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湾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44272133
作者:[英] V. S. 奈保尔
页数:293页

作者简介

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
萨林姆千里迢迢跑来到大河湾上的小镇,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和接触到的每一颗尘埃上,都似乎散发着梦想和未来的芬芳。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朝这里奔来,都像那满河的水葫芦朝小镇漫卷而来。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默默无语。
但眨眼之间,萨林姆发现繁荣里总透着无边仓皇,无论他怎么挣扎,他永远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
只有水葫芦依旧在黑色的大河上默默无语。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二次反叛
第二部 新领地
第三部 大人物
第四部 战斗

内容概要

V.S.奈保尔(1932— )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斯通先生与骑士伙伴》、《自由国度》、《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河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那些求生存求温饱的人,那些有着远大志向的人,那些看透局势早早离场的聪明人,都是无足重轻被“大人物”随意摆弄命运的人。主人公萨林姆就是无足轻重的人中间的一个,他不聪明没啥远见,本分地经营着从准岳父纳扎努丁哪里低价买来的杂货店,在这个小镇走向繁荣的时候一起繁荣。却没弄听从纳扎努丁的忠告见好就收,最后在动荡之中失去一切,最后逃出了这个地方。平日很少看这种关于后殖民时代的书籍,对于非洲的印象仅仅来至于BBC纪录片,和高中历史里面那不多的几笔。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开始对于异域生活的新奇感消失之后,只觉得除了肤色,除了环境,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大人物”哪里都有,处处都有这样一个大河湾。这本书,给我一种虎头蛇虎的感觉。破烂壮阔的开局,中间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到了结尾第四部分感觉有很多没说,草草的就结束了。有点遗憾。
  •     这是奈保尔最让人读的书,故事很开门:萨林姆的邻居去了远方,在大家都以为他早死了时,他回来了,还有了财产——一个店。他要把店盘给萨林姆,还想吧女儿嫁给萨林姆。于是,萨林姆千里迢迢去继承那店。其实他想不到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我们,从三十年起,谁不是萨林姆呢?谁不是可怜的萨林姆呢?那片土地,有个君王,他已出门,整个国家都跟在他屁股后面;他一放屁,整个国家都一哆嗦;他一死,整个国家的人都死了爹。就是一个这样的国度,这么一个萨林姆要来寻找梦的国度。有一个人,一个小人物,一位学者,“大人物”的的导师雷蒙德。帝师么?苟且人么?硕鼠么?良知么?他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个地位很高的卑微的人。你不想做雷蒙德么?
  •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开篇第一句话就足以震慑住任何一位读者。奈保尔尖锐而简洁地把一本小说想说的浓缩在了这么一句之中。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位置,这虽然有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味,却十分现实,尤其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更不必说,在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下走向虚无。小说的主角,萨林姆,就是非洲人中少数感受到了、发现了这一虚无的人;虽然严格上来说他或许不算非洲人,但他毕竟生于斯,长于斯。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先后从非洲殖民地撤退,只留下欧洲文明的痕迹。