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智的历史》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308151840
作者:[英]尼古拉斯·汉弗莱
页数:230页

《一个心智的历史》的笔记-第208页

1 心智与身体
脑是物理对象,可以根据它们的物质部件进行还原的描述。但这绝不是表征它们的唯一方式。
功能主义:心智状态=数学上定义的计算状态
【作者似乎并未对功能主义有任何评价】
2 令人费解的工作:关于语言的旁白
语言:当今仍存在一些可以直观领会的事物,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同时一些词的外延过于模糊,使得它们描述的概念也一并模糊。
“意识”的概念犹如水怪,很模糊,很分裂。
3 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内幕新闻
心智的演化史?
主观感受现象出现的前后区别:“世界质料”一直存在,但其属性是否被心智表征。
【阳明心学:同归于寂】
动物是一种自我整合并且自我个体化的整体。
边界至关重要:“自我”概念的前提,外界在边界这个“前沿”处对动物施加影响,进行交换。
自然选择很可能是选择“敏感性”(有选择地对表面刺激发生的地方做出反应),进而,更多复杂的敏感类型演化出来,不同刺激开始诱发不同行动模式。
【作者在行文中,认为语言本身对研究是有意义的。语言不仅反映了客观事实,同时作用于概念。语言可在一定范围内被当做假说的佐证。“盲目乐观的(Panglossian)语言观”】敏感性和反应性一开始是紧密相连的,但渐渐地,感官一方与反应一方变得部分脱钩。
简言之,当动物首次有能力储存(以及有可能回想和改进)基于行动的、对作用于它们身体上的环境刺激影响的表征时,它们就首次拥有了“心智”。到原型心智演化形成时,可以说世界上的一些事件已经具有了有意义现象的地位。感官体验的现象学首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智表征,涉及非常不同的信息加工风格。一条路径(如上所示)通向主观感受的感受质和关于自我的第一人称知识,另一条则通向认知的意向对象和关于外部物理世界的客观知识。
4 感官的双重职权
知觉与感觉、自我中心与异我中心,私密性感官过程与定义性感官过程:两者择一,本质上是解释到达身体的环境刺激之意义的非重叠方式。
但知觉和与之相对应的感觉是同时产生的(??)
如何确定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并行/串行)?答案在于检验感觉与知觉“脱钩”的可能性
5 “我们看到了什么?”
【以视觉为例,视觉感觉与视觉知觉之间的区分不是很明显。】
光感受器-眼状斑点-能成像的眼睛-知觉分析
6 颜色是琴键
引入:对人的情绪有最明显影响的是颜色而非光线。
作为动物的人类已经将光作为一种私密性事件的强烈生物记忆保留下来。
7 在感官领域中
【历史上一些对视觉知觉和视觉感觉的观点摇摆和争辩。】
8 穿梭的视觉
恒河猴实验:猴子的偏好是由感觉还是由知觉决定?
结论:和人一样,猴子也会注意知觉(图片内容)或感觉(光线颜色),但不会轻易地同时注意两者
视觉知觉和视觉感觉的转换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9 “那一定看起来很古怪”
感觉与知觉是否可以分开?
