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201086529
作者:汪曾祺
页数:240页

作者简介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这是一部写给所有文学爱好者的最珍贵的名家经典作品,本书通过精选汪曾祺先生的多篇经典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堪称当代小品文的经典,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领略一代散文大师作品的风采。

书籍目录

序言 人间送小温
001 人间草木
002
生 机
005
紫 薇
008
北京的秋花
012
果园的收获
015
腊梅花
017
冬天的树
023
人间草木
028
草木春秋
036
岁朝清供
039 世间风物
040
草木虫鱼鸟兽
045
夏天的昆虫
048
昆虫备忘录
052
北京人的遛鸟
055
香港的鸟
057
录音压鸟
060
熬鹰•逮獾子
062

065 行者无疆
066
国子监
073
胡同文化
077
泰山片石
090
天山行色
109
湘行二记
117
昆明的雨
121
四川杂忆
133
初访福建
141
美国短简
149 记忆的味道
150
花园
158
葡萄月令
163
夏天
166
冬天
169
罗汉
172
果园杂记
175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176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184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194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198
闻一多先生上课
201
金岳霖先生
206
西南联大中文系
211
跑警报
218
新校舍
225
老舍先生

内容概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草木春秋》《故乡的食物》《说戏》《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等。


 人间草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这本书是一个读书微信赠送的,收到的时候甚是喜欢,精装本的手感很好,翻开即是汪曾祺先生亲笔画的16幅水彩画插图,夹着明信片书签,看着亲切淡雅。汪曾祺是老派士大夫式的玩家,用他儿子汪朗的话说,就是“老头子是个杂家,肚子里有不少东西,能画两笔画,能写两笔字,新诗旧词也都能写上两句,还会唱几段昆曲。”当然,最受读者喜爱的还是他的散文。今年5月25日是王世襄先生百年诞辰之日,《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期专题《王世襄和他的朋友们》,汪曾祺是王世襄朋友中较年少的,长者有张伯驹、陈梦家、朱家溍。这群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学问是玩出来的,在跌宕起伏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自己的精神标准,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冤不乐。何为“不冤不乐”?王世襄先生的解释是,大凡天下事,必有冤,始有乐。历尽艰辛,人人笑其冤之过程,亦即心花怒放,欢喜无状,感受最高享乐之过程。倘得来容易,俯拾皆是,又有何乐而言。《人间草木》的序是汪朗写的,很接汪曾祺的文气。两代人能这样互相调侃,不戴高帽不为亲者讳,更是难得。如果不是这篇序,读者可能不知道,汪曾祺很多写草木虫鱼、写花花草草的文章,冲淡平和,有闲适之气,是在文革戴着“右派”帽子,被整被审查写完交代材料,甚至是在农场下放改造时写的。他写《葡萄月令》的那篇,开篇即是:“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这是汪曾祺发配到张家口的一家农科所改造时,写的在葡萄园劳动时的感受。文中丝毫没有怨气和悲惨的调子,一切都是那么美。那是一种在劳作中的充实和暖意。汪朗说,这个老头儿,即便是在倒霉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很放松,很有味儿,还带着一点幽默,真是不可救药。他写菊花,“我不赞成搞菊山菊海,让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挤成一堆,闹闹嚷嚷。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看,一朵一朵地看。更不赞成把菊花缚扎成龙、成狮子,这简直是糟蹋了菊花。”他写螃蟹,“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呢?螃蟹的样子很凶恶,很奇怪,也很滑稽。凶恶和滑稽往往很相似。”带着点哲理的冷幽默。他写西南联大时《跑警报》,“跑警报是谈恋爱的机会。联大同学跑警报时,成双作对的很多。空袭警报一响,男的就在新校舍的路边等着,有时还提着一袋点心吃食,宝珠梨、花生米…..他等的女同学来了,嗨!于是欣然并肩走出新校舍的后门。”