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赌金者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7609333
作者:陆一
页数:254页

作者简介

管金生、尉文渊、阚治东、汤仁荣……这些中国证券市场上曾经的风云人物,在国债期货327事件之后,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20年来,关于这一事件,坊间流传了各种版本的揣测和猜疑。
本书作者在逐一访谈各方当事人的基础上,结合数千份、数百万字的档案资料,用细致的考证、生动的描述完整地还原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第一次披露了当年贴息决策的详细过程,第一次披露了最后8分钟万国证券巨额空单的操作细节,第一次披露了当年管金生决策的心路历程,第一次披露了万国证券一步步做局入局解困受困的完整情节,第一次披露了辽国发从进入证券市场到制造出惊天系列金融诈骗案的全貌……堪称迄今为止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纪实之作。

书籍目录

自序/1
引子黑色8分钟/1
金边债券
倒卖国库券的人们/
国债和国债交易/
国债市场化改革/
命定对手
尉文渊其人/
国债期货第一单/
大鳄中经开/
万国证券与管金生/
舞台搭建
1993年发生了什么?/
不起眼的行政决定/
有关贴息与贴补的争议/
市场格局悄然改变/
国债期货向社会开放/
舞台落成/
预演癫狂
314的故事/
搅局者辽国发/
做局入局
万国证券的春节海南会议/
327登场/
中经开为什么做多?/
赌者罔道
万国寻求脱困的过程/
尉文渊上班第一天/
辽国发变盘/
管金生的“紧急约见”/
耿亮、姚刚造访上海证交所/
万国证券的最后决策/
收拾残局
救市场、救万国/
半夜发布的加息公告/
汤仁荣上书/
327平仓/
戴园晨的诛心之论/
难止余波
商品期货热炒和319爆仓/
像幽灵一样徘徊的游资/
刘鸿儒、周道炯和管金生/
重开试点/
叫停国债期货/
谁在裸泳
当自行车两个轮子被闸死/
上海证交所的噩梦/
追债辽国发/
收官胜手
尉文渊走了/
五味杂陈的上海证交所五周年庆/
新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
申银与万国合并/
争先恐后的沪深股市/
中国证监会一统天下/
收官后的华丽开局/
尾声谁是赢家?/
附录1上海证交所的国债期货合约品种代码编制方法/
附录21994年7月—1996年1月保值贴补率变化一览表/
附录3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4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扬访谈录/
附录5刘鸿儒对327的反思/
附录6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有关管金生的刑事判决书(全文)/
附录7与证券交易所相关的法律规章演变/
附录8从327到816/
附录9万国证券年轻人在微信群由纪念庄东辰而引发的对327事件的反思/
附录10管金生2013年7月18日在万国人25年再聚首晚会上的讲话/
后记/

内容概要

陆一,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专栏作家。80年代中期从共青团上海市委研究室进入《世界经济导报》,历任记者、编辑、编委、要闻部副主任,1988年获首届“上海市十佳记者”称号。1994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任职至今。
参与创办专业刊物《上市公司》,担任编辑部主任10年。先后出版了《球籍——一个世纪性的选择》、《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谈股论经:中国证券市场基本概念辨误》、《陆一良心说股事——你不知道的中国股市那些事》等著作。


 中国赌金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花了一下午读完,说句老实话,大失所望,和《赌金者》相比,就是东施效颦。人物简单,资料贫乏。对于事件的描述距离过远,缺乏多方几个关键人物的原始材料,来来去去就是尉文渊、管金生,当时参与327那么多人物的众生相呢?有大腕应该也有普通人啊,他们的命运沉浮呢?即使这两个人物也没有深度挖掘,整本书乏善可陈,作者应读一下迈克尔刘易斯的几本书,看看差距。
