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建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532742080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页数:281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一本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这本德波顿积数年之功著成的最新作品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足以颠覆你日常的那些有关建筑的陈词滥调,会促使你从根本上改变对建筑、进而对人生和幸福的既定态度与追求。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阿兰·德波顿)一、建筑的意义二、我们应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三、会讲话的建筑四、理想的家五、建筑的美德六、土地的承诺致谢译后记

编辑推荐

  全球畅销的阿兰·德波顿最新作品,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疮意源泉。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博学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如普鲁斯特之纤毫毕现,文笔堪比蒙田之揖让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锦袍 本书是英伦第一才子最新力作,根据英国系列电视节目“完美的家”内容撰写完成。在本书中,作者着眼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建筑,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可比我们想象得要重要的多。

前言

  阿兰·德波顿 假如我们对建筑的外观根本无所谓的话倒真是省了心,可很不幸,我们事实上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我们情绪的变化。当我们称赞一把椅子或是一幢房子“美,,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喜欢这把椅子或这幢房子向我们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它具有一种吸引我们的“性情”:假如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人的话,正是个我们喜欢的人。假如我们不论身处何处,是廉价的汽车旅馆还是堂皇的宫殿,都能保持类似情绪的话事情也就好办了(想想如果我们不再需要重新装修我们的住房的话该省下多少钱),可不幸的是我们极易受到从我们周遭的环境中散发出来的那些电码般隐含信息的影响。这也就能解释我们为什么对建筑和家庭装潢会如此热中了:这些东西能帮我们确定我们是何许人也。  自然,建筑只靠一己之力并不总能使我们心满意足。证据就是哪怕身处田园牧歌的环境中我们仍可能心生不满。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建筑只是向我们暗示出某种情绪,我们的内心如果太过纷扰的话就可能对其视而不见。  建筑的功效就好比是天气:单是阳光明媚的一个好天就足以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有些人为了距离阳光充足的气候更近一些会宁肯付出巨大的牺牲;可另一方面,如果你正麻烦多多(比如正深受爱情或职业问题的困扰),那么不论天多么蓝,建筑多么伟大,都无法使你展颜,一笑。也正因此,你很难将建筑提升为一个需优先考虑的政治问题:它丝毫不具备清洁的饮用水或安全的食品供应那种斩钉截铁的优势地位。可是它仍然至关重要。  那么中国现今的建筑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二十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西方最主流的现代建筑师都认为努力赋予建筑以民族的特性是荒唐可笑的。  他们无意创造可以归之为“墨西哥式”、“瑞士式”或“苏格兰式”的建筑作品。他们渴望一种如今称之为“国际风格”的东西,此种风格似乎正适合一个每天都因交通和信息革命而被压缩得越来越小的世界。他们希望他们的建筑不论是在纽约还是内罗毕,在悉尼还是里约热内卢都一式一样,因此他们避免采用那些只有极少数地域才能出产的珍贵材料,而是大量应用混凝土、钢铁或是玻璃之类,就连那些相对来说能引发联想和地域色彩的石头或黏土,他们都敬而远之。这些建筑师瞩望的是一个地域特色从他们的职业中完全消失不见的理性时代,就像他们在工业和产品设计领域已经做到的那样。  不管怎么说,毕竟不存在民族风格的现代桥梁、电动剃须刀或是雨伞这样的东西。维也纳建筑师阿道夫·洛斯曾打过个比方:要求特别属于奥地利式的建筑就好比要求特别属于奥地利样式的自行车或电话机一样荒唐透顶。