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2
ISBN:SH2209-33
作者:冯友兰
页数:395页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5页 - 中国哲学的背景

《老子》也有相似的话:“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用直觉得到的概念又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踢的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区分的概念”……学中国哲学的学生开始学西方哲学的时候,看到希腊哲学家也区分有和无,有限和无限,他很高兴。但是他感到很吃惊的是,希腊哲学家们却认为无和无限低于有和有限。在中国哲学里,情况则刚刚相反。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就因为有和有限是有区别的,无和无限是无区别的。从假设的概念出发的哲学家偏爱有区别的,从直觉的价值出发的哲学家则偏爱无区别的。……直觉(三类)得到的概念基本上是农的概念……商人要打交道的首先是用于商业帐目的抽象数字,然后才是具体东西。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理想的人生是这样一种人生,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觉解,却仍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6页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P36 第一个对“百家”试行分类的历史家是司马谈,即司马迁之父。《论六家要指》,分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汉代刘歆分十家,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P38 官师不分。。
P46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
P53 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作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P61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 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社会背景不同。有误解。
P66 墨家相信鬼神存在,却反对丧葬和祭祀的缛礼;儒家强调丧礼和祭礼,可是不信鬼神存在。?
P68 墨子有“国家起源”学说。(两篇说法:霍布斯“自然状态”-人民的意志、天帝的意志)。。极权主义,国君的权威是绝对的。。。强调团队内的服从和纪律。
P72 《列子》的《杨朱》篇主旨是极端的纵欲主义,而其它先秦著作中从没有指责杨朱是纵欲主义者。。。真实性值得怀疑。
“为我” “轻物重生”
。。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
P76 道家三阶段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
1、杨朱。“避”。逃离人世,遁迹山林,试图避开人世的恶
2、老子。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 但仍有受害可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庄子。齐生死、一物我。像是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先秦道家是为我的,后来的发展使这种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VS 儒家现实主义派:荀子
P80 孔子讲“推己及人”、行“仁”,但没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么做。孟子试图回答,建立性本善学说。。。孟子时代,关于人性,《孟子》中另有三种学说:人性不善不恶、人性可善可恶、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他承认有某些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部分是人与动物共有,严格而言,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提出“四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回答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成为真正的人。
P82 儒墨的根本分歧。孟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仁义的本质是利他的,兼爱也是利他,差别何在?——墨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墨子也回答了人为什么应当行仁义?--功利主义。强调超自然的和政治的制裁以强迫和诱导人们实行兼爱,与儒家为仁义而仁义的原则不合。
P84 儒家的国家起源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有人伦以及建立在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墨子,国家存在是因为有用;儒家,国家存在是应它应当存在。
P86 王道VS霸道 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和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
P90 养浩然之气:1、“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 2、“集义”,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
P92 “名家”这个名称,译成英文时,有时译作“sophists(诡辩家)”,有时译作logicians(逻辑家)或dialecticians(辩证家)。它们有相同,但不完全相同。为避免混乱,订好按字面翻译为the School of Name 。这样翻译也可以提醒西方人注意中国哲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名”、“实”关系问题。
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两种趋向:强调实的相对性(惠施),强调名的绝对性(公孙龙)。。。
P107 现代的学术研究,使我们改变了这个看法,认为《老子》的年代晚于孔子很久。。。的确有个名叫“老聃”的人年长于孔子,但是《老子》这部书却成书在后。。。我现在相信,这部书写在(或编在)惠施、公孙龙之后,而不是在他们之前。在《中国哲学史》里我是假定它在惠施、公孙龙之前。这个改变,是因为《老子》里有许多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要讨论“无名”,就得先要讨论过“名”,所以它出现在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之后。。。整个地来说,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之前或同时的产物。
P109 “形象之内”的一切事物,都有名;或者至少是有可能有名。它们都是“有名”。但是老子讲到与“有名”相对的“无名”。并不是“超乎想像”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名”。例如,共相是超乎形象的,但是并非“无名”。不过另一方面,无名者都一定超乎形象。道家的“道”就是这种“无名”的概念。
