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热夫绞肉机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229068118
作者:【俄】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
页数:454页

作者简介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是二战苏联红军士兵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的回忆录。本书记述了作者的三年战争生涯,被遗忘的勒热夫战役,血腥的白俄罗斯战役,以及最后的东普鲁士战役。从步兵学校的学习,从前线到后方机关,以及他在战时莫斯科的闪电恋爱,戈尔巴乔夫斯基向我们全景式展现了他的经历。他的回忆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的嘶吼和斯图卡轰炸机俯冲时的啸叫。

书籍目录

前言
译者序
编译者的话
作者序
致谢
第一部分 我最初的军事教育:
1942年1—5月
第1章 学员和指挥员:1942年1—3月
第2章 毕业:1942年4—5月
第3章 奔赴前线之路:1942年5月
第二部分 勒热夫绞肉机:
1942年6月—1943年3月
第4章 露营:1942年6月
第5章 寻找真相及其缘由:1942年6—7月
第6章 在步兵连:1942年7—8月
第7章 第一战:1942年8月24日
第8章 第359卫生营:1942年8—9月
第9章 多雨的秋季:1942年10—11月
第10章 变节者:1942年11—12月
第11章 新的任命:1942年12月30—31日
第12章 我成了团里的共青团书记:1943年1月
第13章 “狩猎”行动:1943年2月
第三部分 从勒热夫到国境线:
1943年3月—1944年7月
第14章 紧随敌后:1943年3月
第15章 莫斯科:1943年4月
第16章 解放斯摩棱斯克:1943年4—9月
第17章 奥尔沙之战:1943年10月—1944年5月
第18章 向西方——前进:1944年6—7月
第四部分 在波兰和东普鲁士:
1944年7月—1945年4月
第19章 “不能碰的人”:1944年7—12月
第20章 在波兰:1945年1月
第21章 在东普鲁士:1945年1—2月
第22章 到波罗的海岸:1945年3—4月
第23章 胜利前的最后几步:1945年4月
第24章 战争的最后几天:1945年5月
第25章 被征服的德国:1945年5—8月
跋:反思勒热夫之战
注释

内容概要

戈尔巴乔夫斯基 ,俄罗斯人,18岁进入苏联秋明战斗步兵学校学习,1942年秋尚未毕业,即随军校学员集体奉命进入第30集团军,投入勒热夫战役。他先后在苏联红军第30集团军第215步兵师、第31集团军第220步兵师、第352、第331步兵师服役。历任普通士兵、排长、连长、团部和师部负责共青团工作的干事。战争结束后戈尔巴乔夫斯基退役,先后做过教师、记者和作家,1994年移居美国。


 勒热夫绞肉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关于二战的回忆录早已汗牛充栋,今年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的年份。中外各界都在为纪念活动奔忙,尤其是作为二战时期主要盟国的俄罗斯与中国都出版了大量关于那场战争的文献,其中不乏各种回忆录。然而,有点遗憾的是中国出版的著作除了大量的文献编撰和目的性很强的应景研究之外,鲜有第一手真实的战争回忆史料。尽管几十年来,国内也出版了不少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但大多只是一些政治人物和知名人士的回忆,且不说中国在出版回忆录要受各种内外条件的制约,单就写作的方式与目的而言,中国人笔下的抗战回忆录大多支离破碎,更不乏自我维护与标榜的论调。不仅没有太多的史料价值,就连阅读价值也聊胜于无。此前同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苏联(俄罗斯)却在这几年推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二战研究著作。我近日一直阅读的《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尤其给我很大的震撼。