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56年11月初版1981年3月再版
ISBN:SH10019-395
作者:(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195页页

安娜·卡列尼娜——未被超越的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贵妇人。16岁便“被”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的官僚卡列宁,并维持了8年无聊而平静的婚姻,直到遇到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弗隆斯基。然而这样的爱情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卡列宁剥夺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权利,弗隆斯基也离她而去。安娜选择了自杀来解脱,用自己悲惨的一生向贵族社会发出最后的抗议。

自私而勇敢的安娜卡列尼娜

首先,看完《安娜卡列尼娜》,我对这个女人是十分厌恶的,我觉得她很自私。一是当她背叛了丈夫跟渥伦斯基在一起时,她在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对丈夫的愧疚,而且还继续用她一贯的冷嘲热讽来对他,唯一一点让她觉得愧疚的只是她的儿子,她觉得对不起儿子。是,她的丈夫是虚伪,是冷漠,是一台只为追逐功名权力的机器,但他至少也没有在婚姻中出轨,哪怕安娜在内心有一点点对丈夫的忏悔也好。何况后来卡列宁也在她临时前原谅了她的背叛,也说过可以让儿子跟她走,虽然后来他变卦了,但卡列宁也不至于那么罪无可恕吧,谁不或多或少对名利有欲望呢,而且她是在卡列宁官场失利时与他分开的,这对他来说更加雪上加霜,不是指失去了爱情,但名誉的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二是她跟了渥伦斯基后,她猜测,敏感,多疑,最后就只能用死来报复她眼中所谓的负心汉。其实我觉得如果是因为安害怕渥伦斯基变心这个原因而离开她的话而去卧轨的话,这件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渥伦斯基并没有不爱他,他的爱还是真挚的,而且他开始变得有点冷漠也是情有可原的,试问一个过惯了贵族生活的军官,突然放弃一切跟一个有夫之妇在一起,遭到上流社会的打击,尤其是当他看到昔日的同伴已成如今的将军,而自己还是骑兵大尉的时候,他自然会觉得失落,心理不平衡,他需要一个缓冲期去适应,去思考他跟安娜的关系,一时的逃避并不等于永远,给双方一点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有益的,可是安娜却等不了,她觉得爱就要紧紧的绑在一起,她要名正言顺地跟他在一起。可能是她已经孤注一掷了,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等不了,她不愿等,所以她选择了死。百度上评论“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我觉得对渥伦斯基是很不公平的,她死了,难道他好过吗?他精神崩溃了,他自愿参军去埃塞维亚和土耳其的作战,但求一死,他的女儿也给了卡列宁带走了,他完全没有了精神依托,而且之前他为她已经抛弃了职位,甚至与家庭决裂。这段婚外情并不是由安娜一个人来承担,绝对不是,她伤害了两个男人,虽然一个爱她一个不爱,她还伤害了她的孩子,让他们没有了母亲,这怎么算的上是独自承担呢?  可能是我读的那个版本翻译得有点偏颇吧,导致我忽略了安娜这个人物身上的其他一些闪光点,也淡化了她身上的悲剧色彩。她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遵循自己的内心,抛弃了儿子,整个上流社会对她关闭了们,把幸福的筹码全压在渥伦斯基身上却得不到相应的情感回应,于是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她身上的那种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命运的挣扎反抗精神可能在那个时代是空前的,是前所未有,是值得赞颂的,但我还是坚持,安娜并不完美,她也有人性弱点,这种弱点是她悲剧性人生的重大缘由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