  •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图文版 http://www.lubao66.com/html/2015/cqcf_0712/181.html2015-07-12 20:48:43 一、研究的起因327事件是中国金融史上著名的多空大战。最近看到一篇报导——《管金生首次公开谈327事件:我错在缺少政治智慧》。管金生自己认为:我没有采取不作为,我是想有所作为,想制止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错在什么地方呢?我采取了单纯的技术处理办法,如果当时我有足够的智慧,完全应当综合采用外交和政治的手段,管理者不作为就向管理者的上级再反映,一定要停牌,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好友迈克吴也从政治智慧的角度评论:327他是最大的输家,今天当年的赢家都亡命天涯,他说我还活着!说自己缺少政治智慧~恰恰是告诉那些经常得瑟所谓看得懂政治的股市老手。当然,还有很多后来的研究者研究背后的阴谋论,后面的大博弈,但是这些已经湮灭在尘埃里,且无法证实。在管金生的谈话中,我发现即使到现在,他还没有认清楚327国债期货的金融本质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他还是有些不服,认为“期货交易的本质是合同买卖,327国债贴息的决策者们懂得期货交易的本质是合同买卖,他们就一定会意识到贴息就是改变了交易合同的内容”。这里,我纯粹站在金融投资的角度去分析327国债期货,通过把327国债期货分析清楚,探讨出其中的各种情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查阅金融学理论书籍,去上海图书馆把所有当时的资料进行查阅(包括当时的各类公告,新闻,各种数据等),且访谈了部分当时的亲历者(通过访谈发现受制于当时历史条件,亲历者的金融期货投资知识比较匮乏)。为什么要研究327事件的多空大战以及金融本质?我希望读者能够通过理解历史,对当下股市“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有深入了解,限于“现在”还不是“历史”,因此不对“现在”做出评论,原因,你懂的。二、事件的描述1、当时的国债能成为期货品种吗?当时的监管层是艺不高人胆大,但这和历史条件有关,那个时候谁懂证券期货呢?我的好友许万国跟我讲当年证券市场刚成立时候的历史,他当时是大学财经领域的教师,对于股市的知识都很有限,在学校图书馆,都很难找到关于金融投资方面的资料。当时,改革就需要这种精神。可是问题来了,中国当年的国债都是固定到期一次付息的,付息率是规定好的,同时也没有一个国债市场,根本就没有市场利率。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个期货交易品种。说起期货交易品种,有两类可以交易,一种是由现货,且这个现货的价格是个连续性的。我称之为连续性期货。我们所见的绝大部分期货都是连续性期货。比如黄金期货的交易是基于现货黄金连续的价格,股指期货的交易室基于股指连续的走势。黄金期货是对现货黄金未来某个月价格的一个预测值,这个值是随时变化的,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但是未来受现在多种情况影响。期货和赌场赌博是不一样的。比如猜硬币正反游戏,这个是纯赌博,在硬币没有造假的情况下,正反的概率各50%,投资者没有办法去分析下一个正反。但是期货市场的概率是不确定的,是可以分析的,分析方法不外乎宏观的,行业的,供求的,市场面的,技术面的,资金面的等等。现在一个问题是:如果问2016年大选是不是希拉里赢的总统?到了最后一刻,肯定只有两个结果:成还是没成。但是,之前呢?这个是不是可以分析的,至少可以分析希拉里当选的概率。尽管最终一天会变成0%,或者100%,但是在当下,如果有个期货合约,这个合约把当选概率0-100%换算成0-100元,可以进行交易,这个交易就是希拉里是否当选总统的期货合约。只不过,交易的是当选概率。有这种期货存在吗?这算是赌博吗?有这种期货存在,比如这是2012年奥巴马当选总统的概率期货,曾经在INTRADE交易网站可以进行交易。图1:事件性期货:2012年奥巴马成为总统的概率期货“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这种期货内在交易标的不是像其他现货(比如黄金,股指)价格一样有连续的交易价格。现货是不能交易的,现货只能在最后一刻成为0或者1.这种期货叫做事件性期货。正规的期货交易所也有这样的期货,比如天气期货,标的可以是在大豆主产区某个时刻会不会出现霜冻等等。这既可以为豆农套保恶劣天气风险,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交易工具。参与交易的人都是非常专业的投资者,需要对天气状况非常懂。开仓量会受到严重限制,否则,到期可能会遭遇严重损失或收益。所以,回归合约设立上,当时的国债是固定利率,根本没有市场化利率,所以国债期货其实是没法交易的。确实也这样,国债期货刚上市,几乎没有交易量——当时的主流投资者也清楚这根本就不是期货合约。不过事情总会起变化。