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45507401
作者:钱穆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 论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篇 诗 经
第四篇 尚 书
第五篇 春 秋
第六篇 论 语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第八篇 楚 辞(上)
第九篇 楚 辞(下)
第十篇 赋
第十一篇 汉 赋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附 记

内容概要

钱穆(1895.7.30-1990.8.30),男,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华西、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中国文学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国学宗师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在钱穆先生80余部、1700余万字的作品中,没有这样一部《中国文学史》啊?一位已经故去25年的老者,怎么还会有新书出现呢?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钱穆是谁?让我们回到1933年,22岁的杨绛启程从苏州到北京读书。与他同行的是38岁的燕京大学教员钱穆。车过蚌埠,窗外的江南风景没有了,代之以一片荒凉。“这段路最乏味了。”杨绛耐不住地抱怨。钱穆回应道:“此古战场也。”一番话立刻给杨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杨绛后来回忆说,“先生对我讲,哪里可以安营,哪里可以冲杀。尽管战死的老百姓朽骨已枯、磷火都晒干了,我还不免油然起了吊古之情。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做“通人”。他们因为读书和阅历,打穿了人生与知识的边界。他们能给扁平的世界赋予丰富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让平淡的物象变得异彩纷呈。钱穆就是这样一位“通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够打通历史、政治、地理、文学、教育不同领域的大师。他一贯以大远景,甚至航拍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审视我们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他的《国史大纲》,以独特的纲领性视角纵览中国古代文明史;他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简明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他的《晚学盲言》,是他在93岁高龄失明之后,以口述的方式总结了一生对中西方文明的思考。一本尘封60年的奇书但是,钱穆先生身上一直有一个谜题。他生前曾经多次讲过,他最爱的并非历史,而是中国文学。但他的80多部著作却几乎从来没有涉及过文学。这一直是喜爱钱穆的人心中的巨大遗憾。直到,这部《中国文学史》横空出世。1949年,中国巨变。钱穆流落到香港。他希望能够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1950年,他创办的新亚书院在香港开课。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钱穆亲登讲台,为从难民营走出的学生们授课。1955年9月,他第一次开讲中国文学史,但只讲授了两个学年。就在钱穆先生的讲台下,坐着一个叫叶龙的学生,他尽全力做着笔记。叶龙是江浙人,能毫无障碍地听懂钱先生口音浓重的无锡国语,同时他又有速记功底,笔锋足够跟上钱先生讲课的节奏。于是,在此后的1年中,一部《中国文学史》讲义的速记稿逐渐成型。根据钱穆先生多位学生的回忆,钱穆讲课时别具风采。“他讲课每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论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常能把听讲者带入所讲述的历史环境中,如见其人,如闻其语。”而叶龙这部速记稿,由于脱胎于课堂口语,所以保留了大量钱先生原汁原味的表达,甚至是先生现场的神来之笔。但这部书稿就在叶龙先生的箱底静静躺了60年。60年中,叶龙由青年变成了八旬老者,也早已从香港能仁学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休。直到今天,经过叶龙先生逐字逐句誊录、校订、注释,这部《中国文学史》终于在钱穆先生辞世25年后成书面世。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全面扫描终于得以保存下来。怎能不说一个奇字?文学,中华民族的故乡钱穆一生钟爱中国文学。