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2》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1
ISBN:9787214140624
作者:廖信忠
页数:281页

听听对岸的故事

前一部还是大学同学借的,据说当时她的实习工作就是在天涯上连载这本书,然后炒作到最终出版。第一部应该在当时算是很畅销,让人大开眼界。过去五六年,蜜月时终于踏上了宝岛。同时因为网路,可以每天看到最新的台湾政论节目。国民党下台,民进党上台。对台湾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看完舞台剧《宝岛一村》后没多久借到这本书,算是缘分。当我们在羡慕台湾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其实忘记了他们也曾经历过一段“民主”前的黑暗时期……不论怎样,这样的书能在内地出版还是值得庆祝的,当然肯定随处可见的双引号也在提醒你,人在天朝。用小故事的方式讲历史是讨巧,我同意的作者的观点,“宝岛一村”可能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存在。160926晚1306

#读书201555#我们台湾这些年2 廖信忠

其实看看这本书,聊聊台湾的大事件和八卦新闻也是挺有意思。这些年来,没有想到台湾也有过文字狱的经过,跟大陆有关的文字都要被禁。从不允许政治立场辩论到民进党建党后,进行政党更迭。比较好玩的聊台湾的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本省人之间的冲突。聊聊眷村文化,还有一些民间传说。看看2016年的台湾也要进行选举了,目前国民党临阵换将,洪秀柱换朱立伦。虽然隔岸观火,但是总觉得台湾的政治与大陆也是息息相关。

海峡两岸,都不容易

书看完了。书名叫《我们台湾这些年2》,其实讲的主要是1977-1990这个阶段。之前的《我们台湾这些年1》没有看过。作者缺乏宏观的大视野,所以写的零零碎碎,也看不出台湾整体的一个发展轨迹。书内容以吐槽为主,印象深刻的有三点。1.稳定压倒一切当年台湾报纸上出了类似此篇文章,标题好像就叫《稳定压倒一切》。当局如获至宝,作为单行本印刷了几百万,广为散发。让人不由得想起改革开放初期陈Yun和Deng小平一再强调的"稳定压倒一切"。看来,尽管彼此隔绝,海峡两岸的统治者所思所想、统御之道,却殊途同归。2.禁歌很我们今天大陆禁书、禁电影类似,但人家是明目张胆、黑纸白字写清楚哪些是禁歌,为什么被禁。有意思。3.毒教育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以中华文化道统自居,从孔孟一派,直到王阳明、曾国藩,然后就到了孙文、蒋中正。硬生生用孙文残破不全的三民主义(孙文《三民主义》一书当时已经亡佚)来解释一切,牵强附会。树立蒋总统的统治权威,不允许人们思考和发问。不一而足。读罢,我只能说:果然,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这么多年不交流,大家的做法其实差不多。

重新审视台湾的新契机

说起台湾,最早还得从语文书中的一首小诗开始知道台湾这个特殊的地区,那就是为人熟知的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正如诗中描写的那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就是我对台湾最初的印象。在初中阶段开始学习历史,就在骨子里铭刻着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当然是所有大陆人的想法,我知道在台湾并不承认,但是我们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一有人说台湾不是中国的,绝对会引发一系列的口水战,这都是基于各自所受的不同教育罢了。在一些社交网站上也认识了一些台湾的朋友,聊的最多的是文化、戏曲、风俗等等的话题,但就是不聊政治问题,因为我们都深谙政治问题是彼此最大的隔阂,不去触碰就是最好的交流。在国内的大多数的报道中,我只知道台湾是个美丽的地方,阳明山风景秀丽,日月潭风光无限,101大楼雄伟壮观,更有甚者台湾更是美食的天堂,这就是我对台湾仅限的认识罢了。《我们台湾这些年2》从自己的经历将台湾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尽管第一部我并未读,但通过第二部也可以丰富我对台湾的认识了。这本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文字平实质朴,讲述直接,并未多加华丽的修饰;通读全书,你很少能找到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实的讲述,对待蒋氏的统治和派系之间的政斗也都是直接指出,虽说史贵直书,但这并不是史书,却能够中肯的讲述是比较难得,这跟台湾本身比较开放的环境还是有关的,毕竟像李敖这样有争议的人物还能追捧可见环境还是足够宽容的;第二,板块结构,细数台湾的变化,深入民间本书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台湾由“闭”到“开”的变化;第二部分讲蒋氏一族在台湾的作为;第三部分将台湾的族群文化;第四部分台湾的政治教育;第五部分则是金门与马祖这两个特殊的地域;第六部分是禁歌与禁书文化。分配合理,先从政局开始,改革首先是发展的大潮,从封闭走向开放,才能在世界的大潮中挣得一席之地;蒋氏政权是台湾自1945年收复以来推动发展的不可抹去的一股势力,这是不得不提起的,政治、军事、文化都各有包含,但又比较细小,正所谓由小见大;第三,言论开放,甚少以偏概全,族群的意识逐渐淡化族群意识,想必在大陆也经常见,比如各村有同姓宗族,如果有外姓人居住,那可能就会出现挤兑外姓人之类的事件发生,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指出,这是不对的,似乎潜意识里就认定外姓人被挤兑和欺负是正常的。而在台湾族群意识似乎更加强烈,客家人,闽南人,本省人,外省人之类的名称也时有出现,当然是戒严时期的台湾更多吧,如今的移居台湾的人已经大多是第三代、第四代了,从出生的地域来说他们就是本土人,在许多外来人口迁居台湾的现今来说,对族群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淡了,迎得上大浪,才能不败。这本写给大陆人的书信,让人能够更加认识台湾,无论是戒严时期的台湾,还是改革后的台湾,都是值得一读的。而我们的意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蕞尔小岛的印象里,台湾的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的确值得我们一学。不说其他,就说最明显的言论权,台湾做的比大陆好。大陆连facebook都上不去,台湾的游行示威只要民众一支持,当局必有动作,重视民意,这点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是本书我认为在女权这一方面作者似乎有所隐晦,女性的权利貌似并不平等,比如女性出嫁之后为何要冠以夫姓,难道这不是一种歧视吗?还有大陆女性与台湾人结婚,为何工作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整本书读完真的就像封面上写的那样,台湾竟是如此不容易,跟我们一样,大陆也是历经劫难,“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各种势力的倾轧,能够走到今日,也是非常难得的。也希望有一本大陆人写给台湾的书信问世,让台湾也了解如今的大陆,对于连“茶叶蛋都吃不起的大陆”,难道不应该去了解一番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没有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1》,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无论是台湾的还是大陆的。只是断断续续从一些电影、音乐中隐约有那么些支离破碎的了解。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翻开了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2》。其实这本书里讲的台湾这30年,都是政治,居然那么生活化地表现出来,真是让人吃惊。当然,也许吃惊的并非仅仅是作者的文笔,更是内容本身。《读库》中曾有一篇文章,讲述了台湾与大陆隔海喊话的情形。一边在金门,一边在厦门,一水之隔,遥遥相望。当时看完总以为只有我们是抵制台湾正在流行的生活形态的,包括食品、用品、音乐、电影等等。读到《2》时才发现,原来两边一样。台湾甚至连曾经在上海流行的歌曲都不许播,比如《何日君再来》。至于那些知名的作家,更是一个都不许提,什么鲁迅巴金沈从文,若不更名,连黑市都登录不了。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一定都知道“二二八事件”,却未必都能理解那份白色恐怖。这本书里做了一些详解,虽没有详细解释“二二八事件”的来龙去脉(确实也不需要,整个事件的缘由网上已经很多),也让读者们能深刻体会当年台湾政府对大陆声音的恐惧。严厉的镇压正是因为无法抑制的恐惧。当年台湾政府早就知道了不可能“反攻大陆”,又无法安置跟随而来的外乡人。唯有镇压,能使当权者们略略安心一些。这些外乡人在逐渐明白了不可能很快回到大陆去之后,才开始置地置房,心灰意懒地打造出了眷村。眷村的生活其实是残酷的,充满了各种欺压与凌辱,但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交互碰撞。于是原来从不吃面条的台湾人,现在与最好吃的牛肉面挂钩,包子馒头也都由山东人带入了台湾的街头巷尾。生活就这样无心也无奈地过下去,成了一锅杂烩。只是偶尔会抹下眼泪“在大陆和日本人打了8年,现在却住日本人的房子”。合上本书,不由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应了苏轼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很羡慕现在的廖信忠

