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贝龙根之歌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1-01
ISBN:9787020017966
作者:钱春绮 译
页数:474页

作者简介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叙事诗,它由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发展而来,在一二零零年左右形成。全诗共9516六行,共二部,她以尼贝龙根宝物为线索,描述了一个凄惨的悲剧,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帮助勃艮等王恭太娶到冰岛女王布伦希德,而娶到恭太之妹克琳希德,后遭布伦希德残害。克琳希德为报夫之仇,而设计杀害兄长恭太,又被部属杀害,两个王国因而毁灭,尼贝龙根不知见向。这是德国乃至全世界脍炙人口的著名诗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西格弗里之死 第一歌 克琳希德的梦 第二歌 西格弗里的成长 第三歌 西格弗里前往沃尔姆斯
第四歌 西格弗里大战萨克森人
第五歌 西格弗里初晤克琳希德 第六歌 恭太王远访冰岛的布伦希德
第七歌 恭太王智胜布伦希德 第八歌 西格弗里前往尼贝龙根借兵 第九歌 西格弗里受遣先回沃尔姆斯 第十歌 布伦希德被迎至沃尔姆斯 第十一歌 西格弗里携妇归国
第十二歌 恭太王邀宴西格弗里 第十三歌 西格


 尼贝龙根之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看到一些材料上说,近几年流行的美国大片《指环王》与《尼贝龙根之歌》和《埃达》有些关系,读完之后,没有太深的印象,看不出哪里有些相似情节,当然不等于没有,我并没有耐心细看指环王这部电影。令人惭愧的是,这些年为搞“科研、生产文章”还没有看过《指环王》的原著,汉译本,出于英语专业的骄傲或者懒惰,至今未看。现在从来都是为了教学看书,简直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丢了。《贝奥武夫》、《埃达》、《尼贝龙根之歌》与《卡莱瓦拉》似乎都属于北欧神话体系,大多涉及了男人们自发或为了女人而去抢夺财物,与所谓维京人(Viking,即北欧海盗)有一定联系,与其他神话作品或者骑士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任侠男人枘凿相异。神话中的英雄为了荣誉不惜一死,而骑士文学也是打着基督的名号为了女人为了荣誉而战斗。而北欧民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多是为了财产,莫名其妙地发动战争以抢夺土地、财产,甚至是美女。按照《伊利亚特》的说法,为了一个漂亮女人发动一场战争也是值得的,所以,为了“爱情”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根本算不上丢人的事,古来有之,又何必苛责当代这些被爱情所愚弄的斗士呢。恩格斯称颂《尼贝龙根之歌》中的男主人公西格弗里(Sifrid)是“德国青年的代表”、“我们自身内都感到同样对于事业的渴望,同样对于习俗的反抗”。用现在的道德水准和法律准则来看,所谓的“德国青年的代表”不过是个高级的或官方的土匪罢了。因为这位武士去沃尔姆斯求亲时说,“我要把你所有的一切夺取过来,/你的土地和城池,全都要听我主宰”(第一部,第三歌,第110节)[“…I’ll take from you everything you have whether anyone likes it or not; your lands and your castles shall be subject to me.” The Nibelungenlied. Mineola, New York: Dover. Trans. by D. G. Mowatt. p. 11],也许这在当时是一种豪气,其精神可嘉,可是成功于否另当别论。这位勇士手持巴尔蒙宝剑打败尼贝龙根族取了宝物,英名在外,这样的一位大英雄对勃艮第国(Burgundy)恭太国王(Gunther)[另有两个弟弟盖尔诺特(Gernot)、吉塞尔海(Giselher)虽也称国王,但无王权]的妹妹克琳希德(Kriemhild)的爱情却是可圈可点,为打动芳心,给恭太国王出了不少力,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还帮国王娶来冰岛女王,不幸的是西格弗里却命丧这位女王的手里。克琳希德和布伦希德(Brünnhilde)姑嫂二人因虚荣心作怪,相互吹嘘自己的男人如何如何了不起,嫂子恼羞成怒,便和大臣哈根(Hagen)定下毒计,刺杀西格弗里。西格弗里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类乎于阿基里斯。西格弗里屠龙夺宝时,“当热血从毒龙的伤口里往外涌流,/这位勇敢的武士在血中浸浴的时候,/一片菩提树的阔叶落在他的两肩中间:/造成他的致命之处”(第902节)[“When the dragon was killed and his hot blood poured out, and the good brave knight bathed in it, a broad lime leaf fell on his back between the shoulder-blades. In that spot he can be wounded…” p. 86]只可惜那位王后把实情全部告诉了哈根,还听从哈根的建议在丈夫的衣服做了个记号。