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黑暗的故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44745932
作者:[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页数:548页

作者简介

《爱与黑暗的故事》被公认为阿摩司•奥兹最优秀的作品,已被译成近三十种语言。
这是关于两个好人的故事,“我”的父亲和母亲。关于两人如何相爱,如何紧紧相系;关于两个慷慨而善良的人,他们的婚姻如何以悲剧收场。这也有关一 个民族的群像,虽然火山近在咫尺,人们依然坠入爱河、感觉嫉妒、梦想迁升、传着闲话……
★家族的谜团,民族的史诗
★2007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
★2012年台湾“开卷好书奖”年度好书
★娜塔莉•波特曼执导电影开拍中!
我认为《爱与黑暗的故事》具有《圣经》般的宽容与诚实,这是奥兹先生一个人的“圣经”,但我希望它能成为所有善良的人们的“圣经”。因为,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自己的灵魂的秘密。
——莫言
这部小说精妙之处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被无限深远地没有答案地展现,唯有巨大到无言的悲怆和沉思。
——池莉
我要把《爱与黑暗的故事》拍成电影。母亲自杀,奥兹花了很长时间去构想种种情境,探问这件事为什么发生,这促使他成为一名作家。、
——娜塔莉•波特曼

内容概要

阿摩司•奥兹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当今希伯来语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一位。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2岁那年母亲自杀,直接把他推向了写作道路。父亲懂十几种语言,却只教他希伯来文。奥兹只用希伯来文写作,主要作品有《爱与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尔》、《一样的海》、《地下室里的黑豹》等。他擅长破解家庭生活之谜,家庭悲剧和夫妻情感是其作品常见的主题。他的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多次获大奖,其中包括以色列建国50周年之际颁发的 以色列国家奖、法国的费米娜奖、欧洲颇负盛名的歌德文化奖、西语界最有影响力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以及2013年国际弗兰茨•卡夫卡奖等。


 爱与黑暗的故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作为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我们总是希望在小说家那里读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毕竟,海枯石烂的爱情神话、勇武豪侠的孤胆英雄、竖起衣领坐在烟雾缭绕的酒馆里的落魄男人、矗立桥头孤独惆怅的绝世美女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打动读者的心。我们心甘情愿地追随作家进入灿烂超凡的文学世界,寄寓那些在平庸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不过,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却不愿意满足这类朴素的愿望,他从不尝试触碰种种难以企及的浪漫传奇,而总是书写普通人那平凡而微末的人生。正像奥兹自己说的,他笔下的世界始终围绕着正在写作的那只手旋转,“这只手就在你写作的地方: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中心”。在奥兹最重要的作品《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生活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的凯里姆亚伯拉罕区、一个名叫胡尔达的基布兹(类似于中国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集体)等地的以色列人一一浮现出来,随之带来的更有犹太人在20世纪经历的那些苦涩与痛苦的岁月。