初中时看的,虽然勉强自己看完了,但老实说,看不懂,果然,不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是无法明白作者真正想表达的。、现在再看的话,我想我还是看不懂。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一)看到了安娜已经精神出轨而她的丈夫卡列宁却选择了纵容。看到这里我自然是十分费解,因为卡列宁的纵容在常人看来是万万不能理解的而托尔斯泰也并未清楚地写明卡列宁纵容安娜出轨的理由。卡列宁这种奇怪行为的原因在我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于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专门在网上进行了搜索。结果我在恍然大悟之余发现自己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理解根本就不够透彻。最开始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看这本小说的初印象导致我以过于纯洁的眼光去看待这本小说了,我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爱情小说,但并未意识到这也是一本写情欲的小说。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也正在这里:这本书从表面上看过去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情欲元素,但你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里面有大量关于情欲方面的暗示,而这一点我最初没有看出来。小说写到这里安娜的形象已经开始变化,在书的开头安娜是一个很诚实的女人,然而在炽烈情欲的驱使下现在她已经开始说谎而且是毫不脸红的说谎。(二)看到了安娜向丈夫卡列宁承认她已经出轨了的事实。安娜终于开始说真话了,以至于看到这里我都为她松了口气。之前的安娜是诚实的,勇敢的,然而偷情之后她变得异常虚伪,谎话连篇,就连弗龙斯基也发现"这不是他最开始爱的那个安娜",甚至她自己都在说完谎话之后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安娜毫无疑问是自私的,她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背叛了自己了丈夫(这是其次),也背叛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主要的)。她的确很爱自己的儿子,但却不愿意为儿子做出牺牲(反过来儿子成为了她偷情的牺牲品),你甚至会怀疑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的儿子。如果她真的爱谢廖沙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的话(代价是安娜自己的幸福),她就不会选择出轨,甚至她还有挽回的机会,她完全可以为了儿子终止和弗龙斯基的关系,然而她却没有这么做。而且她还一度动过将谢廖沙蒙在鼓里的念头,她居然想要在充当弗龙斯基情妇的同时还在儿子心目中保持完美的母亲形象(由此可见她的确爱自己的儿子,她害怕儿子知道丑陋的真相后会恨她,她害怕自己会失去谢廖沙)。小说开头安娜是个正面且惹人喜爱的形象,但小说看到这里你真的很难为她辩护,如果说同情的话,她的儿子谢廖沙反倒是最可怜的。儿子成了母亲的牺牲品,你能想象么?(三)《安娜卡列尼娜》看到这里,我必须对我们的教科书表示失望和愤怒,教科书上《安娜卡列尼娜》导读的作者似乎完全没有读懂这本巨著。导读一刀切地形容弗龙斯基“冷漠自私”,卡列宁“虚伪”,而安娜则被描述为“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和弗龙斯基面前碰的头破血流”。殊不知这样粗暴武断的评价不仅抹杀了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且很容易给人以“弗龙斯基和卡列宁这两个坏人是好人安娜悲剧的幕后推手”这一严重错误的印象。《安娜卡列尼娜》从来都不是在讨论好人和坏人的冲突,因为这样的讨论结果往往显而易见因而不具备伟大作品应有的深度。事实上在小说里,安娜,卡列宁,弗龙斯基这三个人都不是坏人,也正因为他们都不是坏人,所以他们之间的纠葛才是真正的“拷问灵魂,拷问人性”。卡列宁的确虚伪但卡列宁却是这三个人中最无辜也是最值得同情的人。