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特传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15508894
作者:[美]唐·罗伯茨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罗克韦尔·肯特(1882—1971)是美国最负盛名的画家、版画复制家、插画家和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旅行冒险家和政治改革者。本书集结160幅肯特设计的藏书票,论述肯特跨越半个世纪的藏书票设计思想和创作实践,向我们解开了多面手艺术家肯特不尽为人知的作为图版设计者的一面。每一件作品都呈现了他和书籍主人共同分享的对一本书的深情厚谊。肯特认为一张藏书票反射的必定是创作者的人生和灵感,因此对于每张藏书票的设计他都视之为“一件私人事务”。在他的手中,藏书票艺术变成了一种共感和移情的艺术。这本书讲述的不仅是肯特藏书票艺术的历史,还包括艺术家和书籍主人的交流的故事,并交织着罗克韦尔•肯特的传奇人生。

书籍目录

序 / 1
前言 / 6
1882—1907 感性领域 / 9
1908—1919 极大的幸福 / 24
1919—1922 照进黑暗的一束光 / 41
1922—1928 摘星之志 / 50
1928—1929 个人的、精选的符号 / 69
1929—1936 好几千英里 / 87
1936—1939 一半的幸福 / 113
1940—1942 一只跃立的中国凤凰 / 124
1941—1948 结交许多朋友 / 138
商业藏书票 良好的意愿和勤奋的工作 / 165
1950—1960 伙伴啊! / 182
1960—1971 单独一个人 / 208
附录Ⅰ 以作序之名:论符号 / 227
附录Ⅱ 再次:以作序之名 / 229
附录Ⅲ 罗克韦尔•肯特藏书票 / 233
参考书目 / 236
致谢 / 240

内容概要

唐•罗伯茨因为本书获得国际藏书票联盟颁发的伊瓦斯克(Udo Ivask)纪念奖章。其所编辑的马克•吐温的《亚当和夏娃日记》(The Diaries of Adam & Eve)非常受欢迎。罗伯茨也是《罗克韦尔•肯特评论》(Rockwell Kent Review)杂志的编辑,现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肯特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如果说书构成了肯特的人生背景,那么,藏书票的艺术创作则充分表达了他对书的执著热爱,强调了他与书之间的密切关系……  慧远  在美国当代艺术史上,罗克韦尔・肯特不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却是一个被一小部分忠实的拥趸一直追捧的名字――而这一小部分忠实的拥趸,也都是清一色的爱书人。他们不仅爱书,爱书的内容,书的灵魂,同时也爱与书相关的一切,书的形式,书的装帧,乃至印刷、插图、纸张、气味……还有,藏书票。肯特正是作为一位史上著名的藏书票制作者,而深受爱书人的追捧与喜爱的。当然,抛开藏书票的制作不说,肯特的人生其实也足够精彩:他是出色的演讲家,也是“左翼事业的战斗者”;他是绅士中的冒险家,又是风度翩翩的花花公子……藏书票固然不是肯特人生的全部内容,但对于肯特的传奇人生,藏书票却无疑起着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读美国传记作家唐・罗伯茨的《肯特传:肯特与他的藏书票艺术》,一个最为深刻的印象,首先是肯特房间里的那些数不胜数的书:“西边墙两扇窗户间堆满了书;架子上、盒子里全是书,挤满了每一处空间;桌子上是书,桌子下的架子上也是书;钢琴上面有书――可恶!钢琴下也有书;书房里的书摆满三面墙;过道里有书;卧室里有书。”这些书里自然都贴着肯特亲手制作的藏书票,而形形色色的书,也无不反映出肯特作为书主人的多面性:画家、作家、冒险家、和平运动积极分子、木匠、奶农……如果说书构成了肯特的人生背景,那么,藏书票的艺术创作则充分表达了他对书的执著热爱,强调了他与书之间的密切关系,甚而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事实上,孩童时期的肯特即已表现出他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从手指能够握住笔的那一刻起,根本不用他人指导,肯特就开始尝试着涂抹作画。步入成年之后,以美术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发掘内心深处的感受,就成为肯特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而藏书票,即是他与外界交流时可以互通、并产生共鸣的一种有效手段。彼时的肯特毕竟太年轻了,他既有着太多的精力,又有着太多的欲望;他既渴望“美妙的地方,快乐的地方”,也渴望生机勃勃、纵情享乐的生活。