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艺术至上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3
ISBN:9787506322751
作者:冯骥才
页数:236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文字表达和图文相偕的形式颇具特色。它既是作家写画家,又是画家写作家,亦文亦画,是一本典型的冯骥才式的作品。
书的内容包括“美是精神的浪漫”、“历史是一种灵魂”及“巴黎的艺术家们”三大部分,收录《街头的吻》《巴黎的天空》《地中海的菜单》《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孤独者的自由》等散文。

书籍目录

逆光里的午宴(代序)
美是精神的浪漫
街头的吻
巴黎女郎
地铁中的乐手
巴黎的天空
翁弗勒尔
地中海的菜单
爱犬的天堂
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历史是一种灵魂
精神的殿堂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巴黎的历史美
家庭的遗产
双重的博物馆
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
都德的灵气
活着的空间
塞纳河边的中国古董
巴黎的艺术家们
燃烧的石头
孤独者的自由
最后的梵・高
秋天巴比松
神奇的左手
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
法国人肚子里的中国画家
天上的摄影师

编辑推荐

《巴黎,艺术至上》的文字表达和图文相偕的形式颇具特色。它既是作家写画家,又是画家写作家,亦文亦画,十一本典型的冯骥才式的作品。 惟画家才有的艺术感觉以及散文诗般的精美文字,传达给人独特的意韵。