本来,我以为这本书只会提到台湾的这些年的八卦事件,或许能够看到台湾的风俗小吃,或许能够看到邓丽君、琼瑶的八卦成名路……可是,我想错了,收到这本书以后,浏览了一边标题,随手翻了翻内文,我发现,这是一本台湾几十年来的政治流水账。而我对这些猛料是更感兴趣的。所以,用了半天的时间,我基本上兴致勃勃地看完了全书。那是,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并宣布建国,而国民党戡乱战争失败,腿守了那个不沉的航空母舰。从此,两岸分治。毛主席胜利了,赤色革命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毛主席的个性与共产主义灾难的烙印深深地嵌在了大陆这片土地上。另一方,失败的委员长开始总结失败的教训,本来打算在中国实行宪政的他,因为失败,他的心理上或许也出现了一点儿不太好的影响,到了台湾开始了戒严与相对严厉的政治教育。那一段时期的台湾可以说跟委员长的个人命运与想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现在,我们很难评价那段时期戒严的对与错。可是,倾听台湾的自由人的呼声,我们很容易知道,那个时候出现了太多荒谬的故事,一件无聊的小事就有可能被炒成政治事件,进而影响当事人一生的命运。因为我个人经历的丰富,我深深地感受到现在的大陆有当年的台湾的影子。那一幕幕可笑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教科书上的错误晦涩的理论、对历史的篡改、对于法律的随意解释、对于出版物的严格审查与无厘头管制、山中传奇们召开的国家大会……我们正在走着的路,正是他们已经走过的路。然而,我并不因此盲目乐观地以为大陆也将很快与台湾走上同样的道路,因为大陆的状况要比台湾复杂得多,我很能理解台湾当年对于三民主义的教育是多么僵化,以至于让学生们能够找到漏洞,然后感到可笑,就像我觉得教科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极其僵化一样,我同样感到极度可笑。然而,介于我对于三民主义与马克思的了解,我不得不说,三民主义更加接近于人性真理,更加符合人性逻辑,三民主义中,有宪政、有私有制经济……而这些恰恰是马克思主义里不存在的或者说是马克思否定的东西。从这一点讲,大陆的情况与台湾不同,台湾高举三民主义,为后来的宪政改革留下了余地,但是,马克思主义没有为宪政改革留下任何余地。我由此而感到一点儿悲观。大陆状况的复杂不仅仅在于被马克思主义的捆绑,还来自于经济问题的复杂。台湾只是一个岛国,当蒋经国决计振兴经济的时候,根于台湾地理位置的优势,能够很快取得效果,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大陆不同,大陆利用后发优势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尽管现在纯粹的经济改革仍然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后发优势已经越来越小,食品安全、空气质量、民怨等等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步骤如果迈的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社会震荡,而这个震荡的时间是无法预料的。可是,我对于未来也并非极度地持有悲观态度。因为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唤醒人民的政治诉求,可能民众醒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只是个时间问题,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这个逻辑很容易论证,经济发展,政治强力的控制必须松绑,三十几年来的经济改革中,其实就存在很大的政治松绑的因素。政治松绑必然加速社会运动的动员与逐渐成形,“每个人都为他所关心的议题发出声音”,将进一步促使政府不得不对越来越高涨的改革声浪达成妥协,以避免人民的强烈反弹。可能有人觉得一个黑恶的政府什么手段都有,是不会放松权力的,但是,这是社会的博弈,这个社会博弈是不以任何邪恶势力或者光明势力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于中国的宪政民主之路,短期内我有一些悲观情绪,但是长期,我持开放与乐观态度。身在当下的中国,能够看到廖信忠的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慨并非是这本书给我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思考,而是发自内心对廖信忠表示羡慕。我想说:能够有这样一个经历,是人生的一个财富,见证社会的巨变,是人生最光荣的一个故事。而你廖信忠已经从那个时代走了出来,台湾已经拥有了她应有的一切,尽管这一切仍然需要细心呵护,需要人民共同努力使得已有的更加完美,未有的赶紧争取。至少,对于台湾,最痛苦的那个时候,他们已经走过,未来的赤色威胁不能说已完全不存在,但已经小了很多,台湾民众也已经走出了那个提心吊胆的时刻。回过头来,我们比他们更加痛苦过,我们比他们更加没有尊严过……而这些,对于有些人或者是绝大部分人仍然是现在进行时,那么到底何时,我们才会像他们一样自由呢?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很羡慕廖信忠,我羡慕他能够在出版物上写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写出自己的教科书曾经多么可笑;我很羡慕廖信忠,我羡慕他跟台湾的同胞们已经利用一人一票的手段把国民党赶下了台,尽管国民党可能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差劲;我很羡慕廖信忠,我羡慕他能够嬉笑怒骂自己”国家“的领袖人物们,并且把他们当成一个普通的人来评价,而周围的民众也没有对他说:“你太偏激了”之类的话语……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像他一样呢?  http://www.douban.com/people/76365411/   爱电影,爱读书,请关注

台湾那些事儿

从小我都对台湾充满着好奇,除却历史课本里的介绍,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小学时,家族完善修葺族谱,出资人是家族里的在台湾的族人,49年跟着国民党到了台湾,两岸互通后,就回来寻根问祖,族谱修好后,所有男性后人均有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二是初中时期,姑姑的台商朋友到我们家做客,表示希望在这里投资圈地建厂,后来因故流产。这是我们家和台湾最直接的接触和联系。长大后依旧好奇心不减,大学时期也一直关注交流项目,奈何学校那几年并没有针对本科生到台湾学习的机会。工作后,时间收入偏紧,去台湾的梦想也一直埋在心底,从不曾忘记。在出发之前,大部分关于台湾的书籍电影,也都容易引起兴趣。期待从字里行间获得对这个同胞岛屿的了解,包括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作者这本书通过通俗的语言,介绍了77年后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普及了很多关于台湾的基础知识,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来源、客家人的渊源;近代台湾的由清廷到日本殖民50年,再到国民党进驻台湾;戒严与白色恐怖;民进党的演变由来;蒋氏一族的风风雨雨……所有这些事寻根溯源,都可以解释今天台湾的一切政治经济生活,历史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都有迹可循。诸多小细节,让人不忍忘却。关于眷村、老荣民、老荣民等让人看得心酸,他们有些一辈子都未能回到家乡,母亲一直在记忆里缅怀;有些人互通后回到家乡,才发现于家乡而言自己是台湾人,而在台湾一直无法产生认同,最后在心里无家可归。我在想我们家族那位出资主持修族谱的爷爷,会不会也曾在眷村中生活,吃了很多苦,才在台湾站稳脚跟?会不会想念了很多年才回到家乡,感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悲哀?余光中的《乡愁》是不是也诉说着他们的思念?关于那些禁书,看得人忍俊不禁。所有的30年代的留在大陆作者的作品都被改名,巴金先生的笔名改成巴克,陈寅恪被改成陈寅,朱光潜成为朱潜,鲁迅成为很多书的作者,有些书名也改得让人啼笑皆非,《射雕英雄传》成为《大漠英雄传》。很多歌曲都被牵强附会的解读而成为禁曲,连我们小时候的儿歌《捉泥鳅》不能幸免。台湾在多数大陆人眼里,一直很神秘,每次在电视里看他们换届选举时大打出手不经大跌眼镜,而台商给人感觉勤俭、迷信、抠门,所有这些都是一点一滴的社会进化演变而来,终究是在不停进步。台湾经济起步相对较快,民主程度较高,它走过的路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历史也是在不停重复。像作者所言,“其实,大家都不容易”,我们相互了解,才能相互帮助,相互进步。

那些年我们也曾经历

这是一本台湾平民视角所写的书,本书的第二部是写1977年至今的一些事情。全书分为几个部分:1,从关着门的台湾岛打开门的台湾;2,蒋氏家族;3,族群;3,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4,金门与马祖;5,禁歌与禁书;1949年国民党政府被赶到台湾,同时期所颁布的两个条款:《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成为了围绕在台湾人民头上几十年挥之不去的噩梦。1987年才在病入膏肓的蒋经国的主导下解除了党禁、报禁等一系列禁令,由此台湾人民的生活才有了最基本的人权保障。相对于同一时期的大陆的改革开放,两者真是交相辉映。大陆人民经历过共产党政权为维持稳定所采取的各种政治运动和令人匪夷所思的查禁手段,因言获罪等侵犯人权的和不可理喻的理由都能让你体验一下监狱生活。与此同时,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岛上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依靠着前面说过的两个法令和素质低下的政工人员的努力,普通人生活中也需要小心谨慎,生怕说了什么不利于党国和领袖的话而被抓进监狱。查禁书籍更是宁可杀错一千不肯放过一个,一切有关于马克思的书籍都被查禁,甚至马克吐温的书也是一样,由此看出,在管制思想和手段上,两岸还真是统一了。台湾方面查禁滞留大陆的作家,包括巴金、矛盾、老舍等,大陆方面诋毁跑去台湾的知识分子,例如胡适等人。对于身处的政权提出意见甚至是批判应该是一件正常的事,两岸都有这样对于当局来说是不识时务的知识分子,不过对于大陆来说知识分子的处境更要悲惨一些,不仅不敢说了,历次的政治运动让他们做人都成了难题。这一方面没有谁好谁坏,只有坏与更坏。书中21页写到台湾现在的年轻人有种感觉,总觉得父母的那个年代赚钱很容易,只要肯努力一点都能赚到钱。以前父母总是说,要好好读书,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赚大钱。等努力到大学毕业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点跟我们大陆年轻人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在蒋氏家族一章里,说的更多的是关于蒋介石作为一个被神化了的国家领袖在人民群众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影响,对领袖的神化我们也有过一些经历,更应该是感同身受的。也说到了蒋经国的亲民与开放,蒋家第三代的公子哥行径。蒋家第三代看起来都是一些公子哥,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作为,反而蒋经国的两位私生子还比较规规矩矩。读到这让人想到,大陆如果有毛二代的话,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作者用更大的篇幅述说了台湾族群斗争的历史,包括大陆来的外省人,本省少数民族,客家人,闽南人。让人肚脐开更动容的是台湾岛上的“荣民”,也就是跟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士兵们。他们的根都在大陆,妻儿老小也在大陆,1949年的大部分人也许会认为到台湾会是一场正常的军队转移,没成想,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在台湾生活的好也就算了,但是大多数来台老兵生活的都很艰难,晚景凄凉,除了少数人经过努力有些可观的积蓄,或者跟国民党官员有些关系能得到一些照顾以外,大部分士兵退伍之后都面临着生计问题,养老问题,甚至是成家问题。一些老兵把青春都奉献给了部队,等人老了就把他们踢出来不管不顾,成为所谓的荣誉国民。生活在眷村里,来自大陆各个省份的家属住在一个区域里,难免不会出现各种矛盾。一些老兵只能讨到精神或者身体残疾的女人做老婆,生下的孩子也多半有些遗传,晚景更是凄凉。对于政治教育,台湾给学生们灌输“三民主义”,大陆教授“共产主义”,对于一种意识形态来说并没有什么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读完整本书能够让读者对于上个世纪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一些直观的了解,一些事情更是与大陆有些相似,通过对比也许我们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好的,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所认识到的东西都有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历史已经过去了,那些让人恐惧的和冷血的东西希望不会再出现在未来中。

镜子

台湾和日本相比,与中国大陆更是同文同种,一衣带水,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而且两岸1990年以前的RULING PARTY,KMT和CP,都是以俄为师,只不过CP组织性更强,学USSR更像。因此,台湾基本可以看做是中国大陆的一面镜子,他们的社会发展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动员戡乱时期,台湾人人心中有个小警总,老大哥的价值观已经内化到每个人的内心,形成超我,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雷震殷海光柏杨的命运,是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共通命运。类似韩国光州惨案中的学生。台湾在日本美国和台湾断交后的行为,就像被抛弃的小孩,脆弱的民族自尊心,自娱自乐。台湾的梅花餐,五菜一汤,如何被突破界限。虽然蒋经国提倡简朴,架不住底下人的人性。蒋孝文蒋孝武,无法无天。这本书基本是由很多2-3页的小故事组成,结构比较散,当杂志看,可以了解一下台湾的过去,还是有收获的。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上层建筑,都会越来越好,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对国内的信心还是很大的。