在战斗中哈根刺死了西格弗里,并取走尼贝龙根族的宝藏。西格弗里一死,克琳希德皤然醒悟,先立誓报夫仇,后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并设计报复。如果说先前只为报夫仇,后来更多的是为了尼贝龙根族的宝藏。不仅仅设计杀掉了哈根,就连自己的三个兄弟也没有放过,最后自己与西格弗里所生的儿子也死掉了,她自己也被愤怒的大臣杀死。最后,长诗说,“武士们的荣华都已经在死亡中葬送。/大家都替他们感到烦恼和悲恸。/国王的盛宴就此以痛苦收场,/世界上的快乐,到后来总是变成忧伤。”(第2378节)[A glorious way of life had died with them, and all the people were wrapped in misery and grief. And so the King’s feast ended in sorrow, as happiness always does at the last. (p.218)]骑士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很多,往往居于次要角色。在这部史诗中,女性是邪恶、虚荣与美丽的完美结合体,克琳希德与布伦希德成了这类人的代表。二位王后的争吵可见详见史诗的第十四歌。一方面,她们以自己的丈夫为荣;另一方面,相互攀比的行为就是两位女士在讲论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这部史诗的内容有很多,涉及面也比较广,可是帖子不可以写得太长。就此罢手。还是请各位闲暇无事时,拿来读读吧。补记:“罄竹难书”可以这样用么? 汉译本第129节中有这么一句话说西格弗里,“这位勇敢的王子不断地享有无上的光荣,真是罄竹难书,决不是笔墨所能形容;这全是他的英勇所致。”英译本中是这样说的,“He was heaped with honours for many days after, you may be certain, which had accomplished this; indeed, no one could see him and remain his enemy.”记得“罄竹难书”这个词是贬义,好像与隋炀帝有关。后来查阅字典,得出如下结果。《辞源》的解释:《吕氏春秋·明理》“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来征讨书檄,数对方非恶,常用与罄竹难书类同词语,如后汉隗嚣之于王莽、梁武帝之于齐主东昏侯、元帝之于侯景、隋李密之于炀帝,惟词旨文字略有小异。《辞海》的解释:极言劣迹之多。《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还好钱春绮先生不是位政客,可以让后学晚辈在这里叽叽歪歪。前一阵凤凰卫视上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陈水扁错用“罄竹难书”,“教育部长”杜正胜予以辩解。这个故事,在网上能搜到。2006年5月20日陈水扁到海滩捡垃圾。在卖力捡了满袋垃圾后,陈水扁赞扬台湾志工精神时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不料,22日台湾的“教育部长”杜正胜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还要拍马屁“护主”。杜正胜说,“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国民党“立委”李庆安质问:“所以部长你觉得这个形容没有错?”杜正胜说:“单单就这四个字,没有错。”李庆安嘲讽说,不要因为陈水扁说错你就硬拗。你对教育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一句话让杜正胜哑口无言。根据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的解释,“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世于是就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又:我曾经这样使用“抬头纹” 初二时写作文,我曾经写过一位农民伯伯丰收后“高兴得抬头纹都开了”。老师解释说,人只有死后抬头纹才会开,这里不能这样用。这个说法得自于单田芳的评书。80年代初期,我酷爱听评书。当时最喜欢刘兰芳,后来喜欢袁阔成。不太喜欢单田芳,可是他播讲的最多。单的嗓音非常有特点,过于嘶哑,最喜用反讽。而当时我还听不太懂一些词具体的反讽意蕴。