虽然曾经我一度为出版社为重庆出版社而踌躇不已,也因为曾经与俄国所谓的军史专家的交流不甚满意的缘故而充满揣测。但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阅读后,立即被书中的描写与阐释深深吸引。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已经阅读过大量二战德军士兵和日军士兵的个人回忆录,对于战争回忆录的书写已经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导向性。这几年对于正史的宏大叙事早已司空见惯,甚至有种老生常谈、了无新意的厌倦感。但对于国内一些不作边际的战争文艺作品更是不屑一顾。唯有这类个体士兵的回忆录能够填补我在二战视野中急缺的微观空间。苏联的回忆录以前看过一些,如什捷缅科的《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朱可夫回忆录》、《巴格拉米扬回忆录》等,但正如我前述,这类回忆录同样也免不了空洞而教条的叙事风格和政治化的有意增减删改。而这一次在戈尔巴乔夫斯基的《勒热夫绞肉机》一书中却读到一种历史与个体碰撞的震撼。对于本书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优点):首先,本书的翻译在国内军事翻译中算是上乘之作。众所周知,阅读一部译注,翻译好坏是首要条件。国内很多引进的外文著作就是毁在了翻译手上,这样的事已举不胜举。以至于我现在已形成一个习惯反应,就是在购买一本译著之前,首先要到网上各个论坛查阅一下对翻译的评价。这本书因为我是在第一时间内购买,所以缺失了这个步骤。好歹译者赵国星先生本身在网上做了一定的推广与注解,多少打消了我的一些疑虑。阅读下来,确实感觉到译者的行家手笔。对于苏军的番号、职务、地名、以及装备,译者都做到了信和达的境界。而对于人物描述与语言对话甚至自我独白的翻译,本书也堪称迈入了雅的门槛。这也是我这十多天来,一放下俗物就爱不释卷的主要动因之一。对历史与军事书籍的翻译之光永远只是属于那么一小群连专家都称不上的军史爱好者而已。其次,原作者尽管有着自己无法抹去的意识形态观和民族主义思想。但本书的细腻描写并不掩饰那个时代苏联红军自身的弊端,譬如政治委员制度、大清洗、种族歧视、高级指挥员的腐化与无能、苏军士兵对占领区不检点的行为等等。甚至作者还反复强调苏军士兵惊人的伤亡往往是由于上级的冷血与无能所致,这就与那些将军元帅政客们高大上的回忆录大相径庭了。 作者的诚意我们是可以处处看到的,虽然他本能地也为苏联红军做了一些辩解,但他如实的描述往往使得自己的那些辩解反而显得无力。譬如,作者驻扎在西里西亚的德国居民区时,对他的德国女友家遭到苏军劫掠进行安慰时,借用当年俄国家庭遭到德国占领军洗劫的事来抚慰对方。但最后连作者都自己感概这种辩解的无力。又譬如,作者在对待后方女性朋友的轻率与滥情方面,他也毫不隐讳自己的轻浮与随意。当然,我们从他的成长经历看过来,这更像是一种时代病和战争后遗症。此外,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对于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摸索。虽然作者并无意去刻意展示这种思辨艺术,但在他回忆中和战友朋友的对话里,我却感受到了俄罗斯民族的另外一面。在德国人的回忆录中,俄国人是野蛮、粗鲁的代表;在美国人的回忆录中,俄国人是阴险、教条和专横的代表;在英国人的回忆录中,俄国人是残暴、专制、落后的代表;而在中国人的回忆录中,俄国人是面无表情、没有特征的代表。即便是读过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别尔嘉耶夫的作品,人们也只会把俄罗斯文化与沙皇俄国时代联系起来,而不是苏维埃俄国。可是本书中作者那些极富哲理的探讨竟然是发生在未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俄国士兵之间,甚至大清洗的阴影还尚未完全褪去。这些内容涉及上帝、命运、民族、文化、甚至政治。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俄国农夫也能说出极富诗意与哲理的语言。我认为作者没有必要在这里去虚构这样的对话,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或许本身就是一个有信仰民族的本能吧。