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读点经济学》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 应该读点经济学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08613598
作者:常青
页数:242页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 第五章 致命的均衡(关于市场的经济学)

“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 —亚当·斯密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打折券 - 打折券

  打折券只是商家的手段之一,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穷人消费,相对而言就伤害了富人的利益,为此富人就必须得到补偿,补偿的结果就是让穷人们得到相对较差的产品,这一招虽不高明,但在商业社会中却屡试不爽。
  在超市中,经常能看到所谓的超值系列产品,无论是酸奶还是面包,其外观设计都非常粗糙。厂家印刷更吸引人的包装本不是什么难事,并且似乎也不需要多花多少钱,但之所以这样设计,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愿意多付钱的客户望而却步,阻止他们去买便宜的产品。
  事实上,商人是聪明的,因为他们懂得富人和穷人的消费者剩余是不同的,他们希望所有的价格都是为每位顾客量身定做,以保证“对于能够承受高价位的消费者收取最高的价格,而对只能承受低价位的消费者实行最适合售价”。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商品的效用是人们价值判断的基础,而对价值的判断直接影响了商品的价格,因此对效用的判断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商家们为了让我们多花钱,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我们对商品效用的评估,广告的目的就在于此。广告的批评者认为,商业广告是通过夸张的场景创造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效用。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边际效益递减 - 边际效益递减

  边沁最早曾经说过,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少。如果用货币来衡量,边际效应递减就表现为:给某人一定货币,会引起一定量的快乐,再给他同量货币,他的快乐量虽然会增加,但第二次增加的快乐量并不会达到第一次的一倍。虽然这位伟大法学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不为人们所认同,但他的思想直接启发了后来边际效用理论的构建,而依据该理论建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已经成为经济学整个大厦中不可获缺的一块基石。
  “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任一商品(例如进餐)数量的增加,得自所用的最后一部分商品的效用或福利在程度上是减少的。进餐的开头和结束之间享乐的减少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一般来说,效用的比例是商品数量的某种连续的函数。事实上,政治经济学家们在更复杂的形式上,以供给与需求规律名义已经提出了这个效用规律。”再来看看杰文斯关于经济学和效用的一段堪称经典的描述:“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满足,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就是经济学的任务。”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做稀缺性, 杰文斯把它叫做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说的都是微积分中的“导数”和“偏导数”。在他们看来,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既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
人会需要;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否则就没有必要用其他物品来进行交换。
  在杰文斯所处的时代,人们对李嘉图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深信不疑,普遍相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边际效用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比如,水中的珍珠是有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认为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必须潜入水中才能获得珍珠,杰文斯则告诉我们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买者可以从珍珠中获得效用,而人们之所以愿意潜入水中则是因为珍珠的这种效用。正如杰文斯指出的,成本决定了供给,而供给决定了效用的最后程度,效用决定了价值。
  边际效用学派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端,因为从此开始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从单一的成本转向它的边际效用,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开始真正研究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的经济学。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青

2013-12-11 17:25:57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肖伯纳
2013-12-11 17:26:55
经济学并不是教你一套可以立竿见影的致富术,那是骗人术。经济学能教会你如何思考,并且能让你更聪明
第一部分 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性
2013-12-11 17:30:57
“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满足,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第一章 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经济学家眼中的幸福)
2013-12-11 17:31:34
“为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是任何合乎理性的行动之目的。”
——杰里米·边沁
钱,能买到幸福吗?
