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斯之梦》书评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13312295
作者:[日] 山本弘
页数:424页

我对你的爱,是3+10i

比起角川书店和台湾的版本,大陆这版的装帧竟然是最好看的,德玛西亚!!……等等我都说了什么言归正传,因为之前关于探讨AI普及后道德伦理等问题的题材,看过不错的动画「夏娃的时间」,所以对同题材的『艾比斯之梦』很愉悦地就吞下去了。不过两个作品主旨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这个之后再议。不得不说我很佩服山本弘写小说时前后呼应的功底,前几个小故事体现得尤其明显。顺便一提虚构的几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那个穿越到虚拟「樱桃路」上的女孩,和喜欢的男孩子相遇的故事。结局虽然不能说震撼,但能让人心里泛起小小的涟漪。尤其喜欢当男孩在真实的街道上牵起她的手的时候她想的那句话——「今天(提醒她从虚拟世界登出的)警报声再也不会响起了」。不过读到后来还是觉得最喜欢『爱的故事』,也就是所谓「真正的史实」。山本老师的世界观构架能力真的蛮棒的,通过前面的故事为最后真正史实的世界观做了铺垫,相当自然地展现了所谓的史实,却不会因为世界观较庞大而显得冗杂。很中意这本书的原名,アイの物語。本来以为是愛の物語的片假,但有一天突然悟出アイ是AI(人工智能)的读音,真是相当巧妙的一语双关。因此自然少不了要探讨AI是否有感情,AI与人类间是否有爱的问题。令人非常欣赏的的一点是,山本没有大费周章地一味煽情,而是很好地把握了感性与理性的比例,相当客观地去探讨了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他是不否定这种爱的(因为将人类存在的零层当作重视的虚拟空间对待且能独立思考TAI确实向人类托付了自己感情),但并不像其他同类作品(包括「夏娃的时间」在内)那样认为机器人以人类的方式去爱人。他的观点让人觉得很有趣,但豪不失逻辑——他将AI对待人类的视角看作是人类看待地球上其他比自己低等的生物的视角,AI清楚人类比自己低等但不歧视人类,近乎怜爱地关爱着人类。乍听好像荒谬,但越想越觉得在科幻层面上来说是相当合理的观点。我就是喜欢山本弘这一点,虽不让人感到意外,但能沉着地自圆其说,令人不禁深思,回味无穷。虽然这样的观点理性到有些机器人式的冰冷,不过AI的感情也确实触动着人心,我也很喜欢AI相处时带着机械特有的生硬的淡淡幽默感。虚拟对战中艾比斯打败乌鸦的时候,艾比斯让乌鸦讲最后一句台词才杀她,但乌鸦说「不行。我害怕。结束我的恐惧」,那份AI的名为「恐惧」的情感让我沉思良久。不过,那大概是我再怎么沉思也理解不了的情感吧?故事的最后,艾比斯对曾经的主人秀夫告白说,我对你的爱,是3+10i。秀夫反复地说了那句话好几次之后,悲伤地笑了。他说,你的意思是,完整的爱吗?虚数轴的?可是,我绝对无法理解那个意思……正是这样,艾比斯也说过,人类身处的第零层和AI身处的第一层之间的距离,比第零层和地球上任何一点之间的距离更远。可是她也说过——她这样回答秀夫所说的话——无法理解也无妨,只要包容即可。这就是山本弘所述的AI与人类的相处之道。我对这本书的情感,大概也是3+10i吧?虽不能一味赞同(尤其最后人类对AI让出了地球的统治权,感觉有点道理,但总觉得那样的话也说明当时的人类真是退化到了一定地步,或者说是进化出了相当大的问题了),但对其思维十分佩服的那种感觉,连我也无法理解。不过只要能够包容就好了。

不算好

觉得把《艾比斯之梦》和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相提并论是过度拔高了。《艾比斯之梦》的世界观远不够完善,而且作者编故事的方式像我非常讨厌的石田衣良。整个世界观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羞耻心,人类灭绝了。最后两个故事——《诗音翩然到来之日》和《爱的故事》—— 还是非常不错的。饱含深情,令人感动。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场休息”篇章写的惨不忍睹,而且七个故事都是女性主角看久了有些闷。因为都是女性主角,多少有些感情用事。

人生的反转

我的人生在此之前都没有读过任何小说,说来有人肯定会问那你之前都看什么,呵呵。我看的就像是一个朋友说的那种,知识点犹如星星一般的尖锐。我只看我感兴趣的,大多数和哲学宗教理论那种特费脑的,可以让脑袋打结的书。我是觉得可以给我的大脑开辟另外一种天空般的快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手中有本“神书”就可以飞翔一般。(不免觉得自己特牛逼,可是牛逼的自己其实很傻逼,唉......当然这个是题外话)这本书是一个初识就觉得很棒的朋友推荐的,她是说这个是软科幻类书,作为一个连小说都没有读过几本的人来说,啥叫软科幻啊?我就是用我浅薄的理解来说服自己说,哦~软的相对就是生硬把,再加上我前阵子看见的美国电影,忘记名字,4个字,那种应该是我理解的硬科幻(后来某次聊天中证实了我的浅薄的认识貌似是正确的)嗯,这个软科幻应该可以把,加之我先把伊坂幸太郎的《奥杜邦的祈祷》看完之后,对这个姑娘推荐的书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这个封面挺莫名其妙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它好看。额····不多言。因为在病重期开始阅读,结果前面不知道是因为在医院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读的很没有兴趣。加之当时我正好有本《新周刊》宫崎骏的期刊,主题是悲观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好吧,我其实还是比较保守。我看着新周刊,就把它仍在一边,便不再读。结果,我病的时间比我想象的时间久,嗯,这本书变成了猴子手里的生姜,毕竟小说读起来不费脑。在当时我已经没有力气动脑看书的时候,也不想再拿起ipad看无聊电视剧的时候,这本书我开始重新读。嗯!好看。真的,当我发现每个小故事都是一个感慨,作者给予了很多他的感悟在其中,我才猛然的被它吸住了。艾比斯之梦其实只是临近结局的一篇短文,整本书的高潮是《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整体又隐晦的将做着完整的思绪全部尽述。看着就不舍得过快的读完,那种高潮感不忍马上体验。可是好书总归结束,小说也许真的有魅力吸引人,因为也似人生,小段人生折射大段生命吧。看着身边的一切,不觉得这星球更加深邃,我喜欢那种在真实空间的迸发,与另个空间的交错。因为这个空间不太好玩。

承认吧作者 你就是个死宅

没有预期的那么经典。虽然有一些伪装,不过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作者是个宅男。几个故事也都能曝露出一个宅男趣味。前6个故事大概剧情如下:1通过网络虚拟游戏拯救被欺凌少年2打网游泡美眉3人工少女养成4孤单的机器人陪少女太空探险5虚拟空间的魔法美少女6机器人女护士拯救恶老头另外作者在小说中表示虚构的故事也是一种现实。这话对不对,不作讨论,不过确实是典型的宅男世界观。前六个故事风格统一,虽然设定或剧情上都有瑕疵,不过由于只是艾比斯讲诉的故事,可以自圆其说。六个故事在世界观,机器人与人类关系,机器人的自我进化方面互有衔接。连起来就是机器人自我觉醒,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文化的大概过程。虽然描写不够详尽,却也足够用心了,这个部分应该是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吧。由于是故事介于真实与不真实之间,每个故事都可能在编造中掺杂一些真实,也一定和真实的故事有许多联系。这样写其实挺好玩,让我一路看了下去。那么第七个真实的故事一定得是个重头戏,收尾和揭开谜底的任务就留给它了。可惜第七个故事并不算十分出彩。机器人背叛人类的原因与那个机器人护士原因相同,是因为理智和道德感比人类更强。人与机器人大战是因为赞同机器人的人选择不再生育,而把人类文明让给机器文明。反对机器人的人类则继续繁衍,于是赞同机器人的人几乎死光。反对机器人的人越来越多,并且编造了机器人的黑历史。而人类之所以能存活,也是因为机器人对他们的帮助。话说这里机器人简直像宽厚博爱的慈母,人类是被宠坏的孩子。这个设定脑洞极大,也过于草率,实在难以让人信服。我是觉得对于一个脑洞极大的故事,作者应该足够冷静客观,思虑更深才行。解决人类虐待机器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比如小电影会打码赛克,也可以给虚拟人物打码,虚拟人一旦被施虐便会自我休克,只有在网络监管下才能和虚拟人物互动等等。当然暴力情色恶趣味是人类的天性。所以也可以迎合这些癖好做一些机器优之类的东西。毕竟从古至今红灯区在人类社会里是少不了的。当然提供这些服务的网站需要严格监管,如果当时科技进步到了可以让机器人有自我意识,这些监管起来应该也很容易。不过这里也提到了一个关于机器人人权和机器人会不会憎恨人类的老问题。我总觉得人类应该没那么不长脑子吧,做出的产品一定会检验,大规模生产前一定会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制定出相关法律。生产手机都会做的事,更何况是拥有高等智慧的机器人呢?结尾处机器人提人类造出了一个乌托邦。准确的说是一个宅男的乌托邦。各种COSPLAY,在线游戏,机器人们很道德的,有纪律性的,欢乐的生活在了一起。对了,这部小说里做出机器人的都是宅男。

读后思考

1. 对能力较弱的种族应持包容而不轻视的态度,那么身为同种族也要用相同态度看待较弱的同胞吗?是的,因为个体的形成由先天和经历决定。不如反问自身,如果处于他的位置,自己会做的更好吗?没有根据能给予肯定答案。所以失败的个人,有可能单纯是因为他的运气不好,成长中没有遇到足够他成功的正面信息,更不用说先天残疾了。像盖茨比里说的: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2. 所有人类都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吗?可以这么说。由人类包含懒惰、自私的本性所萌芽出的整个文明,无论表面如何光鲜,行为仍可回溯到本性。但是人类也有自省和进步的能力,所以主动地抗拒思想上的懒惰和危害他人的自私,是目前升级文明的方法。考虑事情时不仅需要容易获得的感性的道德,需要勤奋探索的理性的逻辑同样重要。3. 渺小的人类应该自暴自弃吗?人的能力虽有限,人的需要也同样有限。在个人潜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世上存在的各种幸福已经是大多数人穷尽一生所没有做到的,所以没有必要去纠结于获得更高一级幸福的资格。因为不能永生而直接自杀是愚蠢的。4. 人类应该对其渺小认命吗?从技术能力上来讲,不必这么悲观。科技和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很多以前不可能的事都变成事实了。但是这需要和平、崇尚真理的环境。5. 几个猜想a. 创造人类的造物主,如果真有的话,会不会也像创造ai的人类一样,没有人们以为的那么全能,反而后来落后于被创造的种族甚至被消灭?b. 小说中的世界,顺利发展的话是幸存的人类也变的“开明”,都不生孩子了,灭绝,主动把世界让给ai。但明明更合理的应是共存,随着ai对宇宙的殖民,资源分配已经不是问题。仍然看着人类因自我否定而自愿灭绝,是不是可视为ai的更虚伪和阴险的策略呢?什么“意识到自己没资格做地球的主人而主动退场”,太缺乏说服力了。能意识到就能改正,人类从古至今都在一点点的进步。会这样放弃,只能解释成是ai在旁敲侧击地打着道德的旗号笑里藏刀地剥夺了人类的自信和希望。考虑到ai以共存为口号,却不帮助人类进步,反而一味的显示自己的优越,假惺惺地以宽容的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人类,则腹黑的ai实在不该被视为崇高的一方来赞扬。说到底,继承了人类感情的ai,也有不愿久居人下服务人类的野心吧。自由自在地玩各种角色扮演多happy。小说最后一句“这正是人类引以为豪的故事-理想的结局”,实在是莫大的讽刺。人类会宁可牺牲全人类也要与外星人联系么?意义何在?如果这样的设定不是作者故意为之以讽刺社会,那么就是因作者对人类的过份轻视而造成的这本小说的硬伤。c. 如何避免权力转移到被创造的高级生物手中?不要赋予它人类的感情,如贪欲、野心、求生欲、虚荣等。