安娜的哥哥奥布隆斯基整日游手好闲,在外面和女人鬼混,把养育六个孩子的重担全部抛给妻子多莉不说甚至还无法保证家里的经济来源。卡列宁相比于奥布隆斯基简直算是模范丈夫,他对安娜甚至是儿子谢廖沙没有真感情,但在尽责上,他可谓无可指摘,他出于责任(而不是爱)关心着安娜和谢廖沙,从没有让安娜像多莉一样受委屈。但这些在安娜看来,却是不够的。卡列宁身体不好,无法满足安娜的肉欲,这既是安娜出轨的根本原因,也是卡列宁为了弥补夫妻生活的缺失,一心尽责的原因。安娜出轨之后卡列宁想要报复,但他却虚伪地不愿意承认自己想要惩罚安娜。他也极度软弱,不敢与弗龙斯基决斗。他不愿与安娜离婚或者分局,因为一旦如此安娜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和弗龙斯基逍遥快活,这样安娜便无法得到应有的制裁。他恨安娜但他却不是一个残忍的人,在安娜东窗事发之后他仍旧承担了安娜和谢廖沙在生活上的开销,他没能狠到断绝安娜的经济来源。卡列宁要求安娜得到惩罚的要求难道过分么?一个为了自己的私欲弃自己的儿子和家庭不管不顾的女人不应该受到良心上的煎熬和精神上的折磨吗?当我们的社会习惯于集火那些出轨男人的时候,不就是想让这些负心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吗?然而卡列宁的步步退让反倒成为了安娜和弗龙斯基变本加厉的资本,他们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去与卡列宁决裂,便一再践踏卡列宁这个“可怜人”本就所剩无几的尊严,想要通过再三的羞辱激怒卡列宁,从而逼迫卡列宁主动与他们决裂。站在卡列宁的角度上讲,安娜和弗龙斯基这对“奸夫淫妇”无耻之极。这就是安娜“追求爱情幸福”的真相,其实小说看到一半这里你就应该明白了,灵魂上无法得到救赎的安娜最终选择卧轨自杀几乎是一种必然。安娜是个可怜人,但卡列宁也同样是个可怜人,当两个可怜人相互伤害的时候,悲剧就诞生了。托尔斯泰批评卡列宁的虚伪和安娜的自私,但他同时又给予了这两个人物真挚的同情。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既是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也是文学作品能够在人类文明中闪耀的理由。(四)整整一个学期,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期间关于这本书也提了一次又一次。从我提及的频率诸位就会明白我对这本小说的喜爱,现在我更是觉得这本小说就是文学圣经般的存在。这部小说在写法上是划时代的,作为一个传统小说家托尔斯泰率先引进了意识流写作,这直接启发了后来的乔伊斯以及福克纳。这些当然是后话。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心理元素丰富的小说,托尔斯泰对人物心理的剖析不仅全面而且深刻。比托尔斯泰稍晚的弗洛伊德为心理学开宗立派,而你会发现托尔斯泰对心理的理解和弗氏的学说有高度相似的地方。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核心是性,而安娜悲剧的根源也是性。我在之前的笔记中已经写过,安娜的丈夫年老体弱,而弗龙斯基则年轻矫健。不少有识者就指安娜出轨并不是完全出于爱情(尤其是精神方面),而是因为肉体上的空虚。这一点看明白了,很多问题就都说的通了。小说后半段的内容会让读者自然地想到伦理问题:即我们的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安娜这样的堕落者。安娜这样的人难道不该被唾弃吗?如果出轨的人不应得到惩罚,那岂不任何一个想这么做的人都能肆无忌惮去出轨了?社会的伦理道德是有好处的,它能给人们警醒:如果你想为社会所接受,那么就不要去做对不起你的家庭的事情。然而伦理道德就一定是无懈可击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伦理道德很多时候会因为双重标准而沦为伪善。在小说里,安娜被整个社会所抛弃,而她同样出轨的哥哥却平安无事。托尔斯泰批判安娜的出轨行为但他更批判男权社会的伪善,这也是他同情安娜的原因。安娜铸下了大错但她也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和受害者,小说的浓厚悲剧色彩也因此而得到凸现。《安娜卡列尼娜》容量很大,综合性也极强。这部小说讨论了生命与死亡,情欲与激情,家庭与婚姻,信仰与宗教,社会与革命等诸多问题,这也是我几乎一字一句细读完但也只是大致领会这本小说的原因。过几年我会再看一遍,因为这本书值得我这么去做。

