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无意义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532766624
作者:[法]米兰·昆德拉
页数:130页

作者简介

六月的一个早晨,阿兰走在巴黎一条街道上,看到很多穿着低腰裤、露脐装的女人。看着她们裸露的肚脐,阿兰既觉得迷人,又感到困惑,情色不再以女人的大腿或乳房而是以女人的肚脐作为诱惑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呢?
小说这样开篇,一场嬉笑怒骂的喜剧由此上演,围绕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顺着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生活故事、他们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尿急的苏维埃傀儡主席,自杀未遂却杀人的母亲,以及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舞台上演着一部热闹非凡的人间喜剧,幕后却隐藏着作者冷静洞察的智慧:生与死、严肃与荒诞、历史与忘却、现实与梦境,昆德拉让我们在笑中漂浮,为世间的无意义狂欢。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主角出场
第二部分木偶剧
第三部分 阿兰与夏尔经常想念母亲
第四部分 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
第五部分 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
第六部分天使堕落
第七部分庆祝无意义

内容概要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二零一四年,上海译文将推出昆德拉的最新小说以及全新包装的昆德拉作品集。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译有《人的大地》、《小王子》、《人都是要死的》、《贺拉斯》、《瑞典火柴》、《蒙田随笔》、《大酒店》、《罗兰之歌》、《田园交响曲》、《要塞》、《斯科塔的太阳》、《雷蒙•塞邦赞》等多部作品。是昆德拉作品《慢》的译者。


 庆祝无意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3条)