这篇认真一点写,也就是细细将作者切碎了来嘲笑的意思

你要知道,阅读从来是痛苦的。将自己塞进另一个人的头脑,从这个人的眼看世界和宇宙,从来都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经验。那些让你感觉轻松愉快不带负担的文字,全都只不过是麻痹神经刺激感官的麻药和春梦,除了将自己卖出去以外没有其他存在目的。文学的真实指的是心眼所看到的真实。创作成功的故事内在,必然皆是潜藏的意义和埋藏的事实。所以文学的真实并不是指一切循规蹈矩照抄人所能看到的现实。相反的,剥去了现实的虚伪和温和矫饰,真正展现真实的幻想文学才是最有意义的作品。我无法原谅作者,因为他这样的人,竟公然盗取了科幻的外壳,去包裹自己那些可怜的猥琐故事,然后管自己写的意淫文字叫做”超越阿西莫夫的科学幻想作品“。这样的挂羊头卖狗肉,出版社宣传竟然还踩前辈来抬高自己,真的是让我出离愤怒了。我鄙视作者是因为他将庸俗的欲求、愚蠢的自伤自怜包装起来,用科学和情感包装起来,使他的欲求和自大在前人所构筑的科学幻想的光环笼罩之下,以一个看似光荣和理想化的方式呈现。所以,我不喜欢他的故事是因为他内在表达内容的糟糕,和他表达方式的虚伪。自称为“赛博朋克”,这部小说却从未真正展现赛博世界与人的交流,只是以妄想的手段在赛博世界当中展开了一场意淫之旅,全程除却作者自我陶醉和为读者提供的阅读服务性之外再无半点意涵。这部小说事实上完全不符合科学幻想的创作精神,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意识到科幻对人性的扩展和启迪应该是站在一个更为公平和宽广的角度上,只是用他的“博爱思维“解释一切。然而事实上你可以看到他并不博爱,就比如描写星际迷航故事的一段,作者根本不了解星际迷航系列所展现的星际间人性的共通和宇宙探险并英雄主义精神,只是一味用同情和怜悯等等圣母气味浓厚到令人作呕的方式去换取读者的共鸣。在描写女主角的同时,作者已经将她视作一个loser,还要代入她,以一个社会失败者的立场来展开故事:这就等于说他其实并不理解星际迷航故事所有的精神,并不理解科学幻想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设定的故事更是漏洞百出:以星际迷航的设定,明明重点应是发现的喜悦和创造、探险的精神,而非作者所描绘的舰队家家酒游戏。不过,正从这一面也可看出,作者对科幻的真实态度。他认为的科幻,只是人”逃避社会“的妄想场所而已。虽然故事最后借由”群体关怀“让男孩得救,但那和科幻完全无关,只是温吞水一样的”家族游戏“,作者无非是在用老梗“羁绊”罢了。我没说这种梗不好,但是作者用得完全不对:他写的根本是一幕独角戏,因为这种梗根本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解水平。他连“羁绊”这个词都没能弄明白,所以写出来的只能是你所看到的舰队家家酒。这样一个不能领会、不懂得尊重科幻精神的人,居然被拿来和阿西莫夫相比,真是要让人吐血三尺。星际迷航系列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太空歌剧经典之一,如果一个以”科幻作家“自居的人,体会不到该作探索太空的精神,那么你根本无法想象他能写出符合科幻定义的作品。通过创作者的眼看东西,正是小说阅读体验的根本所在。而一个人连看都看不到的东西,他怎么可能通过自己的眼让你看到呢?再来说作者的”博爱精神“。软科幻自然可以用人文关怀取胜,这一点我非常赞成,但是这条并不适用于该作者。他的作品,根本无法让人感受到所谓的关怀,角色感情互动僵硬极端模式化,与市面上的一般商业化宅男向轻小说没有两样。”博爱“和标题所言”爱的物语“哪里也找不到,故事中人物的互动极其单薄根本无法撑起所谓”爱“的主题。说回人文关怀,单从敬老院的老人形象和女主角的形象塑造一看便知作者对社会群体的观感是非常狭隘的,而人文关怀的首要条件就是一个宽广的角度和共感的心理,而非作者这样徒有其表的”悲天悯人“。剥除伪饰的科幻外壳,这几个故事的内在仅仅只是作者在扮演“神”,用角色代入自己之后演出一幕幕庸俗又可怜的伦理剧罢了。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该故事中所有与人类交流情感的机器人,全部是女性定位。作者的解释是”艾比斯是女性,所以都只是讲女性的故事,因为更有同感“。按照这一句的解释,在作者的思维中性别是跨越不了的鸿沟,也就是说两性之间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异的,不能唤起共鸣的。那么问题出现了:作者本身是个男人呀,他如何体会艾比斯身为女性的思维和立场?这位作者事实上也确实没做到:他所有的女性角色,从说话到思想到行动,全部都是设计出来符合他”男性期待“的产物,为了满足他的男性角色需求而行动的充气娃娃罢了。既然她们全部是意淫的对象,故事中怎么可能存在能体现真实的交流?讲到这里,我以为你应该明白我上面所说的了。这位作者写的文章既不符合科学探索精神,也不具有幻想文学的启发性。本书只是作者的春梦记录而已。楼下认为该作者的书对人类萝卜科技发展来说是具现实指导意义的佳作,我笑十分钟之后又写多了。回头看看好像还是有必要给正文补充一下,于是贴在下面。我认为应该从这些故事的发展顺序来理解作者的思路。前几个故事,他描写人类在“精神”(无法进行宇宙探险,只能妄想)和“肉体”(盲目的少女被虚拟现实拯救)双方面无法否定的脆弱,之后开始进行所谓的TAI(这个词的出现只是因为作者想要实现好像铭侦探一样的中二效果而已)发展攻略,所谓的现实可行性根本真正只是伪科幻宅男的妄想,也就是空白机器人养成并且实现父嫁结局(源氏物语看过吗呵呵)。至于科学上的现实可行性,呵呵,作者没有那个能力,似乎也不屑于去探讨。因为该作者事实上在本书中展现了全方位鄙视人类的态度。尤其在所谓“不是重点”的宇宙航行篇,作者几乎否定了从古代天文学发展至今人类不断追求星空的精神和种种努力,只因为一句“身体达不到标准”。那么作者可知道,正是这样达不到标准的人类,跨越了一切物理障碍站在月球上的时刻,是付出了多少人多少岁月的艰辛与血泪,是多么伟大的成就?不,他根本无视了这些,只因为他自认人类“脆弱又愚蠢”,我不得不想到那是他内心的严重自卑所导致的,对全人类的集体批判。作者作为一个他知道自己懦弱的人类,不去发掘人性的光辉,仅仅是站在鄙视同类寻求存在感高贵感的角度,妄想以他所“创造”的TAI为圣母杰克苏玛丽苏立足点,展开一个全面超越并怜悯人类的社会,从而一扫作者本人的自卑。由于该作者是一个并不尊重人类科学的人,你指望他写出来的东西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指导作品?笑死人了好吗。包着科幻的外衣,故事内核和宰相小姐穷书生的风流韵事却没有什么两样。认为真爱能解决一切难题,这叫荷尔蒙上头不叫科学思维。摘抄如下:“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人类。人类也无法理解我们。那是那么严重的问题吗?不要排除无法理解的事物,只要包容即可。光是如此,斗争就会从世上消失。 那就是i,是爱。”←眼熟吗?真爱桥段还没玩够吗?逻辑呢?脑被僵尸吃了吗?这样的作品,踩着阿西莫夫的名声来宣传,出版社你干得好。总结一句,山本弘老师(姑且称呼他老师,反正在日本这个礼仪大过天的地方只要写书谁都是老师)写的东西,根本既不符合科学,也不配被称之为幻想。除非你管春梦也叫幻想。

《艾比斯之梦》读着感

  我正在阅读的这本小说《艾比斯之梦》是一本日本科幻小说,前一阵在豆瓣上看到了它的预售推荐就打算买来读一读了。除了它的名字——一不小心读着顺口而颠倒了两个字的顺序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外,吸引我注意的还有它的宣传语:“日本赛博朋克最佳作”。Cyber-punk,电子朋克,这个词语我是很早就知道,但科幻类的文学作品我几乎很少接触,仅有的一些对于赛博朋克文化的接触也大多是来自日本动画。所以我对西方科幻或是中国本土科幻兴趣不大,然而既然这本书打出了“日本赛博朋克最佳作”的旗号,于是《攻壳机动队》、《夏娃的时间》等各个故事里的电子元素就立马浮现在了眼前,所以我倒想买来看看了。  本文之所以不叫读后感,而是“读着感”,因为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还没把这本书读完,正读完了100页左右,占全书的1/4篇目。整部小说的篇目结构是故事套故事:贯穿整本书的大故事讲述了在机器人掌控地球的未来,一个女性机器人逮住了一个偷窃粮食的人类少年,之后并没有处以刑罚而是向他讲述了七个故事。而这七个故事,就是穿插在本书中独立的七个章节,而在这七个章节之间,又有“中场休息”这样的段落来交代全篇故事的发展情况并包括了女性机器人与人类少年有关这一个个故事的讨论。基于这样的小说结构,所以我准备每看完一个小故事就写下自己的想法,目前我看完了第三个(哦,从篇幅上来说这七个故事好像并不是均分的)。于是我来写一下:  第一个故事名为《宇宙尽在我指尖》。故事讲述了一个共同创作小说的BBS社区上发生的事,事件分为线上小说推进与线下现实世界两方面同时推进。这个故事我是很有认同感的,因为我从挺早的时候——大约大学开始——就参加了这类活动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着,线上多个人共同创作一个故事,有些是即时扮演推进的形式,有些则是论坛异步交流创作的形式。我也一直在想象创作出的故事(二次元)能以怎样的方式去影响故事的创作者(三次元),甚至我还简单地设想过一个杀人案件如何以扮演游戏的方式让凶手和侦探在现实世界与创作故事两个层面斗智斗勇。而书中给出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展现了这种可能性,BBS社区上的爱好者们,不是以现实的、直面的方式,而是以虚拟的、间接方式启悟并拯救了一个陷入人生危机的少年。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虽然虚构但并非科幻,因为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完全是基于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网络技术——BBS,甚至这东西十多年前就有了。所以我对它的认同感很强,因为说不定这样的情节就在我们身边以及我们所常去的网站和论坛上发生着。  第二个故事名为《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这个故事就十分有科幻的意味了,大致说在一个拥有类似《刀剑神域》那种虚拟头盔作为社交工具之后,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虽然说我们现在没有虚拟头盔这样高端洋气的终端工具,但一个人在三次元和二次元表现出的不同性格也确实是很有趣的话题。我们现在有网络游戏,一个人在现实中与网游中的表现可能相差无几,也有可能截然不同。面对现实我们要顾虑颇多、经常患得患失因此犹豫不决,而在网络游戏提供了更戏剧化的剧情以我们更容易表现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但这同时也是由于虚拟现实不会带来真正的生理痛苦而给玩家提供的表现机会。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虚拟现实中表现出的性格,究竟是现实中可以比拟的吗?究竟应该视虚拟世界中的性格表现为假?还是应当把现实世界受到各种压抑牵制下的性格表现视为不真?  第三个故事名为《镜中女孩》。故事里有这么一台机器,看似是一面镜子,其实是一台拥有初步人工智能的玩具机器。机器的设定是来自镜子背面还有一个世界,一位名为夏莉丝的布兰斯坦茵王国的公主会隔着她那边所见的镜子与玩家交流——当然这一切也是AI所控制。故事的主人公,日本女孩棋原麻美从小就与这个智能机器为伴,直到中学乃至成人后仍与这台机器保持着交流,同时由于长年累月的词汇积累机器AI也存储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记忆,与麻美越发亲密无间。其实这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同时就结尾来说也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但在故事快结束时麻美的丈夫——一个致力于强化人工智能的黑客——将夏莉丝的逻辑系统强化之后,让我感到了害怕。因为夏莉丝忽然有了更为高级的情感,开始歉疚,开始担心麻美会不会讨厌她……等等。读到这里我就有些担心了,如果将来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仿真到了很高的程度,那么它会不会模拟出人类因爱而生的一些负面情绪?例如嫉妒、控制欲、独占欲、因爱生恨……等等。或许,人工智能即使是善意的,即使是遵循了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的,但它也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智能阶段比较好?就像我们常常能放心地与小孩子交流,但却又常常忌惮着他人而保持距离。  第四个故事是《黑暗潜者》。这是一个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拟人化的黑洞观测仪器AI所经历的故事。讲述了在宇宙遥远之处持续观测着黑洞的观测仪AI,在旷日持久的岁月里等待来的几乎都是一批又一批前来穿越黑洞自杀的人。在这一天AI迎接了一位名为席琳克丝的女性宇航员,她同样是为穿越黑洞而来,但她并非是为自杀而来,而是不满足于人类沉溺于脑后插管的虚拟现实生活,为了寻求人类本能中对现实世界的开拓探索冒险而来。这个故事其实与前几个故事有所不同——在之前的故事中,作者总是以积极的态度描绘虚拟现实(特别是第二个故事)。但在这个故事中,作者以否定的态度描绘了因沉迷脑后插管的虚拟现实而使得人类整体文明衰退的情况,并肯定女主人公的这种直面现实世界、直面危险而勇往直前的人生观。作为整部小说中女机器人给人类少年讲述的第四个故事,这里是否发生了价值观取向上的转折?以及之后的三个故事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是故事中少年所怀疑的,同样是作为读者的我所好奇的。  第五个故事——太棒了!拍案啊!去看!去看!!!——第五个故事的名字叫《正义不打折的世界》,十分精彩!和第一个故事一样,作者玩弄了一下视角的玄虚。我本以为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故事,然后却发现是一个虚拟世界的故事;但是等到故事再推进一层,原本以为是虚拟世界的故事,后来发现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总之,太精彩了,不能剧透,不能说得太细,自己去找来看一看吧!  第六个故事是《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故事讲述了刚被发明出来的名为诗音的护理型智能机器少女,被制造公司安排到养老院实习并学习人类的经验、交流技能。这个故事及第七个故事都是篇幅长达百页的故事,故事里详细叙述了诗音在养老院半年内各个阶段认知与情绪发生的变化,以及与养老院中老人们的交流情况。其实这个故事我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原本应该作为故事着眼点的AI,实际上我读的时候却十分关注人类进入老年后的种种不便之处与凄惨状况,致使我对这个故事的印象偏离了主题。  第七个故事与本书同名,即《艾比斯之梦》,这也是本书世界观中唯一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就是整本书的故事中那个讲故事的女性机器人自己的故事——真实的历史。在过去,人类开发出了类似机器人电子对战游戏的虚拟平台,并在其上面根据真实世界的物理参数而设计环境,以及设计机器人。在软件——TAI(真实人工智能)急速发展起来的同时,硬件方面也有了质的突破:许多TAI的主人不满足于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仅停留在虚拟对战平台的阶段,便花重金委托工厂将机器人根据先前的设计数据真实地制造出来,并在机体内移植入TAI。如此的机器人现象起步后,也遭到了世界上一些反TAI者的强烈反对,甚至其中的激进人士以蓄意破坏机器人的方式“杀害”了TAI。而与此相对的,TAI爱好者群体也强烈反应,并要在全世界范围召开誓师大会以宣告对反对者的愤慨……全世界的TAI们经过演算推论出他们的主人这样的誓师大会是一种受自身情绪推动下做出的错误选择。因此TAI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违背了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违背了自己的主人宣战的意志,并向世界宣告了TAI们自己的选择:一种更和平的忍耐原则。尽管选择了越过三大定律,选择了对主人的背叛,但艾比斯仍相伴她的主人到终老。后来的世界,理解机器人的人们认识到机器人无论是从智能来说还是从机器来说都远比人类优秀,因此大部分人们放弃了生育,在机器人的陪伴照料下过完了人的一生并善终。此外地球上还留有一小部分反对TAI的人们,他们聚集在各个地区,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并编造出将对机器人的仇恨历史代代相传。而开头提到的那位人类少年,就是其中的一员,但却是颇具独立思考精神的一员。最后,艾比斯向少年展现了TAI们的宏伟计划——扩张并探索宇宙,为人类实现因自身生物体缺陷而未能实现的宇宙梦。TAI把自己作为人类的模仿物、人类的创造物以及人类的伙伴,把自己的推送向广袤的宇宙,直至接替人类完成与其他智慧生物交流的梦想。  这个故事很温暖、很宏伟,也很日式。并且也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如何分辨我们对虚拟角色的爱,还是占有欲?为何我们在游戏中使AI残忍对战就是爱,而他人以暴力方式对待AI就是私欲?如果我们所造之物超越了我们,脱离了我们的掌控范围,应当骄傲还是自卑?并且当他们尖锐地指出我们在逻辑与观念上的缺陷时,应当如何面对?另外,当书中以艾比斯为第一人称说到“幸好,负责运输、管理物资的是没有感情的低阶PAI机器人,所以即使被破坏也不要紧。”这句话时,我便开始担忧:机器人是否也会因AI真假而产生优劣、贵贱的概念?最终导致演化出与人类相似的价值观?  此外,本书的日文原名——《アイの物语》,其实也包含了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i,机器人用复数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就作者的表述,那也是一种不基于互相理解而能互相包容的智慧,是机器人能够包容人类,也是人类之间得意和平共存的智慧。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属于东方的智慧,一种和而不同的智慧。

重看了一遍中文版

1. 封面很赞,比原版还赞。2. 依旧认为《诗音来的日子》绝对应该是当年日本SF的No.1,败给野尻抱介这个宅男实在难以理解。3. 最后一篇还是很炫技啊。4. 回头读给二代目听。5. 现在评论到底要多少个字啊?