对于以色列读者来说,《爱与黑暗的故事》绝不是感伤的怀旧故事,而是将那些逝去的日子一点点从记忆中打捞上来,在心中将它们重新复活。《爱与黑暗的故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作家本人在40、50年代的耶路撒冷度过的童年岁月为主体,连带讲述其父母的家族在欧洲的历史以及自己成年后的经历,复原了一个犹太家庭在20世纪历史中的命运遭际。无论是父亲那来自俄国的克劳斯纳家族,还是母亲那来自波兰的穆斯曼家族,都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是欧洲文化最坚定的继承人和捍卫者。奥兹的伯父大卫·克劳斯纳是维也纳大学的比较文学教授,他甚至为了抵制愚昧、狭隘的反犹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思潮,拒绝在30年代离开奥地利,以便在大学讲坛上捍卫自由、开放的欧洲文明,最终惨遭纳粹杀害。奥兹的父亲熟练掌握十五六种欧洲语言,是希伯来语文学的专家。母亲也会说五六种语言,对文学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这些人却在20世纪上半叶席卷欧洲的反犹主义大潮的冲击下,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耶路撒冷寻找栖身之所。他们从来没有喜欢过这座中东城市。在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远远多于大学生的耶路撒冷,父亲始终无法在大学里找到教职,只能在图书馆管理员那琐碎的工作中浪费自己的才华。母亲漂亮、敏感,有着极深厚的文学修养,渴望着诗与远方式的浪漫,却在贫寒、枯燥的家庭琐事中耗尽了全部生存意志,在奥兹十二岁那年用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奶奶施罗密特的生活更是带有某种象征性。她第一眼看到耶路撒冷,就宣布这座亚洲城市充满了各种病菌。在此后的二十五年中,她始终与那些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每隔两三个小时就用消毒液打扫一遍房间。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以色列人都是奶奶施罗密特,他们执意要把中东古城改造成欧洲的模样,将巴勒斯坦人视为病菌欲除之而后快,却使得自己每天高度紧张,家园也变成了囚笼。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作家以儿童的视角和口吻成功地复原了那一代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困窘而平凡的生活。奥兹全家每隔两三个月就要穿戴整齐,在约定时间用公共电话给住在特拉维夫的亲戚打电话,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客套话,只是因为他们担心大屠杀随时可能发生,每一通电话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听到对方的声音;克洛赫玛尔夫妇家里永远弥漫着面团味儿和腌鳕鱼味儿;担任小学教师的诗人杰尔达一生都守着漆面斑驳的家具,住在昏暗冷清的房子里;小学校长伊莎贝拉·纳哈里埃里养了一屋子的猫,学生放学后教室就成了猫的天堂,她甚至能让打翻了花瓶的猫羞愧得在墙角里“罚站”。当然,生活并不总是显露出残酷的面容,爱与友谊总能让人们在凄风苦雨中找到安慰。父亲的第一本著作出版后,他像迎接新生儿那样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把书分送给邻居朋友,每天都跑到书店里打听新书的销量。当他发现自己的书一本也没有卖出去后,整天愁眉苦脸,向邻居扎黑先生抱怨天丧斯文、命运多舛。一星期后,父亲终于得意洋洋地宣布书店里的五本书都卖光了。可奥兹却不经意间在扎黑先生的书架上看到了五本父亲的著作。扎黑先生向奥兹眨眨眼睛,若无其事地把那几本书放到抽屉里。再比如那个父子俩一起种菜的故事。由于奥兹生活在一个有教养的市民居住区,根本找不到一把锄头,父亲只得用裁纸刀开垦出小得可怜一块土地,和奥兹一起种上西红柿、黄瓜和胡萝卜。可父子俩看着发芽后日渐枯萎的幼苗却完全束手无策。当父亲看到奥兹绝望地用眼药水给幼苗上“营养液”后,偷偷在夜里买回长好的植物种到地里。第二天一早,奥兹兴奋地发现那些“营养液”奏效了,可是原先种胡萝卜的地方却长出了西红柿!显然,奥兹总能在窘迫的生活中发现无数这类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使得《爱与黑暗的故事》虽然被沉重的气氛所笼罩,但读来却生趣盎然,并不会让人感到沉闷。