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理想国》书评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5730366
作者:周何
页数:263页

古人的行为准则

在四书五经当中,再也没有哪本书具有《礼记》这样独一无二的重要性。《礼记》本身很特殊——表面看,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如何处理迎来送往、丧葬嫁娶诸般日常礼仪,实则是孔子为其门徒编撰的一门学问。因为先秦时期的儒家,除了化德仁民,立志恢复先古仁政,还涉及一个谋生的问题。孔子自己一生穷困,连死后入葬的费用、购买坟茔的费用都是子贡资助,他生前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儒生必须先解决生活这个立身大事。晚年组织几个得力弟子编撰《礼记》,目的是给弟子和后世的儒生开辟一条谋生之道。《礼记》问世之后,只在儒生之间传授,因为里面的各种仪式完全按照上古尧舜时期的准则进行,所以儒生开始成为民间祭礼上的司仪,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主持人。这是一个自先秦至晚清都具有独特地位的职业,非儒生不能为也。每个被人请去担当此任的儒生,都按照孔子为他们制定的规矩依礼行事,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礼记》发挥最大作用的一次是汉朝鼎定。刘邦击败项羽夺得天下,成为皇帝,即天子位时必须行大礼。但是由于天下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国家大半人口不是死于征战,就是死于杀戮,知识界更是一片速杀。谁来主持登基大典?谁懂全套登基礼仪?让刘邦非常苦恼。这时候,一个名叫叔孙通的儒生站了出来,他穿着儒服,带领三十多位有名望的儒生和一百多名学生,在郊野演练登基礼仪给刘邦看。刘邦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服从叔孙通的安排。从此后,中国封建历史历代王朝的登基、坐朝、进退、朝觐等各种仪式都固定下来,统称“朝仪”。