  •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作者就在阐述同一个问题了。他叫它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在下一本小说《不朽》中,他表示这次比上次阐述的好。而在刚刚读完的《庆祝无意义》里,我觉得他阐述得更好了。《轻》中的特雷莎,面对非自愿的外力强加给她的生命,是痛苦的,而且没有解脱的可能。母亲令她在家里裸体,并嘲笑她的羞耻心。当她在书中发生哲学醒悟时,她为自我不能调和的“灵”与“肉”而绝望痛苦。而在《不朽》里,绝对的核心阿涅斯,是在思维能力和心理健康上明显提高了的特蕾莎。她少了很多世俗的痛苦,而对人活一世的意义看待得更加深沉。她继承了父亲的理性,观察人群的理性。但她的心态依然如特蕾莎一样,是绝望的。阿涅斯根本没有表现出想去做些什么的意愿,而是选择离开。她躺在病床上与保罗展开的那场“持续了一生的赛跑”是令我刻骨铭心的。我想这样总结,《不朽》虽然比《轻》进化了,但作者仍然没能消除痛苦。直到这第三个步骤——《庆祝无意义》(他竟然用了“庆祝”!)。阿兰在对将他抛弃的母亲的追索里,在这个困扰了他一生的谜题里,终于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得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解答:他认为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但作者为他的结论加上了一个条件:心情。只要心情好,我们就能笑看人世的无意义。如果心情不好,这一切可就够受的了。不过有意思的是,作者是通过另一个角色说出来的(拉蒙)。在这次的小说里,代言核心思想的主人公不再是一个,而是数个人的组合。而小说里昆德拉还极大的推崇了“友谊”。难道昆德拉被什么人“帮助”了?我只是兴奋的发现,在思考“存在的意义”的第三本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提高。如果按照常人的标准,这次的阿兰、拉蒙等人,绝对称得上是心思健全的人。从特蕾莎到阿涅斯到阿兰、拉蒙,角色的心理状态,在面对自己的存在这个课题时的心理状态,明显的向“快乐”进化。也许,米兰·昆德拉的心理,同样终于与他内心的纠结和解了,看开了。(多么难啊,这前前后后多少年)其实在写出《轻》之前,这个主题的味道同样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生活在别处》里主人公由巧合堆积的成长历程。《玩笑》、《笑忘录》、《好笑的爱》,光看书名就透露了作者的心态。他觉得人事荒诞得可笑。对了,还有“笑”,他为什么不说“胡闹”、“干脆忘掉”、“荒谬的爱”呢?也许他在书名中用了“笑”字,同样预示了他能在几十年后的如今,有个“好心情”。从技术角度上看《庆祝无意义》,赞叹作者竟又加倍的炉火纯青了。《轻》是不成熟的、吃力的探索,《不朽》是沉淀后的收获,《无知》像是《不朽》的底片,一次余兴未尽的追加,而又过了好多年,《庆祝无意义》的结构比《不朽》更复杂、精妙而且凝练。《慢》的那种惬意和诗意融合进了他所一直追求的交响乐乐章之间的大结构之中。开头和结束,都在那座什么花园里,这种安排让我想到,作者在《小说的艺术》里说《安娜·卡列宁娜》的结构设计:安娜在火车站出场,而在同一地点卧轨,他说这样的安排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我并不喜欢《安娜·卡列宁娜》的写作,也没怎么感受到他说的那种艺术效果。但我对《庆祝无意义》里的这座花园的确喜欢透了,让我兴奋得甚至想起了伍迪艾伦的电影的气氛(一定是过分联想了)。还有斯大林。他已经是在自己的小说里第二次提到斯大林了。不过这次他竟然让斯大林讲哲学。斯大林与他的集团成员围坐一桌的场景,与昆德拉写过的诗人们开会的场景同样吸引人。读完之后,我仍然不明白,斯大林讲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到底为了什么。我目前的推测是,他发现无论是混乱还是统一,都不能保证大家能有个“好心情”。真希望米兰·昆德拉能够再活100年。每10年20年的拿出一本新的小说,阐述他对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件事又得到了什么新答案。祝米兰·昆德拉健康!
  •     看完以后心里面轻轻飘飘,有一种什么都没有看过的感觉。作者不再重视写作的条条框框以及各种规则,他只是想要表达,只是想要讲一个故事,只是想要告诉你他讲的和怎么讲都并无意义。这个故事里面有他认可的东西,有他嗤笑的东西,也有他怜悯的东西。但最后是和他所讲的故事一样,并无多大意义。他究竟想要说的是什么?他究竟应该怎么样写小说?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诉你,并无意义。
  •     作為一名堅定的虛無主義者,這本書從書名開始就吸引了我。於是,我突然思考一個問題:無意義和虛無是不是一回事?因為這兩個概念及其相關思想都是西方討論得比較多,我懷疑這兩個詞彙是屬於翻譯過來的外來詞,要探究其中的區別和聯繫是有困難的,只是從自己的感覺上來看,虛無比無意義更加具有悲劇性和毀滅性的。無意義是相對於有意義而存在,這是在意義的範疇上進行對比,依託於意義。而虛無,則更加殘忍一些,它是獨立的存在,沒有依託,更加本質和深刻。於是,昆德拉寫的是慶祝無意義而不是慶祝虛無。在我看來,確實是無意義更為貼切。昆德拉主要是通過零碎和荒謬的事情來解構人生的意義。阿蘭,拉蒙,夏爾,凱列班;大街上露出肚臍的少女,盧森堡公園裡看到的來參觀夏加爾畫展的人,達德洛一個癌症的謊言,卡格里克高明的愚昧……荒誕的背後是昆德拉對生活的冷嘲熱諷,我們聽到故事里人的笑聲,那都是在慶祝無意義。常常在想,也許生活就是一個木偶劇罷了,我們來看看斯大林和加里寧的故事,加里寧是一個容易尿急的傀儡領導人,他是一個形而下的木偶。那斯大林呢,在一個他不會去的群眾盥洗室里他的下屬們在熱烈地談論著他講的二十四隻鷓鴣的笑話是一個謊言,沒有辦法理解斯大林的人和講故事的斯大林,都是“沒有觀眾的演員”,一個扮演著聽故事的人,另一個扮演著講故事的人,在木偶戲的舞台上,他們都戲弄著彼此,於是一切都無意義,世界都被解構成不被理解的事情,就像拉蒙的巴基斯坦。阿蘭和夏爾的母親,這是最具有隱喻價值的設定,以及對我而言難以闡釋的設定。