  •       去年寒假写的东西。在安书祉译本的页面发过一遍。欢迎拍。   现在来看有些想法又有点不太一样了,不过还没想好写。   另外看完原著之后我就被许多人眼中的“反派”HvT吸引了,那时是欣赏他的坚毅铁血和近乎残酷的清醒决绝……后来又看了Wolfgang Hohlbein写的以其为主角的小说又被WH笔下HvT隐藏的微妙的温柔电到不行……强烈推荐这本~      好了下面正文。      《尼伯龙人之歌》是著名的中世纪中古高地德语叙事诗,融合了很多源自5世纪的口头英雄传说,被称为德语的《伊利亚特》。它把渺远的神话中遗留下来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成为了一部体现本民族品格的伟大诗作,充满了对命运的悲剧、对罪行不可避免的报偿、对正与邪光明与黑暗力量无止境的力量交锋的描写。   1848年到1874年,德国音乐家(同时也被认为是哲学家)瓦格纳历时16年时间从这部史诗和北欧神话中取材创作了《尼伯龙族的指环》系列歌剧。该系列歌剧共有四部,分别为《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   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虽然与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对于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却也做了很多改变。本文即对这些改变做一些简单的、初步的分析比较。   一、中心人物齐格弗里德、布伦希尔德、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形象的改变   1、齐格弗里德   在史诗《尼伯龙人之歌》和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中,齐格弗里德都作为主要人物而出现。他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豪杰,性情直率,待人真诚,但在一定程度上过于自信,如歌剧中所说他是“不知畏惧的人”,而且不够成熟,缺乏对他人的判断力,这一点也造成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   但是在许多方面,史诗和歌剧对他的塑造又不尽相同。   第一点,齐格弗里德的身世与性格的形成。   史诗中齐格弗里德是尼德兰(即今荷兰)的王子,“生活养尊处优,从来没有蒙受过任何的羞辱”,“他所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不缺纹丝毫厘”,是“装点父亲王国的奇葩”,国王与王后的掌上明珠,拥有父亲封给他的大片土地和城池,“无忧无虑,心内从来不存任何芥蒂”,在“失足跌入滚烫的爱河”之前,他仅仅以“铲除横行国内的一切暴力事务”为己任,形象相对单纯。而在瓦格纳的歌剧中,他不再拥有这一显赫的贵族身份,他的父母是秘密结合的一对孪生兄妹(他们可能是沃坦主神的后裔),父亲在他出生前已经战死,母亲在生下他之后也去世了;他在森林中被侏儒迷魅抚养成人,而迷魅也并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希望利用他夺回宝藏的缘故才收养了他;在此环境中成长的英雄形成了一种近于野性的纯朴和直率,凭借鸟的歌声(也可以理解为自身直觉的表露)指引去做每一件事,不计较成败也从未失败,并且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就如尼采的评论所说,齐格弗里德“自出生后就继续革命;他……将传统、敬畏、恐惧全都掷于风中,所有不中他意的东西他都要将之打倒。他肆无忌惮地攻击神祗……”,是一位充满激情、肆无忌惮的浪漫主义反叛者。齐格弗里德无敌无畏的品质,正是瓦格纳在创作中重视英雄主义的体现。   第二点,齐格弗里德的经历与情感。   史诗和歌剧中,他都曾经斩杀过恶龙(这也是西方传奇故事的常见情节),但是史诗中这仅仅是作为他被人们传诵的壮举之一,以及对他刀枪不入原因的交代——“他在龙血里沐浴,齐格弗里德从此以后炼就一身铜皮铁骨,任何武器也难以将他伤害”,只是,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那样,此时恰有一片树叶落在他身上,使得他有了弱点,为后来的遇刺做了铺垫;而在歌剧中,这恶龙是看守尼伯龙宝藏的巨人所变,在消灭它之后,齐格弗里德得到了隐身盔和尼伯龙族的指环(这一情节的背景上,史诗中齐格弗里德通过征服尼伯龙王国获得了他们聚敛的宝物和隐身盔,而按照歌剧,宝藏本是莱茵河底的黄金,用它铸成的指环具有强大的力量,拥有它的人能够统治世界,却也受到诅咒),并通过饮龙血使自己能够听懂林中鸟的歌声,而他的刀枪不入,是后来与布伦希尔德相爱时,布伦希尔德为他祈祷所致(这一点正是歌剧中“爱”的主题的体现),而由于他的勇敢无畏,她无需对他的背脊施法,于是这便成为他的弱点。   在故事中,齐格弗里德在遇刺之前都经历了一场事实上是阴谋的狩猎。史诗中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他猎获了比所有人都多的野兽,还生擒了一头熊,将它带回营地;但是在歌剧的改编中,他生擒熊的壮举被移到了在森林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而且也不是用暴力捕获,而是用号角声将它作为乐于陪伴自己的好友召唤而来。如果说史诗中他的做法多少有点炫耀自己武艺的意味,那么歌剧中这样的安排就体现了他作为“自然之子”的纯朴、本真的品质。