中华礼法典,儒家理想国

近来对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系列非常感兴趣,感觉这是当代人接触国学经典的最好入门指南。昨天刚刚读完的《儒家的理想国:礼记》尤为如此。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其中后两部都是《礼记》中的章节单独成篇,而五经中,《礼记》单独为一经。可见《礼记》一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礼记》原文来说,因为是讲解春秋之前礼法规矩的书籍,枯燥严肃,而且很多文字难以理解,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周何博士撰写的这本《儒家的理想国:礼记》,是他用现代白话把这本儒家经典重新解释,依然保留原有的韵味,只通俗不媚俗,更不恶俗,这一点上比那些XX讲坛的国内专家教授强上许多。这本书里,除了许多礼仪、礼意的说明、礼事的记载外,还有不少日常生活上必须要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等内容,不仅是我国先人的智慧结晶,生活积累,也是我们宝贵遗产。以往一直说移风易俗,现代社会受西方文明影响,很多过去的礼节在现在可能根本行不通,因此认为没有看这本书的必要。而真正读完这本书以后,发现自己以前浅薄的有些可笑。这些礼节的由来,如何权,如何变,如何坚守,其实都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传统和智慧。礼不可废,并不是说理不可变。礼的权变和心的感受古人对丧礼尤其重视,着墨也最多,当今社会因为社会组织结构和科技的变化,导致对于丧礼的变化应该是最大的,因为一是现在火化制度过去周礼上是没有的,二是过去的诸多宗族亲属,现在也少了很多。三是形式和时间上变化同样巨大、礼记里面说的丧礼需要服丧三年,至少25个月,现在肯定没有人这么做了,但是礼记里面所说的,内心挂念逝去的亲人,因此心中常常缅怀他们,这个心丧之礼往往还在。我们从《礼记》中能学到的主要是两个东西:一是从心的角度去客观的看待演变。二是从心的角度去认知自己的情感。古代的丧礼,对什么年龄、什么地位的人适用什么礼节都有严格规定,但这种规定也会因为不同的具体情况而权变。过去不满20岁的孩子去世叫“殇”,他的葬礼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礼记上就记载了一个为国家牺牲的少年战士汪琦按照成人办理丧事的,孔子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可见即便是古代,礼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而是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处置。这种处置强调的适当,也就是礼记中一再强调的“中庸”。我们说现在很多礼节都“一切从简”了,但是依然有“土豪”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这种情况,也是古人所不赞同的,所谓过尤不及,正是这个道理。虽然过去礼节很繁复,所费不菲,但孔子也提倡心意的表达而不是好富奢靡。他对生前只能煮豆喝粥,死后缺少棺椁的穷人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心意的表达是否诚敬,而不是在贫富。由此可以看出,礼制虽然代有因革,很多制度随着时代推移,不再适用,但其内涵及适合民情需要的基本精神,却是始终不变的。传统、传承的内涵周博士这本书并不是把《礼记》按照原有篇幅一一翻译点评的,而是根据《小戴礼记》的主要内容,把原文的四十九篇分成了四个部分:礼事:根据春秋时代的关于礼节的故事记载管中规豹于当时的礼制礼意:将古代冠礼(成人礼)、婚礼、丧礼、祭礼的形式和内涵进行详尽的讲解品德修养:把《礼记》中《中庸》、《大学》、《儒行》中记载的关于儒者的行为规范进行详细介绍。生活规范:对日常生活中的规矩进行详细规范在礼意章节中,把关于婚礼和冠礼的介绍尤为详细,不是简单的介绍程序,而是详解其内涵。这里不是我们现在弄几身汉服秀,或者举办传统婚礼,坐坐花轿掀掀盖头的热闹,而是通过对每个仪式的详细讲解,说明这个仪式是为了什么,赋予了什么希望。我在复习司法考试的时候把古代婚姻六礼背的滚瓜烂熟,但读过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古人婚礼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是让自己和旁人深切体会到婚礼的严肃性和责任感,同时营造家庭和睦,夫妻合作无间的氛围。记得很早以前看过刘墉先生的一篇文章,说起西式婚礼的因由:曾参加一个朋友女儿的婚礼。向来豪爽不羁,爱开黄腔的老友,挽着女儿走过红地毯,送到男孩子的身边。当新郎为新娘戴上戒指,女孩子的眼里滚下泪水。回头,她的老父,也湿了眼眶。跟洋人比起来,中国人闹洞房,要厉害得多。吃苹果、捡豆子、衔酒杯,甚至像《喜宴》电影里的“两人在被窝里脱衣服扔出来。”只是洋人婚礼,有个最狠的节目,外表很美,却蚀到骨子里。杯觥交错,歌声舞影,在新婚欢乐的最高潮,音乐声起,宾客一起鼓掌欢呼。新郎放下新娘的手,新娘走到中央,老父放下老妻,缓步走向自己的女儿,拥抱、起舞。《爹地的小女儿》《Daddy,s Little Girl》),这人人 都熟悉的歌,群众一起轻轻地唱。我常暗暗祈祷,将来女儿不要嫁给洋人。即便嫁,婚礼时也千万别奏这首曲子 。我知道,当音乐声起,女儿握住我的手,我的老泪,会像断线珠子般滚下。 。。。。殊不知,中国古代婚礼也是如此:“亲迎”,是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一是代表男方采取主动,二是新郎由女方父母手中将新娘接过来,同样含有接受托付终身的意义。三是新娘这一天必须离开生活多年的家,和最亲密的家人告别,心理总会有惶恐不安的感觉,需要新郎从她离家那一刻起,一直伴随身边,细心体贴照顾,慢慢适应。看似封建古板的教条礼制,实际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人文精神。我眼中这本书的意义过犹不及、美轮美奂、知耻后勇、诚不我欺,一张一弛等成语由来均是来自这本《礼记》,但我想这本书在历史上最大的价值似乎不在于此,而在于教育。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礼记》中冠礼、祭礼,更重要的在于其尊敬祖先,重在传承。我们文化伦理上“敬鬼神而远之”,而更加诚敬的对待自己的祖先,并非是一切托付给祖上,以便“大树底下好乘凉”。冠礼和祭礼的祭祀,是通过一系列仪式化的东西,传递责任感。尊敬祖先而不渝,所以其价值依然是存在着的祖先是已成过去的生命和生活,尊重祖先其实就是尊重历史:强调尊祖崇宗,也就是提倡历史教育。过去没有历史教育这种名称。这种教育的实质,却一向都是由尊祖观念的推广,予以广泛地实施中国传统的礼教,也包含着历史教育的任务。尤其是这种薪尽火传的责任教育,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上一代生命之命之火燃烧将尽,下一代有责任应该把火种接过来,继续燃烧自己,以照亮下一代,这就是薪尽火传。前几天看到有微博大V哀叹我们现在是一个充满“巨婴”的国度,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这种传统的中断是息息相关的,在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上面,我们比不上海峡对面的台湾,他们对“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认同感,远大于我们,文化和历史责任感也超过我们。另一方面是幼儿教育西方虽然现在发达,但在中世纪远远落后于我们的文化上千年,这本《礼记》功不可没,因为西方人对于儿童教育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才开始探索,而我们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对男女幼童何时进行何等教育,如何以身作则便已经介绍的很完善了。因此,这本书作为教育学著作,又被统治阶级视为经典,对于我们历朝历代蒙学教育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现在不能一味的提倡国学、甚至局限在蒙学,以教小孩背诵三字经当成灵丹妙药,但是重视传承,注意言传身教,将是我们薪火相传,不断成长的成功之路。


 儒家的理想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