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121135262
作者:Mull He
页数:211页

作者简介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本书特别之处在于用分章节的形式来讲述了中国互联网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真实用户需求、企业发展、产业历程。在对应领域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以独到的理论来分析中国互联网每一次变革与用户需求演进之间的潜在关系。

书籍目录

2000年前:“嫁”临中国的异域新娘/1
1.1 揭开面纱,第一次见识她的魅力/1
1.1.1 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凌波微步的一公里?/1
1.1.2 Jimmy走进大学图书馆的那个下午/4
1.1.3 “夏娃”的诱惑,中国“亚当”的一公升口水/5
1.2 2000年前:三大门户王朝的热闹剧场/7
1.2.1 中文信息匮乏年代,新媒体粉墨登场/7
1.2.2 “皇家歌剧院”与它的看客们/8
1.3 潜伏在网络泡沫下,慢慢集聚着的用户力量/9
1.3.1 除了被动阅读,用户想要的更多/9
1.3.2 用户认知的苏醒,极客先行/10
1.3.3 泡沫退去后,裸泳的那些历史文物/11
1.3.4 一人赚来5000万,hao123满足用户的极简之道/12
2001年后:用户的新需求探索/15
2.1 互联网本质,才露尖尖角/15
2.1.1 满足互动、发出用户民意的BBS论坛/15
2.1.2 网吧里的互联网,在改变Martin和Paul的生活/17
2.1.3 曾经的8848,远离真实的代价/20
2.1.4 从门户到搜索:谁为百度打工?/21
2.1.5 盛大“传奇”的网游启示录/27
2.1.6 腾讯:建造“通天塔”的“帝企鹅”/32
2.1.7 互联网天生本质与产业大局的开始/37
2.1.8 时机论:早起的鸟儿也要选对“用户”季节/38
2.2 理想与现实,中国互联网的两个世界/40
2.2.1 网民结构创造的娱乐天堂/40
2.2.2 “三低”用户养活的互联网/41
2.2.3 精英和草根的不同世界/43
2.2.4 离用户太远的“华尔街”不懂中国互联网/45
2.2.5 除游戏与SP外,孕育中的新增市场/47
2000—2005年:回旋上升的用户 求索和2.0泡沫/49
3.1 网民、网友、网商三部曲/49
3.1.1 基础网络服务:中国商人们的网络扫盲/49
3.1.2 人傻钱多的题外话/51
3.1.3 刘总的新生意:从没想过可以这样做/52
3.1.4 企业用户意识的“阿里巴巴”开门/54
3.2 草根狂欢的Web 2.0/56
3.2.1 Edison一夜成名/56
3.2.2 博客网、豆瓣网、土豆网、校内网,群星闪烁的2005年/58
3.2.3 用户需求的嬗变加法,从Web 1.0到Web 2.0/63
3.2.4 商业模式困扰,用户贡献内容的同时为何付费/67
3.3 用户发展和产业变革/69
3.3.1 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之间的鸿沟/69
3.3.2 免费“原罪”论,金字塔底层是什么/70
3.3.3 从“西湖论剑”的座上宾到现实的中国互联网/73
用户拓展和细分需求带来精彩纷呈/76
4.1 中国用户不改的“娱乐为王”本性/76
4.1.1 “宅”在互联网的Ethan/76
4.1.2 影音盛宴:暴风影音、PPLive、优酷网/78
4.1.3 游戏:九城、网易,与巨人踏上的“征途”/82
4.1.4 网络文学: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85
4.1.5 “数字化”的中国网民娱乐需求本性/87
4.2 用户购物方式的“互联网式”迁移/89
4.2.1 超越eBay的淘宝,支付宝“信任”法门/89
4.2.2 别以为1.5亿美元就能收购当当网/94
4.2.3 互联网成为了用户解决需求的“工具”/98
4.3 用户需求细分促成互联网的垂直细分之路/100
4.3.1 携程、前程无忧、金融界、汽车之家、搜房网的行业精彩/100
4.3.2 贴近用户生活的大众点评和58同城/103
4.3.3 个人站长:“混”在用户中的那帮牛人/107
4.3.4 康盛创想:草根细分需求汇聚的蚂蚁雄兵/110
4.3.5 用户要的那“一寸宽和一公里深”/112
4.3.6 洞悉需求的贴身卫士:360/115
2008年后,用户的成熟蝶变移动互联网/118
5.1 社会关系网络的凤凰涅槃/118
5.1.1 用户关系需求推动的SNS:Harry的新朋旧友/118
5.1.2 开心网与51.com的用户之“偏”/123
5.1.3 起源短信的Twitter,用户需求的“微博”核聚变/126
5.1.4 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站在“街旁”的Leon/130
5.2 电子商务的新瓶旧酒/133
5.2.1 从凡客诚品到京东商城,前行的网购需求/133
5.2.2 集体的议价力量:千“团”大战硝烟弥漫/137
5.2.3 除了买单,用户还要买到什么/139
5.3 移动互联网变革/141
5.3.1 手机上网的史前“文明”,SP与WAP/141
5.3.2 手机浏览器UC,“水”能载舟/144
5.3.3 平台之争的目标是圈住用户:乐Phone挑战iPhone/148
5.3.4 斯凯IPO,手机上网人群的过去和现在/151
5.3.5 除了电话、短信,Vivi还用手机做什么?/154
由用户需求驱动的互联网变革/157
6.1 互联网的马斯洛需求层次/157
6.1.1 谁眼中的互联网,他们?/157
6.1.2 用户认知和需求的马斯洛演变/160
6.1.3 User与Internet的关系,深入需求心理/162
6.2 人人都是用户,法则分析/165
6.2.1 数据价值:触摸用户的真实/165
6.2.2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168