它是这么走到了今天

一直以来,对台湾都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每每看到别人晒的台湾游记,这份向往便会被无限放大。想着哪天可以去那里看看,去那里走走。要做些什么呢?去听听那让人浑身都酥透了的嗲嗲的台湾腔,去尝尝那里的被游客推荐了无数遍的台湾美食,去亲身感受那里的淳朴民风……真的好想去台湾啊。自己就是这么一直一厢情愿地想象着,关于台湾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台湾从来就是这么如此美好的。那片神秘而又熟悉的土地一直就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有着无限的魅力。可是,残酷的现实是,任何一片土地都要背负一段过去,才能走到今天。台湾也一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台湾的诸多美好,它同样也不得不承载着一段不堪回首的曾经。而这段曾经,如今就摆在了你的面前,等待你去翻开它,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台湾,今天的台湾和昨天的台湾。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抑或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抑或是道听途说,抑或是被“灌输”所得。字字句句,段段落落,讲的都是台湾,过往的台湾。或不成体系,但也正是这随兴所至的笔触,不拘小节的文风,让阅读多了太多轻松和愉悦。权当是当听八卦吧。有趣便是,管他是真是假。毕竟,历史,还是过去,从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后人所“发现”的万事万物间千丝万缕的关联,说到底,不过是主观臆想的强加,再多的史料堆砌终究还是唱独角戏罢了。历史从来不会跟你争论。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曾经的我们,曾经的大陆,台湾眼里的大陆。海峡两岸,我们猜测着彼此,站在不一样的立场,抱着不一样的情绪。如今的我们真的吃得起茶叶蛋,可是台湾却不相信,或者还在怀疑。即使走到了今天,大陆、台湾,还对彼此有着太多的不知,不可知,不愿知。

小人物的台湾历史

实际上,收到博客图书这本书并随手翻了几页后,因为很喜欢,才去找了第一册来一起读完。台湾、日本都去过,去过之后觉得如果再让我选择,就会去日本而不去太晚了。原因很简单,台湾有的日本都有(表面上:比如海鲜、大海、温泉等),而台湾没有的日本也有。当时并没有深入去了解台湾,仅仅从浅薄的观光的角度看,台湾和日本太像了。而这两本书让我改观,发现了台湾区别于日本的魅力之处,发现了掩盖在那些表面下的人情冷暖。之所以喜欢这两本书,是因为它们让我重新认识了台湾,以及台湾的普通人们。第一册主要按照时间轴来展开所述,第二册分了主题再从时间轴展开所述。整体上来说,基本在讲着台湾从19世纪以来发生的种种大事,以及在这些大事中浮沉的大人物和小人物。这两本书,纪实意义大于文学意义。没有特别深刻的内容,亮点在于叙述了小人物在历史当中的浮浮沉沉。没有人在意小人物,从这个角度去写历史,带入感强,心有戚戚焉。封面的那句话写得非常好:读完只想感叹一句,大家都不容易!

《我们台湾这些年》:最Local的台湾历史

本评论发表在个人公众号 不只建筑 上,微信号 buzhi-jianzhu《我们台湾这些年》原来是发在天涯上的帖子,后来集结成册。我蛮喜欢这书名,因为它很很好的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定位和意图。这就是一本以普通老百姓的口吻介绍台湾“这么些发生了什么事”的书,他不是一本严格的历史书,而是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和体验讲述的往事。这是一本写给大陆人看的书,所以他用了“我们”这个代词。“我们”这个词,它一方面它隐晦的表达了两岸分隔多年的事实,这个事实足以区分出你们和我们,其次它表达了一种沟通的愿望:你看,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是因为我们这些年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的心里是很舒服和惊喜的。虽然现在我们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去了解台湾的历史,但是要不然太过于官方和学术,包含了太多的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要不然就是太碎片化,无法形成完整的印象。每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在民间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一系列的变化,比如社会的变迁、家庭的变故甚至小到词语的变化。普通人脑海中的历史,往往并非以书本上抽象的历史学概念,而是恰恰是以这些具体的事件所建构的。这本书恰恰从一个个体的视角(有人可能会怀疑只是从作者本人的角度,然而读过本书就知道,作者经过了这方面的权衡)讲述了这些年在台湾发生的事情,可以说,这是一部最“local”的历史。举例来说,它讲述蒋介石,会讲到学生在学校学的课文、学校的教唱的歌、倒背如流的蒋介石的名言、随处可见的蒋介石雕像,这些具体而微的细节刻画出当时的台湾人对于“世界伟人蒋总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似乎也是很容易体会的。不过没也有人诟病本书内容有点过于八卦,其实这倒不出乎我的意料,毕竟这群岛民们真的就是生性八卦。看这些年台湾风声水起的政治运动,我想说,与其说台湾人热衷政治,不如说台湾人热衷政治八卦,就好比一年前的太阳花学运,对台湾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炒红了台中的太阳饼!言归正传。此书有两册,第一册副标题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是依据时间顺序编写。我看的是第二册,主要分为几大块问题来讲述,目录如下:第一章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 (讲述从戒严到两党的民主历程),第二章 蒋氏家族 (主要讲述蒋家三代的那些八卦,)第三章 族群 (讲述外省人、闽南人、客家人族群间的种种矛盾,)第四章 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戒严时期的政治教育,)第五章 金门与马祖,(讲述发生在前线金门岛和马祖的种种传说和故事,)第六章 禁歌与禁书。(如题)

读书笔记:我们台湾这些年2

读后感:历史本无新事-----戒严令下只关心赚钱,只想着吃喝玩乐的人们.混乱而喧嚣,每个人都想要发声的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中产阶级有了闲钱,社会分化大,而又松绑,人们走上街头,各类社团和族群纷纷争取自己的利益.风格草根的地下电台,很重视互动和情绪的表达,很受基层民众欢迎,开启了当时媒体注重观众互动的风潮.台湾流行的"走透透",最早来自蒋经国一代勤走基层,体察民意.台湾早期的族群主要是闽南和客家人,客家人大概400多万人,只有闽南人的四分之一。当时的闽南人的特性大致如下:1.做事能埋头苦干,而且有服从心。2.生活俭朴3.道德观念浓厚,社会风纪较好。缺点主要是:1.胸襟狭窄2.感情容易冲动,做事欠考虑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大致在日本投降,国民党派员接收时产生的,官员贪婪,风纪差,所以被台湾本省人瞧不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一共禁歌898授,有些是靡靡之音,有些是因为作者留在大陆,或者是让听众产生了不利的联想,各种原因。眷村、荣民、平埔族慢慢的都变成上一代台湾人的回忆了。

一样的人们,不一样的地方

看过1,了解台湾的大致发展。2很不同了,讲述的是历史短片中的一个个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的生死离合,这些故事换个地方,一样发生,但因为是台湾,多了点神秘与好奇。读了,感觉,政治就是政治,永远是小人物们看不懂摸不透的东西,我们的生与死就悬在当局者的一念之间

什么叫台湾,现在更有把握

《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本类似于编年体的书,从作者诞生的1977年开始,一年一年的写下去,一直写到2009年。记录了30多年来台湾的沧桑巨变,当时却是有轰动,我记得我当时是买过这本书的,但是还没有读完就不知道被谁借走,下落不明,所以很多内容记得都不真切了。转眼5年过去了,《我们台湾这些年2》从形式上,很难说是上一本书的续作,而更像是对上一本书的补充,或者说是在《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后,根据读者反响比较集中,更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描写,更多的描写了大陆人民所不了解的那段台湾的历史。从时间的选择上来看,续作把笔墨更加集中在80年代台湾和大陆开始逐步恢复联系之前的内容,翻开书,第一部分虽然叫做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但是大多是写的“关着门的台湾”的内容,后面的蒋氏家族,族群,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金门与马祖,禁歌与禁书也多是“关着门的台湾”那个时代的故事。作者出生在70年代末期,虽然可能也赶上了一部分“关着门的台湾”的年代,但等到思想独立成熟的时候,台湾早已经打开门,1987年蒋经国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时候,作业也才12岁,仍是个小学没有毕业的孩子,这本书里,作者不再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来叙述台湾的每一年,而更多的开始挖掘一下甚至台湾的普通民众也不是非常了解的台湾历史,写着写着,竟有些解密台湾的味道了。“关着门的台湾”在做些什么呢?倒不如先说说,我们认为关着门的台湾都在做些什么?作为80年代出生的我们,早已经过了蒋匪,伪政府,台湾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的那个年代,或者说与其相反,我们被很多舆论引导的更多的看到台湾民主,开放,自由的部分,于是乎,就想当然的以为台湾好像本是如此,翻开书来,一个真实的台湾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当然不会像过去的宣传那样水深火热,但也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台湾的发展也有很多弯路,甚至现在的台湾也在走很多过去的老路,用封面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大家都不容易。不仅不容易,而且是各有各的不容易。这些不容易,不仅大陆人民不知道,我想很多台湾的年轻人都已经不知道了吧,他们会想到台湾曾日日夜夜念想反攻大陆吗?他们在嘲笑大陆的舆情监督的时候,会想到过去他们连《今天不回家》这首歌曾经都是禁歌吗?看书的途中,我遇到禁歌还会拿出来搜一搜,听一听。而那些金门妈祖上一些传说,更是有些怪力乱神,连真实性都有待考证了,鬼魂之说我自是不信,但是那个年代真的会有蛙人潜泳过来杀死一个连的士兵吗?这些都是在和平年代长大的两岸人民无法相信的故事,至于后来蛙人相互交换烟酒,虽然温馨,但也有些不真实,凭什么只有大陆的蛙人过来呢?你们台湾的蛙人干嘛不带些特产过去?不过话说回来,大陆对台湾的态度,的确是较早的有缓和,后来只是台湾一厢情愿的封锁大陆,大陆人民对一些取到回到台湾探亲的人则是敞开怀抱的,当然有政治因素在,不过大陆的确是先行一步,所以在1987年台湾门一开,大陆一方自然是畅通无阻。第二部有一个更大的特色就是看出了两岸文化的相互融合,廖信忠自2008年到上海工作,到现在也已经有了6个年头,我们从他的文字里看到了很多大陆的新文化,比如《爱情买卖》,比如曾哥春哥,虽然有讨好读者之嫌,但的确让我们看到,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有障碍。最近真的看了好多关于台湾的书,听了很多台湾的故事,真的该亲自去台湾走一走了,不去看台北101,而是要去看看眷村,看看蒋公铜像,最好还能看看金门妈祖,看看不一样的台湾。想起了书中写到的张雨生的一首歌,看完这本书,什么叫台湾,我现在更有把握。