2013-12-11 17:32:42
罗伯特·弗兰克提出了“平行世界理论”。最初,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会迅速增加,越有钱越幸福;然而存在某一个点,当收入超过这个点时,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

关键在于这个点的设置,一个基本生存需求无法满足,从何谈起
幸福也可以量化
2013-12-14 07:48:00
边沁认为,快乐与个人受到的刺激以及个人的感觉成正比,影响人们的感觉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等,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
2013-12-14 07:49:57
幸福=效用/欲望
不龟手之药
2013-12-14 07:52:11
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
2013-12-14 07:52:31
:期望效用是人们交易的源泉。
2013-12-14 07:54:14
人们在交易中判断“值”与“不值”往往不是根据客观的最大效用,而是根据主观的期望,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商品的最大效用
第三块三明治
2013-12-14 07:55:09
边际收益递减,说得专业描述些,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2013-12-14 07:58:27
商品首先要能给人带来效用,否则没有人会需要;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否则就没有必要用其他物品来进行交换。
效用定价策略
2013-12-14 08:00:46
营销专家们的口头禅:没有错误的商品,只有错误的定价。
第二章 别作理性的傻瓜(经济学中的理性)
2013-12-14 08:02:27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大卫·休谟
你的生命值多少钱
2013-12-14 08:04:14
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远远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估计。
2013-12-14 08:05:12
事实上,人们经济行为中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研究表明,炒股的人其实更多是风险规避型的,他们希望获得收益,但更担心风险。
选择并非越多越好
2013-12-26 08:55:53
人们一直认为,买东西时的选择越多越好,但市场研究者发现,随着选择的增加,消费者从购买中获得的效用其实并没有提高。
2013-12-26 08:56:45
增加一个高价产品,其本身销量未必会增加,但它强化了客户对次高价位产品的感知,并影响到原来选择低价产品的客户去购买次高价位的产品。
看上去很美
2013-12-26 08:57:14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考虑一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评价的线索来判断。

整体的完整性,受损比例难道不能反应出价值?经纪人与社会人,社会评价
别作理性的傻瓜
2013-12-26 09:08:32
,理性假设告诉我们,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是追求期望效用极大化的,但事实上人们对预期结果的判断也常常自相矛盾
2013-12-26 21:48:58
,人们普遍有一种赌博的倾向。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决策,其行为常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舆论,经济学家称之为“羊群效应”,
郁金香狂热
2013-12-26 21:50:30
似乎每次泡沫的过程都是那么相似:在狂热中上涨,紧接着似乎所有人都疯狂投入其中,直到发现荒谬,于是开始恐慌,最后噩耗此起彼伏……
2013-12-26 21:53:54
在今天的所有的市场中,股市是最盛产泡沫的地方
地方,这里的永恒定律是凯恩斯的“博傻理论”:人们在牛市中之所以奋不顾身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有一个更大的傻瓜,会花更高的价格把股票买走。“博傻理论”所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傻瓜”,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傻瓜,那么自己就是赢家
从一张打折券开始
2013-12-26 22:04:37
。换句话说,所谓需求弹性,就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化时需求量随之变化的程度。
商家的鬼把戏
2013-12-26 22:07:04
成本相同的商品以不同价格出售,就被称作价格歧视,
凡勃伦效应
2013-12-26 22:16:50
凡勃伦效应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它表明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消费行为在本质上是受他人引导的活动,消费背后的潜在动机是模仿和争胜,处在较低阶层的人模仿高阶层的人的消费样式。
聪明的经济学
2013-12-26 22:18:08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古典的经济学始终围绕着价值展开研究,而现代的经济学则是以价格为核心,这个巨大的转变是从马歇尔开始的
麦当劳选址的学问
2013-12-27 15:51:56
最早提出并研究这个问题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提出了著名的级差地租理论。虽然那时还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李嘉图以小麦和地租为例为我们讲述了同样的道理,在他看来,小麦的价格之所以高,原因并不在于支付了地租,但是,地租之所以被支付,原因却在于小麦的价格高昂。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的供给总是不足的,无论通过竞争而导致土地价格有多高,能用来种植小麦的土地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土地的价值就完全由它的产品的价值所引致的,而不是相反的顺序。
工资等高线
2013-12-27 16:04:39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工资等高线”能够影响劳动强度,如果人们认为他们得到了公平对待,他们不仅会有工作满足感,并且能够更卖力地为雇主工作。相反,当等高线被破坏的时候,员工们就会感觉到不公平,出现离职和消极怠工的情况,低工资绝不等同于廉价劳动力。
可怕的资本
2013-12-27 16:05:48
凡勃伦曾经冷峻的指出:“资本是资本化的假设获取收入的能力,资本数量的市场波动代表了投资者的信心变化。”
把价格定在边际上
2013-12-27 16:11:54
经济学家们解释说,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
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
2013-12-27 16:14:44
平均成本重在总结过去,能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过去,而边际成本重在预测将来,为我们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破解神秘的定价之谜
2013-12-27 16:17:09
商品的价格往往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至少包括:产品在客户心中的潜在价值、供求状况、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成本、竞争和替代品价格、讨价还价的能力等等
精密的经济学
2013-12-27 16:18:03
土地、资本和劳动是进行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将这三种要素恰当地组合起来,制造出产品提供给社会,这就是企业的职能。具体来说,工人应该得到工资,提供资本的人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应得到地租。
看不见的手
2013-12-27 16:21:08
假设现在每个鸡蛋的价格是1块钱(这看起来有点贵),

现实无情的扇了一记耳光
2013-12-27 16:23:24