如果奥兹仅仅在作品中书写犹太人在20世纪遭遇的种种苦难,简单地把这个民族塑造为单纯的受害者,那么《爱与黑暗的故事》就和犹太流散文学(Diaspora Literature)大潮中涌现出的作品没什么区别,真正让这部小说伟大的是其中对巴以关系的反思。奥兹在小说中坦言,在那个年代,穷酸狼狈的犹太人在举止优雅、衣着整洁的巴勒斯坦人面前自惭形秽。每当犹太人到巴勒斯坦人家里做客时,都会告诫家里的孩子要端庄得体,千万不能让阿拉伯邻居看不起。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前,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虽然互相猜忌,但也确实能够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年幼的奥兹曾在一家服装店里走失,困在商店的储物间里。几个小时以后,是一位阿拉伯裁缝解救了他,并把他送到家人身边。从此,这位裁缝的两个大眼袋和挂在脖子上的蓝绿色皮尺永远地留在了奥兹的记忆中,并被他在心里默默地称为“阿拉伯父亲”。在以色列建国前几个月,奥兹甚至还能够到东耶路撒冷拜访一位阿拉伯富商,并在优雅的庭院里与主人家的小姑娘一起玩耍。这一切都在1947年11月29日被改变了。那天凌晨,所有生活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都聚集在大街上,收听电台直播的联合国决议。当联大主席、巴西外长阿拉尼亚宣布在原英国托管地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提案获得通过后,原本温文尔雅的犹太人拥抱、大笑、哭泣、呼喊,似乎任何文字都不足以表达他们此刻的心情。而与灯火通明、充满欢声笑语的犹太人聚居区不同,所有巴勒斯坦人居住区都一片黑暗,被可怕的寂静所笼罩。他们一定听到了自己邻居的欢呼,但只能以沉默应对。他们不知道,再过五个月,自己世代居住的别墅将被新的主人占据。他们不知道,自己将在暗无天日的难民营老去,丝毫看不到回归的希望。他们更不知道,联大决议宣布的那一刻,约旦军队已经从军营开拔,包围耶路撒冷。在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摆布下,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相互敌视、纠缠,陷入无止境的厮杀。一向被以色列人视为左翼作家的奥兹从来不会因民族身份而无视犹太人身上的罪责。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奥兹多次讽刺犹太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在追忆父辈在欧洲受压迫、欺凌的历史时,他详细描写了那些犹太人如何在移居中东之前,心里暗暗发誓,要在巴勒斯坦成为欧洲人的榜样,让欧洲人看看文明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邻居。而读者只要想一想以色列大肆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在耶路撒冷建立隔离墙、羞辱刁难巴勒斯坦妇孺的种种劣迹,就可以感到那段文字背后的讽刺。似乎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并不能让人学会与人为善,只要获得权力,弱者转过身就要欺凌那些比他更弱小的同类。在作品中,当成年后的奥兹再次来到那个阿拉伯富商当年的宅邸前,看着庭院里的参天大树,他在想那个曾经和他一起玩耍过的小姑娘今天流落到哪里去了?是在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沦为永远的异乡人?还是在黎巴嫩、约旦等国的难民营里绝望地死去?而奥兹的“阿拉伯父亲”又到哪儿去了?当这个善良的巴勒斯坦人被犹太人赶出家园,在难民营度过余生时,他又该如何回忆那个当年被自己救助的犹太男孩?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答,生逢乱世,这些微小的感喟又有什么意义?读着奥兹笔下那些充满了爱与伤痛的故事,我们或许只能去思考,为什么曾经和睦相处的邻居,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世代仇杀的宿敌。帝国主义与强权政治在20世纪给南北朝鲜、南北越南、印度与巴基斯坦、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留下的伤疤,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抚平?原载《北京青年报》2016年5月27日