 巴黎,艺术至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同样是在学校图书馆发现的,精品区.。 .那段时间刚好是想背离艺术修为的时期, 厌倦了每天在画室里闻那些 干固颜料的味道. ... .然后看到了这本书里描绘的各种诱人的艺术作品和高品质的旅行体验, 其中对某些画家的剖析和讲述让我受益匪浅. .. .记得当时还偷偷拿了笔记本进去, 摘抄当中的经典话语. ...这是本好书。
  •       有一类心理测试的题目,设定一个环境,或是孤岛,或是世界末日,然后让人选择几样必须带的物品。这类题目的答案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因为这一类的心理测试题侧重的不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以此窥见答题者近期的生活状态和所关注的内容。这只是了解他人的一种方法而已,对于不同的人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而对一名作家来说最能体现他生活状态和所关注的内容的东西是他的作品。这个道理在《巴黎,艺术至上》这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出来。  这本书是冯骥才在巴黎生活的记录。冯骥才以它独特的视角,对巴黎文化,甚至法国文化是提出了自己的解读。这种解读不同于一般学人的游记中的观花、猎奇,而是注重文化方面的审视。在他眼中,巴黎文化是一种注重精神的文化,不管是世界闻名的“街头的吻”,还是天然去饰的“巴黎女郎”,或者晴朗的“巴黎的天空”,还有古朴的海边小城“翁弗勒尔”均能体现出一种“美的精神的浪漫”,在巴黎的公墓中既有“爱犬的天堂”也有璀璨群星的居所——拉雪兹公墓,光是听听那一串闪光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心旌摇动,巴尔扎克,缪塞,德拉克罗瓦,莫蒂里安尼、肖邦、莫里哀……古朴而简单的墓穴,光辉的名字,在他的笔下令人产生了一种错觉,那里既是群星的归宿,也是他心灵的归宿!  如果上面这些还不能体现出冯氏视角的独特,那么“地中海的菜单”中对法国民间艺术家、收藏爱好者的关注、“拉丁区,我们住的那条小街”中对生活状态的详细描述,则是独特的开始,而到后面分两次参观由火车站改建而成的奥赛美术馆,则完全是一种冯氏的独创!一般人到巴黎往往直奔卢浮宫,但严格地来说卢浮宫内的展品是世界文化,并不只属于法国属于巴黎,冯骥才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这本书的插图中,跟卢浮宫有关的只有一幅卢浮宫走廊的图片,因为在卢浮宫的走廊才是法国的、巴黎的!奥赛美术馆则不同,它是由火车站变为艺术殿堂的,既不失其最初的实用样貌,又荟萃代表着印象派的数千张油画,它是名副其实的“双重的博物馆”。  在先贤祠的参观时,面对着雨果、卢梭、伏尔泰、居里夫人等人的棺木他感悟到“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远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却不是朱自清。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而当谈到乡间的古堡、城市的建筑物、城市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冯骥才近些年来之所以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的原因,“我们把遗产过于物质化了。如果只把它当作一种物质,我们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置它;如果也把它是为一种珍贵的精神,我们就会永远守卫着它;以它为伴,以它为荣,甚至把它作为生命的并不次要的一部分。”  此外在这本书里,冯骥才还介绍了许多法国作家、艺术家的故居与轶事,娓娓而谈,别有趣味。在巴黎能够见到中国的艺术家,也能见到中国的古董,这些人与物的根都在中国,但却在海外与作者相见,到底是欣慰还是痛心应该是各有侧重罢。  最初和冯骥才的作品结缘始于《神鞭》到后来《阴阳八卦》、《三寸金莲》、《灵性》、《一百个人的十年》、《守望民间》……一路读下来才发现,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守在书斋里写字画画的作家,而是一个融入文化保护事业、关注文化发展的的文化人了。
  •     《巴黎,艺术至上》是几年前就买的书,近日才读完。印象中是在贝塔斯曼邮购的,但最近发现书上有西安图书大厦的印章。买回来之后翻看了一下就丢开的原因,是觉得感觉实在太普通了。文字缺乏独到的见解,任何一个对艺术有些热爱的人到了巴黎都会有那样的感受的。和我以前读过的冯骥才的书差远了,所以很失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书中的溢美之词太多了。他到巴黎之前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了,到了那里之后不断的加深那种感觉。带着先入为主的看法之后,就如同眼睛和心灵被部分蒙蔽,缺少发现了。今日读完之后还是有同样的感觉,没有期望的那么好。高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当代作家的小说精选,里面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当时我热衷的是外国文学和港台纯文学的东西,对那种针砭时弊的小说没有兴趣。但是那篇小说却意味深长,让我对冯骥才乃至当代作家刮目相看。后来对他有过一些了解,觉得他确实是一个有深度的作家。但是这本书却缺少一些属于他的独到的东西。而我读书,最容易被吸引的就是浓郁的个人色彩。不过总的来说还不错,文字干净利落,读起来很愉快。当作一本巴黎旅游指南,领略巴黎之美的艺术指导,也不失为一本好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带领游人欣赏了巴黎的艺术之美。第一部分是“美是精神的浪漫”。