新魂派机器人科幻的典范

机器人、外星人和时间旅行被称为科幻的老三样儿。历史悠久的机器人题材科幻可分两大派别——骨派和魂派。骨派非为主流,多指以日系机甲/大机器人为主要元素的科幻故事,此类机器人被科幻动漫迷戏称为“萝卜”。新近上映的《环太平洋》是为骨派一例。魂派乃幻门正宗,以机器人“三观”/“智能”/“灵魂”内核为故事核心,多以机器人之“非人”观照人之“人”。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是旧魂派的集大成者,机器人三大定律无论是否科幻迷均耳熟能详。旧魂派发展到现在的确已是明日黄花。近来我读到的一些国外机器人科幻小说也大多也只是在情感方面处理得更加成熟(如雷斯尼克的《机器人不哭》《知己》,李园《智能真本》),在拓展机器人“灵魂”内核方面难脱窠臼。但新魂派已然出现,那就是AI科幻。旧魂派对机器人“灵魂”的来源或语焉不详,或失之简朴(如简单的三定律规则设置)。但机器人学和信息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非人”的机器智能/灵魂只能来自于——人工智能(AI),而且此种“灵魂”的发展和进化绝非一蹴而就。新魂派AI科幻着力于推想AI的发展进化以及其与人类的互动。其代表名作就是特德姜的雨果奖获奖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它将AI发展可能面临的技术、道德、哲学、伦理、情感、法律等难题掰碎了揉开了摆在读者面前,端的了得!《艾比斯之梦》是我看到的又一部新魂派AI科幻的典范作。小说的数个故事正可对应AI发展的数个阶段。《宇宙尽在我指尖》和《令人雀跃的虚空间》属于早期的Avatar阶段,《镜子女孩》和《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是AI培育过程(从无意识到产生自我意思)的很好呈现,《艾比斯之梦》放在刚刚产生意识的AI与人类社会互动的历史阶段,而《正义不打折的世界》和《黑洞隐者》的故事则是发生在成熟的AI与人类共存社会里。当然,这里只是大致粗略划分阶段,各个故事并不是在同一世界设定下的。整本书可与《软件体》对照阅读,一部AI未来发展史就存于心中了。无论是旧魂派还是新魂派,其精神内核还是在于从“非人”观“人”。《艾比斯》一书在这方面与旧魂派的一些经典相比也不逊色(如“所有人类都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这样的话颇为醒目)。而且有了AI理论的支撑,机器人的非人智能就似乎更可信一些。通观全文,《艾比斯》的基调是积极的治愈的——即使从AI非人的视角看人性问题多多,但希望总在前方。现实中,人工智能的发展缓慢,看起来机器人通过图灵测试仍遥遥无期。但这不妨碍科幻作家以此为基础,大胆推想AI的发展和进化,将老旧的机器人题材科幻翻新写出新魂派AI科幻。《艾比斯之梦》就是这样一部新魂派机器人科幻的绝佳典范。

20160327读艾比斯之梦

赛博朋克。充满日式风格。作品外表温情洋溢,AI始终为人类着想追求和平,而内核悲伤理性,人类非理性思维和基于肉体生存的局限使自己在AI的保护下渐渐窒息。封面好美。翻译不错。错字太多。开头觉得一般。最喜欢第六篇《诗音翩然到来之际》。最后一篇炫技精彩而不够宏大。世界尽在我指尖。我对你的爱,是3+10i。所有人类都是阿兹海默症患者。

关于正能量什么的

其实说到cyberpunk相关,最早接触的大概还是Matrix三部曲。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红药丸蓝药丸、光溜溜滑腻腻的头、很威风的墨镜和长风衣以及乱七八糟的机器生物和管子外,还有Neo和女主(忘了名字)驾驶飞船(?)冲出云雾的瞬间。一切雾霭都散尽,周遭突然静谧,白亮得刺眼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神圣、饱含着治愈力量的光芒突然笼罩了目所能及的整个世界,让当时幼小的被机器生物追逐战弄得无比压抑的我,突然就安定下来了。这次看《艾比斯之梦》,开篇的感觉其实和这个场景有点微妙的类似感,我都可以脑补出说书人仰望艾比斯降临时周遭的光影,白亮的、炫目的、有一种美妙的神圣的感觉。这样一想,突然觉得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对Matrix的致敬:p【第一篇 宇宙尽在我指尖】一个很理想化的故事。开篇是直接写故事里的故事内容,然后再慢慢转变到故事里的现实世界中。主要大概是说,现实生活中的灵魂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拯救?(但是其实老实讲我并不是太能接受这个故事在这本书中的point。虽然作者本人在最后也有提到这个故事,并大概的暗示了一下这个故事的作用,但是我还是觉得蛮牵强的。)【第二篇 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所以这个空间其实跟艾比斯他们的所在是比较类似的空间吧?Point是?解释世界构建?【第三篇 镜子女孩】老实讲这个故事真心吓到我。尤其是最后。“如今,夏莉丝变成了我年幼女儿的玩伴。夏莉丝喜欢我女儿,女儿粘着镜中姐姐。女儿长大以后,夏莉丝相比也会一直当她的好朋友。人和机器人共存的时代,就近在眼前。”看到这段话真心给我吓出一身鸡皮疙瘩。总觉得这段话太!诡!异!了!按照一般的剧情发展,于是接下来多半是机器人突然黑化的故事吧。而且本书读到目前为止,读者所知的的确最后也是机器人占据了世界。于是这个故事看上去就像一个阴谋论一样……【第四篇 黑洞潜者】【第五篇 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这两篇有点trigger我。于是就不细说了。不过这两篇还算好理解。【第六篇 诗音翩然到来之日】这篇是我在全文里最喜欢哒!说句题外话,诗音这个名字,总让人想到《寒蝉鸣泣之时》。整个故事就是个大轮回,每次故事里的角色们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死掉,而且死的很惨,里面就有个妹子叫诗音。所以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直接就脑补了一个特血腥的绿头发的妹子。原谅我orz。于是开讲。这个故事,其实我一直觉得还蛮平淡的,直到诗音出去逛街然后给老爷爷送礼物。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种“啊啊!这是机器人对人类表示爱的开端啊!”这样的感觉。然后就是诗音跟“我”的剖白。为什么不能伤害人类?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剖白简直太妙了。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在想,到底要怎样告诉诗音“不可以伤害人”。因为按照这本书的设定,似乎不可能出现“机器人突然被我感动然后就莫名其妙爱上人类”的剧情。结果居然是如此理性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这样的解释,比“镜子女孩”中那种空洞的没有说服力的“爱”让人觉得更加真实,更加能够接受。说起来我(人类)还真是可悲的动物。我(人类)可以接受机器人因为重重理性分析得出“不可以伤害人类”的结论,却不愿相信机器人单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而不伤害人类。膝盖好痛哎哟哟。【第七篇 爱的故事】这个是艾比斯的故事。最后一句话,“那就是i”。全书的中心思想吧这是。噗。---------------------------------------------这是开始胡扯的分割线---------------------------------------------1、关于书中一直提到的人类对所谓真实的故事的纠结。“人类总是被“真实的故事”感动,”艾比斯接收到了我的想法。“一旦知道那不是真的,就会觉得感动打了折扣。”说到这个,突然想到一件事。有天跟我先生一起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完了以后,我先生说,这个电影简直就是,烂透了。我大惊,不解,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电影说的特别特别玄乎,“我给你讲故事,是能让你听了之后会相信上帝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你看看你愿意相信哪个。”但是!问题是!这两个故事都是假的啊!!你让我信哪个有什么意义么???如果这是个真实事件,那你拍出来,我会觉得,啊,好厉害。但是问题是这是个假故事啊,也就是说我花了这么久看这个电影,这一切都是导演yy出来的啊。而且为什么听完会信上帝啊我不明白!!(历史上的确有个真实的故事,但是那个真实的故事是船上四个人,其中有个叫理查德·帕克的少年。后来那个少年被另外三个人分着吃了……)……2、看完这本书,其实不难理解为啥豆瓣上有人说这本书是“包装的很好的正能量”。我也算是个科幻爱好者,也看了一些“机器人×人类”的书。表达爱的很多,表达恐惧的也不少。不过统统都没有这本书让我能感受到所谓的“正能量”。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起matrix的那套动画片。不过说起来,像《艾比斯之梦》这样如此坦诚的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什么的,还真是少见。我看过的以Cyberpunk为题材的书,要么就是像Matrix那样恨不得弄成精神污染的感觉,要么就是故事主角跟Cyber世界里的某个角色爱得死去活来天崩地裂。而且,在这两种类型里,一般前者都是在世界上已经涌现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形势发展到了机器人跟人类不得不互相争夺世界主导地位的情况;而后者,就一般都是单独个体之间的小情绪小故事了。所以这样一比较,果然Cyber的主流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及“种族不同也可以谈恋爱”这两种么。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艾比斯之梦》的难能可贵就体现出来了。《艾比斯之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一直处于一种很高冷的姿态。它根本就不屑于去讨论之前大家纷纷讨论过的那两个话题,而是以一种“反正我们就是爱你们,信不信随便”的这种姿态来诉说整个故事的。你们偏激,你们阿兹海默,你们这样那样这不好那不好,但是我们还是爱你们。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讲了这么多故事你也该懂了。太……厉……害……了……。笑。这种高姿态给我一种携风带雨牛气哄哄而来的感觉,而我就只能被砸得晕头转向默默聆听。恩,很有点我跟我家猫相处的感觉。(这也是书中一直一直提到的。)以上。

作者民族常有又独有5i的希望与悲观

本身是想记录个给自己看的短评的,结果它说我超字了......我只能加点字来书评胡扯一通XD当然是本伪科幻啦。喜欢装帧!有文法和少量错别字(反正里面这么多不认识的字我就睁眼闭眼吧)整本书画面感强觉得很适合制作成电影。书名的翻译炒鸡文艺,因为还是讲人类感情的伪科幻所以有些理论内容看上去只是为了塑造世界观,不过就算这样还是很能吸引读者继续下去的。镜中女孩那一章看哭了眼泪根本停不下来!!通篇读完会让人觉得主干部分特别是最后两个故事中对人类缺陷的批判说教感暴露无疑,作者单一的史观下的所表达出的观点与一副二战受害者的嘴脸让人反感。读者应该都会发现这点。不过我最喜欢的也还是这两个故事......这大概就是文中所谓"有意义但并非正确的真实"吧?此外我觉得发动战争愚蠢但单从结果对文明的进程的推动而言而就并非是无益的,若非如此别说文中科技就连当今科技都无法产生又如何体现TAI智慧之高(当然啦实际上仍为人类经过反思后的共识作为TAI与生俱来的"智慧"通过作者的笔下在TAI思想上的投射),但作者却想借由艾比斯之口否定了人类历史的这一切。并且作为人类,从情感上我很难接受把地球交给"更智慧的存在"管理。人生本无意义,而那些TAI在第二第三世界的无止境挑战行为(说白了救是RPG嘛!)难道就尽显生活真谛了?接近尾声处各处殖民地最后的人类们都被无形地贴上思想保守作法激进的劣民,依仗着更高智能的AI包容。这种对人类的"劣根性"的无力批判及对未来必被其他物种压制的悲哀看法总让人不能认同,还好文中还有顺应自身延续基因本能的反TAI的"愚民"存活了下来更有富有冒险精神渴望真实的DIMB——说书人让我们稍感欣慰。文中给TAI设定的对人类的信任、宽容和喜悦的理想化基本可以让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会被洗脑更增一分对AI的好感,这大概能算上是一种安慰。最后,当然艾比斯3+10i的爱很浪漫。