再回到歌剧中对他最后一场狩猎的改编,这一次他没有得到任何猎物,却意外地遇到了莱茵河的三位女神,从她们那里听到了关于指环和他悲剧命运的预言,却毫不置信(史诗中这段情节是发生在哈根身上的,他随勃艮第王室受邀前往匈奴国时听到不祥的预言而不相信,在歌剧中瓦格纳为了完善齐格弗里德的形象,将这段情节转移到其身上,也就是说,歌剧中齐格弗里德的形象可以说是兼具了史诗中两位英雄人物的优点,已经不再是原来史诗中的单一形象了。对于史诗和歌剧在对这两位人物的安排上的差异,后面还会讨论),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他自恃武力的骄傲,也可以理解为他作为具有反叛性的英雄人物,对神的秩序、对宿命论的大胆挑战。   对于他与所遇到的两位女子布伦希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的情感,史诗和歌剧的处理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史诗中他听闻克里姆希尔德的美貌之后便爱上了她,“其他的种种思慕和追求也统统付之西风、流水”,不顾父母的担心和反对一心想要与她结为夫妇,在得到了她的爱情之后也十分珍惜,终身未曾改变过对她的爱恋,至于布伦希尔德,他仅仅是在帮助贡特尔追求她,自己并未有非分之想(然而他却在战胜她之后取走了她的腰带和戒指,这枚戒指在歌剧中便成了那枚具有力量的尼伯龙族指环,而且还是齐格弗里德赠送给布伦希尔德的。史诗对此的解释是齐格弗里德此时出于战胜者的骄矜忘乎所以,做了不明智的事,这也体现了他的的性格弱点,即不够成熟,有时做事并不思考,带有“游戏”的性质)。而歌剧着力刻画了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之间的爱情,将布伦希尔德描绘为齐格弗里德的第一位恋人,以克里姆希尔德为原型的古特露妮则成为了夺爱者——她虽然也深爱着齐格弗里德,但是她是靠着使人失忆的药酒才获得了他的爱情。   2、布伦希尔德与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   布伦希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是这个故事中重要的两位女性形象,也是瓦格纳的歌剧对史诗改变最多的形象。   史诗中的布伦希尔德原本是冰岛的女王,后来嫁给勃艮第国王贡特尔为王后。她的容貌十分美丽,但是却绝非柔弱女子,武艺高强胜过男子,向她求婚者必须同她比试投石、跳远和投矛(这倒颇有中国传奇、武侠小说中女子“比武招亲”的意味)。她宣称“他如果能够悉数获胜,我的爱情自然归属他身;否则我自然不能为他做妻,他却应该从此身首分离”,这样的不可一世让前来求婚的勃艮第使团几乎无法接受——“这就是国王爱恋的姑娘?!她的确应该回到地狱去当混帐魔鬼的新娘!”不过比他更为强大的齐格弗里德,作为贡特尔的替身,在比武中战胜了她,使得她放下嚣张的气焰,同意嫁给国王为妻。然而当贡特尔宣布为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德缔结婚姻时,她对比武结果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于是拒绝贡特尔的接近,直到齐格弗里德再次以贡特尔的名义制服了她,她才终于“再也不比任何一个女人更加强悍半分”,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这之前她对齐格弗里德所持的感情比较难以判断:在他作为使团成员面见她的时候,她以为他才是向她求婚的人,也许对他存有惺惺相惜之情,甚至可能是爱慕。如果确实是的话,那么她在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德结婚时的失态表现,除了怀疑贡特尔战胜自己的真实性以外,还应该有感情上的失落)。当一切似乎都已经过去的时候,克里姆希尔德佩戴着齐格弗里德从她那里取走的腰带和戒指出现在她面前,并且用过激的言语刺伤了她,激起了她对齐格弗里德的憎恨,给了贡特尔和哈根刺杀齐格弗里德一个理由——为她所受的侮辱雪耻——尽管这一行径的真正目的是“如果齐格弗里德不在人世,那么属于他的许多王国都将对我们俯首称臣”。在齐格弗里德死后的故事情节里,并未更多交代布伦希尔德的结局,她可能是在勃艮第作为王后终老。   在歌剧中布伦希尔德不再是史诗中那个强悍的女王。她是主神沃坦的女儿(或许也是他的心上人),负责为瓦尔哈拉天宫收集烈士英灵的女武神,但由于违背沃坦的意愿救助了齐格弗里德的父母,被罚在巉岩上沉睡,周围有火焰包围保护,只有不惧怕沃坦的“永恒之矛”的勇士才能将她唤醒并娶她为妻(这又是西方传奇故事的一种常见情节,如《睡美人》等童话故事也有类似的情节模式)。多年以后,她曾经救助的女子的遗孤,即齐格弗里德,这个不惧怕任何事物的英雄,唤醒了她;爱情的力量使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了惧怕。勇士和女神结为连理,将尼伯龙族的指环赠与她作为信物,她也回赠他自己的骏马,并用自己的法力使他在战斗中不受伤害。齐格弗里德离开布伦希尔德去创造事业,不料却被药酒迷惑忘却了真爱,娶了古特露妮为妻,还去帮贡特尔娶了布伦希尔德,并夺去了那枚指环。布伦希尔德认为齐格弗里德负心背叛了自己,因爱生恨,将齐格弗里德的弱点告诉了想要杀害他的哈根。