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08648579
作者:[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页数:424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

“我认识了一个名叫施罗德的鞋匠,后来他去了美国。他给了我一些报纸。我因为心情不好,所以看了一点儿。之后,我越看越有兴趣,报纸上把工人的苦况以及他们如何依靠资本家和地主描绘得万分真实,令我十分惊愕,好像我的眼睛从前都没有睁开似的。该死的!他们在那些报纸上写的都是实话。我到那时为止的一生,便是一个证明。”这番话,是大约在1911年前后的一位德国劳工所说的。是霍布斯鲍姆在他的另一部著述《帝国的年代》里所引用的一段文献。直至今日,我们仍可从这段话里感受到强烈的情感。霍布斯鲍姆在这部《论历史》中所收集的第一篇文章,是他于1993年在布达佩斯的中欧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听众们都是来自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以及前苏联的学生们。霍氏告诫他们说:你们既然能够求学于这所学府,就已经拥有了某种特权,今后可望获得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远大前程。然而,人生在世,难道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吗?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不免平庸劳碌、困苦失意、最终默默无闻地死去。然而,更聪明的人、拥有更多机遇的人,正是要为那些劳苦大众们服务的。否则,一个自私贪婪的社会,决不可能长久的。其实,类似的思想,并不必然只有马克思主义学者才会拥有。然而,在这样朴素情感的激励下,运用马克思理论而在史学领域建立了卓越的学术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霍布斯鲍姆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了。在此书的某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出:我们现代人的智能几乎与原始人毫无差异,然而,人类如何从穴居人变成太空漫游者呢?如何从害怕剑齿虎的年代发展成为害怕原子弹爆炸的时代呢?在另一篇文章中,作者又提出:人类由渔猎采集的社会进化到现代工业社会,为什么这个过程只是发生在世界一隅的欧洲,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方呢?作者认为,只有马克思理论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最令人满意的回答。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摆脱了大自然的控制,更进而控制大自然。不可因噎而废食,利弊相衡则取其为害轻者。霍氏认为,资本家搜刮、聚敛社会剩余,投入再生产的过程,是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尽管当时的工人们被资本家的精明和贪婪推入了痛苦的深渊。然而,亚当•斯密说:“已开发国家的劳工比印第安酋长的生活更好,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的生活更好。”霍氏对于这个结论,是十分赞成的。霍布斯鲍姆自言,自己研究的重点是十九世纪的欧洲。所以,他向中欧大学的学生们做演讲时,在他的脑海中,必然掠过一幅幅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图画。‘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当时在座聆听霍氏演讲的大学生们,他们都是什么人呢?假之以十余年之后,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大权在握的管理者。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要随之变动,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这样的变动过程中,掌握大权的管理者们将会在重新塑造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最聪明、最善良的人,普通的劳苦大众们也仍然有可能在社会经济的波动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所以,我认为,霍氏在向中欧大学的学生们提出那个告诫时,他的心中,是充满了悲伤和忧虑的情感的。也许因为霍氏是历史学家,所以他并没有展望充满了平安喜乐的桃花源一般的未来世界。而是关注着充满了动荡、冲突,总是有意外事变不断发生的现实世界。过去的历史总是如此,当下的生活也是如此。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不断改变。然而,有时候,上层建筑缺乏弹性,不能作出适当的调整。于是,就有可能产生冲突。而这样的冲突将会遵循怎样的过程?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却是无论什么理论学说都无法做出准确预测的。历史上已经发生过许多次这样的冲突过程,历史学家的职责,就是要全面地搜集相关史料,尽量还原冲突过程的真实面目。历史学家当然应该有意识形态的倾向,但却万万不可因此而扭曲真实的历史过程。所以,霍氏极为推崇人类学家沃尔夫的著作《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霍氏认为:这部作品成功地捕捉了欧洲资本主义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遭遇到许多‘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而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冲击的各个‘社会与文化’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策略改变。于是,欧洲人与其他的人类社会产生了互动关系。这样的冲击所产生的变化,涉及到社会与经济的诸多因素的各自变动,以及诸因素之间的相互激荡,任何一门专业知识都无法单独解释这样的混合动态现象。任何一种理论模型都无法准确预测其运动趋势。唯有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才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停靠在历史脚下

走在历史的号召下,我们都是历史的构造者,或许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改变历史中的某些格局,但是在历史的整体中,我们却还是那么的有些渺小。因为有人类,才会有历史,人类无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应该引以为豪,无论在那一个时期,历史总归是最重要的,即可以看到以前,也可以放逐于现在社会中,以史为镜。历史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要查阅很多资料,以便于证实这段历史的可靠性,我们都知道,有些历史,并不是以客观的事实存在的,那么在这样的过程总就需要去伪存真,保留最可靠的部分。拿到《论历史》这本书,就被深深的吸引到了其中,毫无疑问我对历史抱有很大的兴趣,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之余,都是借助历史类的书籍来度过的,我说的这些并不夸张,因为对历史的兴趣实在是太大了。研究历史,就需要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而不能去凭空猜想,也不能去以自己的思维去创造历史,发生过的历史总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只能尊重客观事实。书中一共分为21章,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看法,这也是史学大师霍布斯鲍姆经过50多年的经历和人生感官,集于一身的著作,一位80岁高龄的大师的作品,是值得每一个读者尊重的,他的作品也是值得我们一读的,他对社会历史的剖析,不仅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道理也精准的阐释了自己思维的一面。想要提高与发展,我们就不得不读书,同时也必须读一读这样的经典。

