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01090338
作者:[日]中岛敦
页数:270页

作者简介

这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第一本中文简体版精选集,收录中岛敦《山月记》《弟子》《李陵》《光•风•梦》等九篇代表作。中岛敦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深获读者喜爱。
【本书特色】
1,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作品中文简体版首次面世,重塑中国古典,让你认识自我,读懂人性的挣扎!
2,《山月记》是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日文版《李陵•山月记》高踞日本“五大杰出小说”榜首,排名超越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和夏目漱石《哥儿》!

【评论推荐】
中岛敦作为对人性的知性的理解者,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穿越性,这种穿越性可以和夏目漱石以及晚年的幸田露伴媲美。
——日本作家 伊藤整
中岛敦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显示了一种成熟和练达,表现了纯文学所具有的高雅与纯正的艺术品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向远
中岛敦学贯中西,不仅深谙中国古典,还精通西方文学和哲学。他的作品不仅有简洁、高迈的汉文格调,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他对人的存在及命运的深刻洞见。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郭勇

书籍目录

山月记
牛人
高人传
盈虚
夫妇
狐凭
弟子
李陵
光•风•梦
光风霁月的中岛敦小说世界 韩冰

内容概要

中岛敦(1909-1942),日本作家。1933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曾在私立横滨女子高等学校任教。1942年7月在《文学界》发表《山月记》和《文字祸》,震动文坛。稍后发表《光•风•梦》,为芥川文学奖候选作品。12月因哮喘病发作而去世。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广为流传,其中《山月记》为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日文版《李陵•山月记》入选为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五大杰出小说”之首,日文版《中岛敦全集》获日本“每日文化出版奖”。


 山月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山月记》中岛敦,照片而言是典型的书呆子,更像是一名学者而非作家。1909年生于日本东京,193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国文学科,论文题目是《耽美派研究》,以420页的篇幅,对森鸥外、谷崎润一郎等明治时期作家进行评说,此后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大学时开始就发表了一些不大受人关注的作品,正如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多半也会尝试写一些近体诗词,创作看上去只是研究间隙的闲笔,这样直到1942年7月,中岛敦在老牌文学杂志《文学界》发表了《山月记》、《文字祸》,竟一举震动文坛,长篇小说《光 风 梦》也成为芥川文学奖候选作品。这一年,中岛敦33岁,在崇尚早熟与天赋的文学界,大概属于不好不坏,以观后效的年龄,作品本身也并非属于技巧与情感丰富的类型,而带有学者似的冷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浓厚的汉学修养,足以让许多人对他的下一部作品怀有期盼。可就在当年年底,还没来得及展现全部才华的中岛就因为哮喘病永远离开了人世,这是谁都不能不为之惋惜的事情吧,堪称流星般绚烂而短暂的一生。《山月记》(中华书局,2013年)收入6个短篇,2个中篇,1部长篇。取材泰半来自中国古典,比如《论语》(子路)、《左传》(牛人)、《史记》(李陵),形式上类似鲁迅的《故事新编》,以想象补充细节,赋予历史人物新的性格与形象,其中根据唐传奇小说《人虎传》改编而成的《山月记》向为人激赏,这是一篇为世上无数才华横溢却拙于锻造,满怀理想却为现实所困的年轻人所做的自叙,其中毫无疑问渗透了作者高傲而坚毅的人格。作为原型的《人虎传》所讲述的不过是唐代常见的神怪故事,陇西李征恃才倨傲,不愿屈迹卑僚,竟化而为虎,一天,李征故交陈郡袁傪路经岭南,偶遇已化为虎的李征,李征乃托故友传录文章,并照顾妻儿。这个故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理解,既可以说李征变成老虎是对他恃才傲物的惩罚,也可以认为是对一个有才华的名家子弟兽化的惋惜,总之这里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化而为虎上。