生活中每个人追求的是不同的,有的人要激情,有的人选择平淡,各有各的美

不喜欢女主角最后的结局,干什么要自杀啊,不值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反而列文和吉娣的结局还是很圆满的,是我个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态度。

读后拙见

处在20岁左右的年龄,对爱情充满憧憬,所以对婚外情的剧情比较反感,但读了大半后,这本书在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的细腻准确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矛盾体现得淋漓精致,太棒了。本书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我不太关注,所以就没怎么仔细品味,看之前了解到这一方面似乎也是很有价值的。伟大的作品

必须以死来句读的,那不是真爱。

又见TRUE LOVE的话题。 托尔斯泰这部巨著力求在探讨的话题之一就是爱情与社会以及个人信仰的冲撞,归根芥蒂回到个体对于TRUE LOVE的解读。个人觉得,ANNA这种飞蛾扑火的求爱心理实际上不是TRUE LOVE,而是TRUE LUST。而对于渥伦斯基伯爵,这亦不是TRUE LOVE,而是TRUE FANTASY. LOVE-LUST-FANTASY, 经常被混为一谈。如果爱是建立在期待对方回报的基础之上,这是欲不是爱,至少不是真爱;如果爱里无法面对对方的残缺与丑陋,这是痴,也不是爱。不能否认安娜与渥伦斯基伯爵没有真爱的渴求,只是,他们都还未能触碰真爱的高度,被人性的欲求与嗔痴拴住了脚踝,所以,不能飞升,只有,坠落。

阅读马拉松

对于最近很少阅读长篇的,1060面,无疑是这样的,通过书上60,100的页码使我继续下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巨著,书中对于列夫心灵的冲突尤为具体,这也许就是一个理性人在现实生活的一个写照吧。而安娜和弗龙斯基过得则是一种快意人生,但也是需要勇气和充满痛苦的。总之是对人的理性和感性的思考。描写了很多当时社会场景和生活,但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思想,这也许就是本小说不朽的原因之一吧。

我读过《安娜卡列尼娜》老版本

我看《安娜.卡列尼娜》,是老版本,就是这种版本。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刚到宁大图书馆工作时,宁大中文系的郭雪六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她是教外国文学的,特别浪漫,充满激情,她娓娓动听地向我讲述了故事的情节,讲了安娜这位年轻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她的不幸……。当时文革还未结束,图书馆里许多图书还在封存中,文学作品只有浩然的《艳阳天》等书可以借。但图书馆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可以到装满灰尘的封存书库去拿书看。于是我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简爱》等名著,知道了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名字。从小就爱好文学的我,虽然因为文革耽误了学业,但有幸到图书馆工作,当时又是在封存书时代图书馆工作不忙,正好趁这个时期,我读了许多书,大大提高了文学素养。