作为一种思想冒险历程的历史学

有学者曾经指出,思想史与哲学史是思想者心灵冒险的事业与旅程,此话诚然。思想的冒险或许没有对错之分,就连所谓的唯物与唯心的区分在现在看来也并没有当初的意义那么重大,关键不仅仅在于它们分别说了什么,有时候更在于怎么说。说什么与怎么说,大概不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或人文社科科学的研究都会比较重视的东西。历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支,大概也在慢慢的成为“一个连贯有条理的思想事业了,并且在理解今日世界是如何形成上面,也取得了进展”,这句话恰如其分的说出了历史学在如今的成绩与地位。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历史学也正在慢慢改变其原有形态而重新被人们所认识。一百多年来,“重写”历史的呼声一直不断。重写哲学史,重写文学史,这都从某个方面证明了人们正在试图重写历史。重写历史就是重新认识历史。曾几何时,历史被认为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部分。历史不仅仅只是任人们打扮的小姑娘,那些在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存在”何尝不也是一直在被人们与历史装扮着呢。善恶胜负,到头来,又如何说的清呢?很多时候,一部公正合理的史学著作是很难写的,这不仅需要作者极大的才识,更需要作者心灵的慈悲与仁爱,只有心怀慈悲与仁爱的作者才能写出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之所以享誉盛久,就与司马迁心中的慈悲与仁爱是分不开的霍布斯鲍姆先生的《论历史》是作者本人对历史的看法,此书享誉史学界已久。其敢于怀疑与悖逆主流思想的胆识令人尊敬,而史识与才学也是令人敬佩。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思与辨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思与辨——读《论历史》赵青新《论历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80岁高龄时编撰的重要著作,收集了他在20世纪60-90年代参与的一些重要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的论文,充分体现了他精深的学术成就。该书内容主要包括:对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关系的思考;对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的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地位及其影响的论述;对20世纪史学思潮,如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等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与当代社会紧密相关的历史问题发表看法,如野蛮主义。这些话题看似分散,其中却内涵着一个中心主题,即对历史学的思辨: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以及史学工作者应该如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科学地看待历史本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历史可以总结过去的经验,并为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这是我们的普遍共识。霍布斯鲍姆同样重视史学的这项功能,但他极大地扬弃了“以史为鉴”的工具效能,而使之拓展深化为带有哲学色彩的人文思考。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所有的社会形态都需要在过去中确认自身的位置,割裂历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些因怀古风尚、乡愁情怀而企图恢复过去的做法,比如犹太复国运动者主张回归到以色列国在犹太人被逐出巴比伦而散居世界之前的过去,在实际上是否定了超过2000年来的犹太人历史。“历史学家所要面对的问题,乃在于要分析社会中‘过去感’的本质,并追溯其变迁与转型。”那种旧式的把历史当作经验来用的做法,过于狭隘,并不可取。“真正的历史学总是要去挖掘社会互动的模式,变迁与转变的机制与趋势,以及社会转变的方向”。历史学家应当通过其回溯性的工作来实现“持续地在预见”。在“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一节中,霍布斯鲍姆说,“未来的世界从事经济计划的机构可能不局限于国家,大企业也有可能”。这篇演讲稿发表于1980年,全球经济与跨国经济还没有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成功,在当时仍不认为未来会出现一个全球性的不可控制的自由市场系统。这个论断体现了霍布斯鲍姆的敏锐的预见性和对世界趋势的把握。霍布斯鲍姆的经济发展视野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集中心力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经济机制,这个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也引导着资本主义。马克思丢弃了传统的线性思维,只承认世俗都有一种自由竞争的倾向,但这倾向最终会造成经济集中,马克思察觉到全球经济增长不会是同质的或是线性的,而是受到比较成本的影响,这些看法是霍布斯鲍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延展。霍布斯鲍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思想领域,更体现在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整体延续。霍布斯鲍姆批驳庸俗马克思主义。他指出,历史学是被史学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主体化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史学工作者不可能脱离社会和时代的背景来思考历史,必然要在所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下来编撰历史,因而必然会受到党派意识等的影响。实际上,只有在区别历史事实与谎言这个层面上,史学家才会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就像法官凭借证据来断案一样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事实出发的历史唯物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也是当代史学家观察社会生活的最好方式。霍布斯鲍姆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革命情有独钟,他并不满足于躲在书斋撰写历史,而对自己创造历史心向往之,终其一生孜孜于改变世界。他被排挤在西方主流圈子之外,但他以笔为矛,戳破了西方世界对他的禁锢。他对历史学的思辨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是《论历史》给我的最大印象,我想也是霍布斯鲍姆成为当代重要史学家的原因。如转载请联系本人。

霍布斯鲍姆的“短篇小说自选集”

1997年,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已经80岁。这个“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同时是个爵士乐迷,曾经用笔名写过爵士乐评论(你是否会联想到菲利普·拉金这个单身老男人)。这一年,他集结过去30年中陆续写成的论文,主要是演讲以及会议或研讨会的稿子及书评等,汇集成《论历史》一书。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罗伊·福斯特说:“大部分历史学家本质上要么是短篇小说家,要么是长篇小说家,霍布斯鲍姆兼而有之。”    如果你认为《论历史》是“年代四部曲”之后,霍布斯鲍姆晚年最重要的综论性著作,那么这种定位几乎毫无意义。这样一本“短篇小说自选集”因其短篇而容易忽略,因其选编和增删而独具价值。因其时间跨度大而梳理综合作者的思想变迁,但又因其各篇各自为政而分散无体系。就是这样一部难以衡量的“自选集”,收录了22篇历史研究心得和体会的重要文章,引领读者一同思考历史的理论、实践和发展,以及历史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序言自述,“书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虽然这些论文都很简短而且不成体系——有许多篇是因为受限于50分钟的演讲时间——但是都企图要抓住一系列连贯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个领域。首先,……讨论历史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其价值何在,特别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其次,这些论文讨论了历史学家与其他研究过去的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再次,这些论文显示了我的史学风格,也就是我所认为每个历史学家都该关心的中心问题,以及我所认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当然论文还会显示出那些能象征我的年代、背景以及人生经验的写作特色。”   他明晰的叙述风格照顾了历史入门者阅读经验。一方面,他会举出一些历史典故和当下日常生活经验,将过去感和现代感紧紧连在一起。另一方面,他照顾读者的阅读疲倦(这得益于50分钟的演讲时间),写成了短篇小说,进入,出来,干净利索、不拖沓。同时,他还注意不把历史过分的集中在沉思默想上,他关注那些历史时刻,关注结构对个人的影响,但他又关注他个人对结构的作用,积极呼吁而行动。这些吸引我们持续阅读下去的,既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是他的人格魅力:“具有非凡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优雅、明晰,同情小人物,喜欢讲述细节……站在工人和农民一边”。英国知识分子的写作中发现明显的优点,优雅清晰注重细节特殊的英式幽默,充满叙事乐趣。不像“法国知识分子往往徒有虚名,德国知识分子经常默默无闻”。   作为一个外行的读者,我喜欢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世界史》,我也喜欢英国知识分子的《论历史》,即便他走马观花一般回顾,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怀乡感。我们喜欢他正如大多数英国人喜欢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一样,细腻感伤而不乏勇气。他把历史归还给“普罗大众”的庸俗和连贯,这样一种稳定的时空观安抚我们,拾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联系到作者的生平思考,更是难能可贵。《新左翼评论》认为:“霍氏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者,提倡实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将波希米亚、土匪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写成优美哀怨的动人故事。”(玟涛,2015年2月25日)

历史的真相

历史作品分为几种,爱讲故事的历史小说,擅长分析的研究报告,注重考证的历史文献,还有充满反思的历史哲学,而霍布斯鲍姆的《论历史》就是这样一本没太多趣味、却具有深刻思想的历史论文集。此书包括了作者在50年从事史学研究过程中,关于历史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或演讲稿,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从不同方面剖析历史的真相。哪些是历史的真相?《论历史》的21个章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学的价值,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大概因为我的学术水平不够,后面的论文有些部分读起来不明觉厉),讲述了历史对于人类反思与理解自身的作用,尤其是揭下被政治意识形态所披上的面纱,让人更清醒的以史为鉴、预测未来;第二部分是追溯历史的趋势,包括述欧洲历史、底层历史、俄国革命等,分析历史对经济学等社会学科的运用,评判历史浪潮下各种史学流派如计量史学、后现代主义、年鉴学派的特点;第三部分则是作者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大胆宣称马克思主义所创建的历史分析框架到目前为止仍然无人能够超越。有人不禁要问,要为什么要了解历史的真相。从书中霍布斯鲍姆的历史哲学思想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我们常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正确的三观是哪里来的,不是某种教育产生的,而需要通过思辨来获得,而思辨的素材则源自于对历史真相的探索。这种真相,不应该局限在狭义的考古考据中,而应该更多的关注于事物发展的逻辑。对于人之所以为今天的人、社会之所以为今天的社会、政治之所以为今天的政治、甚至思想之所以为今天的思想,都能够在充分了解历史逻辑的基础上有迹可循。唯有了解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进一步穿透世事,了悟人性。当我们开始触摸人性——这根植于思想深处的主要因素时,那么就好比摘去有色眼镜,以更清晰透亮的视角去体会早已存在却新鲜的世界文/卢育涛 2015.06.30

历史是什么?