他不断从事着另类的探险方式,寻找着最充实、最富有魅力的生活状态,对女人“头戴花环,笑意盈盈地找上门来”的麻烦,更是来者不拒。肯特声言:“我是位超级自我主义者……我有摘星之志。”  拥有“摘星之志”的肯特被时人称为“现今活着的最疯狂的人”,他曾经涉足阿拉斯加州、格陵兰岛和火地岛,他曾经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共和派、有组织的劳工运动以及许多左翼和所谓的亲共协会。从二战动荡岁月的焦虑,到冷战时期对于理性社会的希望破灭;从邪恶的麦卡锡时代,到对苏联乌托邦社会的迷恋――其间无论是声名显赫,抑或声名狼藉;不管是大受欢迎,还是饱受非议,肯特总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毫不犹豫地去做自己喜欢去做的任何事情,忠实地恪守着自己内心,并将其视为一种战无不胜的人生信念。从而真正印证了他的座右铭:“你是怎样的人,就做怎样的艺术家;反之亦然。”  有人评价肯特的个人生活是一篇热爱与渴念相交织的故事。的确,藏书票或许会因其只是“一帧精致而弱不禁风的小纸”而遭人忽视,但是,肯特的人生却象征着一种勇闯生活的精力和勇气。他说:“读书和欣赏艺术应该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我们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活热爱书籍。”对于肯特来说,爱书只是爱生活的一种形式,他的藏书票是否会被更多的人喜欢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曾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至于艺术家的身后事,与他本人又有什么干系呢?
  •     喜爱外国文学古典名著的中国读者对美国画家罗克韦尔•肯特(1882-1971)肯定不陌生。他曾为《白鲸》、《十日谈》、《莎士比亚戏剧集》、《浮士德》、《老实人》等绘制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庄重典雅、洗练明快,在注重体块间秩序井然之美的同时,又不失细节丰富之韵味。画中人物个性鲜明,带有早期无声电影里那种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将插画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哑剧舞台。人物不论好坏皆以其毫不妥协的诚实面貌凌驾于世俗道德之上。这种硬朗的画风与肯特的人格完全契合,肯特这本传记也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传记作者唐•罗伯茨是杂志《罗克韦尔•肯特评论》的主编。他怀着对肯特的敬意写下这本传记。以藏书票和书信为媒介将肯特的生活细节铺设成一条质朴自然的艺术家之路。虽然全篇没有赤裸裸的赞美之辞,但其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比如在肯特对婚姻不忠这件事上,他对此深表同情,没有透露任何不屑之言。在他眼里,肯特是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因而也就与常人遵循着不一样的道德准则。而且,作为与工人阶级总是站在一起的社会活动家,肯特的确常常显示出自己强大的魄力,使他周围的人全都相形见绌。藏书票艺术是随着现代印刷业和藏书家的出现而诞生的。由现代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在其早期属于奢侈品,人们把那些手工制作的书籍看得非常珍贵,甚至把它们看作是可以继承下去的财产。因而在上面用手写签名通常会被看作是败坏家财。精美的藏书票一举两用,不仅解决了标记为私人财产的问题,而且表达了书主人对书籍的品味和向往之情,带给藏书家极大的满足。藏书票源自于西方的藏书文化,中国读者可能有点陌生,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藏书家更喜欢用的是藏书章。肯特的藏书票不仅是画工精美,而且设计巧妙、寓意隽永。一张小小的藏书票有时竟然要长达几个月的构思,过程堪比作诗,需要在漫长的感悟中期待灵感乍现的一刻。因而,这些藏书票无一不体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同时也体现肯特对这种艺术的尊重。他曾在自己的《藏书票和标志选集》的序言中说道:”……藏书票、标签、信头、印章、长三角旗以及用于承载、标明、描绘给这个世界或其本人看的座右铭、饰章或个人题铭的任何载体,都可以影响、决定文明的进程以及个人、民族的命运。我们的论点基于浪漫的信念——英雄的确可以创造历史,我们自身以及我们认识的人的行为的确可以触及我们的幸福。”而且这些藏书票不仅见证过拥有者珍贵的爱情、亲情、友情,还平复过他们的丧亲之痛。比如本书第123页上一幅藏书票是他为加利福尼亚州阿尔托市的大卫•斯奈登夫人设计的藏书票就是为了纪念其死去的儿子设计的。