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笔下的她们

出版日期:2015-6-30
ISBN:9787020106579
作者:弗吉尼亚·吴尔夫等
页数:358页

作者简介

方方作序
苏童、毕飞宇推荐
本书选编了27位女作家的30篇短篇作品,共同特征就是作品主角都是女人。正如埃米娜•西克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所说,“真正打动我的是她们无限丰富的个人素质:就像你无法谈论一种潜意识与另一种潜意识相类似一样,你无法整齐划一、按规则编码、分等分类地来谈论女子特征。妇女的想象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像音乐、绘画、写作一样,她们涌流不息的幻想令人惊叹”,本书就像世界文坛的女作家们笔下的诸多女人欢度的狂欢节,读者可以在选篇的女人身上看到自己思想的影子,生活的影子,读完可能哈哈大笑,可能低头啜泣,总之有所触动。
希望这本在当前快节奏、缺乏安全感的都市生活里,给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以温暖和力量。
本书另附16面精致彩色插图,附赠2张彩色明信片。

书籍目录

序——方方
第一辑
忧伤小姐——[ 美国 ] 康斯坦丝·费尼莫尔·伍尔森 著,李晋 译
浅尝辄止的人——[ 美国 ] 伊迪丝·华顿 著,龚容 译
花园小屋——[ 美国 ] 威拉·凯瑟 著,薛鸿时 译
一小时的故事——[ 美国 ] 凯特·肖班 著,葛林 译
新 装——[ 英国 ] 弗吉尼亚·吴尔夫 著,张玲 译
脸——[ 英国 ] 莎拉·科利尔 著,匡咏梅 译
第二辑
高级的人——[ 日本 ] 松村荣子 著,吕莉 译
献给伊萨克·巴别尔的敬意——[ 英国 ] 多丽丝·莱辛 著,叶丽贤 译
钥匙孔——[ 罗马尼亚 ] 西蒙娜·波佩斯库 著,高兴 译
松节油——[ 罗马尼亚 ] 阿德里安娜·彼特尔 著,张志鹏 译
夕 阳 ( 外一篇 )——[ 日本 ] 吉本芭娜娜 著,吕莉 译
猎猛犸——[ 俄罗斯 ] 塔吉雅娜·托尔斯泰娅 著,陈方 译
离别的礼物——[ 爱尔兰 ] 克莱尔·吉根 著,马爱农 译
克洛丽丝——[ 罗马尼亚 ] 玛丽娅 - 卢伊扎·克利斯戴斯库 著,李鸿 译
第 三 辑
改 变——[ 美国 ]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著,刘莉莉 译
信 物——[ 捷克 ] 雅尔米拉·哈谢克娃 著,刘星灿 译
长途电话——[ 德国 ] 玛丽·露易丝·卡施尼茨 著,赵侠 译
萨拉热窝失恋记——[ 英国 ] 费伊·韦尔登 著,黄梅 译
瞪 眼——[ 英国 ] 多丽丝·莱辛 著,杨振同 译
电 话——[ 日本 ] 吉本芭娜娜 著,李萍 译
爸爸,快跑——[ 韩国 ] 金爱烂 著,薛舟 徐丽红 译
第 四 辑
肥硕的埃乌尼丝——[ 乌拉圭 ] 安德莱阿·布兰盖 著,赵德明 译
美女之身——[ 俄罗斯 ] 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芙娜·乌利茨卡娅 著,周立新 王志耕 译
当男人给你打电话的时候——[ 西班牙 ] 索莱达·普埃托拉斯 著,尹承东 译
发 现——[ 南非 ] 纳丁·戈迪默 著,邹海仑 译
亚历山大·科哈诺维奇的错误——[ 俄罗斯 ] 伊丽莎白·拉文斯卡娅 著,万海松 译
失眠的人——[ 以色列 ] 吉娜·鲁宾娜 著,孔霞蔚 译
可笑的悲剧——[ 法国 ] 阿丽丝·科蒂 著,朱延生 译
幸福的结局——[ 加拿大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西木 译
编后记——周晓苹(本文选编者)

