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论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9
ISBN:9787205041434
作者:孙正聿
页数:491页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面
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建国后第
一部系统论述“哲学本身”的《哲
学通论》本书以全部哲学史和当
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哲学究竟
是什么”为主线,创造性地提出并
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
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
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
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
创造等七个问题本书以“激发理
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
思维和提升理论境界”为出发点。
在对哲学的层层深入的追问中,
使人们形成强烈的“爱智之忱”和
进入真切的哲学思考 这部具有
创新性质的 哲学通论,既是一
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
又是一部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
材,还是一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的人文教材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言 进入哲学思考
§1“爱智”的哲学
智慧与爱智――爱智的“大智慧”――爱智的激情
§2 对“自明性”的分析
熟知与真知――名称与概念――有知与无知
§3 品味黑格尔的 比喻
“庙里的神”――“厮杀的战场”――“花蕾、花朵和果实”――“密涅瓦的猫头鹰”
――“消化与生理学”――“同一句格言”――“动物听音乐”
第一章 哲学的 自我理解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
二、当代哲学观概览
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哲学与常识
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
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
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
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
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八、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
九、反思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第二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
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
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哲学的反思活动
一、反思的维度
二、反思的思维
三、反思的对象
四、反思的方式
五、反思的特性
第三节 哲学的前提批判
一、反思的层次
二、思想前提及其特性
三、前提批判的方式与基础
四、前提批判的历史发展
五、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第三章 哲学的生活基础
第一节 哲学与人的存在方式
一、哲学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二、哲学与人类存在的实践性
第二节 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一、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
二、哲学与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四、哲学与意义的“普照光”
第三节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
第四章 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
一、“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三、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
第二节 “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
一、“真”的概念解析
二、“真理”和“思想的客观性’
三、思想客观性问题的扩展与深化
四、思想客观性的辩证唯物论理解
五、真理观的哲学视野
第三节 “善”:伦理学和价值论问题
一、“善”的哲学追问
二、价值和价值论
三、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
第四节 “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一、美与人的存在方式
二、美的存在与创造
三、美的发现与体验
四、真善美的统一
第五节 “人”:关于人的哲学
一、哲学与“认识你自己”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世界
三、人类存在的意义
四、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
第五章 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一节 考察哲学派别斗争的方法论
一、哲学的派别冲突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二、用两个标准考察哲学理论
三、反思现代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二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本原”问题
二、“认识路线”问题
三、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思维方式”问题
二、辩证法的概念解析
三、辩证法的自在性与自为性
四、辩证法的批判性本质
第四节 经验论与唯理论
一、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
三、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第五节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
二、人本主义的概念解析
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
四、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五、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第六章 哲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多重透视