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他用诗人般地语言描述了这样的现象:“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人们把这称为蝴蝶效应。
2013-12-27 16:25:06
钱没长脚,却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致命的均衡
2013-12-30 16:44:51
由于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的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
古老的拍卖
2013-12-30 16:48:37
经济学家为这种简单的拍卖取了一个名字:单向叫价的市场,最终的交易取决于那个对商品评估最高的人。拍卖市场中最本质的特征是,在第一时间把买家对于价格的要求传递给卖家和其他买家,这样的价格信息传递是最简捷最有效的,并且所有买家都要在第一时间做出价格和效用的判断。人们发现股票市场事实上就是类似于“口头双向叫价拍卖”的市场模式。
鲸鱼油的故事
2013-12-30 16:51:29
。在鲸鱼油价格升高的情况下,消费者通常做出减少使用该产品的反应,而供给者被导向更多地生产。如果该种价格被预期持续上升,其他可替代能源就会被更为迅速地开发。
伟大的试验
2014-01-03 09:51:29
史密斯通过试验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在各种交易机制中,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的收敛速度最快,而我们所熟知的股票交易是最接近这种交易模式的,这似乎也说明了股票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2014-01-03 09:52:53
泡沫确实存在。
2014-01-03 09:52:56
泡沫是稳定的。
2014-01-03 09:53:00
人们很难判断拐点。
2014-01-03 09:53:05
经验有助于降低泡沫。让
第六章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关于创新的经济学)
2014-01-03 16:07:18
但为了获得那少之又少的机会,无数人仍然愿意苦苦等待。是为什么呢?经济学家说,这是因为沉没成本。因为一旦选择了演艺的道路,那么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很多其他选择。
机会
2014-01-03 16:14:57
经济学家对机会成本的专业解释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简单的理解就是,当我们选择了一件事情,必须放弃另一件能带来最大收益的事情,放弃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2014-01-04 09:30:50
机会成本其实是揭示了资源稀缺与选择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2014-01-04 09:31:10
稀缺的引入意味着我们的效用无法全部满足,当只能占有一部分资源的时候,我们会通过选择行为“约束”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代表了机会成本。
谁来当头
2014-01-04 09:34:24
,企业家们的核心工作聚焦在两个方面:经营和管理。经营是预测市场的需求,购买生产要素,并将生产的商品进行销售;管理则要依据价格进行反应,控制内部的员工进行生产的组织安排。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2014-01-06 11:56:06
。并非它不懂得多元化,但是Intel更加明白,离开家就意味着无家可归。
黄金公司
2014-01-06 12:02:28
:发明是一回事,会经营和利用发明物是另一回事。
第七章 世界不是平的(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
2014-01-06 12:08:03
实现自由贸易就像上天堂,每个人都想去,但都不想去得太早。
——谚语
神奇的发明
2014-01-06 12:11:15
对此,李嘉图曾经深刻的指出,贸易的基础并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售自己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购买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或劳务,各方都可以获益,这就是贸易的双赢原则
2014-01-06 12:11:28
:“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
2014-01-06 12:19:16
关于贸易,用现代经济学家的解释就是,贸易能够把东西从认为价值较小的人那里转移到认为其价值更大的人手里,不同的资源在不同的人手中会发挥不同的价值。贸易使更高水平的产量和消费成为可能,并使企业能够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来降低成本
别往自己的港口扔石头
2014-01-06 12:24:54
因为贸易是双方的,经济学家阿巴·勒纳经过严格的证明得出了惊人的结论:禁止进口=禁止出口,这就是著名的勒纳定理。
2014-01-06 12:30:09
经济学家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他发明了一个生动的词语“传统智慧”,他把那些“虽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但却因为被广大精英和权威人士所传扬而成为社会共识的观点及信息”称作“传统智慧”。
2014-01-06 12:30:29
。而这种“传统智慧”必须简单、方便,而且让人们感觉舒服,虽然它的内容未必是真实的。
李斯特是对的吗?
2014-01-06 13:12:29
首先我们要知道另一个区别,那就是经济学和政治的区别。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经济学家只是从经济本身来看问题,而政治家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政治和社会等各种更为复杂的因素;经济学家的任务是认识世界,而政治家的任务是改造世界;因此,经济学家的建议是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依据。
2014-01-06 13:12:48
研究经济学是经济学家的事,制定经济政策是政治家的事。
2014-01-06 13:31:33
正如李斯特所说:“国家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不但有理由而且有责任对商业加以某种约束和限制。”
全球贸易保护协定
2014-01-06 13:33:55
事实上,真正的贸易自由并不存在,每个国家制定的贸易政策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在国际社会中,依靠WTO建立贸易公平的规则是不可能的,正如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塞西尔·诺斯说过的那样,“规则不一定是按社会效率来制定的,相反,是为那些具有创新谈判能力和谈判规则的人制定的。”
市场就是战场
2014-01-06 15:37:41
抽象的说,竞争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预见竞争的结果,这种竞争就不存在了。如果是从激励和约束的角度看,竞争还有更深刻的意义,资本的本质是一种毁灭性创新,如果新的产品能带来超额回报,那么资本就会成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钻石帝国
2014-01-06 15:39:18
经济学家进一步将垄断分为两种:自然垄断和立法垄断。自然垄断的行业人人都能进入,但是靠能力让某个企业能够垄断;而行政垄断的企业,则大多是由政府通过授予专利权、许可证而建立的垄断地位。
不完全竞争
2014-01-06 15:49:17
所谓寡头,是指少数的卖者面对众多的买者,这些寡头在价格竞争作用下,逐渐完成优胜劣汰,最终获胜的企业留了下来。20
OPEC
2014-01-06 15:53:00
生产厂商们为了使他们的利润最大化而建立起来的组织,被人们称为卡特尔,卡特尔的成员们就产品的价格、产量、销售地、利润分配等公开而正式地签订协议,大家都遵守该协议
2014-01-06 15:56:19
经济学家用专业的语言阐明了其中的道理,卡特尔的目标是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之上,然而成员面临的诱惑是超额利润与违法成本,在需求远远超过供给的时候,价格远高于边际成本,而超额利润的诱惑足以弥补违法成本,那么成员国的背叛就是“有效率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联合定价、价格联盟、行业自律价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政府真的理性吗?