图片中那位正在跳水的少年就是以斯奈登夫人提供的照片绘制的。照片中的光源是从上往下的,肯特将光源倒置过来,变成从下往上,海面上一艘鼓帆远行的三桅帆船遮住了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青春之美与深厚的母爱就被一条艺术的纽带永恒地保存在这一幅藏书票中。终其一生,肯特都对现代抽象艺术加以拒绝。他声称自己的艺术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其实更像是“具象主义”的。他的画总是以强烈的个人审美特色对细节加以取舍和安排,一丝不苟,每一处细节都生动鲜明,打上个人观念的烙印。他在《我的艺术观》又对此加以解释道:“我把自己说成现实主义者,指的是什么呢?我一向主张画有立体感的画面。对我说来,不存在没有形象的艺术……要使天蓝色成为美丽的颜色,而不是画家的画板上的色块,只有当它表达天空或水波的深度的时候,它才和其它表现成分一起,创造出特定的思想和形象。又如一个人的话,只有当它打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感情的时候,才能说是达到了目的。”他还曾在一封信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特色以及对版画技法的喜爱来描述自己的性格:“雕刻与我天性中的怪癖呈现完美的契合:我分不清所谓的‘更精细的色调’;我喜欢晴朗的天气,不喜欢雾蒙蒙的天气;我喜欢干净利落的线条;我喜欢明确的观念,不喜欢神乎其神的想象;我喜欢赤裸裸的、绝对的现实,不喜欢非现实。你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才能操刀雕刻木头。”肯特一生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经济大萧条,艰苦的谋生环境对他的性格和画风都有重大影响。他喜欢挑战自然,远离人群,多次前往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等靠近北极的地区从事风景写生,他还因此被人称为现代梭罗。他的风景画总是描绘险峻陡峭的海礁或断崖,笼罩在红色落日中简朴的海岛渔村等,色调结构沉着厚重。他热爱自由,对人类的精神怀着崇高的敬意,这些都使他本性中秉直且崇尚秩序的性格得以加强。而他之所以走向绘制插图和藏书票的道路,也是因为这是两种只需很少的妥协即可从事的商业艺术。肯特结婚很早,妻子接连生下五个孩子。他需要手脚不停的工作才能将生活维持下去。一位曾经为他工作的秘书说他行事带有普鲁士风格(纪律严明),把他的家和工作间比作三圈马戏场,“三场表演总是同时进行”。不过,就算是这么忙,他仍然抽出时间参加工人运动,并主持他与其它几个人一起创设的国际工人秩序的组织工作。这一些都体现出他心中有一股追求美好生活的钢铁意志。1969年4月的一个夜晚,已经86岁高龄的肯特正在休息时,房子遭遇雷击,大火摧毁了他的房子,包括其大量珍贵的藏书和画作。但是就在当天早晨,肯特默默地来到工作室,着手画新房子的蓝图。他的老友卡尔•齐格罗瑟惊叹地说道:”他想抹去那场灾难的记忆,像往常一样生活。他是如此果决,试问多少人会在86岁像他一样重建住房!他有惊人的意志力和不可动摇的信念——他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而且肯特确实办到了,新房子在设计上去掉了一直空置的第二层,但一楼与原来的几乎一样。正是他对社会活动的巨大的热情和绝不妥协的意志也带给他巨大的麻烦。因为毫不避讳自己同情苏联的立场。麦卡锡分子对他大为头疼。甚至连麦卡锡本人也出席了一场为了批判他的政治立场而举行的听众会。他们在这个听众会上激烈交锋,肯特的表现更胜一筹。如他的好友卡尔•齐格罗瑟所说:“罗克韦尔是少数几个在可耻的麦卡锡时代没被打倒的人之一。他不仅能够替自己辩护,而且能发起反击。”罗克韦尔•肯特和德国的丢勒、法国的杜米埃、英国的比亚兹莱一样是西方插画史中一个标志性丰碑,是西方古典版画式插图中色块和线条运用技巧之集大成的大师。他在艺术的美和庄严中悟出宗教一般的力量,正如他所崇拜的作家托尔斯泰一样,他也把这股力量看作为“爱”。这本书加深了读者对肯特作品的理解,也雄辩地说明了成就艺术大师的必要条件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和对艺术的爱,还有对生活的热情、意志以及毫不妥协的人生信条——这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已刊于2014.8.16《新京报:书评·艺术》
