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逻辑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894290571
作者:卫祥云
页数:325页

作者简介

《改革的逻辑》是著名学者卫祥云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独立研究成果,包括【经济社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行业管理改革】三大部分。他在自序中写道:“文章在精不在多,观点要有一致性。对于深思熟虑的观点和思想一定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手段和不同方法,设法予以传播。有的利国利民的事例和其代表的观点要反复不断地讲述,阐明其内在的逻辑和道理。不能因为与己无关,不能因为一时难以起到作用就灰心泄气。对公平与公正之思考,此乃一生孜孜追求之目标。为此,可以舍弃许多无用的烦恼和旁思。”书中收录的文章截至2011年底,集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和具体改革思路的系统性思考。

书籍目录

第一部【经济社会改革】 1
顶层设计的实践意义 3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四点看法 7
房产税改革需要大智慧 11
房产税改革需要厘清三大问题 14
房价“三问” 18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切忌转移矛盾 22
“放开”比“开放”更重要 26
银行业改革须找准突破口 29
中国股市存在“三大顽疾” 33
论“问题”与“主义” 39
论“自由主义”与“市场经济” 44
警惕和防止“短期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蔓延 48
为社科院的“土地改革”建议叫好 52
“回乡记” 56
经济学家岂是算命先生 60
我为北大而骄傲 63
“第三者”生存现状漫谈 68
足协“非协”,南橘北枳 87
千帆过后万木春 90
从全国工商联的定位说起 93
美中不足的“登记新政” 95
“官办NGO”的提法不妥 97
论中国食品业的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 100
中国食品安全“乱象”的根源是社会问题 107
谨防食品安全监管走入误区 111
第二部【国有企业改革】 117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五个问题 119
“国美案例”的启示 154
“国新”新在何处? 157
再谈“国企改革”思路 161
原来“央企”是这样分红的 166
“全民化”与“私有化”之困 169
论“垄断”与“竞争” 172
“整合”的目标是“退出” 176
谈“文化国企”的定位与思考 178
“大国资”统一监管是必然趋势 182
“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都是伪问题 186
国企改革不能回避的五个问题 193
第三部【行业管理改革】 199
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 201
中国行业协会的职业化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路 218
行业协会何处去(三则) 240
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 248
中国应成立公共卫生间行业协会 255
两个行业协会改革案例的启示 259
谨防行业协会被异化 263
行业协会人才小议 266
寄语行业协会的年轻人 268
迟来的爱也是“爱” 272
邓小平与“豆腐坊” 277
如何处理好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与指导部门的关系 290
中国调味品产业的发展及行业协会的作用 293
【代后记】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301

内容概要

卫祥云,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主任。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非营利组织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山西财经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内贸局、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担任科员、处长、副司长、主任。兼任国家级经济类期刊学术顾问、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至今已出版《第三者生存:中国行业热点扫描》、《改革的逻辑》等多部著作。