2014-01-06 16:06:38
垄断本质上是因为“稀缺的、排他性的资产”,可以这样理解,垄断地位与土地、资本一样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而每种资源都有所谓的“租金”,正如土地的租金、资本的利润一样,人们把垄断带来的稀缺性,由此带来的利润称为“垄断租金”,而寻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就被称作“寻租”。
第九章 大棒和胡萝卜(关于市场干预的经济学)
2014-01-06 19:39:31
。在经济学中,“管制”常用来说明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尤其指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
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保护麋鹿的行动
2014-01-06 19:41:17
许多经济政策的作用就是这样,看不见的损失往往就是那些努力想做好事的人造成的。事实上,一项经济措施的出台,制度的确立,法律的颁布,它们不只是产生一种影响,而是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经济学家称之为“次级效应”,而人们往往忽视了那些看不见的次级效应。
2014-01-06 19:41:22
正如哈耶克所说: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成的。
第十章 重新打开这个盒子(关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
2014-01-07 08:15:40
美国废除奴隶制的主要原因是保护这种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已超过其净收益。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姆·巴泽尔
打开企业的钥匙
2014-01-07 08:28:51
交易成本就是达成一项交易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它几乎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所有环节,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
重新打开这个盒子
2014-01-07 11:10:19
决定企业规模的核心是交易成本。
2014-01-07 11:15:04
。企业的规模是适度的,不是越大越好。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内部行政费用会上升,这增加的费用接近节省下来的市场费用时,企业的规模就不会扩大了。
分工的故事
2014-01-08 09:49:08
,分工理论并没有错,分工起源于交换能力,分工发达是交易次数增加的结果,而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分工不会无穷细分,它停止在分工的边际收益等于交易边际成本的那个分工程度上,因此只要分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时,分工就会进一步细化。
柠檬和桃子
2014-01-08 10:55:25
卖车的人知道在卖的是桃子还是柠檬,但买车的人只能凭感觉去猜测。曾经试图购买过二手产品的人,都清楚我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关键。
2014-01-08 10:56:11
因为信息不对称,购买者缺乏对二手车真正质量的评价,他们只能不断的压低价格,即便是一辆崭新的汽车开到二手车市场,也会大打折扣,最后那些高质量的二手产品不得不退出市场,剩下的柠檬越来越多,最终甚至就连市场也不存在了。
保险公司的困境
2014-01-09 09:43:00
在经济学上,将这种个人将完全没有采用提防行动的激励情况叫做道德风险,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这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
2014-01-09 09:45:11
当利率
当利率升高时,低风险的借款人不愿意借贷了,而高风险的借款人却依旧积极,这大概是因为,那些能够承受高利率的客户说明他们在成功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他们才愿意支付高额的利息。
工资与锦标制
2014-01-09 09:48:26
哲学家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经济学家说,婚姻是一次信息不完全的交易。在这场交易中,交易的双方都有公开的信息比如容貌、职业、学历,也有私人信息,比如个性、气质,显然这些信息是不对称的。和所有交易一样,婚姻也有收益和成本,组成家庭的费用是直接成本,各自放弃单身的自由就是机会成本。组成家庭更多的是带来心理收益,通常来说只有双方都认为收益大于成本才会结婚,否则宁愿当个快乐的单身汉。
2014-01-09 09:51:27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真正关心的往往并不是哪只基金的绝对收益率,而只是它在所有基金中的排名情况,因此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绝对收益率,而是相对其他基金的收益率,因此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时候,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抛售其他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以此打压别的基金净值,从而提高自己基金的排名。
美丽心灵
2014-01-09 23:31:58
“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VS现行的刑法制度?