在齐格弗里德死后,布伦希尔德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取回了指环,而后纵身投入焚化恋人遗体的火焰中追随他而去。烈火去除了指环上的诅咒,莱茵河的黄金重新回到了河底,“诸神的黄昏”来临,神界在火焰中消亡,人的世界在爱的力量下获得新生。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瓦格纳的艺术思想中对女性形象的定位:他认为女性身上兼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人物,布伦希尔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另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就是史诗中的克里姆希尔德或歌剧中的古特露妮。克里姆希尔德原本是美丽而单纯的公主,因为一个预言了不幸爱情的梦境而拒绝接受任何人的爱慕,但是却宿命般地与齐格弗里德一见钟情;后来出于年轻女子常有的虚荣,她的言语刺伤了布伦希尔德,导致了齐格弗里德被害,而且还是她自己把齐格弗里德的弱点告诉了哈根,也就是说,是克里姆希尔德自己在无心之中造成了她最爱的人的死亡,这样的打击是这个年轻女子完全无法承受的,再加上贡特尔、哈根等人夺走了她从齐格弗里德那里继承来的尼伯龙宝藏,对她简直是雪上加霜。悲伤和仇恨完全改变了她的性格,她不再是那个纯洁温柔的少女,而成了一位可怕的复仇女神。她与匈奴王埃策尔联姻,又请了勃艮第的贵族们去作客,借着匈奴人的力量设下圈套,诛灭了既是她的亲戚又是她的仇人的勃艮第贵族们,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长,最后她也被自己的手下所杀。克里姆希尔德是史诗的中心人物,史诗的后半部分完全在叙述她在失去夫君之后的转变与展开复仇的故事,在我看来是史诗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   然而在瓦格纳的歌剧当中,也许是为了突出女神布伦希尔德“宿命式原罪和爱的救赎”与开创新时代的形象重要性,克里姆希尔德(在这里她的名字变为古特露妮,即美好的诗之意)的形象被明显地矮化了。她除却用药酒诱惑了齐格弗里德之外并没有更多出场,完全成为了一个陪衬。   二、其他人物形象的改变   1、哈根   毋庸置疑,哈根在这个故事里不容易被读者视为一个正面人物。无论在哪一个版本里,他都是杀害英雄齐格弗里德的主谋,然而史诗中哈根形象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在这里他在故事的前后两部分给人的印象存在不小的反差(前半部分尤其是他刺杀齐格弗里德的行为让人很容易把他直接定义为反面角色,但后半部分他的忠心为国、浴血奋战等又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总的来看,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勇、有谋、有义的优秀骑士、铁血男儿。他是勃艮第国的贵族重臣,对他的君主贡特尔保持着高度的忠诚,对齐格弗里德原本并无私怨,还有些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对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德之间的爱情,从行动上看也持的是支持的态度;而后来的憎恨和密谋刺杀,则是出于各为其主的原因,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为国除去一个隐患,同时使尼伯龙宝藏归勃艮第王国所有。在随勃艮第王室受邀前往匈奴国时,他听到了来自河中仙女的不祥预言,却挑战神明,否定神谕,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和力量。而后他带有“破釜沉舟”意味的毁弃渡船自绝后路,用必死的决心向战友们做出的悲壮的动员,都具有让人起敬的英雄气概。而当他最终被俘不屈,被克里姆希尔德所杀时,连匈奴王也禁不住对他的死亡感到痛惜:“可叹这位最佳骑士现在却躺倒在一位女人的剑下死于非命,哈根操提战盾在手时,经历了多少战斗厮杀,我不管对他如何仇恨,心中却万分沉痛悲伤。”读者可能会不喜欢这样一位“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式的人物(事实上很多这一类型的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都不太让人喜欢,因为他们总是那些做了“要担责任的事”——即招人憎恶又不可避免的事——的人,是那些“光明正义”人物背后的阴影),但是却也无法否认他作为成熟理性、值得尊重的日耳曼英雄形象,甚至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他才是史诗歌颂的真正英雄,而齐格弗里德的悲剧,其实是他自己的不够成熟所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在此暂且不论;必须承认的是,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对手,也绝对不算辱没了主人公英雄齐格弗里德。