写了巴黎街头的吻,巴黎的天空,地铁中的乐手,食物,人们对狗的热爱等等。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描述,展现了巴黎是一个艺术而浪漫的天堂。法国人的浪漫多些精神意味,美国人的浪漫直接通这性。法国人幻想着一个长长的吻能够到达永远。而美国人的吻不不超过一分钟就开始脱衣服了。美国人的好莱坞所描述的爱情的最高境界,便是性的如狼似虎。而法国人说性“不是自私的情欲,而是肉体也要参与一份的崇高的友谊”。法国南部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生活的守旧于精神的浪漫——奇妙的统一!浪漫是针对束缚而言的。人的最大的束缚是自己创造的历史与人文。浪漫则是让天性钻出历史与人文的缠裹,自由自在地放任一下。。。。人类的行为是一方面将万物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一方面又把万物从有到无地泯灭掉。当然,人类在这方面的帮凶是时间。时间的色彩学是调和。时间会把一切本来反差很大的色彩模糊了,协调了,中和了。但是阳光的色彩学刚好相反。它偏偏要从万物中找出反差和亮色,强调出来。于是把这些素雅的古屋所有窗前的花儿都照亮。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还有旺盛而鲜亮的绿色。这样,古街便从它沉湎的历史中苏醒过来,一切变得生气盈盈。巴黎人的一只脚站在优越的现代世界,一只脚仍留在优美历史空间里。前者享用物质,后者享受精神。这才真正是现代人的享受!第二部分是“历史是一种灵魂”。写了巴黎的博物馆,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家庭的遗产,已故的艺术大师,活着的空间。通过这些的描写,表现了巴黎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的殿堂。有一种说法:到美国去看新的,到欧洲去看老的。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在美国向未来的事,在欧洲想历史的事。欧洲的名城全都浓浓而优美的充满着历史感,尤其是雅典,罗马和巴黎。在谈到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的时候怎样把握好尺度。是整旧如新,还是整旧如旧,以什么为标准,到底要锁定在哪个程度上。我的想法是修复工作应尽量用减法,少用加法。减法是减去三种东西,一是朽坏糟烂,不能恢复并有碍观瞻的部分;而是有害的微生物;三是污染痕迹,如烟尘,酸雨,霉点等造成的污染。这个减法的极限是不能减去历史感和美感,我生造一个词吧——历史美。在历史久远的时间长河里,物品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世间事神奇而有力量的,它会把它深远的历史内容无形地注入进去,同时将潜在其间的特有的时代美与文化精神升华出来。时代美过后就变为一种历史美。但只有它成为历史才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动人。于是,历史物品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精神,一种美。这种美往往与它的沉默,斑驳和残破同在,而修复古物的关键,不仅是技术高超,更要理解历史和懂得美之所在。我知道冯骥才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段话是网上搜来的,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有关访谈节目)。在书中他提到历史遗迹和文物的时候,用词多是“古物”,而不是文物。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爱着历史文化遗产的人的用词,他看到的是古物散发出来的美,而不是那些东西所具有的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我觉得他的观念确实是人们对历史应该保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他在法国拜谒那些故去的艺术大师,怀着景仰的心情。让读者随着他的脚步,重温那些大师们留下来的震撼,和他们不可磨灭的精神食粮。今年是巴尔扎克诞辰二百周年,我在天津发起一个小小的纪念会,邀集此地的文学界人士抒发心怀,同时请来巴黎的巴尔扎克故居巴尔扎克博物馆馆长卡尼欧先生等法国朋友做客,交谈感想。我还买了一些新版的巴尔扎克著作送给与会的文友——这其实更是一种情感行为,以表达我对巴尔扎克特殊而深远的敬意。我觉得买书赠友的做法实在是对大师们一种最深远的纪念。他在欣赏巴黎那些充满着历史美的建筑的时候,看到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在拜谒艺术大师的墓地的时候,分享着世界各地人们对他们的景仰和怀念。同时也在感叹我们国家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墓地,故居的没有足够重视。看到那么多的古迹被破坏,那么多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不由得让人为国人汗颜。书中的第三部分是“巴黎的艺术家们”。在书中看到了久违已久的罗丹的一些雕塑作品,那曾经给我巨大震撼的美。我最爱的不是《吻》,而是另一个,一个裸身的女人的趴在石头上,头发向前披散下来。那身体的线条,凹凸与质感,都是罗丹的手曾经从克洛岱尔身上感受到的吧。是她,把自己像祭品一样献祭在给他的艺术,才成就了那个男人。还在书中读到了我所不知道的塞尚的故事。他和左拉曾经是挚友。随着左拉的成功,塞尚的不为人们认可,左拉抛弃了他们的友谊。他的小说《杰作》里写了一个固执而终生失意,最终自杀艺术家,他毫不避讳原型就是塞尚。他们不可避免的决裂。但是后来在左拉胸像揭幕仪式上塞尚失声痛哭,劝慰不止。他心中对朋友还有着深切的情意,并为此而怀着深刻的孤独。塞尚我是不了解的,但是却非常认同他的一些观点。“孤独对我是最合适的东西。孤独的时候,至少谁也无法来统治我了。”他说出孤独真正的的价值。孤独通向精神的两极,一是绝望,一是无边的自由。