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020054619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页数:473页

作者简介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零年巴黎大逃亡,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放过逃亡中不计其数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所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情妇,有被粗俗平民恶心坏了的大资产阶级,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布西小镇不得不迎来德军的进驻。占领边的出现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
在这样一个读者几乎已经忘记古典小说家魅力的时代,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内容概要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紧接着,她又创作了小说《舞会》(19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摩万的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她在十三岁的长女德尼斯带着一口箱子东躲西藏,箱子装着承载着痛苦的圣物:母亲的遗稿——直至今天才出版的《法兰西组曲》。


 法兰西组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9条)

  •     16岁,他怀揣着救国的理想,和朋友告别父母,离开故土,到法兰西去寻找救亡图存的真理。他是邓小平,就是那个身子矮小却在中国政治运动中“三起三落”,被西方媒体称为“达不到的小个子”的巨人;就是内个打开中国国门,并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总设计师。在影片的开始,母亲在邓小平临行前给他带了三双鞋,并嘱托:“三双鞋穿完的时候就是你归来的时候。”看到这的时候我想起了孟郊的那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多么的感人,三双鞋,寓意是三年,而这一去就是五年,且再也没有见过父母,更没有回到过故乡。在那个黑色的年代,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邓小平的家里变卖了家产让他到法国留学的。但是,巴黎不是天堂,在法国巴耶中学学习五个月后,因交不起学费,邓小平被迫中断学业。“勤工俭学”,这个出国留洋的初衷,在现实面前被抛得越来越远。邓小平留法5年时间,只有5个月的时间在学习法语,其它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用来打工,在施耐德工厂当过轧钢工,在巴黎运河边上扎过花,甚至还睡过大街。在所有留法学生中,邓小平是年龄最小的,也是个子最矮的,但无疑是信念最坚的。在寻找真理的路上,有的人选择了妥协,有的人选择了放弃,但是邓小平始终没有放弃,他没有忘记,他最初到法国来的目的。只有那些失去目标的人,才会迷失在漫长的道路上。生活的苦难,造就了邓小平坚韧不拔的品质。我们看到以后的邓小平,无论在长征的途中,还是在文革中两次被打倒被批斗,他都没有屈服。我们不能不说,邓小平的坚韧性格不是在留法勤工俭学时完成的。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在法国当外国劳工的悲惨经历,他将不可能成为邓小平。”然而很多年过去了,如果有谁问起邓小平这一生最难忘的岁月,我想他一定会说,他在法国留学的那段日子,那段日子虽苦,却磨练了自己的人格,融身低层群众,让他知道群众最需要什么,并且还让他还学习到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使他的思想在形成时期没有走弯路。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并不孤独,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革命先驱,像周恩来,聂荣臻,王若飞,蔡畅等。这些人都给了邓小平以很大的帮助,无论在物资上还是在精神上,周恩来就剩20元的时候,和他一人10元平分填饱肚子,蔡畅夫妇宁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他吃饱。