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50258171
作者:(美)丹尼尔•克莱恩
页数:281页

作者简介

苏格拉底说,人要过一种美好、公正的生活,而不是毫无约束地嬉闹作乐。他的学生、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卜却认为,“纯粹的快乐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眼里,“不想太过悲惨的话,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不过,罗素却认为叔本华本人其实是一个生活放荡享乐的伪君子。——在最烧脑的哲学生涯中,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头脑是如何思考人生意义的呢?
从伊壁鸠鲁到尼采,从叔本华到萨特,关于“如何尽可能活出最棒的人生”,藏在39个哲学金句里的生活智慧。

书籍目录

前言
1.“莫因渴望你没有的,而错过你已拥有的;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
2.“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知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
3.“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将会终结所有拥有感知力的生物的痛苦。这项工程虽然雄心勃勃,但在技术上切实可行。它不但具有工具理性,而且还是道德义务。”
4.“生活摇荡如钟摆,于痛苦与无聊间徘徊。”
5.“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命是否值得继续,就相当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一切——诸如世界是否是三维的、精神有九种还是十二种范畴——都要位列其后。”
6.“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将会是相信自由意志。”
7.“存在先于本质。”
8.“从存在中收获最大成果和快乐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9.“大自然以其惯常的善意,注定了人直到完全失去了活着的理由之时,才懂得该如何生活;直到无力再享受鲜活的快乐之时,才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
10.“头脑里的货,至少和身体里的货同等重要。”
11.“有老朋友的幸事之一就是,你可以尽情在他们面前犯傻。”
12.“我们的语言精明地体悟到了独自一人所包含的两种意味。它创造了“孤寂”这个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痛苦。它还创造了“独处”这个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荣耀。”
13.“爱情是两个不同的身体里住着同一个灵魂。”
14.“当你生活时,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环境在变化,人们进进出出,如此而已。从来不会有开始,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无缘无故地。这是一种没有止境的、单调乏味的加法。”
15.“对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并不比一只牡蛎更重要。”
16.“首先,一切都不存在;其次,就算有东西存在,人类对它也一无所知;第三,即使对它略有所知,也无法将它传达或解释给旁人。”
17.“爱斯特拉冈:咱们老是想出办法来证明自己还存在,是不是,狄狄?弗拉季米尔:是的,是的,咱们是魔术师。”
18.“为这个世界找不到任何意义的哲学家,并非只关心纯粹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还想证明,在自己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做事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对我而言……无意义这一哲学,本质上是自由解放、性和政治的工具。”
19.“如果你有哪怕一点儿想象力,做决定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有那么多可欲的选择时,与其他选项的可欲性之集一比,似乎没有哪个选择会在长期内令人满意。虽然和其他单独的某个一比,这个选择并没差多少。”
20.“在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中,我们读到了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全部精髓。‘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构成了功利主义道德的完美典范。”
21.“我认为,对世界的状态唉声叹气没什么意义,除非你能想到什么方式来改进它。否则,别劳神写书了,去找个热带海岛,躺着晒太阳吧。”
22.“一个在诸行中都力求做到善的人必定会遭到毁灭,因为有太多人并非善类。”
23.“我们的道德心弦……就是被用来拉扯的,但不是远远地拉。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它在道德上对我们有益,而是因为关心自己和周围一小群人,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实际上,关心其他人群——竞争对象——对我们的生存帮不上什么忙。如果真要怎样,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该是负面的才对,因为我们是在和他们争夺资源。” 61
24.“人们因陈年旧事受到的惩罚,应该比他们因为近期所做之事受的惩罚更少一些,甚或完全不用惩罚。”
25.“上帝不存在,而他的生母是玛利亚。”
26.“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27.“宗教是唯一一种我们/他们的思维能达到超验意义的活动。如果你真的相信使用正确的名称称呼上帝,便意味着永恒的幸福和永恒的受苦之间的天壤之别,那么恶劣地对待异教徒和非信徒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我们的宗教分歧所蕴含的风险,要远远高于部落主义、种族主义或者政治产生的风险。”
28.“一点点的哲学会让人的思维倾向于无神论,但是对哲学的深究又会使人心转回到宗教上去。”
29.“我看到了神圣存在。恐怕我得把自己所有的著作和观点都修订一遍了。”
30.“不光是说我不信仰上帝,同时自然希望我的信念是正确的,而是说我希望世界上根本没有上帝!我不愿意有上帝存在,我不想宇宙是那个样子的。”
31.“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
32.“每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它被以前与以后的永恒吞噬,想到我占据的甚至是能看到的逼仄空间会被无限浩瀚的空间吞没,而我却对它一无所知,也从未被它知道,我便惊恐不已,同时又惊异于我是在此处而非彼处。因为并没有什么理由解释为什么是在此处而不是彼处,为什么是此时而不是彼时。谁把我放到了此处?又是谁下的命令和指示,将这个此时与此地分配给了我?”