相比较而言,我们中国人、中国士兵的言谈内容那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了。孔夫子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君子不器。可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恰恰是最不善于形而上思辨的群体。或许这是儒家的精英教育与社会基层剥离的结果,也是缺失宗教信仰民族的通病吧。我记得自己去探讨这些东西的年纪还是在大学时代和朋友的通信中吧。而作者的探讨对象包括了同龄人,也包括了他的长辈和上级。对于这样的民族文化,我想无论它曾经走到了哪样的歧途,但民族文化自身的净化还是可以在某一天带来救赎与觉悟的。最后,本书的结构体例安排得非常合理,尽管其中有不少对白和议论,但读下来一点也不嫌枯燥。相反,作者把战争中的小人物镶嵌进时代的大背景,更充满了一种动态的屏幕感和沧桑感。记得很多年前看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就被这种独白加叙事的俄罗斯风格所吸引。看来,这次读完这本书,我又得去重温一下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思想》了。正是因为战争中的俄国士兵并不只是一个战争机器和发泄机器,所以他的思考、早年的经历、性格特征才成为了这个国家在那个时代最典型与深刻的文化现象。不了解这些,你就只能面具化地去解读俄国士兵与俄国人。所幸的是,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一个立体的俄罗斯民族。总而言之,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少有的佳作,它不仅能够引起我如此强烈的兴趣,也更激发了我对俄罗斯民族的感概与对自己民族的思考。我深深地记得作者在1943年回家探亲返回部队前,父亲感概作者的背包带满了伏特加酒和食品却没有一本书时,我就联想到我们的父母在这种生离死别的场景中会这样去告别吗?实际上作者的父亲不过是一个劳动者出身的工人而已。
  •     最初受到微博上推荐“从一个普通士兵的角度见证了苏军从反攻到胜利的过程,以及首次从细节反映了二战苏军的基层心理状态、编制、官兵关系、政工情况等”而入坑。刚好中间对照读了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回忆录,在这里做个对比:如果说瓦西里的回忆录,是看一个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如何开无双的传奇,那么相对而言,鲍里斯的回忆录,则更多充满了挫败感、迷茫和反思。在瓦西里的字里行间,德军就是他口边的肉,他每扣动一次扳机就会宣判一名德军官兵的死刑,如果不是德粉的话,那么一般而言读他每次的战斗经过,都会感到扣人心弦、热血沸腾。他的出神入化的练级,揭示了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们是如何一步步取得胜利的。形成强烈反差的,鲍里斯上战场后的第一场投入实战的进攻,就弥漫着失败和死亡的气息,当场就有两名熟识的袍泽牺牲,自己也一枪未发便狼狈地负伤爬回去接受治疗。此后,在代理连长等期间,基本是和德军阵线形成对峙,在作战方面无所建树,甚至偶尔还会因为德军的冷枪冷炮而折损战士,唯一一次比较有亮点的战斗过程描写,便是在勒热夫森林驻扎期间,协助侦察兵渗透德军阵地捕捉“舌头”,整个行动过程倒是比较顺利,但是最后撤退的过程中,牺牲的战友,以及事后德军的报复性炮火,都让此次行动的价值变得令人怀疑。作者作为政工人员,从事的团委工作一方面使他大部分时间远离一线的残酷厮杀,得以一次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另一反面,也使得本书中少有作者亲自参与的战斗的回忆。苏军开始战略反攻后,作者的行文偏向近似于各种战史记载的线性宏观进程,而自己在这些历史性战役中亲自参与了哪些作战、自己所属单位的战斗细节等,对作者似乎都成了无足轻重的版块,基本没有一次完整的过程详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不过从全文的基调来看,这样也许是因为,光辉的战果并不是作者主要想要表达的,而失败和牺牲太过令人悲伤,也不愿意每一次都详细地描写出来。作为一个苏粉,虽然以前对二战苏军的种种负面记载有所了解,但仍很大程度坚持认为是西方先入为主带有意识形态有色眼镜的偏向性反映。