这样的友谊形成在这样的岁月,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从邓小平留学法国,历尽磨难的经历中,我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从小就生活在邓小平所带来的富裕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饱尝过饥饿的痛苦,在求学期间,我们从来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然而我们却并没有因此而去珍惜这样的生活。相反,因为幸福来的太容易,就变得很放纵,不懂去珍惜,上了大学后,无所事事的我们,除了游荡在网吧,台球厅外,我们很少走进图书馆,那个我们本最应该去的地方。期末考试我们挂了科,交重修费的时候,我们却很少想起父母挣这份钱的不易。看完《我的法兰西岁月》,我从伟人邓小平的身上找到了心灵的归处。我想说大学不是用来荒废的,在以后三年学习中,我们应该重拾起我们最初来到这里理想,并且带着丰硕的果实离开这里。以报答那些在远方默默关心我们的父母和在80年前为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们。
  •      在签名上说,这是近两三年里,读到的最好的欧洲小说。 内米洛夫斯基,这位犹太血统的女作家,出身俄罗斯富商家庭,被布尔什维克政权没收全部财产,逃亡巴黎,丈夫在银行业重新起家,再度进入上流社会,因小说而声名鹊起,然后德国入侵法国沦陷,辗转的逃难,艰辛地谋生,被捕,一系列绝望的徒劳的营救,直到被送入毒气室,遗下刚写了五分之二的《法兰西组曲》手稿。 这便是属于那一个时代起伏交错的人生:宿命般连续遭逢十月革命与二战,纳粹加共产主义,欧洲两个杀人如麻的幽灵终其一生阴魂不散。上帝有时真喜欢主动为天才的命运提供磨难积累素材,让历史成为文学经验的合谋,产生经典的代价,总是个体生命血泪斑斑的悲剧。 “我也几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作家:冷静,从容,理性,历经大悲大喜,却没有一丝自恋。然而,她又天然不是充满英雄主义浪漫梦想,想用文字拯救社会与世界的男性作家。她身处悲剧之中,想要努力看清楚这悲剧的面貌。-是面貌,而不是具有观念性的根源。根源对于她来说,应该是小说以外的东西。”--------------译者 努力看清悲剧的面貌,这话说得准确。假如像我们曾经被教育着所理解的那样,悲剧只是邪恶一时压倒了正义,那悲剧确实容易理解得多。但至少在《法兰西组曲》里,仇恨与控诉呈现出被另一种力量消解后的面貌,一些更本质化的问题被提出,德国人与法国人,精神的转向,灵魂的迷失,个人与集体主义不可调和的冲突,生命的严重威胁,尊严的无可依托。以至于我们能清晰地想象作者坐在子弹随时可能飞来的窗前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悲悯,以及关于整个人类命运的感伤。 有了这样的悲悯,这亲历过历史的人,方能把苦痛深压入血液间,冻结在鼻息里,让仿佛早已冷却的哀伤,只留在文字的缝隙间不甘寂寞地浮动,偶然触到,竟比任何杜撰出的悲剧更加冰凉彻骨。 我有时甚至会想,假如她从集中营里幸存,假如她在受尽折磨后有机会延续生命并重新拾起这些未完成的书稿,她还会不会保存着这份冷静与理智?因为有时,我们太需要一个明确的仇恨物,人生最大的绝望,莫过于失去一切之后,却悟到那些应该被诅咒的掠夺者,原来与你一样可怜。 她的叙事,就这般裹胁着一种奇特的感情,一种带着矛盾的理智,一种带着恐惧的超脱,一种试图以阶级为线索的人类之多样性:对农民发自内心的厌恶与鄙薄弥漫,对自己所存在的大资产阶级却同样锐利和不留情面,至于贵族,更只留下冷嘲热讽。最终,只好不情愿的将米肖夫妇那样的普通市民塑造为理想人格,幻想着傲慢和冷漠,粗俗和乖张,一切让人作呕的现实,还没有完全渗入巴黎狭窄的旧区,平庸的薪水却至少可以保证他们的下一代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并在相对体面的行当里有合乎社会要求的职业,但这又是利益最容易被损害的一群。就如同作者说的,资产阶级妄图保存一切,无产阶级妄图得到一切,工人可以自我捍卫,贵族有的是力量,而他们,几乎一无依傍。她爱世界和人类,但她不知道应该爱世界的哪一部分和人类的哪一种群,或者说,她不知道自己从属于世界的哪一部分和人类哪一种群。她就这般不断地自我设问和否定,并且心力交瘁。 仔细想来,她似乎还是为战争找下了合理的判词:以国家为名义煽起的民族狂热与集体主义崇拜,对个人生活与个体尊严的强行掠夺与破坏。我对这个判词很满意,因为这个判词,恰好是今日之中国,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第一章《六月风暴》,宛然是俄罗斯风格的大部头全景画,那种非常规状态下从容不迫地写下的群戏。一路读去,只要感慨作者野心太盛,何必让头绪如此众多战线如此铺张,却在下一个章节里惊叹地想起曾经目睹过的细节,不过是又一幕悲喜的铺垫与和弦:唯一的相同点是情绪或者氛围,以及永恒的恐惧与无奈。各自展开的故事,在某些节点上穿插在一起不动声色地彼此唱和,到处是转场和线索,自如的视角切换,以及内在的逻辑性。这貌似是当代许多电影人最喜欢的伎俩,比如《巴别塔》和《孔雀》:人们在各自的人生里或明或暗地影响和更改其他人生,互为彼此因果,互为可能性。