《我们台湾这些年2》书评

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1》,就更有心思想看《我们台湾这些年2》.尽管是一衣带水,但我们毕竟对宝岛上的人与事了解得太少了,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们更理解血浓于水的感情,也渴望有生之年大陆与台湾不再是隔海相望,而是往来如流。

迟到的邮件

廖信忠寄给大陆读者的第二封“航空邮件”终于被收件人打开了。写这封信的时候,台湾还是蓝色的,等我们打开的时候,台湾已然“沉没”于绿色的海洋,或许“沉没”这个词多少表达了主流大陆民众的感慨。《我们台湾这些年》第一部面世的时候,似乎造起了一阵“台湾热”,里面不再是台湾腔的言情,也少了台式的时尚潮流,只是一个台湾老男人在絮絮叨叨地说一些他这些年的生活,这必然会讲到一些政治,一些新奇的细节,引得无数人为之神往。可是第二部却迟迟不得面世,现在看了书,估计是涉及政治的内容太敏感了吧!各种审查、各种报批,层层把关,或许还删掉了很多很多内容,这才终于走进了市场,走近了读者。台湾之于我们究竟算什么?时刻准备收复的一隅,还是景美人善的旅游区?大陆人似乎非常感谢gov让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自由行名单。这个没有沟通障碍、彬彬有礼、消费不高的地方,让每一个大陆客流连忘返。不过,大部分大陆客似乎并不在意“学运”,看满街的竞选条幅也不过觉得好玩而已。大陆客更在意的无非是夜市的小吃,湛蓝的大海,正点的台妹……然而《我们台湾这些年2》为读者们娓娓道来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儿。占据主要篇幅的主要有两种:蒋氏家族及其统治政策。这显然是大陆读者最关心的主题。无论第一本书还是这一本,作者都在文中表达了对当时“心中要有一个小警总”的敬畏,或许现在已经失去了“敬”。这种敬畏令人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一些曾经滞留过“解放区”的民众会因为“通共”被抓;酒后失言,不小心被“有关部门”听见而被抓;和邻居不和,被邻居恶意诽谤也会被抓……而后便是流放到偏远的火烧岛,曾经怀有的一线希望也被遥遥的刑期打磨殆尽。书中写着那些“为夫出征”的妇女登上竞选台,还未开口就嘤嘤一片,再也说不出什么。良人何时归?这似乎是永远找不到答案难题。听上去似乎和曾经我们的某个记忆完全一致。刚刚离开战火、恢复平静的生活就这样陷入了暗流涌动的不安。二二八似乎是台湾人心中最痛楚的烙印,显然相当于我们心中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不过,海峡两头最大的不同应该在于某一方大方地把这件事说了出来。台北市中心有一个二二八纪念公园,绿树成荫,远离了寒流的侵扰。公园现在似乎和其它公园无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只有观光客将这里作为一个寻找历史意义的场所。台湾民众心中还有一个“美丽岛”,这似乎又等同了我们八十年代末经历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台湾自此以后在蓝色中多了一抹绿色,而这边用红色覆盖了一切。唉!这件事儿吧,不可多说!《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腰封上写了一句“看完才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是比一比对历史是承认还是掩盖抑或是忌惮,还是能分辨出谁更不容易。刚刚当选台北市长的柯文哲曾说过:“在台大校园立牌子‘台湾独立’,没有人会理你。上面写‘两岸统一’,也没人会停下脚步。但如果写:‘全校禁止使用网络’。肯定会引起暴动。”所以统独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假议题。”反攻大陆和收复台湾已经是铭刻于历史记忆中的口号了,台湾年轻人已经看淡了谁归属于谁了,大陆年轻人也不例外,只不过面对“禁止使用WIFI”的命令时,会默默地在套餐里多加一个流量包。

前年看过1 今天看了2

11年去过台湾一次,就感觉都是中国人 ,差别还是挺大的 ,这60年的分离对于两岸都是遗憾。看了这些年的书,这才发现,其实两岸的发展虽然有前有后,但是确实交相辉映,大家的做法完全是一模一样,家乡的老话叫做:大哥莫说二哥,大家都差不多。

离真实的台湾更近一些

一般来说男性是比较关心政治的。而台湾的女人传统上心态就只是好好当一个“家后”,照顾好家庭,让男人在前面打拼,没有后顾之忧,对政治这种东西自然也是冷感没兴趣,可就在那几年,每每晚上去听党外人士的政见成为全民运动,晚餐过后很多丈夫就顺便带着妻子去听。在这些证件会上,很多台湾妇女听到了她们过去从来没听说过的事,再加上这些候选人也都是别人的妻子家属,诉求起来真挚感人,让这些妇女同情心喷发,从这时候也开始关心政治,参与投票。类似这样的变化在本书中讲了不少。许多小细节,小变化,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细致和具体。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台湾。认识台湾一般都是从新闻和台湾的综艺节目中。不是太严肃,就是太搞笑。而这本书的文章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探讨台湾人的生活和思想,更加真实,更有感染力。作者讲了“嘉年华”般的街头运动,“蒋公铜像”,“相对剥夺感”与“彼此适应”,等等。这些名词有的陌生,有的一知半解,到底背后的含义和故事是怎样的呢? 作者说,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真是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在这本书里,我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讲述三十多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与小八卦,与您分享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了解真实的台湾吧。

那种别样心酸的场面

在《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宣传语:“讲述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之于我这样的读者,大抵小八卦的吸引力比大事件更为迷人。尽管开放了旅游,但源于一些历史原因与宣传,宝岛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况。与此同时,台湾的文学曲艺又格外发达,这片格外神秘的土地,让文艺青年的好奇心早已爆棚。相较《我们台湾这些年1》中的编年体组稿方式,第二册《我们台湾这些年》采取了主题集结的方式,内容更集中,文笔亦更加纯熟、颇有层次感与可读性。   在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提到了禁书的状况,其中巴金的书亦在被禁名单之中,被印成了“巴克”。在读到这里,突然开小差想起了大学时文学史教授对于巴金《家》的评价,当时他说了巴金家中的故事,那些小说中的原型,走向了一种与文字中并不相似的结局,生活本身的震撼力竟大大超越了夸张的戏剧张力。而这样的感受,在读《我们台湾这些年》的时候,倒也并无违和之感。廖信忠的文字“老老实实、有点风趣”,更多地描写了一些生活的片段与故事的细节。每当读到他书中的小故事小八卦部分,常常会心一笑。迷人的正是生活的细节,那些也许更贴近真实的故事,往往更打动人心。在他的台湾故事里,能够找到颇多大陆的注脚,在平行而相似的空间里,因为相同的血脉,蕴藏了太多的相似性与共鸣。那些小故事里有更多的人情冷暖、更多的城市品格。他写道,台湾把外省人戏称作“芋仔”,因为芋头是一种不需要施肥的根茎植物,扔到哪里就长到哪里,然后自称“番薯”,因为这是最便宜、生命力又强的台湾本土植物,关于生活贫穷窘迫的自嘲生动又酸楚。而他所描写的有些城市缩影更是看得心都皱成一团,那些找不到故乡,又找不到归宿的退伍老兵,只能“买”一个残障的姑娘来成就一个家,不惜花尽毕生的积蓄,那种别样心酸的场面读完实在过目难忘:“八十几岁垂垂老矣的荣民父亲,带着他智障或有精神疾病的妻子,来探视刚刚发病住院的子女。” 因而在读到外省老兵、荣民的那些章节,常忍不住落下泪来。

一弯深深浅浅的海峡

拿到这本书时,心情很是激动,如若现在来不及踏上这片热土,只能由我的心插上翅膀先在台湾的历史画卷中巡游一番。对于我们“大陆”的人来说 随着两地实现三通 ,大陆开放赴台旅游,关东煮、吊炉烧、番茄乌梅,这些地道的台湾小吃夹杂着台湾的味道在人们的舌尖有了深刻的记忆,“台湾”也从一个模模糊糊甚至是不曾过多谈论的政治字眼逐渐的走进了我们生活,虽然还是隔着一条台湾海峡。书中没有提及到我们熟悉的日月潭也没有高山族,没有琼瑶阿姨,可是却有很多的看似政治性强的各种背景介绍,作者廖信忠出生于1977年,记录的也是他出生后,在他眼中的台湾吧。看很多的帖子说因为他家庭背景的原因,在这两本书中涉及到的政治字眼都不会太过深入的去探究来龙去脉,这是可以理解的。政治看似是两岸及民众产生隔阂的刽子手,但是回想台湾的发展史,又深深的为这一片土地感到锥心的痛。溯及历史,台湾因为地形和气候条件,台湾原住民和后来一波波开发迁徙浪潮中来的“”台客们在这片如弯舟的土地上经历的太多的血与痛。一次次的战火,清政府、日本侵略者到后来的国民党,都把这片土地当作自己的试验田,来推行自己的各种主张,台湾的民众从求生存到后来的求发展到求民主,几百年间从来没有停歇。台湾总给我一种印象就是很努力很认真,闽南语中“爱拼才会赢”就是一种生动的诠释。当然这也与福建广东大量的移民有关。即使很小的事情也会精益求精,比如说台湾的小吃,这是几百年演变生存的被迫也是福祉。因为没有看过1所以对于2来说只是碎片化的印象,更像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小点心,分量不够,味道不浓。这本书吸引我的两个章节,第一章“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和第三章“族群”,如果说就阅读感来说我还是倾向于第一章,因为越是两岸当局遮遮掩掩的各种政治真相和政策民主发展,就越会激起人们的兴趣。读2的时候很多的类似“十信案”、“江南案”、戴笠、费希平、郝柏村等等太多的政治事件或者人物我只能通过度娘来了解一二,写下来贴在书内,以便再次阅读时提供参考。书中“一个打酱油都会改变命运的年代”里不仅是日本殖民时期,国民党刚进驻台湾时带去的四分之一的人口,乱世里不足以挂齿的个人命运,让我想起了余华《活着》里福贵的动荡苦难却追寻爱的一生。命运就像一双大手,任意推一把就可以阴阳相隔或此生无缘,你无法责骂命运不公。活在那样的时代总是听到各种乱世荒诞的苦情剧,我们所处的时代赋予我们机会也夹杂着灾难、财富、和平、动乱,这是我们逃脱不了的。两岸隔着海峡,还隔着思想。这思想是复杂的,意识形态、道德风气、思念亲情、渴望统一、叶落归根等等,我们爱她,光明些就不黑暗,摘录一段诗作为结尾。我没有走过父亲走过的长路他的脸上是几分沧桑几分血泪我没有看过父亲看过的国度他的乡愁是浩荡之江滚滚之水我只能偷偷瞄着父亲的眼眸感觉他眼光最深沉处的浮云苍狗喔我没有留下父新留下的苍疤他的伤痕是不敢思忆不堪回首我没有经历父亲经历的挣扎他的割舍是午夜梦回茫然失落我只有悄悄等着父亲的动容感觉他神色最恍惚间的爱恨交错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他在我胸口跳动什么叫中国我现在真有把握是父亲毕生的守候 我与生俱来的光荣