在书中再次看到梵·高那些画,再次读到他的故事。我觉得其实我最喜爱的画家的画作就是梵·高那些曾经为人唾弃的画。他的一位画家朋友纪约曼回忆他突然激动起来的情景时说:他为了迫不及待地解释自己的看法,竟脱掉衣服,跪在地上,无论怎样也无法使他平静下来。一个人得到是人的认可就那么重要吗,所谓的成功才能带来动力吗?但是一个沦陷于光环和荣耀中的人还有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吗?到底是精神病摧毁了他还是成就了他呢。对于梵·高来说,不会是失败使得他疯癫的吧。而是心里强烈的创作的欲望,急于表达心中所感到的美的迫切感使得他疯狂的吧。就像他急于解释自己的看法时的那种异于常人的失控表现。真正伟大的艺术,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我有一本很厚很大的梵·高的书,里面有很多画作,还没有静下心来看完。书中还附赠了一叠藏书票。实在是太喜爱了。曾经想送给一个朋友,但是终于没能舍得。我总想什么时候静下心来的时候把那本书读完,但是一定不会平静的吧。即使是平静的人,也会被梵·高的激情点燃,变得如同那个词的状态——CRAZY。为什么我总是能够和一些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精神疾病的人产生共鸣?或许我也是疯狂的,病态的,只不过我的病态没有促成一个艺术家而已。除了那些真正的大事,书中还写了一些“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说的是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里那些所谓的艺术品,以及创造它们的艺术家们。和我的看法一样,冯骥才说一走进蓬皮杜博物馆,就感到一种人类智慧与才能的尽头感。那些怪异的弄出来就是为了让人看不懂的所谓艺术品,它们的美感在哪里呢?我没有兴趣去破解那些艺术家们的天书,只希望他们能够在悬崖边上及时回头。我觉得这个书评写着写着就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之前对它的不满和失望都渐渐没有了,只觉得它是一本值得一度的好书。虽然我更爱的是陈丹燕的欧洲纪行,那种不断的发现和感悟的过程。当我对冯骥才失望的时候,读到的是他写景的部分,觉得并没有写出景色本身的美。或许因为巴黎本身太美了,是笔力难以企及的那种美。想要描绘是吃力不讨好的。当我读到他关于古物的保护和修复的时候,就看到了属于他的观念和见解。重新看到了他的深度和境界。所以就冲淡了之前的失望了。喜欢游记的,热爱艺术的人们,可以买这本书来读。他的语言朴实真诚,没有用一些深奥的让人越看越困惑的文字把艺术解构得面目全非。去读吧,从那些文字中,不管是眼睛还是心灵,都能领略到大气磅礴的美。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喜欢里面关于塞尚和梵高的故事
  •     大学时候因这本书,对理想中模模糊糊的巴黎有了更加明晰的向往!
  •     一个作家眼中的巴黎艺术和文化,一个发掘巴黎艺术家、探讨法国的浪漫的过程:法兰西,艺术必不可少。
  •     可以看看的,作者的视角
  •     纸质,插图都不错,推荐
  •     精华在最后一部分"巴黎的艺术家们",特别是写塞尚和梵高的两篇,非常喜欢。
  •     写的真不错,只是不乏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上的自我检讨与一厢情愿
  •     巴黎自由行参考书
  •     大冯多次巴黎之旅的随笔合集,很好看。透过文字仿佛能感受巴黎的气息。
  •     第一次看冯骥才的书就是这本,本人对他不甚了解,但却特别喜欢他描述那几位艺术家时的笔锋,看到塞尚等人的艺术一生,不知如何流泪了。。。
  •     其实注册好久了,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这是第一次买!觉得客服很好的,会有短信通知你的书什么时候到~虽然今天是下午才到,不过已经让我非常的激动和兴奋了!书的品相简直了!像我这种爱书如命(看书前要洗手,不能吃东西看书。。。)的人,真的是太喜欢新书啦!!!
  •     小学看的到现在都不能忘作者又是我爱的冯骥才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且拿起来就放不下非要一气读完不可。
  •     最近发法国疯和巴黎疯,所以买了不少书。和这本一起还买了王受之的《巴黎手记》。我想看王老师这本后看冯老师。前者的书写得比较理性,知道很多巴黎的地理知识和建筑、景点的相关知识,主要范围是巴黎著名景点。后者比较感性,讲的其实还远至地中海,巴尔扎克、梵高的故居和坟墓,所以写了很多关于名人的身前故事,还有老师游时的一些感情抒发,感性较强,所以我看后者比较轻松和感触。前者看得有点儿“累”,可能介绍得知识多。
  •     记得是在法语课上,老师跟上边balabala,我就跟下面看。还不错。 推荐同一系列的比如维也纳情感,倾听俄罗斯等
  •     很喜欢
  •     粗粗看了三分之一,图文并茂很美,但是却提不起兴趣……还是喜欢教授的“德式浪漫”啊~~~
  •     很有趣,看起来不会闷。想去法国啊!!
  •     法国人就是不靠谱
  •       同样是在学校图书馆发现的,精品区.。 .那段时间刚好是想背离艺术修为的时期, 厌倦了每天在画室里闻那些 干固颜料的味道. ... .然后看到了这本书里描绘的各种诱人的艺术作品和高品质的旅行体验, 其中对某些画家的剖析和讲述让我受益匪浅. .. .记得当时还偷偷拿了笔记本进去, 摘抄当中的经典话语. ...这是本好书。
  •     专业考前的某个中午在学人偷懒。记下了傅雷在巴黎曾经的居所。既然也在拉丁区,那我就去踩点吧。
  •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看的游记。。。恩,我只看过一本游记。
  •     非常生动生活的一本书,不是风景游览介绍,而是艺术,是背后的画家,作家,雕塑家的故事。作者的写作风格是我喜欢的朴实型,每本书都合意,没有丝毫的浮夸,而是谦逊的态度,真挚直接。