历史小白一枚。但对历史,一直保持着一种很奇怪的距离——相信以史为镜的正确性,又很少会去碰真正关于历史的书籍,我相信大部分人也是如此的与历史处在这样暧昧的关系。但实际上关于历史的文学作品却是既有千古流传的经典,已有流行当下的酣畅淋漓的小说。大多数人都是说不知道,却也总是耳濡目染一些什么,说知道,却也大多是来自于这些作品之中。而真正的历史到底是什么呢?很偶然的机会拿到了这本书,呢呢喃喃般的一遍又一遍的将前4章读了几遍,不但不觉乏味,竟还有重愈挫愈勇之感。虽说只看了4章,但感觉一定要写点东西,有种抑制不住的想从指尖流露出一点什么的感觉。其实我一直在寻寻觅觅各个学科的通识水平的读物,就像《黑客与画家》,就像《女士品茶》。有趣、有料的编排,能让对这个学科一点都不了解的人看了之后都能对这个学科描绘出个大概。而这类书中精彩的更是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不但能理解学科,还能印证其他生活的经验,有种越读书越对生活有心得的感觉。但如果就拿这个标准,来丈量这本书,那肯定是强人所难了。如果没有点人类学、社会学的基础,要跟上作者的反思思维还真有点难度。仅仅读了4章,书中的知识点就不得不让一遍遍我放下书去,一遍遍的到各种资料库中一遍遍的乱翻,才理解个大概。但就是这大概的理解,却让人有种把一道势均力敌的难题,彻底吃透了过程,更是解读出了答案的畅快感与成就感。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通识读物,不如说这是一本历史线索书。这本书就像是一个了解历史这门学科的线索,每一章的开始都轻轻的诉说着这个议题的起因背景,而后是描述过程,然后就进入了一个不断的反思,再反思的过程。这种反思的逻辑美感与辩证往复越是反复咀嚼,越是让人觉得唇齿留香的,有一种哲学的美感充斥在字里行间。都是一些演讲的稿件,我想现场去听,更考验听者的知识背景,却也会更加的赏心悦目吧。冲一杯红茶,晒着太阳,拿起这本历史的线索。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打开的下一本书,是打开了一个怎样新的世界。

如何论史有学问

人类为什么在地球上独一无二?无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都不能缺少以下这个三个因素:人脑具有非凡的想象能力,人类拥有较长时间的记忆能力,人类创造出了一系列的辅助记忆的符号系统。而历史,则应是这三个因素交织的产物。我这里的说历史,指的能够供我们阅读的历史书籍,而不是我们所身处的流转不息的时间。然而,为文字所凝固的书籍往往给我带来一些感受——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静止的一段历史,我们可以截断时间的流动(就像按了暂停键),我们可以真实地了解某个时代的整体面貌或某件史实的真实面貌。但是要注意,这些感受大多时候只是我们的幻觉而已。幻觉有时是美好的,但更多时候会让我们远离事实的具体的情况,所以要想避免这种来自历史的幻觉,这就需要具备一点历史学家的态度。这本《论历史》是霍布斯鲍姆多年来讲演稿和评论的一个结集。书中的内容按先后发表时间来说,跨度前后达几十年之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一段历史的记录。但是,要比这个记录更有价值的是所记录的内容。在这本书中,霍布斯鲍姆谈及了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应该注意的内容,谈及了历史学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谈到了历史的对社会的价值与贡献,也谈到作为历史学家如何对待不同的历史学说的态度,更有如何面对新挑战如何裁断历史事件。他支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他不以兴衰成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制度的优劣的做法,无疑彰显他以客观的公允的态度,这也是历史学家应有的风范!在书中,他特别强调了历史学家的责任——要负责揭穿那些被意识形态所左右的伪历史(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虚构的历史),因为,伪史会利用人们的想象力,会扭曲人们的记忆力,会误导人们行为,而这一切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此外,他还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了历史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上述这些似乎有些驳杂,然而历史学家所要面对的正是这些驳杂纷乱的事实。由此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段轶事:段玉裁告诫外孙龚自珍:“做学问,嗜好琐碎固然会被人讥笑,可是治学疏略也就不能成就高大。况且各种学问自有门径,不是同行就以为你不过是零零碎碎,一丘一壑。但是一旦进入其中,就发现都是泰山沧海,涉历艰苦,没有穷尽的。”其实,对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哪一个不是从看似零碎处入手而达到”泰山沧海,涉历艰苦,没有穷尽的“的境界的呢?

一位英国史学大家的研究心得

这本《论历史》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年届八十高龄时推出的一本史学论文集子。这本书虽比不上他盛年时期的“时代四部曲”——《革命的时代》、《资本的时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等作品那么有名,但也是非常值得一读。这本书中集结的论文是作者五十至八十岁这段时间内陆续写成的,主要是演讲已经会议或研讨会的底稿,或是一些书评或为纪念其他学人的纪念集中的一些文字,体例不已,针对的读者群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围绕他毕业孜孜不倦用心耕耘的史学研究来展开的。我不敢肯定这本书是不是已经充分全面地包含了作者的史学观,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关于史学研究的心得是比较充分地体现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本书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历史的真相”,有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取向”。关于“历史的真相”问题,作者要研究的历史是基于证据来陈述的历史,不是很多人所谓的相信的历史,只要我们相信它存在,它是真的历史,诸如宗教中的创世纪,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可能它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历史事实和如何搜集历史资料,如何诠释这些资料有很大的区别,这给不同的史学家展示自己的史学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这前提和基础是那些有证据的历史真相,不然历史就变成了任人涂抹的白纸了。自从青年时期参加共产党以后,霍布斯鲍姆对马克思主义就不离不弃,一直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历史研究。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也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人类的唯一的科学就是关于历史的科学,当然这里的历史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狭义上的历史,历史专业意义上的历史。马克思所写的著作也不是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去撰写的,但他的作品给人以很强的历史感。马克思对问题的研究方法对史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上的参考价值。而这也是作者在书中多次反复强调的。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文采很好,跟一般史学理论书有很大的不同。霍布斯鲍姆高超的史学叙述技巧为他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的读者。这本书的精彩叙述如同他的其他的作品,诸如《原始的叛乱》,他晚年的自传《趣味横生的时光:我的20世纪人生》等。 顺便提及,这本书的译者黄煜文是台湾人,因此在阅读过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名的译名和大陆的通行译名有所不同。诸如书中第45页上的以色列的前总理Begin,书中翻译为“比金”,而大陆一般翻译为“贝京”,Sharon,书中翻译为“夏隆”,而大陆一般翻译为“沙龙”等。其他书中一些书写或者印刷排版过程中小错误,也是在所难免。诸如第26页译者注中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时间,应是1189——1192,错误的标为1189——1992,。书中第308页上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把他的生卒年份表为1894——1956,这当然是错误的,不然如何理解注释中说他1957至1963年间担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的生卒年正确的应该是1894——1986。当然瑕不掩瑜,这本书的整体译文是文从字顺的,没有迟滞的感觉。