内容概要

女人应该有一本专为她做的小书,展示她的美丽与哀愁。这本文坛女文豪的合集便让女人们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一顿精美的阅读晚餐。这本小说集是跨越了三个世纪、来自十五个国家、共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所写下的作品。弗吉尼亚·吴尔夫、伊迪丝·华顿、威拉·凯瑟、凯特·肖班、多丽丝·莱辛、纳丁·戈迪默、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费伊·韦尔登、吉本芭娜娜、松村荣子、金爱烂、克莱尔·吉根、塔吉雅娜·托尔斯泰娅……看看这些声名赫赫的女人如何书写女人。


 她们笔下的她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您正在翻阅的这本名为《她们笔下的她们》的小说集,是跨越了三个世纪、来自十五个国家、共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所写下的作品。世界上所有女性最初的写作,似乎都是来自爱情或婚姻的刺激,此外便是日常生活的贫乏无趣。这样的内容,自女性进入写作那天开始,连绵不断,一直延续到今天。为爱与无爱,为婚姻的幸与不幸,为生活的日常与无常,诸如此类。无论时间相隔多久,无论空间相距多远,无论肤色黑白红黄,亦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当女性拿起笔来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多半都是直奔这类主题而去。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手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心情和内容却都大体相近。翻阅这本有着选编者和编辑深长用意的短篇小说集,我们看到的尤其如此。或许社会缘故,或许生理原因,女性的写作,多会以一种她们特有的惯性方式在一个小世界里打转,我们有时将这个世界称为“自我”。她们不像男性那样,以宏大的视野,关注于世界各种风潮涌动和各类人性厮杀。她们不。她们大多以微小的视角,关注于自身之情感起伏,身边之日常琐细。在男人们忙碌地整理世界时,她们更愿意整理自己;在男人们热衷于叱咤风云时,她们更愿意伸手抚摸人心。她们的写作或许不广阔不恢宏,但她们却会从某一微点出发,慢慢行走。她们经常会走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并且走得异常深远,从而抵达某种深刻。有时这种深刻,男性读者难以体会得到,而女性读者则轻易便能心领神会。或许是性别差异而导致女性作品中暗藏着某种生理密码,而破解这种密码的惟一途径,则只是性别。所以,很多女性作家的作品,在被同性读者一派叫好时,男人们却两眼茫然:觉得这样的细碎有什么可以称道的?这可真是件没办法的事。 要说起来,现实的局限,使很多的女性写作者的目光无法向外望得更远。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她们无权也无力投入进这个大千世界,她们无法去关注或观察芸芸众生的生生死死。她们甚至没有条件远行,亦无机会去领教宦海沉浮。世界于她们,就是窗外的世界。而文学于她们,则成一块手绢,就是用来抹擦眼泪。所以,她们的文学,走的是一条自我倾诉的路,一条向内观照的路。久之而成传统,成习惯。她们关注自己心情,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存在。甚至,关心自己的衣服是否得体,自己的形象是否好看,自己的体型是否招人喜爱,诸如此类。这果真是一个狭小的个人的世界,甚至有些孤单和清冷。她们自尊而又自卑,长久地在婚姻和自由之间挣扎。她们都有一颗不被人理解的内心。她们在自我觉醒中倒越发苦闷。她们越不得解脱以及越加苍老。就在这样小世界中,我们难以看到多少与世界的正在发生有所关联的事情。涉及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是无多。但我们能看到的却是一个个的真人。一个个鲜活的、天真的、简单的、有知和无知的,有情和无意的人——无论作品中呈现的,还是作品后隐藏的。她们通过真切的个体感受以及对细腻的观察描述,来映照整个世界的形状,来表达整个社会的气氛。她们在男人们勾勒的世界版图上穿行,用自己有血有肉的肢体去丰富每一个板块,为这世界所有的人生提供细节。更重要的是,阅读着 “她们笔下的她们”,我们得以从琐细的生活和自我的絮叨中,看到锋芒。准确地说,是看到了斗争。整本书中都能让人察觉到这种斗争之所在。几乎所有女人,都处于斗争状态——尽管她们的斗争手段不尽相同。因为所有的女性都想要拥有自由的身心,想要成为独立的自己。然而现实之残酷,告诉她们这些都只能是个人梦想。事实上,这种梦想甚至相当遥远。她们所能的,只是将内心的愤懑诉诸文字。