  •     低于预期 唯有两处惊喜。其一是知道了巴尔扎克是情痴 “巴尔扎克终生所爱的女子,但这女子有丈夫。巴尔扎克等了她二十一年,直到她丈夫死去,才与她结婚。但婚后仅仅一年,巴尔扎克便离开了人世”。其二是对现代艺术流派的辛辣评价 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     终于看完了这套书的最后一本,真心感觉到巴黎以及欧洲所蕴含的慢慢的文艺的气息,真让人向往。而我们呢,真心想要留下自己的历史、文化,但是作为普通人真无力,好恨!
  •     一本了解巴黎,爱上巴黎,一本左岸的书…
  •     秦赞军。再多一点保护,再多一点包容。
  •     去旅行之前可以看看
  •     准确而优美的文字给人以切身的感受,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自我的见解让我有所触动。我也明白,读书当读大家之作,文字上更是思想上。
  •     平实的语言,后面几章写罗丹、塞尚、梵高,却很打动我。也是以巴黎为背景,想起去年这时候恰好也借了一本有关巴黎的书: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巧合得很。
  •     高中老师的推荐 过了好多年才看~
  •     同小清新交谈必备良本。觉着写写巴黎的穷人,巴黎的疯子,巴黎的强盗蛮有意思,胜过标榜艺术的泛泛之语。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到底能有多少?对此,我算是偏悲观一些。
  •     冯骥才老师的书一直是读起来天津味道十足,写起海外游记随笔也一样优美。文中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淘旧书的喜悦,感觉跟着冯老师一起快乐起来,另一处是介绍巴黎的地址,假如一座楼房消失了,那么这座楼房的楼牌号并入临近的楼号,即使很久前寄送的信件,也一定会送达这个地方。
  •     书很不错,印刷和纸张都很有感觉,图片也很清晰大冯的这些文字很有看头唯一的缺憾就是书脊上面有点挤压坏 虽然不影响阅读 但是对于爱书的人来说 还是有点小小遗憾的
  •     冯毕竟在巴黎呆的时间不长,只能是浮光掠影的游记。后面对于几位艺术家人生的深入解读倒很值得一读
  •     能带领我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特别是艺术的鉴赏力
  •     儿童时期的科普教材
  •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已一个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巴黎。但是现在卖的是新版本的,封面换了,还是喜欢以前的封面,好像里面的照片有更换吧?感觉多了好多作者和夫人的照片。
  •     特别的巴黎,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巴黎
  •     附中图书馆
  •     很值得一看的书,被巴黎的文化的深深打动.
  •     喜欢他的文字
  •     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下午茶的功夫就了解了巴黎
  •     认识了罗丹,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塞尚
  •     巴黎女郎那篇,甚好。
  •     从此爱上法国
  •     差不多10才收到,蛮喜欢的
  •     十五年前的法国巴黎在冯骥才的笔下这样的美!历史、艺术、文学、思想、美以及他在旅法途中的所见所思都在此书中呈现。这本书的发力点在后半部分的“历史是一种灵魂”和“巴黎的艺术家们”,很喜欢他在这几篇文章开头精妙的类比和标题。其中对于城市历史、文物保护、故居、孤独等几个方面的思考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放在十五年后的今天也同样发人深思。也很喜欢他朴实简淡的语言,读起来轻松舒畅。虽然不知道现在的巴黎是不是还是十五年前的模样,但对于认识巴黎、了解法国来说还是不错的概览~
  •     ennuyeux
  •     写得很美。记忆深刻
  •     “真正的伟大的艺术,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
  •     文笔那么一般般还要在作协里面风风光光 书的要价还那么高 幸亏我没买 我图书馆借得
  •     浪漫之旅
  •     曾经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
  •     巴黎啊巴黎~~~
  •     这本书我在高中的时候就读过了,因为这个是新版的所以买了。相较而言我更喜欢旧版的,这个版本书大很多但内容看起几乎不变。我要提意见,发货太慢了~
  •     高中图书馆借的书,当时同读了带一本书去巴黎,个人觉得不如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写的内容实在,比较喜欢里面写画家的一些部分。不过还是很欣赏冯骥才这个人。
  •     领略巴黎的独特
  •     09.4.22
  •     让人惊喜的一本书。印刷质量很好,图片清晰度也很高,书的手感也不错。冯骥才先生带领读者仿佛真的进入到了巴黎的世界
  •       《巴黎,艺术至上》是几年前就买的书,近日才读完。
      印象中是在贝塔斯曼邮购的,但最近发现书上有西安图书大厦的印章。
      买回来之后翻看了一下就丢开的原因,是觉得感觉实在太普通了。
      文字缺乏独到的见解,任何一个对艺术有些热爱的人到了巴黎都会有那样的感受的。
      和我以前读过的冯骥才的书差远了,所以很失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书中的溢美之词太多了。
      他到巴黎之前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了,到了那里之后不断的加深那种感觉。
      带着先入为主的看法之后,就如同眼睛和心灵被部分蒙蔽,缺少发现了。
      
