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1
ISBN:SH10188-259
作者:[日] 夏目漱石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生于一八六七年,死于一九一六年,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小说《心》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及"先生和遗书"三个在形式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的"先生和遗书"是小说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前两个部分都是为第三个部分的展开而做的铺垫和伏笔。《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 ,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 ,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内容概要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日本拥有最多读才的作家之一,对日本文学影响很大。


 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人类的情感约莫就是两种吧。一种向外的人际扩展,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向外的那一种,也许可以称作感情的诉求,想要去表达,希望所表达的范畴越广义越好,想要获得回音,同样希望这种回音越连绵越好。这样的交际,是书里面“先生”所排斥的,大约书外面也有“先生们”排斥。于是,向内的这种神秘莫测的自我探索,才为所谓的知识分子推崇。似乎有一种感觉,这种神秘莫测,逻辑纷繁的向内探索,会引人走向死亡。在这里,也许不应该再避讳死亡了,在下定决心要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不应该对死亡有所避讳了。离开人世,去向不定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是要和世人分离的意思。越是触动内心的隐衷,恐怕越是有死而后快的冲动吧。既然左右都是一个人,那同死亡又有什么分别呢?与其流淌着不为所动的血液,不如索性让它一次也不要再流动了。人生本来是平衡的,但是随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噪点,顷刻间打破了这种平衡,人果然脆弱得很,一声不吭就覆没了。
  •     在读过此书之后,不由的联想起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夏目漱石先生有着同樣尖銳、敏感、同樣的眾人皆醉我獨醒,冷眼看著世間的一切。所謂難得糊涂,究竟應該是開始還是結束呢?所謂放下,究竟是過去還是現在呢?
  •     和朋友谈到这本书的时候,他说他完全不知道我说什么,哈哈,故作镇定之后,我躲到角落里偷偷写下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夏目漱石是个很细腻的文人,一个能从猫的视角看世界的人,总能很微妙的把事件和情感描绘得真实贴切,我不知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让他具备了这种直视内心的观察力,还是他的笔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首先,这故事是一个极度普通的故事,普通到我也不愿意再次复述了。任何一部韩剧,甚至是我天朝的连续剧都比他跌宕起伏得多,豆瓣随便一出直播剧的主角也要比文中的先生来得纠结或者坎坷,我之所以对这种剧情感兴趣是因为我读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心——在他们的人生里,我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文中的我是个很奇怪的人,莫名的被一位中年男子怪蜀黍吸引,即便是对方冷漠木讷,寡言少语,也始终锲而不舍的拜访和追求。相比之下对异性的感觉反倒冷淡了,这点也许腐女们会有和我不一样的想法。在我看来,先生虽然籍籍无名,却是“我”的偶像和精神导师。“我”大学毕业了,这点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我想做些什么,但很不明确,我明确的是我不想做什么,不喜欢学校教育,不喜欢这类那类的工作,不喜欢父母双亲“庸俗”的样子,好像生活中迎面而来的事情都是让“我”觉得索然无味需要强打精神去应付的,只有先生的出现,是让我精神为止一振的。先生的魅力在哪里?我猜想,在于他的不作为。倘若他积极主动的在学界和社交圈子游走,我也必定不屑与之交往。反倒是他近乎孤僻的处事之道,让我觉得这是时代之光。有意思的是,时代之光自己早已经熄灭了。先生原本是个普通的孩子,经历过家庭的财产纠葛后,虽然有些勘透世事的疏离感,但是很快就被老板娘母女融化,如果顺利结婚生子,他也会是个人流里的先生,泯然于众人,过着他所说的幸福人生。可他偏生遇到了K这么件事。要说是事,还真不算个事,而搞到最后出了人命,这就不由得要背负一生了。平日里是个心高气傲的学子,过着超脱退避的生活,而寂寞和欲望的潜流像马戏团里逗弄动物的诱饵一样,让人迫不及待的抛下面具,急切的展现最凡俗的渴求和冲动。先生无过,只不过是愧对自己而已。愧疚也是有的,但与其说是愧对K,倒不如说是难以面对理想中的自己,硬要扯上心理学术语的话就是,自我被本我拉拢后无颜面对超我的指责。我最想说的是出场最少的K,年幼的我有些方面很像他,和大环境有点格格不入,虽然有点怪,却引以为傲。明明能食人间烟火,却时时表现得不屑世俗人情世故。