6.2.3 用户需求中的微创新机会/170
6.2.4 做最好的互联网从业者/172
6.3 技术或需求驱动,互联网也玩辩证法/178
6.4 开放或封闭,面向用户需求的竞争/180
6.5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意识”,价值和权利/183
6.5.1 QQ号也算是遗产?/183
6.5.2 到底谁是谁的衣食父母,3Q大战/185
6.5.3 信仰互联网,做最好的互联网使用者/187
6.6 后记:拥抱未来,与未来的用户需求之变/189
互联网用户需求之众家言/192
7.1 《iWo》(数码时代)杂志执行出版人 张健: 移动娱乐改变TA/192
7.2 《现代计算机》执行副总编 陈佼:把握住用户核心需求乃互联网制胜之道/194
7.3 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UCDChina发起人 白鸦:在杂音中成长的产品人/195
7.4 网易产品策划、独立Blogger 劣松:分析用户需求,在场景中寻找“痛点”/197
7.5 未来趋势观察家、支付宝首席商业智能官 车品觉:为何别人的产品比我牛?/200
7.6 腾讯3G产品中心产品经理 牛津:回到用户的需求源点上感受产品的脉搏/202
7.7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 庄帅:顺应需求还是创造需求/203
7.8 推立方共同创始人/CEO 张路:短信到Kik的需求变革,小东西创造大机会/205
7.9 地方站长站发起人 赵红良:草根眼中的互联网和用户需求/209
7.10 斯凯网络 产品经理 吴金琴:面向合作 伙伴的手机用户需求挖掘/210
7.10.1 准备工作/210
7.10.2 着手需求挖掘/211
7.10.3 需求转化为产品/211

编辑推荐

Mull He所著的《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通过十多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脉络”来梳理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演进和互联网产业变革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只是一些传说和故事的堆叠,更应该是一面镜子,一面能够回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镜子。在世界和中国这样一个互联网大同的趋势下,本书立意于整个产业历程,为你讲述和揭晓网民需求与互联网产业之间互为影响和变革的案例和道理,让你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看待互联网、看待未来。

内容概要

Mull He,1995年开始接触互联网,1997年跟踪和从事互联网,在互联网产业具有超过10年的研究和工作经验,经历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两种人生路程,“网事”10年的体验和见证者。2000年大学毕业后在产品运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领域自主创业多年,2005年,作为唯一互联网行业的创业代表荣获团中央十佳青年创业故事奖,2007年进入到移动互联网领域转型职业经理人。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0条)

  •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15年,在这不长不短的时间里,如本书所描述的,经历了从门户网站、搜索、即时通信、游戏娱乐、垂直细分……到电子商务、Web 2.0,再到社会化网络、移动互联网的一系列进化和变革,我们每一位网民不但经历也参与在其中,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与快捷。在写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书籍中,比较少能看到从用户角度来分析问题的。作为互联网产业中的一个基本面,用户需求这个课题从来都是企业的中心思想,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优秀的企业只有把握住用户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周到的服务。这更像是一种方向,企业一旦违背,那么结果只是离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远而无法前行。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虽然作者的文笔还有待小小提高,但看林林总总的目录和内容中涉及互联网各个方面,可见作者也是很用心去研究和总结过,不错,也希望能有更多此类能够给到非专业人士的广大网民朋友可以阅读的书籍出版。
  •     时机论:早起的鸟儿也要选对“用户”季节,这一节中说的内容我觉得很适合现今互联网上的很多企业,做“第一”也好,“快”也罢,究竟提前多少才合适呢?超前半拍又该如何度量呢?书中给的两个因素值得借鉴:第一个因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和用户需求 。第二个因素,就是要考虑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后续融资能力,即企业自己有多少钱,以及企业对于市场用户发展的预期是否与市场用户发展的真实情况一致。所以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们需要“适度”超前,或者叫做超前“半拍”。“适度”和“半拍”是指超前到你等得起和值得等的程度,这个程度直接受使用企业和创业者服务的互联网用户需求,以及这个需求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影响。