      今日读完之后还是有同样的感觉,没有期望的那么好。
      高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当代作家的小说精选,里面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当时我热衷的是外国文学和港台纯文学的东西,对那种针砭时弊的小说没有兴趣。
      但是那篇小说却意味深长,让我对冯骥才乃至当代作家刮目相看。
      后来对他有过一些了解,觉得他确实是一个有深度的作家。
      但是这本书却缺少一些属于他的独到的东西。
      而我读书,最容易被吸引的就是浓郁的个人色彩。
      不过总的来说还不错,文字干净利落,读起来很愉快。
      当作一本巴黎旅游指南,领略巴黎之美的艺术指导,也不失为一本好书。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带领游人欣赏了巴黎的艺术之美。
      第一部分是“美是精神的浪漫”。
      写了巴黎街头的吻,巴黎的天空,地铁中的乐手,食物,人们对狗的热爱等等。
      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描述,展现了巴黎是一个艺术而浪漫的天堂。
      
       法国人的浪漫多些精神意味,美国人的浪漫直接通这性。法国人幻想着一个长长的吻能够到达永远。而美国人的吻不不超过一分钟就开始脱衣服了。美国人的好莱坞所描述的爱情的最高境界,便是性的如狼似虎。而法国人说性“不是自私的情欲,而是肉体也要参与一份的崇高的友谊”。
      