33.“你是由和地球一样古老的物质组成的,其中三分之一的年龄甚至和宇宙相当。不过,这是这些原子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聚集在一起,并且认为它们就是你。”
34.“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如果我们不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此刻活着的人,也就永恒地活着。人生之为无穷,正如视域之为无限。”
35.“要活得好像你是在活第二次一样,好像你第一次活的时候做错了什么。”
36.“未经省察的人生当然值得过,但没有真正活过的人生值得省察吗?”
37.“如果你相信感到难过或者忧虑足够久,便能改变过去或未来的某件事,那你一定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的另一种现实体系当中。”
38.“要把每件事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去做。”
39.“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后记
术语表
致谢
译名对照表

内容概要

丹尼尔·克莱恩(Daniel Klein)
美国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曾与托马斯·卡斯卡特(Thomas Cathcart)合作出版超级畅销书《柏拉图与鸭嘴兽一块儿上酒吧》(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还是其他25本图书的作者或合著者。现和妻子生活在马萨诸塞州西部。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最初看见这本书的简介,哲学、思考,39个哲学金句……正准备默默的点个叉,鼠标上移时,有一句话撞进我眼里:.“莫因渴望你没有的,而错过你已拥有的;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伊壁鸠鲁)。可能是因为最近被办公室的矮胖旗袍女整的人生低沉灰暗,这句话就一道披着金色的阳光,瞬间照进我心灵的窗,阳光暖了整个心房,光线里飞舞的尘也变得生动起来。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我,对未来的憧憬不过是有份稳定的收入、有个有爱的家、有充实的生活。时光兜转,多年前的渴望现已实现,却又新添许多欲望。朱光潜先生写到: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话,在千年以前,也曾被伊壁鸠鲁说过。伊壁鸠鲁是一位谨慎的享乐主义者,他的这句话含有两个显著观点:一是目光放在别处太多,就会忽略已拥有的;二是追逐渴望的目标之后,必然会开始下一段渴望,从而进入无休止的渴望——追逐——实现——渴望的循环。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想起转笼里的天竺鼠?每一天、或者说这一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的追逐,甚至可能在追逐的漫长岁月中,忘记是为了什么而追逐。伊壁鸠鲁认为的快乐是无忧无虑、知晓感恩的,只有我们摈弃人类的恶习--欲壑难填,不停的阻挡心中的欲望,才可以追寻生活的乐趣,享受当下,莫待来日。 另一个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卜,比起伊壁鸠鲁的小心翼翼,显然更像我们所理解的享乐主义者,他崇尚极致的享乐,只要是让自己感觉到快乐的,就去追求,以这种原始的、动物般的方式去追寻。“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智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亚里斯提卜和伊壁鸠鲁让我们了解到哲学领域,纵使是同一学派,在继承和流传中,也都充斥着许多不同的声调。哲学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辩和证中,启发人类的智慧。早年间的享乐主义者们在为快乐的真谛争论不休,后世的哲学家们提出靠科技来终结人类的痛苦感知。人的肉体接上各类电极,思维却在虚拟世界里恣意生活,这不是科幻电影,我们聪明勤思的哲学家们早就争论过这些问题,然而这种人为的阻挠人身感知的事件真的有其进步意义吗?这事儿至今仍争论不休,也许等到真的诞生了这种科技,才有强而有力的论据吧。享乐主义者们忙着在生命中体验快乐,悲观主义者们却诉说着痛苦与绝望,“大自然以其惯常的善意,注定了人直到完全失去了活着的理由之时,才懂得该如何生活;直到无力再享受鲜活的快乐之时,才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贾科莫·莱奥帕尔迪)在我看来,这句话与享乐主义者们的金句都揭示了人类一个不可忽视的共性:不断对未曾拥有的东西产生渴望。如同这本书的名字: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人类,可不就是这么矛盾?即便再珍惜已拥有的,仍难免渴望未得到的。