  •     作者在书中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一章很多地方讲的很有道理,让我受到不少启发,但就一部分上来说我个人站在一位普通手机网民的角度上来看,有一些补充的看法。移动互联网如何普及?个人认为最多的还是得从手机用户看起,在全国9亿多手机用户中,至少超过一半以上使用移动互联网才能谈及普及二字,目前来说这个数据还远远不够(实际只有1/3)。让用户使用、并用得起是为前提条件,现在国内的智能手机价格普遍在大众用户的心理承受线以上,虽然不乏价格低廉的,但是在性能上却严重缩水。真正意义上来说这些并不是合格的移动互联网终端。除去价格,手机上网的收费也是让大部分用户望而却步。很多普通用户不知道GPRS流量如何计算更不清楚怎么样去查验剩余流量,最后导致使用过量而产生高额的费用。移动数据网建设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需要运营商方面更多的投入。最后如何能让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感兴趣,用户体验至关重要,虽然这一切充满魅力,但对普通用户而言这并不重要,经济实用是大众化的趋势,这一观念需要时间慢慢改变,就与当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一样。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十余年的网络实战经历
  •     互联网的历史,一般。
  •     用时间线贯穿,用用户需求勾勒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其背后的本质缘由
  •       这本书不应该当成一本编年史来读,毕竟不是一本历史书籍,如果单纯将其定位为一本互联网的产业历史书籍,那绝对是过于薄弱了。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些产业历史中几个关键点和关键企业,不过是为了讲述用户需求在这些关键点上的变化进程,以及这些关键企业的成败与用户需求的关联。  全书前部分的分析和讲解有点偏弱,这确实是美中不足,中后部分的章节逐渐深入,从中可以借鉴到的经验和知识慢慢增加。  用户需求这个命题,是互联网产业中的一个基本面,这本书也算是国内第一本全面探讨这个命题的作品。讲清楚用户需求这四个字,232页确实不够,如果能够更加深入和专业一些,相信会更有价值。对于作者的这一尝试,我认为还是值得鼓励的。
  •     很不错 根据推荐买的同事买的太多了 还没来得及看
  •     书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写,不过感觉有些生硬
  •     互联网成长的历史,用户需求为王。
  •     互联网的核心是开放与共享,平等与自由,互动与虚拟。是的,听上去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几个乌托邦世界里才会有的词语,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你还是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中国道家学说之“道”有很多含义,道是阴阳,是过程,是本源,是规律,是法则。说到底,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顺应道,则和谐发展;违反道,则坎坷失败。不妨看看,这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之道——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
  •     这算是一本互联网的历史书。
  •     了解互联网行业
  •     非常值得一读
  •       在路边用手机上网的摆地摊者,在网吧里边吃盒饭边玩游戏的大学生,在劲舞团里疯狂的90后,在地铁上阅读和回复邮件的白领们,你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吗?你知道他们喜欢上什么网站,看什么新闻吗?如果你只是了解自己所工作和生活的圈子,把自己当成典型用户,认为全中国的大部分网民都跟自己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谁是我们的用户?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为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所需要的服务?---这本书中讨论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互联网人士深思。
  •     历史线较《沸腾十五年》清晰,加上一些作者自己的评论和理解,关键点还在于需求二字
  •     人的需求大都来自于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基于用户自身认知基础上的心理需求或生理需要,还包括随着自身认知变化的心理需求或生理需要的变化。当“天性”在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中达到足够量级时,才有可能成就对应需求和对应量级的商业模式。事实上,除了上帝外,没有人可以对此“天性”做出任何所谓的创造,任何互联网企业所做的不过是去“直接满足”或者“引导挖掘”。----《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很喜欢书中的这一段,加上前后文,以及对于互联网各个产业节点上的讲述和分析,非常精彩,受益不少。
  •     中国互联网简史。
  •     好书。互联网扫盲!
