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4
ISBN:9787533917067
作者:[奥] 卡夫卡
页数:189页

作者简介

1 判决
2 变形记
3 司炉
4 在流放营
5 乡村医生
6 饥饿艺术家
7 铁桶骑士
8 万里长城建造时
9 一条狗的研究
10 中国人来访
……

书籍目录

1 判决
2 变形记
3 司炉
4 在流放营
5 乡村医生
6 饥饿艺术家
7 铁桶骑士
8 万里长城建造时
9 一条狗的研究
10 中国人来访
11 爱的险境
12 坑道下的家庭
13 歌声的诱惑
14 误入荆棘丛
15 在阁楼上
16 在墓穴里作客
17 包厢里的奇遇
18 夜行船的惊讶
编后记


 变形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5条)

  •     早上,上外国文学的课,老师给我们讲卡夫卡,以他的《变形记》为例。我将书翻了一遍,将高中看过的《变形记》又看了次。看完就听不了课了,思绪一直在游荡。看到最后甚至想哭。所谓的变形并没有什么特别,中国小说里变神变仙成妖成精的例子多的是,《变形记》的不同在于他把人变成了虫子,如果说中国式的变形是把人往高一级变形,变成具有某种神力的鬼神的话,而卡夫卡却是违背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规律,把人往低等变形了。这个视点很特别。变成神仙,这很理想,但要是变成虫子,就别有意味了。我在想如果换成是我,我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甲虫,会怎样……很恐慌:突然不是人了那是一定的,如果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的话。但我又想,这不至于那么悲哀吧。现实生活中我就常有类似的幻想——在吃完一支雪糕时,我常说有下辈子的话我情愿做一木棒镶在雪糕里,就像很多人幻想过自己变成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一样,就算不行,变成一只甲虫也不错啊,但格里高尔(主人公)没有好好享受变成一只虫子的乐趣。因为他还有人的思想。他还想着他还要工作,还要供养他的家人,要偿清家里的债务,要供她的妹妹上音乐学校,……这让他陷入了困境。悲从中来:一个人失去了他作为人的谋生能力,那就意味着灭亡。格里高尔的家境因为他不能工作而一下子失去了梁柱,而他,在家人看来也就成了负担。变成甲虫,这是一个意外,谁也没能料到,现实生活中的意外也无处不在,只不过不是以变成一只虫子这样的荒诞方式出现,例如车祸可能夺去一个人的双腿,这个人也可能失去谋生的能力,例如突如其来的裁员,也会让一个人突然失去他的饭碗……这样的假设太普遍了。有时这些变故是一种解脱——终于可以换一种方式生活了。假如格里高尔决定放下他做为人的责任,放弃他的家庭的话(事实上他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也只能这样做),他完全可以潇洒地做一只独一无二的虫子,说不定他的虫子王国里还是最优秀的一只呢;而有时却是苦难和噩耗,如果他还是无法放下他之前的一切,以一只虫子的身份去过人的生活的话。他没有了工作的能力,会成为让人避而远之的负担,意味着他将会被抛弃,中国有句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他是儿子,他老子也不会慈爱不到哪去,这虽然很残忍,但是很现实,所以,他的家人恨不得他早点死掉。感同身受:机械地生存,就是一个自我灭亡的过程。但是退一步想,人活着,就得很独立地活着,这个过程是所有对外的能力和责任构成的,就像格里高尔还没有变成甲虫之前一样,他的生活是工作,是对家的责任,这样他才是人,工作是他的谋生能力,对家的责任是他和外界的联系,这种作为人的生活并不比虫子高尚许多。他变成了一只虫子,他想的还是他的工作和他的家人,有人说这是一种善良,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种机械的生存了,而这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这是生活本身给人的义务,人无法自控,任人摆布,任现实摆布,这和虫子有什么区别。而这正是我当下的现实。——从一个有理想的人变成一随遇而安的人。我想在现实的环境打磨下不断迁就环境,放弃自己的很多东西,学着去适应,去包容,去委屈求全,我早就退化成了一只虫子了,只是我不愿承认罢了。如此想来不胜吹嘘。这样活着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尚且宽慰自己:还好,只是变成一只虫子,不是变成一只蜈蚣或是别的什么东西。
  •     我还是在一本科幻杂志上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恕我无知,之前虽然耳闻过卡夫卡,不过一直不知道他还有一本《变形记》。只是偶然发现了它,便坐下来花了两个小时把它看完了。短篇就是短篇,很快。第一感觉就是:这可以拍成科幻片!早上无所事是的我还未完全从晨间的慵懒中解脱出来,喝了点大麦茶,实在不愿自己停留在如此肤浅的层次,看着别人大段大段地广征博引,可见他们看完之后都是“滔滔江水”啊。可怜我手里拥有的只是一杯茶而已。暗喻现实是这些作家的拿手好戏。虽然从我看到主人公变成一只甲虫的那一刻我知道了这不是真的,而且自己一直祈祷作者大发慈悲,在折磨完我们可怜的格里高尔之后能够放他一马,可最后的结局还是灰色的,完全是作者的阴谋!不过他得逞了,他描述了一个不能在现实的现实。