恐怖的战时气氛,却被他写得生趣盎然。玩家得有趣,对生活、对自然、对知识和美有天然的亲近和情趣,还要有心,有情。有心是对生活中的无用之事也能熟练掌握和撷取。在《三联生活周刊》的那期专题中,汪朗写了一篇回忆长文《“老头儿”三杂》。汪曾祺是个杂家,在写《西南联大中文系》时亦提到。看杂书的习惯,在大学时就有了。当时西南联大中文系开的课,他喜欢的就上,不喜欢的就不上。像闻一多先生、沈从文先生的课,他是听得很认真的,朱自清先生的课,有时就溜号,觉得朱先生上课一板一眼,不太适应。汪曾祺虽然白天上课溜号,晚上却没闲着,总泡在中文系的资料室里看书,有时一直看到天亮,然后回宿舍睡觉,接着逃课。汪朗说,老头儿虽然是搞文学创作的,家里的文学书却很少。“文革”之前,家里的书满打满算不到一书柜。别说什么孤本善本,就是人们熟知的中外名著、大师文集,都和他嘴里的牙一样,残缺不全。家里虽然没有像样的书,但老头儿书却读了不少。剧团的同事说,团里的书都让他翻遍了。“当时北京京剧团在虎坊桥,离琉璃厂很近,他没事常到那儿的中国书店翻腾旧书,一次找到了一本清代状元吴其睿写的《植物名实图考》,他不知用什么理由,居然动员剧团资料室把这样一本书买了下来,认真研读了好几遍。这样的书,整个剧团恐怕不会有二个人感兴趣,纯粹就是给他买的,简直是岂有此理。”(汪朗序)因此,汪曾祺写草木时也会引经据典,说道颇多。写《紫薇》那篇,有一段长长的细节考证:从《韵语阳秋》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两件事。一是“爪其本则枝叶俱动”。紫薇的树干的外皮易脱落,露出里面的“嫩肤”,嫩肤上留下外皮脱落后的一片一片的青色和白色的云斑。用指甲搔搔树干的嫩肤,确实是枝叶俱动的。宋朝人叫它“不耐痒花”,现在很多地方叫它“怕痒痒树”或“痒痒树”。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好像没有人解释过。二是花期甚长。这是夏天的花。胡文恭说它“繁极曝衣天”,白居易说它“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但是它“花至七夕犹繁”。我甚至在飘着小雪的天气,还看见一棵紫薇依然开着仅有的一穗红花!这样的文字,真需要有心的杂家,平时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来。《人间草木》分五章,但五章里面真正谈到草木的只有第一和第四章,谈《人间草木》和《记忆的味道》。第二章是谈草木鱼虫的,第三章是游记,第五章是师友故人。有情的文字在最后一章,相比较汪曾祺写花草、写游记、写鱼虫的文章,我更喜欢写人的这一章。尤其是回忆老师沈从文的两篇,叶开在编《这才是最好的语文书》时,散文卷首先就收入了沈从文和汪曾祺回忆沈从文的文章。 “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晕倒,伏在自己的一滩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点点滴滴,还原出大先生为人处世修业的赤子情怀。写和沈先生最后的告别,汪曾祺的文字也是极淡的。“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进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隐忍的悲痛,让人更觉心酸。心中有情,无论是写人,写草木,亦处处含情。汪曾祺写过一首诗:“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最后一句真好,人间送小温,文字传达出的,都是人间的暖意。
  •     一、花鸟虫鱼,乐趣无穷据汪曾祺的儿子汪朗回忆:“在汪老看来,如果人们能够养成一些正常爱好,具备文明素养,懂得亲近自然,知道欣赏美,就不至于去搞打砸抢,去毁坏世间的美好事物”。这是汪老写这类“花鸟虫鱼”文章的初衷。现如今,很难想象孩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然怀抱中。亲近大自然,捉蟋蟀、捕蜻蜓这样的场景早已一去不复返。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大点的孩子抱着个手机,或是玩游戏,或是看动画片,一旁的家长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家长是在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孩子,并没有真正将孩童天真烂漫的情怀发挥出来。汪老始终坚信,回归自然才能够将人性最质朴、本真的一面表现出来。因此,他并不赞同将孩子置于“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中:“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在孩童时期,如果缺少对大自然的观察,就难以培养起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这种好奇心和创造力都至关重要。此外,远离自然,也会少很多乐趣。汪老在书中提到的诸如磕头虫、独角牛、蝇虎之类的昆虫,不要说现如今的孩子不知道,与我同龄的多数人也并不知晓。没有仔细观察过,当然就没有作者内心深刻的体验和共鸣。从这些文章中,能够深深体会到汪老的纯真情怀。