一、哲学发展史的涵义
二、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透视哲学史
三、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透视哲学史
四、从哲学寻求崇高的进程透视哲学史
第二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自我追问和自我扬弃的历史
二、哲学问题自我相关和哲学原则解释循环的超越
第三节 哲学的现代革命和 当代趋 向
一、现代哲学的理论前提
二、“实践转向”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三、“语言转向”与现代西方哲学
四、现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五、当代中国的哲学主流
第七章 哲学的修养与创造
第一节 哲学的品格
一、向上的兼容性:深厚的历史感
二、时代的容涵性:强烈的现实感
三、理论的系统性:巨大的逻辑感
四、思想的开放性:博大的境界感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训练
一、哲学的求真态度
二、哲学的反思取向
三、哲学的批判精神
四、哲学的创新意识
五、哲学的分析方式
六、哲学的辩证智慧
第三节 哲学态度的培养
一、高举远慕的心态
二、慎思明辨的理性
三、永无止境的求索
附录1 关于开设“哲学通论”课的思考
附录2在前提批判中寻求祟高
附录3教学要有魅力
后记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于吉
林省吉林市,哲学博士 现任吉林
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
士生导师,国家教委哲学教学指
导委员会委员 在《中国社会科
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
篇 主要著作有《理论思维的前提
批判、《现代教养》、《崇高的位置
――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等


 哲学通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和实现自身思想解放的过程中,面对汹涌而入的现代西方哲学,体认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哲学,改革长期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不在哲学的根基处反思和回答一个共同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通论》正是由此“应运而生”的。《哲学通论》以追问哲学本身为主线,以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背景,以前提批判的解释原则系统地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前提批判”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是整部《哲学通论》的灵魂。关于前提批判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形成和论证过程。1990年,我在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中,以探讨辩证法的批判本性为出发点,提出并阐述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此后,在1997年出版的《崇高的位置》中,我把哲学的前提批判诉诸于对人类所寻求的崇高的前提批判;在1998年出版的《哲学通论》中,把哲学的前提批判诉诸于对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基础、主要问题和派别冲突的前提批判;在2001年出版的《超越意识》中,把哲学的前提批判诉诸于对人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前提批判;在2002年出版的《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中,把哲学的前提批判诉诸于对“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前提批判;在近期完成的《解放的哲学:马克思哲学观研究》中,又把哲学的前提批判诉诸于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的内涵逻辑”的前提批判,提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把追究“世界何以可能”和“认识何以可能”的哲学变革为寻求“解放何以可能”的哲学。这些论著拓展和深化了我的“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哲学的前提批判,是对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批判,因而首先是对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基本观念的批判。这种批判不能不最深层地指向哲学的核心观念——世界观。究竟什么是世界观?是人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观之,还是人以关于世界的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具体言之,什么是世界观的“世”?是自然而然的世,还是人生在世的世?什么是世界观的“界”?是无始无终的界,还是人在途中的界?什么是世界观的“观”?是自然而然和无始无终的非人或超人的目光,还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这表明,当我们把哲学作为被定义项而界说为“世界观理论”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时候,作为定义项的“世界观”本身并不是没有歧义的;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观”赋予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因而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也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对世界观的前提批判,既是展开哲学的前提批判的最为恰当的切入点,也是重新理解全部哲学问题的最为根本的聚焦点。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通常是把“世界观”表述为“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并因此把“世界观理论”表述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应当承认,这种理解和表述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人类思维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世界,总是力图把握其内在的统一性,形成“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特别是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从而对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这些现象的全部知识作出最深层次的统一解释。