  •     估计看在我对以色列一直怀有强烈好感的份上,朋友柯向我推荐了以色列作家奥滋的《爱与黑暗的故事》,约好读完要谈谈看法。书名已经预示着故事的精彩,何况还是发生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复国背景下的故事,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少不了的,于是一口应承。然而开卷有毒,在书的前20%部分,我一直陷于昏昏欲睡的状态。自传不像自传,回忆录不像回忆录,作者絮絮叨叨零星散乱地回忆童年时代,聊童年时家里来往的学者、作家、名人等大人物。原谅我对欧洲文化的缺失,这些大人物的精妙之处于我是媚眼做给瞎子看了。一路顽强地读着,断断续续。凭着对以色列的好感,凭着对柯的应承,凭着一直相信前面的平淡琐碎是在憋大招,会在某个章节角落来个剧情大反转,将故事推向高潮。生活就是生活,不是剧情,一直到全书结束,并没有我期盼的戏剧性情节发生。但我竟不知不觉读完了,从书的30%起作者开始聊起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姨母、伯父、邻居、朋友、老师等各种小人物的生平琐事、传闻和笑料,在以色列建国初期、复国战争期间的日常生活。至此可算渐入佳境,将各种八卦娓娓道来。从欧洲逃亡到耶路撒冷的父母,失落困窘,婚姻最终以一方自杀收场。善于倾听、深受广大中老年妇女喜爱的祖父的风流韵事。洁癖、一生热衷消毒的祖母。外祖父从发家创业到落魄逃亡返璞归真为无产阶级的一生。暴戾的外祖母具备摧毁老公、子女一切幸福生活的技能。母亲童年时代的邻居妇女,在被抛弃绝望中自焚。驯养着一大群猫的小学老师。童年时候暗恋着的小学老师,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童年时收留过作者的阿拉伯老人,善良温暖。被他玩耍时错手伤害过的阿拉伯小朋友。留在欧洲被屠杀的伯父一家。照管过他的邻居阿姨,热衷到各个服装店免费试衣,最后死于复国战争时的流弹。耶路撒冷每一个宵禁的晚上,居民锁在家中写作,写书、写文章、写诗、写回忆录、写小册子、写传单,家就像一艘潜水艇,深深潜入雨夜水底。这里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平均文化水平之高,在缺少娱乐活动的深夜,最普及的消遣竟是写作,而不是打牌、麻将和啪啪啪。在联合国投票通过以色列建国决议的当夜,作者被父母叫醒,和邻居、路人一起见证庆祝、啜泣、欢呼、起舞、歌唱声中夹杂着阿拉伯居住区传来的怒吼。紧接而来的复国战争,阿拉伯世界对犹太人居住地的袭击冲突,在混乱中丧生的邻居,被炸得面目全非,凭着一双袜子辨别身份。邻居某儿子过马路时被阿拉伯阻击手爆头。一大群人在走廊角落地板上躲避炮弹轰炸、机关枪扫射。装载犹太人人的救护车、公共汽车被伏击燃烧死亡,作者父亲的大部分同事就在其中。作者母亲的女朋友到院子里取水桶和拖把时被一发炮弹击中。物资配给紧张,通宵排队领取四分之一的鸡。复国战争在这里没有传奇、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没有伟大的战略,有的只是身边的死亡、混乱和恐怖。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平淡无奇的故事,如拼图般拼出了犹太人家族的流浪史、以色列建国史。历史大事件在史书上只是一段冰冷的文字,而对于时代中的小人物来说,是一段段鲜活、琐碎、悲哀或者快乐的生活细节。
  •     这部小说精妙之处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被无限深远地没有答案地展现,唯有巨大到无言的悲怆和沉思。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喜欢奥兹先生的叙事方式,但翻译的太不走心了,经常因为错别字从叙事里跳出来...
  •     就像听一个老人温柔的讲完了他自记事起到母亲自杀那几年的故事。家庭的爱与犹太民族承受的黑暗历史交织着填满了阿摩司·奥兹的童年。老年的他于是写下了这些爱与黑暗的绵长回忆。
  •     值得读无数遍的书。感觉母亲的自杀像个黑洞,也像个迷题,整本书就像围绕着这个展开的。我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母亲为啥自杀,但是奥兹拆开的那些关于母亲自杀的想象与描写真是裹挟了所有,往这个中心吸。
  •     ■ 三四个月…终于看完 ■没有细看政治武装冲突部分 ■家庭的重要性 ■母亲的灵气逼人。美丽。才华横溢。激情。理想主义。忧郁。作家最爱的大概是她。■绅士 ■ 天性敏感。人生只能靠自己探索。■我在胡扯。总之,看着看着总要流泪