特别的拍卖
2014-01-09 23:40:54
到今天为止,我们大致所知道的拍卖机制有四种,除了英国式拍卖、荷兰式拍卖还有两种拍卖形式:第一价格拍卖:即“密封”拍卖,每个竞拍人将价格写在封闭的信封里或标书中,其中出价最高的竞拍者将获得商品,并支付标书中的价格。第二价格拍卖,也叫维克瑞拍卖,同上面的拍卖机制唯一的不同在于,竞拍人只要支付第二高的价格即可。
共有地的悲剧
2014-01-10 09:49:43
:对每一个牧羊人来说,增加放养的羊会给他个人带来利益,而增加羊从而导致过度放牧的损失,则是由全体放牧人来承担。这种对公有资源使用的状况,导致了公有的东西总不如私有的让人爱惜,使对共有资源使用的结局有了悲剧性的一面。
2014-01-10 09:50:23
。在经济学中,公有产权是指由社会成员共同享受利益的一种产权,与之相对的,私有产权则明确了使用、转移和交换财产的独占权。当人们能够将劳动成果转化为私人财产时,人们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更加精明地工作,显然私有产权会鼓励更明智的管理。
经济学上的灯塔
2014-01-10 09:57:03
私人物品消费的特征是排他性和竞争性。
2014-01-10 09:57:18
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用购买也可以消费,因此公共物品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这种物品无利可图,市场就无法提供这类公共物品,这就是庇古所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时的无能为力。
2014-01-10 09:57:52
。萨缪尔森指出,公共物品有利于整个社会,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就不该收费,维持这种公共事业的费用来自税收。
灌溉权的拍卖
2014-01-10 10:02:40
最简单的实验被称作“最后通牒实验”,假定,A和B分10美元,先由A提出建议10美元中A打算分多少,比如A分8美元,B分2美元,B有可能拒绝,如果B拒绝了这2美元,实验者就会收回10美元,A和B将1分都得不到。从理性的角度说,得到2美元自然比什么都得不到强,所以B应该接受A的建议。这个实验之所以被称作最后通牒,就是说A向B的最后通牒,如果不接受,那么谁都得不到。史密斯分别在学校、市场做了多次相同的实验,结果大多数A实验者都选择了5美元,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分配时对公平的渴望。
  最有趣的是接下来的实验,这里充分体现了经济学家的智慧。首先,经济学家们让实验者先做了5分钟的智力测验,谁的分数高,产权就归谁,谁拿走这个财产权利,就在后面的实验中扮演A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B会拒绝A提出的方案,他会觉得,产权分配给强者之后,哪怕只分配给B2美元,也比不给强。经济学家发现,最终统计分配的结果,峰值不是出现在5美元,而是出现在4美元,也就是说,智力测验得分高的人觉得自己应该拿大头。就如同人们认为,能力强的人理应获得更多的权利,这与人类最初等级意识是一致的。
  更精彩的是第三个实验,首先随机选两个人配对后进行智力测试,获胜的一方获得10美元的分配权,然后他将这个权利到市场上去拍卖一个价格,因为这个权利总共值10美元,所以他会叫价10美元。当然,如果有人购买了这个权利,他就会拥有分配10美元的权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峰值不是5也不是4,而是2美元。因为A首先花了一笔钱获得了产权,因此他肯定会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分配方案。但是如果A制的方案太不合理了,比如分给B仅仅1美元的时候,就出现了B拒绝的情况,因此最后的峰值是出现在2美元。史密斯由此得出了重要的结论,产权和交易制度能够消除分配的不合理性。

伟大的经济学家LOL
克拉克机制
2014-01-10 10:06:44
克拉克机制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能避免人们说假话。
  克拉克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某一主体所报告的偏好改变了全体的最终选择,则它必须缴纳一笔金钱,其数额相当于它给其他主体带来的损失。在这样的机制下,
你可以说谎,不过那对你没好处,还不如说真话对自己更有利。

没理解
嘉年华的大嗓门
2014-01-10 10:12:01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当然,外部性也有好有坏,
科斯定理
2014-01-10 10:22:01
,科斯指出,如果产权明晰,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无论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都可以实现社会成本的最小化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让
2014-01-11 13:34:37
G·斯蒂格勒将科斯的思想,总结归纳为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若果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
现实的经济学
2014-01-11 15:21:56
,每个人按照自身的利益独立选择其行动,这与总体利益并不一致,有利于个体的行动未必有利于其他人,因此每个人所获得的剩余利润与总剩余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关系。原因在于个人的决策不仅影响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其他人。
第十五章 制度是个好东西(制度中的经济学)
2014-01-11 15:24:26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道格拉斯·塞西尔·诺斯
究竟保护谁的利益?
2014-01-11 15:30:02
专利制度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关税制度保护了幼稚产业的利益,“侵害”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似乎所有制度的结果都是保护一部分的利益,侵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制度总是一种不完全的契约,他只能在权衡中做出选择,只能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
2014-01-11 15:32:00
。经济学家说,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2014-01-11 15:34:31
法律是用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而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人们做出的立即行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人们试图建立一个人际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就是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制度提供了一个塑造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的诱因构架,其中法律、规定是正式规则,惯例、常理是非正式规则。
什么是好的制度?