他实在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在落寞至极的时候,哪怕在墙角处发现一颗小芋头,也能顿时激起心中的喜悦以及生活的勇气。二、旅行见闻,触景生情在这些游记类散文中,汪老始终不忘记录当时到访名胜古迹时的感悟和对历史人物的追问和慨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是贯穿始终的不变情怀。无论走到哪里,好像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逝去的光阴,流逝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分、难以释怀。北京胡同、乐山大佛、杜甫草堂这些令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景点,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再也找不到过去记忆中的味道了。在《湘行二记》(岳阳楼记)中,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汪老评价范仲淹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充分彰显了千百年来这句话在历代知识分子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阅读此文,能够清晰感受到汪老作为旧时知识分子身上的书生意气。借助想象的翅膀,仿佛能够看到气势磅礴的岳阳楼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想必只有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实现完美结合,才能充分表现出它们的动人之处。在《泰山片石》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数次登泰山的感受。文中也清楚地阐明了汪老的人生态度,“我不是强者,无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与泰山的强势相比,汪老更倾向于恬静的自然之境,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对于这点,在汪老的水墨画中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水墨画的对象始终离不开花鸟虫鱼这些“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自然意象,却鲜有气势恢宏的“高大雄奇之山”。三、旧人旧事,追忆往昔汪老用大量篇幅为后人描绘了他眼中西南联大的“轮廓”和“模样”。在困境面前,联大人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怡然自得的洒脱情怀。这种乐观精神是值得后人谨记的。“跑警报”作为特殊时期的一项活动,竟也能平添诸多乐趣。联大的老师各个又都是可爱至极的,沈从文先生、金岳霖先生、闻一多先生,无论是作为恭敬的师者还是作为和善的友邻,他们身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毋庸置疑,这种魅力缘于对智慧和知识的不懈追求。“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是彼时西南联大鉴别学生的标准,基于这样的学术氛围,又怎会担心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会落后于西方强国?能够亲身经历这段历史,汪老是无比幸运的。汪老留下来的这些追忆,也为后人了解西南联大,走近民国文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在图书馆偶然看到这本书,说实话光是看书的装帧我是不会选择看这本书的,因为太素了,甚至素得有点苍白。但是因为作者是汪曾祺,于是我决定借来看看。一打开书,就可以欣赏到16幅汪曾祺的字画,画的好坏我不懂,只是觉得美,每一幅画都透着一种淡淡的美,是如春日柔风一般的美。全书一共收录了汪老的41篇文章,有写草木虫鱼鸟兽的,也有写人记事的。每篇文章篇幅都不长,有些甚至就两三百字,却有着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力量,这些文字就像涓涓细流缓缓地就流淌进了心田,不愠不火,温度正好。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关于草木虫鱼鸟兽的文字,汪老写植物、动物的时候虽也爱掉书袋,但是却始终让人兴味盎然,因为汪老写这些东西总还不是单纯的写它们,还带着自己的一些感受、见闻,星星点点洒于文中。写枸杞时讲到一对在草丛中捡枸杞的退休夫妇,写槐花讲了一个养蜂人与其妻子相濡以沫地生活,写蝈蝈时提到自己曾经吃烧蝈蝈就馒头的往事……汪老所写的都是生活中很不起眼的草木虫鱼鸟兽,夹杂着琐碎的生活小事,读来却似乎每一篇文章都像一幅水墨画,意境深远,余味无穷。汪老的一生的经历不可谓不坎坷,但是这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中透露出汪老对苦难的悲诉,相反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篇文章竟是如此的平和且充满生活的趣味,勾起你的童年回忆。