因此,只要有人类思维,作为人类思维及其现实基础——实践活动——的“意向性”或“指向性”,这种“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的“世界观”及其“理论”就会存在下去。问题在于:这样来界说“世界观”及其“理论”,并没有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全部哲学“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是说,把哲学的世界观理论视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并没有把握到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是因为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并不是要“表述”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而是要揭示 “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并从这种“矛盾”中去推进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推进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作为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它不是直接地断言“世界”的理论,而是“揭示”和“反思”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矛盾”的理论,是推进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协调的理论。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与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像科学那样把“整个世界”作为对象而“解释世界”,恰恰相反,它是把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自己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揭示“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无限丰富的矛盾关系。科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日益扩展地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思想”;哲学则以全部科学所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的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批判地考察构成这些思想的前提。这就是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哲学正是通过这种批判性的反思活动,引导人们变革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从而以新的解释原则和价值观念“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必须变革世界观,变革世界观才能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地改变世界。世界观,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哲学问题总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即人类性问题。求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之辨,探寻你、我、他的人与社会之辨,反省知、情、意的人与自我之辨,追寻真、善、美的人与生活之辨,凝结为理解“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哲学范畴,并因而构成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或人生的“最高的支撑点”。哲学的世界观的前提批判,就是对哲学所提供的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或人生的“最高支撑点”的前提批判。对这些关乎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的哲学的“前提批判”,是一种寻求、揭示和批判地反思人类全部活动的“前提”的思想活动,是一种把隐匿在思想之中的“看不见的手”揭露出来并予以批判的思想活动,也就是把思想构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揭示出来予以批判的思想活动。这种“前提批判”的思想活动,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的逻辑震撼力量。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它在人类创造自己的生活世界并实现人类的自我发展的各种基本方式中,它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独特价值,是同哲学的“形上”本性和“本体”追求密不可分的。哲学的世界观前提批判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前提批判。哲学的世界观的理论性质,集中地体现为哲学的“形上”本性和“本体”追求。哲学对“本体”的寻求,是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是一种理论思维的无穷无尽的指向性,是一种指向无限性的终极关怀。本体论的终极关怀具有三重基本内涵: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寻求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探索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哲学对终级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寻求,它所关注的不是何者为真、何者为善、何者为美,而是把“真”、“善”、“美”作为主词而予以探寻和追究,这集中地体现了哲学本体论的真实意义: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判断、解释和评价真、善、美的“根据”、“标准”和“尺度”。这正是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真实内涵和真实意义。哲学意义的“本体”,既不是某种实体性的“终极存在”,又不是某种知识性的“终极解释”,也不是某种主观化的“终极价值”,而是以寻求“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方式,为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行为追寻“根据”、“标准”和“尺度”。哲学本体论所具有的这种真实意义,使其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宗教的、伦理的、艺术的、科学的、常识的等等)中,扮演了一种独特的角色,即:以其所承诺的“本体”作为最高的或最终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批判地反思人类一切活动和全部知识的各种前提,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自己时代水平的“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的支撑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就是哲学世界观。