  •     看完了卡夫卡最著名的变形记发现竟然就这么喜欢上了,记得是高中的自读课本的内容,可能是因为删减的缘故,但是没有丝毫的激动。可是这次完整的阅读之后觉得真是不一样。主角在一次早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的确是叫人惶恐不安的。可是他本人却是极为自觉的,害怕自己的怪模样会使家人害怕,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于是它(他)就这样惶恐不安的生活着,特别我注意到它的身形萎顿,极力使自己的身姿放低,极力的控制和伪装自己(不得不用一张皱巴巴的被子费劲的把自己的身形盖住)它想我只不过是希望能更加的体会别人的感情,只是希望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不希望带给任何人麻烦。可是只是因为如此真诚的想法别人因为它是甲虫丝毫体会不到,反而用自己愚蠢的猜测,臆断它的行为。在主角被自己的父亲在背上砸上了一只苹果时,我想哭了却哭不出来,因为这只甲虫也恍惚的感觉到家人的这次过激行为带给它的是“深层的原谅”。它觉得很安心因为这样它竟然可以奢望听家人的谈话了,这让它想到了以往的事。我甚至看到了那只甲虫的眼眶中流淌着泪水却强忍的情景,要知道没有什么比忍受泪水更需要毅力了。可是这只甲虫做到了,泪水忍住了,生活习惯了!直到砸在它的身上的苹果腐烂了,直到砸在它身上的苹果干枯了。它静静的躲在沙发的褶皱下安心度日。我也觉得很理所当然,因为他和我一样自觉到会被人误解和伤害。不过我觉得他是多么的安心与不后悔。就像我一样。于是我想到了痛苦的大小,与承受。于是我想到了人似乎就是生来受苦的,就连看这本书时我也觉得我只是在寻找更多的痛苦来承受,而且我竟也天真喜欢这样。现在我觉得想要在痛苦中学到什么基本上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选择更大的痛苦去承受,锻炼自己的承受力罢了!想想也是什么克服不了,只是不习惯罢了!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父与子的关系都是恒久命题。
  •     每天早上醒来都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下不来床
  •     能把亲情击碎,也是残忍
  •     卡夫卡小说中唯一读完的一本,不敢说明白了
  •     如果我能欣赏音乐,我还是一只虫吗?
  •     一开始看剧情的简介,总觉得是个又简单又老套又讽刺的故事,把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主宾替换再套上卡夫卡的风格。可是即使这样,看完以后,有点伤心
  •      不管什么终究是被现实打倒了。虽为虚构,但就变形记而言对人性进行了最无情的拷问。 可悲的是主人公从人到虫始终都在为他的家人着想。
  •     人性
  •     物质利益横行的那个年代 格里高尔变成昆虫后从一开始被暴躁的父亲关进屋子里到 家人对他的厌恶嫌弃 最后妹妹提议赶他出门 他的人生是悲剧的 他的下场在饥饿中死去 我从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乃至亲人之间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人情的淡薄
  •     17 3.14
  •     无论是哪一种爱都是有限度的,不要成为别人的累赘,不要成为生活的累赘,不要给自己结束自己的机会,为此 努力吧!
  •     只读了一篇变形记,悲凉到绝望。
  •     在焦虑的时候服用变形记=抑郁or自杀
  •     由于和我的脑洞很不同,只是欣赏
  •     讽喻罢。
  •     心酸
  •     之说变形记这一个短篇。因为篇幅太短,所以几乎没什么值得说的,反之也可以从各个角度给出解读,自己最近最在意的是什么就是什么,现阶段的所思所想是什么就是什么。而我近期的“丧”主题在这里也完全说得通,没什么永恒,没什么颠扑不破,最好的结局最好的期许就是Live together, die alone.
  •     读了一篇变形记 现在想想读过的一些外国小说都有一些共同点——譬如 用平淡的 毫不在意 平和的语调 说一些人生里(人与人之间)最难过的悲伤
  •     四星半,卡夫卡经典之作。他把格里高尔的内心写的十分细腻,心理活动中影射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讽刺意味越品越有味道。只是我在想,如果格里高尔变回来了呢,那又会怎样?