有的渴望毁灭了一个王朝,比如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有的渴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比如第一盏灯的发明者汉弗莱·戴维。科学家渴望征服世界,哲学家渴望诠释人生。哲,义哲,知也,中国人用来形容善于思辨,学问精深。与希腊语philosophia(热爱智慧、追求真理)语义一致。哲学是烧脑的学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披荆斩棘,哲学史上的哲学大家们,则是聪明又可爱的人。丹尼尔(本书作者)把伊壁鸠鲁称为“稀有哲学家”,评论亚里斯提卜背弃导师苏格拉底的行为,需要极大的勇气,这种生活化的评论鲜活了纸页上的名字,立体了站在智慧金句后面的人。丹尼尔和我们分享了他整理的三十九则哲学金句,用辩证的顺序(作者本人则称之为随意)来排列这些句子,让整本书的结构如行云流水,章节之间不会有强硬衔接的违和感。作者用口语化的解读和许多富有哲理的趣事让我们了解到:哲学虽然烧脑,但一点也不无趣,天马行空是激励人去思索求证的重要动力之一。这本书的译者李鹏程也将内容翻译的十分顺口,还经常蹦出“人艰不拆”、“颤抖吧”、“金句小王子”之类诙谐的词语,读者在乐呵的同时更容易理解。这本充满哲学辩思的书不能帮你成为一个哲学家,但是却可以助你思考人生,弄懂那些不停更迭的欲望和持续的渴望。文/团团花哚 2015.09.28
  •     警句爱好者——苗炜(转载自苗师傅微信号)我原来做杂志的时候,曾经编过一个叫“声音”的栏目,就是到处搜集一些有意思的名言,这个栏目我编了17年,有时候囫囵吞枣,看到什么有意思的话就抄录下来,没查找出处,也没去核实。我当然明白,一些有意思的话,得放在上下文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但也不可否认,名言或警句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会从浩瀚的文本中脱颖而出,到处流传。如今这个世界,把许多事情都压缩在140个字或者70个字母中表达,警句似乎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书叫《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题目本身就是句俏皮话。作者丹尼尔•克莱恩,哈佛大学哲学系毕业。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就爱搜集警句,拿了一个小本子,抄了不少。多年后他再次翻阅这个小本子,觉得有必要将这些句子拿出来跟读者分享,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全书一共列出39个句子,每个句子都附有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这种文体也适合碎片化阅读,坐在地铁上就能看两段。克莱恩的哲学素养,都体现这些句子的选择和阐述上。比如题目中的那句话,来自一位美国的神学家,他的意思是,人可以苦心孤诣地思考神圣,但他无法摆脱有限的大脑思维,不可能全然领悟超然的价值观念。我们有能力去沉思人的必然死亡、善与恶、生命的意义这些大问题,却也总会陷入当事者迷的境地。克莱恩似乎特别想提醒读者注意,人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所以他还选择了大卫•休谟的一句话——对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并不如一只牡蛎更重要。克莱恩说他年轻时抄下这句话,自己渐渐走到了生命的尾声,又在休谟的这句话中得到了慰籍。克莱恩讲述了“生命意识”,并没有什么哲学术语,而是用旅行和电影,他在希腊的小岛上看到了那些曾经统治小亚细亚的帝王的陵墓,一个伟大国王也会变得渺小,他还提到了瑞典电影《芬尼和亚历山大》,电影中的人物经历了生活重重打击,最后在一段祝酒词中赞颂了这个世界——“世界充满了屑小之辈,夜晚业已来袭。邪恶挣脱了枷锁,在这世上如疯狗一样打转,毒害着我们所有人,没人能逃离。那么,就且让我们在欢乐时尽兴吧。让我们仁慈一点儿,大方一点儿,深情一点儿,愉快一点儿。定要如此,何必羞愧于在这小小世界狂欢作乐呢。”阅读克莱恩的书,总让我想到阿兰•德波顿的那本《哲学的慰籍》。德波顿在剑桥读书的时候,也喜欢做读书笔记,抄录警句。据说他毕业时读书笔记有二十多本。《哲学的慰籍》也算是一本高级的心灵鸡汤,书中题目都直接针对我们的问题——与世界不能和睦相处、担心缺少钱财、受到挫折、有缺陷、会伤心、处于困难中。德波顿说,正是由于我们的怯懦,我们才求助于哲学家。相比较而言,克莱恩这本书带有一个老人更豁达的智慧,他围绕生命中一些本质问题来讨论,有哲学思辨,也有宗教意识。“一点点哲学会让人的思维倾向于无神论。但是对哲学的深究又会是人心转回到宗教上去。”世上所有人都忙忙碌碌,还有点儿亢奋,但如果你俯身上去,问问,“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吗?”,这还真是个容易让人崩溃的问题。据说,汉城的汉江大桥上总有人自杀,有好事者在大桥上涂抹了一些标语,“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你会让家人难过的”,“你找到生活的意义了吗?”标语涂上之后,自杀人数成倍增长。是啊,谁也经不起这些终极问题的拷问。再列一个句子,来自这本书——“大自然以其惯常的善意,注定了人直到完全失去了活着的理由之时,才懂得该如何生活。直到无力再享受鲜活的快乐时,才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所在。”再来一句——我们的语言精明地体悟到了独自一人所包含的两种意味,它创造了孤寂一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痛苦。它还创造了独处一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荣耀。