心智问题尚未解开的部分原因在于理论家过快地认为他们先验地知道感官体验实际上是什么。
逆频谱(思维实验):以往学者以此论证,感觉与知觉相分离,但是不同个体对同一知觉对象的感觉是否相同,这一点是不可知的。作者对此进行反驳,因为通过观察个体对同一知觉对象的不同情感反应,即可推断其是否具有不同的感觉(这里隐藏前提:感觉与情感反应存在对应关系)。
需要通过实证的方式验证,而非主观推断。“必须离开思想实验而回到现实世界”
10 一些新安排
两个实验:视觉颠倒眼镜、皮肤视觉。结论:感觉和知觉可以分离。
11 心智盲和盲的心智
失认症(“心智盲”)。患者知觉丧失,但感觉正常
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盲视(blindsight)。可能是无感觉但有知觉的一个例子。
12 关于盲视的进一步讨论
阈下知觉看上去像超感觉能力(ESP)。
很难验证“纯”知觉的存在,因为潜在对象可能出于疑虑和不自信而不如实报告。
感觉将此地性(here-ness)、此刻性(now-ness)、我性(me-ness)赋予对世界的体验,其中没有感觉的纯知觉是不存在的。
13 手中的烈焰,心智的利剑感觉是面对到达其身体表面的刺激时让主体准备采取立即行动来延伸、逃避或改善自己的当下状况。关于我们体验意象的方式,存在费解之处:尽管意象并不涉及全面的感觉,但它们似乎包含某种感官成分——它们涉及的的确不仅仅是“仅仅知道”。如果仅知道外界某事正在发生还不足以有一个关于它的意象,而感觉某事在我身体表面发生则足以有一个关于它的意象,那么在这些事情的图式中,意象到底位于何处?——作者将提出意象假设
14 他认为他看见了一头大象
【本节提出意象理论】
首先需要考察感觉和知觉的认知地位差异:知觉比感觉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加工。
知觉认知相对间接,且容易出错。这要求进化出某种错误检查机制。
“对真实对象的现象回归”、紫牛实验、“双眼竞争”、梦境中感受到的意象。
视觉意象占用视觉皮层。
15 它就在这里
【本节给出了一些断言,但这些断言的依据有一部分来自后续章节】要有意识,本质上要有感觉,即要有对此时此刻发生在我身上事情的负载情感的心智表征。
意识的主体“我”是一个具身自我。身体感觉缺失时,“我”也会终止。
所有感觉都内隐地位于我与非我之间的空间边界,以及位于过去与将来之间的时间边界:“当下”。
不存在非感官的、非模态的意识状态。
未涉及直接感觉的心智活动,只有当它们伴有感觉“提示”时才会进入意识,正如发生在心智意象和梦中的例子。
上述观点也适用于有意识的思想、观念、信念……有意识的思想通常作为声音意象在头脑中被“听到”,而如果没有这个感官成分,它们就会逐渐消失。
说某生命有机体是有意识的,就是说它也是感觉的主体(尽管不一定是我们熟悉的感觉)。
对非生命有机体,判断其是否有意识的标准也一样。
16 这里有什么——关于定义的一章
【意识的定义】
词源分析:每个conscious使用的例子中至少都隐含“要有感觉”。
对“有意识”和“有感觉”的等价性的验证:与小女孩的对话。
思考总会涉及意象,而意象至少与感觉有朦胧联系。
作者所在的语言环境中,“意识”作为一个讨论主题不论何时出现,人们的首要兴趣几乎总是感觉——即严格意义上的对“发生在一个作为具身生命的我身上的事情”的负载情感的心智表征并且,也许大部分关注的焦点是情感。
一个矛盾:特定的心智状态也能进入并不直接源自感官刺激的意识(e.g.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仅仅坐着并思考”并且意识到他正在思考)。如何将感觉的绝对中心性与这个矛盾调和:这种有意识的思想(不像无意识的思想)涉及听觉和视觉意象,并且这些意象转而有一个对它们的感官成分。
17 探寻理论的五个特征
【至此,意识和心-身问题已被归约为:“拥有感觉”是什么样子的?——拥有感觉以什么方式成为这样一个“我”的一种属性?这个带有其感觉的“我”如何被置于物质的脑中?】“拥有感觉是什么”不同于“感觉的功能价值是什么”,因为感觉的功能是提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的表征,但这显然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并且很可能不是所有的方式实际上都会有意识(如睡眠状态下)。对人类而言,问题是:当我们形成这个有意识的表征时,发生了什么?因为谈论的是我们自己的体验,所以可以先列出一些关于拥有感觉像是什么的內省观察。
下述感觉的属性在个人和哲学层面上是“显著的”、“典型的”、“自我描述的”:
感觉典型地(i)属于这个主体,(ii)与身体的特定位置相联,(iii)是模态特异的,(iv)是现在时态的,(v)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是自我描述的
18 所有权问题(左舷转向)
所有权起源:作者反驳了所有权概念本质上起源于社会这一观点。他认为这是一个高度个人主义的观念。“我的”从“自我”获得意义。
进一步地探讨“所有权”的这个首要实例本身如何生根:取决于“我”的观念,即,“我”是一个我的身体受其控制的自愿行动者。
佐证:连体婴儿、婴儿的”自我-测试“、脑损伤造成的躯体麻痹/瘫痪
【意识-感觉-所有权-“意欲”】
引出了一个可能观点:感觉可能是“准-身体活动”,它们隐含地涉及在感觉被感受到的区域中的某些运动——这至少会使它们在逻辑上来自与公然的活动一样的地方
19 索引词问题(右舷转向)
【继续对感觉和身体活动的同源性进行探讨。】
为了指涉身体的一个部位,需要索引词。自己对自己提起,也是一样需要。一个思想或实际上任何其他心智状态都将是自我指示的,当且仅当它既指涉身体上一个特定位置又恰恰在那个提到的位置上产生一个物理扰动。
结论:一个状态是自我指示的(即一个状态在它的位置方面是自我描述的),当且仅当它也是某种身体活动。而既然感觉也是如此(自我指示的),因此可得出结论,即感觉本身是一种身体活动的形式。
20 加上这个变化……
【心智的演化历程序言】
假设人类对刺激的反应与原生动物对刺激的反应具有相同的模式。即,人类感觉活动是原始情感反应的直接后裔。
问题:人类如何形成足够多数量的“感官反应”?