我在这里做一个可能不太贴切的比喻,在《尼伯龙人之歌》中,如果说齐格弗里德是太阳,热烈、灿烂、纯净,象征着感性的话,哈根就是冷静的月亮,是理性的象征;故事以齐格弗里德为主线的前半部分是暖色调的白昼,情节主要是欢快而近乎于游戏的,随着齐格弗里德的死亡,这“白昼”结束,进入冷色调的黑夜;在后半部分的情节里,故事被染上了令人绝望的铅灰色,这一道月光,即在此时成为了夜空的主角,放射出坚忍执着的冷光,照耀了黑夜。但是和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一样,他的形象也被瓦格纳明显地矮化了,史诗中他让人敬重的优点和事迹被转移到了他的对手,故事的主角齐格弗里德身上,而他自己无论是身世还是人格都被一再贬低:瓦格纳的笔下,哈根是贡特尔的异父兄弟,他的父亲正是曾经拥有过尼伯龙宝藏,后来又失去了它的侏儒阿尔布里希。他对齐格弗里德下毒手,完全是为了夺取他的指环,以使自己和阿尔布里希获得指环中的巨大力量。他对贡特尔也并不像史诗中那样忠诚,为了争夺指环甚至杀死了他。最终他在跳入莱茵河寻找沉入河底指环时被河中的三位女神拖进了深渊(在史诗中,他是自己把宝藏沉入河底的)。哈根在这里成为了完全的反面角色,这一形象的绝对阴暗与齐格弗里德形象的绝对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贡特尔   这位国王的形象,在史诗和歌剧中的形象差异不是很大。如果按照中古骑士精神的评判标准,他无疑是不合格的。他想向布伦希尔德求婚,自己却没有勇气接受史诗中比武或歌剧中火焰的考验,而是让更为强大的齐格弗里德作为自己的替身去征服布伦希尔德;在哈根向他提出除掉齐格弗里德的计划之后,贡特尔先是支支吾吾,不肯答应,后来才参与了密谋(在歌剧中,哈根刺杀齐格弗里德时贡特尔还出手阻止),英雄死后,他又不肯承认对此所应负的责任(在这一点上,哈根远远比他表现得有气魄),在那个“任何一种否认或者回避都意味着怯懦,而任何一点怯懦都会让人显得有失英雄本色,损害英雄的荣誉”的时代,贡特尔明显不能被称为英雄。在史诗中,他在匈奴人的境内落入圈套,损兵折将之后,还希望通过谈判请克里姆希尔德对她“格外开恩”,直到最终他的属下都已战死,孤身一人时,才稍稍表现出了些血性,奋力一搏,但是为时已晚。   3、其他次要人物   这一类人物包括齐格弗里德的父母、守护尼伯龙宝藏的阿尔布里希等。齐格弗里德的父母,前面已经提到,在史诗中是尼德兰的国王和王后,并无太多可圈可点的情节,但是在歌剧中成了秘密结合的孪生兄妹,他们挑战世俗观念,摆脱道德束缚而大胆相爱,通过对这一对爱侣的塑造,浪漫主义的反叛性主题再次得到强调。阿尔布里希在史诗中是尼伯龙宝藏的守护人,在尼伯龙王国被征服后效忠于齐格弗里德,还在他为贡特尔求娶布伦希尔德时给了他帮助;在歌剧中它却成为了一个为获得宝藏而诅咒爱的邪恶丑陋的侏儒,在失去宝藏后一心想要将它夺回。这些人物在作品中的的重要性较前面所提到的人物要低,但是从他们形象的变化中同样可以看出史诗和歌剧的主题思想差异。   4、仅在一处出现的人物   由于史诗和歌剧的故事结构不同(史诗的上半部与歌剧的最后一部故事重合),有很多人物是史诗中出现,歌剧中未出现,或者史诗中未出现而在歌剧中出现的。前一类型的代表如贡特尔和克里姆希尔德的两位兄弟盖尔诺特和吉赛尔赫;哈根的朋友,既是音乐家又是战士的伏尔克;克里姆希尔德的第二任丈夫,匈奴王埃策尔;伯尔纳国王迪特里希以及他的师长、亲信,最终因为无法忍受克里姆希尔德的血腥复仇而诛杀了她的希尔德布兰等人。后一类型则主要以神话中的人物为主,比如以沃坦为代表的天神们、莱茵河的三位女神、巨人法索尔特和法夫那、还有收养齐格弗里德的侏儒迷魅等。这些人物由于只在一处出现,所以他们的形象也不存在改变。   三、作品主题与体现的思想的改变   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作为中古时期的优秀骑士文学作品,描述了古代欧洲列国的战争、联姻等一系列事件。的确,这部叙事诗歌颂了许多英勇慷慨的骑士与美丽高贵的贵妇的事迹,对于出现的人物,大都是赞颂多于批评,即使是非正面角色,只要符合骑士精神的标准,也绝不吝惜“英雄”、“勇士”、“好汉”这样的褒义称谓,其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确实让读者热血沸腾,如身临其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史诗中还是具有很浓的政治意味,有一些意见还认为这篇史诗是在影射公元791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军队东征阿瓦尔的战争。而且它似乎把“复仇”作为了自己的主题,最终所有主要人物都死于仇杀,也在表明唯有死亡才是这种仇恨的终结的宿命式的悲壮。   但是在它被改编为歌剧之后,这部作品的主题不再是简单的冤冤相报,而有了一定的提升。瓦格纳深受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曾经说过:“如果众神在创造人类之后,便毁灭自己,他们的意志或者可以达成。为使人类与自由的意志,他们必须舍弃自己的影响力。”他赋予了剧中英雄以反叛的激情、毁灭一切的力量,同时也注定了悲剧性的命运:英雄能够完成救赎的使命,使旧时代覆灭,新时代来临,但走向新生的道路却是绝望的,要以英雄的最终毁灭为代价。