  •     肯特传:肯特与他的藏书票艺术哪一天罗克韦尔·肯特不见报,那一天可谓开创先例。1937年11月20日,《纽约客》(NewYorker)刊登了这首“小诗”。当时各种事实证明,罗克韦尔·肯特是美国最有名的艺术家。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魅力十足;他是一名出色的演讲家,他是甚为女子垂青的那种男人,他是绅士中的冒险家;他常常固执己见,直抒胸臆;他脾气火暴,眼里容不得蠢人。正是这样的个性,再加上杰出的艺术才能,成就了他的名声。那你可能要问:既然这个人这么有名,我为什么从未听说过他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他身处的时代有关,与他是什么样的人有关,与他的艺术及其自身的“明星”气质有关。我对罗克韦尔·肯特的兴趣一部分缘于他的艺术,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他不是那种坐在工作室画翘首弄姿的人物肖像的画家,他是那种热爱冒险的艺术家。他去过阿拉斯加州(Alaska)、格陵兰岛(Greenland)和火地岛(Tierradel Fuego)【1】。他不仅仅是去那些地方一游,还深入地探索,把探险经历写进书里并绘制插画。他的作品不是枯燥的旅游日志,而是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故事中有暴风雨、船舶失事以及在蛮荒之地的艰苦跋涉;故事的主人公是骗子、水手、大牧场主、爱斯基摩人;书中的插画尽是他对异国人民和地方的精彩描绘。肯特的个人魅力及其冒险故事足以把这些书推上畅销榜。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流行杂志——《斯克里布纳杂志》(Scribner's)【2】、《笨拙》(Punch)【3】、《生活》(Life)【4】和《名利场》(VanityFair)【5】上发表的插图,把他的艺术展示在美国民众面前。在《名利场》这本杂志里,上流社会是议论、描绘、戏仿和追捧的对象;它的读者包括各类名流——既有收音机制造商先驱阿特沃特·肯特(Atwater Kent),也有无声电影女演员波拉·尼格丽(Pola Negri)。罗克韦尔·肯特在该杂志的“名人堂”(Hallof Fame)专栏中出现过不止一次。在1923年7月刊中,他的名字与舞台设计师和电影制作人塞缪尔·洛瑟菲尔(Samuel Rothafel)、文学评论家哈夫洛克·埃利斯(HavelockEllis)以及女演员埃莉诺·罗伯森·贝尔蒙特(Eleanor Robson Belmont)的名字出现在一起。如今,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名气本就如此,昙花一现。1936年,肯特曾这样描述名气:成为名人——由于这些想法是我个人人生的反映,所以我要赶紧补充一下——不是像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萧伯纳(BernardShaw)、海尔·塞拉西(Haile Selassie)【6】那样的名人,而是与陌生人偶遇时你的名字或多或少为他们所知,你的名字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某种模糊的概念,你的名字他们看过或听说过;说得更确切一点:“你的名字登过报。”——对于名字从未登过报的芸芸众生来说,这就是名气。他们会问——我敢说他们每碰到一个名字被印成过铅字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成名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而这正是我想要回答的问题。请允许我把我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些——我的意思是,请让我说清楚什么叫有名:人们每每拿我的姓说事,问我跟阿特沃特·肯特是不是亲戚,这不叫有名;而若是一位迷人的初入社交界的少女冲到阿特沃特·肯特先生面前,激动地说:“哦,肯特先生,你的山脉画棒极了!”这才叫有名——我有幸听说这种事确实发生过一次。从30年代到50年代,罗克韦尔·肯特与同时代的另一位艺术家诺曼·罗克韦尔(NormanRockwell)【7】因为名字比较接近而经常被混淆。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对彼此作品的欣赏,他们保持着友好的书信往来。有一次,一个人将罗克韦尔·肯特当成诺曼·罗克韦尔,跟他打招呼,追忆一战期间他们在军队共度的岁月。给诺曼·罗克韦尔的一封信中,罗克韦尔·肯特讲述了这件事以及那个人的请求——画完他1917年执笔的那幅肖像画:“老兄,我不想给你添麻烦,但是,这就是成名的收获。”成名的确会有所收获的,包括做了出格的事获得原谅。1936年,肯特受财政部委托作两幅壁画,描绘阿拉斯加州和波多黎各(PuertoRico)【8】的邮政服务。他惯爱开玩笑,又支持波多黎各独立,竟设法在壁画中植入解放的符号。公之于报(肯特本人透露给媒体)后,华盛顿当局勃然大怒。风波平息后不久,肯特受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Roosevelt)所邀参加白宫宴会。在自传里,肯特这样描述他被原谅的情景:参加宴会的大多数贵宾的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坐在我右手边那位美丽、迷人的女士是个例外。