中岛敦的改编在于运用大量的心理独白,使李征的形象陡然丰满且确定起来,成为了一个极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的形象——努力的“失败者”,“我原本是想作为诗人成就名声的。然而诗业未成,却遭逢了这样的命运。以前的诗作数百篇,固然尚未得见天日,连残稿的所在大概也已经堙没不明了吧。然而这些诗中,我尚能记诵的还有数十首。我想请君为我将之记录下来。当然,并非事到如今还想借此假充诗人面孔。诗作的巧拙高下暂且不知,无论如何,我一生执著于此以至家破心狂的这些东西,如不将它的哪怕一部分流传到后代的话,我就连死也无法甘心的。”“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比起一开始就什么都不在乎,甘愿接受自己在人世间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付出巨大的努力却不得不接受失败,无疑要苦涩的多。李征之被愤懑与挫折吞噬,正来源于他所怀有的巨大期望。对于天性敏感的人,与世浮沉的挣扎常是难以忍受的,但要到达彼岸就不能不经历这样的淬炼。李征的化而为虎既是一个警告,期望愈大,就应当具备更为强大的意志,付出更多的执着,又是一种无可奈何,足够的努力不一定总是带来希望,天赋有时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这里我们体会到了命运的战栗与悲剧式的美感,问题不在于选择前者或是成为后者,而在于对每个人来说,命运只能顺流而下。加缪的西西弗斯恰好是一个对立的形象——永远行进的超越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在这突然重又沉默的世界中,大地升起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无意识的、秘密的召唤,一切面貌提出的要求,这些都是胜利必不可少的对立面和应付的代价。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息。如果有一种个人的命运,就不会有更高的命运,或至少可以说,只有一种被人看作是宿命的和应受到蔑视的命运。此外,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经常体会李征的苦恼,并期望自己成为西西弗斯。
  •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遇到好的小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就觉得怎么没有早点读过,说不定我看待事物的方法会是另一种样子。对于我来说,看书就是吸取一些好的想法,完善我思考的方法与角度。后记中,将中岛敦形容成一位彗星作家,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英年早逝,更因为他的作品的光芒太过耀眼吧。看山月记的时候,我觉得场景很像晚上捧着平板看东西一样,一直有光照在脸上。很久都没有看过有近代的作家,用这样语言与措辞方式来写小说,简单点说就是书中的前几篇,有古风。而且是亲切的古风,不是那种佶屈聱牙,看上去觉得很厉害,却没兴趣读下去的样子。影响最深的当然是《山月记》,开头引用的几句话里面,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这样承认,心里面确实狂汗。但是我不想变成大老虎,所以,这就像一则警示恒言,在怀着向好之心不断向前的路上,当脚步放慢,渐渐走到人迹罕至的小路上的时候,我要回头多想想这些话,是不是我下面就会变成老虎了。这可不像变成狼人或者被蜘蛛咬一口那么酷。中岛敦的家庭是个汉学世家,他有如此深的功底真的很令人羡慕。不过他的小说中也有很多和风的特色。例如《牛人》里面,日式的腹黑术被显露无疑,让人觉得背后发凉。而《李陵》里面也有很多典型的日式的叙述思考方式。看许多日本的小说,作者在处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或者想像读者传达某种看法的时候,常常将这种讨论与思考转化成非常平凡的生活场景里的一次内心独白或者一次朋友之间的不经意的简短谈话,或者是孩子和父母在饭桌上漫无目的的闲聊,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正有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李陵》这篇短篇,从好多的角度来反映了这样的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插句话,成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要把儿时的名人,大英雄拉下神坛,让他在凡人中间接受二次打量,左看看,右看看,转个圈再看看,才发现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无奈或坚持。中岛敦在写作的时候,当然没人会跟他说,这个人在中国是个名流千古的人,可不能写俗了。于是,李陵会像现在的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对司马迁为自己辩解而遭罪并没有太多的感觉--我们又不熟;司马迁在受罚后,成了写作机器;苏武也有一种非常人的固执,他的归程也是由来于一场有意的安排。虽然这样看起来,尽失原先的光彩,但是长大的我们,不那么容易被忽悠的我们,却觉得这样的解释更容易接受。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缺了一个真实的或者无限逼近现实的解释。书的后面,有评论者赞美了中岛敦对人性有着知性的理解,我不能同意更多。当对人性的知性理解通过平凡的场景用古风的叙述方式讲出来,这样的结果真的美妙,就像梅子饭团,那一丝的酸甜最让人惊喜。