攀登那高如喜马拉雅山的档案

《论历史》一书是英国史家霍布斯鲍姆晚年结集出版的一部历史学和历史哲学的论文集,可以视为他对历史和社会人生思考的结晶。这20多篇论文涉及了历史的运用与滥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对当代历史潮流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历史是人类的过去,但又不完全是过去,准确来说,“历史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的联合”。霍布斯鲍姆认为“许多历史之所以能让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是基于历史经验与历史视野的借鉴”。但由于人们总是站在当下立场来解读历史,所以历史也很容易被政治、民族、国家等因素所滥用。霍布斯鲍姆强调我们既要忠于事实,也要批判政治思想对历史的滥用。历史学家是不是“算命的”?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关系,霍氏认为:“预测未来是值得的、可能的,甚至也是必要的……不管历史的预测是不是禁得起验证,历史的预测却是在陈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过程中很自然就会浮现出来的东西,因为这个过程指涉着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历史这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存在。“我们能为俄国十月革命下定论了吗?”作为一个左翼的历史学家,一个共产党员,霍布斯鲍姆对这个问题做了否定的回答,原因有二:一是现代历史的研究需要处理无穷的公私文书和档案,“法国大革命档案已经让法国历史学家忙了200年,而且没有减缓的迹象。我们现在才开始要攀登苏联那高如喜马拉雅山的档案”,在没有吃透史料之前匆匆对这段历史下结论是不妥的;二是苏联解体的时间还不够长,治史者容易感情过于投入而带有偏见,距离历史越近,越不容易平心静气地去整理、重构历史真相。这大概也是史学大家如陈寅恪不研究清史、近现代史的原因吧?随着苏联的瓦解,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似乎大获全胜了,“历史终结了!”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警惕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决定论。 □ 王绍贝http://epaper.nandu.com/epaper/C/html/2015-01/25/content_3380382.htm?div=-1

老夫聊发少年狂

大量例证证明名字不但有一种诱导力,对性格形成重大影响,而且还能够在别人心目中形成一种定位,比如,有研究表明,有些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个胖子,有些名字一听就是强势人物,一些名字一听就是学术大牛,比如霍布斯,再如多两个字的霍布斯鲍姆,在我读“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和《极端的年代:1914~1991》。)时,我就觉得这样恢弘的叙事似乎只有霍布斯的“老弟”霍布斯鲍姆来完成,读这四部曲带来的震撼,让我觉得英国鬼子的历史学真是不容小觑。不过,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应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读“年代四部曲”,毕竟涉及的时间跨度和背景知识要求均高,就算科班出身都有难度。所幸,了解霍布斯鲍姆,不一定非得读四部曲,老人家《论历史》一书也有中文版了。《论历史》是霍布斯鲍姆80高龄之时编撰的重要著作,按说,到了这个年纪,经过50多年的学术修炼和人生经历的积淀,这部作品应该像很多老人一样,是一种平和、深刻而渊博的作品,但读起来才发现,深刻而渊博是有的吗,但平和嘛就算了,这依然是一本精力杠杠的作品,大可用“老夫聊发少年狂”来形容。历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凉,或者说,历史本身就是混合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因素是政治,其次是社会。在这本书中,霍布斯鲍姆表达了对社会与政治两方面滥用历史的愤慨,结合自身实际,探讨作为历史学家的责任,展现了霍布斯鲍姆对于历史书写重要性的坚定信念,这种坚定的信念,一点都不比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差。从这点我们也不难感叹,有历史的民族才会有厚重的历史感,这是美帝国主义无法理解的。如这段独白:当我跟我的美国学生说,我还记得在柏林,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那一天的事,他们看我的表情,好像是林肯总统于1865年遇刺当天,我也在福特剧院一样。这两件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史前时代的事。这也展现了霍布斯鲍姆更重要的一点优势:80岁的时光和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重合,让他的叙述更加有现场感,毕竟亲历和道听途说有不同。总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去读四部曲,这本书也可以很好的为你了解霍布斯鲍姆提供捷径。

社会科学与历史学

这部文集是霍布斯鲍姆对于二十世纪史学与社会科学的评论集。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并不是完全拥抱现代社会科学对于史学传统的冲击,在他看来史学家还在爬梳史料时,社会科学已经开始侵蚀史学原有的领地了。因此,这部书应该视作史学家对于现代社会科学的反击。在这部书中,霍布斯鲍姆评点了经济史、社会史、草根史、年鉴学派、叙事史学、心态史、计量史学、后现代史学,回应了史学的客观性问题、历史是否可以预测未来、历史学会不会过时。这些问题,应该是史学家都会面对的问题,有些学者会采取兼容并包,有些学者则会站定立场。作为马克思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则采取了保守主义的立场,对于现代史学的多元性发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现代史学从理论出发编织材料,最终无助于理解历史,反而会将历史引向歧途。当然,霍布斯鲍姆为了自己的保守主义立场进行了辩护,认为拥有立场有助于了解历史的真相。但是,学术立场难道与党派立场有差异?既然,马克思主义有助于理解历史,那么现代社会科学难道就只能将历史引向歧途?或者,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历史的歧途。对此,我自己对于现代史学并非有偏好,或者支持社会科学,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社会科学的开创者,如果否定了社会科学,那么很难不危及马克思主义本身。那么,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史学从社会科学那里吸取了大量的理论资源,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历史学本身拥有独立的价值,而非社会科学的附庸。因此,霍布斯鲍姆对于社会科学的反思,本身是存在某种两难的困境。既要保持史学的独立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吸收社会科学的方法与理论。那么,他对于社会科学就存在批判吸收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他所谓的历史,已经是社会科学化的历史学了。他自己也认为,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如何筛选材料,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只有当他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才会注意到社会科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他认为社会科学必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一种生搬硬套,用理论组织材料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一直都有论从史出和以论代史的争论,可能更加贴近于霍布斯鲍姆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不过,在中国语境下所谓的以论代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取代客观的历史研究,这恐怕与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有所不符。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霍布斯鲍姆是马克思主义立场,但是他更强调自己作为史学家的一面,也就是强调客观历史的存在,而不是强调自身的党性立场。因此,回到本文开始的问题,霍布斯鲍姆的反击,目的是希望社会科学服务于史学,而不是史学成为社会科学的附庸。这是他的期望,但是这个希望能否实现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至少今天我们还在史学与社会科学的漩涡之中。