  •     感觉像一部互联网历史
  •     几本IT历史书读后感1:《浪潮之巅》《浪潮之巅》是今年的新书,不过网络版在07年就开始在谷歌黑板报上连载。由于IT业的节奏本来比较快,加上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IT业的变化,本书出版的时候作者对网络版做了不少修改和补充。作者是google科学家,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入腾讯。这本书是我近年看过的第三本写作水平空前的希望不要绝后的书。前两本是《圈子圈套》和《侯卫东官场笔记》。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曾经或者还站在时代浪潮的高点,得以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出来。具体到这本书,作者的优势在于:熟悉具体的IT技术,熟悉IT业纷繁复杂的事件背后隐含的商业逻辑,另外由于职位的原因,视野比较开阔。概括来说就是高度、深度(IT、商业)与广度上超过大部分的IT书的作者或者IT业记者。本书采用传记体来书写,通过给许多大公司写传来叙述整个IT业的发展脉络,忽略了许多小公司、小事件,结果就是整本书显得很有条理。另外由于作者的技术背景,对书中涉及到的大部分技术问题,都能解释的比较清楚。如果没有技术背景的写手,略微深入的问题就容易出错。本书提到了许多IT界的逸闻轶事,也澄清了一些不实传闻,由于作者的职位、经历...,我认为书中的叙述相对比较可信。《浪潮之巅》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夹杂在书中的或者独立成章专门叙述的商业逻辑的分析。同样由于作者所在的高度,作者可以直接与许多美国IT业大佬直接沟通,许多IT业的商业方面的观点比我以前看过的更合理,比如对摩托罗拉为什么衰落,分析的很透彻。书中写到了许多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例子,作者也给出了原因。不过我认为《创新者的窘境》对这个现象的总结与分析更胜一筹,因为作者发现这个现象不仅在IT业出现,传统的制造业如挖掘机制造、炼钢厂也出现了这个现象。书的最后作者对未来的IT业大趋势也有一些个人的判断。作者认为手机业、亚太地区的电子商务有可能出现下一个市值上千亿的公司。国内的公司作者看好阿里巴巴和腾讯。书中立传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国人熟悉的。书中虽然涉及到许多技术细节,我认为不明白可以跳过,不妨碍对本书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显然有资格像吴晓波《大败局》一样成为MBA教材。2:《十亿美金的教训》也是今年出的新书。这本书抛弃了作者上一本IT史书《沸腾十五年》的编年体写法,与《浪潮之巅》一样使用传记体,显得有条理多了。作者认为这本书不是“互联网大败局”,我读后感觉这个“互联网大败局”正是这本书最好的概括。书中介绍了51.com、3721、ITAT、PPG、分众、港湾、联想FM365、联众、盛大盒子、8848等10家公司的主要的经历,力图分析失败的原因。作者关注互联网多年,资料比较翔实可靠,值得一读。作者林军对这10个公司的失败总结了三条经验,我再概括一下就是当局者经验、技能不足,看不清大局。看《浪潮之巅》,摩托罗拉、雅虎之类的大公司也犯过上面的错误,但是我认为由于美国有200年不间断的商业的传承,有足够多的失败的经验,有斯坦福这样的适合年轻人创业的环境,才能出现盖茨、佩奇、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年轻人,看似没有经验,但是办的公司却能不犯战略错误,迅速做大。另外本书与《浪潮之巅》相比的一个缺憾就是事情太久远了,没有最新的(比如去年的)案例。看这本书才知道当年FM365还和国旅合资成立了国旅快捷公司,要搞网上旅游业务。可惜合作不畅,国旅快捷没做网上业务。看过几本写艺龙携程早期历史的书,都没提这件事。3:《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今年的6月份的新书。作者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在书中试图揭示中国互联网10年来的成败背后的逻辑。作者认为互联网公司成败的原因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个人感觉这个总结不够深刻。跟上两本书相比,作者高度、深度、广度都有所欠缺。作者目前是移动互联职业经理人,全书在移动互联方面的内容比较多。想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这本书也可以做一个参考。4:《沸腾十五年》09年出的书,下面的评论基本是09年写的。从标题看就感觉像吴晓波的几本书,再看书的风格,更像。看到书的后记,果然说受到过吴晓波的指点。总结了15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大事。编年体,头绪比较多,作为一本书来看,有点乱。想了解这15年来的历史,这是为数不多的参考书。5:《IT通史:计算机技术发展与计算机企业商战风云》翻译书,05年出的。书中的内容截至到04年。目前已经基本没有读的必要了。编年体,同样头绪繁多,读起来感觉有点乱。6:《IT史记》方兴东写的。一套共4本,04年出的。买了两本。没看。现在应该也没有读的必要了。 阅读更多 ›