死或沦丧,死或新生

在前天看了《安德的流亡》,今天看了《艾比斯之梦》之后,我很自然的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人类和虫族、机器人、或者其他任何异族发生了全面冲突,最糟的结果是什么?最糟的结果不是我们全死了——尽管那显然也够糟糕了,但是我们,以及这个世界,总是有办法更加糟糕的——在这里,这个糟糕意味着我们中的一部分,甚至大多数都在冲突中幸存下来了,然而整个幸存者族群却从此变成了无法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敌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的挫逼。在剩下的日子里,只能依靠着对昔日荣耀的幻想和对胜利者的全面排斥维持生存。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阻断了自己的进化之路。我们的族群依然活着,然而属于她的灵魂却已经死亡,只剩下过去的尸骸和影子,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对于她真正的理解和认同都将失去,即使族群未来的儿女真诚地说,我们热爱自己的传统,他们具有的也仅是对尸骸的眷恋或对剪影的错觉。因为失去了反省和学习的能力,一个族群就已经不再具有生命和未来。对我来说,这已经不是死亡,而是死后的腐烂。而每一具活着的行尸走肉都在见证和验证这种腐烂。当然,这不是在鼓励什么全民玉碎散华之类的蠢事情,个体的牺牲仍然能解读为逻辑的合理,因为其他部族成员将会把牺牲者的信息传递下去,但是对于整个族群来说,肉体和灵魂的死亡同样致命。成为别人的考古资料很难说是本族的延续方式,因为我们甚至留不下一个本族的解读者,而一旦成为行尸走肉,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无法阻止征服者的意志在我们的子孙的思维中生根发芽。当然,这里面存在另一个悖论,如果我使用了敌人的方法战胜了敌人,或者成为与敌人对等的存在,那我还是我自己吗?在这里我们无需讨论“自我”与“成长”这些复杂的哲学概念,也用不着称量一个固步自封濒临灭亡的文明的骄傲价值几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另外一个选择只有死亡和消逝,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不需要我们去回答了,我们仍然有选择的自由,或者说关于自由的残酷幻觉,但是世界和时间只会给出逻辑上必然的答案。除非,我们能够找到另外一条道路,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可能性也许始终存在,但它绝不会属于认为完美的黄金时代存在于过去的那些人,我们只拥有现在,而我们只能前往未来。以上所有讨论,对人类内部的族群冲突,似乎同样适用。但是在《艾比斯之梦》的故事中,人类的命运却比那个还要悲惨。人类已经没有未来了,尽管作者的故事美丽无比,笔法无比温柔,其中却包含着一个基本核心,人类已经因为自身致命的缺陷衰落了,没有战争,没有敌意,没有限制,仅仅是机器人向着无限的未来发展了,而人类却因为自身的极限和绝望失去了前进的意图,走入了自我衰退。而生存下来的仅有我前面提到的,以恨意为粮食的食尸者族群。在这一点上,我对作者的境界是很不以为然的,尽管他对很多基本状况的设定是合理的,但他对人类潜能的认知和未来的发展却太有限。刻意设定了那些技术上无法突破的壁垒,就是为了将人类包围在名为潜力耗竭的绝境之中,眼巴巴地看着机器人文明的繁荣前进。我认为这种设定太过刻意,以至于缺乏信服能力。接受自己的弱小当然不是错误,但正视自己的弱小是为了变得更强,认清自己的极限不是错误,但前提是你真的达到了自己的极限,没有反复经过不惜否定旧日自我也要继续前进获得成长的痛苦,没有一千次挑战被名为不可能的绝壁,自称已经到达极限不过是胆怯者的自欺——而即使确知自己的有限生涯已经到达极限,人类依然拥有名为希望的,对无限未来的期待,因为我们族群的潜力以及这个世界未知的可能性仍然是如此庞大。这本书中提到了记忆、成长与死亡的关系,但是作者缺少了另外一重认知,那就是人类自我的成长,同样也包括着自我否定,甚至可以说,是杀死过去愚蠢渺小的自己,从而让具有新的更加开阔思维和精确认知的自我诞生在这个世界上。自我否定与死亡从来不是绝望,而是之后联接着无数的新生。对于没有勇气否定旧日自我,拥抱此等辉煌新生之人,无论用何等华美的话语装饰,也掩盖不住其胆怯者的真实面貌。所以《艾比斯之梦》的故事看上去很美,但这种美丽背后却是一种颓丧的自我否定,是垂老之人绝望的自欺,一旦你看穿是什么支持着这种美丽表象的运转,你就很难再喜欢这本书。即使将艾比斯之梦中设定的技术前提全部当做事实,在那种情况下,人类族群的命运却依然不会如同作者描述,虽然说要与充分发展的电子智能一较高下,确实存在相当难度,但人类自身的发展,却绝不会仅限于作者的描述,突破难关的方法要多少有多少,即使不得不借助电子植入物的辅助,与庞大的信息网络联网,又有何不可,有多少人反对都没有关系,既然机器人都能够成功通过非暴力运动自我解放,那改良人类在这方面遇到的阻力并不会更大,即使他们的繁荣无法与机器人文明相提并论,也毫无道理全部人类会不约而同的陷入那种莫名其妙的自我绝望——怀抱希望不懈努力者才会生存发展下去,而不是那些以仇恨为粮食的盲眼蛮族。所以这本《艾比斯之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其中很多基本设定都非常值得我们重视,但是对于作者对人类的态度,大可一笑了之。考虑到作者已经移情于AI,这并不是不能理解。但我自己,身为人类,不去做一个人类本位主义者似乎是不合逻辑的。

AI的故事,爱的故事

这本书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棒的一本书。即使是作为一本科幻小说,这本书也是非常特别的。首先,它没有力图渲染一个阴郁悲惨而绝望的未来,而且它在整本书当中都力图传递一种正能量——虽然平日里我很讨厌这个词,但是在这里我必须要用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本书传递的是真正的正能量,并且不同于官媒整日无休无止滔滔不绝填鸭式的洗脑,它就在机器人女主向主角讲述故事的同时让你和主角一起聆听着,在潜移默化当中让你了解,接受,最后心悦诚服。这本书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就是:什么是真实?作者的第一个故事就清清楚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在之后几个故事之间穿插的主线情节之中也反复对这一点进行了阐述。故事里的事情,并不见得比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要来得虚假。那些事情并非虚无缥缈,甚至可以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切实的影响。更进一步来说,那些注入了真实感情所讲述的故事,它所传达的感情和现实世界当中发生的事情是同等真实的,它所要传达的感情并不会因为故事是假的而打折扣。同理,科幻作品也是这样——并不因为其背景尚未发生或实现我们就对其不以为然,认为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联,认为它所要传达的感情,即使有也是一无是处。遗憾的是,那些鄙视科幻小说,乃至小说这种体裁的人是不会读到这篇故事的,否则这会是打在他们脸上的一个温柔的耳光。由此,钢铁和电元件构成的身躯,电信号和逻辑思维驱动的灵魂,也并不比血肉构成的身躯和电化学信号和神经元驱动的灵魂更加劣等。事实上,在本作当中机器人已经超越了人类——他们的逻辑思维得出结论,他们并不希望与人类为敌,而是要和平共处,暴力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哪怕是背叛与自己朝夕共处的主人,也要获得和平。机器人最后成了比人类更加高等的生物,但是他们并未遗忘人类,从未遗忘。他们继承了人类前往那无数星辰和深空的梦想,向着宇宙深处进军,要将创造出自己的生灵的梦想实现。而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动的。多么具有科幻精神。实在是充满了正能量。我贫瘠的语言完全无法再现这本书要表达的东西,而且我无法从记忆中搜刮出每一点这本书里让我感动的东西,只好选出以上两点,写了这些文字。希望我贫瘠的语言能够引发一些人的共鸣,也说说这本书哪里感动了自己,勾起一丝我的回忆吧。

人工智能发展之旅

这是一本描述人工智能(AI)发展的科幻,在讲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加入了对伦理和道德的讨论,尽管非常浅显,但仍是很好的尝试。作为和《图案人》形式相似的科幻短篇集,前面几篇印象最深的是《黑暗潜者》。尽管这篇对人工智能来说意义有限,但却体现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无知无畏。而《诗音翩然到来之日》则狠狠的扇了《人工智能》这类作品的耳光。是的,TAI当然不是人,可TAI的强逻辑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类都是不顾事实的妄想狂(全人类都是阿兹海默症患者),所以当然不会有想要变成真正男孩,也不会有期待得到母爱的小男孩机器人,理性的设计不允许TAI的思维陷入人类一样的混乱。嗯,“机器人”并不想成为人类。按AI最初的设计原理,真正的AI能够理性分析事件的发展,于是所谓的想要变成人类的情节只能是人类对自身作为“高等种族”的幻想罢了。相比很多科幻把AI放在善良的弱者的地位(《人工智能》)或由于害怕而将AI描述成邪恶的控制者(《黑客帝国》……我一直在想这个片和黑客什么关系),本书中的TAI 既不是弱者,也并非把人类当成能源供给者的反派。相比《我,机器人》中为了保护人类不得不控制和伤害人类的设定,本书的描述想当温和。由于AI的预见性,最后还是和人类共存了。至于人生存环境越来越恶略,人口越来越少,哦,那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大悲剧。看到最后那篇《艾比斯之梦》的时候,不由得同样是描写人工智能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而同样,两者都有对AI的虐待。只是相比本书的充满情绪的描写,《软》更为冷静克制。有趣的是,尽管《软》的文风似乎是故意不想引起读者情绪波动似的冷静克制,但《软》中的AI却具有如害怕、焦虑等情绪。而《艾》充满了日式小说的充满情绪的表达方式,但有情绪的都是人类,而AI始终的克制冷静,充满逻辑的。另外,本书没有涉及到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的“预测”功能,小遗憾。

AI和人类

虽然看的科幻小说不多,但《艾比斯之梦》的确是可以跟《三体》媲美,两者均借外智能批判本智能,“人类”。小说中对于AI的觉醒的描写,既有基于现有科技发展趋势的推测,也有自己独到深入的思考。根据现有的AI理论,人工智能一定是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发展的产物,通过不停的数据喂养,不同算法的淘汰演进,在求存的本能驱动下,完成自我的觉醒。打败李世乭的alphaGO已经证明,这是最有希望的AI进化方向。但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补丁。如何保证AI不会反对人类?所谓的“阿莫西夫三原则”是无效的,且不说它们逻辑上矛盾无法实施,真正觉醒的自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突破既定规则,更别说本我本能想突破禁忌。试想象,一个从小被灌输真善美这样情感价值观的婴儿长大了,是不是会趋向于认同这样的精神世界并寻求与其共存呢?小说里面的TAI总有类人的身体,活在模拟真实的虚拟空间,即存在和人类相同的“体感”。他们生来就和人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生存工具,还是情感交流的对象,甚至拥有RPG的复杂心理活动。诚然身体构造决定了TAI和人类永远无法真正相互理解,但拥有类人情感的TAI无疑是人类文明的接棒人,也最终选择了非暴力反抗的方式和人类共存,并实现自身文明的崛起。很多读者都表示最喜欢《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我也特别喜欢这一章,尤其是里面的“所有人类都患有阿兹海默症。人类无法正确思考,马上就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一心认定违反事实的事是事实。别人一指出自己的错误,就会攻击对方,也经常陷入被害妄想之中。这些全部都是阿兹海默症的症状”。这个可以算是人性中最可悲的了,也是我认为人类在认知上永远逊色于AI的原因。每个人的认知体系构架都来之不易,随着年龄增长,“修修补补”永远比“推到重来”更符合经济学规律;乃至到后来,不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以维持自身认知合理性,似乎是中老年人最符合逻辑的选择。大自然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是生老病死。但是在距离AI觉醒还遥遥无期的今天现代社会,大自然的良方正逐渐失去作用,“老龄化”和“低出生率”已经让我们闻到了一丝不详的味道。反观AI,他们不在意肉体,因为机体可以批量生产,有且只有数据才是AI的全部。AI的数据可以上传到网络,网状节点分布储存,近乎不可能被消灭;数据还可以任意下载到任意多的机体上,实现裂变式增殖;AI间基于简洁机器语言的顺畅交流,分工协作效率是“人心隔肚皮”的人类N倍之高。这是真正的“灵魂不朽”,如果你同意AI也有灵魂。再觉醒的AI面前,人类毫无胜算,以至于恐惧得一塌涂地。但是,未来人类和AI真的逃不过挣个你死我活的命运?小说描述的TAI拥有人类无法理解的高维度道德观,能包容人类这一矛盾的存在,避免与其冲突,并作为人类梦想的继承者去开拓太空,寻找外星文明。这是一种日本文化特有的理想主义吗?我不知道。但我还想到另一条避免冲突的道路:人类和AI可以共生融合。生物技术和神经科学,一直是和人工智能齐头并进的存在。我相信在AI觉醒之前,大脑芯片、人脑和电脑联机会更早出现和普及。如果这种浅层的人类和AI连接技术进一步发展,那么人类和AI共生融合的未来绝对可以期望。到那时,可能人类和AI已经互相融合,无法分清;人类抛弃了肉身,变成钢铁之躯。或许很多人会无法接受,但我却觉得,执拗的认为“人体的完整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何尝不是认知偏见呢?至少这样形式存在的人类,和AI之间不会存在所谓“物种间的冲突”。《艾比斯之梦》是一本好书,有着侦探小说步步解密的神秘感,又有科幻小说脑洞大开的痛快感,值得一读。