记得《紫薇》篇中汪老提到自己曾经捉大黑蜂,把它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幻想着它能在瓶里呆熟了,放它出去,它再飞回来。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它仰面朝天,死了”。读到我这里想起自己儿时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就不禁笑了起来,小的时候似乎把所有的动物都当作朋友,曾经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动物园的饲养员,不过这样的梦想却早已被时光尘封,突然想起竟有种莫名的感动。汪老写到瓢虫有一类是害虫,专吃马铃薯的嫩叶时竟孩子气的说着“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能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呀“。顿时汪老用一副一本正经的表情对着瓢虫说这句话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实在觉得可爱极了。书中处处充满这样生动有趣的文字,而在趣味中又有时充满哲理,有时不露声色的讥讽,有时也免不了好为人师。写文革时期被拴上铁蒺藜的柳树,”将带着一圈长进树皮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高,很高“。寥寥数字,平实质朴,却传达着了一个历经那个苦难年代的作家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写螃蟹的样子很凶恶,也很滑稽时,说“凶恶和滑稽往往近似”,仔细想来还真是如此。写夏天的昆虫时,说“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中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从自然中获得的趣味真的值得一生回味的,我现在还时常怀念哥哥拿根一头缠满新鲜蜘蛛网的长棍,领着我到处去捕蝉的时光,怀念和玩伴在河边一起抓小鱼的下午,怀念小心翼翼去人家地里偷红薯的刺激感觉。这本书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汪老的文字似乎有一种唤醒人性美好的力量,让你放下烦恼与压力,回归到自然的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花一世界
  •     随性的散文。虽白话但真诚。很讨厌现如今很多文字大量的形容词修饰词,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PS:特别是大量品牌的文案,看了真叫人觉得恶心。
  •     喜欢这种短短的随笔,很生活,真实
  •     人间送小暖
  •     看多了翻译小说,想找本书来练习汉语,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是不二之选。汉语的轻灵简洁,尽在其中。
  •     多少年了 一直是我的枕边书
  •     通透纯净 平淡又幽默 看了一下午 笑了一下午 隆冬风厉 自卉凋残 晴窗坐对 眼目增明 是岁朝乐事。。。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闲暇时光,细细品味,挺好的。
  •     平淡而有趣, 想写出这样的文章。
  •     寻诗不必去远方,生活处处有诗意!
  •     梨花的花瓣是月亮做的。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的。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哈哈哈~
  •     #3月第一本#凡人小事、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即兴偶感,平淡也挺有意思。
  •     最爱“人间草木”四字,世间万物皆草木,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一草一木皆有情,皆有灵性。用朴素的语言,说好身边的每一件物和事。
  •     名人轶事,果然人以群分 而各人眼中风景不同
  •     草木皆菩提
  •     能把生活过得这么有趣的人真是了不起,尤其是客观看来如此艰苦的生活。
  •     人间送小温。2017.03.16
  •     汪老师是我的老乡,他的文字很亲切,很通俗。有的在平淡中寓有人生的道理,有的就是一位老人的唠叨,一位长者的嘱咐,真的很让人温暖。这本书中的内容简单却又不简单。
  •     平淡真实,得多么用心用力的生活才能写出这样好的文字啊!
  •     在农场做大地之子读完人间草木别有一番风味。花草、昆虫、地方、美味、还有那些人...
  •     提醒自己要多看书。
  •     一个生活无忧心底无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草木风月之中隐去真情,大多数时候,我们眼里的草木起伏就是心底的波澜壮阔。
  •     栀子花!