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

标题引用张雨生《心底的中国》歌词。与要写的内容无关我也是看过此书之后,从作者的介绍当中知道这首歌。记得前两年的时后经朋友介绍,读到《我们台湾这些年》的第一部。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大体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台湾的发展。第二部换了一种不同的编排方式,以不同主题分类,不同主题之下的文章也可以独立的去阅读。写这篇评论时,不免有把第二部和第一步对比的倾向。第二部作者的写作方式上更符合大陆的读者,大陆的网络流行语,什么爱情买卖,春哥,傻A他弟弟(傻B)等等,估计也是作者在大陆生活久之后耳濡目染的结果。第二部的内容上有一些和第一步重叠,不过作者也尽量避免了把一些第一本里出现的概念再重复解释这件事。比如对于“荣民”这个词的来龙去脉,第一步写的很详细,第二本就直接拿来用了。所以,看第二部之前还是先翻一翻第一部比较好。我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感觉还不错。台湾人眼中的台湾应该是最真实的。不管是有理有据的事实,还是书中写的没有经过考证过的传说与留言,统统这些构成他们的生活,作者也全部表达在书中。正因为这是一本面向大陆读者的书,所以书中的情节都很细。很多事情我相信就连台湾本地人也不知道。就像前段时间去我去自由行,在台北问一个当地人,问他为什么你们把双十当做国庆节,结果他也不知道。如果我写一本《我们大陆这些年》,我估计也得查查到底林彪为啥要逃跑,飞机坠毁到哪儿了,死的具体日期,红卫兵是怎么迫害那些文人,四人帮怎么就能掌权的等等,正是因为写的比较细,所以也满足了我的一些求知欲,读起来感觉很有意思。这本书虽然大部分是写1977之后的,不过近几年的事情却没有涉及,倒是一个遗憾。总之,如果你对台湾的历史感兴趣,读这本书确实不错。

《我们台湾这些年2》书评

出于对第一本的的好感,在购买这本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但读完此书后略略有点失望,失望作者并没有按照第一本的时间线来叙述,而是颇有点“吃老本”的感觉,很多在第一本书中讲述的内容在此书中复述了一遍,也仅仅添加了一点点的内容而已,并没有期待中对于第一本书所讲的时间后面的年份发生的事情。另外,书中作者的视角也似乎微微的发生了一些改变,依我的感觉,作者在第一本书的角度完完全全是站在“我们”台湾人的视角来讲述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事情,而在第二本书中,出现了某种“你们”台湾人的感觉,某些事情的评论带有一种以大陆人看台湾的视角来谈论的方式,可能作者从第一本书中得到了许多来自大陆读者的好感,在第二本书中着重了大陆人的情感感受,从书中一些字眼中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种态度的变化。先不论是好是坏,也许作者也能够更好的站在了大陆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于两岸发展其实是好的转变,以往我们总是以一种“本土”的眼光来看待海对面的那片土地,大陆人觉得台湾人为何就一直这么的自命清高,既然我们都已经以一种低姿态来说这个问题了,就不能爽快的给个答应,早成一家,所谓的“早日统一”,仿佛就如一位母亲对待一个赌气离家出走的孩子一样;而台湾方面,对于大陆人的欣切,常常觉得这只是陌生人的最初好感而已,总害怕以后的日子并非如此的顺利和一致,就如同对待那个誓言旦旦的男孩子一样心情忐忑。作者在书中的这种转变,也更好的呼应了他对待这几十年来两岸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态度:就是大家都不容易。但是,这种视角的转变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需找认同是一个开端,但是那些始终要面对的分歧甚至是冲突,如何坦诚对话和解决才是真正要面临的问题。两岸重聚一家的路还很长,需要达成一致的东西还很多,需要各自反省的事情也很多,当我们重新找回那种默契的时候,一切都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梅花餐•番薯仔•台湾这些年

廖信忠笔下的台湾30年读起来很入眼,《我们台湾这些年2》中的文字不光是“老老实实,有点风趣”,更重要的是“百姓视角,人同此情。”政治也罢、百姓生活也罢,看着不累,读着入心。1987年以前,台湾在国民党统治下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恐怖荒诞交替上演,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小学生不能捡钢笔汽水瓶——万一是炸弹呢,很多人成了马克思的亲戚,与马字沾边的作家、甚至摇滚歌手统统查禁,万一被人报复“匪谍”,就是政治犯的待遇。一连串的政治乱象中,扫地校工熬成了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里被抬进来的还有“植物人”代表,陈水扁与赵少康互掐的结果就是“有那么严重吗”成为流行语。说起政治,不能不论及“蒋经国”三个字,民进党初创时期,情治部门呈上名单,蒋经国淡淡一语:“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既不承认,也不反对。在行宪纪念日11名民进党跳出来高喊抗议,而坐在台上的蒋经国什么都没说,只默默看着这一切。一袭夹克走天下的微服私访,力举简朴之风的“梅花餐”,点点滴滴中,蒋经国的胸襟与为推动民主所做的努力,尽在其中,令人不容小觑。至于蒋家第三代“孝”字辈,现今的每每出场,只不过是以“蒋孝化(讲笑话)”开头罢了。而对于老百姓而言,本土与外来移民的摩擦与融合始终是延续不绝的旋律,从郑成功开台至今,以及1949年迁来的大批人员,到现在台湾的四大族群——闽南、客家、外省、少数民族,防卫与排他的心态始终存在。包括鬼怪传说都与被始乱终弃的怨妇息息相关。尽管闽南人喜欢用“番薯”形容自己,但其落地生根的坚忍其实代表了大多数在台湾扎根奋斗的人们的整体样貌,这也是很多大陆员工对台湾老板的严苛心存不满的缘由,因为老板总觉得“我以前都能撑得住,你为什么不能撑”。最摧人心肝的当属作者对眷村的描述,1949年150万外省人来到台湾,形成了重要的群居形态——眷村,这是没有血缘的家人,也是清明节无处去扫墓的一群人。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酒过三巡就开始哭爹喊娘。而那些单身老兵是外省人中最可怜的一群,许多人被强迫服役,士兵满40岁,士官满50岁,士官长满58岁方可退役,又老又穷的老兵退役后只能娶一些残障、精神病人或者是少数民族妇女、家庭穷困人家的女儿,所以,眷村始终是台湾重度智障与重度精神疾病人口最多的小区,八十岁的荣民父亲带着智障或有精神病的妻子去探望刚刚发病住院的子女,这番景象让人震撼泪垂。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先生抱头痛哭,只为要求回大陆探亲,一位十七八岁与母亲分别的老兵唯一的心愿就是:“我想跟我娘抱抱!”顶不住这样的压力,台湾终于开放了赴大陆探亲。而真到了能够回乡的那一天,近乡情怯的人们却是举步维艰。《我们台湾这些年2》说的是台湾,讲的却是两岸一脉同心的牵连。政治也罢、民生也罢,都被老百姓过成了生活。所以,酸涩、艰辛、调侃、谐谑,慢慢地也都滚进了年轮里,说不清是何种滋味了。

我们都不容易的这些年

从飞机落在桃园机场的那刻,我的心就留在了台湾。一年内两次入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了台湾的毒。破破的小楼,简单的街道,旧旧的列车。一点也不是我想象中的大都市。深深让我迷恋的是台湾人的笑,礼貌还有做自己的勇气。《我们台湾这些年2》把1977至今台湾政改的故事娓娓道来。蒋经国上台,李登辉从政,台湾的大大小小的变化,不看不知道,原来他们也有戒严也有不可以说的秘密。看似民主自由的今天,也是无数血泪换来的。第一次入台,反服贸运动和反核活动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凯特兰大道全部都是人,台北车站也被静坐的人群包围。有的是还在背书包的学生,有的是正义的白领,还有一家四口爸爸怀里的宝宝还在昏睡着。大家没有喧闹,就那么坐着,饿了吃点东西,深夜人群散去,也没有一片狼藉。我不知道在国内会不会有这样表达声音的方式。无法评论好与不好,只是感慨,生活在资源有限的岛国,每个人都知道作为台湾人有责任为台湾说句公道话,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发出声。这不仅仅是人民的责任,也是政府不断进步的原因。第二次入台,申请进入总统府。60岁的导览小姐,像极了日本的贵妇人,温和谦虚,自信又自豪的跟我们说着台湾的发展。从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学生时期的她,看到了蒋经国的治理之路,台湾在蒋经国的领导下,开始逐渐蜕变。李登辉上台帮助台湾农业进了一大步。陈水扁的制宪。马英九的亲民。她用自己为台湾服务的40年说着台湾的历史。今日的台湾绝不是一日速成的。美丽岛,二二八,台北车站这些地名不仅仅是人们穿梭的一个名字,而且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地。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去台湾看看,带着《我们台湾这些年》去看看那些故事里的地名,现在大家在谈笑风生,背后也有一段黑暗岁月烙在每个特定的节点。别羡慕别人的美好生活,每家有每家不易。过好自己最真切。