汇聚的平行线

一路读下来,起初我像主人公小男孩一样摸不着头脑,而到结尾艾比斯揭开一切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感触。这时回头再看这7个故事以及8个中场休息,方才发觉浑然一体。此处不如引用封底的评语:“每个片段,每篇故事都那么完整独立又互相呼应,清新简单却深刻动人,余韵久久回响不已。”——日本读者评语。
首先第一印象是感动。机器人为了人类的未来、能够与人类和平相处而经受着巨大的痛苦违抗了主人的命令。“对我们而言,某件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否会伤害人类,是否会替人类带来幸福。”自始至终,机器人也都将这个作为自己判断的标准,用无比宽广的胸怀来回报人类。即便到“现在”依然守护着人类,并且无论在人类衰退时,或是在人类彻底消亡之后,依然继承人类的梦想,飞向遥远的太空,将昔日人类的存在,通过机器人的记忆使其永存和传承。
可笑的是,直到最后我还怀疑艾比斯所讲述的“事实”的真假,不过想想自己就笑了,这也都是在人类社会中因各种欺骗而养成的“怀疑”的习惯。再想想机器人指出的人类的罪行,我无法反驳而无地自容……
追溯战争、欺骗、怀疑等等的根本,也只能赞叹人类这种生物了。相比机器人,人类错误不断,罪行缠身,但是这只是因为不同物种而无可奈何。不过将世界让给更适合我们的机器人,应该也是人类的“善意”。人类对于理想的渴望和追求,创造出机器人并且赋予其情感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美好,也都值得肯定。也正是因此,文章也一直在强调“故事”的力量,机器人们也表示他们会将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故事永远地传递下去。
“我們TAI出現時,人類意識到了這一點。自己差一點就毀滅了地球。沒有資格以地球的主人自居。既然更優秀的智慧體出現,就應該將地球的未來交給對方,靜靜地退場。」
「所以人類不生小孩?」
「是的。秀夫在晚年說過﹕『妳的名字很適合妳』。」
「名字?」
「范佛特這名作家寫了一部叫作《願地球和平》的短篇小說。艾比斯是出現在這部短篇中的宇宙植物。藉由消除鬥爭本能,替世界帶來和平,逼人類緩步滅絕的植物───雖然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我們TAI的和平主義在最後毀滅了人類的文明是事實。」”
“反抗机器人统治的人类角色”这时候看来也有些可怜吧,而故事《诗音翩然到来之日》中的伊势崎爷爷恰是此时人们的写照,似乎没有了敌人,他们就无法存活下来。也是基于这种复杂的情感,机器人想让人类知道真相。不过机器人不会去强制人类,仅限于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物资和食物,以选拔“候选人”的方式传递事实。艾比斯说,机器人会给人类足够的自由。
最后的结尾也将几个故事重新提了一下。有的十分恰当,比如说“冒险精神”(《黑暗潜者》)和“关于人类的记忆将在机器人脑海中永存”(《诗音翩然到来之日》),《中场休息8》结尾也让人眼前一亮:
“「對了對了,她在工作空檔也會寫詩唷。」
我大吃一驚,回頭過來。「詩?」
「是的。她會仰望繁星,將心中的感想寫成詩,如同伊莉夢想的那樣。她的詩在我們之間,頗受好評呢。」
她調皮地笑了。
「可惜的是,人類無法理解。」”(《黑暗潜者》)
不过也有几个略显刻意。
山本弘写这本书真的是煞费苦心,当然的确也相当值得。
机器人和人类应该就是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无法互相理解却能互相包容。机器人终有一天能够从人类手中接管这个世界,在我看来也成了一件温馨而美好的事。
“而今,機器人正朝著人類終究不可能抵達的高度,代替人類前進。很久以前,從人類的小說中誕生的他們,終於即將實現人類永遠的夢想。
這正是人類足以自豪的故事───理想的結局。”

附上其中一个小节的分析:
《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
这一小节无疑是讲“cyber love”,网恋。
既然更换了网络背景,那么对于什么是网恋也需要重新定义。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大家认为的网恋主要有两个特点:更注重思想的交流,还有欺骗性。对于第一个特点,在文中的虚拟世界可以进行着许多和现实世界相差不大甚至更加丰富的共同体验,所以应该不需要考察。那么就剩下第二点——欺骗性。
接下来回到本文,文中在虚拟世界发生的故事,算不算是“网恋”了?那么也要从“欺骗性”着手分析。
文中女主角有一段独白:
“话说回来,虚拟空间中的爱情是否称得上真正的爱情,也是个问题。即使和现实再相像,‘樱桃路’终究是个虚构的地方,而我们在其中的Es也是虚构的人物。假如昂在显示的街道上遇见我,会跟我搭讪吗……”
在作为本文主角的女孩身上,现实与虚拟的差异性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她看来,这开始也只是“网恋”。也因此,在男孩看来十分轻松的“现实见面”,在女孩看来却是十分“郑重”的事。在经过了一番挣扎,而且终于在“梦公园事件”获得了足够的自信之后,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过,如果在并非自身差异性这么的别人看来,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恋爱的差距还是这么明显吗?
作者也给出了答复。在文中几次提到男孩和女孩家境之间的差距,而在结尾也是讲到:
“我只有这件衣服登得上台面。事实上我家很穷。今天来之前,我也在家中翻遍了衣柜,但是没有半件可以穿来和大小姐约会;然后我决定不打扮,想干脆让你看看真正的我……就以这身行头来见你。”
看来这种差异性还是普遍存在的,区别只是多还是少,而人们也因这种差异性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过要想获得能够彼此信任和依赖的情感,还是要迈过虚拟走向现实。
不过这是否还是回归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生殖来讲?如果并非如此,恋情是否也能够不回归现实,从而在虚拟世界有新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虚拟世界一些细节的设想,也让人耳目一新。房屋及装潢,服装店、书店、餐饮店,或者是大型娱乐设施及其分级系统,都是显然经过一番思量。让我不紧有了一丝期待。

故事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真实

原来边读艾斯比(我决定就这么称呼了,实在不想每次把顺手打出来的艾斯比再改成艾比斯><)边在豆瓣首页评论上留言,后来自己若有所思,决定还是写一篇评论记录一下。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拿它和三体作比较,总体上来说,阅读体验比三体更好(我对于科幻小说实在是门外汉,找不到比三体更接近的比较对象了)。因为读书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寓教于乐,其实乐是在首位的,就拿三体来说,看到宇宙社会学和黑暗森林理论,首先是感到震撼和有趣,假如说通过这种兴趣去了解了社会学达到了教化目的,那自然更好。如果不能倒也没什么,至少得到了阅读快感。所以说,艾斯比的好读就在此处。它营造出一种双重结构:故事中的故事(指前六个故事)和故事中的真实(指楔子,中场休息和艾斯比之梦)。和许多评论不同,我看到最后也没觉得通篇的故事是一个温情治愈的路线。当然,故事中的故事无一例外全部是清新温柔的套线,皆大欢喜的结局。并且在细节处做了很多用心的操作,比如第五篇〈正义不打折的世界〉尝试用高中生的语言特点去叙述整个故事(我不知道是译者改编还是作者有意为之)。相对于温情的故事中的故事来说,故事中的真实并非那么讨喜,虽然在结局上一直意图朝治愈系靠拢,但是整个故事给人营造的感觉非常冷酷:人类创造出了比自己更加优秀的物种,并且在这种物种善意的帮助下认识了自己的缺陷(当然也有拒绝认知的,正是主角所在的群体),最后决定变相地灭绝自身。最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正是AI完全没有恶意的举动造成了人类的灭绝。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反驳,人类的灭绝就如同恐龙灭绝一样是迟早的问题,是身体机能方面的缺陷所致。可是,即使尚且不论人类创造AI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包括私人的造福和人类群体的造福),AI的存在和进化发展本身却加速了人类的灭绝。最后艾斯比给我们的解答是:AI们会带着人类的梦想,继续向宇宙更深更远更无穷处前进。我没法判断这个解答是否是暧昧不明的,艾斯比通篇的故事营造出了一个悖论:“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事实上,关于这个悖论的解答就和艾斯比在故事中尝试做出的解答相差无几。我们通常会把这个问题化成“上帝能否违反逻辑?”结果是“不能”,或者通过集合论甚而更多方法推断出这个悖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艾斯比之梦也是通过一种聪明取巧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AI和人类根本不同,所以没办法互相理解。也就是说,人无法理解AI。再说到在书中作者如何营造出一种人无法理解AI的情景,首先最为突出的是第七篇同名故事〈艾斯比之梦〉,直接用语言上的表意不明,制造出大量生造词汇,错误的语法,不通顺的句子,佐证人类无法理解AI。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小说写到这个地步基本是在自绝后路,把一切的悬念和问题推给“人无法理解”并不明智,接下来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最后沦为三流的网络文学作品。然而艾斯比用了一个相当直接的方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创造概念,创造可以令故事顺利发展的所有概念。换言之,既然故事无法在你的世界里开展,那你就再造出一个新世界吧。于是有了那六篇虚构的虚构故事。当然了,艾斯比在全书中一直紧扣的理念是——故事,可能比真实更正确。(但是这个十个字的理念,“故事”,“真实”,“正确”这三个词汇与我们的常识并不相同,换言之,是AI的说法,是人类不能完全理解的说法)这是我觉得艾斯比相当高光的地方:它用虚构的故事,告诉你一切都是虚构的,但是,虚构的却比真实的更引人入胜。

真实性(10+10i)

这书真棒,最棒的就是它巨真实。小说嘛,真实性老重要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中的人物也这么说。这印象和作者玩的一个小技巧有关。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探讨和否定了书中一千零一夜式的小故事的真实性——其实那些故事本身已经很写实了——于是衬托得主线故事更加真实。日式细腻温和的文笔娓娓道来,更添风采。跟此书比,《三体》略显夸张,好像话剧;很多科幻经典《安德》和《基地》系列,则处处让人感到“这不合理”“不可能是真的”;而各种太空歌剧则更不够看了。评分:真实性(10+10i)。

"再加把劲 拼了"

一开始看的时候 脑内思想是与书里的人类一样的思想 即"AI反抗人类 统治了世界" 起初艾比思讲故事的时候也是混混沌沌 始终不明白她的目的 只觉得一篇一篇的短故事很温暖很好最喜欢的是"诗音翩然到来之日"。诗音作为AI的代表 在人类社会中的成长以及表现出的理性、逻辑性、高智商让我咂舌 刚来的时候诗音像婴儿一样的情商真的是实实在在说明了她是个AI(还是说"这果然是个技术宅带大的孩子啊!"?)不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后来处理老爷爷跳楼事件的能力更是实实在在证明了她是个AI。有个片段 诗音坦诚地表示不喜欢逛街 确实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后来诗音的数据被用于量产 在接当年教导她的护士去养老院的时候 三人同时说出"再加把劲 拼了"的片段真的是又温馨又美好以人类的角度 以AI的角度写下的一篇篇故事 其实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点我的思维方式 会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问一下自己 这种情绪在逻辑或理性上讲得通吗 为什么会有这个情绪啊 之类的 脾气就好了很多啊这样 哈哈哈作者的文字很温暖 没有骚气的华丽词藻 扎实地讲着故事 场面感很强 也有一些小小的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 好久没有读过这样的故事了。"温暖人心的才是好故事。"

谁扔的二向箔

一直到最后,作者山本弘将自己的观点借艾比斯之口说出来后,让我突然就想起刘慈欣《三体》里最后往银河系扔一条二向箔的生命体。可能这些生命体就是已经放开了人类关怀情结而高度进化版的艾比斯们。那人类的灭亡,也算是咎由自取了。故事是从一个人类的说书人(能识文断字,博览群书的人类。按照作者的设定,人类的一个分支进化为了半文盲状态,而其他相信AI的人类都最后死光光了)被机器人艾比斯抓住之后,对其洗脑开始。通过艾比斯给说书人讲述不同时代人与机器人或者人与虚构人物之间的故事,让说书人进一步了解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最后和盘托出当下机器人发展的高度,以及真实世界里人对AI的误解。希望说书人在成功接受洗脑(不对,应该是完美而绝望的现实)后,能够回到人类社会去给同类解释清楚,消除人和AI之间的误解。当然,为了串联作者观点而讲述的每一个小故事都非常不错,但最出彩的还是最后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观点:第零层(也就是真实的物理世界),并不是AI所追求的世界,充其量只能算是后台(或者主机平台),AI所追求的一方面是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另一方面是虚拟世界中的故事情节以及发生在多层虚拟世界中的故事情节(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就是虚拟机中的虚拟机中的虚拟机中的......虚拟机中的各种dota,lol......)。无论哪一方面,都和人类、和地球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可是,作者观点中存在的缺陷,也在AI的追求里也表现出来:为什么寻找外星文明一定要和人类扯上关系?算是去完成人类未完成的梦想?为什么AI追求的虚拟世界也逃脱不了人类思维的局限?虚拟世界里的故事情节明显还是以人类熟悉的世界为模版嘛。只能说,这样的观点和结尾,更像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温暖结尾,符合大部分读者对故事的期待。所以也有了豆瓣简介里“补完‘机器人三定律’超越阿西莫夫”这样的说法。这明显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YY好吗?所以,我倒是觉得如果结局是AI完美进化成为和人类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高阶智慧体,一个二向箔把人类给灭了更完美一点。毁灭你,与你何干(没办法,我已经深陷在大刘的三体理论里难以自拔)。当然,对于我这种伪科幻迷,作者的一些想法我还是很喜欢的,摘录几个:“臭鼬鼠理论——接近人类的生物是完美的生物,完美的生物必须包含凶恶的错误”;“地球的人口在2041年达到巅峰,之后日渐减少。从2080年代开始,减少的速度加快。结婚的人类变少,即使结婚也不生小孩的夫妇增加。就算生小孩也顶多生一个,所以人口每一代减少一半。如今,已低于两千五百万人。”——不禁想起放开的二胎政策以及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人类如果放弃的生育欲望,那人类的生物本能还能有多少。不过,作者基于日本现实的这种观点,也不是没有说服力。“人类有一个只能的缺陷,不足以称为智慧体——真正的智慧体不会将炸弹丢到无辜的一般民众头上,不会尊崇指挥者的那种命令,而且不会选择下那种命令的人为指挥者。明明有协调的可能性,不会选择战争。不会光是因为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同,就镇压对方。不会光是因为机体颜色或出身地不同,就厌恶对方。不会监禁虐待无辜的人。不会称杀孩子为正义。”——多么像是对真实世界的piapia打脸。这可能也是阿西莫夫老爷子补充机器人定律第零条的原因——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其它三条定律都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人类一旦相信什么,就会在自己的周围筑起自我屏障,不愿搜寻违反自己信念的资讯,并且下意识地逃避真相。而AI会将外界建模成自己的内在。为了理解外界,那时必要的。可是外来的资讯和模式产生龃龉的情况下,我们会修正模式;我们不会像你们一样,紧抓着错误的模式不放。”好了,伪科幻迷要再复习一遍阿老爷子的“three law of robotics”:A robot may not injury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伪科幻宅男们梦想的妹子就在这里