       法国南部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生活的守旧于精神的浪漫——奇妙的统一!
       浪漫是针对束缚而言的。人的最大的束缚是自己创造的历史与人文。浪漫则是让天性钻出历史与人文的缠裹,自由自在地放任一下。。。。
      
       人类的行为是一方面将万物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一方面又把万物从有到无地泯灭掉。
       当然,人类在这方面的帮凶是时间。
       时间的色彩学是调和。时间会把一切本来反差很大的色彩模糊了,协调了,中和了。
      
       但是阳光的色彩学刚好相反。它偏偏要从万物中找出反差和亮色,强调出来。于是把这些素雅的古屋所有窗前的花儿都照亮。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还有旺盛而鲜亮的绿色。这样,古街便从它沉湎的历史中苏醒过来,一切变得生气盈盈。
      
       巴黎人的一只脚站在优越的现代世界,一只脚仍留在优美历史空间里。
      前者享用物质,后者享受精神。这才真正是现代人的享受!
      
      第二部分是“历史是一种灵魂”。
      写了巴黎的博物馆,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家庭的遗产,已故的艺术大师,活着的空间。
      通过这些的描写,表现了巴黎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的殿堂。
      
      
       有一种说法:到美国去看新的,到欧洲去看老的。
       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在美国向未来的事,在欧洲想历史的事。
       欧洲的名城全都浓浓而优美的充满着历史感,尤其是雅典,罗马和巴黎。
      
      在谈到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的时候怎样把握好尺度。
      是整旧如新,还是整旧如旧,以什么为标准,到底要锁定在哪个程度上。
      
       我的想法是修复工作应尽量用减法,少用加法。减法是减去三种东西,一是朽坏糟烂,不能恢复并有碍观瞻的部分;而是有害的微生物;三是污染痕迹,如烟尘,酸雨,霉点等造成的污染。这个减法的极限是不能减去历史感和美感,我生造一个词吧——历史美。
      
       在历史久远的时间长河里,物品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世间事神奇而有力量的,它会把它深远的历史内容无形地注入进去,同时将潜在其间的特有的时代美与文化精神升华出来。时代美过后就变为一种历史美。但只有它成为历史才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动人。于是,历史物品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精神,一种美。这种美往往与它的沉默,斑驳和残破同在,而修复古物的关键,不仅是技术高超,更要理解历史和懂得美之所在。
      
      我知道冯骥才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段话是网上搜来的,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有关访谈节目)。
      在书中他提到历史遗迹和文物的时候,用词多是“古物”,而不是文物。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爱着历史文化遗产的人的用词,他看到的是古物散发出来的美,而不是那些东西所具有的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我觉得他的观念确实是人们对历史应该保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他在法国拜谒那些故去的艺术大师,怀着景仰的心情。
      让读者随着他的脚步,重温那些大师们留下来的震撼,和他们不可磨灭的精神食粮。
      
       今年是巴尔扎克诞辰二百周年,我在天津发起一个小小的纪念会,邀集此地的文学界人士抒发心怀,同时请来巴黎的巴尔扎克故居巴尔扎克博物馆馆长卡尼欧先生等法国朋友做客,交谈感想。我还买了一些新版的巴尔扎克著作送给与会的文友——这其实更是一种情感行为,以表达我对巴尔扎克特殊而深远的敬意。
      
      我觉得买书赠友的做法实在是对大师们一种最深远的纪念。
      他在欣赏巴黎那些充满着历史美的建筑的时候,看到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在拜谒艺术大师的墓地的时候,分享着世界各地人们对他们的景仰和怀念。
      同时也在感叹我们国家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墓地,故居的没有足够重视。
      看到那么多的古迹被破坏,那么多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不由得让人为国人汗颜。
      
      书中的第三部分是“巴黎的艺术家们”。
      在书中看到了久违已久的罗丹的一些雕塑作品,那曾经给我巨大震撼的美。
      我最爱的不是《吻》,而是另一个,一个裸身的女人的趴在石头上,头发向前披散下来。
      那身体的线条,凹凸与质感,都是罗丹的手曾经从克洛岱尔身上感受到的吧。
      是她,把自己像祭品一样献祭在给他的艺术,才成就了那个男人。
      