假如说科学和艺术是普适性的,那干吗要求建筑具有地域的不同?像亚特兰大和法兰克福这样的城市中的现代商务区就正是这些现代主义者梦想的缩影,你单从这些区域的建筑来判断绝对搞不清自己到了哪个国家。  然而在我们自己的旅行当中,我们却认识到,别的国家的建筑中最有吸引力的却正是区别于它的邻国的那些东西。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立即就被那些风格上的不同所吸引。在一个高速公路的加油站,我的目光紧紧盯住的是加油站那木质的覆层或是家商店前立面中一块黑乎乎的粗糙石块。踏入个全新国家的兴奋正是跟这些细枝末节紧密相连的,它们之于一幢建筑正如鞋子之于一个人:会意外而又强烈地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性格。我在它们身上发见了民族特性的蛛丝马迹,激发你四处旅行的关键因素正在于此。它们正是与众不同的中国式幸福的许诺。这样的情感并非源于对民俗式异国情调的天真向往,而是来自一种希望:不同国土之间的真正差别应该在建筑层面上得到适当的表达。我期待那些能助我意识到我此刻正在此地而非彼地的路标、屋顶、窗户和整幢建筑。  然而,大多数中国当代的建筑却并不倾向于展现当地的地域特性。冷漠的写字楼支配着城市的地平线,它们呆板的外观无声地嘲弄着你为了来到这里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即便在相对而言的住宅区里,建筑也完全缺乏任何地域特征。在地产商兴建的新兴开发区内,每幢房子所采用的材料和外观几乎跟世界上的任何其他部分一般无二。你在中国的建筑中却极少能发见中国的特征。  不过,对地域风格的渴望得到了确认后,马上就有个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这种地域风格具体应该是什么模样。这个问题在别的国家曾以某些准神秘主义的方式得到过回答,就仿佛是说一个国家的边界线是以某种客观的方式划定的一样,认为建筑应该对某些不辩自明的个性作出解读,并被动地予以反映。  可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曾专有过或始终锁定于一种风格。一个国家的建筑特性就像这个国家整体的民族特性一样,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其国土决定的。历史、文化、气候和地理都会提供一个广阔的范围以供建筑选择与之产生回应的可能的主题。因此,争论的焦点就并非在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格应该就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表现为什么。建筑师拥有选择的特权,可自由地选择当地精神中那些他乐于相信的侧面予以表现。一种称得上有所传承的中国建筑或许应该是一种能够体现其所处时代与地域的某些最珍贵的价值观以及最高的雄心壮志的建筑——一幢可视作一种可行之理想体现的建筑。  一切设计与建筑作品,从议会大厦到一把叉子或一个茶杯,都在向我们讲述一种最适合在其内部或围绕其周围展开的特定生活。它们告诉我们某些它们鼓励其所有者具有并坚持下去的特定情绪。在为我们保暖及在机械的意义上帮助我们的同时,它们还提出一种敦请,促使我们成为特别的某种人。  它们讲述的是某些特定种类的幸福。因此,将某幢中国的建筑描述为“美” 的,其含义也就并非限于纯粹的美学喜好;它还暗示出你受到这幢建筑通过其屋顶、门把手、窗框、楼梯和家具促成的那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的吸引。“ 美”的感受是个标志,它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能够体现我们理想中的优质生活的物质表现。  一幢理想的现代中国建筑的品质可以比之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令人倾慕的中国人的品质。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里·巴瓦曾表示他希望自己祖国的建筑能够体现他那个时代最开明的斯里兰卡人的见解和态度:它应该既能充分意识到这个国家殖民地历史的负担和特权,又不被这些东西所压倒;它应该敏于采用现代的科技而又能保持一种跟传统与信仰的关联。确实正是这样一种当代理想化的斯里兰卡人的形象,激发巴瓦在科伦城市郊筑就了议会岛建筑群。这组建筑是当地与国际、历史与现代的综合体,屋顶采用的是前殖民时期佛教圣地康提的寺院与皇宫的宝盖顶形式,而内部则成功地综合了僧伽罗、佛教和西方特色。巴瓦的建筑不但为国家的立法机关提供了一个家,而且向我们这些外国人展示了一个现代斯里兰卡公民可能呈现的迷人形象。  要我来建议中国的新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决无可能的——而且非常冒昧无礼。不过,有一点似乎还是可以肯定的:你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她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之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  2006年12月初干伦敦

