很多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
  •     中国文学
  •     文字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     张承志的精神地图
  •     其实读起来有些恐惧的气息:文革年代荒谬的个人崇拜造神,到近年伊斯兰狂热极端民族主义,时代的荒谬感在延续,而个人在危险的火山边缘走钢丝,个人身份认同与国家机器相互投射的影子,诡异、巨大,让人无法完全认同,甚至在某一刻想逃离
  •     精选。
  •     一直很喜欢张承志,这个全套都可以收藏哈~
  •     散文写的很有诗意
  •     给人以厚重感和沉郁,但同时又不乏温情。最喜欢其中《鱼游小巷》、《旱海里的鱼》。后面西班牙、日本、祖国、世界部分,扩充了一点知识,偶尔又有一种教科书历史的感觉,但作家真情在其中无一不流露出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