世界观的前提批判,奠基于“本体”“追求的内在矛盾。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它所承诺的“本体”及其对“本体”的理解和解释,都只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而哲学本体论却总是要求最高的权威性和最终的确定性,把自己所承诺的“本体”视为勿庸置疑和不可变易的“绝对”。因此哲学本体论从其产生开始,就蕴含着两个基本矛盾:其一,它指向对人及其思维与世界内在统一的“基本原理”的终极占有和终极解释,而人类的历史发展却总是不断地向这种终极解释提出挑战,这就是哲学本体论与人类历史发展的矛盾;其二,哲学本体论以自己所承诺的“本体”或“基本原理”作为判断、解释和评价一切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也就是以自身为根据,从而造成自身无法解脱的解释循环。因此,哲学家们总是在相互批判中揭露对方的本体论的内在矛盾,使本体论的解释循环跃迁到高一级层次。这就是世界观的前提批判。哲学本体论的内在矛盾表明:“本体”,并不是某种永恒的终极真理,而是人类自我意识中的时代精神,即各个时代的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如何对待哲学本体论的内在矛盾,是否自觉到“本体论”只能是“本体论追求”,使哲学从原则上区分为“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传统哲学”之所以“传统”,就在于全部的传统哲学都是力图获得一种绝对的、确定的、终极“本体”。它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绝对的真?什么是至上的善?什么是最高的美?这样,它就把基于人类“形上”本性的“本体论追求”僵化为凝固的“本体论”。这是一种统治人类几千年的非历史的、超历史的、僵化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形而上学的恐怖”和“本质主义的肆虐”。与此相反,“现代哲学”之所以“现代”,就在于现代哲学自觉到了本体论的内在矛盾,自觉到了“本体”的时代性内涵,也就是自觉到了“本体论”的“追求”本性,即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哲学的本体论追求。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后形而上学”,并不是抛弃了哲学的本体论追求,而是自觉地把哲学的本体论变成了本体论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哲学,也就是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哲学,哲学的“本体论”或“世界观”就发生了真正的革命,就把“本体论”彻底地实现为“本体论追求”,也就把“世界观”彻底地实现为“世界观的前提批判”:人类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判断、解释和评价一切事物并规范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本体”观念,就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自我意识中的时代精神,就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代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思想前提,因此,它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性,又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因而孕育着新的历史可能性。就其历史的进步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承诺的“本体”或“世界观”,就是该时代的人类所达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性的最高理解,即该时代人类全部活动的最高支撑点,因此具有绝对性;就其历史的局限性而言,人们在自己时代所承诺的“本体”或“世界观”,又只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作为人类全部活动的最高支撑点,正是表现了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所无法挣脱的片面性,因而具有相对性;就其历史的可能性而言,人们在自己时代所承诺的“本体”或“世界观”,正是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所建构的阶梯和支撑点,它为人类的继续发展提供现实的可能性。“本体”永远是作为中介而自我扬弃的。它既不是绝对之绝对,也不是绝对之相对,而是相对之绝对。“本体论”只有自觉为“本体论追求”即思想的“前提批判”,它才具有其现代的合理性。“世界观”只有自觉为“世界观的前提批判”即不断地变革世界观,它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世界观作为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人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通过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而形成的。哲学对世界观的前提批判,具体地表现在对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常识、宗教、艺术和科学——的前提批判,特别是对哲学本身的前提批判。一是对常识的前提批判。常识是每个健全的正常人普遍认同的,并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具普遍性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而是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最普遍的“前提”,并构成哲学的“前提批判”的直接对象。哲学不是常识的“延伸”和“变形”,而是对常识的“超越”,即变革常识的以经验为内容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这就是哲学对常识的前提批判。二是对宗教的前提批判。哲学与宗教都是理解和解释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人们在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总体思考中,总是或者诉诸于宗教,或者诉诸于哲学,并且往往是在哲学与宗教的冲突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宗教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神的信仰,人只有从异在的神圣形象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根本意义。这就是宗教所构成的“颠倒的世界观”。对宗教的前提批判,是世界观前提批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三是对艺术的前提批判。