她们为自己构筑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在那里,她们与世俗斗、与传统斗、与长辈斗、与男人斗。甚至,更多的时候,是与自己斗。而每一篇小说我们都能看到斗争的结果:满纸辛酸泪,叹息复叹息。其实在一个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斗争,除去失败,别无他路。不禁想到我们自己。自1907年中国女作家陈衡哲写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距今已快百年。生活已然天翻地覆,但女人的表达却依然如故。表面看来,女性已经如同男人一样,爱情有权,婚姻自主,并且可以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视野,甚至爱情已获权利,婚姻亦得自主,外在的反叛甚至已然令人咋舌。但实际上,放眼当今世界,无数女性依然强烈地想要依附于男人。她们大多数人被解放的只是身体,内心与灵魂仍囚于笼中。因此,一直走在前沿呼唤女性觉醒的女作家们,依然肩负责任。读罢本书,产生上述感想。在此写出,与大家分享。权当作序。方方2015年2月5日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伊迪丝•华顿,凯特•肖班、多丽丝•莱辛……在一连串耀眼名字的背后,在她们用文字拼凑起的一个个“她们”中间,我看到了我自己。感觉就如同,一套一万块的拼图,每一块背后都藏匿着一部分故事,一部分性格,一部分记忆,一部分经历。跨越了时间、空间、认知的不同,经历了文化背景的逆转,在不可思议之处,居然出现了种种奇妙的契合点。我在想这是不是只属于同性别间的一种力量和默契,类似于一本密码册,由女人写就,由女人读出,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有无数意象暗藏其中。这是我最近在读的《她们笔下的她们》,读得很慢,但做得这么漂亮的一本书,似乎读着也并不嫌慢。前两天我把五千年没听过的USB又找出来插在了车上,那个USB里存的大多数是许久之前下载的歌和许久之前常听的歌,时间啊,让很多情绪转瞬间就变得古朴起来。所以最近的上班和下班,我都在听着这些5-10年前听到腻,但如今听却有丝丝缕缕闪回的记忆被勾引出来的音乐。我一边听一边发愣,一点也不嫌红灯时间太长、路程太堵。于是我立刻想到了这本书,想到了绿妖在她某一篇写林忆莲的文字里说过的一句话,“在精神层面与命运的交错间,陪女人到最后的,只是女人。”所以敲这段字的时候,我完全不想像一个认真客观的读者那样分析篇目的选择、作家的风格、时代的烙印,我只想说我自己。现在有个颇傲娇的词,“用户体验”。所以说如果“生活”是一件试用期超长的产品,在年纪达到30+以后,由我自己或对或错一点点实现的产品属性,这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难以名状。每次想在冲动之下下个定论或者总结,三秒钟之后就萎缩成了“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节奏。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她们”笔下的“她们”帮了我的忙,“她们”又丰富又迷离,从童年到暮年,写的都是关于自己,关于世界,关于感情的散落一地的碎片,拼起来就是一张“我懂你”的知心姐姐脸。并且这个“懂”字,只有女人能够做到。就像我自己,我遇到一个男人,恋他,爱他,嫁他,给他生娃,和他吵架,与他和解,但在经历了这一个人生的小循环之后,他依然不是很懂我的人。曾经觉得一切心情都想讲给他听,但现在我发现,很多的情绪,他永远不会懂。最懂我的,只有我自己。听着很多年前听的歌,看着很多位女作者写的文字,记忆就像穿了500双不一样鞋子的蜈蚣,千回百转,千回百转,但某一部分的心却始终没有变过,只有我曾经到达,只有我知道,只有“她们”懂得。因为陪伴女人的,始终是女人,也只能是女人。
  •     文/文小妖翻开这本书时,一大串女作家的名字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好像一场盛大的文字欢宴,悄然开始……都说女人是天生的第六感生物,更何况是一群心思缜密的女作家们,她们以女人的视觉、观感,有效准确地分析出女人的质地落差。开篇的三位美国女作家康斯坦丝·费尼莫尔·伍尔森、伊迪丝·华顿 、威拉·凯瑟 或多或少都受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影响,特别是伊迪丝·华顿深受其美学思想的影响。因而她的《浅尝辄止的人》中塞斯代尔与魏尔文夫人之间的一场心理较量重现了亨利·詹姆斯小说擅长的心理分析。每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大概都是有迹可循的,在现实里可以找到。这本书里的女作家们跨越时间、空间距离,她们笔下的她们,也许是你,也许是我,都可以在她们的文字上寻得影子。