内容概要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图书封面


 幸福的建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5条)

  •     阿兰德波顿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作家,就像他本人说的,他写的书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读他的书读的很慢,摒弃了我一贯一气呵成的习惯,细细读来,每附图也不错过。我喜欢他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思考,在这些生活中融入了艺术和心理,由此引发我们自身去发现去感受。这本幸福的建筑引发我们去关注我们生活中的房屋,不知道其他人怎样,反正对于我来说,我几乎从来不会关注那些我们赖以生存的建筑长成什么样子,看完阿兰的讲述,觉得新鲜又奇妙,另外,让我对于雕塑之类的艺术品也有了不同的理解,阿兰开启了一扇欣赏之门,拓宽了我们的眼,明了了我们的心。阿兰的书总是值得一读再读,就像摸得到的形态的建筑,让人慢慢把玩。
  •     “美即对幸福的许诺。”阿兰在书里反复引用司汤达的这句,而后又说“幸福”一词是涵盖了人类追求的目标的广泛的范畴,这么一来,承载人类幸福追求的建筑便可以是广泛而多样的了。一堆车轱辘话之后并未得出更加明晰确定的解读,但是这字句,读起来有其优雅的美感。阿兰这名字叫起来很亲切,一如他的文字一样没有隔阂。用浅淡的文字表达观点,正是他的特色。虽然并不赞成他对柯布西耶追求秩序感和机械现代主义的批评,但是书中有关建筑所构筑的“理想的家”的探究和追寻,被等同于对难以琢磨的真实自我的追寻,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吸引我们的建筑,包含了我们所向往的但尚不具备的精神特质。这话与柏拉图有关爱人的描述如出一辙。“家”被定义为能引起我们所珍视的内在价值的场所,是我们孜孜找寻的逃离虚伪纷乱世界的个人空间,是对前世生活过的美好天堂的隐喻。逃避、休憩、重整、内省,亦或者是欢乐激情,总之,是最能触动你内心柔软处的trigger。教堂成为信徒的精神家园,空旷而向上的空间感让人觉得个体的渺小和人世的堕落,精致纯粹的壁画亦或者是拙朴的描绘,都在努力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和真理的迷恋。缩在明亮的教堂一角,耳边回荡着唱诗班的悠远呻吟,沉思亦或者仅仅只是沉溺于沉默,也会是幸福的时光。我不信仰他们的上帝,但会被这样承载了庄严神圣情感的优美建筑打动。借上帝的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信仰,我想真正的上帝应该有这样的宽容之心。“美存在于秩序与多变之间。”明晰的真理所强调的,恰恰是分寸拿捏上的不可确定性。追求秩序还是寻求多变,平衡或是冲突,极致的偏好总好过尴尬的中庸。对于没有定论的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爱我所爱,忠于自己的感官。让自己觉得愉悦的东西必然有值得珍惜的美好,即使对他人而言是俗气的又怎样。幸福是个很甜腻的词,可是我还是很想知道,自己前世所生活的天堂是怎样的一种美好。
  •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把它归类为“建筑心理学”的范畴。英伦才子用纤细的笔触表达了建筑与人心理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于这些建筑而言,不失为一种幸福的礼遇。译者似乎有意保留了英语的表达方式,所以全书的语言风格亦是作者笔触细腻的表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多少种幸福观 ,就有多少种美 。我们感觉到美也即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我们对美好生活所持观念的物化和体现 。虽然不太钟爱阿兰这种风格,还是收获颇丰。
  •     翻译翻译翻译。。。过于生硬文诌诌。。。可能是我书读太少 不要欺负我
  •     2016.04.14
  •     喜欢他,特别有趣聪明的作者,让人茅塞顿开
  •     不實用又意外的很實用。
  •     建筑作为人的投射,它对人类心理的象征。 主要是散文的感觉...
  •     
  •     这本书摘了好多的笔记呀。一本关于建筑的,艺术的,比较深刻的文学书。“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     德波顿的书总给人一种“伪科学”的感觉,看得出来他做了很多功课,比同类型的小部分作者要博学,但可惜的是诸多理论都流于表面,经不起讨论。 就本书来说,建筑论述不全面,在美学方面又不够深入,关于“建筑对情绪的影响”的逻辑论证缺乏说服力。 但是,我钟情于他的原因,是他在其个人的水平线上,有着无孔不入的感受力以及相匹配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作家塑造个人风格最重要的竞争力了吧