  •     写得很一般,很浅
  •     到处可见从互联网上面抄的痕迹。可见天下一大抄,跟名字完全不匹配。
  •     很多互联网业内从业者(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身边的很多)都喜欢将国外成功的模式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很少能放低身段去观察和发现存在于“普通老百姓的互联网”的需求。... 阅读更多
  •     如果这是2007年出的书,我还相信,2011年了,请不要把用户需求当成教科书了,亲。尤其是书的各个地方都挂满了和所谓名人的赞美,让我想起人人都是PM这本书,微创新也请换好一点的纸张。谢谢
  •     根据数据分析互联网趋势,就是数据分析太文字化,多点信息图的展示形式可能更有可读性了
  •     很像《互联网创业启示录》
  •     i miss u much
  •     说解了互联网划展历史的根本原因,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     一本回顾中国互联网的简史
  •     对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有很明晰的介绍和总结。反复强调用户需求的概念,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分析各个时代出现的成功互联网产品,很精准透彻!
  •     有点名过其实了
  •     “如何做好产品?到一线去,所有人” @小小财神
  •     用户需求角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     这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简史,讲的是用户需求。印象最深的是瀛海威和8848等拓荒的先驱者。在当时还谈不上用户需求的领域里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却作了别人的嫁衣。正如作者所言,瀛海威做了太多本该是政府做的事情。
  •        六度分割理论是指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这一个理论,我们每个人的社交圈都可以被放大形成一个大型网络。把这一理论对应到互联网中,就等同于现在的SNS。... 阅读更多
  •     不怎样,就一本IT中国通史~ 读史以明鉴咯,for IT入门者
  •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有点像中国版的《浪潮之巅》,其中讲述了中国互联网从20世纪8、90年代发展至今的历史,讲述了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本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入门级书籍。
  •     写得过于流水账了,对完全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的人可以看看。
  •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承讲述了中国互联网在用户需求不断升级中的不断发展,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紧密联系。 虽然目前只看了两章,但是了解了很多,也得到很多启发。此书千万不能以读小说的形式去看,一定要细细品味感悟思考,一定会给我们在日后的网络营销上以重大启示。
  •     互联网的历史,如果要是其他行业的话大概要从工业革命开始了,还好互联网才20多年。历史,鉴古通今之用
  •     了解互联网历史的一本很好的书
  •     感觉还可以。算是一本入门书吧。以后估计还要看更多这类的书。
  •       谁眼中的互联网,感触非常深刻,也深有体会,比方说QQ,我们不会觉得打开qq,然后视频这一系列操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就我们自身的体验,目前几乎是完美了,没什么可改进的。  但是,我们的父辈,要输入qq号码和密码,然后登录,这一系列的动作却非常有难度,就好像我第一次拿到了ipad 找不到开机的地方一样,刚开始妈妈要上qq和妹妹视频,又忘了怎么操作,对父母辈的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何况在注册qq号码时,还需要邮箱验证,那就更困惑了。  就像作者书中强调的:降低用户学习成本的一个途径是向 已有的传统产品看齐,比如IM的操作可以借鉴手机。如果要做的产品是大众化的,那就必须把用户当傻瓜,将产品像傻瓜相机看齐,让用户不需要思考就能马上会用,当产品需要越少的操作 就能用上时,该产品就能吸引越多的用户
  •     太笼统,象是一个刚毕业小编写的,不象互联网入行多年的人写的
  •     收获颇多。系统性整理学习!