  •     我始终觉得,人与书之间也讲究缘分,什么时机遇到什么书,在什么时间看什么书,都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山月记》这本书于我而言就是这样。偶然在知乎上看到“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琭琭为伍”这句话,很受触动,刚巧那天的一个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就是这句话所在的文章,于是查到这篇文章出自日本作家中岛敦的《山月记》。读完发现太他么好看了!那种如感同身受般的心理刻画、如身临其境般的环境描写真让我脑洞大开,那种对中国历史故事的熟悉和改编,对人性的追问和洞见更让人击节叹赏。但我不想过多评价中岛敦的写作技巧,而主要关注他的故事带给我的主观感受。从我最喜欢的几篇说起吧(《山月记》是由六个短篇、两个中篇一个长篇组成的合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山月记》、《狐凭》和《李陵》这三篇)。1.《山月记》这是一个可怜人的故事。隽才李徵不甘为贱吏、与庸人为伍,而力求以文扬名,不得,重屈膝为官并不得不俯首听令于往日所不耻之辈,内心憋闷以致发狂变成猛虎。他是可怜的,受制于困窘的物质条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以致痛苦不能自拔而丢失了原来的自己。但是我不同情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变成老虎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迷失自我,其实是自己造成的。让我们把他和毛姆笔下《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做一下对比,他们俩虽然一个是诗人一个是画家,但是相同的都有创作的欲望,都有对艺术的追求,但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斯特里克兰德的画风是这样的:“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得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这种创作的欲望已经深入他的灵魂,为着这个目的他甘愿抛弃一切,把生活的基础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并且动机是那样的纯粹,不为任何名利,不为取悦任何人,因此,他可以那么有魄力的把自己最满意最骄傲的作品付之一炬。他是幸福的。而李徵则是“我虽然想凭借诗作成名,然而并没有进而求师访友,相与切磋琢磨,可另一方面,我又以跻身俗物之间为不洁,这些无不是我懦弱的自尊心和自大的羞耻心在作怪”。结果是两头没顾上,官场方面,昔日被自己视作蠢物、不屑与之为伍的同侪早已遥居高位,诗歌方面,远比自己缺乏才华的人因为专注、努力而成为堂堂诗家,留给他自己的只有悔恨到不想做人了。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天才、纠结人和一般人。斯特里克兰德是天才这种,而李徵则属于纠结人,用纪伯伦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又畏首畏尾”。不甘心是因为有些才华,自认不同于常人,畏首畏尾是因为自大、懦弱、懒惰、计较。清高自负又懦弱懒惰,不甘与瓦砾为伍,又对自己不自信而不愿意付出十分努力。不能做到像斯特里克兰德那样抛弃妻子、艺术至上,又不愿只为眼前的苟且而抛弃诗和远方,多么大的纠结啊!那么继续追问,这种纠结可解吗?我认为可以解,首先也是我一直认为的,拥有才华本身就是一种殊荣,是最应该感恩的,要谦卑而没必要恃才傲物。其次,创作本身就有充足的乐趣,自己内心淤积的思想能得到发泄这本身就是一种酬劳。再次,要真正喜欢并付诸行动。希冀以诗扬名这无可厚非,但只有真正喜欢真正有激情才能乐此不疲,才能不懒惰不懈怠,然后重点要付诸行动,行动力加意志力,做什么事都不能说要完全尽如人意,但是还是要尝试要尽力要坚持,即使自己最后没有扬名立万也起码不会那么悔恨,试过了努力了也不会那么自责。《山月记》告诉我,不要纠结,做不了天才,那就做一个坦荡豁达而又努力向上的一般人好啦。2.《狐凭》这是一个悲剧。有创作天赋的夏克靠源源不断的故事吸引着部落的人们,但是因为他的故事耽误了族人劳作并且讽刺了一些人而被怀恨在心,最后随着故事的枯竭,不会劳动的夏克被曾经是热心听众的族人们给煮了吃了。天啊噜!夏克可能是最早的作家或诗人,就这样因为不会劳动也不会讲故事就被吃了。但是我不想批判族人的无知残暴也不想抒发对夏克的惋惜之情,而是想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要有自身的定位。也许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你能传授仁义道德,也许你不会长刀长枪但是你可以出谋划策。所以,作为当事者,我们没有必要羡慕别人的才能,做好自己就已经功德无量了。作为旁观者,我们不要苛求兔子去游泳,也不要强求孔子去种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不也其乐融融嘛。《狐凭》告诉我,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勇敢的做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要过分苛责。