中国人觉悟得较早,从明代就开始讲究谋篇布局,金圣叹管这叫草蛇灰线。看来有时,比情节更让人着迷的是结构本身。 于是似乎理解了那个用“组曲”为名的标题,管弦、铜管、木管、打击乐各自独奏独舞,各自两两共鸣,各自三四混响,最终合出交响乐。用无数人的小故事拼凑起的,就是世界,就是史诗。 至于情节,只躲在细节里,力量十足,却富有节制。 笔调是低沉的,喑哑的,像是压抑过的哀号和抽泣。写法是最古典的风格,铺叙,时间顺序,对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迷恋,对氛围的重视。甚至会用一章的篇幅去写一只小猫阿尔贝的夜晚活动。 第二章《柔板》,战火中的田园牧歌,小镇,花园,草莓,琴键,未曾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情感。 历史不过是人性造就的,但人性造就的历史却往往开始遵循另一条路径和另一种规程。压抑的宁静里,被迫安置在民族大义背景下排演的爱情剧,若有似无,细腻,质感,轻柔高贵,玻璃般易碎。 一个战俘的妻子,法国少妇;一个德国军官,优雅的绅士,被镇上人憎恨的入侵者。 “没有爱情的表白,没有吻,只有沉默......除此之外就是高烧一般的,充满激情的对话,他们在谈论各自的家乡,家庭,音乐,书......他们体会到奇怪的幸福......这种想要发现彼此心灵世界的迫切......一种情人的迫切,已经成为奉献,奉献身体之前的灵魂的奉献。了解我,看着我。我是这样的。这就是我所经历的,这就是我曾爱过的。你呢,我的爱人?” 这是少数让我焦灼而急于知道结果的爱情,是少数因为料定是悲剧而故意放慢速度不忍太快看到幻灭的爱情。 对那个邻居农人的庇护把塞西尔拉回到现实中来,那个人杀死了他的翻译,那个人和她同为法国人,那个人杀死的是侵略者,那个人必须受到她的保护,而这种保护的成功是基于她与他的关系。这就是战争,无处不在的战争,无处不在的历史,每个人都被迫以自己的形式参与其中,无从逃遁,无从藏匿,哪怕你借助的是爱情。 他走了,她没有眼泪。最简单的告别。“我请求您,作为对我的纪念,一定要尽可能地保全自己的生命。”“因为它对您来说弥足珍贵吗?”“是的,因为它对我来说弥足珍贵。”似乎已没有了男女之情,只剩下对于怜惜和珍视。 于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没有,哪怕是一次肉体的欢娱,一次心灵的宣泄和背叛。她懂得自己不该爱,于是她发现自己无法去爱。奇怪的因果关系。历史已经覆盖一切。 “夫人,您有没有听说过那种扫过南部海域的飓风?它们形成圆圈,边缘由暴风雨组成,飓风中心是不会移动的,一点都不动,以至于处在这飓风中心的小鸟儿或蝴蝶根本不会受到飓风的侵扰;它们的翅膀都不会被吹皱,而就在周围,暴风雨却横扫一切。瞧瞧这座房子!瞧瞧现在正在喝福隆迪涅昂的葡萄酒并品尝饼干的我们,再想想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第三四五章会怎样呢?天才的早逝为世界留下太多值得欣赏的缺憾美。戛然而止的乐章,太多可能性,太开放的故事流向,太多神秘感。手稿里的若有若无忽灭忽明的线索。猜测让人揪心而焦虑。我承认在读完这部书的那个晚上我失眠了。我在猜测中难以自拔。这样的为未读到的续章而感受到的巨大遗憾,只有当初在读《红楼梦》第八十回时才感受到过。 为了举起如此沉重的负荷 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 我并不缺少完成这项工程之心 但是目标长远,时间却如此短暂
  •     很久以来,似乎都找不到有哪一种如此般的悲惨幕后让我震惊到说不出话来。作者曾是一位很有名的犹太裔作家。在体验了战争磨砺后,她决定写一部1000页,由五部分构成的史诗。就在完成第二部时,她被送去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部未完成的书稿一直在她孩子的身上保管着,直到60年后,被出版。于是,我不得不在难以言表的痛楚中翻阅这弥留下的每一个词语。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只看了风暴和柔版。。当历史看的。
  •     一本一拿起来就根本放不下的书,非常好看,没有完成非常可惜。好的描写有比影像更迷人的画面感,越来越能体会一点好作者好文章的“好”,可以精准地描绘一个场景或者一种情绪,这简直太重要了。情感细腻,哀婉动人,人性的好和坏都写得赤裸裸。作者本身的悲剧结局也让人很难过。。。
  •     縱橫捭闔的洶湧氣勢。
  •     后面的“手稿注释”和信件值得一看。非常震撼。关于素材的搜集、简洁程度、人物的设置。“如果说我想写一点什么惊人的东西,我所展示的恰恰不是悲惨,而是他们身边的繁荣。”
  •     实在难以想象,在战乱中的犹太女作家能够写出如此沉着、优雅,充满人性,又有些调皮的尖刻讽刺的小说!令人震惊!从小到大看的小说不算少,能给我冲击力的,让我觉得特别与众不同的此书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有《百年孤独》!当然,还有《红楼梦》!