非洲国家先后独立,然而急剧的变革给非洲人带来了什么呢?共同的敌人走了,部落之间继续开始厮杀;西方国家退后了,利益驱使下的无形之手却更紧地抓住了非洲。到处都是抗争,到处都是叛变,到处都是流血。萨林姆所在的东海岸发生大规模血腥屠杀之后,“新非洲”终于来临了。在“新非洲”,各色人物都充斥着矛盾。萨林姆挣扎着摆脱虚无,却陷入更大的虚无之中;纳扎努丁的人生一路平坦,顺风顺水,会看手相的他却知道自己结局不善;费南迪作为“新非洲人”急着想要成长,想要跻身政坛,却对非洲的过去一无所知,对国家的未来何去何从更是一无想法,被学校教成了一个现代、文明的傀儡;掌权的总统头戴非洲酋长帽、手握土著权杖,在这个大河转弯处的国家里,从学校、商铺、旅馆到餐厅,到处都挂著他伟大的照片,他命令用“公民”称呼彼此,表示平等,却又建立“领地”,让少数人特享欧洲文明;梅迪是萨林姆家的奴隶,却渐渐反客为主;因达尔以家境富裕为豪,却也在对失去的恐惧中挣扎着迷失了自我;惠斯曼斯神父是欧洲基督教牧师,却对非洲信仰很感兴趣,对非洲传统了如指掌,对非洲宗教制品有很广的收藏,而它们在“新非洲人”眼中却如同废品,神父也在一次出游于丛林中时被人杀害;据说是研究非洲历史专家的历史学家雷蒙德所著的文章却从来只是转述其他文献、报纸而得,他也许研究了不少书籍,却从来没有实地探访,从来没有走近真正的非洲。故事的主人公,萨林姆,敏锐地观察着这些,却无能为力。萨林姆的商店所在的城镇上,一块纪念碑尤其讽刺,面目全非的它只剩下一行拉丁词语Miscerique probat populos et foedera jungi,意思是“各族融合,团结如一,深合他意”,改自一首描写罗马帝国建立的诗歌。诗歌中讲到一位英雄想在非洲落脚,箴言表明罗马的主神可能不同意让各族人民在此融合,让罗马人和非洲人结成一体。改动了三个词,这句话与原句的意思截然相反,而这正只是为了纪念这个殖民地城镇与首都通航六十周年。于是,纪念碑刚竖起来,就被摧毁了,殖民政府撤退了。除了鲜明的人物塑造与贴近社会历史的作品主旨,奈保尔的文字风格也特别出彩,尤其是写景之时,清新而可感;我想这也是他能获诺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奈保尔运用的意象合适且易于理解。水葫芦就是这篇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文中第一次出现水葫芦时是这样描述的:“河上长满了一丛一丛的水葫芦,如同黑色的浮动岛屿,漂在黑色的河道上。它们从南部漂过来,绕过河湾,又从急流处腾挪跳跃而下。雨水和河流就像要是把树林从大陆的腹地扯走,让它在河上漂流,漂流到海洋,到遥远的地方。水葫芦是河里才有的果实。这种淡紫色的花前几年才出现,本地语言里还没有它的名字,人们仍然称之为“新东西”或者“河上的新东西”。这种植物是本地人的新敌人。坚韧的枝蔓和叶子纠缠成厚厚的一团,黏附在河岸上,堵塞了河道。它们长得很快,人们用尽各种工具想消灭它们,但根本来不及。回村的河道必须不时清理。水葫芦就这样没日没夜地从南部漂过来,一路走一路撒播种子。”从南部漂过来、一路撒播种子的水葫芦如同从西方飘过来、一路撒播种子的所谓“现代”“文明”之进步思想,是“新东西”。是它自然飘过来,还是有人有意而为之?“新非洲人”们无力阻挡,一边是不知如何面对的新思想,一边是不知如何面对的旧传统。“浑浊的大河奔流不息,周遭发生着一些平淡的事件,各民族混居在一起------这一切早晚会滋生出伟大的东西。”联系了文中这句话的上下文我仍无法肯定这是主人公萨林姆转述惠斯曼斯神父的话还是他自己的想法,但这肯定是奈保尔所认同的。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那么非洲的明天会好吗?不知道,但是世界如其所是。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大格局下的小人物。可笑的自以为是,卑微的茫然无助,虚伪的浮华面具,无奈的随波逐流。
  •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的阅读感了。作者说如果有法律有长久延续的可能,所以会有安全和归属感,我觉得对于大多人来说,可能任何事情都不能保证你的世界不会瞬间崩塌,而你能做的只是继续下去而已。
  •     ☆☆☆☆
  •     我很喜欢奈保尔的叙述方式 中立的 不带情感的 置身事外的描述一件事情 看这本吃力就在于不太了解当时非洲的文化发展 但是可以体会到他所创造出的无根性和漂泊感 其中对「角色扮演」这样的描述最感兴趣
  •     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     就像读《夜航西飞》的感觉一样,离那片土地太远了,所以脑海中的画面总是很模糊,有些神秘,很难被触动。但是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无力感,以及社会初建时期的荒唐甚至疯狂,倒是有所耳闻,不那么陌生。大人物的大河湾,小人物的委曲求全。