  •     从融进血肉的个体经验到难以回避的民族命运,无论是爱还是黑暗的部分都沉重得逼人掉泪。要感谢译者让我从中文版本也能体会到奥兹语言的那种“诗意和张力”。
  •     奥兹的自传小说,脉络宏大,通过自己童年-少年的回忆串起了一整个犹太人建国前后的生活图景,内容包罗广泛,又因为回忆之真实而无比真诚。加上编排上起伏有致,文笔诗意十足,尤其结尾处母亲之死几章,感人至深,花十天读完,奥兹的成长史犹在眼前的同时,以小见大得以一窥此前从未了解过的以色列概况,感慨良多。
  •     亚马逊试读。
  •     犹太人果然是个神奇的存在 适合冬天慢慢看的书 值得二刷
  •     刻画了以色列最早期的建国者的内心以及他们对于不是祖国但是生长大的国家的怀念.妈妈的角色很细腻
  •     回想自己与这本书的一切,仅剩海浪般一阵一阵还在颤抖的感动,情节都被时间冲刷的漫灭不清,但我对奥兹高度风格化的自传手法印象深刻,破碎的往昔,无穷无尽的回忆,捉摸不透又屡屡重现的情绪,母亲之死,巴以冲突,儿时遇见的女子,把阿拉伯孩子弄得从树上掉下来的经历……“我想变成一片云,变成月球表面的一块石头”……这本书改变了我体会记忆的方式,那时读的时候,泪水怎么都抑制不住。以至于我现在回想这本书,竟分不清到底是我自己的回忆还是书中真实的剧情。
  •     记忆的累累白骨。20161006。
  •     即使奥兹不拿诺贝尔,其成就也不会输给一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说,要做一本书;他说,孤独酷似沉重的铁锤,打碎着玻璃,锻造着钢铁。
  •     中东之殇
  •     像一曲给母亲的挽歌,在最后死亡的一幕达到高潮之时戛然而止。
  •     花了半个多月的零碎时间看完了这本让娜塔莉·波特曼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拍成电影的书,一部几乎是在读第一页就能明白这是一部伟大作品的书,20世纪上半叶整个希伯来民族流散的故事,人性的弱点,过去与当代,现实与梦想,家庭与民族,中东与世界,都被奥兹用旧约一样美丽的语言、锡安山一样悲伤的情感、约旦河一样深沉的构想,用一个耶路撒冷孩童看待生活琐事的目光,刻进了这本500多页的史诗般的小说里。
  •     以色列建国写得非常精彩,让人如身临其境。妈妈的命运让人唏嘘,文中孩子对妈妈的死无法原谅,作者似乎更同情父亲。
  •     看完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回想起来,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可谓醇厚多汁。
  •     许多家庭的故事,悲欢离合。一个民族的坎坷,不忍回首。这是一个读书的民族,不屈的民族,顽强的民族。这是一个知识的家庭,文学的家庭,但也是悲剧的家庭。家庭史就是一部民族史,因为他们都是饱读诗书者,都懂各种语言。在民族跌宕起伏中记录下点点滴滴。有人说最伟大的两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但读完《应许之地》和这本后,深切感到犹太的伟大与倔强。不管命运如何作弄我们,但书籍是永恒的,知识是不朽的。也许一代人看不出什么,但下一代,下下代,最终会让你们知道什么是书籍的力量。可以消灭肉体,但不屈的灵魂,终将会爬起,嘲笑你们的愚昧。
  •     虽名为「故事」,这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显然缺少精彩的故事所必需的起承转合以及高潮。当然,奥兹的本意大概也不在于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是更希望以冷峻且克制的笔触,描述20世纪巴勒斯坦犹太人的生活百态和心理素质。
  •     开始读得有点枯燥,开头部分因为间隔时间太长甚至重读了一遍,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觉好看,从一个家庭的悲欢衍生至一个民族的盛衰。再次庆幸看完了整本书没有中途放弃。
  •     今年看的唯一自传体小说,本来只想在电影资源出来之前随便看看,没想到这么有趣。还被科普了很多以色列独立前后的背景知识和文化~
  •     读的奥兹的签名本。细致入微,需要在寂静的环境中才能体味。PS,我真的不喜欢你随便把毛茸茸的大手往中国漂亮姑娘的后背上搓~
  •     缓慢真实的忧伤,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思考过的,又遥远地像象牙塔顶端的海市蜃楼
  •     妈妈,今夜为你痛哭。
  •     非常温暖的故事