  •     在去天津的车上一口气读完了《六月风暴》,抬起头已经听不清到站的广播了。今天看完《柔板》最后一章德军拖着空空的救援车离开,一口本来淤滞在胸的气没有舒完,仿佛自己站在那个窗口,不知道未来是否依然硝烟四起,而自己又会被烟尘裹向何方。袁筱一说内米洛夫斯基决然不是英雄主义爆棚的男性作家,她身处悲剧之中,却想看清全貌。在读《契诃夫的一生》时,我时常会想,这两个异时空的灵魂怎么会如此靠近。也许是老天允许那些置身于苦难而清醒的灵魂拥有一干燥温暖的手,能摸到人肌理血脉中脆弱的高贵。
  •     书后附的书信更为震撼,作者及其家人为了生存而写信求救,各种不堪,最终也未能逃离,令人唏嘘
  •     补记
  •     看了电影不错,书中途弃了。
  •     可惜了作者没写完。
  •     今年一阅倾心的作家
  •     喜欢。
  •     大唐双龙传一遍:2008(135-139) 2008-140
  •     單憑前兩章的內容來看由於劇情還不算展開得很多,感覺一般,但看完附錄后三章的寫作計劃可以預料得到小說場景的恢弘,真真是二戰時期的德法眾生相畫卷,可惜作者被關到集中營,沒有然後了。小說著重描寫戰爭中個體與集體的關係。作者貌似受到《戰爭與和平》等俄國文學的影響吧。
  •     “在这个男人和女人的心里,都存在着一种类似伊甸园的地方,那里没有死亡,没有战争,野兽和牝鹿在一起相安无事地嬉戏。只要找到这天堂,只要对所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闭上眼睛。”
  •     好看,可惜没写完。
  •     之前是借同学的看,如今想起来也是有一点波澜
  •     喜欢这本书的切入点。战争只作为背景时间存在,重点放在了个人品质上。法国人德国人都一样,有美好的有险恶的,对立的品质也能同时存在于单一个人的身上。写法上没有说教只有描写,而通过描写感受到的个体间的差异更胜于说教。故事本身很吸引人,因为未完成也更意犹未尽。另外,内米洛夫斯基的生平同样波澜起伏,看最后附录的往来信件时因为那些关于逮捕与求救的语句而心弦紧扣。五星一定要给,也是有太多的惋惜。#陷入二战时期作品里无法自拔#
  •     2016-12-2
  •     后面的书信读起来真是心酸。作者明明亲身经历了,却没有站任何立场的描写了一场乱世。【收】
  •     。。。
  •     多么有才华的勇敢女性,真的满心遗憾,若五部完整,那真的也许可以堪比《战争与和平》,就前两部来说,虽不及《战争与和平》宏伟,但这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出来的作品当然有相差,但已足够杰出,她的文风看得出有托尔斯泰的影响,罪恶的集中营不会知道它吞噬的是一个怎样伟大的灵魂
  •     众生分离,却又拼凑成一幅恢弘稳定的画卷。辅以内米一贯细致华丽的场景与人物描写,精雕细刻、擘肌分理,展现出来的动荡不安何止于表面,更深味的是灵魂一层,道不尽诉不明的东西你要用多少经历才理解通透。
  •     http://www.ximalaya.com/sound/7638542 http://www.ximalaya.com/sound/7638543 http://www.ximalaya.com/sound/7638544 http://www.ximalaya.com/sound/7638545
  •     近期读得最慢的一部小说,和内迷洛夫斯基自己认为的一样:这是一部杰作!虽然五部的计划只完成两部,依然是杰作,尤其是第一部。很电影化的写作手法:电影的节奏、电影的画面、电影的剪辑,可惜后来被别人改编的电影改得太烂,格局小太多。
  •     和这本书有缘分。地铁读物之一。接受推荐书目内。最帅的纳粹的军装,作者描述过,她描述过,后来,她就是被穿着这军装的人杀了吧。作者本人的经历也是一段值得被铭记的历史。愿人类远离极端,远离极端。清静为天下正。后来我看过一部讲俄国犹太巨贾流亡法国的故事,要mark。
  •     战火中的众生百态,记得德军轰炸逃难人群,有人趴在地上看到了蝴蝶在青草中悠闲飞舞。历时一个多月慢慢读完全书,发觉内米诺夫斯基是以一种上帝视角,悲天悯人地看沦为战争机器的德国军人,相互告密揭发,助纣为虐的法国富人,伪君子文人,当然还有更多被战争摧毁的普通人家。没有呼天抢地,煽情道德绑架,作者难得以一种冷静抽离的视角写作,即使知道最后自己也逃不过纳粹和法国伪军的魔爪。
  •     感觉伊莱娜的成长经历有点类似张爱玲。
  •     一个面连着一个点,两个篇章一下就把二战的画面呈现出来。如果五部能写完应该超级厉害的。 ps.序和附录是特别好的写作指南
  •     真正的杰作!