21 一点心智音乐
引入新词:sentition,表征感觉对应的“活动”。“情态”(sentiments)表征这个“活动”造成的“物理扰动”。
两个事实:一种感觉模态直接与相应的感官反应的结构维度关联;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对刺激做出情感反应的方式有可能与他在身体表面做出情感反应的方式关联(hence,亚模态品质直接与相应的感官反应的功能维度关联)。
这两个事实是有用的:对更大范围的“身体活动”而言,“位置”(感官(反应)的结构维度)和“功能”(感官(反应)的功能维度)决定了其“状语风格”。因此,这两个事实进一步说明了感觉与身体活动之间类比的可行性。
22 特异神经能?
特异神经能学说认为,感觉模态的不同品质源自于传入神经的不同。但这对感觉如何拥有品质这一问题缺乏解释力。
23 无火之烟
对理论初始版本的质疑——“幻肢”、视网膜盲点。说明感觉体验不是依赖于真实的身体表面。
新理论必须保留的两个特征:1、感官活动的演化是连续性的;2、为了让感觉对其位置是自我描述的,必须回去在其被感受到的地点创造一个物理扰动。新理论:情态回传的地点不是真实的身体表面,而是一个位于身体“内部模型”上的“替代位置”。这个“内部模型”是由输入界定的皮层地图。
即,演化过程中,感官反应的“回路”逐渐缩短。
24 时间当下
对当前理论的一个反驳意见:“情态”的“指令”似乎比情态本身重要。也就是说,大脑发出情态这一“动作”(甚至是“意向”)是真正的关键,而至于指令造成的物理扰动——“情态”本身,发生在大脑指令发出之后。“指令”发出之后,在“途中”会对指令发生什么是不可预料的,因而作为结果的“情态”是不重要的。
反驳:所谓“指令”,一定要有一个预期结果,要有一个明确的“意向”。但对于发出情态“指令”的内部计划者,我们最不应该假设的就是其能预期或计划任何事情。内部指挥者仅仅是一个职位。他在理论中的作用不是他自己拥有一个心智的生命,而是帮助我们解释心智的生命。这样的假设将使我们陷入循环论证中。
一般来讲,指令应具有前瞻性(预期性),但在情态的例子中,引起情态的信号(本身为非预期性的)可以根据它们可能建立的返回信息而被认为是“指令”。这一点可被看做是反向因果作用。如何解释?
引入“主观当下”的概念:“主观当下”是我们有意识生命的载具和容器,任何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发生在其中。与“物理时间”相比,主观时间会延续。
在这样的假设下,引起情态的输出信号和相应的反馈信号都存在于主观时间的同一“时刻”,这样,后者影响前者的当前意义就没什么不合理的了。
进一步地,可以认为感觉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发生在不断延展的主观当下的反馈循环。导致情态的“指挥者”与情态本身,在这个主观时刻中,互为因果。
在人类的例子中,情态发生于大脑感觉皮层而非身体感官表面。这样的好处是,大部分有关被发送用于在感官皮层上产生的情态信号的详细信息能够保存在从皮层返回(大脑中枢)的信号中。因此,这个纯粹的“大脑感官循环”中的信号在它消退前能回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实世界中大部分刺激实际上是相对短暂的。构成有意识当下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直接感官的余晖,它是由刚刚过去的刺激留下的——即反射感官循环中消退的活动。有意识当下的深度是可变的。如致幻药物可能导致感官活动的回响程度增强,使得刺激的印象得以延展;而睡眠/抑郁状态下,有意识当下的深度收缩,主观时间变为物理时间的浅流。
25 欢呼!