文学史课上的作业:有了爱,生命就是绿洲吗?——试析《安娜卡列尼娜》中陶丽的形象

没有爱,生命是一片沙漠。这句话的正确与否,其实取决于一个人的幸福观和其对爱的理解和态度。当充足的金钱能够满足一个人的大部分生活欲求,它可能也会暂时抑制一个人内心对人情的需要。至于爱是什么,这是一个亘古不变而尚未得出有效结论的问题。由此,我们再伸发到另一个问题,当爱与被爱看似成正比的时候,幸福感指数就能达到高点吗?也许,只有抱着试探和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在文本中陶丽的形象。在这段语言材料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段对陶丽的心理活动叙述,是基于陶丽去看望安娜的途中,“四小时的旅途中,以前被压在心里的种种想法一下子都浮现出来了。”的背景上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是个真实有效的切入点,因为当一个人已习惯或麻木于现状,他就会惰于将自己层层剖析开来。唯有心里所想和现实条件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人性本真的一面通过强烈的刺痛感暴露于阳光之下,它才足够的真实和深刻。直至作者将其用文字暴露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它就完成了对一种人的解构。否则,陶丽这个人物也许就将继续“善良”和“平庸”下去,甚至她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都会被大大削弱。追求自己比别人过得更好,这是陶丽所代表的一类人的幸福观。而衡量“过得更好”的标准,可以是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可以是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对于他们而言,心里的满足感是通过同他人的比较来实现的。因此,她的情绪会容易被这种比较而产生的结果所左右。“陶丽觉得她们的脸张张都是健康快乐的,都在用生的欢乐挑逗她。‘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在享受生的欢乐’……‘人人都在快快活活地过日子,……可是就是没有我的份。’”作者用“挑逗“一词,揭露了陶丽的起伏不定的心情。之后她又产生了自我安慰式的思考,“她们攻击安娜。为了什么?难道我比她好吗?至少我还有一个心爱的丈夫。”从这句可以看出,“过得更好”的标准,也包括社会的认可,这里指的便是人们更倾向于赞美那些忠贞于丈夫和家庭的女子。从这里可以看出,陶丽选择了一种看似更加幸福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在社会保证完整的社会声誉。但是,仅是这样,陶丽似乎并不感到满足。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强烈感到一种藏在善良和平庸外表之下的骚动的心。根据一种心理学上的说法,陶丽属于“戏剧化人格”——许多女子把些歇斯底里的情绪压抑在内心,只在夜梦或想入非非中去化解(李子勋语)。虽然她也会感叹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走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路,轰轰烈烈地爱一场,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却没有真的那样去做。她会从心里发出对安娜的赞美之音,“安娜的行动了不起……她自己幸福,也使别人幸福,不像我这样逆来顺受……”但是,她的这种赞美是建立在她同安娜境遇的比较之后,且她以为更胜一筹的前提下的。而且,“陶丽心里这样想,嘴上浮起狡猾的微笑,特别是想到安娜的风流韵事。”这里我理解的“安娜也使别人幸福”,潜台词即安娜给自己提供了意淫的素材。对于陶丽这样只敢想而不敢行动的女子来说,她在自己无端的幻想中得到满足,而在现实中她也不必因真做了这样的事情而遭到众人的抨击,这对她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瞧,这种幸福来得多么的卑微和自私啊。这样的自私还体现于她在对孩子的教育的态度上。一开始浮在表面的事情,陶丽给读者们留下的,是一个温良恭俭的母亲的形象。“开头她想念孩子们,尽管公爵夫人,主要是吉娣(陶丽更相信她)答应照顾他们,她还是不放心。”,“但愿玛莎不再淘气,格里沙别让马给踢了,莉莉不再闹肚子。” 不过,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旦她已习惯了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她就会惰于将自己层层剖析开来,更不用提去思考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了。但是在这样一个“契机”下,她开始怜惜自己,“就算最如意的打算吧,往后不再有孩子夭折,我也勉强把他们培养成人。他们最好也不过是不成为坏蛋。我所希望的不过如此。可就是为了这个,我得吃多少苦,花多少心血呀……我这辈子也就完了!” “孩子生病,无穷无尽地担惊受怕;再有教育,孩子的种种坏习惯,学习,拉丁文——这一切都那么麻烦,不好应付。”由于经济和精力的无法支持,陶丽在培养孩子方面并不像很多家长那样苛刻,只愿他们都能过正经人的生活,但是,她又不愿意就这样终结自己的一生,把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因为这样于自己又不能产生多大的好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矛盾。这是一种社会角色责任和人性的冲突。作为母亲,她将角色责任默认为照顾孩子,可是她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她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欲望驱使之中。她只爱她自己——以及让她愉悦的某些东西。“爱”不是“无偿的爱”,“善良”也不是“无偿的善良”。即使是对她所谓的“心爱的丈夫”,她也会产生“我至今不知道,我当时做得对不对。我当时应该抛弃丈夫,重新开始生活。……我不尊重他,不需要他。……但我容忍了他。”这样鄙薄的想法。说到底,爱丈夫竟是源于自己的大度,就算她是善良的陶丽,也免不了要为了自己而活,而为了继续维持本质上无法幸福的生活,唯有的做法是对自己人格加以美化。在对情欲的向往和社会声誉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之下,陶丽永远得不到纯粹的幸福,卑微的幸福是苟延残喘的。我不免打了个寒颤,不愿意看到陶丽是这样的一个陶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她免不了要用幻觉麻醉自己,可她又强烈地压制自己,不愿让世人看到她内心的欲望,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畸形的心理特征。随着作者笔端的继续深入,这样的本质更清晰地裸露在世人眼前:“那时还会有人喜欢我,我还有几分姿色呢”,“手提包里有一面镜子,她很想取出来,但回头看看背后的车夫和那摇摇晃晃的账房,想到万一被他们看见,那可难为情了,结果没有把镜子拿出来。”这其实是对陶丽性格中的矛盾体的最好解释:她用一套所谓的道德伦理纲常来约束自己;在外表上,她无法胜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美丽,但又极度自恋,于是沉迷于自己造出的幻象之中,甚至用意淫的方式产生自我安慰。让我们再来反观对比陶丽在路上碰到的那个“漂亮的年轻农妇”的形象,这个农妇认为“有了儿女就是麻烦,弄得你不能干活,什么事也不能做。只会束缚你的手脚。”在她的观念中,爱自己是摆在第一位的,如果不能首先将爱自己摆在首位,那么有了孩子也是多余的,对孩子的发展和教育也是不利的。这就又给了我们新的启发,爱也正是通过自己这个途径来在别人身上发生作用的。陶丽虽然也觉得这句话有些道理,但却又是“不近人情”的,甚至在后来有一次想起她的话时,会觉得那甚至是“粗鲁”的,可见陶丽已陷入自己所造的伦理圈套中,所陷之深,直接导致了她的此番抑郁。曾经在尼采所著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读到过一句话,觉得用在这里形容陶丽真是精彩至极:“也有另一种人好像上好发条的钟:他们滴答滴答走着,想要人们把滴答滴答称为道德。我对这种人颇感兴趣:我看到这种钟,就用我的嘲笑给他们,要他们发出嗡嗡声。”很不幸,我不得不说,陶丽也是这样的一只钟。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还是回到最先提到的那个问题:有了爱,生命就是绿洲吗?有陶丽观之,未必。