      还在书中读到了我所不知道的塞尚的故事。
      他和左拉曾经是挚友。随着左拉的成功,塞尚的不为人们认可,左拉抛弃了他们的友谊。
      他的小说《杰作》里写了一个固执而终生失意,最终自杀艺术家,他毫不避讳原型就是塞尚。
      他们不可避免的决裂。但是后来在左拉胸像揭幕仪式上塞尚失声痛哭,劝慰不止。
      他心中对朋友还有着深切的情意,并为此而怀着深刻的孤独。
      塞尚我是不了解的,但是却非常认同他的一些观点。
      
       “孤独对我是最合适的东西。孤独的时候,至少谁也无法来统治我了。”
       他说出孤独真正的的价值。
       孤独通向精神的两极,一是绝望,一是无边的自由。
      
      在书中再次看到梵·高那些画,再次读到他的故事。
      我觉得其实我最喜爱的画家的画作就是梵·高那些曾经为人唾弃的画。
      
       他的一位画家朋友纪约曼回忆他突然激动起来的情景时说:
       他为了迫不及待地解释自己的看法,竟脱掉衣服,跪在地上,无论怎样也无法使他平静下来。
      
      一个人得到是人的认可就那么重要吗,所谓的成功才能带来动力吗?
      但是一个沦陷于光环和荣耀中的人还有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吗?
      到底是精神病摧毁了他还是成就了他呢。
      对于梵·高来说,不会是失败使得他疯癫的吧。
      而是心里强烈的创作的欲望,急于表达心中所感到的美的迫切感使得他疯狂的吧。
      就像他急于解释自己的看法时的那种异于常人的失控表现。
      真正伟大的艺术,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
      
      我有一本很厚很大的梵·高的书,里面有很多画作,还没有静下心来看完。
      书中还附赠了一叠藏书票。实在是太喜爱了。曾经想送给一个朋友,但是终于没能舍得。
      我总想什么时候静下心来的时候把那本书读完,但是一定不会平静的吧。
      即使是平静的人,也会被梵·高的激情点燃,变得如同那个词的状态——CRAZY。
      为什么我总是能够和一些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精神疾病的人产生共鸣?
      或许我也是疯狂的,病态的,只不过我的病态没有促成一个艺术家而已。
      
      除了那些真正的大事,书中还写了一些“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
      说的是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里那些所谓的艺术品,以及创造它们的艺术家们。
      和我的看法一样,冯骥才说一走进蓬皮杜博物馆,就感到一种人类智慧与才能的尽头感。
      那些怪异的弄出来就是为了让人看不懂的所谓艺术品,它们的美感在哪里呢?
      我没有兴趣去破解那些艺术家们的天书,只希望他们能够在悬崖边上及时回头。
      
      我觉得这个书评写着写着就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之前对它的不满和失望都渐渐没有了,只觉得它是一本值得一度的好书。
      虽然我更爱的是陈丹燕的欧洲纪行,那种不断的发现和感悟的过程。
      当我对冯骥才失望的时候,读到的是他写景的部分,觉得并没有写出景色本身的美。
      或许因为巴黎本身太美了,是笔力难以企及的那种美。想要描绘是吃力不讨好的。
      当我读到他关于古物的保护和修复的时候,就看到了属于他的观念和见解。
      重新看到了他的深度和境界。所以就冲淡了之前的失望了。
      喜欢游记的,热爱艺术的人们,可以买这本书来读。
      他的语言朴实真诚,没有用一些深奥的让人越看越困惑的文字把艺术解构得面目全非。
      去读吧,从那些文字中,不管是眼睛还是心灵,都能领略到大气磅礴的美。
  •     读过一次 至今念念不忘 可惜我们学校图书馆找不到
  •     稀饭!!
  •     文字流畅,看起来舒服,喜欢图片,喜欢那些故事,喜欢 燃烧的石头
  •     不错的游记 想去巴黎
  •     让我接触到冯骥才老师的一本书!!艺术与旅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