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夹边沟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532125449
作者:杨显惠
页数:549页

作者简介

《告别夹边沟》虽然大多有原型和真人真事做基础,但它们毕竟是艺术品,是小说——纪实性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由于事件本身长期的隐蔽性和一朝揭开真相带来的震惊,由于素材来源的特殊性和特定性,这部以夹边沟事件为原型的作品很难不采取纪实小说的方式,它甚至也无法摆脱采访体和转述体等等新闻手法的运用。应该承认,这部作品的感染力,有一半来自基本事实的惊人,但是,倘若没有作家主体的创造性重构,也绝不可能拥有现在这样强烈的震撼力。

书籍目录

序:阴霾里的一道闪电
上海女人
走进夹边沟
李祥年的爱情故事
驿站长
贼骨头
憎恨月亮
饱食一顿
逃亡
坚持到底
探望王景超
自由的嘉峪关
一号病房
许霞山放羊
夹农
在列车上
这就好了
医生的回忆
邹永泉
告别夹边沟
后记

内容概要

杨显惠,1946年出生,祖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汉族。1965年兰州二中毕业,同年上山下乡河西走廊西段的甘肃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当过农工、售货员、教师。二次上学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后在河北省大清河盐场、天津塘沽盐场工作。1980年处女作《陇上七月》发表于《甘肃文艺》,1986年《这一片大海滩》获全国短篇小说奖,2003年,以《上海女人》、《逃亡》获第一届中国小说学会学会奖短篇小说奖。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这一片大海滩》、《夹边沟记事》等。现居天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告别夹边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人情感之复杂正如人这种动物本身一样。在刚开始带着随便的心情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先前的几个故事带来的震撼特别大。也曾听说过文革期间的那些故事,也知道以前的日子和现在的生活迥然不同。但当杨显惠作家用那些平实的文字,把在夹边沟的右派生活的艰苦写得如此真实,当读到他们如何不公地受到胁迫,并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或正直到可笑,或扭曲到可怕,我不得不说这些历史让我觉得难以置信。像我这种80后的孩子从未经历过的这种最底层的需求哪能被挑战得如此赤裸裸?吃草籽,吃蜥蜴,还吃人的肉,内脏?吃人的呕吐物还互相掏粪?我想我是很早就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我承认我就像大多人一样甘愿做那些被鲁迅称之为在房子里睡着的人。似乎这样的历史也证实了沉默是会传染的,那些过去事件的过错是告诉我们该沉默么?这些不堪的往事如今只被低调的提起,这种事实是默认了大家都在沉默么?我想大部分有沉重经历的和那些看到了这些经历感到沉重的,最终都沉重地沉默了吧。还是很感谢和敬佩作者写这本书的毅力,至少我在我心里对上几代人的一些疑问现在似乎都找到了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也至少让我倍感当下生活的美好。也许也对我看清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有所帮助吧。
  •     我都相信,我全都相信。因为我都见过。直到今天也还在发生。我说的并不是那些别离,而是那些思念。离开久了的一个缺点是,自己变得有些不敢回去。纵然我记忆中的他们是从未变化的,但我自己已经不认识自己了。苏武牧羊18年,薛凉驸马18年。18年眨眼就过去。都还好么。都还好么。
  •     刚读完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我越来越觉得《当代》在目录对作品做的简短的评价和介绍越来越恰当。看多了“一片红,一片好”的评语,我以为这也是一种“捧场”。但当我从《当代》读完《中国农民调查》,我开始改变我的看法。当我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上读完《告别夹边沟》,我坚定了我想法的改变。 我在小说后面写了四个字:延续沉默。因为《当代》的编辑们看后没有叫好,而是沉默。雷达先生评论《告别夹边沟》用了“含蓄”“节制”两个词。是呀,对于那段岁月,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真正是从那时走过,经历过,真是见怪不怪,是非难辩的。“整个中华民族之痛”(《当代》语)只能是沉默、沉默、在沉默。我也会记住作者这个摆在书架上没有人会注意的名字——杨显惠。 死人无数。真的,人浮肿得全身像个水囊。死人把野狼养的油光肥大。有忠贞的爱情,也有背叛的爱情。吃猪食。吃人呕吐出来的“食物”。这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个恶心人的玩笑么?但真实地呈现在面前时,谁还笑得出来?剜肉、开膛、吃内脏。大体力劳动,而一天的食物却不到一斤! 逃跑,对不对?揭发,对不对?抛弃,对不对?背叛,对不对?好像对,又好像不对。 沉默。延续沉默。在沉默……2004-3-29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同期读完的还有杨先生的一本《定西孤儿院纪事》,豆瓣不能标注,可见历史从未走远,而谎言随处可见。
