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梅短篇小说选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年6月
ISBN:SH10208-235
作者:(法)马塞尔·埃梅
页数:294页

作者简介

目次
穿墙记
生存卡
谚语
波尔代沃的传说
征妻
七里靴
执达员
等待
侏儒
两名受害者
图发尔案件
体育俱乐部
大盗悔改记
最后一名
铜像
若斯
译后记


 埃梅短篇小说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从我个人读书喜好来看,对于一本小说,首先是它的文体结构,呈现形式,然后是蕴含在内的文风和文字凝练度,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因为我并不专业,所以就此略过,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生存卡》是法国作家埃梅所写的一个短篇小说,顾名思义,里面主要讲的是人们生存需要政府发放的“生存卡”,因为发放,必定会有人多有人少,那么这个多少的判定指标就是让我最倍感意外的,说起来也合情合理,那就是——“为了应付饥馑,保证国民中的劳动成员收入高些,可能要处死非生产是消费者——老人、退休人员、领年金者、失业者,以及其他吃闲饭的人……原来并不是把无用的人处死,只不过是要剥夺他们一部分生存的时间,我当时觉得,这一招很妙,颇有诗意。”(以上摘自原文)可能至此大家明白了到底什么是生存卡,我再详细说明一下,就是比如本文主人公儒尔·弗莱格蒙,他是个作家,每月只张十五天生存卡(至于为什么对作家剥夺,我们下文再说。)所以每到第十五天的半夜十二点,他就会忽然死去,刚刚躺的床还留有余温,直到下个月初再复活,而且所有复活的人都是赤裸着身体。就是这样,如此反复。到后来,出现一些问题,其实也是能想到的,那就是穷人为了换取粮食以维持生计,所以纷纷出卖自己的生存卡,而富人则用钱去买,我们平常总说的“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这里则是假命题了,毫无疑问的实现了,然而,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生存卡交易之后,有的人有钱一个月有几十张生存卡,所以有人活到了6月66号,如此等等,社会病问题开始出现,甚至一直活的人都会嫉妒那些因为没有生存卡而不得不暂时死去的人,也想体验一把死的感觉……这个小说就是如此,但尤其不要忽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小说形式是以日记的形式,主人公身份是作家,看到这两点,你就明白有什么作用,我在此就不赘述了。需要谈到两点的是,第一点是我看到一句话:……由此可见,阔佬、失业者、知识分子、娼妓,他们对社会具有多大的危险性;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动荡不安、毫无意义的骚乱、放纵不羁,以及好高骛远。对了,前面说到作家也被不公正待遇,原文是这样说的:真卑鄙!公理何在!令人发指的谋杀!那项法令刚刚见报,在“没有以对等的劳动产品,补偿生活所需的消费者”中,竟然把艺术家同作家也列进去!(原文观点很明晰,在此不继续引用。)这两点都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作家的定位,当然了,作家不会是“ 补偿生活所需的消费者 ”,他们看似与生活无关,因此蒙羞,真是那个时代的奇耻大辱,这当然是埃梅对当时政府的极大讽刺,和当时配给制度不合理的反抗,但是对于作家这个职业,我本身有很深的情结,所以真的为之一振,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知识分子真到了小说里面的地步,那将多么的可笑,可悲!第二点就是关于这部小说的评价,序言里面无非是“凡是外国荒诞讽刺黑色幽默的小说都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贫富悬殊,人吃人等等”,当然我不否认会有这个大背景存在,但是的确有意识形态偏见的存在,就像我们学政治的时候,都会在最后加一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样,这就是意识形态,在政治领域或许说必要的,但文学里面不需要,甚至是反对的,文学是超意识形态,超国界,是写人性和一切客观存在的,这个和制度无关,并不是说完全忽视本国国情和制度政策,而是说文学研究的部分就应该不止于此,更应该超越。文学的使命,我觉得就像埃没创作的指导思想“时代的良心”。时代是世界性的,良心也不分种族,如此而已。《生存卡》也让我想到了王小波也说过的“死亡指标”,一个限制生,一个限制死,其实都是写人们在体制中“生死不由己”的可笑和悲哀,可见国内外作家的着眼点是一样的,都是对本国政策的不合理进行揭露和批判,关爱的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讽刺不是目的,目的是改变,让人们意识到如此发展下去的危害,然后共筑美好,把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埃梅的思想很奇特,我会继续看,文章写的不好,以此为念,以后想起翻看一遍,用来提醒自己,作家和文学的使命到底为何。——2016.7.20在此我想感谢昨天在豆瓣上给我建议的朋友,读书要超越意识形态,“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思想”,我在这篇短篇小说里面颇为受益,感谢他。
