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平衡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44753867
作者:[加] 罗因顿·米斯特里
页数:720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当代加拿大籍印度裔作家罗因顿·米斯特里的小说作品。小说以1975年混乱而充满压迫的印度为背景。一个拒绝再嫁、艰苦谋生的美丽寡妇,一个无法融入城市大学生活的山区少年,一对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幸存下来的伯侄,四个人聚到同一个屋檐之下。从猜疑,到磨合,他们在令人喘不过 气的窘迫困苦下产生了家人般的情感。然而每当生命才刚透出些许光明,错误的选择、无情的命运、可怕的事情一再接踵而来。有时候能活着就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生命就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当你的脸上写满笑容,也便没了泪水存在的空间
印度版《活着》四重奏 跨越数十年涉及各阶层的印度人民生命之歌
有“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得主锥心力作
横扫文学奖项
荣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最佳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小说奖
入围布克奖、IMPAC都柏林文学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
媒体一致推荐
《孤单星球》推荐了解印度必读书 奥普拉书友会推荐图书
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 《泰晤士报》25本此生必读书
加拿大人最喜爱的100本书第10位
《每日电讯报》十大亚洲小说第二位,仅次于《红楼梦》
媒体推荐:
很少人能够像米斯特里一样捕捉到印度所蕴藏的真正苦痛和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很少人能够像米斯特里一样写出那些曲折与美妙。
——《时代》周刊
充满启发和优雅的杰作。和其他所有伟大的小说作品一样传达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
——《卫报》
充满勇气的作品……继承了所有伟大小说的传统,抒写充满光辉而永不熄灭的人类精神。
——《环球邮报》
引人入胜,充满趣味,而又饱含慈悲。
——《今日印度》

书籍目录

序曲 一九七五 1
一 海滨之城 15
二 梦想生长 83
三 河畔村庄 109
四 小问题 193
五 群山 231
六 白日马戏团 夜间贫民窟 299
七 流离 341
八 美化市容 373
九 有何法律 409
十 同一面旗帜 441
十一 晴转多云 475
十二 命运的轨迹 507
十三 婚事 虫子 出家 539
十四 重归孤独 567
十五 家庭计划 597
十六 轮回 633
尾声 一九八四 669

内容概要

罗因顿•米斯特里(Rohinton Mistry),加拿大籍印度裔作家。1952年生于印度,后迁居加拿大。他曾两次获哈特基金会文学奖,2012年获得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漫漫长路》(Such A Long Journey)、《微 妙的平衡》和《家事》(Family Matters)等。《漫漫长路》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并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微妙的平衡》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最佳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小说奖等诸多奖项,亦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家事》也收获了各界好评。