P120 庄子(公元前约369-前约286)。。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的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P123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125 与斯宾诺莎观点相类。“以理化情”。。斯宾诺莎“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一个人怎样变成这样的至人?。。《逍遥游》讨论了两个层次的幸福,《齐物论》讨论两个层次的知识。
P134 为了与“大一”合一,圣人必须超越并且忘记事物的区别。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弃知”。这也是道家求得“内圣”之道的方法。照常识看来,知识的任务就是作出区别;知道一个事物就是知道它与其它事物的区别。所以弃知就意味着忘记这些区别。一切区别一旦都忘记了,就只剩下浑沌的整体,这就是大一。圣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说是有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道家称之为“不知之知”。。。。但是,“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而“不知”状态则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用“忘”字表达其方法的诀窍。。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做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
P136 后期墨家。《墨子》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1、按来源,把知识分三类:一类来自认识者亲身经验;一类是来自权威的传授(即得自传闻或文献);一类是来自推论的知识(即得自演绎,以已知推未知) 2、按认识的各种对象,分四类: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行为的知识。 “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
将名分三类:达名、类名、私名。“名:‘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也‘臧’(人名),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
逻辑学!!。。逻辑推理!!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墨子和后期墨家都认为“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但是,什么是利的本质?《经上》篇说:“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后期墨家为墨家的功利哲学做出享乐主义的解释。。。。以此为基础,给各种道德下定义,“忠,以为利而强君也”“孝,利亲也”“功,利民也”
P163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人性也必须加以教养,因为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照他看来,“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与孟子一样认为人人能成为圣人。。孟子认为人本是善的,天生“四端”,只要充分发展四端;荀子认为人生有恶端,求利求乐,但是有智能,可以向善。。。
P166 问题: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因为,每个人如果生来就是恶的,那么,道德又起源于什么呢?——1、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有组织就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 2、“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礼的起源】“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尊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
P180 农耕社会——回顾过去经验,找先例的心理模式——从孔子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孔子的古代权威是周文王和周公。为了赛过孔子,墨子诉诸传说中的禹的权威,据说禹比文王、周公早一千年。孟子更要胜过墨家,走得更远,回到尧舜时代,比禹还早。最后,道家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取消儒墨的发言权,就诉诸伏羲、神龙的权威,据说他们比尧舜还早若干世纪。。。历史退化论。。同意人类黄金时代在过去不在将来。。。不在创新,而在复古。。法家是先秦最后的主要一家。。用守株待兔批判前历史观,全新情况的全新问题需要全新方案,提出新的治国之道:首先是立法。。。【读注:有与郭齐勇《简明中国哲学》不合,P80 “孔、墨称道尧舜,自称为尧舜的真传”。后记称第六章为萧航写】
P185 【法家与道家】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 2、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
P190 【道家的“道”和易传的道】道家的道是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而且严格地说来,正是道,也只有道,才是可名。为了区别这两个概念,不妨把道家的道加上引号“”,易传的道则不加。道家的“道”是统一的“一”,由此产生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易传的道则相反,是多样的,是宇宙万物各类分别遵循的原理。像西洋哲学中“共相”的概念。
P201。。这就是儒家的方法,这种方法把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他与道家的方法不同,道家的方法是通过否定知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越人世间的“彼”、“此”分别。儒家的方法不是这样,它是通过推广仁爱,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寻常的人我和物我分别。
P202 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前481)是由《春秋》所包括的年代而得名。战国时代是由当时各国战争激烈而得名。。。。战国时代联盟归结为两大类型:由北而南的“纵”,由西而东的“横”。纵的联盟是六国对付秦国的;横的联盟是秦与六国的一或多结盟攻其余。
P206 新儒家说《大学》是曾子所作,曾子是孔子学生。不过实际证据。。。。“三纲领”、“八条目”。。
P216 【“天”的翻译】汉语的“天”字,有时译为Heaven(主宰之天),有时译为nature(自然之天)。。。
P219【人性。与荀子、孟子的区别】由于天有阴阳,人是天的副本,所以人心也包含两个成分:性、情。。。【问题与孟子同,回答异】“或曰:性有善端,心有善质,尚安非善?应之曰:非也。茧有丝而茧非丝也,卵有雏而卵非雏也。比类率然,有何疑焉。” 。。“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善,故谓性未善。”【读注:要批判古哲,最大的问题根源在于“圣人”?】
P221 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选出三个,称为三纲:君臣、夫妇、父子 五常:仁义礼智信;所有汉儒共同主张这五种德性与五行相合。。。王者以庆、赏、罚、刑为“四政”,相当于四季。
【历史哲学】提出三统:黑统、白统、赤统。。法西斯、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照董仲舒说,直接继承周朝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他断言,实际上是孔子受天命继周而正黑统。孔子不是实际的王,却是合法的王。。。
【社会进化三阶段说】《礼记·礼运》1、乱世 2、小康 3、大同
P232 古文学派VS今文学派
