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海生涯(上、下)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08
ISBN:SH8267-158
作者:李翰祥
页数:975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李翰祥先生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了三年的《三十年细说从头》的浓缩版。原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由农村读物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在大陆发行。
这部回忆录以李翰祥先生个人经历为主线,以编导演活动为中心,纵横交错,上下奔驰,生动展现了港台及国内影坛内外的广阔生活。从李翰祥先生1948年投考剧校写起,一直到1978年回大陆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历史片为止。三十年间,个人的荣辱得失、喜怒哀乐,影坛的盛事壮举、名流巨星、轶闻趣谈,都有详实的介绍和生动的描绘。

内容概要

李翰祥,原籍东北辽宁,早年就读于北平国立艺专,曾是徐悲鸿的学生,后由上海去香港,步入影坛。之后赴台自办公司,集编、导、制片于一身,为享誉亚洲的著名导演。


 影海生涯(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两天闷头儿把李翰祥的《影海生涯》看完了,900多页儿全是老八卦。上一次这么痛快地看八卦,还是黄苗子老先生那本《世说新篇》,讲的是二流堂琐事与旧文人风月,让我在地铁里坐过站。《影海生涯》是万万不敢在地铁里读的,怕要等人来轰,我才肯抬抬屁股。章饴和的“往事系列”虽然也好看、也八卦,却够不痛快,说到底,作者的份量不够——活该叫我这样势利的读者看轻。李老师文笔轻佻随意,没有他电影万分之一的精致。这人不仅长了一张黑脸,还长了一张黑嘴,什么都敢诉诸笔端。我看蔡澜时白白为他叫屈,原来只不过一报还一报。比如他写两位明星在道具间的轿子里苟合,写女演员们打架时捞阴掐股……让我又有些眼冷心寒。几年前看电影版的《三十年细说从头》,只觉得香艳夸张得过分,这次在书中把那些破人烂事对号入座,就知道,有些人的戏以后没法儿再看了。不过,李老师也不是对谁都苛刻,像他写起胡金铨的时候就很温情、很关爱,看得出这两位是亲人。这人更知道避嫌,张彻与他不和,自不必提;而本书作为短章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最红的导演是楚原,他也懒得去惹那风口浪尖——不仅没有提人品、连作品也没有提。不过明嘲暗讽还是有的,大多借别人的嘴说出来,有一段李太太数落李翰祥衣着的话,看到我笑歪:“你呀,潇洒不足,草莽有余,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强盗扮书生。人么长得傻大黑粗,还喜欢穿黑衣服,难怪张彻要在报上写你不会穿衣服了,我宁愿你穿得跟他一样的老阿飞似的……”张导演,老阿飞……读到此处,我这个小辈两眼一黑,晕了过去。《影海生涯》读的爱恨交织,忍着李老师的俗气和流气,所以一直在怀念张彻的好文笔,他评价李翰祥的电影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当年看到的时候,简直有声雷在脑海里炸开。他写:“李翰祥的电影太有算计,就像个锦袍银甲的霸王,腰间却露出半截算盘……”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个比喻,因为没见过更贴切的——可能不仅拍电影是这样,大概李老师做文和为人也都如此套路。当然,张老师的手笔也不是那么稳定。前一阵看《小煞星》,卖点之一是老爷子亲作的歌词,看人引用过其中四句:“强宜和水仙,我们很穷也很年轻。我们没钱买灯泡,所以只能在黑暗中相会。”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我第一感觉是——哦?张老师也用金山快译呀。拍电影的人,很多我都想不透,比如香港有个王晶,台湾有个朱延平。又好像李翰祥和张彻这两位爷,有时我会把他们看作反转的对位,有时又觉得不必反转,已经很对位。
  •     李翰祥在书里说自己导演的某一部电影:“作品不怎么样,生意还可以。”从此语可以看出李对自己所处位置的是很清醒的。他在保证生意不亏本的情况下追求电影的艺术性。当然,此语还透露了他的自得。当他想法与邵氏公司的生意经相左时,他的艺术追求也不嘎然而止了。制片人投资某部电影,总不会说,他就是为了亏本。(当然为了捧人,千金买美人一笑,则另当别论。)如果真有这样的冬烘先生,世界上的导演恐怕就如过江之了。