 微妙的平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橘川 (刊于《世界博览》,2015第13期) 小的时候读余华的《活着》,几次哽咽,对着书页充满疑惑: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是否真的有“无限”的承受能力?当生命中的一切被剥夺而去,唯剩“活着”这个纯粹的本质,人竟然还能发出一种戏谑的笑声,在我看来是伟大而又悲壮的。“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微妙的平衡》这部长篇小说亦是讲述几代人的欢笑和辛酸,然而更多的是苦难和失去。作者借故事里的校对员——瓦尔米克之口展现了渺小微弱的人们在命运之轮面前的无力和脆弱:“这就是我生活的主题——失去。不过,所有的生活故事不都是如此吗?失去是永恒的主题。失去是生活这场必然之灾的一部分。” 小说背景是1975年的印度。穿插在人物的命运走向中的是很多的政治名词:紧急状态、总理演讲、改革、学生运动、计划生育……而主人公们又无一不被卷入那个年代急速的漩涡里,这就使得每个人的故事具有了一种时代感。主要人物有四个:学生马耐克,寡居多年的裁缝蒂娜,进城寻找工作的裁缝伊什瓦和他的侄子阿姆。 当我读完这本书,又翻到开头重新回望,发现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满怀希望的伊什瓦和侄子从火车上下来,这个时候他们对城里的生活是抱有期冀的,幻想着挣很多钱,给阿姆娶一个姑娘当老婆。忽然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坐在一块带有轮子的木头板子上,“腿几乎沿着屁股被截掉了”,乞丐向他们伸出手,叫道:“好心的先生,给点钱吧!”看到此段,一种巨大的荒诞和无力感笼罩了我,因为在书的结尾,伊什瓦也从一个年长却依旧强壮的裁缝沦落到了被截去双腿、坐着轮板问人要钱的乞丐。命运之轮从未停止过对每个人的讽刺,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不屑的人和物的际遇,到头来却精准地降落在自己的身上,生命之无常和难测,常常是令人欲哭无泪的。 马耐克是一个家境优裕的青年,但是却一直生活在父母对其人生道路的指划和安排中:中学毕业后想帮助父亲经营老店,却被要求去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却被生硬地安排到迪拜去工作。八年后从迪拜归来,专断的父亲已逝,留下生意惨淡的店铺和伤心欲绝的母亲,物是人非,马耐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大学时的挚友阿维纳什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虐待至死,而事经多年后,马耐克依旧无法从悲伤中平复。心怀一丝希望的他决定去找蒂娜阿姨和裁缝伯侄二人,幻想着他们此时一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命运之锤在故事的结尾给了马耐克最后的致命一击:伯侄二人沦为乞丐,蒂娜阿姨的视力已接近“半盲”。他慌张地从史洛夫家里走出来,在遇上伊什瓦和阿姆的时候假装没认出他们——因为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去问候和抚慰。火车站里,列车疾疾开过,马耐克纵身跃向铁轨,奔赴另一个世界,最后一刻他的手里还拿着阿维纳什送他的象棋。阿维纳什教会他下棋的策略和人生哲理,马耐克用了短暂的一生去领悟,然而这真相如此残忍,生活的背面是如此的不堪,他选择了不承受。 “说到底,我们的生活不过是一系列的意外——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已。一串的选择,随机的,或是精心的,叠加起来,构成了被我们称作生活的巨大灾难”。校对员瓦尔米克在法院门口的凳子上这样对蒂娜说道。我总觉得他像一个巡游整部小说的幽灵,在火车上邂逅过马耐克,对他倾谈自己的人生,后来又遇到蒂娜,在故事的结尾又成了算命者拉贾拉姆的帮手。他沐浴过历史的枪林弹雨,却毫发无伤,总在一个个恰切的时机,说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话。“请铭记在心:幸存的诀窍就是拥抱改变,然后去适应。引用一句诗:‘一切崩毁,然后重建,重建之人早已白头’”。是啊,在你我活过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依然有生命在歌唱。“你看,你不能画地为牢,拒绝走出来。有些时候,你必须将你的失败当作是通向成功的踏脚石。你必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微妙的平衡”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即是在火车上马耐克和瓦尔米克的谈话中,明智理性如后者,一番谆谆教导却无法对马耐克的人生走向改弦更张,最终马耐克还是失却了这种平衡,覆巢之下无完卵,对生活的倦腻产生于一刹那,这种冲动足以将一个人的“生之欲望”摧毁殆尽。 