她就是部长夫人、摩根索(Morgenthau)【9】太太——我正是受该机关的采购部门所托作那幅引发争议的壁画。我们刚坐下,摩根索太太就侧身对我说:“肯特先生,你太有幽默感了!”她完全是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晚餐结束后,部长和我啜饮着咖啡和利口酒【10】,进行了一番友好的长谈。但是名气也会招致麻烦的,这点肯特后来也领受到了。1931年,迈克尔·罗曼诺夫(MichaelRomanoff)在肯特纽约州北边的农场上当了一段时间的雇工;之后,这个臭名昭著的大骗子盗用肯特的身份,冒充肯特到处招摇撞骗:做演讲,吃免费的午餐,许下作插图的承诺。肯特履行了其中一个绘画插图的合约——为罗伯特·巴雷特和凯瑟琳·巴雷特(Robert and Katharine Barrett)所著的《巴塔哥尼亚的美国佬》(A Yankee inPatagonia)绘画插图。一方面,他被罗曼诺夫的厚颜无耻逗乐了;另一方面,他对书中描写的他曾经去过的世界一隅颇有兴趣,同时对作者及出版商因为他人的错误而陷入窘境深表同情。肯特也积极利用自己的名声推进他所看重的事业——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共和派、有组织的劳工运动以及许多左翼和所谓的亲共协会。20世纪30年代,这些活动尚有容身之地,但随着美国于40年代末进入冷战时期,它们就无栖身之所了。与此同时,他执著的信念使他如一枚引雷针,几成众矢之的。与其他有政治思想的艺术家,比如说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不同,肯特将个人信念作为其个性和公众形象的核心组成部分。当然,名誉受损只是肯特声望陨落的原因之一。可以得出结论的是,他同时涉足众多领域且成就不菲,反而削弱了他在任何一个单独领域内的声望。与诺曼·罗克韦尔截然相反,他所受到的认可不是与日俱增,而是每况愈下;他的艺术也难以经受时代变迁和大众口味的纷繁变化。二三十年代,他在版画艺术上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时,曾是“美国人竞相模仿的艺术家”。他搬往纽约上州后,最终完全脱离艺术界,并且消失在公众视野里。到了50年代,抽象主义日益盛行,他对现实主义的执著追求显得不合时宜。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公众认为他偏于激进,而艺术界又认为他过于守旧。商家不再卖他的画,博物馆也鲜有展出他们在他声名巅峰期收集的他的作品。到了1960年,罗克韦尔·肯特不见报的那一天真的到来了。10年后他去世时,既不是声名显赫,也不是声名狼藉,而是籍籍无名。《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在首页刊登讣告,他的名字仍为人们所知,但他已不再是那个举足轻重、恶名昭彰、引起轰动的人物。他已经成为过去。将近40年的时间里,罗克韦尔·肯特及他的艺术成就被严重忽略,直到21世纪初,人们再次关注起这位最具美国特色的艺术家,并推出一系列展览及全新的、令人振奋的学术活动,您手中的这本书就是成果之一。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他所设计的藏书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作为版画家的艺术天赋。我相信,时间的长河让今天的人们在欣赏他的艺术作品时不会过多地受他的个人生活和政治观点的影响,因而这些艺术作品的美感及完善的技巧能够为人们所重新认识和欣赏。罗克韦尔·肯特的座右铭是:“你是怎样的人,就做怎样的艺术家;反之亦然。”他说到做到。无论是声名显赫,还是声名狼藉,手工艺品籍籍无名,他始终都是美国艺术史上最了不起的、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威尔·罗斯(WillRoss)2002年感恩节于加利福尼亚州卡拉巴萨斯市(Calabasas)【1】南美洲最南端岛群,约三分之二属智利,三分之一属阿根廷。群岛于1520年为麦哲伦发现,由他命名。该群岛的主岛也叫火地岛。——译注【2】斯克里布纳家族为美国出版商家族,1846年创办斯克里布纳子弟出版公司(CharlesScribner's Sons)。《斯克里布纳杂志》(1887—1839)为该公司发行的一种期刊。该杂志率先刊登彩色插图,发表诸多名画家和作家的作品。——译注【3】1841—1992年发行的英国周刊(1996年重新发行,2002年停刊),以刊登讽刺性幽默和漫画著称。撰稿人、插图和漫画家、读者有许多名人,如作家威廉·克比斯 ·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译注【4】《生活》是纽约发行的图片周刊(1936—1972),图片新闻工作的先驱,也是这一领域发展的主力之一,创刊伊始就以摄影图片为重点,登载精美的新闻图片、有关世界大事的图片特辑和图片报道。