2014-01-11 15:36:15
经济学家奥尼德·赫维茨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了两个原则:激励相容原理和显示性原理。好的制度也应该满足这两个原则,
通往奴役之路
2014-01-11 15:39:12
,计划体制的经济运行效率低的根源在于组织管理的交易成本非常高。
2014-01-11 15:41:01
哈耶克坚信,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保障,他用了一个最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两者的差别,一个是“富人得势的世界”,而另一个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
2014-01-11 15:42:56
诺斯深刻地指出,产权和制度的执行必须依赖于政府,而政府通常又在追求租金最大化,并导致一些国家陷入对落后制度路径依赖的轨道。这种没有政府不行,而有了政府也未必能办好事的两难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家为我们建立和实施产权,作为回报,我们付给它税收。由于国家拥有暴力机器和至高无上的权威,与私人相比,实施产权时的成本要低得多。
锁眼现象
2014-01-11 15:45:20
美国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轨距是4英尺8.5英寸,为什么是这样呢?它源自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英国人是美国铁路修建的指挥者。而英国铁路是从电车车轨中脱胎而出的,但电车车轨为何采用这一标准呢?原来最先制造电车的人是制造马车的,他们把马车的标准直接搬过来了,但这一标准又是谁订的呢?
  真正的答案是古罗马军队。古罗马军队最早设计战车时,选择了两匹战马的屁股的宽度为标准,因为这更有利于战车的驰骋,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屁股会决定了铁轨的宽度。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锁眼现象”。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就会对这种制度产生某种依赖,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制度自我强化的现象。
开学第一天
2014-01-11 15:52:12
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我们最大的社会经济选择,
2014-01-11 15:52:24
,经济学家们把公平划分为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
2014-01-11 15:54:39
,哈佛大学的哲学家约翰·博德利·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指出:机会平等其实只是一种错觉,除非它能够提供结果公平。普通人的孩子都能够上大学,并不是“机会”更公平了,而是他们父母的生产力提高了,能够支付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更大的智力投资资金,事实上,这时候的财富分布的差距,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
2014-01-11 15:55:45
,漏桶原理告诉我们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关系: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2014-01-11 15:56:14
这样,这种政策就成了一个漏桶,而这种漏出则代表了效率的损失。
帕累托最优
2014-01-11 15:58:09
?帕累托用数学方法对此作了逻辑严密的描述:如果可以找到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好一些,那么这就是帕累托改进,如果不存在任何改进了,那就是帕累托最优。
水桶、登机和医疗
2014-01-11 16:01:2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配置资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人们排队等候,也就是先到先得,这种排队方式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
骗子司机
2014-01-11 16:04:59
通常个人从理性出发追求效率,而集体必须更加关注公平,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也使经济学家们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014-01-11 16:07:18
这里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个矛盾的结论,如果单个主体采取某种行为会得到回报,但是其他主体都采取这种行为时,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
  经济学家们称这样的情况为“合成谬误”,萨缪尔森在他风靡一时的《经济学》教材中指出:“对于部分来说是对的事情,误认为对于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一错误的概念就是合成谬误”,也就是说,个人的理性决策往往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决策。
集体行动的逻辑
2014-01-11 16:11:50
奥尔森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结论: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作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其实非常不容易。
阿罗不可能定理
2014-01-11 16:16:18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理性,其实就是将不同的选择方案进行比较,排列出先后顺序,并从中选取最好的方案。
2014-01-11 16:17:45
阿罗将这种比较选择的方法推广到政治领域,他的证明告诉人们,这种多数表决制度,事实上并不能保证能做出一个最优排序,这也被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比如
2014-01-11 16:18:04
阿罗经过严格的证明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悖论:如果我们希望整个社会理性,那么不可避免出现一个独裁者;但如果不要任何独裁者,那么做出来的社会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阿罗的努力把人们的视线从市场民主延伸到了政治民主,他提出的疑问直接导致人们对福利经济学的怀疑,人们甚至怀疑“民主”本身。
多看笔记 来自多看阅读 for iOS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 - .