由于当时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为了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加强控制通货膨胀的力度,央行于1993年6月29日发布《关于实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保值的相关规定》,从93年7月11日开始,对城乡居民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1994年10月以后中央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率,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图2:当时的高通胀与高利率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保值贴补率是什么概念?就是保值储蓄存款(或国债)在保值期内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国债息票利率)的部分。其计算公式为:“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图3:当时的保值贴补率数据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有了保值贴补率,就可以作为期货品种了,因为保值贴补率是不确定的,但是是可以分析的,分析的基点在于通货膨胀率。相当于以92(3)年国债为基础的期货合约,就是判断到期时保值贴补率是多少(这个数据是央行公布,和物价挂钩。)由于通货膨胀指数具有半连续性,每月才有一个数据(不像股指一样有连续的实时数据),因此,327国债可以理解为半连续非事件性期货。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国债是固定利率的,327国债是9.5%,为什么这么定价,当时发行时的3年期存款利率8.28%,当时为了促进老百姓购买国债,加上了1.22%的溢价。但是93年7月11日以后,3年期存款利率变成了12.24%。也就是说,即使考虑到保值贴补率,国债的收益率吸引力还是不大,因为同样的3年期存款利率也享受保值贴补率,而存款利率的票面利息(12.24%)比国债收益率更大。从道理上来说,如果想继续发国债,财政部应该贴息。有两种贴息方法,一种是小贴息,9.5%贴到12.24%,国债收益率贴到了存款利率。还有一种是大贴息,9.5%本身是(8.28%+1.22%),贴息也应该是12.24%+1.22%。而贴不贴息,取决于财政部出的公告——财政部在发行93年国债的时候,为了解决当时1993年国库券发行不畅的应急问题,出了公告,对1993年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国库券采取了“相应调整利率”(贴息)并同时“实行保值”的措施(保值贴补),而且还非常明确地公告了1993年3年期和5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调高的数值(贴息率)。但是对于同属公告涵盖范围的1992年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国库券,却只含糊地提了一句“实行保值”(保值贴补)。如何保值、是否和1993年国库券同样调整年利率(贴息)?却语焉不详。并且是大贴息还是小贴息,也取决于财政部的公告,财政部的公告最终会对贴息问题一锤定音,这个事件也可以作为期货,只不过是事件性期货,存在概率。毕竟93年国债财政部出了公告贴了息,92年国债为什么不贴呢?由此,相关国债(尤其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国债)的到期值由固定利率的预期,一变而成了取决于到期日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率(即调高国库券年利率的比例);而国债兑付时的收益率的最终决定,不仅将随兑付当月的保值贴补率而变动,还将和更难以捉摸的政府对贴息率的行政决策以及是否及时宣示相关。所以,327国债变身为半连续且包含事件的期货,因为事件存在,导致终值的变化会非常大。交易这样的品种,对投资者的风控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非常非常高。图4:327国债和国债期货合约内容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2、当时的多空双方和战斗进程327期货在1994年随着央行的保值贴补率不断上行而稳步上行。图5:327国债期货1994年下半年走势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1995年春节后开始出现明显多空阵营,产生分歧。