 改革的逻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所谓逻辑,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改革则是变化和发展的意思,从程度上来说改革没有革命来得剧烈和暴力,至少从形式上来说要“温和”一些。目前的中国正处在这样的改革阶段,三十多年来成就自然是举世瞩目、但问题也同样层出不穷。尽管自己是学习经济专业的,也在观察某些经济的现象,然而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现象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看到《改革的逻辑》这样的题目和书的作者,顿生了一些好奇,一个政府的官员能够潜行做深入而实在的研究,在当下尤属难能可贵。那些老生常谈、隔靴搔痒又说不到实处的文章看得太多了自然没有兴趣,而本书无论是结构或者文章的分析力度上,都能看出是下过一些功夫的,况且许多地方也不乏说得生动有趣或者痛快淋漓。出于许多现实的原因,虽然作者不能直接用自我的思维去改变制度上的问题,但是却做了很多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也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层层披露,有些是大家熟知的,而有些作为普通百姓的视角却是无法触及的,这是得益于长期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部门亲身的经历和从多个层面上所得到的第一手信息,同时作者也是出于一种对民众和国家的真心,从自己所熟悉的范围入手,深刻探讨了一些改革中出现并为大家所熟知的现象,探究了问题的根结,也出谋划策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实际的思路和方法。作者善于从亲身经历的平常生活着手进行剖析,无论是回乡的所见所闻,还是出国考察的震撼体会,都能从最常见的现象引导出人们敏感的话题、进而带你进入事情背后的进行细细观察,归纳、推理、判断并总结出问题的实质,也能提出了个人的主张,这些方法、措施和建议,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会被政府采纳,尤其是相关“顶层设计”方面的敏感话题,但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大众和媒体无形中施行了影响,言之有理又有凭据的东西毕竟可以让信服的理念在心中生根,相信那些好的方法终究还是能够引起关注并实施的。本书中所讲的话题并非全是枯燥的理论,且不说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国企的转型等大的议题,更多的是与大家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现象,比如说食品的安全、公共厕所、就业打工、住房股票等都是你无法回避的生活。除了有数据的证明和逻辑的分析以外,也是站在了广大民众的立场上并兼顾了政府的视角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北大的演讲,既是一份非常严谨的调味品市场分析报告,也是对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历程介绍,更是一篇十分精彩的学术演说,值得大家学习其中的思路和方法。正巧手头在做一份市场调研的工作,无论是宏观的数据还是微观领域的观察方法,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参考的!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对社会上出现的众多纷繁复杂事件的一种思路理清,当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思维衡量、评估改革中走过的历程,更需基于事实和科学来推动未来变革。
  •     “我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谈‘主义’的多,研究‘问题’的少。非此即彼的争论多,真正直面现实,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少。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和引导经济学家和社会学者多研究‘问题’,少谈论‘主义’。”上述这段话引自卫祥云的新书《改革的逻辑》中的《“问题”与“主义”》。《改革的逻辑》是卫先生的论文集,结集之后分为了三个部分,一是“社会经济改革”,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三是“行业管理改革”。在这本书中作者确实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在第三部分,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在协会的工作经验和调研成果,深入阐释了行业协会的现状和未来,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建议。事实上,中国的很多行业协会处境尴尬,他们非官非民、非政非企,这些协会要么直接变成二政府、要么变成政府的传声筒和影子,要么就变成唯利是图的营利组织。而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却并不多见(铺天盖地骂“足协”的文章例外,而那些文章主要的用意是“骂”,也算不上研究文章),能够掌握实际情况并有真知灼见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卫祥云的这些论文还是有一定价值的。那么,行业协会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还是目标不清。行业协会为什么存在?到底是想像政府一样去管理,还是想像企业一样去赚钱?我觉得这两种都不应该是行业协会的目标。如果想要权力就去政府,如果想赚钱就经商,而行业协会所要追求的则是另外一种价值,即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里说的“社会价值”是服务于社会和群众的价值,亦即所谓的“社会贡献”。然而,当下的中国似乎不大认同“社会贡献”,就连深入研究行业协会的卫祥云也写出这样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取得成就的领域无非是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三个领域。”说白了,在卫祥云看来,人的成就无非就是权力、地位和金钱,一位资深的行业协会从业人员、一位学者都这样来概括社会价值,行业协会的尴尬也就可想而知。好在,卫祥云还说了一个“学术界”,这个“界”可大可小,可以敷衍一些尴尬,比如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成就就和卫祥云这三个“界”无关,但如果他硬说文学作品也属于学术,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而为了不把问题扯得太远,在这里我们就不用特蕾莎修女的例子来难为卫先生了。我们还说行业协会,我认为,行业协会真正的成就既不是权利也不是财富,而是服务。即一方面做政府的智库,另一方面做企业的顾问。比如卫先生所在的调味品协会,首先就有责任向政府报告苏丹红和瘦肉精的危害性,同时也有义务给予企业以正规的引导。其实,国企也有同样的问题。关于国企,卫祥云也提出了很多实际的建议。不过,关于为什么老百姓会对某些国企有那么大的意见,卫祥云却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其实,就某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由国家掌控无可厚非,很多国家关于石油军工等重点行业也都是由国家来管理的,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全民来掌管国家的重要资源更是理所当然。