——译注【5】美国流行文化、时尚和时事杂志,最初于1913年发行,1935年因经济危机而停刊。现今发行的《名利场》为1983年复刊后出版的刊物。——译注【6】葛丽泰·嘉宝(1905—1990),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有魅力、最负盛名的女影星之一。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喜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社会主义宣传家,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尔·塞拉西(1892—1975),埃塞俄比亚皇帝(1930—1974),致力于使国家现代化。——译注【7】诺曼·罗克韦尔(1894—1978),美国插图画家,最广为人知的是为《星期六晚邮报》(SaturdayEvening Post)画封面。——译注【8】位于加勒比海北部西印度群岛中心的美属自由联邦,实行自治。哥伦布于1493年发现,16世纪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割让给美国,1952年宣布为联邦,自60年代起通过各种全民投票保持联邦地位。——译注【9】小亨利·摩根索(HenryMorgenthau,Jr.)(1891—1967),美国罗斯福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任职12年(1934—1945)。——译注【10】一种味道强烈的酒精饮料,通常在饭后少量饮用。——译注罗克韦尔·肯特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独自住在森林深处,附近村庄的村民对他一无所知,称呼他为“疯隐士”。一段时间后,他死了,身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揭开他身世之谜的线索。连一本书都没有,因而人们也无从通过他阅读的书籍来推测他的身份”。肯特的书房汗牛充栋。这些书反映了书主人的多面性:画家、作家、冒险家、插画家、和平运动积极分子、政治改革家、木匠、奶农……为了强调他与书的密切关系,他在每一本书上都小心地贴上他亲手设计的藏书票。藏书票艺术是一门标注藏书者身份的艺术。自约翰尼斯·谷登堡(JohannesGutenberg)【1】将酒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以来,书籍得以大量印制,小偷们纷纷干起了“窃书”的行当。之后不久,藏书票应运而生。16世纪的藏书票上画着绞架,写着:“此书主人你已知,劝君莫要窃此书。如若一意孤行,顷刻头颅搬家。”最终,拉丁文“exlibris”(属于…的藏书)成为藏书票上的固定符号。从那以后,私人书房就被视为鲜活的生命体,丢失任何一本书就如同断失手足。在维多利亚时代,藏书票是标注书本所有者的唯一正确方式,正如一位美国作家所言:“能够狠心在书本扉页写字的人犯下谋杀罪也不足为奇。”到了1900年,藏书票艺术家恐怕跟“杀人凶手”的数量不相上下。世界级版画大师都曾制作过藏书票,包括: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Durer)、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奥布雷·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凯特·格林纳韦(KateGreenaway)、M.C. 埃舍尔(M.C. Escher)、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2】。但大师们头顶上的光环掩盖了藏书票的本质,他们的名气比他们所做的书票更能被后人记住。藏书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无法将其设计者扬名四方,因为说到底,它不过是一张精美的纸片,存在的意义便是夹在书页间,平常不怎么看见,有时永远丢失不见。藏书票艺术就是一门默默无闻的艺术。虽然罗克韦尔·肯特最初自认是一位油画家,但作为一名版画家,他此后不断问世的作品无疑是美国艺术界的宝贵遗产和巨大贡献。肯特的藏书票虽然谈不上有创新,但代表了他从第一张木版版画到之后的大师级插图作品在其微型版画创作中不断进取的历程。肯特认为一个书架上的书,“承载的是生命”,隐藏着书主人身份的各种线索。那些粘贴于扉页上的书票应该是主人的微观缩影,至少也应是一个炫耀自我的标志。1912—1968年,他设计了160多张藏书票,其中,早期设计的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亲人挚友。藏书票设计得以成为肯特的一门事业要归功于画廊经理卡尔·齐格罗瑟(CarlZigrosser)和印刷工坊老板埃尔默·阿德勒(Elmer Adler),是他们敦促肯特为素未谋面的人制作藏书票。不过,设计过程仍是肯特与客户之间的“私事”。