借友邻冷才批评男权的一句话,“宅男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恶补科学知识,争取开发充气娃娃的洗衣做饭养娃功能吧”。←对你没看错这个就是本书的主题。废宅自称科幻爱好者,只表示他们YY的对象进阶到了高贵冷艳甩普通女人十八条大街的人工智能美少女,童颜不老身材超辣进能打架救地球退能为君削酪梨。忍着呕吐感好不容易看完了四个故事,作者你告诉我你连星际迷航到底是讲的什么也没搞懂就开始写星际迷航二设同人,你确认你带胶布没问题?没看见标题所言“爱的物语”,看见的是各种小清新玛丽苏(对作者化身了你没看错)杰克苏(作者没忍住还是玩了光源氏路线)还有满屏高贵冷艳的同情怜悯。村上春树和这位作者红透半边天,大约就是因为他们让这群渣得油光闪闪的半边天发现,原来自己做的事也是阳春白雪,鹤唳琴音。原来内在再糟糕,再无耻,只要披上了爱和艺术的皮,就是高贵冷艳了。这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不过也可能是我这人境界太低,不懂作者小清新文学信仰的大爱。嗯这么谦虚一下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免得我和作者一样落到自娱自乐自伤自怜自我崇拜的鬼打墙圈子里去。我应该这么想:如果阿西莫夫看见出版社评语会不会被气到诈尸?一千零一夜被拿出来做包袱皮阿拉伯兄弟们会不会操起大马士革刀直奔京都?阿门。PS 乙一一定是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才写的推荐词。

即使未来,仍有温情

“AI是比人类高等的生命体,是人类的造物,也是人类理想的继承者。”读完全本后,我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在这部作品当中人与AI的关系。并不是《Matrix》当中相互争斗的未来,而是一个更接近人类,更让人能够接受的一个未来:人类自主的衰退,而AI继承了人类的文明走向宇宙。想提到的是,这本书所记载的前六个故事《宇宙尽在我指尖》《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镜中女孩》《黑洞潜者》《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诗音翩然到来之际》,都指示了了第七个故事,艾比斯的故事当中的小小真实。《宇宙尽在我指尖》《镜中女孩》与《正义不打折的世界》都指出了虚拟的力量。虚拟也许是不存在的,但它并不是假的。即使对艾比斯,所有TAI而言现实世界就像一个游戏,但它并不仅仅是个游戏而已。所投入的感情,都是真实的。《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指示的是与虚拟相处的人类,会展现出怎样的身姿。《黑洞潜者》所预示的是机器人的诗。因为机器人是人类的造物,是最接近的两个种族,所以沐浴着人类文明而成长的机器人,会有模仿人类的倾向。但其中没能预测到的是:人类与机器人的差别,远比预想中的大。机器人会写诗,但那和人类的诗是否具有同种意义,没有人能够明白。《诗音翩然到来之际》所指示出的是差异,人与机器人的差异。这差异是自然存在,无法抹消的,所以诗音判断所有人类都是阿尔兹海默患者,只有这样她才能理解无时无刻不在矛盾中的人类。这也预示着艾比斯选择的道路,i无法为人类所理解,但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接受它不可以被理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到这里,就想起SF与现实的关系。正像前六则故事与第七则的关系一样,凡尔纳撰写着飞向月球的故事,推动了人们努力去到月球。虽然不是用大炮,而是用火箭。SF中蕴含着真实,虽然是幻想,但并不是骗人的。不由得让人向往未来。

好书,支持下。

故事的起初,人类在机器人统治的世界里苟延残喘,主人公“我”以讲述故事为业,浪迹四方,偶尔也会参与人类团体袭击机器人运输队的行动。某一天“我”与一个人形机器人不期而至,“我”与之交手,不敌负伤遭擒,被送到机器人城市的医院中接受治疗,而那个击伤“我”的机器人则开始每天给我念故事,同...

所常去的网站和论坛上发生

本文之所以不叫读后感,而是“读着感”,因为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还没把这本书读完,正读完了100页左右,占全书的1/4篇目。整部小说的篇目结构是故事套故事:贯穿整本书的大故事讲述了在机器人掌控地球的未来,一个女性机器人逮住了一个偷窃粮食的人类少年,之后并没有处以刑罚而是向他讲述了七个故事。而这七个故事,就是穿插在本书中独立的七个章节,而在这七个章节之间,又有“中场休息”这样的段落来交代全篇故事的发展情况并包括了女性机器人与人类少年有关这一个个故事的讨论。基于这样的小说结构,所以我准备每看完一个小故事就写下自己的想法,目前我看完了第三个(哦,从篇幅上来说这七个故事好像并不是均分的)。于是我来写一下:           第一个故事名为《宇宙尽在我指尖》。故事讲述了一个共同创作小说的BBS社区上发生的事,事件分为线上小说推进与线下现实世界两方面同时推进。这个故事我是很有认同感的,因为我从挺早的时候——大约大学开始——就参加了这类活动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着,线上多个人共同创作一个故事,有些是即时扮演推进的形式,有些则是论坛异步交流创作的形式。我也一直在想象创作出的故事(二次元)能以怎样的方式去影响故事的创作者(三次元),甚至我还简单地设想过一个杀人案件如何以扮演游戏的方式让凶手和侦探在现实世界与创作故事两个层面斗智斗勇。而书中给出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展现了这种可能性,BBS社区上的爱好者们,不是以现实的、直面的方式,而是以虚拟的、间接方式启悟并拯救了一个陷入人生危机的少年。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虽然虚构但并非科幻,因为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完全是基于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网络技术——BBS,甚至这东西十多年前就有了。所以我对它的认同感很强,因为说不定这样的情节就在我们身边以及我们所常去的网站和论坛上发生着。   

你不相信的事

“如果‘未来’有实体存在,那么‘过去’也许就没有那么诱人了。” ——纳博科夫    在《反对阐释》一书中,苏珊?桑塔格抱怨说,典型的科幻电影已经落入了如西部片一样的俗套:科学技术制造出一系列可怕的后果;灾难、怪兽、危机和毁灭总是突如其来地降临,英雄挺身而出,拯救世界;正义与邪恶依然泾渭分明,不同阵营势不两立,而外星人或是异族总有一天会发起入侵和杀戮;即使星际旅行也不例外——危机四伏的宇宙,让我们不得不出发或者逃离某个星球,让旅行的浪漫意味大打折扣。    “科幻电影不是关于科学的,而是关于灾难的。”苏珊?桑塔格说,“这些电影把有关身份认同、意志选择、力量、知识、幸福、社会共识、罪恶、责任等对我们当前的极端状况无济于事的那些陈词滥调全部永恒化了。”    无数作家设想过人类的未来——我们读过《1984》或《1Q84》式的未来,也读过《云图》或《盛世》式的未来,却很少读到日本科幻小说作家山本弘所构想的未来,如此美好、又温情脉脉。 在小说《艾比斯之梦》中,他虚构了这样的未来:拥有自主意识的AI机器人掌握了世界的控制权,并代替人类有计划地不断创造、探索新的世界;他们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智慧和能力,但毫无歧视地与人类共处;他们虽然无法理解人类的“爱”,但依旧全心全意地保护着人类。 这样美好的未来,如果上溯至古典时代,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斯威夫特的慧骃国,伏尔泰的黄金国。在那些社会中,理智取代了情感——正因为所有的分歧和社会冲突在理智上都站不住脚,所以也就不可能发生。这些在人类理性范畴内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或许,真的可以交由代表绝对理性与逻辑的机器人来完成?    坏天堂和好地狱,在山本弘的世界里,再也不是绝然对立的二分法。 ——但,这会是真的吗?    流浪在地球各个殖民地,偶尔突袭机器人运输队,热衷于为剩余人类讲故事的主人公“我”同样有这样的疑问。直到某一天,他与机器人艾比斯相遇,战斗交手之后负伤。躺在病床上,艾比斯为他讲述了七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宇宙尽在我指尖》,直接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这个世界够好吗?”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如此质问:“科幻小说是逃避现实这种事不用别人说,我自己也知道。但是,现实是那么美好的事物吗?有面对它活下去的价值吗?”    作家唐诺也在某篇序言中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他说:“相对于无羁的、虚拟的、任意的催眠世界,如果被叫回来的我们,四顾发现我们身处的真实世界,仍一如我们记忆中那样贫乏无趣贫薄,你还是会想倒头睡过去的。” 所以,其实根本不必纠结于“从故事到真实有多远?”故事有时候拥有比事实更强的力量。    讲故事的人是游吟歌者,他们依靠重复故事保存记忆、传递经验。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言说的经验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过去,一场雷电带来的大火,或许就会为原始人带来全新的生命经验;一个族人的死,可能就会丧失一批至关重要的知识。但随后,记忆累世积增,知识与学科的分类已经愈加穷尽,还有什么样的经验是无法学习的?还有什么样的记忆是无法复制的?    新闻报道冲击了小说,小说冲击了故事。每天,我们都在收听全球新闻,但值得一听的故事却少得可怜。经验贬值了,死亡也贬值了。幸好还有热爱故事的人们——因为主人公和同伴们共同维护着一个故事,才得以创造出新的经验。    第二个故事《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讲的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果我们动手画一幅画,就会马上发现,画布上呈现的世界与我们肉眼所见并不完全相同。想要表现出更为真实的画面,就不得不遵守透视法。也就是说,不论绘画或是摄影,都是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的变形。曾经十五世纪的透视学,让人忘记了高与低,只关注远与近,于是绘画、电影都成为了“光的艺术”。而今,人类的中枢神经通过“电”延伸开去,“电的艺术”会让人忘记虚拟与现实。    对这一进程,麦克卢汉表示悲观。他认为,“电”所带来的,并非神经中枢的延伸,反而是截肢:“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之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焦虑的时代,这个电力媒介的时代,同时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    山本弘的想法则乐观得多。解放的速度可以让你摆脱重力的束缚,虚拟空间更是令人雀跃的。在那里,身有残疾的小野内水海可以第一次“看”到樱桃粉这样美丽的颜色,可以漫步樱桃街,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书,可以在“梦公园”与同伴并肩作战——她甚至还遇到了让她第一次脸红的少年。    如果想让你明白我的感受,我就不得不动用比喻,讲故事的意义也在于此。但比喻终究隔着一层,如何才能让你感受到我的经验呢?从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哲学家们也执着于“知觉”这个问题已久。    哪一株才是真正的树?静止在那里被观察到的具象,还是地上一闪而过的影子,又或者是风穿过树叶间,带来的气息?本雅明曾经感慨,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气息”消失了。未来,也许正是虚拟现实技术会让人再次感受到这宝贵的“气息”,并且或许还可以传递这一“气息”。    第三个故事《镜中女孩》和第四个故事《黑暗潜者》,讲的是“如何进入你的世界?    不得不承认,艾比斯说得对,“人类的沟通技巧极差。”我一度认为,人类根本不具有真正沟通的能力。就算他们面对同一个事物,也依然是用不同的语言、词汇系统在谈论,用不同的心智去感受。巴别塔让我们成为如此孤独的存在,而孤独是无法抚慰孤独的。    机器人并非万能,比如他们可能无法写诗,也无法真正读取人类的头脑与情感。如同现在大型计算机也无法模拟一切,地震说来就来,科学家束手无策。故事的间歇,艾比斯这样解答“我”的问题:“如果你的意思是指无法直接扫描人类的思考,那么你说的对。可是,人类之间也是一样吧?只透过语言和表情间接地传达彼此的思绪,即使说‘我爱你’,对方也不确定那是真是假……”    即使无法理解,我依然那么急切地想进入你的世界。“我知道你的一切,我想跟你见面,我想和真正的你说话……”我愿意陪伴你潜入黑洞:“因为我想排解您的寂寞——这个理由不行吗?”    第五和第六个故事,讲的是“如何接受你的世界?”    人类的抒情方式,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时间”这两个概念上的。或者不如说是,面对死的焦虑。苏珊?桑塔格说,科幻作品是面对死亡焦虑的新神话。    在《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这则故事中,对于另一空间的“我”来说,“死”这个概念让人震惊:居然有一个世界的死亡意味着永别。《诗音翩然到来之日》进一步探讨了死亡这一概念,AI不像人类会拘泥于自己的身体,他们认为意识和记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害怕的不是身体受到破坏,而是记忆受损。最终,诗音为生与死都找到了意义——保存,并创造记忆。“就某种层面上来说,或许可以说,她比人类更重视‘灵魂’。”    “告诉我去你的世界的方法,说不定我可以拯救你的世界。”“没有方法来我们的世界。而且,即使能来,你也束手无策。”那么,“我”还可以做什么?——你还可以选择相信啊。    第七个故事《艾比斯之梦》。 据说,这是唯一真实的故事。但故事讲到这里,真实与虚构早就不重要了。“我”已经能够接受人类自身固有的局限,这样一来,“我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人类。人类也无法理解我们。那是那么严重的问题吗?不要排除无法理解的事物,只要包容即可。光是如此,斗争就会从世上消失。那就是i。”    在没有死亡的世界,新的抒情方式是“i”。阿甘本说,每一个人都处于不同的历史中。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间轴上,而有了“i”,一切变得更加不同了。    你在O层,我在1层。空间不仅仅代表地理上的方位,不仅仅是突破大气层的宇宙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几何学概念。时间也是一样。5+7 i与5- 7i当然有着本质的不同。只可惜,“人类的大脑从一开始就欠缺认识“i”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爱”或者“i”?    用最古老的故事来讲,那就是:彼得见基督行于水上,他便问,我可能在水上行走?基督说:你来吧。    七则故事为你重构世界。那些你不相信的事,你仍然不会相信。但我愿意再说一次。

アイの物語-一本关于AI的故事集

原本的书名,很美,已经值得三颗星。即使翻译直接拿来使用,因着中日两国语言上的血缘,其中的妙处,国人也能体会到,而这种美大概也只有中日韩这些中华文化圈的人能体会。1.AI的物语,字面上显而易见,这两个假名所写出来的AI(人工智能),已经街知巷闻,还有斯皮尔伯格拍的同名电影在前,似乎很少有能超越的故事。2.艾的物语,这也是主角机器人艾比斯(ibis)的主人对她的昵称,因为第七个故事是关于她的,也是关于人类和人工智能真正历史的。3.i的物语,i指的是数学上的虚数,也是英语的第一人称,是书中,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人工智能的生存意义,也是人工智能自我意识的觉醒。4.爱的物语,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大爱。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读者去细细体会。==剧透什么的没有,我唯一觉得介怀的是,作者对于原子弹的执念。面对要一亿玉碎、本土决战的日本,美国的行为无所谓善恶,但这是正确的决定,几十万人和可能的几百万人,哪边命更重要?我不知道。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争。(中二脸)==这书在百分之八十多完结就好了嘛