但问题是,国企本身的目标却不是服务于人民和国家,而是在逐利,而逐到的利润却并没有给全国的百姓,而是只富了一部分管理人员。这样悖论就来了:如果国企的存在确系关系到国计民生,那么就应该以服务好人民为最终目的,铁路要搞好春运,电信要提高网速,收取的费用只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而如果要以赚钱为目的,想要市场化,那就开放这个市场,不要垄断。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要垄断就服务,想赚钱就不要垄断。总结起来就是说,不能哪行哪业都以赚钱为目的,如果都以这个为目的,那么就要出问题。所以说,虽然我们不能纠缠于那些没用的“主义”,但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同一个方面的话,那就是“主义”的问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任何伟大的创举都需要调整,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说到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不说到卫祥云提出的所谓“顶层设计”。没错,“包产到户”和“恢复高考”都是邓公的伟大改革,但这决不是邓公坐在“顶层”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恰恰是因为人民有这样的需要、时代有这样的需要。所以卫祥云所认为的社会是自上而下的演化是没有道理的,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非伟人创造的。而所谓的“伟人”,就是能够听从人民呼声的人,否则再伟大的构想也无非是空中楼阁,作为一个学者,这点常识应该是有的。最后要说,《改革的逻辑》是一本论文集,不是围绕一个核心独立著述,所以有很多地方并不符合“逻辑”,比如作者为了说明北大的伟大而列出的“近代史十人”,居然把张维迎陈志武列入其中,读来不禁引人发笑。而重复的话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作者在几处都把调味品协会同华盛顿并举,并把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列为“顶层设计”的伟人,这就只能让人嗤之以鼻了。
  •     这部《改革的逻辑》和《转型的逻辑》似乎有某种思想上的关系,但就体例上来看是大不同的,《改革的逻辑》是卫祥云先生一人思想的集合,其中大多是已经发表的演讲、谈话或文章,相比之下《转型的逻辑》体系性就差了一些,但是就两者对改革作用来说我更倾向于后者。卫祥云先生想通过《改革的逻辑》阐述自己关于中国改革的计划,也可以称之为路线图。他提出的很多问题和方案都是应该予以重视的,这包括关于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及经济模式的改革方案。其实,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直接带来什么,而是它能够引人入胜,走入到更深的思考的殿堂。卫先生的改革路线图虽然不能让我认同,但他至少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值得去深入探讨。不过其中有很多具体的方案,不知道是卫先生的表达不够清楚还是我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就像“党的领导实行‘属地化’改革”方案,他似乎想要表达增强地方党委的权力,但又反对地方党委对一些市场经济主体党委的领导,也就是说他并不同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他希望分层、分片的展开领导工作,同时他对党内民主等现有的方案不以为然。对此,尚且不论他的方案具体是什么意思,仅就其想法来看有些天马行空,反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反对体制,又怎么能够强调坚持在党的领导的大前提下呢?这里其实就有了暗度陈仓的信号了。当然,提及这一具体改革方案的问题还只是我的一点儿不同意见,实际上卫先生的这本《改革的逻辑》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微观到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改革,而是一种对某一个微观问题的技术设计,这与宏观性很强的改革计划是完全不同的。倘若仅仅把改革理解为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设计,那只能认为这是技术官僚的擅长本领。此时此刻,我还并不想就这个问题与卫先生争论不休。倒是想谈谈他对经济领域的改革方案。他对房地产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深入了,并能够将这个问题与国企改革相结合,确实让人佩服。然而这些探讨中提出的问题包括房产税引出的税制问题、国企改革引出的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甚至包括了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问题。这些其实也是中国当前必须面对的经济、金融问题,税制问题不仅仅包括房产税,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应该回归经济学的原理,那就是税收的作用是什么?税收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国家用来调节社会的公平分配,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重要特征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要以为这是一句没有的话,现在的税收是否真正的“用之于民”了呢?对于预算的相关讨论,是否真的做到了合理的监督呢?此外,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是否坚持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个税起征点目前的标准并不能体现社会分层的现实状况,对于社会上暴富的那部分群体的征税明显是不够的,更甚还有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这些现象和问题已经使社会面临进一步的贫富差距,这就充分说明了税制改革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也在书中受到了关注,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繁荣强大,是否完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始终生活在夹缝之中,想要发展壮大有很多现实的条件制约着。中小企业是民众在改革开放后不断融入市场的产物,很多符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目标仍被一些国有企业垄断着,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得不到实现,甚至在面对国外企业的挤压下享受不到真正的国民待遇,国外企业在国内的一些行业上能够放开手脚的投资,而我们的中小企业仍然是被旁落在一边。对于企业来讲融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或因为金融业的国有垄断,或因为中小企业不被信任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顽固阻碍,而目前的民间借贷仍缺乏法律上的相关支持,很有可能导致融资即非法集资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不断地被映射,卫先生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我是基本认同的。