  •     哭哭哭哭这种坑了好可惜
  •     就像看了一场绚烂的长电影
  •     颓靡涣散,餍足而疲倦,终至于毁灭衰亡。
  •     最爱《柔板》。本书和《沉静如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     我很恐惧恐惧。
  •     绝对的经典, 心里很难过
  •     残卷佳作。第一章:逃亡的风暴席卷着六月的巴黎。敌机逼近下的众生相,将所有的家当绑在车顶甚至带上野餐篮和祖传的床单太有画面感。第二章:德军进驻法国小镇。穿着杏仁绿军大衣德国军官Bruno和法国女人 Lucile产生的一种模糊的柔情。这种柔情的纽带是音乐。共通点是对自由的向往。战前是音乐家的Bruno内心抵触有整体无个人的军律。Lucile家道中落嫁给陌生已成战俘丈夫和刻薄自私的婆婆。小镇教堂礼拜是唯一的社交,窗帘背后能看穿一切的眼睛们。打破枷锁是她内心压抑的渴望,Bruno和Lucile之间不是禁忌的爱清,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产生的互相怜惜的柔情。德军开拔无疾而终。
  •     至少夏夜也还可爱~
  •     2008年9月5日购自99网上书城,14元。
  •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剧,可能只有爱是忘不了的。
  •     “人类是多么丑陋和低贱啊!想要在这些可悲的灵魂里点起一簇爱的火苗是多么不容易啊------”
  •     既磅礴又细致的战争群像描绘 柔板那部分的笔触真的特别温和绵长 有音律感
  •     看完这本书心情很压抑。不是那种看言情小说里生离死别能哭出眼泪来的感觉。倒像是看霸王别姬时哭不出来,却也不能即刻从中脱离出来的沉闷的心情。对我而言,书里让我感到压抑的不是德军,而是受到战争迫害的群众。死水一般的孩子打死了试图挽救他们的神父,宣称只在乎美的收藏家偷了别人活命用的汽油,粗鲁的农民怨恨所有比他文明的人,最终闹出人命。战争只是掀开了他们的遮羞布,就算不是德军,一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时间也会使他们暴露自己本来的模样。
  •     喜欢第二部分《柔板》多一些。
  •     我多么遗憾那所谓“组曲”只有两部便随作者的生命终结;我又深感幸运,因为这两部给了我一个月的精彩享受。喜欢《柔板》,画面感实在美。
  •     应该是年度最爱了,真爱她啊。可怕的均衡,细腻迷人。果然爱情才是战争和人的终极拷问,与剧中人同步的焦虑爆发在描写『前爱情』的阶段,于是合上书的时候,我竟暗自庆幸作品的未完成,必然的悲剧结局被文本的空白所取代,有种逃避般的心安理得。毕竟我也那么爱这个德国军官。「了解我,看着我。我是这样的。这就是我所经历的,这就是我曾经爱过的。你呢,我的爱人?」令人心碎。如果说对战争和立场的无法释怀让我对这种感情还是矛盾的,米肖夫妇则以他们真正的高贵立在我目光所及的一角,使我能够心平气和。普通人的高贵很难。
  •     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心理感受,也许和我糟糕的阅读状态有关。觉得自己和古董家状态挺像。看的时候觉得还是曹雪芹厉害,寥寥几语能让我记住一个人物,内米洛夫斯基还是需要废一番力气。
  •     宏大有余,深度不足,典型的俄国小说,事实上没完成才让其青史留名。
  •     惊艳
  •     细节太详尽 看不来。。。 战争时期的爱情悲剧凄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