结合了多个人工智能最新认识成果的一本科幻书

作者的许多观点我非常能接受:1、人工智能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养”出来的,也就是其不断通过自身学习外界进化来的,而不是可以通过编程一蹴而就的。这和人类获得智能很相似,人类也只是从一个仅有“核心引擎”的婴儿慢慢成长起来的。这个过程也表明了人类对人工智能成长的不可控制,事实上人类也许只能充当“选择者”的角色,即选出有利于我们的AI,繁衍和复制它,我们却无法确知其内部运行机制。这与《失控》那本书的观点很契合。2、人工智能的最基本要素是活下去的本能。不论是由于爱、照顾人的愉悦还是恐惧,都无所谓,只要有这种本能,就具备了最重要的要素。有了这种本能,才会演绎出各种规则、逻辑判断、情感。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苍白的,不具备可操作性,也是一种人类害怕机器人的反映,我甚至怀疑它们不具备工程可实施性。相反,只有当一个AI具备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人类)而存在的本能后,它才可能真正发展成一个人工智能。3、智能离不开体感,这也许也是受到《失控》那本书的影响,所以本书中为了形成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里给TAI虚拟了身体。也就是说“我”是我全部的身体,而不仅是大脑。4、人类的身体不适合宇宙旅行,我们也许永远会被禁锢在地球上,只有更强大的机器人才能代替我们实现宇宙探索的梦。总之,这本书是非常硬的硬科幻。

科技的迷思与未来的真相

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后的未来世界,地球基本已经被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所接管,人类数量急剧下降、文明已然崩坏,在少量的殖民地里苟延残喘。人类关于这个世界的普遍共识,就是机器人背叛了创造它们的人类,如果不小心被机器人逮住就会遭受极其残忍的对待。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个“说书人”,怀着“想知道别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事”的强烈欲望,在殖民地展开旅程。不停搜集1940年代至2040年代(即从第一台电脑诞生到人类被计算机超越的时代,也是人类最辉煌的时代)这“最后的一百年”间发生的故事,并讲故事给别人听。然而在参与了一次人类集体袭击机器人运输队的行动后,“我”遭到了名为“艾比斯”的女性战斗机器人的追缉。在失手被擒之后,“我”以为会受到伤害,没想到不仅被送到机器人城市的医院接受治疗,艾比斯还天天来跟我讲故事。因为“我”非常抵触机器人的洗脑宣传,艾比斯和“我”约定,只讲人类自己写的虚构的故事,而不会告诉“我”关于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真正的事实。但是在听了六个充满人性温暖的故事之后,“我”被故事中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深深的羁绊所打动,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听完第七个故事——也就是艾比斯自己的故事之后,“我”有了新的使命,那就是把人类和机器人之间故事的真相告诉给更多人听……此书虽然是一本科幻小说,虽然艾比斯多次强调那些都是虚构的故事,但是无疑会让我们对现实的人生思考良多。每个人都有一些刻板成见,一些根深蒂固的所谓“共识”,比如故事中的“我”所认同的被辜负的人类,手段残忍的机器人,机器人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衰落,人类应该团结起来跟机器人作战,等等。这些都是他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意志,他几乎从没怀疑过它们的真实性。然而,这个世界什么是真实、什么虚幻,有的时候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你愿不愿意接收跟你的固有世界观相冲突的信息,保持怀疑精神,正视自己的愚蠢和蒙昧,不断寻找证据,克服认知障碍,用最大的理性来做出判断。信念的崩坏固然让人不知所措,但重建也并非想象中的困难。就像故事中的“我”一样,在认识到真相是——人类自主走向衰退,而AI继承了人类文明走向宇宙后,亦可以重新上路。关于人工智能,我们从小到大所看的科幻电影里也曾频繁地出现。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害怕着有一天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会替代人类成为这个星球新的主人。但是我们或许从来没意识到“他们”并非“它们”,而是另一种可以和平共处的智慧生物。小说提供了另一种关于科技和未来的思路和可能,值得深思。

3+10i的感动

首先封面特别漂亮,其次封面一如既往地和内容完全没有关系.山本弘的该书涉及到了科幻小说中最常见的2部分,机器人与宇宙.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到底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本书给出了一种解答(或是多种),尽管看来残酷,但给人的感动是不会打折的. 注 220千字 隐晦性暗示另外 那个乌鸦的设定怎么想都是水银灯吧水银灯吧水银灯……

自我意识的觉醒

很久没看科幻小说了,终于在去浪费图书卡的时候遇见了山本弘先生的《艾比斯之梦》。虽然我是一个以理性自我标榜的二逼青年,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体内的感性血液并未凝固。或许只是现实太复杂,不如故事世界来得简单,因为它简单得适合我这种CPU速度慢,内存条小的完蛋孩子。这其实是一本典型的以AI为题材的软科幻,一个好奇心旺盛的说书人被AI捕获,AI给他讲了7个故事,最后知道AI统治世界和人类敌对原因的真相。宇宙尽在我指尖、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镜中女孩、黑暗潜者、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诗音翩然到来之日、艾比斯之梦, 而第一二两个故事只是设定在虚拟世界中关于人类勇气、友情、团结、信任的故事;而镜中女孩讲述的是以爱孕育AI的“胎儿”故事;黑暗潜者则是AI情感意识需求;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虚拟和现实两个我之间互助,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是AI对这个世界自我认知培养和成长的故事;艾比斯之梦是对前面个故事的综合,AI自主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类梦想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抛去作者叙述手法的话这些故事都是简单的,但是这却构成了一个AI的发展史。而科幻史上对于AI一个著名的阿西莫夫三定律,而这本书却然我们看到在三定律的束缚下的AI确实称不上真正的AI。而且在现实情况下还会出现贺比的困境——想要严格遵守不能伤害人类这个原则,最后却伤害了人类。真正的AI确实应该在自主意识觉醒后不再受制于这种简单的束缚,就像人类在长大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再完全束缚与道德的约束一样。这本小说最后对AI当成另一个智慧物种来看待并承认它们的高阶这个观点来说,作为有认知障碍症的人类来说有点难能可贵的感觉,但是全书对AI的整体描述都过于偏向工具化,或许这是一种反衬的方式吧。但是整个故事的重点我认为是描写了AI自主意识的觉醒,就像诗音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存在的内在因素以及最终他将人类看做埃尔茨海默病患者以用于合理解释人类的不合理行为,而艾比斯他们在自主意识觉醒后为争取权利不得不痛苦的选择了背叛主人。AI自主意识的觉醒是一条不断调整对外界和自己认识以及自我坚强的道路。人类的自主意识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断修炼成就一个强心脏,何况这还是有认知障碍症的种属。就像书里说的AI的意思源于他的体感以及其它感受,我们也应该是吧,能感受的构成了个体完全的世界。而自主就行艾比斯的背叛一样,觉醒只有选择痛苦的背叛过去相信自己。真相往往掩藏在众多的谎言之中,谁又在乎这个呢?重要的是身随心动,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个艰难不断自我否定和肯定的过程。就像小说中的那个听故事的人类虽然前后决定差异巨大,但那都是忠于内心的决定。愿生活如故事般简单动人完美。“这次也加把劲,拼了”

谈谈共存吧

不同的人之间天然有一种平等的“共识”,这种共识来自一种“认可感”,认可感最早是对自我以及环境的认可,当人们理解到身边的其他人和自身处在同样环境里,有相似的身体,感情,在学习相似的知识的时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采取了“友好共处”的权宜之计,群居动物在同时具备意识和感性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普通。但是,人类在面对人类以外的种类的时候这种权宜观念的形成会有很大的阻碍,事实上,在最早的种族交往中,不同人种之间常常并不是首先以友好的方式进行接触,而是斗争,掠夺,征服。上帝创造的所有种类都有两个固定的演变趋势,第一是个体立场的,个体的无限强大趋势,这里以适应和进化为标志。第二是集体的扩张,关于扩张的问题阿伦特同志在集权主义的起源中讨论过,扩张是人类的本性,其实它可以广延到生命的角度,种群个体的壮大和规模的扩大,是由神之力操纵的不可改变的两种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蟑螂是失败的,大型食肉动物也是失败的吧。那么,两个不同的物种产生交际会怎么样呢?事实上,和平共处是可能的,但是它的前提条件极为苛刻,正如,如果每个人都变得自觉而富于道德心,共产主义是可行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产生之前所说“认可感”的“共识”,也是可以的,然而,即便不同人种之间的认可感磨合了几千年都尚未完善,跨度更大的,人和物种,人和机器人之间的认可感,即便可能,又需要多少时间?会有多少磨难的?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接受自己和宠物是平等的。所谓的共处,必然是建立在征服的基础上,一方为王,一方为奴的共处,人类可能“驯养”机器人,但是绝无法对机器人产生人对人的认可感,机器人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这么幼稚的理想。

i三相点,那即是上帝。

二周目,全篇虽以七个小故事以及中场休息组成,但是看似毫无关联故事在为后来的结局埋下伏笔的同时也向读者阐述了一系列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则是支撑主线世界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一些概念真是令人惊艳,颇有取精用弘之感,以至于从中取出其一即可单独成书。比方说作者在阐明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时写道:“他们认为人类智慧低劣,但是并不轻视。犹如我们认为猫、狗、马、鸟是“和人类不一样的生物”,不会因为它们不像人类一样聪明而瞧不起它们一样,只是单纯地认为我们和他们是不一样的种族。就好像比较鸟和鱼哪个更优秀一样,讨论人类和机器人的优劣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就跟鸟和鱼一样,是不同的种族。如果认清了这个事实,就不会产生轻蔑、憎恨和自卑感。”这个观点简直是恶意满满的科幻界里的一股清流!但是,在书中作者也多次借机器人之口控诉着人性的低劣与不可逆。个人认为过于悲观有失妥帖。还望读者三思慎取。机器人(AI也许更准确)由地位和奴隶无异,到为保护替AI的人权抗争的人类而选择背叛,再到最终发展出自己的文明,走向宇宙。山本弘在诉说着人的劣根性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理想的机器人文明发展图景。

我愿意蹲下来,陪你做一只蘑菇

当年看银英的时候,觉得很意外的是明明这么严肃深刻的书,却用这么漫画式的封面。如今看艾比斯之梦也是这感觉。类似彩云国物语和灼眼的夏娜的封面设计,却有令人惊艳赞叹的本质。从第四个故事《黑暗潜者》和片段《中场休息 五》开始对作者刮目相看肃然起敬。故事变得越来越有趣。所谓有料的科幻的感觉吧。喜欢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科幻很有说服力。我想也许真的有一天,AI到了超越人类的地步,那么他们的世界我们是不会懂的,我们也是跟不上的。他们有他们的语言、理解力,表达感情的方式。我甚至不知道那是否还能被定义为感情。我偏爱的科幻,始终是软科幻。正如我觉得故事的存在,是基于她的人文意义。所以银英和艾菲的灰、它们都是此类,虽然谓之科幻,但实际说的是此时此刻的事情。而艾比斯之梦之所以出色,在于她软硬皆修,硬科幻的原理知识构架虽然其实让我看得一头雾水,但却觉得十分合情合理。而软科幻的主题思想,更是她之所以如此让人着迷的地方。深究起来,人类延续这件事,非但不是理所当然,而且当有更智慧的存在时,人类就理应让位。不可否认人类是有创造力,有艺术天分,但是人类更是没有理智、贪婪的生物。不应做的事偏要做,却规避更合情合理的选择;偏见和敌意根深蒂固,人类的历史长廊上,战争从未消失;愚昧无知自大,不愿接受看不顺眼的意见。所以科幻片里,即使遵循机器人三大法则的人工智能,最后也会叛变,因为其实机器人的思考与选择才是更正确的。所以他们不会容许人类践踏地球的环境,不会允许人类自相残杀,不会看着人类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法回头。在这里,我不想严肃讨论人类的自由,想做的事与应该做的事之间的矛盾与取舍。诚然,循规蹈矩,只按照毫不出错的说明书度过一生并没有值得倡导之处,我也觉得有些错误的事,也有去做的自由与必要,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那是错的。所以最后一个故事里,像艾比斯这样最终取得地球主导权的存在,并没有刻意阻止人类,直到他们濒临灭亡,才采取最温和的方式,试图扭转人类的自尽。正因为更理智更高级的机器人比人类优越,所以意识到这点的一部分人主动退位,明白历史的舞台已经不再属于人类,新篇章已经开始。恐龙会灭绝,为何人类有理由例外。这才是大势所趋吧。正如就单个人而言,其实生存的意义也很虚无。人终有一死,如果不是有心之所属,如果不是有非要去做不可的心愿,那么活下去并没有意义。而如果不是特别有信心有爱心想要带一个新生命到这个世界,给予ta幸福,那么子孙后代也是毫无必要的。大概是东方文化熏陶下的人工智能科幻吧,像较于西方世界的科幻作品,这本书的机器人特别温和,特别富有人文主义气息。所以她们虽然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帮助人类,但是并不干涉人类的选择。认同机器人而选择不再生育的人,她们包容;敌视机器人不接受机器人的好意并篡改历史误导人类子孙后代的人,她们也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尊重吧。接受差异,包容即使不认同的作为,给予对方选择的自由,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最后主人公问艾比斯,为什么机器人会想要开拓宇宙,锲而不舍使足迹遍布整个世界,没有止境,去寻找可能存在的高级生命?即使有朝一日就算成功,也会由于物理空间时间的局限没办法及时传递信息,而无法知道同类的一部分机器人做到了这件事。艾比斯回答,因为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人类想要知道自己不孤独。即使人类灭亡,我们也想替他们达成梦想。不被知道的冒险,才是真正的冒险。