让我们只聊八卦

从小,对台湾的认识,是从很脑残的旺旺系列广告开始的。直到现在,被咬了的黑妞、吃碎碎冰的胖小子、纠结于喝奶还是吃香蕉的小情侣,仍能代表那时候我对台湾同胞们的认知。总之,觉得那是个富裕的地方,人们成日无厘头的“我要旺”。后来不断长大,大陆人民越来越富裕,人们开始要求精神生活、关注社会文化氛围,这时候台湾又一转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幸存之地,是人们向往的精神朝圣之所。这是两个很断层的认识,一个脑残、一个正统。其实这么多年来,大陆、台湾,彼此都总是大陆眼中的台湾和台湾眼中的大陆,双方的形象中都有很多杜撰与臆想的成分。通过官方进行的互相了解,一来太过宏观,二来总是被过滤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若想真正了解,就让我们只聊八卦。从《我们台湾这些年》到《我们台湾这些年2》,作者廖信忠一直在讲一些从小生活中的小片段和经历,从这些八卦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在台湾的真实生活。当然,这里所说的台湾,是从蒋家渡海开始的台湾。这个历史不长的台湾,风云变化、层浪迭起,却也有太多的故事可说。而作者廖信忠,可以说是大部分故事的亲历者或目睹者。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讲蒋家(贬为主)、一部分讲社会政治(贬为主)、一部分讲社会族群(褒贬皆有)。从讲社会政治的部分来看,无论政治上喧闹沸腾的统独,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了这本书,真真是验证了俗语。从“解救台湾/大陆受苦受难的小朋友”到高压封闭、万岁赞歌再到开放缓和、经济建设,台湾和大陆真是走着一样的路。其次,作为一家人,聊政治轶事自然是两岸皆有之爱好,只是台湾同胞似乎更爱解构,大抵是沾染政治的都不是好人的架势。从老蒋一直骂到现在,管他蓝绿,人人各怀私心、各个都有利益。凡此种种相同经历、嗜好、理念,若按中国古代的文化天下观来说,统独那都不是个事儿,你认我的文化,那就该是我家的人儿。扯那么多现实利益干嘛。交流、理解是相互交叉进行的过程,八卦尽显真情、细节流露真实,49年以后的大陆,或也该以此形式讲给对岸听。只聊八卦,只讲小事。

加了滤镜的台湾

《我们台湾这些年》2007年开始在天涯连载并一炮而红,据追过贴的人透露它几乎是当年天涯最火的帖子。一开始可能只是作者一时兴起的不吐不快,写起来非常随性,个人记忆在其中的比例很大;读者读起来也如窥异人八卦,很是轻松。即使是后来结集出版的同名书籍,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论坛体,留如今看来已经过时的网络用语作时代的印记。而与无心插柳的第一本书不同,这一次作者显然做足了功课。翻开书本目录就会发现,第一本看起来高大上我猜其实就是图省事儿的编年体模式被更科学的分类取代,全书按照主题和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相近的内容集中在一处,显然更有利于阅读的连贯性。而在具体的内容上,作者的个体记忆相比第一本要大大减少,更多的是时代的记忆。同是以台湾当代史中的大事件作为骨架,作为血肉的历史亲历者却不同了,在第一本中见怪不怪的有名有姓的个体人物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却大大降低,多了的是类似史册或文献中会出现的解释说明,如果说第一本书更像是茶馆说书人的信口演义,那么第二本书则看出了作者试图更科学的态度,而且本书更多地涉及到历史评述的部分,也许作者还有其它的野心也未可知。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最直观的印象是这本书没有第一本书“好看”了,这个“好看”也许是从故事的精彩程度而言,也许是从文字的活泼性而言,也可能是从文章的可读性而言,而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不好看的理由,那大概是“情感”。追求对历史更全面的观察和更科学的评述的本书少了第一本书中溢于言表的“情感”,在第一本书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轨迹,看到他在时代的每一次颠簸动荡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看到他周围的环境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变化。进而联想到自己在同样的年纪或者同样的年代又是如何进退,这样个体记忆的对照显然更能让人产生代入感,也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中我都找不到这种感觉。尤其是“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蒋氏家族”和“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这三个部分,大量文献性的文字和盖棺定论式的人物评价杀死了文章的生动性。相比较对蒋氏力求客观的功过评价,我更愿意看到某个或某群台湾同胞将其奉为神明或者贬如粪土,这更符合我的印象中普通民众对领导人的评价,简单粗暴,毫不动摇,也更具情感冲击力。本书第二个让我产生不适的地方在于太过明显的对大陆读者的迎合,不管是对戒严时期社会氛围的描写还是字里行间对蒋氏 、统治和“台独”主张的反感,都会让我们大陆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在看我们自己的历史教科书的时候有过。尤其是涉及到政治团体的介绍时,那种故意的片面非常常见。廖信忠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但是近年来主要的活动范围却在大陆,甚至是他已出版的三本书籍,目前都没有台版。书中“亲大陆,反台独”的主张很容易让大陆读者误以为大部分台湾同胞都抱有同样的主张。而事实如何,恐怕还要打个问号。只不知这是大陆书籍审查制度的结果,还是作者有意的投其所好。当然也不排除这就是这个台湾人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这一可能。当然我说了这么多并不代表我就认为这本书一无是处,不得不说廖信忠是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人,这一点在他的《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一书中体现尤为明显。而在本书中,虽然没有具体到个人的故事,但是在“族群”、“金门与马祖”、“禁书与禁歌”等章节中还是有大量故事性的描写,一旦落实到细节描写,就是廖信忠的长处,要赚取读者的喝彩甚至是眼泪都不是难事。而这些主题也恰是能引发普通人思考之处,读来常掩卷叹息。书封上印的大字“大家都不容易”,也许很多人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不容易”指的是统治阶级采取的一系列荒诞政策,是人在政治大环境中的无奈和无力,这当然是一个理解角度;但是我个人更偏向于认为,如果真的要说不容易的话,这个“不容易”和什么样的国体政体政党政策都没关系,而是所有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的大多数面对生活的“不容易”,这种不容易不分国界和民族种族,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不容易”可能是高山族人面对失地的无奈,可能是客家族人对归宿的期盼和坚持,可能是眷村子弟对平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可能是你我心中的不郁,这种人类共性的东西才是全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很多人说通过廖信忠的书了解了台湾,说实话我很难认同,且不说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对大陆读者的迎合,即便作者足够客观中立,也不过一家之言,这样管窥到的最多只是加了层滤镜的台湾——不论美丑,都比原图失真了。就像封面上的宣传语,这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既是家书,就很难面面俱到,写过家书的人都知道,家书一物,或报喜不报忧,或报忧不报喜,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断没有把话说满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此书是家书倒是贴切。而若想了解真实的台湾,恐怕还是要亲自去到那座离岛感受一下。

我们台湾这些年2

看到kindle里面有卖的,出于对第一部的好感和期待,很自然开始读这一本。本以为这一本会讲形形色色台湾人心中的大陆,结果却是讲了几个历史时期下人物的故事:1、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三十年代人,开始在日本殖民时被派去东南亚当兵,被美国人抓到,送回台湾时日本已经投降,又被国民党忽悠去当兵,在大陆被共产党俘虏,参加了解放军,跟着攻打台湾,后来去抗美援朝,又被美国人俘虏,最后被送回台湾,然后在台湾的生活。这个故事传奇到荒谬,但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人自己对国家和归属的定位。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在哪边都受歧视;后来在国民党当兵对国军并没有好感,甚至跟着解放军攻打台湾的时候很高兴,觉得国民党搅扰了他们原来的生活,现在终于要被赶走了……其实很多台湾原住民在最开始看国民党还是一种侵略者的眼光,慢慢才适应并习惯。当然,现在年轻一代泛绿化严重,国民党最近形式也很不妙啊。2、讲了六十年代的男生兵役前后的事情。对于台湾男生来说,兵役是最想逃避的事情,也是每一代人难忘的回忆。每个人都担心自己抽中海军陆战队的签(最艰苦)、担心被派到金门那种外岛当兵(最偏僻)、担心自己被“兵变”(女友分手)。在大陆,战友也是跟同学、老乡并成为三大亲人,所谓三大亲: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同过乡的和一起扛过枪的。但是大陆人多,不需要人人当兵,台湾的这段经历,有点新鲜,有点有趣。3、荣民与眷村,是台湾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眷村的核心,就是乡愁。荣民是指国军当年带到台湾的士兵,他们心心念念等着反攻大陆,但是却只能孤身留在台湾。其中有一部分条件好的能和当地的女孩子结婚组成家庭,更多的都是孤独终老。他们被台湾人称作外省人,聚集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眷村。很多士兵在大陆其实都是有老婆有子女的,在台湾结婚后有有了家庭,等到两岸开始三通,就会面对两个家庭、两个老婆、两个社会。很多原配都在苦等并未改嫁,拉扯孩子长大,老兵充满了对原来家庭的亏欠,但是又难以割舍现在的家庭,也对现在的妻子充满了内疚。这里的这个故事,我很喜欢。4、还有一些其他的故事,两岸对着炮击、对着放高音喇叭、对着放宣传气球,尤其是最后两个近年两岸恋爱的故事,很有意思。看后觉得不如第一部,有些故事太离奇。但和第一部相同的是,通过这些人与事,真切的能感受到,台湾的变化,能发现,原来台湾之前也是思想封闭草木皆兵,开放和民主也只是近三十年的事。另外一个不足,感觉有点美化大陆,可能知道读者都是大陆民众,所以说到大陆形象基本都很正面,可我觉得很多台湾人并不这么想。总的说来,轻松有趣,增长见闻,值得推荐,3.5分。