于是,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的主题,就是代表旧时代的众神统治的覆灭,和人类通过爱的力量获得救赎与新时代的诞生。被诅咒的指环象征金钱和权力,它是整部剧作的矛盾之源;沃坦的“永恒之矛”象征旧世界的秩序;齐格弗里德的剑象征英雄的意志,代表着新的、具有生机的力量,它击碎了“永恒之矛”,使得“诸神的黄昏”预言应验,众神统治覆灭,属于人类的时代开始——然而最终完成这一使命的却并不是这英雄的意志力之剑,而是爱——当初被贪图黄金的侏儒所抛弃的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去除了指环的诅咒,使黄金复归于莱茵河底,结束了整个故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中的大多数主要人物属于正统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但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当中的宗教体系却并非基督教而是来自北欧的远古神话多神体系,且其中的神灵们也并非万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软弱的,比如沃坦为了建造瓦尔哈拉天宫险些把美神弗莉雅抵押给巨人,后来又为齐格弗里德所击败,“永恒之矛”也被击碎,而众神的统治也在布伦希尔德点燃的烈火中覆灭。这样的安排也正是瓦格纳的艺术、哲学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西方社会历史的核心基督教文化阻碍了人性自由发展,人性要获得自由,就应当推翻这种的束缚,于是选择北欧神话而非基督教作为故事的宗教体系;同时,为了彰显浪漫主义的反宗教性和反叛精神,体现比为理性秩序所控的旧时代更具有生命力的自由新时代的必然到来,弱化了神的形象而强化并歌颂了人类中的英雄。      参考文献与资料:   闫铮《论瓦格纳歌剧的英雄质素———以《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例》   姜岳斌《尼伯龙根神话: 黑格尔的误读与瓦格纳的扭曲——兼论西格弗里的形象在德国文化中的异变》   尼伯龙根之歌_百度百科   尼伯龙根的指环_百度百科
  •     此书通常被译为《尼贝龙根之歌》或《尼伯龙根之歌》,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安书祉先生的译本名为《尼伯龙人之歌》,窃以为安先生译名更为贴切:此书中的主角为尼贝(伯)龙人,即占有尼贝(伯)龙宝物的民族,因此,本书第一部中的尼贝(伯)龙人指的是西格弗里和他的属下,第二部中的尼贝(伯)龙人是恭太君臣。这本书保留着古代话本的明显特征:人物性格比较模糊;人物一旦不能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就会在余下的文本中彻底消失(恭太的王后布伦希德);情节也有不清楚的地方。尼贝(伯)龙人的故事材料也见于冰岛的传说《埃达》之中,因此,一些《尼贝龙根之歌》中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在《埃达》中找到答案:在《埃达》中,布伦希德原本是西格弗里的未婚妻,这就可以解释在《尼贝龙根之歌》中为什么布伦希德一开始在许婚恭太时虽然态度勉强,可也没有过分不快,但是来到勃艮第王国看到西格弗里和克琳希德亲亲热热反而泪如雨下,痛不欲生。其实即便没有《埃达》作辅助,我们也可以从《尼贝龙根之歌》中的蛛丝马迹看出布伦希德的真情:作为天下第一的女武士,她摆出“比武招亲”的架势,除了想嫁给天下第一的勇士西格弗里,她还会想嫁给谁呢?在《埃达》中,西格弗里被害身死后,布伦希德随即殉情自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尼贝龙根之歌》的第二部中她不见踪影。(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安书祉先生撰写的《德国文学史·第一卷》相关部分)这部书的第二部非常血腥,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了,也许是为了突出故事的悲剧性,一直被作者们塑造成战无不胜的武士的伏尔凯和哈根在最后的两歌中匆匆被杀和被擒,让我觉得比较突兀。恭太和他的手下让我厌恶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谋杀西格弗里,坑骗他的遗孀,夺走尼贝龙根的宝藏,仗着自己的武艺在匈奴的王廷肆意嘲笑艾柴尔君臣。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书中还会有人还因为克琳希德要谋害他们而对克琳希德不齿:恭太君臣根本不是什么值得人敬重的好汉,他们不是仗着诡计就是仗着暴力实现目的,都是小人中的小人。在《尼贝龙根之歌》的序言中,哈根被称为“臣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妥的,哈根固然是“臣”,但他远不是“仆”,在恭太的王国,他早就“反客为主”了,借用大仲马在《二十年后》中描绘路易十三和黎塞留君臣的话来说,哈根才是一盏“灯”,而名为国王的恭太不过是哈根的傀儡,是他的“影子”。