【阶段性总结】大脑情态无论以什么方式和在什么时候成为一个过程——该过程期待它自己的存在并创造它自己的物理时间之外的延展当下——的部分,意识就出现了。【理论回顾】
起点:感觉与知觉之间的根本区别——界定意识问题的范围。意识的独特性在于拥有感觉。
真正工作:分析“拥有感觉是什么”,即感觉的特征。接着论证,感觉的这些特征是一些并且只能是一些与身体活动极其类似的过程的特征。因此,感觉活动一定是演化而来的并且今天仍然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延伸出去,并且恰恰在感觉被感受到的地方做某些事情。
基于此,论证感觉的演化过程:对刺激的身体局部反应-由从身体表面发起到脑再返回的神经所调节的感官反应-循环的逐步缩短-高等动物脑内的感官回响反馈回路。
合理性证据:生理学、临床(幻肢、感官皮层受损后的感觉缺失)、意识深度变化、演化史(?)、现象学特征(独属性、自我指涉性、模态特异性、现在时态性、自我描述性)
26 欢呼!——为这些古老方式
一个疑问:在感觉向高等动物演化过程中,它的一些特征是否发生变化?如模态性:既然情态的触发地逐渐脱离了刺激实际发生的感官表面,也就是说,从生理结构(感官上皮细胞vs感官皮层细胞)和功能性(大脑情态已长期不再与引起刺激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上,情态与具体环境已经脱钩,那么有何理由继续相信感觉的模态特异性?
从设计学领域引入”同形物“概念,即,认为感觉的模态特异是一种演化”惯性“。
同时,由于情态始终为有机体提供对刺激的心智表征(两个目的:评估身体表面发生的事情的好坏;知觉确认),情态之间必须存在差异。尽管遗传漂变的存在使得高等动物的情态模态与低等动物有所差异,但应该期待,在相关种系的情态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类似。
27 心智成就肉身
【使用作者理论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意识范围在自然中能延伸多远?——要具备意识,必须要有一个利己的身体,具有高保真度的感官反馈循环。
外星生命、人造生命、有意识的人造机器的存在性?——软件(回响循环)比硬件重要。作者指出,任何根据第一原则进行的理性设计过程都不会成功。由于感官模态的特异性(状语特征)很可能是同形物,因而人类意识很可能只能通过再现自然演化过程产生,几乎不可能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产生。
在其他有意识的动物身上,此理论能提供何种证据?——只有人类能对他们的意识进行公开的肯定(语言);但作者认为,对于由另一个有意识存在物操作或设计的实体,即使其通过了图灵测试,也只能证明其设计者是有意识的,而非该实体本身。
其他有意识动物的体验品质如何与人类相比?——在一种特定模态中,情态的可能“状语空间”大概是有限的,并且鉴于要尽可能保持情态有所区别的需要,因此如果动物演化到能够充分利用这个空间,那么有理由相信,同一模态下动物感觉品质的范围与人类类似,即使它恰好覆盖不同范围的刺激。对不同的模态而言,由于大脑情态紧跟身体情态,脊椎动物的感官或多或少存在亲缘关系,因而在脊椎动物中,大概不存在对人类完全未知的感官模态;无脊椎动物由于脑中没有感官皮层,无论如何不太可能有意识。
假如我们自己从未体验过一种特定的感官模态,那么这将使我们身处何处?——由于感觉主体主动发布情态指令生成感觉,因此对于先天缺少某感官模态的主体(皮层受损),不可能使其体验到这一感觉。
“感受”是一种“行动”。即使一个人原则上可以学习一切去了解外部世界,获得客观上可知的一切东西的知识,但如果存在对一个个体所能做的事情的限制,那么其主观上所能感受到的事情,也就会有限制。
28 水与酒
【对理论本质做进一步总结】
“意识=感觉活动”本质上是功能主义的同一性理论。所谓X是Y的同一性理论,主张由这个同一性的一个术语X所描述的任何东西完全等同于另一个术语Y所描述的任何东西(但X和Y并不是相同的描述)。功能主义的同一性还主张,这个同一性的术语之一可以被纯粹地描述为一个(将原因与结果或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的)逻辑操作,而无需顾及引起这个操作的物质结构。然后,尽管没有充分、客观的理由,作者坚持认为,这种同一性是必然的,因而追问这种同一性的原因是无意义的。
29 存在与虚无
意识为世界赋予意义。有意识的心智活动添加了语义深度的新维度,因为正是意识(它具有使转瞬即逝的物理时间延存为感觉的感受时刻的力量)使得成为我们自己像的东西,并因此使得这个为我们而存在的外部世界变得甜美而丰富。


 一个心智的历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