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32769186
作者:[美]埃里希·弗洛姆
页数:200页

作者简介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艾里希·弗洛姆

“极其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著作!”
—《纽约先驱报》
“极为精彩地分析了当代文明社会的精神官能性病征。”
—《国家周刊》
“弗洛姆的思想值得所有关切人类处境及其未来者的高度重视。”
—《华盛顿邮报》
弗洛姆语录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自由虽然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思想能成为……才能变为现实。
我们不能丧失现代民主所取得的任何基础成就,无论是最基本的代议制政府(即民选且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还是《权力法案》赋予每位公民的所有权利。我们也不应该伤害下述这些新的民主原则:任何人不得挨饿,社会必须对所有成员负责,任何人不得因害怕失业和饥饿而臣服于他人或失去尊严。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和责任,它就很可能转向极权主义。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著作《逃避自由》中所探讨的主题。
《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逃避自由》即是弗洛姆对两次大战之后社会政治现状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
弗洛姆开宗明义: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主要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个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
很少有一本著作像《逃避自由》这样深入地解释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透彻地分析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原因。也很少有心理学家像弗洛姆这样热烈地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致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由———个D理学问题?
第二章 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第四章 现代自由的两个方面
第五章 逃避机制
第六章 纳粹主义心理学
第七章 自由与民主
附录 性格与社会进程

内容概要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人惧怕孤独又逃避自由看似矛盾体其实不然,因内心深处强大的压抑或释放做出了可以理解的选择。在精神的岔路口教会了我听从内心不管孤独或自由,不要疏离自我。致敬弗洛姆!
  •     “当一出戏的剧情大纲分配给每位演员时,演员们会活力充沛地扮演好被指派的角色,甚至自行添加台词与某些桥段,让角色更具说服力。但尽管如此,他依旧是扮演着他人所赋予的角色。” -- 逃避自由 埃里希·弗洛姆 ﹣﹣﹣﹣﹣﹣﹣﹣﹣﹣﹣﹣﹣﹣﹣﹣﹣﹣﹣﹣﹣﹣ 人,真的是自由吗? 我们为什么会把一生奉献给工作? “要生存”是唯一的原因吗? 如是,为何我们不是赚取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反倒把工作当作人生的意义? 是否有些不知名的外力影响了我们? 社会又对我们作了什么? ﹣﹣﹣﹣﹣﹣﹣﹣﹣﹣﹣﹣﹣﹣﹣﹣﹣﹣﹣﹣﹣﹣ 我们害怕孤独。 ﹣﹣﹣﹣﹣﹣﹣﹣﹣﹣﹣﹣﹣﹣﹣﹣﹣﹣﹣﹣﹣﹣ 婴儿时期,我们有父母相伴。 长大后,我们有朋友,伴侣相伴。 然而,父母逝世,朋友和伴侣因意见不合而渐疏远。 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 在社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资本主义下,我们越发孤独。 我们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是一颗微尘。