是哈根决定杀死西格弗里,杀人的行动也是他亲手实施;是哈根,而不是恭太,知道尼贝龙宝物的下落;是哈根杀死艾柴尔大王的太子,正式对匈奴人宣战……在西格弗里面前,他像狐狸一样阴险;在匈奴人面前,他像狮子一样凶狠。西格弗里跟哈根等人截然不同,西格弗里不曾因为自己的武力而自负,他忠于友谊,人品高贵。看到残酷的第二部故事,我想,西格弗里早死也是一件好事,这个世界不适合他这么纯洁的人。在初次见到他的梦中情人克琳希德时,这位天下闻名的王子并没有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必将获得美人的欢心,而是忐忑不安:“西格弗里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喜交迸。/他的心里想道:“怎能够三生有幸,/和你缔结良缘?这是一个空虚的梦影;/可是要我把你抛弃,除非身入墓中。”/这样想着,他的面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p59)在爱人面前,他是何等谦卑!他对恭太等人的友情从未动摇,总以为自己诚心待人也必将赢得他人的诚意。就连喝水他都要谦让自己的妻兄恭太,让人肃然起敬。当他要去跟恭太行猎,克琳希德已知他必死,但是她没有说出自己疑心,她没有说出正是自己的兄长及其手下要置他于死地,因为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只会责怪她多心、以恶意度人。她说什么也是徒劳。她亲眼看着自己最崇拜、热爱的丈夫走上了死路而无法劝阻——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最最可怕的经历,所以在第二部中,克琳希德变成了一个可以毫不愧疚地杀死自己手足的女人,但是,她的转变不正是他们促成的么?恶有恶报。另,史诗的笔调除了沉重还给我一种印象:罗嗦。第一部中有无数的笔墨形容武士淑女的穿戴,第二部则不停地描述挑衅和杀人。最后说一句跟书的内容无关的话:我一向觉得钱春绮先生的译笔有京剧味,以文为证:“濒死的勇士说道:“可恨怯懦的狗才,/我尽心尽力所为何来,竟遭你们杀害?”(p198)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再次许诺大书评。。这个译本不那么好
  •     在感情方面女人的怨念果然是难以,难以......
  •     旧书店买的,满满地灰尘味,翻这本书时自动脑补的是魔戒电影里甘道夫查资料的场景,在泛黄的书页上,才有史诗的感觉啊。 另,翻译的好强,古德语的押韵也搬过来了。
  •     果然比希臘-羅馬系更血腥暴力……不愧是傳說中的日耳曼蠻荒民族(抽)
  •     德国史诗
  •     哈,奥丁的后裔西格弗里德的传奇
  •     最热爱的欧洲史诗
  •     悍妇惹不得。
  •     可怜的布伦希尔德妹子啊
  •     因为圣斗士星矢去看的……我是文盲。。。
  •     童话故事,就像小时候盖在被窝里读的那种~
  •     爱
  •     还是挺喜欢这类传说故事:既有民族史诗的苍凉和厚重感,最后一段读着还很燃:)翻译就见仁见智啦,我自己读来觉得钱已经是不错了!
  •     翻译太成问题了!!!
  •     译本读来不是很爽
  •     钱春绮的翻译无与伦比
  •     当时倒真没被这故事感动和吸引。
  •     这么多骑士还是西格弗里人格魅力最大,其他人太虚伪
  •     最后都是毁灭
  •     勃艮第 匈牙利 Gunter Siegfried 。。。
  •     对力能的无限崇拜。
  •     德国人的古歌一点不浪漫
  •     欧洲早期英雄史诗里,故事最棒的一个
  •     看完才发现译者是钱老= =…… 这么悲伤的结局大概只有《美狄亚》可以媲美了= = 抖M的女王最后却活下来了但是还是心里有些不爽= =
  •     三部史诗中篇幅最大、最黑暗的一部。西格弗里勇敢,却不够谨慎,心机太少。恭太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布伦西德孔武有力,骄傲,报复心重。克琳希德除了漂亮,没什么优点,说大话,还不谨慎,透露丈夫的秘密,导致丈夫被暗算而死,这样的女人不能娶。后来,不回夫家,却在娘家常住。又嫁给匈奴王,不选择好的报复方式,却残忍地使许多人无辜而死。当她不饶恕自己的弟弟,甚至亲手杀死哥哥时,已经变成女魔头。哈根,是恭太的左右手,很勇敢,很谨慎,见多识广,有时也讲骑士风范。哈根暗算西格弗里,夺取克琳希德的财产,杀死匈奴王的儿子,又喝人血,是其最残忍的行为。匈奴王娶了这么个女人,却为自己的国家招来无尽的灾难,何苦来哉。布伦西德却没有死。另外,全书主要人物的年龄安排,似乎有问题。
  •     有点喜欢这个民族了,做什么都很认真。又很温暖,格林童话不也是他们写的嘛
  •     很辉煌。感情很鲜明。老少皆宜
  •     41211;20150305一完;
  •     了解The Ring Cycle之前必看。翻译为了押韵有些重复。比如“他用他惊人的膂力完成了许多奇功”(大意)。不过或许作为oral tradition产物的原作就是这样也说不定……类似的有长矛纷纷化碎片桥段的若干次出现哈哈。
  •     终于在书橱最底层找到了这本书……
  •     为情乎?为名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