  •     "我们等了两千年才在耶路撒冷找到了立足之地,实在不愿立刻离开。我们一抬脚,别人就会立刻把我们那一小块地方夺走。”
  •     书名起得好。
  •     起先不好读,比午夜之子更不好读;然后很黑暗,这是接触那个世界的第一面,很绝望;最终居然真的读出了爱,了不起。
  •     很多有趣的小细节 爱洁癖的祖母 私奔的年龄差异的祖父母家族式的辉煌与起伏 耄耋之年仍跟贾宝玉似的祖父 有趣
  •     好深奥难懂的书
  •     小中见大,可推山河
  •     爱与黑暗共有的是遗憾,对于奥兹有关于阿爱莎的更多则是他的母亲,从一开始就繁复提及母亲的死,一直“拖延”到最后才说全那次死亡的一整个过程,呈现出一个个亲友口述片段里拼接留下的痕迹。奥兹的真诚如他尊敬的老师杰尔达,故事一样也讲述给他自己,一部分他把握十足,另一些拼凑着还原他自己也在找寻的答案,没有包袱,没有哄骗或哗众取宠的必要。
  •     就算是有收有放也太长了,简直是一部以色列知识分子群像,生活各自的生活。对于民族主义,对于战争,对于孤独和忧郁,对于敏锐的痛苦,所有语言显得非常刻板。母亲是失望的溺水者,奥兹离家出走,父亲独自老去,结尾部分情节反复跳跃。更喜欢昆德拉式的敏感,奥兹太重了。
  •     从今年六月开始读,中间放下过一阵子,但这本书真的是越看越放不下。
  •     出身犹太大文豪家族,耳濡目染的生活描述,不觉使读者进入一个文化圣殿,了解耶路撒冷,了解巴以分治,了解英国在中东历史上和稀泥,破坏当地宗教、文化、生活的“破烂”之举,好奇的是在文化人的画卷中多次被战争颠沛流离,但丝毫没有一点血腥的描述,似乎身在世外桃源,对严酷的战争没有丝毫的控告,只看到轻描淡写;抑郁症的母亲对周围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花甲之年重写当年的故事,心里多少不能释怀,父亲、母亲、自己;父亲、母亲单放起来看都是杰出的知识分子、与人交好,但是放在一起就产生巨大家庭问题,最终母亲服用过量安眠药了解生命。
  •     惊人的记忆和真诚的表达,据说还是阿犹之间的活动人士,佩服。不过很奇怪,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断续又重复的章节写法?
  •     一、母亲之死。作者多年追逐的屠杀母亲破碎灵魂的老连环杀手(第28章),也许可以从他对阿格农的描写中找到些蛛丝马迹,他写道,阿格农本人是个严守宗教戒律的犹太人,他守安息日,戴无檐小帽,用文字表述,是惧怕上帝的人。在希伯来语中,“害怕”和“信仰”是同义词。在阿格农的小说中,有些角落采用了非直接、高超的掩饰方式,害怕上帝被描绘成可怕地敬畏上帝。阿格农相信上帝、害怕上帝,但是他不爱上帝。“我是个心平气和的人。”长篇小说《宿夜的客人》中的丹尼尔·巴赫说,“我不相信全能的上帝要他的子民好。”由于母亲的敏感,阿格农式的悲观情愫在她十六岁面对牧羊女的画勃然大怒时已经埋下了种子,此后的二十多年绝望不断的腐蚀她的灵魂,终致魂不附体。
  •     犹太童年琐碎,但是还是喜欢oz.. 除了他从小就是一个犹太民族主义者——像宗教或者历史观着魔。。 一本极其考验耐力的书
  •     看了一半回想开头几章,发现一点儿都想不起,遂弃。童年群像,琐碎而缓慢,目前我还没这个心境去看完。翻译不至于糟糕,但也相当一般了。
  •     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名著
  •     翻译~呃~希望有天可以有时间当作翻译练习,如果能找到英文版的话。
  •     祖輩對歐洲文化的嚮往、父輩熱衷學術的傾心、大屠殺的恐懼、建國時的狂喜、在基布茲的身體勞動、老猶太與新以色列的傳承與斷裂、與阿拉伯人對峙的緊張、母親的自殺....都在奧茲樸實的文字中變成一個個微小的鄉愁片刻。奧茲因其文學得到無數的讚譽,卻也飽受以色列右翼及阿拉伯人的批評,但他依然用帶有正義的憐憫,寫下猶太民族最深沉的百年孤寂。
  •     拥有水晶般的质感,平静无波的叙述好似无关紧要的大小琐事,却一步步折射出历史,民族,时代的沉重影子。
  •     我喜欢那个博学的父亲,风流的爷爷,还有饱含深情的妈妈!
  •     两个月前读了前半段,作者母亲抑郁失眠的状态令人震惊,身体仿佛留下了印记,也跟着失眠了一个多月。后来有位得了抑郁的明星自杀,到处都在宣传抑郁问题。如梦初醒,开始从这忧虑中走出来。如今再来读后半段,又多了层不一样的味道。
  •     读到3/4 弃 现阶段估计有点受不了这么绵长絮叨的表达
  •     为什么犹太人一直被驱逐?
  •     非常喜欢
  •     这本忘了标注了
  •     我想在我抛开种族历史的不谈 我会永远记得 性感 这个字眼带来的感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