国有企业必须进行一个有效的划分,对于必须垄断的攸关国家的行业交予国有企业去经营,这不仅是一种经济需要更是政治要求,而对于目前国有企业控制的其他行业则应交予民营企业去经营,这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考虑,更是给予行业本身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全民的企业形式,也是一种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武器,不知道为什么卫先生很崇拜陈志武,更对其在《转型的逻辑》中接受访谈时提及的全民分股的设想表示支持。我觉得我有必要再谈谈我的看法,所谓的全民将国有企业股份进行平均分配以体现全民所有制的实际要求,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和错误的方案。对于股票以及股份制很多民众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相信就有很多投机者去疯狂的收购民众手上的那些股票了,并且是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去收购,结果社会上会迅速出现大堆的寡头、富豪,而这些人将全民所有制彻底的变为私有制。在我看来国家的“私有”也要比那些个人私有强百倍,那些人根本不值得全民信任,因为他们的脑子里永远不会有公平、公正的影子。关于卫先生的微观改革方案使我感到值得一提已经谈完了,也就是说其他的内容在我看来并非我们改革当前所必须注意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实,自始至终我都认为卫先生在暗度陈仓,他对问题的揭露时而彻底、时而保留,在我看来他强调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并非其真心话,更多的是一种迂回战术。卫先生甚至提出了一个所谓“中国近现代史十大人物”,其中竟然有张维迎和陈志武,我除了提出可笑以外,可能会顿时无语,但是我有着独立的思维不得不说这两个人是典型的自由主义信徒,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所作所为都是贯彻自己政治信仰的,仅此我就可以推断出卫先生现今也系“靠右”站的人了。当然今天的社会和思想依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也认为不能因为某人持有右的思想就视为邪恶的,但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即意识形态间的争斗现今并没有消靡,相反它正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加剧。诚然卫先生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有自己长期以来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要着重注意的例如反腐败、教育、食品卫生、国有企业改革、房地产业的整顿、金融产业的发展及行业协会的国际化、正规化等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但是卫先生也因为回避宏观问题,只关注微观调整和改变已经离改革的宏观性渐行渐远。《改革的逻辑》就像一副药引子,它让我有机会思考改革的问题,有机会和卫先生展开思想上的碰撞。当前我们面对的问题实际上有三个:第一,社会价值的扭曲,要纠正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在社会领域表现出的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错误价值观。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让人无奈,甚至嫉妒反感、恐惧的事情,“华南虎事件”、“小月月事件”、“毒胶囊事件”以及学历、学术造假等事件,这些事件正在无形中影响着社会的主流思潮,民众面对一个人的生命受到的威胁变得无动于衷,对于能够一举成名的机会变得饥渴难耐。这些都说明社会价值正在被扭曲,只有将本属于经济领域中的新自由主义清除出社会领域,才能逐渐重新树立起本属于社会的公平公正的思想道德体系;第二,法治社会的步伐距离大众的期许还很远。法治社会就是以制度作为根本的饿标杆,一切问题都应该以法律、制度为唯一准绳,但目前的一些法律、法规上没有真正的落实,又如何谈及法治社会的构建呢?更何况我们目前一些制度仍然落后,很多不符合社会实际的制度尚未改革。我想以反贪为例谈谈这个问题,很多人总希望通过官员素质上的提高和相关部门的打击遏制腐败,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如制度约束来的实在、有效。长期以来,我们收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公务员服务靠的是无私的奉献,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了国家公务员收入制度和水平不符合正常的工作预期,致使其不断地寻找寻租的机会、牟利的机会,我尽管不同意所谓的高薪养廉,但是现实反映出的小公务员微薄收入的现实正在重重的敲打反腐败的决心,在微薄的收入下掌权的人会利用权力寻租,而无权的普通公务员不惜违反《公务员法》而实实在在的经营自己的副业以弥补自己的“损失”。第三,意识形态的斗争不可避免。卫先生总希望模糊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就会受到其反对者无情的批判,但是他忘了意识形态总是要在政策中得到体现的,并不是真的“很虚”。其实任何国家改革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一种抉择,即对意识形态的选择,可能选择了中左、中右,当选择了极左或者极右的时候改革就会变成革命。卫先生不断地强调自己是站在执政党和国家的角度来考虑改革的问题,但我只能认为要么是他没有认真的分析中国的具体情况,要么是他故意为之将改革引向非常危险的方向。他秉持右的意识形态,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尚且不论其对于行业协会的改革方案是否可行,但就其将“放开”贯穿于其思想的始终就能将社会复杂化。如果了解前几年中亚政局变化的人就应该清楚“颜色革命”,这些所谓的“革命”使得那些国家的政权进行了更替,其中起到较大作用的就是行业协会,它们比政党更有隐蔽性,通过接受外国的物质援助它们在国内塑造反对势力,这对于政权本身来讲就是非常危险的。当然我并非否定行业协会的作用,更无反对其发展的用意,但是行业协会要发展就要先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必要的监督使其对于社会的影响正面意义更大。在我看来,长期以来中国对左翼思想的领会已经深入骨髓,倘若要进行改革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只能以中左为唯一选择,右的思想和极左的理念都只能分化社会、激化矛盾。洋洋洒洒的谈了这么多,到底是《改革的逻辑》的功劳,尽管我对卫先生的“改革路线图”有诸多不同意见,但必须承认书中谈及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因为他们已经存在,而且也必须拿出改革的巨大胆识去解决那些问题。暗度陈仓的改革路线图终将不能成功,那么就让我们光明正大的拿出全面系统的改革路线图,最终强大国家、复兴民族。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读了之后发现很多书没有讲透的作者都说明白了
  •     改革最强音
  •     顶层设计究竟何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