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面具起舞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207065766
作者:刘芝凤
页数:14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比较全国现有的傩文化成果来说,有四大特点:一、其内容和范围更广,更全面。本专题介绍了全国24个省的傩文化状况;二、北方傩和傩很有特点,本书作了专门介绍;三、本书通过研讨7400年湖南洪江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农耕祭祀文物,认为中国傩文化是人类由高级而原始的生存需要(野生稻进化为人工栽培稻),即文化走向文明(人类有了精神寄托和思想理论原始行为艺术)的标志。也由此中国的灿烂文化不再是五千年,而是七千年以至更早(如果从发掘人工栽培稻的时间算,应有上下2万年)。这是一个学术观点的突破;四、本课题的资料与照片之丰富,是全国先期成果没有的,空前的。本课题出版后,得到了国内文化人类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傩文化概述
第二章 中国傩的文化形式
第一节中国傩的载体、分布、民族、性质、价值
第二节中国傩的历史、发展、象征、功能
第三章 中国傩文化民间传承类形及现存剧目
第一节傩舞
第二节傩戏
第三节傩技
第四节中国傩文化民间传承的道具与音乐
第四章 中国傩一濒危的现状与专家点评建议
第五章 中国傩文化抢救工程与传承工作建议
附录中国傩文化论文、丛书目录索引
后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傩文化概述第二章 中国傩的文化形式第一节 中国傩的载体、分布、民族、性质、价值第二节 中国傩的历史、发展、象征、功能第三章 中国傩文化民间传承类形及现存剧目第一节 傩舞第二节 傩戏第三节 傩技第四节 中国傩文化民间传承的道具与音乐第四章 中国傩一濒危的现状与专家点评建议第五章 中国傩文化抢救工程与传承工作建议附录 中国傩文化论文、丛书目录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有关学者把端公戏的剧目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法事表演,如《开坛》、《圆坛》、《请公曹》等。这类戏是端公作法时的化装(面具)表演,是为请神送鬼而演的。第二类是正坛戏,这类戏是有故事情节的神鬼戏,如《方相造反》、《二郎记》、《收南蛇》等。这类剧情表现的是人如何变神、神如何对待人的内容。如《砍路》一样,都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人神共事来酬神娱人。第三类剧目叫耍坛戏,这类戏完全是娱人的戏,是从民间地戏如花灯等戏吸收而形成的傩戏。虽然每个剧目都有神化,但更多的是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历史传奇,如《三国演义》之类的剧目。端公戏更多的像傩舞,话白多,人物少,动作多是来源于生活的动作,手舞足蹈。笔者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看的土家族窜花端公戏,与云南的端公戏有许多相同之处。一般端公戏是戴着面具跳,但也有端公戏不戴面具的,如云南端公戏中的《跳傩》,就是扫两位端公抱着木雕的傩神偶像做出种种跳舞的动作。端公戏还有跟着咒词跳的戏,如《踩九州》,端公要按太极八卦阵的图形,在咒语的手诀的同时,来表现七十二套戏路。端公戏剧目主要有《遣将镇台》、《大战桃山》、《收南蛇》、《郎君造桥》、《打修造》、《出鲁班》、《立大楼》以及《十二花园姐妹》、《封神榜》、《三国志》等,还有从川、滇、京剧中移植到端公戏的,如《柳阴记》、《槐阴记》、《陈姑赶潘》、《借亲配》、《赵公明下山》、《收董平》、《追韩信》、《武家坡》等,另有《三看亲》、《亮五方》、《赵三娃卖线》、《四耳打草鞋》,各地端公第戏或灯戏中都有这些节目(选摘自高登智《云岭高原话傩戏》一文,《云南傩戏傩文化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端公戏的唱腔音乐有“九板十三腔”,与道教结合比较多,因此曲牌和乐器也比原始的傩戏丰富。如曲牌有“菩萨蛮”、“西江月”、“清江引”等二三十余种,乐器也有二胡、笛子、月琴等丝竹乐器。  端公戏要设坛门,以掌坛师为首组织演唱。端公戏的演出时间多在腊月和正月十六以前,其他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唱。如有人家请还愿、庆寿、结婚时才表演。无论什么原因的表演,都要在演出之前祭仪。  大词戏  云南大词戏主要流传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保和镇。维西县位于丽江和香格里拉(原中甸)之间,是一个大自然恩赐的美丽的地方,也是古时丽江古商城通埠的主驿道和中央皇权改土归流的辖区。因此,虽然那里的少数民族有着本民族独有的特点,但又由于古驿道的流通和流官的上任,带来了外来文化,又由于域外官道、公路的建成与发展,逐渐荒落的古驿道相对封闭起来,古老传统的文化相对比内地保存得多。傩戏大词戏就是其中一种历中文化。  ……

图书封面


 戴着面具起舞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官话连篇,烂图乱放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