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却无法穷究自己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尤其是他对宗教的态度,和我如出一辙,我也是无论佛道儒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敬而不信,懂而不迷,并且以自己这种广博的接受度和理论认识而自豪,实际上,却根本不知道该信什么,以什么为准尺。先生就曾这么说K:"或许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说的道义是什么。"确实,K很坚持,但是他不明白自己坚持的理念外壳下装的是什么,也许他混杂这真宗佛教的某些思想,也许也有西学里的新认知,他们时而冲突,时而交融的在他思想里,汇聚成一股独特的气质,那就是K——略带僵化和偏执的坚持自己的信念,但信念不是信仰,信仰让人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信念却更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美丽的女子明显就影响了他,他开始不那么古板了,慢慢的有点儿像偶像剧里的冷面男主角一样渐渐的开始流露青涩但是真诚的感情,可这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对他来说却是很大的冲击,所以他迷糊的求助于好友了,只是好友的几句口号式的责问,让他羞愧起来。还未明白过来,就接到了先生订婚的消息,或许这是他彻底崩盘的原因吧。我也啰嗦了这么多,最后总结本书和我的关系。同样是经历了孤独的青春,疏远的人际关系给了我更多的思考,也造就了一些孤傲和脱俗的气质,当然这都是我自以为。像是一下勘透世界上的种种俗物一样,开始不屑起家人的说法做法,也不屑起老师、同学的言行举止起来。心里有一个理想的我,在发光发亮。经常有这样的念头浮现——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是xx样的人!这样的事,我做不到!我可不会有这种想法!……可是,我究竟是怎样的,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即便是读了许多书,还是没能明白。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挫折的事,也许就罢了,平稳的就终结了一生,而当真有考验来临时,我才明白,释迦摩尼也好,尼采歌德也罢,都未能告诉你该如何保持理想中的你。文中的先生、我、K,都学识过人,可却带着稚气任性的活着,许多话、尤其是对父母态度都带着我成长中的影子,所以那傲慢、那孤僻都格外亲切。那时候的我也爱阅读,借着阅读脱离现实世界,文中的我也读书,只是消遣寂寞,先生也读,但只是个消极的读者,K算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了,可他也不曾知行合一,如果那本书或者那个哲人有真的让他信服了某种理论或者信仰,他在决定赴死前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了。我的心是空的,所以期待先生的心能照亮我的心,谁料到先生的心是死的,里面堆满了对往事的纠葛和冲突,K的心是鲜活的,只是敏感的割裂了,理想的血飞溅在木窗上。相同的是三个人都心都半开半闭,一面抗拒理解和渗透,一面又渴望解读和分享。现在的孩子面临的环境早已大不相同,失恋什么的早就视如浮云。但是这样的心还是有好多,我曾说K死在那个时代,也死于那个时代,真不希望再有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也在无人的夜里诡谲的结束自己的生命。青年们都有颗积极担当的心,可是什么,让他们最后都退到高阁上,抱着故纸堆消沉的度日,这样活着和死了,有不同麼?常夏自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人变成坏人可能只需要一个瞬间的念头,然后发展成一桩处心积虑的谋划,如果说是现实利益是背后主谋,那它可能是金钱、权力,甚至自私的感情;背负着愧疚的内心,不是那么轻易能逃出来,因此,为了避免一时冲动铸成大错,面对着再强烈的感情、再巨大的诱惑时,都需要更理智的思虑,尤其是对后果的估量。
  •     读一本没有自杀的日本小说好难啊
  •     我对先生这种人很有共鸣,或者说我就很像这种人。明摆着很多东西都是自找烦恼自我放逐,但是并没有自救的能力。又因为不想告诉别人,所以也没有被救的资格。跟活着比起来死了更解脱,这好像是抑郁症啊。
  •     杀人不必用刀,这就是诛心的意思……
  •     夏目漱石的书,越读越孤独,但也越喜欢。
  •     缓慢的悲伤,像看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
  •     利己主义
  •     和《竹林中》完美配对。
  •     略显寡淡和絮絮叨叨的日本小说叙述笔法,难以名状的感伤气氛,夏目漱石善于描绘的知识分子挣扎与人性的暗面,人直面灵魂的苦楚与深沉的个人主义式的落寞,以及绝好的书名
  •     文字风格有点像写散文的鲁迅先生。受了伤害的人从此心有余悸,当成为了施害者时,却活在了阴影之中。
  •     总体来说对日本小说的叙事方式还真有点不太习惯,但整篇的结构安排的很奇特,在心思描写上的语录很有见地,语言犀利而且富有表现力,神级人物的作品,只能放下以后有心再看。
  •     并不很喜欢,但觉得是个好主题。K/鹤川/柏木/平冈
  •     情节设置非常抓人,好看!文学若是把再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一语道破,便显得不平凡了。
  •     看到最后,甚至会随着先生一起忏悔,泪流。太可怕,现实就是如此。人心就是如此。
  •     对先生这样的人 莫名抱着一种崇敬般的好感 是啊 人心不过如此
  •     关掉了门口树上那道灯光。 总觉得还应该再来点什么啊……我好俗……
  •     世上没有像模子刻出来一样的恶人。平时大家都是善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然而正因为一到紧要关头就会突然变成恶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大意。 虽然早就应该死的,却不知为何活到了今天。