《论历史》:作为历史的当下,作为败者的赢家

《论历史》是霍布斯鲍姆在晚年结集出版的一部历史文论集。由于文章的选编和增删大多由作者自己来操刀完成,因而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还是对其个人思想的考察,这部文集同样颇具分量。现如今,社会科学领域陷入的瓶颈,无疑是学术与现实的脱节,这样的窘境在历史领域表现得同样明显。随着对人类历史的种种狂热与躁动的考察,人们愈加确信了“历史即幻想”的说辞,即我们看到的、相信的一切,是因为某种需要而“被创造”的。这无疑对历史书写者们的身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毕竟倘若上述观点成立,那么他们的作为,便很难区别于以写故事为业的小说家们了。甚至可以说,小说家的书写,起码忠诚于内心的真实,而历史却是源自“某种需求”的妄想。事实上,历史自身地位的逐渐崩塌,照应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信仰危机”。在这本文集中,霍布斯鲍姆以“野蛮主义”为题,探讨了这一人们正在遭遇、并在日后仍可能会带来困扰的“亚文化思潮”。人们对于与自己相关的事物,由不确信到排斥、由不关心到漠视,进而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使得自己失掉了自己的“凭据”。这种疏离感,表现在时间上,便是年代的“断裂”。因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历史书写,始终看重的是对事件本身的把握。因而在《论历史》的几篇文章中,无论是对 “相对主义”观点的正面回应,还是在中欧大学对知识上的“特权阶级”们的劝勉,无不体现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历史与幻想或许偶尔会无比接近,但事件作为基本的存在,人们便不必劳心去分隔二者的界限。事件早已尘埃落定,变数只在如何书写,如何阅读。由此,无论是书写还是阅读,二者在历史的传递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变现的尤为关键了。事实上,“一切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只是穿上了炫目的外衣。”只是导致外衣不同的因素,抛开种种主观上的取舍增损,客观的考量也难免会有差异。这使得历史,当它作为一门看似可以导出精确结论的学科时,地位便显得十分尴尬——它不能通过对自身的考察,实现对未来的解构,却可以得出“某种结论”。那么通过这样的“结论”,人们可以从中获取怎样的现实价值呢?或许这样的尴尬,便是历史学家要迎接的宿命了。事实上,一切一旦发生,便已成了过去,而作为一门始终要以过去式来书写的学科,历史学在书写上的偏差便不可消弭。唯一诚实的书写者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也只不过是把最接近的当下,写成最真实的历史。他们总是失败的,他们却总是赢家。