  •     想说,很庆幸遇到这本书。在书架上看到标题《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的时候就被吸引了。无疑,关于人生意义这个形而上的问题,从十多岁到二十多,乃至过了该成熟自立的二十五,我依然疑惑重重,并深感兴趣乐此不疲。这个兴趣有点像好吃的冰淇淋,知道每天都吃或是吃过了会不好,但隔三差五,在某个清晨赖在被窝里不愿起床的朦胧时刻,在某个不太融入聊天的饭局上,在听到深深打入内心的天籁之歌时,在看到天灾人祸不断的新闻时,在察觉身旁或远或近总有人突然消逝不假告别时,它似乎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敲打我并不发达的头脑。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傻里傻气地询问不少人这个问题,有人很认真,有人很惊讶甚至于倒吸一口冷气。遇到这本书,也好,哲学家总会自圆其说,何况作者罗列了那么多位哲学家还一一作了分析,向最杰出的头脑求助总有收获吧。我查了下豆瓣评分和短评,恩,还好不是骗钱的书。试读了 “爱情是两个不同的身体里住着的同一个灵魂——亚里士多德”这一章(别问我为什么首先读的是这一章),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呈现了哲理意味和现实意味都颇浓的爱情观,而且貌似那么有道理。更别说,在前言里,作者Daniel Klein颇为诚恳的介绍和言语中闪现的幽默、诚实。读完后,一则是被作者的细致所感染:每一章的格言警句都标注了作者、时代、流派,丰富又恰到好处的注解,以及最后作者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写就“术语表”,对于哲学爱好者无疑是体贴入微的帮助。有时候,用心与否甚至比观点本身更能博得我的好感。二则,正如在前言中就有所体会,整本书包括结束语和致谢部分,都完完全全体现了Daniel老人诚恳随和又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和这几十年来对哲学的孜孜追求与超级热爱。三则,哲学流派之多之广、哲学意味之深之涩,纵使作者采撷每一派每一位的一瓢一饮,都足以让人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头脑风暴不断同时又深深折服,不论认不认同、明不明白。哎,我是谁啊,怎么能期待自己全部了解全部明白呢(Daniel言“搞清人生的意义?我是开玩笑吧?我以为自己是谁啊”),可这并不妨碍那些会心一笑的只言片语和皱眉凝噎的思维冲击留下来的赞叹不绝。四则,它修正了我一些长久以来的偏见。可以说,把那些我习以为常的小事都复杂化了并条理清晰地剖析给我看,告诉我,没那么简单,也并不如我理所当然的一样。不要轻易否决一个观点,真的懂了它的全部含义吗?又或者,它真的全无价值吗?对了,那么最后它帮助我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了吗?哈哈,既有也没有(说这种话,大概我也有哲学的潜质呢)。但,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自居不可知论者了。和Daniel一样,我也期待着“神圣”显现的一刻,不管它是上帝还是whatever。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了,有点过于浅了。
  •     一切都是幻觉
  •     正值思考的深入期,像是碰到一个老爷爷随口聊天,阅尽事事,无奈又坦然的吐吐槽。你认为生活是什么就是什么,你认为生命意义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整个世界本就是人大脑幻想出来的,哪有什么真实而标准化的人生意义,始于虚无而终于无影无踪,所以来与往均是永恒和无形,这种观点又强化了
  •     饶有趣味的哲学书,由名言到作者自己的经历和见解,有启发
  •     目录有点标题党
  •     表示很难看下去
  •     挺有意思的
  •     2016最喜欢的书。译者也非常棒,想去看他译的其它作品。
  •     嗯,对于我这种智商的人来说是一本启迪的好书。
  •     有些金句确实发人深省,有些不读也罢。
  •     我真的读不出感悟
  •     一般来说不会去看这种书,因为知道自己的哲学思辨能力很糟,容易陷入迷惑。但在书店翻开看到书里一句话,极其猛烈的戳到我把这本书买回来看完了,那句话是“只有一种保持快乐的方式,那就是过着危险的生活”
  •     关于生命意义的零散哲学,然而读完之后感觉似懂非懂……
  •     竟然读出了幽默的感觉
  •     所以这一次,找到了?