  •     沉闷了
  •     心中的家园,何处是家园?我来到这里,我适应这里,我离开这里。
  •     驱子民,理应凭赤勇淳爱,各国历史何其相似,搬到一个新地方也好,坠入爱河又脱身出来也好,我们一直在以或轻浮或深沉的方式,对抗日常生活那无法消逝的乏味成分。后殖民主义背景下,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非洲政治变迁,奈保尔的作品真的不好读
  •     这很中国。
  •      河湾之处的小镇,涌入一群逃原先生活的人们,几年好景之后,当他们发现小镇的繁华只是假象,一切都处在大人物的操控和自欺欺人的衰败之中时,他们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既没有达到归宿,也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 那些在小镇动荡来临之前因先见之明而离开的人,他们经历了多重失败,辗转多地,最后在伦敦落脚。“当年我们在非洲想着欧洲的美好,如今谁也没想到生活在其中的欧洲是这个样子。” 我们可以逃离当下的生活,去往另一个地方,但无法摆脱的是有着同样的孤独和忧郁在等着。
  •     虚无主义,难道就是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     阅读过程中奈保尔的刚果和自己过去呆过的灼热土地混在一起。人物过于抽象了,更像宣讲书而不是小说了。
  •     看罢更想多了解那段历史,也觉得民族有特定的脾气秉性。
  •     文笔和译文都很不错。不一样的非洲。
  •     人的脊梁被打断以后,就很难重新站起来,只能活在一个套着一个的骗局里。他们走投无路,转而恨上了自己、恨上了这块土地、这个文明,到最后一把火把这个天地烧个精光。
  •     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印沙安拉
  •     相比较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支援,反而是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文化和思想的研究更深入。非洲在西方的殖民下一方面有着强烈的依赖,另一方面又不甘于这种依赖,可是却找不到属于非洲自己的路,摆脱之后的方向迷失让非洲陷入一片混乱。
  •     大一读的,已经记不得了,但当时超爱。
  •     终于看完了。。。感觉就是黑暗笼罩的世界。。。
  •     意蕴深刻,角度也还不错,四星半
  •     如同书中那个时代的非洲一样,整篇小说也显得那么杂乱、邋遢,想要表达的都知道,或许是翻译的错。
  •     奈保尔1979年的作品《大河湾》讲述的是无秩序的非洲。内战后的复兴,虚假的繁荣和极速地衰败。各种势力、各色人等在这片土地上的作为、心态和命运。 欧洲人、阿拉伯人、混血,丛林里的非洲人、充当打手的非洲人、新一代受教育的非洲人,主人、仆人,都在那位铺天盖地宣传画上的总统的极权之下苟且偷生。谁都想捞一把就走,无论底层还是既得利益者,因为一切财富甚至生命可能转瞬即逝。 主人公背景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为了逃避大家庭从非洲海岸边独自前往内陆的河湾经商。他在第一次内战后抄底成功,赶上了一拨奇迹般的繁荣,但很快形势急转直下,落得出逃的命运。他的人生经验中无论在祖籍地印度、宗主国英国还是生活的非洲,都无法安身立命。他曾经羡慕甚至嫉妒的人实质上一样的悲哀和无力。因此他发出了人生就是为了经历然后走向死亡的感慨。
  •     非洲題材,迷失於異鄉,始終找不到歸屬感,只有在變亂中出離。要知道,一個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總歸是一個時代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我一直在想,能寫出這樣的書的人需要多麼豐富的知識面,摻雜了大量的歷史與政治,要去洞察,還要表達。過半以後很順暢,畢竟文中人物在各個時間段的變化描寫太出色。越跟著線索走,越能感受到恐慌。世界是無序的,從繁榮到衰落,弱肉強食是它的基調。
  •     这是一本描述非洲从殖民地解放出来以后国家一直处于动荡时期人们的思想吧,书里描述的人们感觉很迷茫,领导者也只是按自己的想法。整本书很有深度,发人深省,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动荡的非洲,变革的非洲!