这种微妙的平衡也体现在蒂娜和裁缝伯侄二人身上。一开始蒂娜对他们的态度并不热情,双方之间存在猜忌、怀疑和厌恶,蒂娜在心底里无疑是对他们是充满同情的,但是表面却要伪装出一种高冷的态度,生怕被坑骗,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博弈:该做多少让步,该坚持多少,同情与愚蠢,善良和软弱,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在这背后起着作用的或许是印度的种族制度,人被分为三六九等,伊什瓦和阿姆出身于低贱的、以鞣制皮革为生的恰马尔族群,即使在国家取消了种族的划分制度之后,旧势力的阴影还徘徊不去,在闭塞的乡村,民主和文明更是一纸空文,也正因为如此,伊什瓦的兄弟,即阿姆的父亲纳拉杨因为追求投票的权利而被贵族虐待、勒死,全家除了伊什瓦和阿姆都惨遭毒手。关于这段暴行的描写,作者极为克制,甚至更像是一种匆匆带过,但在读者的心里却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令人发指的惨状被不加感情色彩地描述出来,这种叙述手法增添了悲痛的分量。 透过这部小说,我们也能窥见数十年里印度社会的发展:在缝纫行业,裁缝愈加难以生存,大量的成衣店和工厂使旧日的裁缝铺难以为继,这也是伊什瓦和阿姆告别穆斯林师父——阿什拉夫来到城里找寻工作的根本原因。而马耐克父亲的家族老店也岌岌可危,大城市的品牌深入小镇,家族引以为豪的汽水也面临着销售滞停——最后一天只能卖出六瓶,顾客是忠诚的邻居和朋友。昔日繁荣不再,落后的手工生产必将被飞速的机器大生产所取代,这实在是一件无可挽回又落寞难言的事情。 伊什瓦和阿姆的身上,闪现着人性光辉和坚韧的一面,他们对生活的残酷有着一种巨大的适应性。不管发生多少灾变,只要还活着,是的,只要还有一丝残喘,他们就能在这罅隙里游刃有余,甚至找出一丝悲苦的欢乐来。贫民窟的棚户区被拆,他们露宿街头,在药店门口栖宿,后被政府抓去充当工程项目的“壮丁”,后来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因为要筹办阿姆的婚事,他们转到家乡,不料却被警察带走,强制做了节育手术,阿姆的杀父仇人此刻是乡村的一霸,他认出了长大后的阿姆,并且嗾使医生将其残忍阉割。看到此处已经不忍卒读,还有什么灾难可以发生在伯侄二人身上吗?似乎没有了,命运似乎已经穷尽了对他们的玩弄招数。然而他们还是选择活着,“好死不如赖活”,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死都不怕,还怕活吗?虽然他们的一生悲酸险阻,死亡的阴影不时袭来,但是都被他们一一跨过,活下去不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惯性。故事的结尾,肥胖的阿姆拖着大伯的轮板车一路小跑,伊什瓦坐在轮板上对其开着玩笑,他们不知道马耐克已经自杀,他们还有着对生活持续嘲讽的态度,那就是:永不低头。 “如果时间是一卷布,”阿姆说,“我真想把里面烂了的部分都裁掉。把那些可怕的夜晚剔除,然后将幸福的部分缝在一起,让时间可以承受。然后,我会把它穿在身上,一直过幸福的日子。”蒂娜用平日里缝制衣服剩下的碎布拼接了一张巨大的被单,每一块布都指向着她和裁缝们、和马耐克一起度过的一段时光,夜晚她将被单拿出来,温习每一块碎布,“这是她的睡前故事”。小说中不乏温柔而幸福的瞬间,最美好的莫过于四个人同居一室、互相关心、其乐融融的场面了。这些是生活给予悲苦人们的美妙馈赠。 最后,想以故事里的一个次要人物——乞丐头儿的一番话作为结束:“我们总是欺骗自己,跟自己说生命充满了奇迹、美丽和伟大,但最后它却是一场怪诞,还是面对真相吧。”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年岁渐长,愈来愈赞同这句话。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他或许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参透了生命的本质,但这本质并不是我们应该成为虚无主义者的理由。活下去的秘诀,就是掌握好希望和绝望之间的平衡,去拥抱一切改变,当然了,还要拥抱悲剧与毁灭——这是我们能对命运的恣意威胁所能做出的最大反抗。 (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公众平台:juchuandaren 微博:http://weibo.com/u/2242047400