而他最酷爱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并评价它“诵中国诗此十字,亦如读西方一部哲学书”。10个字怎么会有这样的神奇呢?钱穆的解释是这样的:“枯坐荒山草庐中,雨中果落,灯下虫鸣,声声入耳,乃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生物学。着语不多,而会心自在深微处。”今天的中国正在向现代化一路狂奔。很多传统伦理、道德、政治思想都已经成了向前奔跑的桎梏。我曾郑重推荐的一位当代思想家熊逸,就在反复论证这个命题。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学,我们的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不但不会被时代淘汰,而且会成为未来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当我们不再能从“忠孝仁义礼智信”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时,就只有在“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找到自己生命的归属了。所以,我真心的建议大家读一读钱穆先生的这部《中国文学史》。它并不能告诉你具体每一首诗词的美,但他能给你一种叫格局的东西。什么是格局?就是在你的大脑中搭建起一个框架,能够把每一个具体的知识安放在它恰当的位置。这样俯视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境界,你熟读一千首诗词也是无法获得的。钱穆先生已经故去25年。太多后学曾在他的肩膀上登高一望,满载而归。今天我们可以从这本《中国文学史》再次起步,在先生的指引下,给心灵开一条回家的路。罗辑思维,全市场独家首发。
  •     “天人合一”是谦卑的文化性格,明白有些规律不可逆转,不可打破,只能与其共生、共存。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都无法逃离自然法则,这是人的幸运,有法可依,如同互联网的出现,我们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高效率。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诗经》中有143种植物了,自然生灵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开始。钱穆先生的这部《中国文学史》不再是文学常识的罗列,而是陈述文学基因的遗传。文学如同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生物,依附于生存环境。古人为何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不说“如隔三年”?钱穆认为,秋有具体的场景,在人的记忆中酝酿了诗意。中国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来自于周围密切的环境。文学不仅要生存,还需要交配、繁殖,与教育结合有了《论语》,与哲学结合有了《道德经》、与历史结合有了《史记》、与政治结合有了《出师表》……。中国传统文学之所以繁荣,正是因为他兼容的特点。中国没有主义,只有学说。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否定他者,证明我是真理,主义的血腥我们都见识过了。而学说讲求共生,相互合作维护一个稳定的生物链。中国文学便是其中的果实之一。中国民间有庙宇,供奉着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耶稣、孔夫子、财神、寿星、送子娘娘、关二哥等,这些大咖在一座小庙中和睦相处,百姓其乐融融。无主义、无立场、无争斗,也是中国文学的特点。李白、杜甫特点鲜明,但并未形成派系,没有徒子徒孙,也没有攻击对方来维护自己的立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十世纪,西学进入中国,有了主义,有了派别,不把对方拍死,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最后,无产阶级文学胜出,可自己也没走多远也完蛋了。人比动物要聪明一点,要生存,不需要把对方弄死,可以选择和对方合作。钱穆先生在此书中重点阐释文学纵向的发展,以及横向合作的过程。如唐朝诗歌繁荣,与科举考试有关,读书人越来越多;宋词繁荣则是人们对文学的需求增大,民间的创作者也越来越多。这部《中国文学史》的主干是社会演变史,文学是树干上的果实。所以读文学作品,先要读社会背景,单独去理解一字一词毫无意义。理解文学作品,需要眼界,看见整个文学演变的生态链。按生物学来说,世界上没有“纯”的概念,“纯文学”是荒诞的说法,任何精神不可能存在于真空的环境里。自然界没有所谓的“悲剧”,悲剧本来自西方的主观意志,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文学没有悲剧,“好的文学必须具备纯真与自然”,《红楼梦》的结局也是超脱。西方文明,逆自然而行,有了独立思考、有了悲剧,中国文明顺应自然,有了超脱,有了难得糊涂。现在,东西方开始交配,又繁殖了新的文学物种。钱穆说:“中国的历史是应用的、实用的,诗歌文学亦是应用的、实用的。正如中国的艺术产生于工业,如陶器有花纹,丝有绣花与钟鼎有器具、锅等。”中国传统艺术家们更关心大地上发生的事情,他们的作品凝聚了此时此刻的生命体验。中国人不相信西方的天堂,不在乎佛家的来世,但在乎青史垂名。天堂、来世虚无缥缈,而青史的名册却历历在目,这便是中国人的信仰。