艺术表现人类心灵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创造性,表现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多彩的矛盾关系,表现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和属人的世界。哲学则把艺术活动及其产品作为反思的对象,揭示艺术所蕴含的人性的奥秘,论证艺术所表现的生活的意义与价值,阐发艺术所体现的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从而达到对世界与人生的深层把握。对艺术的前提批判,推动哲学的世界观的前提批判。四是对科学的前提批判。哲学对科学的反思,主要是对科学活动中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反思,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推进世界观的变革。五是对哲学本身的前提批判,促使人类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以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以新的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体系去反观人类的历史和现实存在,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哲学的自我前提批判,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问题具有人类性。古今中外的哲学,无论其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研究方式有何差异,派别之间有多少冲突,理论形态有多少更新,但总是对人的存在的反思。从哲学问题的人类性看,全部的哲学都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人的存在。不同的哲学理论,总是以理论的方式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从而理论地表征了对人的存在的特殊的理解。然而,人类性的哲学问题,却从来不是以抽象的人的问题提出的,恰恰相反,人类性的哲学问题总是表现为具有历史内涵的时代性问题。以人类性问题而存在的哲学,它所具有的解释力和思想力,又总是取决于各个时代的哲学对自己的时代性问题的理论自觉。每个时代的人类性问题,都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和方面,都凸显了特定的人的存在的问题。正是哲学问题的人类性与哲学理论的时代性的统一,真正的哲学才具有超时代的当代性,才具有“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生命力和开放性。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既是哲学家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的故事,又是哲学家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的故事。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哲学家,把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体悟与思辨,融汇于对人类性问题的体悟与思辨,既时代性地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又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解释。因此,任何真正的哲学又是“有我”的哲学、具有个体性风格的哲学,越是具有个性的哲学,越是具有时代性和人类性的哲学。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们体悟和思辨时代性的人类问题,才理论地表征了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理解,才推进了世界观的变革。在世界观的前提批判的意义上,《哲学通论》只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论自觉:它不是试图提供某种“终极真理”,而是努力激发对真理、正义和更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在世界观的前提批判的哲学史上,《哲学通论》能够成为一个引起学界关注的批判对象,推进人们对哲学的批判本性的理论自觉,是它的“应运而生”的真实意义。
  •     同一性的迷失:《哲学通论》[1]问题之商榷安妮一、《哲学通论》的意义  初次聆听孙正聿老师的“哲学通论”课是在1996年吉林大学阶梯教室的课堂上,虽然之前从来不懂哲学,却头一回在孙老师那里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我相信孙正聿老师不仅感染了我,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既包括他本人的学生,也包括不知从哪里来的旁听的“学生”。现在看来,这种感染可能来自于太久我们已经不再为哲学激动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哲学只是一个拿来解说的工具。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在孙正聿老师那里,我们似乎又重新找回了我们向往的哲学的神圣感——他那发自本真的“哲学的目光”拂去了之前教科书哲学的尘埃,把年轻人的心照亮。这或许就是孙正聿《哲学通论》课程最大的意义吧。正如张盾老师评价的那样:“我认为《哲学通论》所取得的最主要的哲学成就是成功实现了对旧的教科书哲学的替代,从而建立起了中国哲学基础理论教育的新的典范。”[2]137在张盾老师看来,虽然孙正聿老师自己强调《哲学通论》是教材性专著的学术意义,不过《哲学通论》对哲学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哲学通论》在取代旧的哲学教科书这一意义上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是当代中国哲学界任何一本即使是优秀的哲学专著所能承当的。按照孙正聿教授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分期,在从前80年代的教科书哲学、到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再到90年代的后教科书哲学这一演进过程中,《哲学通论》的问世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即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取得了决定性成功… …”[2]137-138在王庆丰看来,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对于“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从而导致了哲学研究的教条化与僵化。而孙正聿老师在他的《哲学通论》就是想要告诉读者,“哲学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1]3因此“要想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实现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必须在对哲学原理教科书的批判中才成为可能。所以《哲学通论》是在与传统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对话中,展开其叙事逻辑的。”