  •     从马耐克火车上偶遇伊什瓦和阿姆开始,这个种植在近似荒诞地狱一般的印度故事,展现出它遥远而且庞大的面貌。我不太知道现在的印度和书里上世纪70年代的印度有多大的差别,毕竟现在的印度总统莫迪,他战胜的对手就是当时印度的女主人英迪拉甘地的孙子,尼赫鲁-甘地王朝的“小王子”拉胡尔甘地。所以如果对照着《风云人物采访录》里英迪拉甘地“幸福是一种短暂的观点,因为持续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时的幸福,包括满意和狂喜。”的回答,来看这位只在《微妙的平衡》里露过一次面的印度铁娘子,不能不说她很实在地让她的子民体会到什么叫做短暂的幸福:书中四位主人公的相聚和分离,几乎伴随着英迪拉的政治生涯的起伏:她强制清除德里贫民窟的措施摧毁了裁缝叔侄的栖身之所;紧急状态政策带走了马耐克的好友阿维纳什还带给裁缝叔侄几次颠沛的磨难;计划生育政策破碎了裁缝叔侄终极的盼愿;金庙事件后被刺杀带来的锡克教屠杀给四个人的生活划上破碎的句号。不禁让人想起小时候玩的一种叫东南西北的折纸游戏,不过在《微妙的平衡》里每个折角上写的是丧偶、灭门、离乡、无家可归等等字样,往返交替,惊心动魄得稀松平常,仿佛只是命运女神随机尝试集中苦难的排列组合,点缀短暂的幸福,然后在稍事休息后推他们走向人生的最终归属。小说有很多草线蛇灰,伏笔千里的线索铺垫,伊什瓦和阿姆下火车遇到的乞丐成为了他们最终的宿命;而马耐克的火车遇到事故,和安娜卡列尼娜里的闲聊遇车祸和最后的终身一跃异曲同工;蒂娜从哥哥家离开最后又回到了家里。他们互相之间虽然来自印度的天南地北,但又好似通场跳着圆舞,一个个交换舞伴:耍猴人、校对员、头发收集人、乞丐头子……兜兜转转呼应又延续彼此的境遇。罗因顿米斯特里是一个足够优秀的故事叙述者,他抛开那些现代后现代眼花缭乱的叙事手法,讲了一个面相端庄,经典又足够精巧的故事。然而如果我们愿意追溯作者的经历,他在印度生活的前二十多年,刚好就是英迪拉的执政时期,而他的离开也许就像他书中的人物一样,是在生活缝隙里求得平安而已。于是就不难理解,这部精心搭建起来的文字多米诺骨牌,层层倒塌后,展露出来的埋藏在字里行间里对于当时当地当权者的反感,和他对于艰难时世的归因。不过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太符合我们从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里得到的关于印度的片段:强奸、残杀、贫困……生命真实的曲折和书里技巧圆满的故事到底能有几分重合?我实在没有把握,只是希望一些期望看过这本书就了解了印度的人可以对真实的生活多保留一点敬畏,毕竟苦难的碎片也可以编织美丽的毯子,而伊什瓦和阿姆他们选择还愿意继续下去的人生,应该会有更美好一点点的意义。
  •     最后几十页是一口气读完的,好几次预感到了情节的转向,合上书,不敢再翻一页。然而故事就像现实,是跳不过去的。直面是痛苦;但逃避,就像马耐克一次次从家人从宿舍从八年后的朋友们身边那逃开一样,也并不会让人在事后更好受(相反,只会更痛吧。逃离约等于拒绝成长,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又怎能接受下一次的冲击呢?)。我感激全书的结尾。当所有苦难在阅读的那半小时内砸到所有人物身上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极度现实和极度戏剧性的混合,总有一些surreal,感觉要被击垮了(也是马耐克重回城市那24小时的感受吧);然而结尾乞丐裁缝们和女仆蒂娜的相互打趣,一下就拉开了时间的纬度(”对,那是8年后了”),也带回了一些些理智(“对,伤害会过去”),也带回了一些希望(“对,这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的韧性。人生不就是一直在苦难中找寻快乐吗”)。仔细回想很多情节是荒诞的:收头发的人的整一生;*卡偏偏是因为被乞丐头子关照太多,才有了那一点点害他致死的骄纵(可是坚持要绑个辫子对普通人来说又算是什么骄纵呢,可他忏悔了,可他受不起);三胞胎姐妹的自杀;如果没有政府底下人的形式主义,耍猴人的猴子不会死,狗不会死,侄子不会成乞丐...然而荒诞不是假。这是我在章诒和的《刘氏女》中学到的。生活就是一出戏,只是我们运气够好,自己这出能够平淡一些,少些酸苦辣。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比 活着 耐读
  •     “因为这一类不是把不幸当作一个例外指给我们看,不是当作由于罕有的情况或狠毒异常的人物带来的东西,而是当作一种轻易而自发的,从人的行为和性格中产生的东西,几乎是当作[人的]本质上要产生的东西,这就是不幸也和我们接近到可怕的程度了”。
  •     苦难啊
  •     很好的一本书,推荐。暂时抛却书中印度的种种荒诞悲剧不提,感悟到人生一个无奈的法则,那就是失去才是永恒,我们能做的只是守住自己微妙的平衡。