  •     在旧书店遇到这个版本过呢。
  •     世上是没有将一颗人心完完整整剖开来的法子的。半遮半掩叩不开,又不容任何人直视。可一旦从中间裂开,也太脆弱了。
  •     读完的第一本日文原文书,也是第一本夏目漱石的书,喜欢他文字里的日本日常的和风,还有那些其实善良至极的“述罪”。2016年梅雨季于日本九州。
  •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犹豫而错过很多时机,有些话憋在心里,慢慢地就会化脓腐烂侵蚀整颗心。当我们孤独,真希望那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出于无奈。
  •     人在平常的时候都是好人,只是在某个瞬间突然变成了坏人。厌恶别人这样,当自己也变成这样,能接受吗?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他人。
  •     按說,心好像是寫與《春分》之後,各個方面評價都更勝一籌,但我好像更偏愛《春分》
  •     不能直视的除了太阳,还有人的心
  •     #2016阅读计划No.47#夏目漱石这种笔调很特别 和其他日本作家都不怎么一样
  •     一心一意玩自虐、惟有夏目无春秋。
  •     典型的日本文学,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应该是最好的一部,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看《家族之苦》的时候。文字非常细腻,先生的自杀也是对明治精神的殉葬。主人公的父亲、先生、天皇几乎同时死去,日本人的民族性于此可见。
  •     明明是我先……明明是我先喜欢上小姐的……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还得到了一生的挚友,两份喜悦相互重叠 ,这双重的喜悦又带来了更多更多的喜悦,本应已经得到了梦幻一般的幸福时光……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     易於阅读,情节一般,但心理描述还行,充满日本特色
  •     今年看过的所有的书中大概(不知道12月会看什么书)我最喜欢的,对我最有影响的就是夏目漱石的《心》。在不能借书的图书馆看了三分之一后回来用手机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 各种各样的感情汹涌而至:一方面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主人公“我”,疏远群体给自身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同样对“先生”这样古怪又少言寡语的人有着崇敬般的好感,冷淡又懒散地厌世,傲慢又脱俗的性格,却始终没能让清高孤傲成为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先生”身上消极的自我厌恶对我也是未曾有过的熟悉。
  •     《心》第二遍第三遍读的是周大勇版和林少华版,差不多,有些语意的差异也无关紧要,反正觉得夏目漱石就是啰啰嗦嗦。读到最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许其实是不忿这么“无果”。想像如果是我家大谷崎,语言缩减是一回事,另外估计得让妻子也写一封信给我,告诉我K的另一段隐情,光这么想居然也觉得兴奋。我真是太糟糕了!夏目漱石当然不会这么写,他太不会写女人了。。哼。。骗稿费的家伙
  •     K
  •     深入灵魂的
  •     译本很棒,娓娓叙来
  •     不可直视的自我
  •     在無關緊要的絮叨 徘徊之間克制住痛苦的抽搐 不知道原文是否有種反諷的語調 是的 “厭棄了別人 還厭棄了自己 我就這樣變得不能動彈了” 精神在現實同理想中間始終不得安寧 許對精神有追求的人遲早的要步先生後塵
  •     这个译本还不错 很贴切 故事到时很简单
  •     难以捉摸的心啊
  •     孤独而敏感,自尊强又总觉得自己竟一无是处。如太宰治所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先生说人到关键的时候就会变成坏人,因为钱。而殊不知自己从何时起也背负着罪恶了,因为爱情。有时候不知是他人还是自己到底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地狱啊。
  •     先生活得空荡荡又苍白无力的这些年来,或许是做过试图弄清楚自己的心、人心的努力吧,可还是陷在痛苦自责的泥淖中不能抽身而出。浩大天地间,先生被束缚在拳头大小的心牢中。
  •     很鲁迅的风格。主人公不是真的勇士,这也是大多数的我们。大学看这本书居然弄丢,全城搜书,甚至电话出版社,得知同版本的书停止出版了。我当时的心是崩溃滴,然后赔了近半个月生活费。
  •     和那部动画不太一样,很直白的自我剖析,没有太多感情色彩,很理性的剖析,有时候就像是自言自语,很真实【但没有相应历史背景知识很多情节的发展看不明白(情节发展实在淡得几近没有),需要再好好琢磨一下】
  •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后来都变了。
  •     一封遗书道尽人世孤独 先生和K究竟是同一种人罢 一件小事 却是一刀一刀割在心上三十五年 厌弃人世终究更厌弃自己
  •     人是会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情况下变坏的。
  •     一百多年過去了,人情世事仿佛昨天。分上中下三部,而用一整個下來寫遺書,也真不是大師幹不出來這事
  •     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完了…名不虚传!
  •     琐碎细腻
  •     这样优柔敏感的心使“我”受尽煎熬,但也因为有这样的心,才能写出如此精妙深刻的故事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