多头以财政部下属的中经开为代表,空头以万国证券和辽宁国发集团为代表。空头做空的理由:1.保值贴补率将下降——自1995年1月起,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见顶回落,抑制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2.不会贴息——如果财政部对三年期以上国债贴息,将增加财政支出几十亿元。并且国家会改变国债发行条件优于储蓄的现象。多头做多的理由:1.保值贴补率不会低——通胀仍然很严重2.国债会贴息——当时“327”国债的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不贴息将会损害国债“金边”债券的形象,并且影响新债发行。图6:327国债期货多空双方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1995年春节后尽管有各类传言关于贴息,但消息未得证实,期市多空双方不敢发力,327品种在148元上下波动。23日大决战前一周持仓量开始持续增加。图7:1995年春季前327国债期货走势不愠不火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图8: 327国债期货交易量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图9: 327国债期货持仓量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图10: 327国债期货1995年2月23日当天走势 “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图11: 327国债期货停牌前K线图“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2月22日周三,受贴息消息刺激,92国债行情开始启动,319合约当日剧升0.9元,但同为92国债的327品种却基本未动,显示空头主力集中于此,当日327未平仓合约数达到了360万口(较年初增加了200万口),相当于面值720亿,是债券总发行量的3.6倍。1995年2月22日晚上财政部为了完成当期国债发行任务,公布了95年国债发行计划,3年国债利率高于定存1.76%(这个可是大贴息),仍然体现了国债优先的原则,923国债贴息的概率大为增加,这时盲目的做空风险极大。2月23日周四,随着前晚财政部公告,市场反应偏多。上交所327品种以148.50元开市,价位也迅速抬升,价位直上150.80元。下午开市后,空头主力之一的辽宁国发临阵倒戈空翻多,导致空头崩溃,327品种价格上攀至151元以上,比开市上升3元,按照22日的持仓情况,价格每上升1元,空方将损失7.2亿,考虑到当时最高2.5%的保证金比例,至此空方已经血本无归。下午4点22分13秒,价格定格在151.3元,随后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黑色8分钟,万国证券砸盘造市,最后一笔730万的巨单将327市价封在147.5元,当天开仓多头全面爆仓,市场一片混乱。当日,327持仓总量高达1400万口,面值2800亿,是发行量的14倍。其中万国持仓不仅远超其最高持仓数量40万口的限制,而且也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保证金,属于严重透支违规交易。当晚,上交所宣布取消最后7分47秒的交易,收盘价定为151.3,成交量、结算价以及持仓数量的计算都扣除此时段的交易,万国证券巨亏。图12: 交易所晚上6:30出信息,11点出公告“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2月24日周五,财政部公布贴息公告,将923票面利率从9.5%提高至12.24%(小贴息),兑付价格因此提升5.48元,多头全面获胜——96和97年财政部对933国债和925国债分别也进行了贴息,此时国债期货早已关闭。很难说中经开为了期货牟利促成了贴息一事——至少贴息这事是符合逻辑的,是可能性很大的。上交所暂缓开市,实行0.5元的涨跌停板,当日期市全线涨停,成交298亿元,此时327合约的持仓量仍有390万口。为了降低市场的系统风险,上交所决定在27-28日暂停竞价交易,开设协议平仓专场,3月1日又延期一天才将327品种持仓有效控制。图13:协议平仓的小屋“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鉴于我国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宣告暂停国债期货交易。199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995年7月保值贴补率为13.01%。“923券”最终本息兑付160元(100+100x9.5%+100(12.24%+13.01%)x2),高于债券发行时预定的支付价格31.5元(160-128.5)。