相比起这个世界,我们不算什么,对世界起不了大作用。 就好像Modern Times内的Charlie Chaplin,找不到人生意义,并为此感到惊吓。 我们开结想寻求束缚,努力工作,消除自我,摆脱孤独,从而获得安全感,消除自由所带来的重担。 然而,热爱工作终归是虚拟意愿。 资本主义下的高度竞争,自我跟他人,甚至自我的疏离,这种落差又使人陷入不安之中。 我们唯有更努力,投入更多时间工作,以换取他人认同来消除这种不安。 我们逃避自由,虚拟自我取代原始自我。 尽管在生理上依旧存活,但心理上已然等同死亡。 ﹣﹣﹣﹣﹣﹣﹣﹣﹣﹣﹣﹣﹣﹣﹣﹣﹣﹣﹣﹣﹣﹣ 除了孤独感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使我们热爱工作呢? ﹣﹣﹣﹣﹣﹣﹣﹣﹣﹣﹣﹣﹣﹣﹣﹣﹣﹣﹣﹣﹣﹣ 以下,我们从一个“黑暗”角度,看社会如何洗我们的脑袋: 1)我们为什么不会对“工作要紧”这一思想作出反抗? 社会是如何消除这种抗拒式的响应? 教育。 上学后,我们被教导要努力学习,压抑情感,对社会有贡献,要成为团队中一份子,不能对老师/权威作出反抗行为。 2)我们为什么会把一生50﹪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 社会是如何消除及时行乐的心态? 避谈死亡。 中国人社会,避谈死亡,对死亡概念模糊。觉得一生有很多时间,享乐等事应待65岁退休后才想。 3)现代人为何皆缺乏批判性思想? 社会是如何使人思想简化? 学科高度分类,艰深的专有名词,使人觉得那些问题对一般人来说太过复杂,是他们无法理解的。 大量低等娱乐充斥于社会上,满足现代人的惰性。 传媒此刻正报导一则严肃时事,下一瞬间却播出广告引诱你买手袋。我们习惯碎片化地接收讯息,还没弄清事情的重要性,下一则讯息就紧接而来。 ﹣﹣﹣﹣﹣﹣﹣﹣﹣﹣﹣﹣﹣﹣﹣﹣﹣﹣﹣﹣﹣ 透过以上种种,我们修毕了一个演艺课程,成为一个演员。 把老人淘汰掉,由我们接上,把我们最宝费,最有活力的时间奉上,为国家GDP机器服务。 ﹣﹣﹣﹣﹣﹣﹣﹣﹣﹣﹣﹣﹣﹣﹣﹣﹣﹣﹣﹣﹣ 那么,如何改变? ﹣﹣﹣﹣﹣﹣﹣﹣﹣﹣﹣﹣﹣﹣﹣﹣﹣﹣﹣﹣﹣ 还记得你对壮丽景色完全不做作地打从内心的赞叹吗? 还记得你经过思考后终于领误到某项真理时的满足感吗? 还记得你享受一种不是一再重复经历的感官享乐时的快感吗? 只有我们不再Role play,不再逃避自由,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
  •     《逃避自由》这本书里,艾里希·弗洛姆揭露了一个基本的现象就是“越自由越孤独”,并就此展开讨论与思考。社会的进步从一个捆绑自由的体制进入到另一个捆绑自由的体制,人始终不曾拥有自我(作者提过资本主义解放了人的价值),导致我们不曾拥有生命的意义,而如果生命的意义有了疑问,如果与他人的关系不再提供安全,那么“名望”便是消除疑问的一种方式,还有金钱。而社会总有一小部分人在这个游戏规则里成功,绝大多数人只能将意义寄托在“对家庭的征服”和“民族自豪感”上,可悲的是,他们会从骨子里认为这是尊于本我做出的选择,而事实上,许多决定并非来自我们自己的意识而是来自外部建议的结果。外部的干扰对我们意识的把控力度到了我们不可想象的程度。外部的意识入侵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趋同,这抵消了因拥有自由带来的孤独,但是加重了失去自我带来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人们对于名望、金钱更加渴望,竞争中的失败者就更加投入到家庭和民族自豪感之中。社会统治的机制,建立在个人失去自由的基础之上。整本书的论述异常精彩,200页的书我用了半年时间读了三遍,它不仅帮助我了解内心痛苦的根源,也帮助我明白自我的价值,认识自我,并总结了我之前对暗藏的事物运转规律的猜测。最后,戈培尔在《米夏埃尔》中说:人民除想受到体面的统治外什么也不想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现代社会的很多人在名为民主自由的大旗下生活,却被一种无力感和无奈所虏获,犹记电影《浪潮》,当人们把自己交给别人的时候,生活陡然有了一个方向,自己也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归属感,权威诞生。作者还从人们逃避自由出发阐释了施虐与被虐的心理机制。哲学书总是难懂的,但阅读是愉快的。
  •     前半本说不上什么感受,总之看得索然无味,弃书了几个月,因为一个小伙伴问起读书感想,于是又重新开始看,后半本有种脱胎换骨的畅快,受益匪浅。开卷通读是个必须坚持的习惯,不然会荒废许多好书。
  •     收获很大,只是后5页纯理论的一些思想不太明了,以后再看一遍。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语言有点生涩。