  •     撕去宝莱坞带给世人的华丽外表,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印度社会。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才能够理解生命的可贵。
  •     各方面而言写的还是不错的
  •     一个悲伤的故事 寡妇和他的侄子 还有一对裁缝伯侄 本应该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人 但最终都各种牵绊在一起
  •     生活得这么辛苦,一点点亮光在闪烁时就回被社会的黑暗吞噬,重新燃起一点生活的勇气,又开始一点绝望,这样的平衡,让人心酸都不忍读下去了。
  •     强烈推荐!相对比较厚的一本书,但是阅读起来很容易就被故事情节所带动。我对书名的理解是“物极必反”,每当觉得一切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时,却总会出现悲剧性的转折,然而当感觉到绝望的时候,又能找到柳暗花明的希望。只是几个人物悲剧性的命运结局让人唏嘘。
  •     这种书看完就是一种心塞,然后审视下自己,庆幸~
  •     生活里那些好的、坏的都一股脑抛向你,最后你平静的接受这一切。
  •     看完让人伤感,无力,明知角色们面对的是悲惨的未来却无力逃脱,不知印度本国人是怎么看这本外国人写的书。
  •     一个下午读完,然后就就无法平静。
  •     “在你缝好之前,这些都是无意义的碎布料。”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张床单,好的裁缝应该是那些勇敢诚实的人吧。却又想起马耐克的卧轨。
  •     “生命就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没有希望,只有绝望。 翻译和校对不认真,减一星 20170312-20170402
  •     守寡女人拼命维护自己的尊严,相依为命两兄弟的悲惨种族歧视,穷学生。为什么,为什么最终会是悲剧,也意味着这个国家是个走向灭亡的国家吗?好想哭,为什么好人不能好报!
  •     好书,身临其境,重现千百年不变样的那个神奇的印度,及其坚强不屈笑对人生的人们。
  •     看着看着,我一度以为这个故事会一直这么呼吸下午。一个没了丈夫的寡妇,一对被灭门的叔侄,还有一个与家人关系堪忧的大学生,从各自苦难中走到一起,互相抚平内心的伤痛,以为生活会满怀希望时,新的苦难又不期而至,然后似乎只有无尽的苦痛啦。最近看的都是悲剧故事,印度感觉也是个悲伤的国度。
  •     有几次荒唐得都不想再看下去 不加修饰的荒唐
  •     712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没有《红楼梦》的精致,结尾却是一样的荒凉绝望。似乎所有的苦难都坠落在了同一批人身上,跟随着他们一起歌哭欢笑的同时,也为人类所具有的强韧生命力所深深折服。
  •     有空多看悲剧,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还很好。。。。
  •     这本书迟早是要修订再版的,估计出版很仓促,错字掉字的现象极其严重,严重到不敢相信是译林出版的
  •     有些难得的温情,让人眼眶发热。
  •     看看
  •     这简直不是人看的小说。。。太锥心了!《活着》哪里能跟这部小说比。
  •     第216页第9行有一个错字,贾写成了架,难道是拼音输入的?
  •     写的真的好,看的也真的沉重。很难想象这么黑暗的地方,可能女生的性别原因,有些抵触这样惨烈的文字。
  •     悲惨世界
  •      “你看,你不能画地为牢,拒绝走出来。有些时候,你必须将你的失败当作是通向成功的踏脚石。你必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要微笑着生活,不奢求,不绝望,不卑不亢。
  •     结尾急转直下,戛然而止,泛滥的伤痛无须赘述。罗因顿•米斯特里在《微妙的平衡》中展示了印度所蕴藏的真正苦痛和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在渲染印度特性的同时,更凸显着人生的普遍经验。其中饱含的深情、慈悲之心和永不熄灭的人类精神的光辉能超越时空,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生命就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在寻找微妙的平衡。
  •     我们的生命中也在寻找平衡,只是,这种平衡或许更容易寻找一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