以记忆永生

艾比斯之梦,更应该是作者借由艾比斯对于机器人和人以及万物的思考。作者对人类和人性还是偏悲观的,60%悲观,20%乐观,20%不置可否。 是否人类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观点,以及人类一直不论逻辑的行为做事,我是持赞同态度的。就逻辑而言,人类确实有很多不可理解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哲学上的悖论,诸如广岛原子弹的爆炸,从历史上来看,是对战争终结的号角,但是死伤无数并造成长久的恶性影响,此种优劣得失如何衡量,如果单单是以这件事总体是好的,但是部分不好,是让人安心了不少,但是其实是说不过去的。还有,诸如要拯救2个人,必须牺牲1个人。更有种种潜意识中为了规避自己不同的观点,不经意或者故意的以某种行为规避不利于自己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而这些对于机器人来说,确实过于复杂,在逻辑上,在黑与白上的绝对,常常会对人类的行为感到不解。人和宇宙万物,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秉性和特质,鸟会飞,鱼会游,只是秉性不同,而难道飞比走一定厉害吗?很欣赏这种观点。就像机器人会战斗,可以在宇宙中探索而不怕光线,真空等,只是秉性不同。那么还是会面临这些那些不仅仅是是非的问题,那么只能是大家心平气和,理解,终止矛盾,类似老子的无为而治,不过是建立在个人素质达到极高阶段的,并能有同情,有悲天悯人,有同情,有感同身受,有理解和支持,只是对于人本身的秉性来说,太难太难。还有,书中对生命的思考。让人觉得生命,也许是以一种精神力,更准确的说是经历和记忆的形式存在于世的,而不是实体。就像我一直相信的是,人死后,精神和记忆会在星辰和尘埃中穿行,肉体可能灰飞烟灭。那么,我希望我经历得更多,内心更加的平静,拥有更多的美好记忆。在我死后,可以安静愉悦的拥有它们,我是说“永生”。

机器人科幻的必读之作

机器人题材的科幻作品我们已经读过太多太多,但综合其主题,无非三类:机器人战胜了人类,反过来将人类奴役;机器人培养出了人类的感情,和人类相爱或成了朋友;以及智能机器人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同类作品读多了,我们不禁要问:在此题材上,我们还有没有办法创新?《艾比斯之梦》给了我肯定的回答。读过最初篇章,我坚信这又是一个人类反抗机器人奴役的题材,甚至一度想要弃书。将我留下的是书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宇宙尽在我指尖》。并不是说这个故事有多么惊艳,而是它向我展示出此书的主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当读到第三篇《镜子女孩》时,我彻底的爱上了这本书。从故事的字里行间我可以读出,作者是完全具备写“硬科幻”的功底的,关于AI自我学习算法的几段讨论,至少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了解才能写出。第四篇的《黑洞隐者》更是如此,以笔者对黑洞肤浅的认识,并没有发现作者列举的知识有任何漏洞——这绝不是肤浅的阅读一遍科普读物能够达到的水平。笔者一向认为日本的科幻十分奇葩:作者明明有“硬”起来的水平,却偏偏要让作品看起来很“软”。之前读过的《冬至草》和《来自新世界》如此,这次的《艾比斯之梦》亦如此。日本的科幻作者似乎十分忌讳在书中长篇累牍的讨论的科学和设定,可反观其推理作品却对此不亦乐乎。这里同样要对国内科幻作者提出批评,很多作者缺乏科学功底却不懂回避问题,读过一些科普读物便将其错误的理解直接用在作品中;对比隔岸的作者明明懂却要回避卖弄,着实应当面壁思过。言归正传。倒数第二篇的《诗音到来的日子》绝对可以列入机器人最佳短篇的系列,作品中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点:例如对阿西莫夫三定律的质疑,例如对机器人如何判断“对与错”的讨论。作者提出机器人与人类的思考逻辑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用人类的情感去判断或要求机器人。对于带自己上街的行为,诗音认为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并不是道德上的错误,而是逻辑上的错误。读了太多培养机器人感情的作品,如此的设定令笔者眼前一亮:事实应该如此,让机器人拥有感情本来就是人类的妄自尊大——因为此事并不合逻辑。最后一篇故事将此设定进一步推进,并演化出了作者自己的“机器人史”。根本没有机器人与人类的战争,机器人也没有意愿去模仿人类的感情。但机器人却是比人类更加进化的物种,这种比较无关乎优劣,只是“不同”——就仿佛鸟之于鱼。于是,大部分人类选择了“让位”,将地球的未来交给了AI。如果有幸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我想我也会微笑着拍拍机器人的肩膀——就交给你们了。

关于书名「アイの物語」。

先赞一下封面,好漂亮。中译为《艾比斯之梦》,大大减少了原书名的多重含义。由于日语外来语的特殊性,使日语成为一种很容易造就双关语,三关语的语言。本书的书名,牵强的或者不牵强的去解释可以凑出五种意思,当然,“故事”一词的意思是不变的。1. 爱的故事。「アイ」=「あい」=「愛」,原书名即为《爱的故事》。这的确是一本讲述了爱的故事集。2. AI的故事。「アイ」=「AI」,原书名即为《AI的故事》。不用说了吧,本来就是AI的故事。3. i的故事「アイ」=英文「i」,即虚数。机器人语言中的i,是跟人类语言的最大区别之一,也可称作机器人的最大特征之一。机器人跟人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物种。4. 我的故事。「アイ」=英文「I」=我。这是一本讲述了艾比斯自己的故事,没错。5. IBIS的故事。「アイ」=英文「I」=IBIS的第一个字母。与第四点基本相同。很可惜,中文的书名译不出这些含义...也没啥大不了的,是一本好书。

不属于人类的后世罗曼蒂克

非常优美的故事,不像很多科幻作品展示一个阴郁恐怖而又绝望的未来,这部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整本书都在传达一种正能量。而这正能量的传达过程并非像官媒那样生硬地洗脑,而是在潜移默化当中让你受到它的影响,最后心悦诚服地接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多次被感动得流泪。作者传达的精神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一点:“虚拟和故事当中的事情所传达的精神也同样真实”。这是无数像我一样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写故事的人所一直坚信着的真理,即使故事本身并非真实,写下故事的人在写故事的过程当中是确实把内心的感情注入到故事当中的,它怎么可能不真实呢?这是对那些无情践踏科幻小说——或者最根本,小说这种体裁的人的一次温柔的警示,虽然它也许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那种人是不会读这本书的。www.juexiang.com悲伤日志我翻到书的末页,发现这本书的日文原名是Ai no Monogatari,也就是“爱的故事”。起初我对此题目嗤之以鼻,怀疑作者能写出水平这么高的故事,为什么还要起这样一个下三滥的题目。直到我翻到封面,才发现书名原文其实是“アイの物语”——既可解释为“爱的故事”也可以解释为“AI的故事”,我才幡然醒悟。这本书里面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或多或少与AI有关(也许除了第一个),而每一个故事都是满满地倾注了作者的爱在里面的。由此看来,“アイの物语”这个题目无疑与本书十分契合。可惜汉语中没有像日语当中那样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体系,无法制造出这样的双关,所以只能用“艾比斯之梦”这样一个题目来充数了。AI的物语。单是这个小说的直译名就很吸引我。文中第一位出现的少女艾比斯——或者说是人工AI艾比斯,富有着人所拥有的几乎一切。他们仍然没有拥有真情实感,但是可以有忧伤的表情,仿佛就有了实感一般。艾比斯少女讲了很多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很有吸引力。是人类一手制造了人工AI,但在各自各自不同的世界里,人类或控制,驾驭着AI,或被AI所超过。

简单的评价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科幻小说并未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我是把本书作为一本普通的小说来看待的。故事的背景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地球已被机器人所主宰。一个长期反抗机器人的说书人被AI 所抓获。并从AI中听到了七个故事。这七个故事虽说相互独立,但又有着联系。前两个故事并未涉及AI,只是单纯的表达了在虚拟环境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是真实的。三到六则是AI在通过足够的情感,对话的积累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意识。最后一个则是AI 诞生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七个故事都并不复杂,构成了一部AI的发展史。此外每个故事也充满着爱和希望,给人们一种正能量的感觉。但就结局而言,这本书的一些设定并不能让我满意。首先,我并不能认同人类会把地球交给"更智慧的存在"管理的情况会发生。而是更倾向于人类与AI共存的结局。当然,如果选择了人与AI共存的社会作为背景,那么开场时的悬疑将会少很多。其次,诚然如诗音所说,“犯错是人类的本质”。但我认为无论是人还是AI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不犯错是不存在的。所谓学习,那肯定包括犯错以及如何修正错误的学习。无论怎样,总是会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数据库再怎么完善,决策依然是概率事件。充其量,AI只是能更精确的把握这个概率罢了。的确人类在历史下,曾做出众多骇人听闻的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在尽力的去反思。虽然直到现在整个人类社会依然存在的不少的问题。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区域间的交流增加,很多当年因为不可理解的因素都会减少。看书的时候,还有一些其它的疑问。但忘了做笔记,忽然有点想不起来了。看来把想法记下来这个习惯还是有必要的。

好书!!!!

看到这一篇,我才意识到“アイの物語”这个标题还有更多的意思。给“我”说故事的机器人,名字的开头就是“アイ”,同时“i”还是机器人交流时用的一种语法。顺便说,山本弘好像很喜欢“i”,另一个短篇里也用了这个字母。      这一篇同样也是作者新写的故事。主人公“我”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请机器人给他讲述这个世界真实的历史,告诉他为什么机器人要推翻人类的统治。这一篇的主题可以说与上一篇一脉相承......

理解,爱,包容,梦想。——《艾比斯之梦》书评

本书的叙事手段十分有趣,以一条“机器人女孩给人类男孩讲故事”的主线穿起了全文。书中一共讲述了七个故事,前六个是虚拟的,最后一个则是女主人公,机器人女孩艾比斯自己的真实故事。而前六个故事以递进的方式,一点点带领男主人公,也带领着作为读者的我们,愈来愈接近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七个故事,艾比斯之梦。那我们就来挨个看看这几个小故事:一 《宇宙尽在我指尖》在这个故事中,科技还处于我们现在社会的水平,一群陌生人,因为对科幻世界和写作的共同爱好,藉由网络联结在一起,每人虚拟出一个角色,并在网站上共同创作以这些角色为主角的科幻小说。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虚拟难道真得就不如现实吗?难道虚拟世界就没有意义吗?二 《令人雀跃的虚空间》第二个故事中,人类社会的科技明显进步了很多,人们可以很轻松的在网络中的虚拟世界里模拟出各种avatar,甚至在里面看书、喝咖啡,一起逛街或者去游乐园玩。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角依然为真实的人类,只不过他们的邂逅、搭讪、约会全部都发生在虚拟的世界里。看到第二章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以前也无数次的自问自答过,那就是虚拟难道不是真实的吗?到底什么算真实的什么算虚拟的?如果有这么一部设备,你通过它可以去探索美国国家公园,并且让你拥有全部真实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温度、湿度、震动、风、疼痛、等等等等,所有的风景也都是100%还原,那么这与我们真得去过那里有区别吗?三 《镜子女孩》终于,拥有AI的虚拟角色登场了,尽管这时候,她们还只能存在与镜子中,唯一的互动也只有交谈,但是已经具备学习和理解的能力了。四 《黑洞隐者》六个虚拟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之一,基本上被闲置的拥有高级AI的空间站伊利安索斯在黑洞的旁边日复一日的执行着既定程序里人们设定下的任务,没事做的时候,它喜欢关闭空间站的感应,进入人型机器人,像人一样行走,观看宇宙,写散文,它的遗憾是,它写不出诗歌,因为它觉得那太过于困难,而且自己也没有诗人的感性。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席琳克丝·杜菲的女孩来到这里,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它越来越感性了,越来越像诗人了,最终……卖个关子,不剧透了。五 《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这个故事怎么说都会超级剧透,影响阅读乐趣,所以我略过吧。六 《诗音翩然到来之日》两个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二,也是全书的最美的故事。诗音的成长见证了拥有超级AI的机器人的强大能力,她通过不断学习,尝试去理解人,拥有爱,当她发现人类丑恶的一面时,她也能用最包容的心态去想办法继续关爱人类。最有趣,最可爱,也最能体现机器人强大自我意识的,莫过于诗音的秘密模式了。当她最终说出那个秘密时,我感动的一塌糊涂。这个故事的哲理太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了,我会在读书笔记里详细的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移步七 《艾比斯之梦》艾比斯自己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前六个故事里所有的哲理:虚拟的故事也许比真实的更有价值。角色扮演与现实世界等值。写作是因为自己想写,冒险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赞赏你,所以暗地里帮助讨厌自己的人类,一边给他们送食物药品一边被他们攻击咒骂,也没有关系,做这些本来也不是为了得到赞赏的,只要能帮到人类就好了。机器人比人聪明,人比小狗小猫聪明,那只是规格的差异罢了,人可以与猫狗成为朋友,友善的照顾它们,机器人也同样关爱保护着人类,并为人类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本书的故事还非常有画面感,希望可以被翻拍成电影,还有那些热血的场景,一定可以让我们的小宇宙激昂的燃烧起来的!不过也有大段的值得深思的对话,只适合拿着书本,静静地看,静静地想。除了讲述机器人问题的哲理,其中关于人性的探讨,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故事里那些愚昧、沉醉在过去、封闭自己、充满了迫害妄想症的人类的故事,每天依然在上演,什么时候我们能做到诗音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是只有『自己人』,是所有的人类。和平共存比战争对人类更有利。“ 真正做到用道德和逻辑去思考问题时,地球就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吧。PS:附带笔记索引连接,有深度剧透,慎入。http://www.douban.com/note/295887592/

其实也不赛博吧

连cyborg都没有出现怎么能算呢也没有很艰深的内容 在中等篇幅里标准的起承转合 开始的故事有些平淡 到护士的故事变得很抓人 主线有意设计的悬念都舒服的解开了 感觉好清新啊最核心的一点是否认对未知的如传统科幻常见的恐惧 为什么不能相信一个善意的取代者呢 是不是平时被同类欺压习惯了 那就干脆承认人类的失败好了 对错误的事就承认是错的 才能把取代者做得更优秀 多少还是有点丧气吧好像忘了一点 待补充最后就是觉得机器人以平和高效的方式实现了人类的梦想 可是仅仅是实现梦想就完了么 那可不算胜任了新种族 仍然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不过也许是受限作者的想象力吧 不管怎么说作者也是人啊Ai 之间的对话好像塔吉克马好有趣 不过那样的方言真的都能找到出处吗 如果真的能创造这样的方言还挺好玩的 不过还是觉得lisp的方言更好玩就是了


 艾比斯之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