安娜.卡列尼娜

先不管安娜的最后的结局如何。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作者透过列文这个几乎自传性的人物提出的生与死的讨论!我们因什么而存在,我们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安娜为什么要自杀

托尔斯泰笔下的渥伦斯基是一个白马王子,满足了天下母亲对于女婿的所有希望:他英俊,富有,出身于望族,一派翩翩风度。相比之下,卡列宁则相对逊色:他长得有点抱歉,是一个工作狂,但是为人正直,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原著中的这两个男人,虽然性格不同,却都是正常的男人。这两个男人的共同点是:他们对安娜都不离不弃。可是,最后安娜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和其中任何一个人在一起。对于安娜的自杀,托尔斯泰在原著中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却又非常深刻。深刻到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原著中渥伦斯基在社会巨大的压力下,在自身性格缺陷和安娜性格缺陷的共同影响下,渐渐不爱安娜了。但渥伦斯基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他并没有因为爱情的消失而抛弃安娜。相反,他要求安娜想办法同卡列宁离婚。因为渥伦斯基认为,安娜的所有不幸和不安都是由于不能和自己结婚造成的。渥伦斯基的这种体贴无疑是感人的。但是安娜不愿意接受。安娜是从无爱的婚姻中逃离出来的。她明白,如果没有了爱情,结婚又有什么用呢?她觉察出渥伦斯基不再爱自己了,她不希望渥伦斯基出于责任感跟自己结婚。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那她同渥伦斯基的婚姻,跟同卡列宁的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她不愿意在婚姻中扮演卡列宁的角色。失去了爱情的安娜觉得生活已经无可留恋,她决定自杀,将自由还给渥伦斯基。因为她明白只要她活着,渥伦斯基就绝不会跟她分手。放爱自由——这一点正是安娜比卡列宁高尚的地方。据说,当初林徽音爱上了金岳霖,于是向丈夫梁思成坦白。梁很痛苦,但他回答:你是自由的,如果分手能够让你幸福,那我会选择离开。这是一种深沉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人的情感有一种了解之同情。要拥有这种和光同尘的同情心,一个人就必须对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有所浸染。因为所有的艺术最终都指向心灵的自由。理解了艺术,就会理解心灵对于自由的向往,从而尊重这种向往。原著中描写卡列宁跟艺术有隔阂。他不是坏人,他只是一个不幸的人,并且因为自己的不幸而不肯让别人幸福。当看到宗教站在自己这一边,他很自然地利用了代表宗教的道德来为自己辩护。把自己的不肯离婚视为对安娜的宽大,认为自己即使面对背叛也没有抛弃妻子,自己是高尚的。却不肯承认这种宽大和高尚是安娜所不需要的,对于安娜来说是一种残忍。这是真正的以道德杀人。现代社会承认个体拥有自己身体的支配权。如果一个人已经不愿意把自己的身体交给配偶,那么,他/她有权利选择离开。所以,当看到人大代表居然提出依靠“离婚手续复杂化”这种方式来降低离婚率时;当听说有人不甘心恋人跟自己分手而自杀或杀人时,我觉得啼笑皆非。拜托,都二十一世纪了好不好。


 安娜·卡列尼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