《论历史》的若干笔记

以下笔记使用“涂书笔记”记录,鉴于涂书笔记长期没有更新了,为了笔记安全起见,将所记录的笔记导出贴在这里。涂书的导出功能并不好,只能导出pdf,从pdf复制出来的文本还需要经过编辑,格式才算可以看,也是个烦人的工程。顺便说一句,豆瓣的笔记功能完全应该向涂书笔记学习,或者干脆将涂书笔记收购过来算了,baidu似乎是想放弃这个2014年最佳App之一的小工具了。回到本书。21章,全是霍布斯鲍姆讲历史学相关理论问题的演讲。翻译不算很流畅,但若静下心来细细看,意思还算准确,可以理解。霍的观点亦不乏精到之处。《论历史》38条笔记第391页 2015年11月11日 22时20分书摘:除此之外,伊格纳季耶夫说得很对,这个战争的残暴绝大部分都是由一个典型的“危险阶级”干的,也就是那些没有根基的男人,他们的年纪从青春期到适婚年龄,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有效的规则,行为也无限制,甚至也不包括传统社会认为的男子汉当信守的暴力原则。心得:第386页 2015年11月11日 22时15分书摘:虽然如此,我还是倾向于认为,西方的刑讯并没有从前苏联那里学到或模仿很多,不过心理操控的技术倒是从中国那里得到很多,尤其是在朝鲜战争的时候,新闻记者称之为“洗脑”(brain-washing)。心得:第378页 2015年11月11日 22时11分书摘:让我说明一下野蛮化的第一种形式,也就是当传统控制消失时所会发生的事。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在他最近的作品《血与归属》(Blood and Belonging)中提到1993年库尔德游击队枪手与波斯尼亚检察哨枪手的分别。他的洞察力让他发现到了在库尔德族无国家的社会里,每个男孩成年时都会得到一支枪。佩枪意味着男孩不再是小孩,而应该表现像个男人。“在这个文化里,枪的意义就是责任感、沉着以及悲剧性的义务。”有需要的时候,就应开枪。相反,从1945年开始,大部分的欧洲人,包括巴尔干,都生活在只有国家才拥有合法暴力的社会里。只有在国家崩溃的时候,这种独占性才解除。“对于一些年轻的欧洲男性来说,[崩溃]所导致的混乱……提供了机会使其得以进入万事皆可的色情天堂。因此才有了半性爱、半色情的检查站的枪文化。对年轻人来说,手上拥有致命的力量并且可以用来胁迫无助者,是一种难以抗拒并带有色情意味的责任!心得:引用伊格纳季耶夫那本书的文字部分,翻译欠佳。第409页 2015年11月11日 22时03分书摘:即使是研究小历史的历史学家,也应该追求普遍性,这并不只是忠于史学理想的问题,而是因为不如此,我们就无法了解人类的历史,当然也就无法了解人类历史中任何一个特定的小环节。这是因为人类各个群体的历史,都只是更大更复杂世界的一部分。一个只为犹太人设计的历史(或非裔美国人,或希腊人,或女人,或无产阶级,或同性恋者)不会是个好历史,它只能对于写这种历史的人产生自我安慰的作用而已。心得:这是比黄仁宇的大历史还要“大”的视野。第408页 2015年11月11日 22时01分书摘:最危险的其实并不是说谎,因为说谎绝对禁不起其他历史学家的检验,不过这只局限在自由的学术共同体中,至于那些有政治压力或权威的共同体则反而保障了说谎者,即便是在一些立宪的国家也一样。最危险的问题其实是将某一群人的历史——历史学家自己的历史,受自己的出身与偶然的限制——完全孤立于整个外在脉络之外。心得:历史学家自己的历史与外界格格不入的意思么?第404页 2015年11月11日 21时55分书摘:坚持证据的最高性,以及区别可验证的历史事实与虚构之不同,是历史学家用来表现自己对研究负责的唯一方式,至于历史的复制与真正的过去是否完全相同则不是最重要的。把现在的想法投射进过去当中,或者技术上来说就是时代倒错,这种状况在为了满足一己目的时最为常见也最为方便,这也就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 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 imagined Community ) 或集体 , 为了民族主义的目的所最常做的事。心得:历史事实与历史想象第397页 2015年11月11日 21时46分书摘:而这种论述对于基亚纳的奇维泰拉来说,是一种接受并治疗创伤的方式,就如同犹太民族面对大屠杀一样。我们的历史,是用证据以及逻辑所写成的普世史,是否能跟这种地方性而纯属当地人记忆的历史接轨呢?而村民们数十年来心目中的历史,也只有他们自己的历史,至于别的村子的历史,他们根本不在乎,原因很简单,那不是他们的历史。那么,我们所写的普世史对这个村的村民们来说,是否也只是别人的历史呢?心得:个人的记忆与宏大历史如何对接?第397页 2015年11月11日 21时46分书摘:简而言之,再也没有比历史中所呈现出的普遍性与自我认同的对立,以及历史学家面对过去与现在的两难更具戏剧性的事情了。不过,在这种对立当中,普遍性总是凌驾于自我认同之上。心得:个人的记忆与宏大历史如何对接?第380页 2015年11月08日 22时41分书摘:现在我要提出一个简短的年谱来说明这段逐步走向野蛮化的过程。主要的阶段有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危机时期从1917~1920年的崩溃到1944~1947年;冷战时代共40年;以及最后的,我们知道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绝大部分都陷入了文明的崩溃。前三个阶段有明显的连续性。每个阶段都学到了前一阶段的不人道行为,并且变成了往野蛮主义前进的基础。第三与第四阶段则没有线性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崩溃,不是因为人类决策者的行动而起,人类决策者当中可以认定是野蛮的,如希特勒的计划及斯大林的恐怖、疯狂,如用来将核军备竞赛合理化的论证,或结合两者的,而是因为决策者不知道该做什么以应对这个已脱离他们或我们控制的世界,而1950年以来,社会与经济爆炸性的转变,更是让人类社会中支配行为的准则完全瓦解与崩溃。第三与第四阶段因此是重叠的与互动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在崩解当中,只仰赖前一阶段被野蛮主义降低后的大众行为准则来支持。似乎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心得:20世纪是野蛮化的历史。霍氏所著年代四部曲之《极端的年代》是叙说这段历史的吧?第378页 2015年11月08日 22时20分书摘:至于野蛮化的第二种形式,我希望能明白地说明一件有趣的事。我相信在我们之间有一个东西让我们加速地坠入黑暗,那就是从18世纪启蒙运动所承继而来的一套观念。正当启蒙运动被说成是肤浅及思想天真,乃至于是戴着假发的死白人的阴谋,想为西方帝国主义提供思想的基础之时,我这种说法已经不新奇了。这些指责也许不尽正确,不过启蒙运动的确提供了灵感来源,要在世界各地建立适合所有人类生活的社会,并保障每个人身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心得:嗯,我忘记了为什么记下这段话了。似乎前后有些矛盾。第378页 2015年11月08日 22时18分书摘:让我说明一下野蛮化的第一种形式,也就是当传统控制消失时所会发生的事。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Michael Iganatieff)在他最近的作品《血与归属》中提到1993年库尔德游击队枪手与波斯尼亚检察哨枪手的分别。他的洞察力让他发现到了在库尔德族无国家的社会里,每个男孩成年时都会得到一支枪。佩枪意味着男孩不再是小孩,而应该表现像个男人“在这个文化里,枪的意义就是责任感、沉着以及悲剧性的义务。”有需要的时候,就应开枪。心得:重复了。第373页 2015年11月08日 22时14分书摘:十月革命乃是在前殖民世界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期间在欧洲的解放力量;乃是这一整个世纪里(除了1933到1945年)美国与所有保守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权的大敌;乃是一个广为自由主义者与议会民主主义者所憎恶(可以理解)的体制,但同时从20世纪30年代起又受到工业化世界中左派的认同,认为它可以让富人心生恐惧而在政治上优先关心穷人。苏联时代最恐怖的悖论就是前苏联人民所体验到的斯大林,但斯大林无论在国内外却都象征着解放。他对某些人来说,是个解放者,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暴君。心得:奇怪的心态第337页 2015年11月08日 21时02分书摘:欧洲史之所以特殊还有别的原因。它的主题并不是地理空间或人类集体,而是过程。如果欧洲自己没有改变,也没有改变世界的话,就没有一部单一而连贯的欧洲史,“欧洲”将只会以“东南亚”史那样的形工式与概念存在(至少在欧洲帝国时代来临之前)。“欧洲”感受到自己是欧洲,而且是与地理上的欧陆相符的欧洲,已经是现代史的事了。只有在欧洲不再以“基督教”的防卫态度对抗土耳其人,而基督教内部的冲突停止,且国家政策与现代科学与学术的文化逐步世俗化的同时,这个时代才会出现。因此,17世纪时,崭新而有自我意识的“欧洲”有时候会以三种形式出现。心得:第314页 2015年11月05日 22时25分书摘:草根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般人所记得的大事是什么样子,它跟上层的人所记得的,以及历史学家所写出来的,有什么区别;而且就他们把记忆变成神话来看,这个神话是怎么构成的。心得:草根史,来自底层的历史。历史学的转向之一?第310页 2015年11月05日 22时19分书摘:我想,米什莱(Michelet)应该是第一个研究草根史的历史学家;他写作的核心是法国大革命。从他开始,法国大革命史就成了这类历史的试验场,如社会主义重新又带起了雅各宾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则带起了启蒙运动。如果说有一个历史学家已经走在当代这类作品的前头的,那非勒费弗尔莫属,他的《大恐慌》于40年后才译为英文,但仍未过时。概括来说,法国史学传统并不倾向于研究统治阶级的历史,而是写法国人民的历史,因此而建立了草根史的主题与方法,如布洛赫与勒费弗尔。不过这个领域真正开始繁盛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事实上,它真正的进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真正能开始对这方面做出贡献的时候。心得:底层史第281页 2015年11月05日 21时45分书摘:我想我们都可以接受这样的说法,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我们看到政治史与宗教史迅速地减少,用“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做法也逐渐让位给“社会力量”,社会经济史因而兴盛这种现象,莫米利亚诺早在1954年就指出了。心得:叙事体的复兴第275页 2015年11月05日 21时41分书摘: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就像伯克所说的,乃是观念领域中所呈现出来的阶级结构、权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冲突与相互关系。心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指强调经济基础,而是把上层建筑看得跟经济基础一样重要。第274页 2015年11月05日 21时40分书摘:除了外国的影响外,还有重要的本地或是国际的影响。像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包括葛兰西)就是个例子。第一,马克思主义强调观念世界、情感世界与经济基础(你也可以说,人们从生产来获取所需)有本质上的联系。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思考模式,其实是把上层建筑看得跟经济基础一样重要,也就是说,也强调观念的重要。在讨论17世纪英国革命的时候,像克里斯托弗·希尔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坚决反对以纯粹经济决定论的方式来解释清教的重要性,这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把上层建筑当成经济运动上的泡沫。心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指强调经济基础,而是把上层建筑看得跟经济基础一样重要。第261页 2015年11月03日 23时43分书摘:沃尔夫粗略地区分了三种生产方式,但这三种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都与单一的线性历史观不相容:资本主义模式、纳贡模式及宗族模式。这些模式没有一个可以完全等同于社会,因为它们都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化并且有不同的解释范围。 沃尔夫的资本主义模式或多或少是学习马克思的。