3.《李陵》这是一部内心戏。取材于史实,我不喜欢历史,看不进去历史类书籍,但是这一篇我看了好些遍,因为中岛敦太能写了,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给我一种他在现场的感觉,燃到爆!先看故事的梗概。李陵被迫带5000步兵攻打80000匈奴,战败被俘,后全家被汉室所杀,李陵诈降成真。这期间曲折是非,由诈降到真降,李陵的内心戏曲折连绵。李陵战败被俘后,司马迁因替他说情,被处以宫刑。受刑后司马迁的内心戏苦涩悲愤。李陵归降后被派去劝降昔日好友——苏武(对,就是牧羊北海边那个),面对志比金坚的苏武,李陵又是一场既羞辱又纠结的内心戏。先说苏武,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像雷锋一样的典型。无论怎么样的挫折、多么艰难的条件、多么大的诱惑都不能改变他对汉室的忠诚。这样的意志力是必须让人敬佩的。所以他很纯粹,他不纠结,他是幸福的。但是李陵就不一样了。他是纠结的,汉室那样对待他和他家人,而匈奴又是那么仁义那么厚待他,忠于国家的道义和残酷的现实使他处于两难的境地。无论怎么选择,他都不会幸福。但对我来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最后说司马迁,在这里他是我的男神。在大家都落井下石或唯唯诺诺的时候,他坚定的站了出来,只为自己心里的道义和准则。身受宫刑后悲愤的追问,真的让人唏嘘。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啊,只是这种苦太让人难以承受了。这个时候凸显了使命的重要性,正是修史的使命支撑他活了下来。看这个故事,我很愤怒,很心疼,恨那种制度,恨那些小人,恨那种社会关系,恨对人性的扭曲,心疼这些正直的人,可是,仔细想想,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制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一个人都无可选择的得走进江湖,面对江湖。《李陵》告诉我,是有一种叫命运的东西存在的,不服不行。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变老虎的故事大赞。后面一半讲孔子和李陵之内的就没有太多新意了
  •     让尴尬的灵魂自惭形秽
  •     很久没有这样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说是爱,也可以。
  •     《山月记》可以说是名篇了,此外最喜欢《李陵》。最后一个中篇有点难读下去
  •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
  •     作者本人汉学功底深厚 写的故事怎么讲 感觉在学习历史 看完整本之后回过头去看山月记 有一种热泪的感觉 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 觉得好又害怕 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成了一只内心的老虎 最后的长篇 双管齐下 看的很舒服 向死而生 真的感人
  •     (201710)
  •     没想到是出于一个日本作家之手,将历史上的人物写得更加丰满了!很喜欢写李陵的。但是翻译差一点点
  •     三星半
  •     看到第一篇,我忍不住翻了翻封面,日本人写的,到李陵简直绝了,好棒。
  •     不论长篇短篇,每一篇都是精品,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描写,细腻如心。天妒英才,中岛敦先生,请收下我的膝盖。
  •     最喜欢的是《山月记》、《李陵》两篇. 佩服这种细腻的感受力,以及其中蕴含着的哀伤.
  •     一位日本作家能将中国历史写得如此深入真可谓不易了
  •     幽美呢~
  •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但远比我缺乏才华,可由于专念磨砺而成就堂堂诗家的,也颇不乏其人。成为老虎后的今天,我才总算看到了这一点。”
  •     最喜欢《山月记》这篇,格调高雅、笔触细腻,关于诗人痛苦彷徨的内心有非常贴切的描述。两篇中篇大概算历史同人了,娓娓道来的叙述很有个人风格。
  •     翻译真是敷衍,作者讲故事的手法也不行啊(还没有一些同人好看呢 李陵那一篇...我并不觉得他写得比我好。
  •     仅读了《山月记》一篇便爱不释手。似乎敏感的文人大抵如此。在自卑之中又透露出近乎本能的自负。
  •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 怕知道自己并非珠玉 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 便又不甘心与瓦砾为伍
  •     山月记,李陵,弟子写得很好。
  •     每一篇都引人入胜
  •     感动。这本集子脱胎于中国笔记小说,却淋漓地表达了日本作者的感受、笔记中的哲理。这样的故事新编,鲁迅写过,王小波写过,记忆中这两位是我们这方面的代表,比较于中岛敦,可说各有特色但也没有超过。如果说有什么不足,我想是叙事略显得单薄,但心里独白和主观感受的描写近乎完美。
  •     惭愧,还是看文豪野犬才知道中岛敦。看完此书对他能做主角且有那么开挂的技能彻底服气了(×)汉学功底了得,子路,李陵等熟悉的人物在他笔下又焕发出全新的魅力。在山月记、狐凭、光风梦的叙述中都投射夹杂了其个人对文学及写作的思考。很对自己胃口,英年早逝真是太可惜。