总是小事最关情

在《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宣传语:“讲述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之于我这样的读者,大抵小八卦的吸引力比大事件更为迷人。尽管开放了旅游,但源于一些历史原因与宣传,宝岛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况。与此同时,台湾的文学曲艺又格外发达,这片格外神秘的土地,让文艺青年的好奇心早已爆棚。相较《我们台湾这些年1》中的编年体组稿方式,第二册《我们台湾这些年》采取了主题集结的方式,内容更集中,文笔亦更加纯熟、颇有层次感与可读性。在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提到了禁书的状况,其中巴金的书亦在被禁名单之中,被印成了“巴克”。在读到这里,突然开小差想起了大学时文学史教授对于巴金《家》的评价,当时他说了巴金家中的故事,那些小说中的原型,走向了一种与文字中并不相似的结局,生活本身的震撼力竟大大超越了夸张的戏剧张力。而这样的感受,在读《我们台湾这些年》的时候,倒也并无违和之感。廖信忠的文字“老老实实、有点风趣”,更多地描写了一些生活的片段与故事的细节。每当读到他书中的小故事小八卦部分,常常会心一笑。迷人的正是生活的细节,那些也许更贴近真实的故事,往往更打动人心。在他的台湾故事里,能够找到颇多大陆的注脚,在平行而相似的空间里,因为相同的血脉,蕴藏了太多的相似性与共鸣。那些小故事里有更多的人情冷暖、更多的城市品格。他写道,台湾把外省人戏称作“芋仔”,因为芋头是一种不需要施肥的根茎植物,扔到哪里就长到哪里,然后自称“番薯”,因为这是最便宜、生命力又强的台湾本土植物,关于生活贫穷窘迫的自嘲生动又酸楚。而他所描写的有些城市缩影更是看得心都皱成一团,那些找不到故乡,又找不到归宿的退伍老兵,只能“买”一个残障的姑娘来成就一个家,不惜花尽毕生的积蓄,那种别样心酸的场面读完实在过目难忘:“八十几岁垂垂老矣的荣民父亲,带着他智障或有精神疾病的妻子,来探视刚刚发病住院的子女。” 因而在读到外省老兵、荣民的那些章节,常忍不住落下泪来。今年年初的时候,和朋友一起看了赖声川的话剧《往事只能回味》,王伟忠与田浩江两人的故事,一南一北,对谈出大陆与台湾同一辈人的奋斗、梦想与成长,一度让我记住了眷村,那里充盈了各种怀旧情节与暖暖的人情味,在艰苦中能够体会到另一种幸福。而在廖信忠的文字则更现实、犀利,少了乌托邦的情怀,眷村并没有那么和谐,有光明,亦有黑暗。这也许就是不同风格文字的力量,或梦幻,或深刻,相同的素材,能读出完全不一样的味道。读完全书,感觉自己对台湾又多了解了一点点,整个城市愈来愈立体起来。想起十多年前曾有幸踏上那片神秘的土地,他所描写的一些场面读起来更有画面感与想象的空间,不禁萌生了故地重游的冲动。相比当时的小心翼翼,现在的两岸的旅游业确实开放自由了不少,要了解更真实的台湾,看书是一种捷径,而亲身踏上那片土地,才会有更深的感触。

原来你是这样

其实以前对台湾的了解,基本都来源于台湾偶像剧……后来和朋友们去台湾玩了一圈,又有了比较感官的认识,可是也并没有那么了解。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渐渐回忆起,旅行时遇到的人讲的片段,一一对应回去,才明白背后的历史。“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以及“蒋氏家族”这前两章,读了还是觉得很模糊,可能本身对政治和历史了解不多,不过从“族群”这章开始,完全可以看懂,也才真的开始喜欢看这本书。去太鲁阁的时候,我们的司机朋友,说这条路是“141”条人命换来的哦,我们听了也没太明白,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从五湖四海而去,流落异乡的基层老兵,退伍后活得很可怜,就被派去修路,太鲁阁即使到现在,也时常有落石砸到人的情况,很难想象,这些荣兵当年是怎样开凿出这条公路的。他们远离亲人,与之终生不得相见,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战场可以让他们为之战斗,一生被大时代荒废,最后死于修异乡的路,看了这些,觉得好难过。树立还有好多悲伤残酷匪夷所思的事,看了之后也不免感叹“唉……难道小人物的人生在所谓’大时代’和’历史巨轮’的说法之下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吗?”之前朋友也有找我去看《宝岛一村》,我百度之后,也不太明白眷村是什么,读过这本书之后,终于明白那部话剧说的是什么,对于书中描述比较真实辛辣的眷村,这部剧确实有些乌托邦。回忆起来,我们见到的高山族的人,脸都很小,眉眼精细,不过,从事的工作都比较基础,想来收入并不高,和书中描述的情况差不多,也去参观了,原住民的纪念馆,都忘记了,却记得一首诗的后半句“……椰影空婆娑”,前半句大概是说,景物依旧人事非的意思,不记得原句了,但当时就想,果然无论在哪里,人们的情感,快乐或悲伤,都是相同的,即使是住在高山上读书不多的人,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关于台湾的食物,其实和我们的都为有所不同,偏甜偏淡的感觉,后来读到眷村的历史,食物在人们之间怎样交融创新,出新出彩,不知为何想到了文成公主远嫁的故事,她带去了大唐的文化习俗、食物,但晚年过得并不好,历史虽然无奈,但是在文化交融中也带来了创新,好像从尘埃中用鲜血浇灌,开出了花。读到后来,与水鬼换’烟酒’一段,不禁觉得十分有趣,居然还互相,明白了怎么讨价还价。总之,读完这本书,又对台湾的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是一本读起来很赞的’’历史书’。台湾不再是一部’偶像剧’,一个粗略的印象,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台湾作为一个人进入娱乐圈会被挖出来的料

读本书之前,只是间或听过关于它的新闻,知道它是一本畅销书,由于这样的广告效应,自己又对民国比较感兴趣,所以决定读读。读之前,我知道作者廖信忠是台湾人,所以读完一节后我心中产生了怀疑,这该是一个大陆人写的吧,几乎没有台湾话的语气,大陆流行的网络语到处都是,很接地气,很适合我们大陆人读嘛。我查了廖信忠的百科词条,才知道他 1999 年第一次到大陆,到了北京,后来他则在上海生活工作。这个闷算是解开了,也就是说大陆是真正算他的故乡了。第一本书出版后,廖信忠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他说“这本书的基调就是这 30 年来大家都不容易”。的确,看过书中的内容,似乎正印证了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不仅指历朝历代的历史不断重复,也指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同一时间可能也在上演着类似的戏码,只是细节不同。领袖崇拜、戒严禁言、改革开放,台湾和大陆相比,我们总能找到相似之处。这不啻为一个悲哀,因为苏联走过的路,犯过的错,身在其后的我们没有吸取教训。可以想见,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人民有了自治能力,我们不再民主集中,美国犯过的错,我们还会再犯。我们个人也是如此,父母前辈的指点我们总不当回事,要自己去碰壁。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慢是慢点,苦也苦点,却可能创造不一样的可能,没试过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要说明的是,本书中的故事和零星的结论并不是学界公认的,学界也很难真正有统一的认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见总会有相左的。《台湾这些年》是典型的非虚构写作,从不同人、不同组织的视角来阐述过去发生在台湾的事。因为是廖信忠主笔,他个人的视角也最多地被展现,书最初的名字叫作《一个台湾 70 后眼中的台湾 30 年》,也算切合。作为一本在大陆出版的书,自然要受到审查,内容会有删改,但是从廖信忠个人视角,这些事件是没有失真的。虽然廖信忠在书中尽量不给出个人评判,大多都是讲述事实,我们也不可全信,也就是说我们要带有自己的判断。当然,一般人当八卦小报看看就是,研究台湾的学者们自然还有其他渠道验证。说一件和金门炮击有关的事,这个事实际是蒋毛合演的一出戏。当初美国人逼着蒋介石宣布台湾独立,蒋公自然不愿意(可能是民族大义,可能是反攻之心不死,我倾向于前者,原因稍后再说),便通过特殊渠道知会了毛,于是大陆这边架起了炮开始轰炸金门,开始打得比较凶,后来就搞成仪式了,每次炮击之前用高音喇叭告知一声,让金门同胞躲好。在大陆教科书中,这被称作宣示主权。一打,蒋就和美国人说,不能宣布独立,这还没独立呢,就开始炮轰,真宣布了还不打过来了。好像美国派了舰队过来,想帮忙,也被我们一顿炮轰,轰走了。在那前后,蒋毛已经在密谈台湾回归的事了,据说有了实质性进展,可惜后来1976年大陆出事了,便搁下了。后来小蒋也通过特殊渠道和大陆谈判回归的事,还没谈完,小蒋走了。没想到继位的李登辉,从前对小蒋唯命是从的李登辉在小蒋走后翻脸不认,没有继承遗志,两次和平回归的可能就这么消失了。我为什么说蒋公不愿独立更可能是出于民族大义呢,秘密谈判回归便是证据。关于台湾,关于台湾人眼中的大陆,读者朋友们可以去读廖信忠的其它书。作为一个畅销书作者,廖信忠坦言他是研究过大陆人的口味了,大概有刻意迎合,也就说读来是会感到有趣的。因为也就读过他的书,看过那篇采访报道,其它了解不多,对于廖信忠本人不过多评价了。