  •     聆听大师的声音——钱穆《中国文学史》读后小记钱穆先生是近现代中国学术界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一生著述80余部,1700万言,著作等身,一代鸿儒。每每阅读先生的著作,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之情。宾四先生被誉为“最后一位通儒”,其学问不为史学所限,经济、政治、社会、文学、经学均有著述。然而,在其众多皇皇巨著中,谈及文学的少之又少。也正因此,由其弟子叶龙整理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备受关注。我带着一份好奇心开始阅读之旅,阅读的过程是一番美妙的体验,感受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读毕全书,感觉获益良多,由于个人功力太浅,不能领会个中深意,只能谈几点粗浅的个人感受。一是不拘一格的文学史观“所谓史者,即流变之意,有如水流一般。吾人如将各时代之文学当做整体的一贯的水流来看,中间就可看出许多变化。”开篇读到先生的此番比喻,感觉十分恰当而又别有妙趣,大概也只有通读中国文学的人能说得如此简洁,语言浅出的背后是功力深入的积淀。“吾人如要讲文学之变化,须先明白文学的本质;文学史是讲文学的流变,即须由史的观点转回来讲文学的观点。”高处着眼,低处着手,蜻蜓点水,切中肯綮。自己读过的文学史虽不多,但感觉大体相似,大多以时间为顺序,串联起各个时代的文学名家及经典文学作品,辅以社会历史的讲述,落脚到文学根植于社会土壤的路子。传统的文学史,还是以朝代更迭的历史时间为体例,篇幅相对均衡。钱穆先生立足文学本身来谈文学史,强调“文学的本质”,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纯真与自然”。纯真,是讲真理、诉真情。自然,既是表达的自然,也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如空谷幽兰,又如行云流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先生对中国文学几个时间点的判断和把握给人启迪:中国文学在东汉末年达到成熟期,开始有了纯文学,也有了纯文学家。“东汉时期可以说是个人的觉醒时期;也可以说,东汉时期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古诗十九首》开创了中国纯文学的先河”,中国文学至此由政治性转变为社会性的日常生活。自建安时期起,曹丕等人欲以文章传后世以“立言”,中国文学开始进入觉醒的时代。“唐代可说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可谓已达登峰造极之境。”此书是笔录整理而成,是先生课堂上的讲话,因此,不受体例限制,更加自由灵活。虽然进行篇章划分,但各个篇章之间篇幅不均衡,也是因为中国文学发展在每个朝代不均衡。关键之处,兴之所至,先生自然不免多讲一番,于是我们看到《诗经》、《尚书》、《春秋》、《论语》、《昭明文选》作为一部书自成一章。体例设置的特点就是先生文学史观的体现,这是一部不像文学史的文学史,骆玉明先生评价此书“见性情而有趣味”,说得十分在理。先生讲文学,更着重讲创作文学的文人。与传统文学史不同之处,也在于先生对文人生活的细节讲授。讲到杜甫时,言“杜甫如一片枯叶,任由狂风吹飘”,把其一生的生活漂泊与命运飘零浓缩到一句话中,说尽了这一伟大诗人的坎坷人生,由其生活到其诗歌,人格精神与时代历史融合一体。二是逆境之中的理想坚守在岁月动荡的1949年,钱穆等人从内地流亡到香港,在颠沛流离的困境之中,节衣缩食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香港新亚书院,取“新亚洲”之意。“新亚的桂林街时代,充满了流亡气息”,整个香港都似一个流亡中的城市。面对大陆知识分子普遍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面,“在不足2000平尺的狭仄空间中,他们开始重塑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理想温暖,现实寒冷,他们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经费支撑,老师们只能拿出个人积蓄,写稿子,出去讲学,甚至变卖夫人的首饰典当,想尽一切办法,维持学院生存。如钱穆创作的《新亚校歌》中的歌词“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在逆境之中,仍然坚守传承中华文化的理想。那样的混乱时代,在香港这片小小的土地上,却能存在着这样一个书院,一帮在乱世中仍然渴求知识的年轻学子围绕在一个慈祥的老师身边,静静地聆听中国文学的课程,我能想象到学生们如饥似渴般学习知识时专注的眼神,也能想象到先生耐心传授知识时执着的目光。