P240 西方人把儒家称为“孔子学派”,很不确切,须知儒家就是“儒”家。这种“儒”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学者,他们精通古代文化遗产,这种双重身份是别家所不具备的。他们教授古代文献,保存伟大的文化传统,对它们作出他们能够做出的最好的解释。在一个农业国家,人们总是尊重过去,所以这些儒也总是最有影响。。。。。儒家学说的专用范围是社会组织,精神的和道德的文明,以及学术界。法家学说的专用范围则限于实际政治的理论和技术。
P237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
P243 【新道家:主理派】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至少有一大部分新道家仍然认为孔子是最大的圣人,因其地位已巩固,及儒家经典被接受。。。认为孔子比老子、庄子伟大,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没有说无欲,因为已经无欲于无欲【读注:这又如何得知?】
P252【圣人】老庄都反对社会上通常公认的那种圣人,在先秦道家文献中,“圣人”有两义;1、完全的人 2、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在向郭的体系里,“道”是真正的“无”。在这个体系中,“天”或“天地”(易universe)才是最重要的观念。天是万物的总名,所以是一切存在的全体。从天的观点看万物,使自己与天同一,也就是超越万物及其差别,用信道家的话说,就是“超乎形象”。。。。对原来的道家做了重要的修正。。。
【新道家:主情派】。。《世说新语》
P270 。。甚至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使用道家的术语,诸如“有”、“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的观念。。。。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P308 关于凡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的理论,听起来好像黑格尔的理论,不过找黑格尔的说法,一个事物被否定了,一个新事物在更高水平上开始了。但是照老子和“易传”的说法,一个事物被否定了,新事物只是重复旧事物。
P309 在新儒家的哲学中,“气”字的意义有时候很抽象,有时候很具体,随着具体的哲学家的不同系统而不同。当它的意义很抽象的时候,它接近质料的概念,“质料”的概念见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相对立。它的这个意义是指原始的混沌的质料,一切个体事物都由它形成。然而当它的意义很具体的时候,它是指物理的物质,一切存在的个体的物,都是用它造成的。
P312 弟弟程颐(1033-1108)开创的学派,由朱熹(1130-1200)完成,成为程朱学派,或“理学”。哥哥程颢(1032-1085)开创的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王守仁(1473-1529)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心学”。。。争论的主题: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心)创制的。这历来是柏拉图式的实在论与康德式的观念论的主题。。
P316 张载的“气”说无法解释为什么事物有不同的种类。。。程朱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事物有不同的种类,是因为气聚时遵循不同的理。
P319 【想起邓晓芒的人之镜】。。。
P328 “极”字本义是屋梁,在屋之正中最高处。新儒家用“极”字表示事物最高的理想的原型。。。。太极不仅是宇宙全体的理的概括,而且同时内在于万物的每个种类的每个个体之中。每个特殊事物之中,都有事物的特殊种类之理;但是同时整个太极也在每个特殊事物之中。“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
P340 心学,英文译:The School of Universal Mind 宇宙的心学派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在他(王守仁)的这个概念中,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
P347 对于“格物”的解释,王守仁与程颐、朱熹都不相同。王守仁说“格者,正也”“物者,事也”《大学问》
P355 汉学:研究汉儒注释,研究佛教传入之前。。。。称新儒家为“宋学”。。。从十八世纪到本世纪初,清儒中的汉学与宋学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论争之一。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它实际上是对古代文献进行哲学解释与进行文字的解释的论争。文字的解释,着重在它相信的文献原有的意思;哲学的解释,着重在它相信的文献应有的意思。。。由于汉学家着重古代文献的文字解释,他们在校勘、考证、语文学等领域作出了惊人的成绩。他们的历史、语文学和其他研究,的确是清代文化最大的独特的成就。
P356 在传统上,中国人与外人即“夷狄”的区别,其意义着重在文化上,不在种族上。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
P361 与严复同时有另外一位学者,在哲学方面理解比较透彻,见解比较深刻,可是是他在放弃哲学研究之后,他才闻名于世。他是王国维(1877-1927)。。研究叔本华和康德。。
P365 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就是逻辑分析方法。佛家和道家都用负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正和这种负的方法相反,所以可以叫做正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作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传入佛家的负的方法,并无关紧要,因为道家早已有负的方法,当然佛家的确实加强了它。可是,正的方法的传入,就真正是极其重要的大事了。它给予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使其整个思想为之一变。
P374 现在,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如果的确如此,就非用负的方法不可。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它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
P379 在《新知言》一书中,我认为形而上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而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前面第二章我表示赞同诺斯洛普教授说的:西方哲学以他所谓“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以他所谓“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
P376 【人生境界论】 《新原人》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组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像小孩和原始人 2、可能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动机是利己 3、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为社会利益。。 4、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有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6页

P46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


 中国哲学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