  •     革命的旁观者
  •     对于非洲在殖民时期的发展历史不太了解,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是在讲一个寻找家园,寻找归属的一个故事。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因达尔,费迪南,包括纳塔丁,他们都是没有根的。不知道路在哪,不知道要向哪里走,不知道在哪里能够获得安定,生活空虚而内心绝望。丛林是过去,也是现在,但是他们没有未来。
  •     读起来很有趣,莫名理解到了一种难以表达的情绪。
  •     奈保尔的身心都没有归属,对所经历的地方夹杂着刻薄和温情的羁绊。 翻译用词雅致,奈保尔的虚无,让你可以抛弃身份和地域的辖制,书中的小人物,是你是我,可以是非洲可以是北韩可以是此时此刻。
  •     一座城市的繁荣背后永远有与它相衬的那些悲伤。
  •     第一本奈保尔。平静绵密克制,残酷的观察者。
  •     和莱辛比,奈保尔对非洲的认识更深刻,莱辛处于人道和人权同情非洲黑人,而奈保尔还能看到他们的劣根性,但其中并没太多歧视。人和人的出身机遇不同,看事情的观点和角度自然也千差万别,感受也不同。编辑校对工作没到位,有几处多字、漏字,且几乎改用顿号的地方都用成了逗号。
  •     活著如你我一直迷惘,無助,不確定,自以為是,最後一無是處,一無所有……
  •     原谅我对里面的感情实在没法理解究竟是什么?但如仔细阅读,会对河湾乃至非洲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情景有更深的理解。我还是默默找时间重新读一遍吧,就跟重访加勒比这本书一样,最起码对我这种智商的人来说,要重读
  •     心中的经典,20世纪的经典之一
  •     我们可能一生都无法写出那样流传千古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保有辨认出它们的能力。
  •     后殖民时期,文明交融的时代背景与殖民后裔的个人命运不断交错。生活在第一与第三世界的缝隙里(文中的领地),人们无法守旧,却又抓不住新世界的边缘,归罪于自我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只能不断践踏过去,开始以为是在践踏花园,后来不过是行走在平地。
  •     在一家比较有氛围的小书馆里看心情选的,书是塑封起来的,但书背后的引导段落挺吸引人。真正开始看发现和想象中大不相同,感觉内容不是我很感兴趣的主题,但选都选了,还是接着看看,看到书的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才算有了些理解,看出些有意思的东西来,终于读完打卡,再找些书评看看
  •     结局还是有一丝感动的,但还是觉得此书称不上好。重复,重复。
  •     对非洲政治文化的涉猎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做一个异乡人的好处偶尔在少受些来自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残忍——“他们还是把你当外国人,所以不会对你怎样”,可悲在自己的血统从不会当抉择去或留时与时局做一丝斗争。
  •     如果没有规则,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们只是喜欢游泳池这个概念,而不是游泳池本身 因达尔 纳扎怒丁和耶苇特的三段论述反复读,尤其因达尔的,让我想到了自己
  •     似乎无论萨林姆怎么努力,他在这片土地上都始终是一个异乡人。没有身份的归属感,萨林姆所面对的只能是一片虚无。
  •     看到快三分之二的地方看不下去了,血统太过纯正,以至于对里面复杂的认同问题,没有任何共鸣。
  •     伴我度过了高三暑假炎热的上海杭州之旅
  •     第三世界的发展,落后与文明的冲突 加速的世界,眩晕的人们 难以适应无所适从,他们来自过去却不得不跟上现在,希望着未来,可每当未来真正到来时都是一次暴击 文明攀比,文明侵占,文明的等级,站在二级上,向后看是心痛和同情,向前看是绝望和挣扎 人为赚钱而来,却不能仅靠赚钱这个目的而生活,赚到5倍、10倍后,匆匆地逃离,不管不顾被甩在身后那部分自我 官方来讲这是中间阶层面对下层的优越和面对上层的憧憬,刻画了伊斯兰国家在非洲移民者的迷茫和空洞 个人来讲是如同当代许多青年人那样,是寻找自我的一次失败
  •     我并没有仔细看,可能是不感兴趣
  •     2001
  •     原来该泥泞的,终究还是会泥泞下去。人间事从没有改变,历史反复着历史,就像曾经幻想中的梦想,也不过是幻想而已。
  •     2016年的最后一本书 / 写得太平了……
  •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