至于背后大鳄们所谓的阴谋以及以后的经历并不是我们这里探讨的对象。我们核心探讨的是,923国债价值能事先大概算清楚吗?三、计算327国债的价值影响1992年三年期国债现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1、基础价格:92(3)现券的票面利率为9.5%,如果不计保值和贴息,到期本息之和为128.50元。 100+9.5+9.5+9.5=128.5元2、保值贴补率:92(3)现券从1993年7月11日起实行保值,因而,其中1995年6月份到期兑付时的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影响着92(3)现券的实际价值。 3、贴息问题:1993年7月1日,人民币三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上调至12.24%,这与92(3)现券的票面利率拉出了2.74个百分点的利差,而1994年7月10日财政部发布的公告仅仅规定了92(3)等国债品种将与居民储蓄存款一样享受保值贴补,并未说明92(3)现券是否将随着储蓄利率的提高进行同步调整。因此,92(3)现券是否加息成为市场一大悬念,直接影响92(3)现券的到期价值。 下面是我做的情景假设。因为空方认为不应该有贴息,因此仅需要预测的是7月份的保值贴补率。当时期货价格在148元,隐含的保值贴补率是9.75%(偏低)。而当时公布的一月份的保值贴补率为9.84%,可以算出到期价值为148.18元,其实做多做空意思不大,这和当时价格走势也一样,波动不大。但是,7月份的保值贴补率是不知道的,春节后2月份的保值贴补率也公告出来,10.38元,这样到期价值为149.26,这完全不有利于空头——即使没有贴息的情况。没有任何分析能力,按照金融学假设就是等价鞅,也就是2月保值贴补率=7月保值贴补率。但是问题是,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尽管在回落,但是如果按照92年定基,通货膨胀指数相对于92年定基的通货膨胀指数还在上升,因此7月份保值贴补率持续上升概率非常大。从下图我们看出,即使没有贴息,按照7月份的保值贴补率计算的到期价值是154.52元。这个就足够打爆空头了。说空头和多空的鏖战,主要是博弈事件性期货:财政部贴不贴息。其实在半连续性期货上,空头就已经完败了。其他的仅是为多头锦上添花。图14:历年的保值贴补率变化“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与93、95国债大贴息不同的是,92国债按照财政部公告,是小贴息(仅12.24%),而不是大贴息(12.24%+溢价的1.22%)。我们继续算,按照小贴息,在2月中旬,已知2月份保值贴补率和小贴息来计算,到期价值为154.74,多方完败空方。如果按照7月份公布的保值贴补率和小贴息计算,到期价值是160元(这个是最后财政部支付的实际价值),多方完败空方。我们继续算,按照大贴息,毕竟93国债按照大贴息,到了22日晚上,95国债也是大贴息。已知2月份保值贴补率和大贴息来计算,到期价值为157.18,多方完败空方。如果按照7月份公布的保值贴补率和大贴息计算,到期价值是162.44元,多方完败空方。图15:国债期货价值敏感性分析“327事件”多空大战的金融本质四、看金融问题不要看阴谋论,而是要看金融本质这里想强调的是,对于事件性期货,本来就不应该拿上全部仓位去搏,这无视金融风险管理。而327国债期货是个半连续且事件性期货,不应该拿上全部身家去搏。但是更可悲的是,其实即使没有贴息这个事件性问题,单纯分析保值贴补率就知道,在148元开空头,也是极端不理性的。因为当时的价格,根本没有包含大贴息还是小贴息的预期。如果当时价格在165元,则才是已经包含大贴息且过高预期的保值贴补率的预期,那时候做空才有必胜的把握。空方犯的错误在金融分析角度来看,简直非常无知。贴息不贴息问题,即使是个事件,他们也应该研究基本面(就好比能不能当选总统,也是有一套研究方法的),我查阅当时资料,当时财政专家们在争议的是到底大贴息还是小贴息,而不是在争议贴不贴息!——不过当时的顶级财政专家们都在北京。也就是说更好的事件参与是财政部到底是大贴息还是小贴息。空方的判断没考虑市场预期且非常武断。即使不考虑贴息问题,单纯研究保值贴补率就可以决胜负手的。由于保值贴补率的计算是宏观问题,对宏观形势判断至关重要,这点上空方也缺乏专业人才。上海的宏观证券金融分析人才得2000年以后才逐渐增加。327多空大战为后世留下来各种传说,大家津津乐道,但是,我认为,更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了解合约的金融本质,对每个要点进行深度基本面分析,了解市场预期差,这场大战就不应该在148元去打。那里打,空头基本算是完败的。当下的股市也面临着多空大决战,并且现在来看还未结束,每天产生种种段子,后世也必然留下种种传说,让后世的投资者津津乐道。但是,对于理性的金融投资者,更需要明白的是:当下股市的金融本质是什么?了解了这个金融本质,形势就一目了然。王成