  •     《泰山》那篇我读了三遍。汪认为泰山伟大,他与伟大格格不入,因泰山是强者之山,而汪生长于水边,“是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对于高山,只好仰止”“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我认为他写的好,他看了泰山,知自身微小平常,更安于微小平常,而我看了他,更知自身渺小,应努力本分。最后他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虽然我没去过泰山,但我想这也是我看了汪曾祺后最想说的话吧。(另许多片段写的非常有趣诙谐,使用典故颇多,读起来静心欢喜)
  •     大雅大俗,生活百味,爱读
  •     记忆里的花园那一篇真是太美好了
  •     生活情趣。旧人旧事,温暖如春……末。
  •     人间草木太匆匆。一本周宁的,一本汪曾祺的。 互为阴阳,周宁向死而生,汪曾祺乐观向上。 闲事逸事信手拈来, 经历战火、分别、下放、文革。细细看来文中却无半点消极思想,通篇乐观。 于平凡之中发现美。
  •     特鲜活
  •     2017/02)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月,中间一度读不下去,并不很喜欢看汪老写流水账似的游记。最喜欢的是最后一部分,看汪老写老师、同学,写西南联大,看得很投入。有时候想,如果我也生在那个年代、虽然是乱世,但好像也挺不错。我喜欢的散文、小品文,大概是不能脱离写人的。虽然中端一些文章读不进去,这股字里行间的人情味儿实在美好。
  •     就喜欢这样达观的文人,真正的幽默都是来自见微知著的有趣的灵魂。汪老爷子也是一位段子手啊。
  •     汪老谈花草树木,谈虫鱼鸟兽,谈吃,谈玩,谈西南联大,有趣美好。
  •     就栀子花那一段记得相当清楚
  •     平实的文字,悠长的回味。
  •     先后读了《人间有戏》、《人间滋味》,这本是买的三本里的最后一本,书整理的是汪先生的一些小作品,那些小文章里透支对生活的感悟,每每读到喜欢之处,不禁当时就回味一下(重读)。之前有所抱怨,就是相同的内容在同一本书内出现多次,有的甚至在不同的书中出现。现在想想,理解了。汪先生写的小文章太多了,在不同的情境下,当然会不止一次提及那些难忘的事情。整理文章时,又不便删改原稿。想到这里,我也就欣然接受了。
  •     写草木,写昆虫,写饮食,写名物,写故人。看得出有古代笔记的痕迹,草木昆虫饮食往往也写出生活的趣味来。不是篇篇都好,比如说写游记,恐怕就非汪先生所长,但好的篇章也着实让人喜欢不已,如葡萄月令,昆明的雨,跑警报,写吃的几篇短文字,都是,鸟和小兽的几篇也可一读。
  •     但是有标语。标语留下来,标语贴在墙上,贴在日常生活里面。标语一天一天地变得更加切实,更加深刻:我们坚决支援埃及人民。
  •     喜欢汪老的书 老了内心平静
  •     一本不静下来难以见其妙处的书。断断续续读了很久,难以记得具体的花草虫鱼,只当是一种享受
  •     平淡幽默,汪老对待生活热忱真挚。与部分书籍描述文革期间苦难不同,汪老一笔含笑带过,自得其乐。最喜欢写联大的那几篇,沈从文、闻一多、赵树理、金岳霖,他们起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真性情。西南联大师生为了躲避日军轰炸跑警报,本来是让人提心吊胆的事,也被汪老“不在乎”的笔调写得轻松有趣了。
  •     凶恶和滑稽往往相似
  •     差不多和孽子同时开始看的,也是拖到今晚才收尾。有灵气又接地气。
  •     他走了那么多年了,我对他的爱始终没有变过,我也是他浇灌过的一棵小草啊,现在也在努力要变成像他一样的草木,总有一天会以翠绿的形式钻出。
  •     偏爱《行者无疆》一章,“四周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又春。”
  •     最喜欢《跑警报》那一篇。西南联大的人和事总是那么的动人,特别是在那动荡的年代里。
  •     汪老爷子的《人间滋味》《人间有戏》《人间草木》三本,就属《人间草木》这本让我看得最津津有味。 最喜欢的是他写自己的老师沈从文还有他在西南联大的人事物。 那章的开头有一句“先生,这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他们的熟悉背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还有张充和拟给沈从文的词“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特别喜欢这个。 下次买书再买几本汪曾祺和几本沈从文的来看看好了。看着特别清净。
  •     喜欢汪老的文字,又收了一套全集。
  •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作者确实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写这些日常琐事也是希望读者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日常的美和趣味。
  •     太有意思了
  •     汪老的文字向来有种清淡安适的感觉,那种身处逆境之中还能自得其乐的境界确实令人佩服。这本书最后收录的是他写西南联大的故事,每次看到都会笑,每次想到都会生出一种力量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