有人解讀成生與死。阿蘭的母親是肚臍,那是生命的開始;夏爾的母親是一個天使,墜落的天使,象征生命的結束。這樣的闡釋很昆德拉,生與死、靈與肉、性與愛。但是,在無意義的世界里,這樣的對立存在也就一起喪失了。我以為這是關於終極的思考,逼近於虛無,揭示著生命的荒誕,就像自殺未遂的女子殺了人。小說里有一個問題聯係了兩者,天使有沒有肚臍。“是的,沒有肚臍肯定的”,印證的是生命的出其不意。關於母親還延伸了更多,胎兒能否自行選擇是否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喪失了這一個根本,所有關於人權的一切都是扯淡。阿蘭的父親告訴阿蘭,你的母親根本不想要你。後來阿蘭總是會去想想他的父母交媾孕育他的那些事情,“層層孤獨包圍著孤獨”。還有關於夏娃的樹,無肚臍的女人被一個殺人犯掐住了喉嚨,母親說她希望看到的是人的完全消失,這棵樹的徹底毀滅。阿蘭所幻想的事情,實質上並沒有給她帶來快樂,卻是更更多的人帶來了苦難。還有那從天花板下飄的一根小羽毛,這是不是天使的墮落。羽毛飄在雞尾酒會上,也飄在斯大林的會議上,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征兆,不祥的征兆。最後是康德、黑格爾、叔本華……關於鏡像與意志的討論,真是足夠吸引我了,還有那喀索斯的故事。在一切玩笑的背後,都是萬劫不復。原來,比起虛無,無意義更加接近這個世界,對嗎?2014年8月12日寫於辦公室。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触:你所处的世纪。你的国家。你的母亲。重要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利,为它们那就实在没有理由斗争或者写那些什么宣言了 斯大林及女人的自杀部分有意思
  •     我尽量找些不舒服的词来说自己的感受,无意义,互相串连的隐喻,消极,讽刺,还有某种高高在上,故作深沉,精致还是矫饰。这样评价的时候,觉得自己还站在艺术的门外,但是,总是要用力才能去捕捉,对于洞察,还是喜欢真挚,直白的文字……
  •     这本书到底要表达什么?
  •     :)认识了一些人,认识了加里宁,生而荒诞
  •     斯大林和二十四只鹧鸪。 自杀的女人和被自杀者谋杀的救人者。 有趣。
  •     看会儿睡会儿度过一天。意识流。倒是想给自己一个设定:看完一本书才能去看另一本。
  •     论述比结论精彩。为什么要爱无意义?
  •     内心独白不错
  •     您写多少我买多少。。。
  •     没有个体差异,人生来无意义。
  •     人总是一边在寻求所谓的意义,一边在沉迷于无意义
  •     俏皮
  •     庆祝我读后的无意义。内容简短,真材实料很少,只有一两句话值得咀嚼玩味。说这是哲学打死我都不信。我想斯大林和肚脐眼应该是故事的主角吧。
  •     虽然没看过几本昆德拉,但总觉得昆德拉的书是哲学,可能也是看了王小波的缘故。总之,人生就是无意义的,咱得玩得开心。
  •     可能是把他要寫的東西重複太多次的緣故。
  •     倒不是非要认为人生是无意义的,而是人本身吧。有些人那种谜一样的洋洋得意真是容易把自己惯坏。
  •     每个人都必须跟自己和解。在表象与意志的世界,大家都在寻找好心情,如果一切都无意义,我们只好欢呼无意义。
  •     没什么新东西······有点遗憾
  •     虽然看过但并没有懂(눈_눈)
  •     无意义中人各有歧义。
  •     人类DNA里大部分的编码都毫无意义。生命也是。
  •     我是谁?我在哪?这是啥? 因为是米兰昆德拉,所以打算过五年之后再拿出来心平气和的看看。 现在二星人情分儿,一星给最后几页。
  •     不可承受的无意义。
  •     拼了命的想把它读完,但最终放弃在拼死命的路上。
  •     总感觉这本小说的翻译很蹩脚,个人觉得无法翻译出昆德拉的文字水平。有些段落读起来简直不知所云,太敷衍。估计译者也不知道昆德拉想表达什么
  •     反反复复不要太认真,其他收获已经忘记。读过昆德拉的第一本小说
  •     读米兰昆德拉:噢……噢???……啊?这谁………?嗯???不过我喜欢关于肚脐的描写,突然也觉得这个小东西变得神秘了起来。
  •     意识流 没有一个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到这里的,你的存在就不基于什么权利上。
  •     接受无意义
  •     属于四个人的四重奏
  •     读完第一遍,剧情还没理清,需要多读几遍顺便知道一下背景
  •     意识流
  •     有感同身受的部分,然后,无意义实在不愧书名。
  •     我终究还是看不懂米兰昆德拉。
  •     最近翻的书大多关于存在主义和苏联,所以读这本的时候有种奇妙的命运感。上一本的关键词是去媚俗化,这一本可能是向媚俗用一种很朋的方式妥协吧。个性化是无意义的,生命的本质也是无意义,不由得想起马男振臂高呼——万岁!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     
  •     说实话,我真的没看懂。对哲学一窍不通。
  •     开篇对女人的遐想和期间的对苏联高层的群像印象深刻,然而并不知道昆德拉到底想说什么。
  •     “无意义,这是生存的本质”
  •     只有斯大林那一章值得一读
  •     再读
  •     定价30!搞活动11抢的都觉得亏了,这书怎么没被历史的泥石流冲走。说我不懂艺术?好好好,你丫懂,你来讲讲,这都写的啥
  •     开头结尾看懂了,中间感觉没看过一样,意识流,好难懂。
  •     我一直觉得把一个不要求到世界上来的人送到世界上,是很可恶的
  •     ???
  •     1位隐身的导演 带我看了出好戏 这导演还有些伍迪艾伦的风范
  •     有几个点蛮有意思。性感的四个部位,高明的隐身人,荒谬奇妙而又无从解释的两个谎言。
  •     随便写写,随便翻翻
  •     内容本身不评价了 有几处给我灵感的部分 比如达德洛的撒谎以及凯列班假装是巴基斯坦人
  •     我翻了挺久的,看到了后面有点忘记了前面,中间穿插了许多哲理性的东西。但仍然不明白这部小说的整体的表达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