  •     这根本就是夹边沟纪事嘛
  •     前所未有的震撼。活在这一代实在幸运。
  •     最近出差了幾趟,在各種飛機火車上看完了楊顯惠的這本代表作《夾邊溝記事》,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我們可以相對自由地穿梭于城市和鄉村,但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把本該最美麗的青春犧牲在貧瘠的夾邊溝,甚至要面臨飢餓和死亡的威脅,每一個故事都是催人淚下的,然而在當權者的眼裡他們如塵土般無足輕重,4顆星
  •     : I247.7/4965-1
  •     经历过这样的悲剧自会变得深刻
  •     在任何一个时期值得追求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理念内容,而是揭示不可能性缝隙的反转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解放的理想不会被历史创伤一笔勾销,而是与夹边沟共存,因为它是属于当代的理想
  •     虽然是一些被冤枉的劳改犯的故事,里面的人生活特别艰苦,但是在那些黑暗的生活里的故事会有些温暖。
  •     也只能写到这里了,其余不言自明。有部分似乎与《墓碑》所写之事有相同,读来觉得熟悉。也不意外,都是那三年里炼狱般的日子…作者用心收集、书写成文花去大量心血,叙述者重述苦痛的记忆让人唏嘘。
  •     在那么艰难的处境下,还有那么温暖的人性,那么坚定的友谊。活着是一个多么难的人生必选题。
  •     闭上眼就是隔壁,沙漠,白骨,历史太沉重
  •     震撼人心。
  •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眼泪竟然溢出了眼眶,不能自已。
  •     杨显惠《告别夹边沟》一口气看完,到《后记》热泪盈眶。灾难与历史,总是会被时间掩藏在浮尘下,一经掀起,悲痛不已。后记说道当年的当事者王永兴老人拖着浮肿的双腿带作者遍访夹边沟难友,未等到文章发表,就匆匆离世。历史仿佛一再重复某些故事的起承转合,总要把伤痛积攒至深,把惨烈伤口抖落给世人
  •     定西孤儿院什么时候解禁啊.
  •     看《夹边沟记事》的时候觉得夹边沟系列比知青系列好,于是借了这本净说夹边沟的来看。看完之后觉得《夹边沟记事》里的选文选得不错,选的都是夹边沟系列里写得好的。
  •     看了之后一段时间里,吃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起
  •     绝不能让历史再次重演!
  •     语言质朴,内容感人。
  •     《夹边沟记事》后面一些关于知青的文章没看下去,接着看了这本,抑郁了好半天。
  •     撕心裂肺的痛。向逝者默哀,向作者致敬。
  •     除了沉重还是沉重
  •     高吉义的故事就是一出电影。
  •     甲午第14本,《定西孤儿院记事》。一代人的苦难记忆。
  •     其实读的是定西孤儿院纪事,居然没条目,自己也加不上。记录一下。这是2016年2月份书单之一。
  •     作者笔力很够 也没撒狗血 也没特意煽情 就这么说故事 匪夷所思的年代 磨难之中求生的智慧 令人唏嘘的心疼的无法判断对错的是非和选择 比想象中好看 但惭愧没有读完
  •     非常震撼,尤其是上海女人这一篇,哭的稀里哗啦的。
  •     几年前读这书的时候太被吸引了。虽然流了很多眼泪。注意 那本《夹边沟记事》实际上是删节版,这本书才是完整版。
  •     不明白为什么和《夹边沟纪实》内容一模一样,为什么同一本书要出版两遍还同一个名字。再读一遍同样扣人心弦。
  •     字里行间,分明有熟悉的字眼出现:或是在《陆犯焉识》,诸多叙述者的经历分明被浓缩调和在了陆焉识身上。或是在《古拉格群岛》,西北荒漠间土洞里的点点微光,渐渐燎原成我们文明的希望之火。或是在《平壤水族馆》,饥饿与体罚成为这批右派知识分子终身的镣铐。这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烙印。
  •     哪儿会有9分。。。。
  •     真正以血泪写就的文学,这段历史应当成为民族记忆
  •     震惊
  •     大饥荒年代人吃人的真实记录。
  •     不说小说写得怎么样,就题材和作者的良心就值五颗星。
  •     不忍卒读
  •     多难的人生
  •     我关注的不是那个时代,因为太多人对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太多的看法,我关注的是内心活动和鲜明的人际关系。。。
  •     悲愤!
  •     在地铁上读到眼泪汪汪……
  •     其实也算是很好的口述史。依然没有直面历史的勇气。
  •     与《夹边沟记事》多有重复
  •     欣喜于有人为此发声。悲痛于仅此一人。
  •     大学时候读完的,当时读了万分震惊,简直不相信大陆还能出版这样的好书!
  •     此时你才知我们生活得多好。
  •     与夹边沟记事差不多。这本书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多出版社争着出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作《定西孤儿院》,小单元故事,个人认为没有夹边沟系列来的震撼。
  •     1z3
  •     苦难史
  •     我看的应该是这个版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