  •     荒诞,悲剧,有点难过。“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成为异形的那一刻,格里高尔便被整个世界所抛弃。想到电影《第九区》。好故事。
  •     读的第一本卡夫卡的书
  •     高兴点,病人们。 医生已经放在了你们床上。
  •     印象最深的,还是大二上课时姜飞老师曾经说过:卡夫卡的叙述是十分真实、讲究细节的。确实如此,这本小说基于一个荒诞的现实,但使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叙述,旨在告诉我们一点: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每日都在发生,不过变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     也许下次看到虫子就没那么怕了,说不准是谁变的呢
  •     “他们一家人微笑着,彷佛看到了满是阳光的美好明天。”
  •     永远记得为了一套88块的卡夫卡全集,在季风的书架前徘徊几个月,终于花巨资购入。
  •     卡夫卡,这个名字三个字,所以我给三颗星
  •     现在再来看格里高尔的家人为何如此害怕并且排斥他,是因为他们欠格里高尔的实在太多,格里高尔“好人”的形象实在太可怕。像一座大山无形中压迫到他家人并且产生一种反抗的情绪。就像父母非要给已经吃饱的孩子再多吃一点,就像那句俗语,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虽然这个比喻放在这里不恰当,但是都有一种明明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却想反抗的感觉。
  •     镜子里哭泣的甲虫,万恶的资本主义,悲惨的世界,卖掉房子的青春少女,当下片刻的希望和欢愉,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第一次看这本书还是在我最早的iPhone3上的必读名著六十本app,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在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的初中生,看得让我很震撼,目前大概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外国文学
  •     真实又残忍,阅读后非常不适。
  •     人心微凉,但现实就是这样,都不能确定那个蜣螂是否就是自己的亲人,主要还是因为人都是太容易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从而才会忽略对方的付出。
  •     吊诡 悲伤 含义深刻 挖掘无量
  •     没有反转的悲剧,
  •     他的情节巨大的抽象的真实感觉有一种简洁的恐惧,我觉得就足以让人爱卡夫卡了。
  •     超现实奇幻故事启蒙
  •     在荒唐的处境中看到荒唐的人性。
  •     卡夫卡,出生并一生都生活在布拉格老城区,那时候布拉格属于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为了解布拉格而关注到这位不拘一格的作家。他的作品看似荒诞离奇,确是最直戳人心,揭露人性本质。
  •     具有讽刺意味,反思...
  •     像一只虫,挣扎世间的许多人的缩影。被束缚,被那样的事情和观念。
  •     诡异而荒诞,惊讶而真实
  •     初中的时候,老师就推荐了《变形记》,但是直到前两年才看。记得当时看完以后的感受是: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转念一想,就该是这样的结局啊~
  •     卡夫卡的小说是给你一刀,然后温暖的为你包扎伤口
  •     读完并没有看懂太多的寓意,看了书评才明白一些,我的观点特别简单带入不了时代,变成甲虫很荒诞,而后家里的生活并不能支撑去照顾他,但开始的时候却也没有想到尽力来解救他,所以爱并未如此深刻,或者人生苦短不要去奢求不变的爱,付出即是美好,虚无的后续就让他随风吧!
  •     在最窘迫的时候人总会无意识的暴露出他们面具之下的伪善本质 你认真想想 其实你很虚伪。 卡夫卡 /《变形记》
  •     看到结局,觉得人里外开始变形。悲哀。
  •     小时候看的 看完后怕了好久。。
  •     一直没看卡夫卡的书,这次本来是应付选修课读书笔记,看完了却不知从何写起。看起来荒诞又离奇的故事,却又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格雷戈尔辛苦地建立一个看似美满的家庭,成为一个好员工,成为现实世界认可的人,可最后还是在一场离奇的变故里失去一切。不想评判人性,只觉得人真的太孤独了。
  •     村上春树 马尔克斯都喜欢的作家。不知道这本薄薄的变形记影响了多少人。我们忙碌着/奔波着,失去了自己,变得可怕,甚至自己都无法接受的样子。但愿我们身边有爱我们的人,心中有情怀,这样可能不会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