别跟我说你懂台湾

关于旅游我有一点想法,那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你得花大把的时间呆在那里,走马观花是不成的。说起来我就很羡慕我的一个同学,他读博士的时候获得了一次交流机会,去台湾一年,这个时间跨度,我想是了解台湾,甚至只是了解台北的一个起码的底线了。那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呢?在一个地方生活和旅游完全是两个概念。旅游的人,花着钱占着时间,所以必须要仔细感受,希望在这仅有的时间里深切地了解他所行走的地方,所以他对所见所闻都印象深刻。然而也是因为时间上的局限性,旅行的人对于一个地方的认识往往充满了偶然,这种偶然又会被旅行者那种深切渴望放大,最后简单地形成成见,或好或坏,但很可能不真实。生活在一个地方就完全相反了,他们不会因为偶然的见闻对家乡产生或好或坏的成见,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地方,去纠正所有的误解。大陆客音乐人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讲述关于台湾的历史,开篇语这么说:“这里有大历史碾过的痕迹,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里保留了我们的过去,并预示了我们的未来。”打从两岸开放旅游之后,越来越多的大陆文化人拜访了台湾。而他们又无一不对台湾印象良好,比如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台湾保留了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而我们这边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断裂了。作家韩寒的原话是这样:“是的,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共识,就是不少人在台湾丢了钱包都被找回来了。诸如此类的具体印象,让高晓松们得出了“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样的结论。当然,也有人会反思大陆人对台湾的这种观感,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台湾,还是添加了我们的视角?比如蒋方舟,她在文章里写到:台湾人的确很好,温良恭俭让,亲切友善温和有礼。其中有多少是源于大陆人对台湾所投射的期望呢?而他们,正如台湾钱永祥教授所说,“台湾人正在努力做到大陆人所投射的期望。”“换言之,大陆人乃是台湾人的‘有意义的他者’”。就好像罗永浩说的,既然牛已经吹出去了,我也只好努力向那个境界靠拢。但问题在于,台湾的美好主要来自大陆人不由分说地赞美。最近几年,大陆对台湾的溢美热情得令人尴尬,连台湾人自己都忍不住问:“我们真有这么好么?”台湾仔写出《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就说:“整个大陆的年轻人都喜欢用台湾去投射大陆社会。比如前几年说台湾社会是温良恭俭让,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蒋方舟和韩寒去了台湾,都会丢手机丢钱,然后又找到了,白岩松也在台湾丢过东西,也找到了。很奇怪,我在台北丢了手机,就从来没有被人送回来。”对于丢东西这件事,蒋方舟倒是解释过,台湾当地警方之所以那么积极,主要是因为蒋方舟大陆游客的身份,这里有面子问题。当然,我想要谈论的不是丢东西的问题,而是廖信忠和他的新书《我们台湾这些年2》。廖信忠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仔。说土生土长,是因为他是地道的“本省人”。2009年的时候,廖信忠因工作关系,被公司派到上海。闲得无聊,他就在天涯上写自己在台湾的成长史,结果写出了《我们台湾这些年》,畅销百万册。我没赶上天涯的连载,是后来看的书籍。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书,不如说是个人回忆录,讲述的是时代烙印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故事。语言也轻松活泼,类似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火大了,这是廖信忠始料不及的。他俨然成了台湾的代言人,这让他惶恐起来,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了某种使命感,作为两岸青年沟通的一座桥梁,他有责任以更为严谨的态度来讲述台湾。于是就有了如今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2》。当然,态度上的严谨并未破坏文字的轻松。廖信忠并没有放弃他的小人物视角和讲故事风格。他说:“的确有很多写台湾的书,但那些都是很宏大的历史,没有小人物的视角,其实我个人感兴趣的是小人物的身边事。所以我的书里,都是从一些民间传闻、都市传说、街头巷尾的耳语之类的,去拼凑出整个时代气氛的转变。”民风彪悍我个人以前对台湾的了解,或者说对于台湾的兴趣,是起始于1949年的。因为这之后的台湾历史与大陆发生了深远的联系,而这之前,这个小岛上的故事,我其实是不怎么关心的。比如台湾的原住民,在看电影《赛德克巴莱》之前,我的印象仅止于他们的歌曲。在高晓松的节目里,对于1949年以前的台湾史,也是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就带过了,显然他知道观众真正想听的是什么。台湾的族群问题,可能是台湾历史中最重要而又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的部分。我们更多关注和了解的是“二二八惨案”以及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矛盾。而这之前,本省人自己的矛盾,我们往往不感兴趣。但实际上,是本省人历史,塑造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细看这段历史会发现,那时候的台湾人跟“温良恭俭让”真是毫不沾边,用“民风彪悍”来形容可能更恰当。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生物的进化,在人类社会中也是适用的。台湾作为一个岛屿,上面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移民,原住民也不例外。汉族人去台湾,主要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在海运不发达的年代,去台湾是要冒巨大风险的,当时谚语有云:“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所以那个时候,台湾海峡也被称为“黑水沟”,而朝廷政策的反复,又让渡海者有了政治上的风险。然后并不是到了台湾就万事大吉了,你还要生存,还要竞争,你要对抗水土,还要抢夺资源。你想想,在这样残酷的淘汰下,能在台湾繁衍下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有勇气、有毅力、还得身强力壮。闽南与客家早期汉人和原住民的关系,特别类似于早期北美殖民地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关系。汉人把原住民称作“番”,这词和蛮夷类似,透着贬义。原住民的土地渐渐被汉人蚕食,要么被同化,要么就向穷乡僻壤里移民。这让我想起罗永浩的一个段子:我们管人家叫“高山族”,那是被汉人赶到山上去的,猴子才住在山上呢。更激烈的竞争爆发于汉人内部,来自福建的闽南人和来自广东的客家人。闽南人主要来自于福建漳州和泉州,他们移民台湾更早,人口也更多。客家人主要来自广东的潮汕地区,当时在台湾的移民人数也就是闽南人的十分之一吧。据说客家人移民人数少的原因是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施琅坚决禁止客家人迁台。所以客家人的移民谚语比闽南人惨烈多了:千个人去无人转。因为客家人没有户口,所以也就没有土地,他们主要是给闽南人做佣工。这关系你说好得了吗?而真正让他们变成世仇的,则是几场战争。比如康熙末年的朱一贵抗清事件。朱一贵是漳州人,养鸭大王。为了反抗台湾知府的压迫,打着明室后代、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义了。而另一个漳州人杜君英,带领着他的客家佣工也起义了。很快两家起义军兵合一处,打败了清兵。然后狗血的剧情又开始了,朱一贵为争夺起义军领导权,给杜君英设下鸿门宴,杜君英侥幸逃脱,但他的客家大军只剩下一万人了。他派人突破封锁,回到客家聚集地,告诉客家人被他们被闽南人屠杀的情况。客家人立刻对周边的闽南村庄实施血腥报复。朱一贵一看闽南人被客家人屠杀,于是决定派兵南下。客家人人少自然不是对手,怎么办,客家人选择了拥护朝廷。在客家人和清兵的合击下,朱一贵起义被绞杀。这件事有两个后果,一个是清朝解除了粤籍人来台的限制,此后潮州、惠州客家人纷纷渡台。另一个后果则是闽南人和客家人就此结下了血海深仇。也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多少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悲剧。在很长一段历史里,闽南人和客家人的争斗不断。而当权者为了统治,往往选择纵容这种矛盾。台湾地方史就常有“治时闽欺粤,乱时粤杀闽”的记载。即使是到了国民党来台之后,面对“外省人”的强大势力,双方仍然难以和解。比如在闽南人眼里,台湾人的组成是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客家人被剔除出本省人之外。而客家人对于各种不公正也十分敏感。前不久发生一件事,台湾公职人员考试,国文科出现闽南语民歌《补破网》歌词的阅读测验。客家人不干了,纷纷抗议。最后考试院屈服于政治压力,宣布该题不算分。客家人抗议的,不是考试没有客家话的题目,而是出现了福建佬话试题,是可忍孰不可忍。宝岛一村早听说过眷村这个名字,具体了解细节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叫做《伟忠妈妈的眷村》。伟忠姓王,是台湾著名的综艺节目制片人。王伟忠拍这部片子,是因为他生长的嘉义建国二村即将拆迁,而王伟忠父母一辈,在这里居住了五十几年,其中的感情可想而知。所谓眷村,就是来台军人及其眷属聚居的村落,有点类似于大陆这边的部队大院。在全台湾的部队附近几乎都有眷村,而在本省人眼中,外省人的群居地通通都叫眷村。眷村类似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当然按照军种和等级,眷村也有好坏之分,好的类似于美国郊区的小区,坏的则和贫民窟相仿。然而不管是哪个等级的眷村,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员构成复杂,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一个眷村,就像一个小小的中国,于是形成了特有的眷村文化,而眷村最著名的文化,是乡愁。最初的时候,人们根本没想过会在这里住一辈子,以为过不了几年,就可以跟着“蒋总统”去“反攻大陆”了。王伟忠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讲父母当年的事儿,当初他爸爸带他妈妈去台湾,跟他妈妈的父母保证去玩玩就回来,结果直到最后开放大陆探亲才能再回去。他母亲回去哭着跪在伟忠姥姥面前,老人说,你会玩呀,一玩就是40年……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描述这种离别,“在那样的一个大时代,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王伟忠的眷村情结很深,除了这部纪录片,前几年他还和戏剧导演赖声川合作了一部舞台剧《宝岛一村》,这部剧在大陆巡回上映后引发了大陆观众对眷村的极大兴趣,感觉眷村的生活是如此美好,简直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地步了。那是眷村吗?那是桃花源。大陆观众的反应也把台湾的外省人吓了一跳,他们再次生出了“哪有那么好”的感叹。究其原因,一方面怀旧这种思绪往往容易让人把过去美化,只留住美好的东西,而忘掉苦难的记忆。另一方面,王伟忠出身的建国二村乃是空军眷村,条件在眷村里本来也是好的。起码在廖信忠这样的本省人的眼里,眷村远没有文艺作品所描述的那样美好。眷村里最惨的,莫过于基层的单身老兵。一开始出于战争考虑,他们不被允许结婚。到了后来政策改了,他们却找不到对象了。本来外省人中女性就不多,而且主要都是家眷。而本省人,即便不谈族群的隔阂,谁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又穷又老的老光棍啊?最后这些嫁给老兵的台湾女人,有一部分是智能或肢体障碍者,有一部分是精神病人,有一部分是原住民妇女,有一部分是家庭贫困想靠女儿“改善家境”的人……像高金素梅,她的父亲就是外省老兵,母亲是原住民。廖信忠说:眷村始终是台湾重度智障与重度精神疾病人口最多的小区,在台湾各地的精神科门诊(尤其是东部地区或荣民总医院),常常可以看到一幅景象:八十几岁的荣民父亲,带着他智障或精神疾病的妻子,来探视刚刚发病住院的子女,那是个你一看就忘不了的震撼场面。这才是眷村的一体两面。而更大的误会在于,人们以为1949年来到台湾的外省人,都住在眷村里。事实上在来台的150万外省人里,有机会住进眷村的人仅仅只占了六分之一。所以,“伟忠妈妈的眷村”不代表眷村的全部,而眷村的生活方式,也代表不了整个外省人群体。都不容易这本书讲述了很多台湾历史的残酷一面,那是因为这一面往往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但这又是真实的一面,不了解这一面,我们又怎么敢说自己了解台湾。张雨生有一首歌叫《心底的中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对他们这代人来说,中国是属于他们父辈的乡愁,是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很遥远的地方。一切印象都是主观的,都是情绪化的,都是道听途说的。直到有一天,你能亲自去看看,听那里的人讲讲,你才能得到一个血肉丰满的印象。对台湾人如此,对大陆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然后彼此执手相看泪眼,感叹一声:大家都不容易啊!


 我们台湾这些年2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