我看到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坚强韧性,看到了那一辈学人不屈不挠的治学精神,任凭窗外乱世嘈杂,我心一如初春时节的湖面那般平静,对中国文脉的传承责任落在他们身上。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也未必想到自己身上承担的历史责任。但恰恰就是他们在战乱中对中国文学理想的坚守,无形中填充了中国文学出现的历史断层间的缝隙。“文学可分为超世的与入世的两派,但以入世的和人生实用的为佳”。先生崇尚入世的文学观,更坚持入世的人生观。乱世中,他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以隔绝于世,也并未“两耳不闻窗外事”以远离社会。他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笃定信仰,艰难中继续教育事业。“若我们不能给与他们以一个正确而明朗的人生理想……若使这一代的中国青年们,各自找不出他们的人生出路,所谓文化传统,将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会渐渐烟消云散。”他的躬行践履,即是新亚精神的体现:没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讨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作为一个学习中国文学的晚辈,一个并不聪明、甚至有些愚钝的晚辈,一个可能至今都未能领悟中国文学精髓所在的晚辈,我想对以钱穆先生为代表的前辈们表达个人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敬意。三是乱世之中的师生情谊先生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教学生做人,中国传统文人身上的士大夫精神,文以载道的家国情感,都渗透在先生的课堂之中。先生毕生致力于捍卫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对学生说:“其实我授课的目的并不是教学生,而是要招义勇兵,看看有没有人自愿牺牲要为中国文化献身!”更说到:“数十年孤陋穷饿,于古今学术略有所窥,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矩,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此一番话,让人敬仰。此书是课堂讲稿,因此口语化的表达很多,有很强的现场感,读此书,感觉置身于大学课堂上之上,但又绝不是我们曾经读过的大学。大师的授课,率性而随意,知识学问全在心中,讲到一个点,可以展开一个面。21万字,字字皆辛苦。当年的年轻学生叶龙听课是有多么认真,几乎没有遗漏的全部记录下老师的讲课内容,这是多么专注的学习精神!成书背后,是一个学生求学之路上认真的记录,是学生对老师学术之路的执着追求,更是一个学生内心对恩师最真诚的敬仰。我羡慕叶龙能有这样的大师级老师,不由也想到自己的学习之路。作为学生的学习时代业已结束,永远的结束了。回顾一路上遇到诸多老师,有的让我一生铭记,有的现在已然淡忘,师生情谊,大概也讲究个机缘吧。师生之间最理想的状态可能是好老师遇到好学生,老师温文尔雅、传道授业,学生勤奋上进、好学善思。如钱穆与叶龙,一部老师的课堂讲稿,传递着老师的“业”,连接着学生的“勤”,既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好指导,也是学生给予老师的最好礼物。一个有理想的老师的最大理想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弟子,让求知的精神代代相传;一个有理想的学生的最大理想莫过于遇到一位博学多才的儒雅之师,将老师的学问学成在手为我所用,实现学问的代际赓续与突破。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任何人都是学生。只要自己不主动放弃努力,只要心灵尚未枯萎,求知的终点就只能是在生命的结束。2015年10月15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过木心的文学回忆。
  •     把读书期间的所有学过的文章和诗词串起来了。
  •     这种书不在于专业多深,而在于趣味性,看的我很开心。难得的书,私淑大师就是应该像这样。
  •     钱穆大师
  •     寥寥数语,娓娓道来。
  •     最感动的是对民族千年文化那种维护、自尊心,对荷马史诗称为街边说书,一反国人尊崇态度,对五四之流鄙视,对传统的尊崇,剥掉后人轻率的贬斥,呼吁大家回归原典,太重要了,不过还是木心的回忆录有趣
  •     看过两遍,大体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有一定了解,更受老一辈知识分子纯粹而坚韧的思想所感染。政治运动靠口号,学术则靠的是实际的长期的钻研。在看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时也曾有过类似感受,希望我辈青年学子也多些耐心少些浮躁,共勉。
  •     框架式的讲课笔记 分打给钱穆