无论是面对普利策家族大把的钞票,还是穷学生银行账户中仅存的95美元,肯特总能从书票的本性中激发出无穷的创作灵感。20世纪40年代,一位企业家提议文具店向顾客提供藏书票设计服务。肯特诙谐地回答道:“那么文具店需要取得顾客想法的全部信息,可能的话,最好对顾客进行心理分析,然后把完整的心理医生报告寄给我。”事实上,为客户设计藏书票时,他通过与客户的信件往来收集一些基本信息:“你的人生故事,你的喜好,你的志向。”肯特的个人生活是一篇热爱与渴念交织的故事。他尝试着成为故事中的孤寂英雄,他既是鲁宾孙·克鲁索(Crusoe),也是卡萨诺瓦(Casanova)【3】,还是唐·吉诃德(Quixote)。“我不会去做任何愚蠢的、无关紧要的事。”他说,“我……有摘星之志。”他在藏书票中频频使用一个通用的表达对梦想的追求的画面——一只手伸向夜空,这个画面更多地出现在肯特艺术创作的藏书票作品中。藏书票是一帧精致而弱不禁风的小纸,肯特称之为上天的恩赐。用他的话说:“偷书行为与其说是盗窃,不如说是谋杀。书籍不是物件,而是集合了人类智慧之大成……拥有书籍不仅充实了精神世界,而且在某种程度满足了所有者的成就感。”肯特所设计的藏书票表现出的,是作者和票主二人对书籍的执著热爱。在肯特股掌之间,藏书票成为一门可以互通、产生共鸣的艺术。【1】约翰尼斯•谷登堡(约1395—1468),德国工匠和发明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译注【2】丢勒(1471—1528),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重要的油画家、版画家、装饰设计家和理论家。贺加斯(1697—1764),英国油画家、版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在肖像画、风俗画和历史画方面有巨大贡献。里维尔(1735—1818),职业银匠,18世纪70年代热情支持爱国革命事业,为波士顿手工业者公认的领袖,其事迹经写进歌谣后至今传诵。比亚兹莱(1872—1898),19世纪英国插画家,继王尔德之后唯美主义运动的突出人物。格林纳韦(1846—1901),英国美术家、插图画家,她为儿童读物所作的插图独具一格。埃舍尔(1898—1972),荷兰版画艺术家,以运用写实的细部达到特异的视觉与观念效果的版画而闻名。夏加尔(1887—1985),俄裔法国油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其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译注【3】卡萨诺瓦(1725—1798),别名塞恩加尔骑士;意大利教士、作家、士兵、间谍和外交官;主要以意大利冒险家和“浪荡公子”的形象而知名。——译注目录序 1前言 61882—1907/ 感性领域 91908—1919 / 极大的幸福 241919—1922 / 照进黑暗的一束光 411922—1928/ 摘星之志 501928—1929/ 个人的、精选的符号 691929—1936/ 好几千英里 871936—1939/ 一半的幸福 1131940—1942/ 一只跃立的中国凤凰 1241941—1948 / 结交许多朋友 138商业藏书票/ 良好的意愿和勤奋的工作 1651950—1960/ 伙伴啊! 1821960—1971 / 单独一个人 208附录Ⅰ/ 以作序之名:论符号 226附录Ⅱ / 再次:以作序之名 228附录Ⅲ/ 罗克韦尔·肯特的藏书票 232参考书目 235致谢 238本文节选自《肯特传:肯特与他的藏书票艺术》金城出版社 蜜蜂文库 2014年   ---------------   蜜蜂出版/蜜蜂书店   图书订购、投稿与合作:418275327@qq.com   联系电话:010-89513492   蜜蜂出版QQ读者群:253094493   新浪微博:@蜜蜂出版官方微博 @蜜蜂书店   微信号:@beepub (蜜蜂出版) @beepubbookstore (蜜蜂书店)   蜜蜂出版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尚堡艺术区B-106   邮政编码:101118   ----------------   蜜蜂书店实体店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小堡尚堡艺术区B-106   乘车路线:国贸立交桥下坐808或809路在小堡北街站下车,直行300米右侧即是。蜜蜂书店微店: http://wap.koudaitong.com/v2/feature/127tmehcg  蜜蜂书店淘宝店:http://beepub.taobao.com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纸张和印刷太次,可惜了那些插图
  •     光凭在“饭后洗碗和饭后休息下再洗碗之间坚定的选择后者”就让我佩服的不行。书里面很多藏书票,特好看,真大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