经济学中的这些描述人类感知的词汇,幸福、快乐、效用、偏好、均衡、正义,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对幸福的渴望也是人类思索经济问题的开始。直到今天,经济学家们仍然将幸福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说得专业描述些,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Ⅵ - Ⅵ

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呢?用经济学怎么致富呢?这个问题就好像:“如果我们学习医学,为什么我们还会死去?”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教你一套立竿见影的致富术,那是骗人术。经济学能教会你如何思考,并且能让你更聪明,因为没有一个学科能像经济学那样充分解释如此广泛的人类行为。经济学就像一张指路图,它设想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让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不龟手药 - 不龟手药

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
期望效用是人们交易的源泉。
当然,有时候效用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一章 摘下玫瑰色的眼镜 - 第一章 摘下玫瑰色的眼镜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肖伯纳 “为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是任何合乎理性的行动之目的。”——杰里米•边沁译人的理解:
人类的生物性本能是维持和发展自身---目的;
高度智能的大脑,配合我们的身体,为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条件---手段;
幸福则是我们达到了这一目的,且达到的程度是令我们满意的---结果。
具体地说,幸福就是在某一时空范围内,个体各个层次的需求都获得了令其自身满意的满足。
例如有个一直饿着肚子的流浪汉,当下他只奢求吃顿饱饭,如果满足了,这就是当前的幸福;吃饱饭之后,他又想有个安稳的小窝,不用风吹日晒雨淋,这时一个小窝棚就能让他幸福;他想有工作,自己用双手挣钱就好,这时一份普通的小工就能让他幸福。
译人将这一过程归纳为:
本能驱使我们追求幸福→大脑与身体帮助我们提高追求幸福的效率→当下获得满足→继续追求幸福→再次付出行动→再次获得满足。。。
在追求幸福的行动中,人们的手段不断发展,从原始的试错、感官认识上升到总结、归纳、创新,试图发现并掌握获得幸福的一般规律,进而发展成为科学,这就是我理解的经济学。
罗伯特•弗兰克提出了“平行世界理论”。
最初,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会迅速增加,越有钱越幸福;然而存在某一个点,当收入超过这个点时,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边沁真正有价值的想法是将货币作为衡量快乐和痛苦的尺度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效用/欲望的幸福方程哲学家说,效用是个人快乐的数学表示。
而经济学家说,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要对富含浓厚主观色彩的幸福进行量化评估,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不龟手之药
《庄子•逍遥游》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故事是这样的,宋国有一人家,世代以漂洗为业,会做一种保护手不龟裂的药。
一游客听说此事,愿用百金来买他的药方。
这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洗,也正不了几个钱,现在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
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以后,便献给了吴王。
正巧此时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药方使得吴军将士的手都没有被冻裂,战斗力大大提高,从而击败越军,吴王大喜,割地封赏了这位游客。
这个故事曾被多次引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资源用于不同的地方,其效用的差别非常大。
一副不龟手的药方,在百姓家中就是普通的药膏,但有人就会拿它获得封赏,成为诸侯。
这个故事还暗含了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
一人毒药,他人佳肴,然也。

边际收益递减,说得专业描述些,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经济学经典理论之一。
商品首先要能给人带来效用,否则没有人会需要;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否则就没有必要用其他物品来进行交换。
在杰文斯所处的时代,人们对李嘉图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深信不疑,普遍相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边际效用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
比如,水中的珍珠是有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认为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必须潜入水中才能获得珍珠,杰文斯则告诉我们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买者可以从珍珠中获得效用,而人们之所以愿意潜入水中则是因为珍珠的这种效用。
正如杰文斯指出的,成本决定了供给,而供给决定了效用的最后程度,效用决定了价值。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钻石—水悖论中,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水的总效用很高,但是边际效用并不高,因为对于一个不渴的人而言,多喝一瓶水不会带来任何效用,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却很大,即使你是一位百万富翁,10克拉的钻石对你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同样的道理,人人都知道食物对我们何等的重要,我们离开食物将无法生存,但富裕国家的家庭中,食物所占的开支比例却不断地减少,难道食物对他们不重要么?显然不是。
译人觉得,这里还要考虑到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普通情况下水的供给远远高于钻石,钻石稀缺度大。
假设某城市的供水系统发生重大故障,且短期内无法排除,不得不从周边地区运输,则水的稀缺度将大大提高,供应成本也会上升,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等行为,该城市水价必然飙升。
瓶装水在不同的地方销售,价格相差很大,一般大型超市中一块钱一瓶,而加油站、小区杂货店就要2元,电影院、KTV里就可能更高,商家针对不同的购买特点尽可能索取更高的利润。
译人分析:
上述例子中,一方面要考虑到超市、杂货店、KTV的固定成本,即房租、水、电、人力成本等;
另一方面,商家是要追逐利润的,根据【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的公式,超市资产周转率最高,故可以压缩利润率,降低价格来获得竞争力;而KTV的资产周转率最低,故不得不提高利润率,酒水、饮料的价格必然要高。
使用新产品带来的满足感,使得新品的效用远高于旧款,发烧友们对新款的追捧,让商家费尽脑筋研发新品,但也每次因新款的推出而大赚一笔。
欧美同样一本书,图书发行商们通常会先出版高价的精装本,然后出现比较便宜的平装本,不同的目标读者,对于精装和平装的效用不同,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译人分析:实施“价格歧视”,甄别出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优质资源客户”,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
没有错误的商品,只有错误的定价。
太经典了!!!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二章 别作理性的傻瓜 - 第二章 别作理性的傻瓜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大卫•休谟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不是严格估计正确的收益,而是比较容易和快速评价它的优劣卡尼曼教授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救治一种疾病,救治对象共有600人,为此人们提出了两种不同救治方案,分别通过下面通过两种方式描述:描述一: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600人中的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救活全部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活。
实验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人死亡,方案D,有1/3的可能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
实验结果是: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有概率的事情,因此选择方案D。
事实上,A和C,B和D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描述方法,结果却大相径庭,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心态。
经济学家认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远远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估计。
译人分析:对“失去”、尤其是“死亡”的恐惧,情感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随着心理学家的介入,我们对人类理性的认识似乎更加清晰,卡尼曼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理查德•塞勒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们在以下两种描述中进行选择:描述一: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为0,你愿意花多少钱买这种药?