  •     看看
  •     适合碎片时间阅读的哲学随笔。
  •     看了一半放哪里找不到了 随之消失的还有我的笔记本 抓狂.但是 真好啊 就目前认知力来说 简直能成为精神开瓶器
  •     非常好笑、好玩的哲学书,内含干货不少,老教授以年轻时抄下的金句为引子,重新讲述自己对快乐、活着的意义等问题的理解,顺带着介绍了不少金句的主人——各时期各国非常伟大的哲学家,如伊壁鸠鲁等。特别要给译者点赞,翻译极其接地气,城会玩!
  •     老妪能解版哲学文献综述。//醍醐灌顶好几回,需要买一本常看常新,警钟长鸣。//作者也是够贫气了,译者也是快赶上作者了。不太喜欢这样的翻译但谁让这书写得好呢。
  •      找到自我完善自我 并且思考很多
  •     散
  •     这本书的概念和结构还是蛮吸引我的,但深读下去不难发现作者也是插科打诨
  •     not bad
  •     很好的哲学启蒙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文字有趣,思辨
  •     生命的意义不是找到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     轻松愉悦,风趣内涵的一本书。感谢Chin的推荐。“活久见”再加哲学专业,老爷子渊博的知识,犀利真实的点评各种观点。只能说逼格满满,而且很治愈。有一个类似鸡汤的名字,但是真心是好书。作为哲学爱好者更是推荐!满分!
  •     各个思想家的想法放在一起看挺有意思
  •     作者很幽默 看得挺欢快
  •     理性的探索生命的意义,到头来发现还是要觉知的活在当下。与其理性的找理由,让脑子明白要活在当下,还不如就傻呵呵的感性活着。
  •     每次阅读这样的书,在开始时就会有隐隐的忧郁,因为即使在阅读过程中大脑得到了愉快的碰撞和升华,并且做了大量笔记,可是过不了太久就又会忘掉。切题一点就是——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过两天就又忘了。
  •     此时此地
  •     哲学家有人生观吗?!
  •     最精华的就是书名。
  •     挺有趣的
  •     这个翻译得一般还可以将就,但是错字漏字的编辑无法忍。。。除此以外,书太有趣太简洁太好用
  •     嘿,我可以是一本好懂的哲学课哦,这是丹尼尔克莱恩想对我们说的吗?
  •     非常好的一本书。哲学家的思考方式。
  •     有点类似摘抄本
  •     这书是有什么魔力,完全停不下来
  •     非常好笑、好玩的哲学书,内含干货不少,老教授以年轻时抄下的金句为引子,重新讲述自己对快乐、活着的意义等问题的理解,顺带着介绍了不少金句的主人——各时期各国非常伟大的哲学家,如伊壁鸠鲁等。特别要给译者点赞,翻译极其接地气,“城会玩”。
  •     俏皮哲学小金句!
  •     以前我总是对哲学书避之不及,但是这本书却是让我觉得他所写到的一部分与我所思吻合和默契,如果一个刚刚读哲学书的孩子能够先以它入门,会很幸福
  •     值得一读的书!
  •     选择,是多么有趣!
  •     一本哲学家的回忆录,在看别人的思考不禁对自己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也有了判断,不断的思考自我,审视自我.
  •     十分完美的人生哲学入门 适合对生命哲学感兴趣的外行 读起来很有趣
  •     拿个小本本抄金句大概是我们很多人从小会做的事,作者这种笔记的形式很有意思。同样关于哲学,想到大名鼎鼎的《苏菲的世界》,虽然说是通俗的哲学基础却没看下去;而这本在不经意间让我了解了很多哲学上的名词、概念和流派,同时还能引起思考和共鸣。翻译也很接地气。
  •     推荐,如果你考虑过诸如生存死亡之意义一类问题。虚无,存在,荒诞,人生意义寻找不得,只能在一次一次俄罗斯轮盘侥幸得生后创造。活在当下,不后悔,不觊觎未选之路,就会看得很开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