[2]82二、可能的问题——在同一性中迷失然而《哲学通论》作为著作性教材可能依旧没有逃出传统教科书哲学的框架,正如有些学者评价的那样,“《哲学通论》虽然在批判教科书哲学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努力,但美中不足的是《通论》并没有彻底地超越教科书哲学。因为,《通论》的哲学术语依旧是传统教科书的术语,依旧保持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诸多典型的教科书哲学范畴。”[2]84通过赋予这些哲学范畴以新的意义使概念不至于走向僵化,这似乎是《哲学通论》最想达到的目的。然而这一目的很难说最终实现了。概念成对的出现的确建立起了某种大厦,然而它的根基依旧可能是不牢固的。有限性无限性,表象性概念性,非批判性、批判性,常识化与哲学化,经验性与超验性,我们可以随意地在本书中找到。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满意了,因为这些概念似乎把能说的都说尽了,让我们认为真理的确是可以在辩证法中可以把握的,《哲学通论》也的确成为了“通论”—— “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3]552然而在高清海先生看来,概念极有可能成为迷惑人的东西,辩证法则容易沦为变戏法。[4]44-47辩证法以非此既彼的方式把人搞晕,还要让观看的人相信演出的一切都是真理。哲学家曾经以能够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自居,然而现代的哲学早就不能也无法承担上述这一责任了。按阿多诺的说法,“今天,任何理论都躲不开市场。每一种理论都是作为处在互相竞争的意见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提出来的,什么都要拿出来供选择,什么都要被吞没。思想不能戴上眼罩而对此闭目不视。那种以为自己的理论可以逃避这种命运的伪善的信念必将堕落成自我吹捧。”[5]3很多理论都会在批判声中吞没或是堕落成自我吹捧,但辩证法不会。这或许就是辩证法的意义:“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对非同一性的意识。它预先并不采取一种立场。”[5]3当维特根斯坦强调“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6]105的时候,或许表明了同样的态度。在他看来,“要是你不试图说出那些无法言说的事,那就什么都不会失去。但是无法言说的将会——不可言说地——包含在那些说出来的东西之中。”[7]173-174纵观《哲学通论》的正文,它的问题可能在于“对于不可说的东西”保持某种先入为主的“立场”,而言说的方式以一种无庸置疑的方式,而非“不可言说”的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少了哲学的“不可捉摸”,接近了年轻人——更贴切的说法为大学生。《哲学通论》显然更希望能够以理论的方式积极回应大众的呼声,而非回应这个时代哲学的呼声。在这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大众”的同一性可能是阿多诺意义的“社会水泥”——也可能是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社会水泥”,作为雅典城邦的公民,他们轻易地就服从了虚假的一体性,他们拒绝对现存进行怀疑,当然也会拒绝苏格拉底对年轻人的“毒害”。然而哲学的真正毒害却并非来自苏格拉底“一无所知”的谦逊,恰恰相反,很可能来自哲学家们的过分自信——哲学家试图支配他们所创造的概念。在阿多诺看来,“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概念都被当作一种自给自足的总体,哲学思想没有支配它的权力。实际上,一切概念、甚至哲学的概念都涉及到非概念物。”[5]10反思概念是重要的,“哲学的反思要确保概念中的非概念物。否则,根据康德的名言,概念就是空洞的,最终由于不再是任何事物的概念而成了虚无。”[5]10在这里,否定的辩证法的关键就在于“改变概念性的这个方向,使它趋于非同一性……”[5]11只有趋向于非同一性的概念才不会让哲学走向虚无,因为在阿多诺看来,“概念的觉醒是哲学的解毒药,从而避免哲学日渐猖獗以致成为一种对自己来说的绝对。”[5]11在这里阿多诺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因为在他看来,概念一定要走向非概念,这就是否定的辩证法。因此《哲学通论》的问题并不在于作者本人,而是可能来自于哲学自身的狂妄,在阿多诺看来,“伟大的哲学伴有一种不宽容任何他物而又以一切理性的狡猾来追求所有他物的妄想狂似的热忱,而别的哲学则在这种追求面前退避三舍。”[5]21哲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哲学的不宽容与通过理性控制他物的巨大热忱。[参考文献]1孙正聿著. 哲学通论[M].人民出版社2010年.2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编.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第2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年.4高清海.辩证法与“变戏法”[J].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0年第9期.5[德]特奥多•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6[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7[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M].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
  •     安妮一、《哲学通论》的意义  初次聆听孙正聿老师的“哲学通论”课是在1996年吉林大学阶梯教室的课堂上,虽然之前从来不懂哲学,却头一回在孙老师那里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我相信孙正聿老师不仅感染了我,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既包括他本人的学生,也包括不知从哪里来的旁听的“学生”。现在看来,这种感染可能来自于太久我们已经不再为哲学激动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哲学只是一个拿来解说的工具。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在孙正聿老师那里,我们似乎又重新找回了我们向往的哲学的神圣感——他那发自本真的“哲学的目光”拂去了之前教科书哲学的尘埃,把年轻人的心照亮。这或许就是孙正聿《哲学通论》课程最大的意义吧。正如张盾老师评价的那样:“我认为《哲学通论》所取得的最主要的哲学成就是成功实现了对旧的教科书哲学的替代,从而建立起了中国哲学基础理论教育的新的典范。”[2]137在张盾老师看来,虽然孙正聿老师自己强调《哲学通论》是教材性专著的学术意义,不过《哲学通论》对哲学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哲学通论》在取代旧的哲学教科书这一意义上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是当代中国哲学界任何一本即使是优秀的哲学专著所能承当的。