  •     之前看过作者在ft中文网的专栏。偶然在书店找到作者的中国赌金者。书中有一些具体数字表达有误而且是不应出现的低级印刷错误。但是这不妨碍这本书的内容上的无可替代的价值。 历史上很多事情都在记忆中被快速更迭。被快速更迭的记忆在时间面前惯性般的重复。那是一个敢做开创者的相对自由的年代。那是一个混乱的群雄叠出的年代。英雄抑或枭雄无字而明。作者用历史上第一次大对战做引子用相对客观尽量中立的角度来为读者描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极其可贵的。 327是绝佳的引子。赌金者不论中美都只是某种人性的放大。ltcm是赌理论而遇上俄国违约。这大概是意料之中的黑天鹅。 327多空赌的是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或言宏观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的博弈。市场玩家的百态和结局孑然不同。大致可以看出两个市场的大相径庭。历史本身就不是一手的。而历史带给每个读者的思考和启发却是一个新的开端。我們经常说以史为鉴。晓古而明今。这些都对。但是角度或许可以一换。这大概是作者和他的引子带给我最好的启发。还有一点就是不只是历史没有假设。而是一切都没有假设。脱离实情的假设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假设是思维方式的一種推演。而脱离实情的推演只是臆断。书是极佳但校对还望关注。 没有绝对的完美。可是低级错误能免亦免。细节体现态度。作者写的很用心。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借用书中结尾“20年来许多人一直在反思327事件和那一个时期的历史教训,但往往忽视了,在改革初期,我们是从放权让利开始起步的;但在改革的30多年之后,我们的某些政府部门最终却以集权争利来运转着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监管是必要的,但不是从棺材到尿戒子式的计划经济思维,制定规则,保证公平,让市场自己开花结果。到底是制度缺陷还是人的贪婪催发了这起事件争论了多年,许多细节因为当时中国金融行业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已无从考证,但教训对今天的金融市场仍然试用,如何管住政府和官员的手和口袋,如何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如何加强信息公开和金融监管,前路仍漫长。
  •     可
  •     台湾月月谈亚洲金融危机,我们至少年年谈327事件
  •     四个字:我注六经
  •     一位上海市主要領導加重語氣說:“我們不怕競爭,不是說競爭要不擇手段,但是競爭一定要有手段”……上海證交所領導首先發言,他認為應該不失時機,在本週把上證綜指推上1000點。 看醉。
  •     金融事件
  •     时至今日,新的大监管机构证监会依然在整些有的没的
  •     强烈推荐。
  •     老上交所就在我们楼下,当年327协议平仓那地儿咱们经常去那吃饭![得意脸]
  •     内容略单薄,不过327确实也没那么复杂,对90年代的金融乱像有较清晰的描述。
  •     昨晚才拿到书,一早就要冲去采访作者的工作节奏也是蛮拼的。。实在很有收获,但却没有精神了。。
  •     较全面。
  •     国债期货327事件的背后隐藏事件。
  •     讲述详实,如果能从辽国发和中经开的角度再写写就更好了。证券业期初种种不易,开路者和大佬们结局迥异,心里有些心疼他们。历史也会给予最公正的评价。
  •     几个细节:1、贴息和保值不是一回事。2、当时的规则总在变,超限额持仓并不是在327上第一次发生,314上空方还有所斩获。3、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4、联系分税制改革,327后中央对交易所的收权其实一脉相承。5、327必须和当时各期货交所的系列风险事件一起看,才能明白当时的经济背景。
  •     市还是那个市,人已不是那群人。
  •     摸着石头搞金融的年代,327也算是个必然。可惜缺少中经开的资料。。
  •     可以说的是事无巨细,从倒卖国债说起,细述交易所建立,权力的起伏,一直到推出作者的结论:CSRC才是真正的赢家。 缺点是背景铺陈太多而缺乏重点,反而对本应是主角的人物的描述不甚形象,也限于管、汤、阚等,对多方阵营几乎没有涉及。
  •     读了一半,不读了,都是罗列的当初的各种政策文件。
  •     能了解到一些历史细节,不错。遗憾在多线并进显得重点不够突出。
  •     还可以 把事情讲清楚了
  •     写的很清楚,也有些文学性,够不错啦!