  •     我们长期以来都错认了自由的本质。我们急于摆脱外在于自己的权力,却对内在的束缚、强迫和恐惧置若罔闻。外在的倾轧尚可通过抗争解决,内在的暴力(比如舆论中的道德捆绑、他人的期待等等)却是暗处的冷箭。
  •     理解现代人性的不错视角
  •     没缘分,看了几页实在看不下去了,也许以后能捡起来再看吧
  •     读完了,真舍不得。“黑暗里中的呼喊并不能带来光明,孤独、恐惧及困惑依然存在。”我现在的状态似乎正是弗洛姆所描述的那样,想寻找到一个和自己完全契合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想依附于“神秘帮助者”的人格化,却总是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没有选对神秘人物,而直接在于他欲通过操纵一种神秘力量,以获得只有个人自己通过自发行动才能获得的东西。”便由此开启我漫漫的阅读经典之路吧。阅读何尝不是一种自发性行为,找到自我的定位,思索事实逻辑与真理而带来的创造感,真喜欢这种幸福的感觉。
  •     避开对纳粹的具体分析,整本书依然闪烁着对人性和其所处的社会深刻的洞见,对当今社会及个人心理依然有着极大的意义。
  •     要想摆脱“消极自由”带来的焦虑孤独无能为力感比起盲目的偶像崇拜和彻底消灭个性以融入社会不如积极创建新的“纽带”实现积极的自由。最后一章提到了计划经济是解决问题的方式?!exm?!看来在我朝是没什么希望了……关于机械趋同和权威主义写的很有意思。(其实在现今社会中能在最大程度上做自己别被洗脑是最可贵的)有些地方感觉写的有点啰嗦了
  •     眼看着Freedom from都要消失了,也别提Freedom to了。
  •     从存在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切入,阐述中世纪以及纳粹的心理状态。其实总结出来可以不到两页纸,写的比较赘余。人向往自由,又无法承受自由带来的孤独感,以及自我认知的瓦解。谈到解决方案?言及“自发”的概念,和社会性格,就产生了重大矛盾。人无法摆脱社会影响,因此极难甚至不可能达到“自发”的境界。更不用说主观的自由了。政治和经济上的解决方案更无法和人的微观自由感受混为一谈。所以本书只指出了问题(并不原创)并未有任何启发性的解决方案。铺的太大了,这世界复杂?这不是一个新鲜事儿……
  •     分析挺好,只是后面讲到纳粹有点怪。
  •     其实人在被束缚的时候反而是有所依靠的,就像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看似自由,内心却是茫然的,个人的孤独与无权力就凸显了出来。 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你可以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但是人的状态是会改变的,“罪恶不过是一种行动而已”,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时刻,无法代表全部。
  •     作者在阐述了逃避自由之后,还是免不了鼓励众人积极参与社会进程,那么问题来了,参与社会进程难道不会趋同,并以此逃避自由吗?
  •     需要时间多看几遍 很有意思
  •     前半段对中世纪到资本主义发展那一段分析的很好 后面逃避机制那里没太看懂
  •     我觉得后面一个部分有些绕不清楚了,把积极的自由归到爱和劳动上,是不是有点仓促了?还是我没看懂……
  •     确实棒!洋洋洒洒从性心理聊到大众心理,聊到政治、历史、资本、原生家庭教育之类的,在说独裁问题,但本质上也在说自由意志的幻觉。不过弗洛姆应该在经济学那块儿有短板,连我这外行都能看出他外行。
  •     这可能算是我第一本认真读的心理学专著,有种近似于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前人经验不够明晰所以要用如此篇幅来赘述一个现在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实,不明白,还是说,原本想要用专业的学术性语言讲述就需要这样的繁复。
  •     书是好书中翻译太烂,向编辑们致敬。
  •     人摆脱了本能和教会等原始和传统的束缚,获得了自由,缺陷入了另一种困境:无尽的孤独感和无权力感……继而投入新枷锁的怀抱以获取原来的束缚所能提供的安全感,这可能就是存在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弗洛姆认为,只有人格的自发的、完整的发展,才能跳出这个怪圈,可是我们就生活在牢笼里面,谈何容易?