按照孙正聿教授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分期,在从前80年代的教科书哲学、到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再到90年代的后教科书哲学这一演进过程中,《哲学通论》的问世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即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取得了决定性成功… …”[2]137-138在王庆丰看来,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对于“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从而导致了哲学研究的教条化与僵化。而孙正聿老师在他的《哲学通论》就是想要告诉读者,“哲学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1]3因此“要想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实现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必须在对哲学原理教科书的批判中才成为可能。所以《哲学通论》是在与传统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对话中,展开其叙事逻辑的。”[2]82二、可能的问题——在同一性中迷失然而《哲学通论》作为著作性教材可能依旧没有逃出传统教科书哲学的框架,正如有些学者评价的那样,“《哲学通论》虽然在批判教科书哲学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努力,但美中不足的是《通论》并没有彻底地超越教科书哲学。因为,《通论》的哲学术语依旧是传统教科书的术语,依旧保持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诸多典型的教科书哲学范畴。”[2]84通过赋予这些哲学范畴以新的意义使概念不至于走向僵化,这似乎是《哲学通论》最想达到的目的。然而这一目的很难说最终实现了。概念成对的出现的确建立起了某种大厦,然而它的根基依旧可能是不牢固的。有限性无限性,表象性概念性,非批判性、批判性,常识化与哲学化,经验性与超验性,我们可以随意地在本书中找到。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满意了,因为这些概念似乎把能说的都说尽了,让我们认为真理的确是可以在辩证法中可以把握的,《哲学通论》也的确成为了“通论”—— “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3]552然而在高清海先生看来,概念极有可能成为迷惑人的东西,辩证法则容易沦为变戏法。[4]44-47辩证法以非此既彼的方式把人搞晕,还要让观看的人相信演出的一切都是真理。哲学家曾经以能够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自居,然而现代的哲学早就不能也无法承担上述这一责任了。按阿多诺的说法,“今天,任何理论都躲不开市场。每一种理论都是作为处在互相竞争的意见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提出来的,什么都要拿出来供选择,什么都要被吞没。思想不能戴上眼罩而对此闭目不视。那种以为自己的理论可以逃避这种命运的伪善的信念必将堕落成自我吹捧。”[5]3很多理论都会在批判声中吞没或是堕落成自我吹捧,但辩证法不会。这或许就是辩证法的意义:“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对非同一性的意识。它预先并不采取一种立场。”[5]3当维特根斯坦强调“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6]105的时候,或许表明了同样的态度。在他看来,“要是你不试图说出那些无法言说的事,那就什么都不会失去。但是无法言说的将会——不可言说地——包含在那些说出来的东西之中。”[7]173-174纵观《哲学通论》的正文,它的问题可能在于“对于不可说的东西”保持某种先入为主的“立场”,而言说的方式以一种无庸置疑的方式,而非“不可言说”的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少了哲学的“不可捉摸”,接近了年轻人——更贴切的说法为大学生。《哲学通论》显然更希望能够以理论的方式积极回应大众的呼声,而非回应这个时代哲学的呼声。在这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大众”的同一性可能是阿多诺意义的“社会水泥”——也可能是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社会水泥”,作为雅典城邦的公民,他们轻易地就服从了虚假的一体性,他们拒绝对现存进行怀疑,当然也会拒绝苏格拉底对年轻人的“毒害”。然而哲学的真正毒害却并非来自苏格拉底“一无所知”的谦逊,恰恰相反,很可能来自哲学家们的过分自信——哲学家试图支配他们所创造的概念。在阿多诺看来,“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概念都被当作一种自给自足的总体,哲学思想没有支配它的权力。实际上,一切概念、甚至哲学的概念都涉及到非概念物。”[5]10反思概念是重要的,“哲学的反思要确保概念中的非概念物。否则,根据康德的名言,概念就是空洞的,最终由于不再是任何事物的概念而成了虚无。”[5]10在这里,否定的辩证法的关键就在于“改变概念性的这个方向,使它趋于非同一性……”[5]11只有趋向于非同一性的概念才不会让哲学走向虚无,因为在阿多诺看来,“概念的觉醒是哲学的解毒药,从而避免哲学日渐猖獗以致成为一种对自己来说的绝对。”[5]11在这里阿多诺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因为在他看来,概念一定要走向非概念,这就是否定的辩证法。因此《哲学通论》的问题并不在于作者本人,而是可能来自于哲学自身的狂妄,在阿多诺看来,“伟大的哲学伴有一种不宽容任何他物而又以一切理性的狡猾来追求所有他物的妄想狂似的热忱,而别的哲学则在这种追求面前退避三舍。”[5]21哲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哲学的不宽容与通过理性控制他物的巨大热忱。[参考文献]1孙正聿著. 哲学通论[M].人民出版社2010年.2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编.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第2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年.4高清海.辩证法与“变戏法”[J].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0年第9期.5[德]特奥多•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6[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7[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M].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2013 08 01 2013年“122计划” 暑假
  •     只觉着作者引用的百分之八十是马列恩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著述,看着有点烦....不过对个人的哲学入门有点帮助啦。
  •     作者对哲学的理解,给人一种鸟瞰的感觉,受益良多
  •     我读过的最好哲学教科书
  •     因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实在痛苦不堪 故先读这本 结果仍旧不轻松!我的那点儿哲学涵养初步估计是....负值! 坚信“傻子哲学”
  •     引我入门的第一本书!
  •     大二的寒假所读
  •     我的启蒙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