  •     翻译读得有点心累。在人的建筑审美中洞见了内心的不足与倾向 人对于平衡的追随不息。当成关于建筑的哲思来看还是非常有意味的~
  •     突然觉得每一个建筑都有别样的味道了
  •     德波顿是一个勤奋却无独到见解的作家,只是商业社会的规范式产物,今后不会多看。
  •     旁观者的视角浅入浅出
  •     高二时的枕边书之一
  •     对于他的书一直喜欢不上来
  •     灵性的文字让人感觉不到一般建筑美学的乏味,对建筑之美的热爱富有感染力。
  •     他不敢写深,只是各种话题跳来跳去。
  •     不如旅行的艺术 虽然讲的完全木关系
  •     不仅仅关于如何欣赏建筑之美,更在于反思什么样的建筑是美的,并能用美感让人提升幸福感的。好似是将物化的建筑与人类深厚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感受到赏析之外满满的人文情怀和人生追求,用一双更灵动的眼去看建筑和讲建筑,或者用苗苗的话说“是可以作为建筑系新生大一课本的书”
  •     才思不俗,我们建造的建筑应该不劣于上面原来的样子
  •     跟着德波顿进行了一次如何认识美、欣赏美的旅程。让我这个门外汉开始尝试思考为什么这个建筑会让我产生美感而那个建筑会让我产生反感,慢慢的体会建筑体现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进而进行一次更深一层的自我认识。
  •     没看完
  •     建筑与价值观,与心理机制的微妙关系。翻译太烂,令人发指。
  •     培养欣赏的能力,体会建筑带来的感受,爱慕那些能够补充缺乏品质和使我们接近理想自我的建筑。
  •     似乎是大四时收到的礼物?终于看完了,很有想法,只是这种才子型作家写什么似乎都在写自己,从中无法得到任何真才实学的传授。
  •     重要的是住在里面的人。
  •     艺术知识与历史知识从来都是解读建筑必不可少的,但建筑的审美可以是最平民的真诚感知,德波顿所想推广的,正是在一些无需详辨的风格背后对审美情绪、情绪共鸣的确认与剖析。感知的可以的是建筑蕴含的价值观念,暗喻象征,也可以是观察者的自身缺失、理想投射,这种引申的思考能在深层的理解中把握美感。又像司汤达的引语一般,美即幸福的承诺,德波顿在把审美与价值联结之时,便已传递出建立在深思理解之上的珍爱与满足。
  •     有些人的才华在于勤奋的智慧,有些人的才华在于灵感爆发的直觉,德波顿应该属于后者。
  •     去年夏天为了写好房地产广告文案读的,没想到竟然写的这么美丽,建筑中蕴含的人情、艺术、生命。我还挺喜欢译文风格的,可能之前看学术书看习惯了...又看一下作者文集中的其他著作,原来你什么都懂吗……
  •     实在读不动了。作随笔,论述气太重(又硬)。当人文,又有深出浅入的嫌疑。这趟文艺车恕我先掉个队。
  •     所有外物都是内心的观照 =为了审美趣味分道扬镳一点儿也不难为情
  •     翻译实在太差
  •     高考前的职业辅导
  •     哲学家的建筑随笔……今天正好看到他引用尼迈耶,很应景
  •     断断续续读完了,作者对于装饰风格的趣味反映此人在生活中相应感觉的缺失的论断让我有一些新的思考,很多人会公开表示对极简风格的喜爱,是否反映出他们精神状态的混沌与复杂呢,若是内心已然极简,还会对这种风格抱有期待吗?同时,作者提到,对于美学观的比较最终都会衍变为对不同人生观的比较。选择家具时更倾向于哪款沙发,正体现了我们对哪种品质的认可,从中窥人也就有一定的道理了。
  •     感觉比不上他的其他作品
  •     柯布 ,赫尔佐格等大师名字译得极不舒服。大概译者没打算译给建筑学专业的人看吧。内容很有意思。凡是能将一个世界观说透的书都值得推荐。
  •     2010-35
  •     阿兰❤️
  •     看睡着了……新概念4风格的堆资料,相关专业的人大概可以找原文来练习写作?
  •     场所精神的通俗表达
  •     美存在于秩序与多变之间
  •     啊我操可以不要那他跟我师本雅明比吗 觉得非常非常被冒犯 我去年到底脑子里进了什么屎被书名骗着下载了那么多他的书——就连书名全都准确戳G点这事我都觉得非常非常吃屎 明摆着说嘿嘿我知道书傻逼但受众就是你哟 妈的。
  •     美就是对幸福的一种期许,幸福感或可通过建筑弥补我们心灵那一份匮乏获得?
  •     不知道什麼時候下的電子書 上課無聊點開看 讀了五分之一的時候感覺太喜歡 忍不住去首頁看作者是誰 原來是阿蘭 果然才華洋溢 太喜歡他寫的旅行的藝術了 / 後半部分像湊合 而且 讀完了 我發現我不喜歡柯布西耶了...
  •     散文风格,主题乱乱的,不喜欢
  •     增加了一点理解建筑的知识,因为是外文,翻译过来的读本总是有点别扭,看完以后突然有了想到处走走看看的愿望!
  •     读完恰好一个月。虽然翻译的句子很长有点绕,但表达很有力。德波顿让我明白了建筑是会说话的,能影响人们的情绪、代表人们的世界观。他在书中呈现的不仅是建筑,更多是美学、哲学、心理学。打通了它们之间的隔阂,给我们看建筑一个更宽,更丰富的视角。读完之后,我也开始我周围环境中的建筑想说什么。
  •     建筑?亦或是人生? 可是,幸福是什么?
  •     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