  •     虽然广受好评的是山月记和光风梦……但我个人比较喜欢李陵一篇,非常有共鸣。另外不知是文笔问题还是翻译原因,看起来十分像少儿读物生硬拓宽古文的……呃……但叙事方式很有趣。另外写中国故事的要比写西方的要好。
  •     过誉了吧
  •     一直以来日本的短篇都或多或少给我带来一种奇怪的距离感,看到 山月记篇的时候,突然觉察到这一线的微妙是什么。当描摹人心或情态时,汉文字倾向于使用比兴或白描,而日文字倾向于使用通感。在较短的篇幅中,为了集中节奏感并强化触动力,这种技巧的使用往往也会激烈,让情节走向一种玄幻感,这是一种异化的通感。
  •     热爱排序: 《弟子》 《李陵》 《山月记》 《光风梦》 敬服不能自拔,他描绘的一切好像真的就在那里,光辉而沉痛地行走呼吸。
  •     教科书级讲故事,写得好孤独。翻译略怪,还是要看台版。
  •     非常喜欢李陵这篇,也许是契合了自己的心境吧,以前不懂,现在懂了。别的故事也好。五星推荐。
  •     读完第一篇:这真的是日本文学?!;读完全书:这真的是日本文学。
  •     看《山月记》,读到——“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掩卷长叹,想天下之人,只有中岛敦知我而已。 定睛一看,kindle上该句下面虚线,“已有166人标记此处”。 想必读过这本书的人,没读过的人,觉得写的就是自己的,可能有好几个亿。 天才总是各有各的特别之处,庸才却大抵都是相同的。连偶尔电光火石的自视,也说不出奇特。 用十倍苦心做突出一个,从未获得过便知我为何。
  •     人格魅力源自对自己人生观的深信不疑,一个迷惘的人再怎么模仿也显得刻意。
  •     明月千里下 那份悠悠的悲伤
  •     幻想和语言的织锦。
  •     精简凝练,第一篇《山月记》有唐代小说的味道。两个中篇《弟子》和《李陵》也不错。短篇都比较有趣。个别细节有点浅白。鲁迅《故事新编》可以秒杀之~
  •     《山月记》式的精彩。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哲学式的寓意,还有针对某种状态上的精神创伤的指引。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有所改变的。乐观的变化。后来也发现这本书还无形中削弱了我由某种极端的、不平衡的、几乎有些自暴自弃的心态所逐日堆积的自卑感与自负感。嗯,感激中岛敦。
  •     最后一篇晦涩 没耐心看
  •     旧事新编,一个日本人写出了比鲁迅还伟大的作品,可惜绝才不寿
  •     短篇集。前面比较好看,子路那篇很好看,史蒂文斯那篇不太好看,还有点日式中文的翻译腔(素人疗法加注释之类的)。读前面没发现作者不是中国人。视觉性想象,冷淡抽离的笔法,也可以煽情。
  •     在飞机上开始读,也在回程的飞机上读完。故事真的引人入胜。只是长篇到后面略显啰嗦。
  •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但远比我缺乏才华,可由于专念磨砺而成就堂堂诗家的,也颇不乏其人。成为老虎后的今天,我才总算看到了这一点。 中岛敦——《山月记》
  •     做老虎和做人 不知道哪个更悲?
  •     感触颇深。看完后总有一种隐忧。
  •     看完这一本书,我深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天赋才华差距之大,绝非我可以想象到的。五体投地,写得太好了。我只能带着自己的一点点天赋,靠努力走下去了。
  •     读完在阳台上看落日,察觉不到的下沉,如同文学的魅力:将不可捉摸之物展现为光。中岛敦用这些故事唤起了被文字照亮的内心,属于他,也属于任何被“作”诱惑的灵魂,李徵、司马迁或是史蒂文森,那「幻想与语言的织棉」,是他流星般短暂人生中,最美妙的燃烧。
  •     《弟子》一篇,絕妙。他鄉有夫子,吾儕真可羞。又想起陳先生的話,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真是衰世,道於神州已不行了。
  •     从未有一本书让我觉得有这样强烈的幸福感……绝对不是快乐,而是幸福。这种幸福的特质是明亮、纯粹、充满生命的苦涩、酸痛、清新、甜美。遇见中岛敦的文字就像在一个体会过人生沧桑心智成熟时遇见了可以相恋相知的人一样,只有心知道这有多珍贵。这种堵在胸口无法言喻的幸福,让我读完之后痴痴傻傻走了一路。
  •     嘻嘻,以前我就说这一本会变成豆瓣学习故事新编的范本,果不其然嘛
  •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     【2017026】本来以为是败笔的《光·风·梦》结果让人感动得差点抹一把眼泪。前半段的啰嗦真的让人有点不知所云,后面是越看越精彩,直到最后那位任性作者的死亡。那是怎样一个人,明明活在尘世中,却不受尘世沾染,在有限的资源里,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样。好棒。中岛敦真的是写什么像什么的作家,在前半段的中国风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在后半段的欧美风里,又转身变成了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力和能力。虽然是在原本历史故事上的再创作,但是依旧精彩绝伦,字里行间对他人及世界的看法不能赞同更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