  •     Very inspiring ! 特别是第四五七章,对爱、爱的倒错、权威、臣服关系、真正的自我、积极自由的分析。现代人应该多思考和区分“真的”和“伪的”思想、感觉、愿望…后者往往是别人所期待的伪自我的反应,而前者的形成必须基于人格完整,而后产生的自发性sponte的活动才是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值得追求的积极自由。推荐!
  •     非常精彩,最后作者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令我有少许惊讶
  •     社会心理学著作,没能完全理解。
  •     1没什么事物是只有一面的 有自由自然就有趋同 此消彼长 2脱离实践的科学毫无意义 实践离不开社会 3个人只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就像人体的一个细胞 站的高一点再看 也许会发现 自然 科学 政治 历史 宗教 只不过是“社会”这一慢慢长大的孩子的玩具 4理想社会就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么?
  •     社会心理学入门级读物
  •     Mind-blowing啊。一直看到第171页的时候,只觉得太丧了好绝望啊。如果不接着看到最后的话,大概会怀疑人生吧orz
  •     读的是英文版,易懂又有深度,给人智识的快乐。Morden man do not have freedom, because we choose not be. Freedom, though it brought him independence and rationality, has made him isolated and, thereby, anxious and powerless.
  •     感觉要和非马克思学派的对照看一下。
  •     还须细读一遍。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     从古至今,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求心目中的自由,并为自己理想的自由形态构筑高耸的楼阁。在一个个不同的思想家的添砖加瓦后,自由的模样变得难以认清。普通的渴望幸福的民众难以入住,甚至难以认同所谓自由大楼的形状。人们,选择逃避自由
  •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 它就很有可能转向极权主义
  •     理论性比较强,适合静下心来慢慢读。
  •     人们有种倾向,想要尽快地摆脱这些扰人的问题。他们觉得,这些问题令他们烦恼,于是他们继续追求他们相信是他们自己的目标。
  •     從私人層面認同弗洛姆的解釋。從寫作的角度看,不急不忙,對整個論證的把握太厲害。補完筆記,以後再二刷。
  •     二刷
  •     真正的自由不是人人都承担得起的。欣赏弗洛姆的冷静客观,但仍觉得他在开药方时继续犯着幼稚病。
  •     逃避自由归根到底是缺乏“中心”。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于外界力量,不能找寻到内在的激情与动力,那久而久之,生命就容易枯萎,人的意义感困扰着ta,ta就会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寻一个“中心”。 “中心”最好定在自由、平等、爱等基础,这能鼓励我们健康成长,直至独立顽强;最好不要定在礼貌、崇拜、牺牲等基础,这会扭曲人的本性,失去活着的尊严。 让我们勇敢爱吧,感谢自由的力量!
  •     需要再次细读。
  •     空前的自由带来空前的孤独
  •     对我个人来说,弗洛姆是打通关节和经脉的大师,他并未提出太多新奇学说而只是不断地做梳理和逻辑连接——这一点很像个历史学家——从《爱的艺术》开始,他每次都系统地改造了我的自由观念。纵使,他是一个新马和法兰克福学派学者。
  •     这书我喜欢,观点各方面很认同。喜爱自由。
  •     王大鹏老师推荐 振聋发聩,发人深思,不朽名著。 推荐所言不虚。
  •     2017007.在“自由”的盛名下,生命丧失了全部结构,它由许多小碎片拼凑而成,各自分离,没有任何整体感。从这些碎片中,他看不出整体的意义,他困惑恐惧,只是盯着这些无意义的小碎片,看个不停。 现代人生活在幻觉中,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
  •     囫囵吞了一遍,只尝到了枣核之味~
  •     出路是“包容个人自由的理性计划经济”,会不会太草率了?
  •     因为逃避自由这个书名被吸引,作者提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由,但“爱与劳动”这个结论并没有给我振聋发聩的感觉,或许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读。
  •     看完了电子书,已经决定入本纸质版了。
  •     震撼心灵的著作,我需要多刷几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