纳贡模式则是一种连续系统,借助政治与军事力量向生产者收取贡品,贡品的收取、流通以及分配,可能是借助中央集权也可能是地方分权的方式来进行。心得:对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的评论第250页 2015年11月03日 22时43分书摘:现在让我回来讨论我一开头想要讲的,马克思对历史学家有什么独特意义。马克思仍然很适合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础,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他把历史当成一个整体来发展方法论,并且只有他从一个预见的角度来解释整个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从这个方面来看,马克思优于韦伯(在对历史学家的理论影响上,他是马克思唯一的对手),而从更多方面来看,前者更可以补充并更正后者。没有韦伯的补充,则马克思式的历史仍可理解,但若没有马克思的补充或至少是提问(Fragestellung),则韦伯式的历史(以马克思为出发点)就不可理解。心得:马克思对历史学的贡献,整体方法论。第247页 2015年11月03日 22时31分书摘:生产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系统,或说得更精确些,人类团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系统。“生产方式”可以显示出让这些团体关系之所以不同的力量所在——社会不同,团体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不同。生产方式本身是否依照时间顺序而形成一连串的进化过程呢?无疑,马克思本人的确是这样想,并且认为这种过程让人类逐渐从自然解放并控制自然,也因此影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据这样的想法,生产方式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走势。不过,就算生产方式之间的确产生了一种明确的时间顺序(如,由蒸汽机所构成的商品经济绝对发生于没有蒸汽机的商品经济之后),马克思还是没有建立线性历史观的意思。事实上,从历史上可以很容易发现除了人类最早期的发展外,在其他时期,各种生产方式都有共存与互动的现象。心得:为马克思辩护,说他没有线性历史观的意思第244页 2015年11月03日 22时18分书摘:我们不可能将社会生产关系与观念和概念区别开来(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区别不过是一种“后见之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生产关系也是由文化与概念建构出来的,不能说一切都仰赖社会生产关系。另外一种反对意见则主张,一个生产模式往往可以容纳不同的概念,这种现象就很难只从“经济基础”来解释了。因此,我看到有些社会有相同的物质基础,但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及其他上层建筑的特征却大不相同。从某种程度来看,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决定了其社会存在的形式,至少与后者影响前者的力道相仿。至于是什么东西决定人类对世界的看法,说法莫衷一是:像列维·斯特劳斯就认为是由一些数量有限的思想概念做不同组合所构成的。心得:第241页 2015年11月03日 22时12分书摘:长久以来,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中最没有争议的一部分,也是其核心。它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批判日耳曼哲学与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主要是用来反对这样一种信仰,那就是“观念、思想、概念可以产生、决定并支配人类的物质条件及生活”。从1846年以来,这个概念就没有变动过。它可以以一句话表示,但可能说法不止一个:“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心得:历史唯物论第240页 2015年11月03日 22时11分书摘:马克思对于历史学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影响,其基础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他的理论(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从原始共同体到资本主义;另一个则是他的具体观察,针对过去的问题所提出的特定看法。虽然后者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极富启发性,不过我在此不打算讨论这一部分。《资本论》的第一册只有三四处提到新教,但是往后整个对于宗教(特别是新教)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讨论却都导源于此。同样,《资本论》只在一个注释里提到笛卡儿的说法(动物是一种机器,真实与玄思对立,哲学是一种主宰自然并让人类生活尽善尽美的工具)顺利让他的观点与“制造的时代”联系在一起,并因此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如为什么经济学家特别偏爱霍布斯、培根以及后来的洛克。心得:马克思与历史学第229页 2015年11月01日 22时52分书摘:要解释为什么历史有方向,就一定要提阶层。整个历史(虽然不是每个地区或每个时代)之所以是“有方向且不可逆的”(再引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话),是因为人类不断地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同时又不断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如果阶层不是起源自社会生产关系的话,人类历史就不会有这种特质。心得:第224页 2015年10月31日 21时10分书摘:马克思主义(以及庸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特别表现在将历史学成功转型为社会科学上面,虽然其间所遭遇的抵抗不小,但到了20世纪,历史学归属于社会科学终成定局。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上。心得:第219页 2015年10月31日 17时06分书摘:历史学转变的主要动力,是来自那些具有历史眼光的社会科学(例如德国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尤其是源于马克思,他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他居然有这等成就。历史唯物论在习惯上都被称为——有时甚至马克思主义者也这样用——“经济决定论”(economic determinism)。马克思除了会否认这个词之外,应该会表示他并不主张历史发展须从其经济基础来观察,同时也会否认他将人类历史视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接续。他也一定会否认他将阶级概念与阶级斗争带入历史研究中,不过这都是徒劳的。《意大利百科全书》(Enciclopedia Italiana)中写道,“马克思将阶级概念引进历史学中。” (Marx ha Introdotto nella storia grafia il concertto di classe.)心得:第190页 2015年10月31日 16时14分书摘:事实上,在研究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在客观政治与意识形态立场上,以及历史学家个人主观行为上的细微不同,会形同两种彼此交错的光谱。简单地说,一个是对事实所产生的党派意识,一个是对人所产生的党派意识。心得:第167页 2015年10月31日 14时57分书摘:经济学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它是一门只从真实世界挑出人类行为的某些方面,然后就将这些方面叫作“经济行为”,其他就统统不管的学科。只要经济学是通过排除来定义,那么经济学者必定一事无成,不论他们对自己的局限有多自觉也一样。 ……历史学则不能够事先决定要把哪些方面剔除掉,我们只能决定主要应处理哪一部分,而哪一部分要予以忽略。心得:第161页 2015年10月31日 13时34分书摘:我的论点是一旦脱离了历史,经济学便成了无舵之舟;没有历史,经济学家不知要往何处去。但是,我并不是在暗示这些缺点可以单纯地用几张图表(意即稍微注意一下具体的经济事实及历史经验)就能解决。心得:历史学家的傲然第84页 2015年10月28日 22时05分书摘:呃,这里应当是一张图片滴。。。心得:译者的注释不能太多,诸神的黄昏要注释的话,还应该追溯到北欧神话吧第68页 2015年10月28日 21时02分书摘:首先,历史学家的预测(虽然是回溯性的包括了繁复而整体的人类社会事实,以及其他不能以实验控制的模式来处理的事物,而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其他”,所有的事物都归属于一种关系的体系;从这个体系中,我们只能具体地陈述人类的社会生活,而无法用抽象的方式来表述。其次,真正的历史学总是要去挖掘社会互动的模式,变迁与转变的机制与趋势,以及社会转变的方向;历史学本身所提供的架构要比那些统计图恰当得多了,后者“用某种范畴来汇编统计预测,而做成图表,根本不具有任何理论的意义”。心得:第68页 2015年10月28日 20时55分书摘:有人说,对于社会变迁趋势的分析,必须“以可检验而可预测的命题来加以明确陈述”。这种说法对我们的儿孙是慈悲的,但对于那些可怜的老人如维科(Vico)、马克斯·韦伯及附带一提的达尔文来说却是残酷的,因为这样就局限了社会分析的规模并造成历史本质的误解,历史本来是用来研究时间流程中的复杂转变。心得:用纯粹科学的标准来要求的话,历史就玩完了。第56页 2015年10月22日 00时01分书摘:历史要是成为鼓动人心的意识形态,那么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自我褒扬的神话了。这时,没有什么东西会比历史这样的眼罩更危险的了,现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史可以证明这一点。将这块眼罩拿掉,是历史学家的任务;若是做不到,至少偶尔将它轻轻掀起——如果能够这么做的话,就能让当代社会可以看清一些事物,即使了解的过程并不好受,但却能因此有所帮助。心得:拿掉历史的眼罩第54页 2015年10月21日 23时56分书摘:从大部分的历史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在于盗用少数人所生产的社会剩余(social surplus),再将其予以投资来改善生产模式(其实盗用后不一定真的拿去投资。成长的代价是不平等。到目前为止,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通过全体财富的大量增加而获得了补偿,正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指出的,让已开发国家中的劳工过着比印第安人酋长更好的生活,让每一代的人都过着比上代更好的生活。心得:霍布举例用来说明历史规律或机制,能否告诉我们未来第43页 2015年10月21日 22时02分书摘:犹太复国运动或任何现代民族主义,不是一种对失落过去的回归,因为他们所想象的组织——有领土的民族国家,在19世纪前并不存在。它是一种革命性的创造,只是伪装成恢复而已。事实上,他们必须编造出一段历史,让他们能够去实现这段历史。正如勒南在一个世纪前说的:“把历史弄错,是成为一个民族的必要条件。”历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揭露这个神话,除非他们满足于——恐怕民族历史学家总是如此——充当意识形态的仆人。而这便是在当代社会上历史能做的重要贡献,即便是负面的。而政客并不会感谢历史学家所做的一切。心得:“把历史弄错,是成为一个民族的必要条件。”第42页 2015年10月21日 21时51分书摘:我们如何看待过去,以及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只是一个利益大小的问题:它们是不可或缺的。心得:第31页 2015年10月21日 21时38分书摘:研究历史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有助于解决现在及未来的种种问题,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对过去的历史活动提出新问题的时候,也等于为这些旧历史活动注入了新生命。心得:以上摘自:论历史作者:出版社:

历史有其意义

就霍布斯鲍姆个人而言,他和中国有着某种特殊的亲切感。霍氏是一名出了名的老左派,一位老共产党员,一名马克思主义史家。他十几岁入党,经历反犹与二战,战后又经历麦卡锡主义的浪潮,古稀之年又看到了苏东剧变;传奇般的人生经历积淀下丰厚的人生感悟。霍氏一生著述颇丰,年代四部曲更是声名大噪。霍氏以他对历史贡献而享誉世界。《论历史》是霍布斯鲍姆晚年的作品。这是一本合集,它收录了霍氏在中欧大学(匈牙利)、伦敦、巴黎等多地讲演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在80多岁的时候,还亲自操刀修饰自己的著作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敬佩。坦率的说霍氏这本《论历史》并不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因为它的理论性太强。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书籍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缺乏一般历史类图书的故事性叙述,而是多于抽象性的描述,因而显得有点枯燥乏味。就像书名那样,书中基本上是在讨论历史理论问题,而非单纯的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好在霍氏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像他在书中引用自己老师的那段话一样。为了那些资质平庸无法像他那般优秀的学生,为了那些真正需要他的非一流的学生。当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就释然了。作为一名史家,霍氏主张“历史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的联合”。透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审视表达出自己对未来的关心。在霍氏看来,这种对未来的关注才是一个历史学家的着眼所在。这种着眼于未来的做法使得霍氏的主张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我们看到霍氏所提出的六个社会史的研究主题至今仍是社会史领域中的圭臬。唐代的刘知己在《史通》中提出了“才学识”史家三长,后来清代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又提出了“德”。二者共同构成了四要素。在《论历史》中,能够看到同为史家的霍布斯鲍姆对于四要素的重视。在书中,霍氏讨论了历史学与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霍氏以其笔触勾勒出了历史学对其他学科的价值。他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对西方盛极一时的各个历史学派,如年鉴学派等,一一做出点评。作为一名史家,尤其是一名左派的史家,霍布斯鲍姆深知历史从业者的不容易。他在文中透露出深切的关怀。在文末的时候他肯定了克罗齐的那句著名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只不过穿上了炫目的外衣”。“将眼罩拿掉,是历史学家的任务;若是做不到,至少偶尔将它轻轻掀起一如果能够这么做的话,就能让当代社会可以看清一些事物,即使了解的过程并不好受,但却能因此有所帮助。”(霍布斯鲍姆,《论历史》,p56)by 嵇嘉理

你所不了解的历史

每每在图书馆书店等地,看着那些个抱着本专业性大部头还能看得津津有味的人,心中都不由得会生出种微妙的赶脚o( ̄ヘ ̄o* )[握拳!]话说,凡是能够啃完那么艰深晦涩的大部头还能感觉乐在其中的,真的是不能不令人翘起大拇指,赞一声“真爱”呀!就和这本书一样,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就是这个内容有些太深了,或者只能说我才疏学浅了。反正这就不是能被我这样的学渣,考虑选来打发时间的那种消遣类的书。只能说在没看过这书之前,你都无法想到,原来研究历史还有这么些的说头,原来除了我们认知中的靠着查更多的史料进行考据,或者实地的考古发掘之外,历史研究还能有这么多创新性的指导理论和方法的——在该书中作者通过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独特视角,着重探讨了“历史学对其他学科来说其价值何在”,内中还包含了当时还算先锋的后现代主义和计量史学等的流行思潮在内的相关内容。不过,就书中的内容来看,作者是个主观性较强的人。像是作者虽然是这样写的,【套句流行的词,历史是“整体的”,】【并没有所谓的经济史、社会史、人类史或精神分析史:历史就是历史,如此而已】;但是,明显作者自己就是不大做得到这点的,毕竟看书中的内容,作者对历史研究所侧重的还是很明显的偏向于经济、政治等领域。所以,看书的时候别奇怪作者的口不应心,反正他老先生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但是别人这么做就是不行的。这书的行文方面或者有些部分作者写的还算通俗(?),反正整体而言是非通俗读物的。那些个大量运用的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词,看着就让人觉得分外不同,显得格外专业。再者,赖因作者之前出任过大学经济史指导老师的经历,也无怪乎书中有着如此之多的涉及经济领域的各式人物与理论学说的内容了。而且除了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怎么说呢,文章中那些个单看都认识的字,连在了一起看就得让人琢磨再三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是在以一种哲学的思维去看待历史的缘故,思辨的写出来的这些东西。反正对我等俗人来说,看得稀里糊涂的就对啦~私以为,所谓的历史,就是已经发生过,再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我们管上一秒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叫历史,那么作者写自1968年的年的旧文,就更能算是历史喽。而按该书的前序来看,初成于1997年的该书不过是结集了作者的零散论文出版,文章多是源自作者此前30年间陆续由自己的演讲整理成的论文,如:演讲稿、演说的内容整理出来的文稿,还有学术讨论会的发言等等,大都是作者所撰写的讲稿或整理出来的讲座演说演讲讨论的,内容也就是些与历史相关的原理与理论性的东西。而这样的演讲演说所面向的往往也并非会是什么普罗大众,也无怪乎这书读来会如此艰涩了。我想,该书出版后能够如此受欢迎,甚至是到了现在还能在外国几经重印出版,应该也是作者当年所不曾想到的吧。此前还看过一本叫《论欧洲》的书,感觉两书有颇多相似之处。首先,这两书中的内容同样多是由演讲整理成的论文的结集,其次,也同样不知是作者本人的风格还是译者的风格,读来给人不够简明直白之感。话说,看这样的书的作者正文部分,还不如看下面的译者的注解,至少相较之下会有意思多了。不过,最重要的则是,这两本书也同样是许多年前所写成的,……只是相较于两书的主题,更糟的还是那本了。毕竟,像多年前书中所言及当年的欧洲形式和当下相比较,就算今日欧盟面临的窘局是在那时候就埋下的隐患,但是十多年前欧洲的政治形势是能和今天一样的吗?是以,我对那本书是老大看不过去的。(但是《论欧洲》这本书我的确是给了不低的分数。只能说,中信的书有一桩好处,就是在装帧设计上特别舍得。单以此书为例,不仅外面的套封设计的好看,里面更是采用的灯光下微微发黄的护眼纸,印刷也很是不错的。这样精良的装帧设计,自然是会有额外加分的。)大概因之这本书是写历史的吧,是以我对该书倒没有对那书那么大的恶感了。毕竟,和政治、经济这些必须与时俱进的东西不同,历史都是对于发生过的事的记载与研究,就算隔个二十年再去看,也是无所谓的。再者说了,承载历史的不过是个体的人物,但是个体的人物,除非是能像秦皇汉武那般彻底的影响改变了历史大势的人物,否则的话对历史的影响真的是无足轻重。……就拿那位妇好来说吧,现在通过出土的甲骨文献和考古发掘,大家都知道她是商王的王后,还是位女将军呢!但是,就算是没有了1976年的那次考古发掘,就算我们一直不知道这个人存在,那也基本对我们了解商王朝的历史毫无影响;就算知道了,我们顶多能只能通过与之相关的历史细节,来更加丰富对当时历史的认知。仅此而已。PS.【】内摘自原书,非原创。


 论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