  •     不错,有一点启发作用
  •     断断续续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而且是越到后面读得越快。不知道坐着Mull He为何方神圣,但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混乱的逻辑,互联网人的思维很发散,但也不能如此跳跃。作为初入行者,我越读越混乱,看看一级目录就知道了。讲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其中谈到了很多公司但没有一家能深入剖析,浅尝辄止的介绍。这种书还能评8分,只能说豆瓣水军太多。现在世道是只要是个人,看了点东西就迫不及待出书,质量堪忧啊。
  •     实在惭愧,从业互联网5年多了,对中国互联网的起始都不是很清楚,大都是片段性的了解,这也跟我的专业领域有关,长期从事项目的开发,很少有多余的时间去系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很希望自己在原有的技能上,也能对行业知识掌握和熟悉,能锦上添花,渴望有本比较系统的书籍,可以好好阅读一番,这是多好的事儿呀。非常庆幸在sina微博里看到这本书了,大概看了下目录和几段前面的章节,俺高兴坏了,作者从很专业的角度讲述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到现在,并且很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标题和文字也用的诙谐可爱,阅读起来心情也轻松愉快。在卓越买的,才看了2章,每天晚上洗完澡,躺在床上,最期待的事儿,就是看这本书啦,hehe~~!
  •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本书开始!
  •     写得很有灵气。
  •     the history of internet~
  •     不错的书,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互联网的主要发展历史和趋势做了分析。作者有很好的专业水平,有些地方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个别地方有些煽情。
  •     图书包装考究,送货很快,服务到位
  •     看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有2个多月了,加上在自己工作中的结合运用,受益良多,订购了《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新书,也准备仔细阅读一下。用户体验是术,用户需求是道,缺一不可,成为一位优秀的PM,不易。感谢2位作者。
  •     很不错啊,从历史,从分析,再总结,读后收货还是蛮大的~虽然没有浪潮之巅好看。四星,改天写一篇书评
  •     不错的互联网知识普及书
  •     电影的情节一直左右着我,不过书的结尾完胜电影。
  •     通俗易懂,以时间为轴,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用户需求和互联网发展的相互作用和演变。
  •     互联网入门书籍。本书中心主旨就是:用户需求是产品成功核心关键。
  •     正好最近也看了周鸿祎对于产品的简介,引人深思啊… keep it simple,stupid
  •     互联网发展历程扫盲
  •     当中国互联网界的历史书看
  •     当休闲读物买的,可以当互联网发展史的教科书了。不错不错!
  •     太山寨了
  •     纵贯地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讲了很多故事,长见识。但论述略表面化,商科气息浓厚。
  •     互联网编年史,还不错
  •     视角独特,值得一读!
  •        读这本书的前面1、2章的时候还没有找到感觉,比较平淡,读到后面,再回头去看前面的目录,我发现这确实是一本以用户需求为主轴来探讨15年来中国互联网的作品,每个章节中都以用户需求为前提来讲解中国互联网这些年来在各个领域中个变化和发展,只是有的章节着笔较轻,有的章节着笔较重。... 阅读更多
  •     每天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体验和需求是才目标用户想要的,如何才能摒弃那些并不讨好目标用户的设计。一本好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     : TP393.4/1173-1
  •     11.13~12.12
  •     看的是第2版,介绍了截止11年10月份之前互联网行业的大致走向,收益最大的是第6章的用户需求分析,值得看一看。
  •     拼凑瞎编的一本浅薄的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