  •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翘班出来的下午,我在图书馆里飞快地翻了大半。看得太快了,快到想法追不上眼睛,读后感更是半点也无。非常希望能带回家细看,可现在看来这已成为奢望。因为没办法买到,甚至连借都借不到。听起来这匪夷所思,因为我身在首都,号称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而这本书居然只出过一版,在所有的图书馆,它都已经下架,只能阅览不能外借啦。两个周末我跑了四个图书馆,区级图书馆不是根本没有就是早已丢失,首图和国图就只能阅览。我被想看的欲望折磨得坐立不安,终于有一天翘班跑去了首图。当我真正拿到这本书,离图书馆下班只有三个小时了。我痛苦的坐在狭小的库本阅览区,调整了无数姿势,也没让我的颈椎舒服一点。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我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这本老八卦。李大导演的文笔实在粗放,跟他电影细节的精致完全相反。不过都是一样的恶趣味,作为北平长大的东北人(我一直认为这两个地区的人民是中国最幽默的人群),他用相声和二人转结合起来嘲笑人的恶毒逮谁挤兑谁。其实我最想看的是他对秦沛三兄弟的评价,可惜,刚刚翻到那一页,图书馆就响起了闭馆的铃声~让人郁闷阿为什么这本书是这么难找,因为它早已湮没在故纸堆里。说到底,不过是李大导早已过气了。不过,寻找过气的过程本身,充满乐趣。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李翰祥的文字相当了得
  •     老李大李和小李
  •     往事知多少
  •     诙谐的京油子 全是故事 三十年如在目前
  •     李老師,你個八公
  •     3.12-3.28:老爸推荐的,但可能是人生阅历不够,看了一本,第二本看不下去了,可能是对当年娱乐圈八卦没什么兴趣吧。最近懒怠,拖了这么久。
  •     前半部比较好看
  •     八卦益友
  •     影坛八卦艺文龙脉笑谈古今冷墨雍怀,在而今资料翔实的网络时代,愈发显出其阅历广博与长袖善舞,且是冷笑话帝,且这还是个删节本!委实了不得
  •     多少发黄的往事以这样快乐的方式出现,为何却只沦落在少数图书馆的不准外借区。
  •     妙人妙事,会心一笑的同时不由得惆怅,俱往矣
  •     风风火火白羊男
  •     如果真有人如其文,我确信自己最倾慕的是张彻,克己,宽容待人,审时度势,世俗却保有赤子之心。
  •     休憩123rd,读老李的书简直是八卦的一场盛宴,全书且贫且真且有料,非常好读。只可惜此书是在报纸连载后的再度合集,李先生创作随意性差,很多时候想不起来什么事却还得填空,只好胡乱回忆一些文史充数,不及八卦有趣;更加卧槽的是,大陆此版删节近四十万字,不应当主要删在了文革头上,使正文时间出现断层,李翰祥自己也好像一下子成了名导演。此外,李翰祥初期打拼衣食无着饔飧不继的窘态太也可怜,彼时的香港骗子横行极难做事,挣到一份钱糊口实在不易,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啊,值得尊敬。另外李翰祥居然和我一样都是锦州人,顿生老乡见老乡的喜悦之情
  •     李大导才是真正的八卦大师。
  •     老李心底真艺术,有追求,有热血,关键有天赋。人需得穿衣吃饭,所以他也做了个好匠人。算得上玲珑剔透,看尽红尘的大师。书中诸多妙语,精彩程度不输于他的电影
  •     淘来的原版泛黄旧书,两本近1000页,计80万字,总算啃完。除了首页多幅黑白图片外,整套书密密麻麻的全是字,份量够足,装帧简陋甚至没有目录页与章节划分。但好在老李的文风实在可爱,洋洋洒洒无所不包,一部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侧影,众多鲜活的电影人影像与秘闻;且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让人不禁敬佩当年的这批老导演,其间更包含了无尽的人生感悟与处世经验,非专业的读来想必也收获不少,当然,了解电影史的话更能从中获得对电影知识与好奇八卦之心的极大满足。从风月片开始看李导作品,会继续看下去直至穷尽。
  •     李翰祥拍的同名电影也很出色
  •     刮辣松脆,落喉落胃!别看书名和出版社都透着土气,这一套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瀚祥自传《三十年细说从头》!
  •     個人覺得這個比任何一本大陸的電影史著作還值得一讀,雖然八卦得厲害。
  •     曾有个电子书版,后来找不到了,哪儿淘去啊,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