  •     大约是六年前,为了消磨暑假,我曾借过几本书回家,其中有一本装订和封面设计超烂的小说集《荒诞小说》。就是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读到了埃梅的小说《穿墙记》,当时作为一个自由散漫的大二学生,还不能体会小职员杜蒂耶尔的心情。这篇小说给我的感觉,还不如同一本书中的《会说话的猪》那样肤浅有趣的政治隐喻来得直接有力。如今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重读这篇小说,在感到有趣的同时,心中也怵然一惊,暗暗戒备自己的沦落——千万不要因慵懒而丧失活性。变身为大盗嘎鲁—嘎鲁之前的三等小职员杜蒂耶尔,每天谨小慎微、按部就班地从事着枯燥的文案工作,工作之余的消遣,也就是集集邮、看看报,自认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平静地等待着死神来收割他的日子。在慵懒无趣的惯性之中,生活的河流已然凝固,杜蒂耶尔小职员的日子看似安稳,但动物的生存本能告诉他,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所以他始终处在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的精神状态,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在薄冰上旋舞,只是小心翼翼地在生活之流的边缘一步一挪,旁人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一旦打破了他生活的惯性,于他就好似听见了脚下冰层破裂的劈啪声。若是以前,即使他认为对方的举动毁掉了他的生活,他也只好低头生闷气,让麻木的神经慢慢适应新的改变。但是,不知是不幸还是幸运,他得了病,有了穿越墙壁的超能力。他利用这能力惩戒了新主任,然后又用这能力干了一连串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于是,凝固的河流开始溶解。新的故事开始了。杜蒂耶尔是幸运的,超能力让他有机会跳出自己已经僵死的生活。只是可惜的是,他的身体能穿墙,精神却不能穿越平庸的生活。以往的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精神状态,他并没有足够强悍的心灵来掌控新得到的力量。最初的新鲜和刺激之后,剩下的又只是无法排遣的“腻烦和厌倦”。所以他才会因为一个女人放弃了埃及之行,最后又阴差阳错地困在了墙壁里,“躯体与石墙已然化为一体”。反讽的是,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凝固和僵死的状态。态度决定生活,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喜欢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文笔,读到埃梅是我的幸运。
  •     用月光淬火的弹簧,没有经住一切考验。最喜欢《生存卡》,《七里靴》可以和《最后一名》对照着读,《穿墙记》则和《侏儒》《铜像》《若斯》是一类,相比之下《若斯》还乐观些,毕竟回到了过去的生活,虽然是以做苦役为代价的。
  •     《穿墙记》和《生存卡》绝好。其他篇目笔意恣荡,埃梅不喜克制,水分不少。
  •     他想酒所抱有的热忱,带着几分性欲,往往很猛烈,就感到整个魂儿都凝聚在喉咙,如同燃烧的一团火。巴黎的红酒,马戏团的矮丑,蒙马特的穿墙人,死亡时间何时来到怎么来到....下一秒?下一小时?下一年?死在家门口,还是有你的马路对面,或者欲望怀抱
  •     不凝重又不轻浮,构思很巧,但温厚自然不匠气,有童话感,但几乎没有流于猎奇,讽刺很有力道且有很强的戏剧式幽默,近乎荒诞。《七里靴》一篇结尾,才算得上是高明的“出人意料”,不是刻意试图在情节上逆转,而是境界超出读者的预期。
  •     構思真是妙...
  •     相见恨晚,埃梅的风格独特而吸引人。《穿墙记》幽默奇特且深刻,《生存卡》看呆了,《谚语》、《最后一名》、《等待》没有奇特的情节,分别写了虚伪、固执、苦难,《波尔代沃传说》写天国的荒唐暗讽现世对道德的蔑视,《征妻》、《图法尔案件》写国家机器的无情,《两名受害者》写一位崇尚道德的父亲的虚伪,《执达员》写何为真正的善,《七里靴》是仅有的温暖结局,《体育俱乐部》写肮脏的选举手段,《大盗悔改记》、《铜像》、《若斯》都是一种身份切换的不适应,大盗想做好人而不得,发明家面对自己的雕像的嫉妒到最终无感的真正堕落,若斯离开军营对普通平民生活的抵触到渐渐找到依托点,最终失去了那点依托后进入监狱,回归一种秩序和规律。
  •     目前只有七里靴一篇温情的作品呀,其他的都太有趣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