小书分为四辑,兼容性强,适应面广泛,不同年龄段的女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故事中找到入口,单恋的女孩可以在《献给伊萨克·巴别尔的敬意》中找到纯纯的暗恋;待嫁的女人亦可以在《猎猛犸》里读懂属于自己的心情;初为人母的女子也能在《改变》中学会思索……这本书让每个人从中各取所需,感受不同年龄段的心境。书中的故事记录了女人每个阶段的成长过程,或酸、或涩、或甜、或苦,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蜕变,文字记录下那微小的细节,值得反复细细品味。这本书一旦阅读起来就再难放下,每个女作家写的故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玛丽·露易丝·卡施尼茨的《长途电话》里,每个人对着电话“叽里呱啦”的一通倾诉,就向所有人讲述一个完整且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费伊·韦尔登的《萨拉热窝失恋记》中,一段讲述“我”与教授的师生恋,下一段又插入至今仍被塞尔维亚人认为是民族英雄的普林齐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事迹,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最后却在结局时融合,让人恍然大悟。另外,凯特· 肖班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和莎拉·科利尔的《脸》篇幅较短,数千字的叙述,结尾让人感到惊艳,凯特·肖邦对马拉德夫人心理变化的描写,莎拉·科利尔脑洞大开的想象,简直让人忍不住读上几遍的同时,又倍感意犹未尽。吉本芭娜娜笔下的《电话》让我第一次对“小三”产生了同情;安德莱阿·布兰盖的《肥硕的埃乌尼丝》和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芙娜·乌利茨卡娅的《美女之身》让我看到了灵魂与外表皮囊的战争;克莱尔·吉根的《离别的礼物》让我惊异于人性的黑暗……我看这本书,看女人写女人,隔着不同的年龄差,隔着大西洋、太平洋,隔着不同宗教信仰种族,她们用文字发声,发出共振,借笔下人物建立精神构造。我与每个女作家对话,听她们讲故事,她们的故事从来都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她们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让我沉溺在一个个故事里,体会沉醉在文字里的酣畅淋漓之感。九天,每天阅读3个故事,在回味与不舍间,最终,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幸福的结局》为这本书划上了一个句号。诚然,无论故事最终的结局何如?这似乎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过程,每个女人在这个过程里的成长、收获,以及承担、接受……这场文字欢宴是她们思想释放的狂欢;同时,也是引发读者心灵共鸣的狂欢。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各国女作家每人精选一个短篇,装帧也美~喜欢阿特伍德、克莱尔·吉根的两个短篇。
  •     总体来说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许多作品都闪烁着动人的灵光。不过,还是要说,真的没有人像我一样对这本书的装帧深恶痛绝嘛?对于这样主题的一本书,配上“(青春)女性畅销书”的外衣,让人恨不得包个书皮……
  •     她们笔下的故事,无非是生活中的琐事,但正是因此,反而让我觉得这些故事特别贴近生活、贴近自己。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收录的作品,其作者均为女性,这些作品的主人公也均为女性。另,这本书装帧真精美,小开本方便出门携带,赞!
  •     开篇的序不喜欢,第一篇翻译很烂,第二篇翻译更烂,第三篇翻译还不错。。。。看来是每个人翻译每个人的作品集,,作品定位大概跟我想的偏差比较大。。。。已弃!
  •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不管是一百年前还是现在,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情感需求都是差不多的,即使是不同国家的也一样。有很多文笔细腻的小品,最喜欢《花园小屋》这一篇。装帧精美,排版用心,可以买来送礼。
  •     A new baby!
  •     一半
  •     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