直到读到本书,看到作者作为一名经过战火锤炼的同时又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作家经验的苏军老兵的直言不讳的记载,才算是比较彻底同时也是坦然地正视了苏军中的问题。无论是受教育程度近似文盲、受训程度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在战争中被毫无价值地悲惨消耗掉的士兵;某些一线部队糟糕的装备更新水平和火力支援力度;侵占集体利益、瞒上欺下的基层各系统的管理者;毫无指挥能力和战术意识,只知道让手下的战士白白送死的冷血指挥者;残酷多疑、弄得人人自危、以举报和告发为荣、让众多有才之人成为私人恩怨牺牲品的畸形体制。。。。所有这些,作者都毫不讳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是什么造成了苏军在战争初期可怕的损失,又是什么让苏军会成为现在网络上所流传的那样一种野蛮的形象。而作者虽然看到了这些阴暗面,却也处于一种痛苦的思想矛盾和困惑之中,他始终在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状况,并不自觉地站在一名红军战士和俄罗斯人的立场去解释和辩护,同时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去面对所有这些明知是不合理的现象。而作者最终的选择,应该说也是无奈和情理之中的----以一己的苍白之力尽量帮助和抚慰弱者,但是面对更强大的恶势力,也只能隐忍;而更可悲的,是作者也随波逐流,参与了战后的“搜刮”之风。只能说,一个坏的体系,是能让好人变成坏人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士兵视角的苏联卫国战争
  •     难得的苏联基层回忆录,以前看德方的回忆录把苏联军队说的凶残而愚昧,现在再看完这本,对苏军的具体情况有更具体的反应。 俄国人有时真的很浪漫,有时真的很野蛮。
  •     现在喜欢看平民笔下的历史这类书籍,视角很好,战争体验残酷但是真实,而且个人的一些情况事情记载很详细。不过作者文笔比较散乱。也许是语言表达的问题。
  •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回忆录,以小人物的视角(说作者当了高官的读者显然没有认真看书)来看历史上最惨烈的武装冲突,可让读者了解红军中普通士兵的方方面面和他们对战争的切身感受。翻译的相当流畅。
  •     大部分比较真实。看完后对苏联这种独裁腐败政权更加不喜欢
  •     除了部分反映苏军阴暗面的小插曲,有些看国内类似的战争题材书籍的感觉,很高大上。我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感叹主义和领袖对那代人DNA烙下的深刻印记。
  •     作为私人回忆,作者当然可能对自己做了某些美化,但我更愿意对此表示同情之理解,真正的圣人还能在残酷的战争和政治环境中存活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书中对于基层官兵在战争中与战争结束初期的暴行一直有描述,可以真实地体现为何他们在当时和后世受到那么多的反感。对于苏军巨大的人员损失也有直观的反映,俄罗斯/苏联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两度在反抗强敌重建欧洲乃至世界秩序的过程中成为支柱性力量。另外得说,这个中译本的校对实在不怎么样,错字经常出现,好在都比较明显,一看就是拼音输入法造成的。
  •     两星半。可以配合着J.罗伯茨《朱可夫》传记一起读。考虑到这本自传回忆录是在移民美国后完成,与其将此书看作对一场惨烈战役的全面反思,不如将其视为一份极权主义人格的典型样本,因为作为一本自传,它的说服力并没有足够的诚实可言。这种诚实的缺失,可以清晰地看到后苏联时代心理烙印。其特征是,作为毛子极权体制曾经的一份子(不要忘记作者在二战期间,最高职位是师级政委),通过对记忆的精心铺排,作者意在给读者这样的印象——他曾经在每一个职位上,力所能及地反对斯大林和他的官僚体制每一项不合理的战争政策与错误的军事行动。作为“斯大林的政委们”,一个体制的合谋者乃至受益者,在暗度成仓的回忆中,转身成一位“异见分子”,这种事我们能够想象么?此书价值在于作者对前线战事的回忆,可以知道如果没有英美援助斯大林完全可能输掉战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