  •     作者开篇调子很高,摆出抢救历史的态度,但最后虎头蛇尾。更糟糕的是,作者基本上也只搞清楚了一半的事,另一半只能靠猜测。同时,主要参与机构只局限在万国、中经开、辽国发,甚至除了万国另两家挖掘都不够深,更何况魏东等一系列和327有关的隐藏人物。总的来说,不可能是327事件的权威定论之作。
  •     对当时那件惊心动魄的事情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不禁又多了一层感慨。
  •     稍稍有点乱
  •     读完很失落,体制及政策面前个人的无力感太沉重了。这里面人生意义也显得很苍白~
  •     在ft网站上读完这本书,连载最后一篇是15年7月21日,股灾之后,我入市之前。
  •     特别像过时媒体的表述手法 故事不错 可读性差
  •     最大赢家是证监会啊
  •     感谢金涛的书,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真实地还原了1995年327事件各个细节与前因后果。327事件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直接导致了中国证券市场从地方自治转为中央集权。当时上海证券三巨头万国管金生、申银阚治东、海通汤仁荣,上交所尉文渊、杨祥海两任总经理全都或多或少因此下台。证监会从财政部和上海政府手中完整接过了证券市场的指挥棒。只能说在历史潮流面前,那些无畏的开拓者被拍在了沙滩上,感谢作者把当时的情形进行了尽可能的还原,也让读者了解到中国证券、期货市场野蛮生长的一个侧面。
  •     不健全的市场,错误不断重演。
  •     虽然没有完全把事情说清,但基本保持有一说一的态度,这样存疑的地方也就一目了然,目前对327事件最好的回顾
  •     当做对历史对一种重温吧,精彩程度一般般。。
  •     当充实下这段历史还行吧
  •     惊心动魄,浓墨重彩
  •     希望也能有个辽国发或者中经开的前员工写这么一个案例研究…
  •     通过梳理一件影响中国证券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事件,有助于我们理清现在证券市场出现的问题。我们会发现,20年前发生的327事件,在今天看来仍旧很熟悉,证券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基本的逻辑没有改变,只是这水更深了,利益更复杂了。某次听陈浩武(长江证券前身湖北证券的前董事长,在本书也有出境)的讲座,他认为(大意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这20多年的发展,唯一的受益主体是某会。327事件作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市场是一遍狼藉,“只有中国证监会横空出世,在这期间从国务院证券委下属的一个监管执行机构,变身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高度行政化集权的垂直管理体制”。
  •     犹如经历那段波澜壮阔的时段,里面很多人物后来仍活跃于高层
  •     证据是对的偏向是错的
  •     爽文!!!忧伤地看完了,tc没有英雄人物
  •     挺仔细的一本书,只是主角之一的中经开几乎没有提及啊。对很多人和很多事的评判作者其实都是清得很,就是写的时候春秋笔法啦。适逢股灾,感觉看完本书有点膝盖中箭般。至于最近网上讨论的啥叫“恶意做空”?万国证券这种就是恶意做空啊。
  •     赚钱是庄家的事,轻松拉升和砸盘,只要他们愿意,管理的欠缺不宜过多指责,毕竟在那个年代,谁的经验会比谁多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