  •     经典
  •     购买本书的过程很不愉快,导致我都拿去垫床脚,近日寻得空闲翻完一遍,当真慨叹钱先生治学之严谨,见识之卓著。暂放枕边书第三, 只因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
  •     有趣的文学史
  •     匆匆复习了遍中国文学史,不及木心《文学回忆录》
  •     这本书的字体和行距让我忍不住吐槽 太丑了
  •     确实只是读书笔记,但是大师却告诉了我们走进中国文学的方法,师傅进门,修行在个人。
  •     很好的书,了解了中国文学之路。就是一部分也是以前不了解的。很好。
  •     个人色彩鲜明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生喜欢的作品喜欢的人,往往浓墨重彩,而对于有些就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味,但是如果你想看到得是完整的文学史,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     排版太赞
  •     有明显偏好的文学史讲稿。
  •     内容浅显,多给一星装帧吧,看完再来评。有种读课本简史的感觉,不过如文中所说文学史只是他个人的视角、立场和审美,全是人性之所近而决定的喜好而产生这样一部文学史
  •     只是个框架,个人偏好明显。
  •     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学
  •     浅显,有趣
  •     能感觉到作者对中国文学发自内心的真爱,而且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学观,恰巧也是我喜欢的。
  •     逻辑思维上买的,两天翻完,一个讲内容整理,有个人偏好。现在对于这类书不大兴趣了
  •     触摸文学史脉络 理顺上下流变 做讲义最合适不过了
  •     印象最深的就是原来子桓在文学史上地位这么重要
  •     大师把文学历史糅在一起讲解。非常受用。
  •     钱穆对于文学的社会气象,作者心理都有忖量,中国文学体裁的沿革是其发展卓荦之处。钱对大家的品骘异于平常,重子桓轻子建、李杜崇工部可见其淹博睪然之光。时代潮流、人格精神、在加上语言辩究这三者对文化研究的现代化体量已足够周到。钱之讲稿比之著作更为生动,其经学该博让人见贤思齐、慕之羡之,人之高低贵贱,只在素养才识,经纶满腹、达情旷志此以为金相玉质。
  •     中国文学入门必读
  •     有明显的个人偏好,有详有略。
  •     读完后会对中国的文学史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轮廓
  •     读完对中国文学史有个基本框架,钱老个人选书有自己偏好,可能不够详备,但却体现他的真性情和自己个人独到见解。果然,文学史不改只是一堆百度都查得到的无聊资料堆砌起来,让读者觉得有趣、新颖、独特,才算是好作品
  •     相当简略精要,可以说深入浅出。对没有什么古文化古文学积累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通览补课读本,菜场大妈、快递小哥都可以毫无困难地读,而且很有趣味的书。
  •     16年看完的第一本书。被豆瓣那个年底观影报告打动了,今天开始标记吧:D
  •     一本简明的文学史入门书
  •     好书,就是贵了点。。(线装书就是装x用的感觉)
  •     感觉在听钱先生的课
  •     印刷及装帧极好!大爱!
  •     “上帝对人是平等的,生在外国有便宜之处,也有吃亏之处;生在中国亦然。” “如果我们努力去做学问,就会感到时光不够用,到此状态时,就进入了做学问的大门,到了年龄一大,就会感到精力不够了。”
  •     读好书,独立思想,做自由人,难矣。
  •     这本书还是写得很有水平的
  •     1、笔记内容一笑而过。这本书对研究钱穆本人思想,比研究文学史,意义还能大一些。 2、较为公允和专业的评价,参看陈平原《非专业的文学研究》(原载《东早》书评 2016年6月12日)。 3、这个版本的装订和排版,让我再一次确认罗辑思维就是一个昧着良心骗钱的书商。
  •     虽然只是个看似简单的框架,但是构建起这个框架却需要无数的积累。感谢钱穆大师。
  •     内容不多,从诗经到明清(强势押韵)大概顺了一下
  •     碰巧今年有个纪念宾四先生的由头,找来了他讲述的文学史,这书的动因和木心那本《文学回忆录》是一样的,都是先生讲,底下有人记,不言多,只谈一个收获:知道了《昭明文选》的地位和价值,渐渐的对古文能读下去,也算是又多得了一个阅读技能
  •     第一次买《罗辑思维》的书,也是第一次读钱穆先生的书,心中无比崇敬。
  •     很有趣~个人偏好很明显
  •     做为文学通史讲稿来说很好了,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听过读过被引起兴趣想更深入细化了解。另外,钱师也喜曹丕诗文呀~
  •     不太适合目前的我,暂且放着,以后再读
  •     论述平实,可以随便翻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