描述二:假设你很健康,突然有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的新药,但这种药会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出多少钱来补偿呢?
在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中,很多人对于描述一会说愿意用几百块钱来买药,以降低万分之一的死亡概率,但另一方面,对于描述二,即便是能获得几十倍的补偿,他们也不愿参加这个增加了万分之一死亡概率的实验。
译人分析:
二者有一处存在巨大差异,即前者(生病)是人们无法掌控的,无论是否愿意也只能默默接受;而后者(吃药后死亡)是人们可以掌控的。而且对个体而言,生命的结果是不可承受之重,无论概率如何,最终只有“活”与“死”两种。对于前者,不买药,即使死了也是命中注定;而对于后者,测试新药,死了就是自杀行为。
你很想买票去听一场音乐会,但出门前你发现你丢了一张200元的电话卡,而音乐会门票恰好是200元一张,你是否还会买票去听音乐会?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回答者仍选择去听。
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出门前,你把你的200元钱买的音乐会门票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再买一张门票呢?结果却是,大部分人都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要想听音乐会,都是要再花200元买票。
之所以出现两种不同的选择,其原因就是一个关键点——心理账户。
其实,在人们脑海中,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被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即塞勒所称的“心理账户”。
丢失电话卡是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
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
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
译人觉得,这一段对于我们做决策,非常具有帮助。已丢失价值200元的东西,属于“沉没成本”,而且去听音乐会并不是导致丢失东西的原因,在决定是否要去听音乐会时,不应考虑这一因素。不妨倒回去推断一下,如果没丢东西,是否要去听音乐会?那么,现在的决定应该和当初一致。
选择并非越多越好
人们一直认为,买东西时的选择越多越好,但市场研究者发现,随着选择的增加,消费者从购买中获得的效用其实并没有提高。
恰恰相反,随着选择的增加,人们开始感到难以招架,并且,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自己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以至于不愿做出决定。
译人观点:深有同感。北京奥运会时,场馆内购买食物和饮料非常耗时,原因之一就在于店铺提供的选择过多。其实对于观众而言,只要东西卫生、能解决饥渴即可,菜单上保留最基本的选项足矣。比如食物类,提供一款盖饭、一款汉堡;饮料类,提供水、碳酸类饮料、果汁类饮料就行。每款食品就提供一个品牌的,不仅大大缩减点餐时间,还能有效控制库存,降低成本。
研究人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超市里进行了有趣的实验:他们设置了两个销售果酱的摊位,一个出售6种口味的果酱,另一个则有24种口味。
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果然吸引了更多顾客,但是最终的销售结果却出乎意料,6种口味的摊位的实际销售量却超过了24种口味的摊位。
心理学家解释说,过多的选择降低了人们购买的满意度,让消费者更加焦虑、更加不能从购买过程中获取快乐。
虽然比起毫无选择,我们还是偏爱有所选择,但选择太多,使我们的快乐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
营销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每种型号的产品提供3种已完全足够了,而不管卖什么,提供7种以上的选择都会产生适得其反。
在过多的选择面前,即使经验丰富的消费者也不得不担心自己会后悔做出的任何一种选择。经济学家们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引入一个看似无关的选项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研究人员的一个营销实验中,对微波炉进行了如下安排:第一组可选择的有2款: Emerson($109.99), Panasonic($179.99).
第二组可选择的有三款:第一组的两款,以及一款高端产品Panasonic($199.99).
结果发现,只有两款选择的情形下, 43%的消费者选择购买Panasonic($179.99); 而在有三款选择的情形下, 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Panasonic($179.99)。
这说明,增加一个高价产品,其本身销量未必会增加,但它强化了客户对次高价位产品的感知,并影响到原来选择低价产品的客户去购买次高价位的产品。
事实上,商家的确是这么干的,翻阅一下汽车、手机、化妆品的产品目录,商家们其实并非奢望卖出多少“豪华套装”和“顶级配置”,而是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期望价位。
译人观点:原来如此。译人以前一直很疑惑,商场里有不少品牌专柜会陈列出堪称奢华的高档商品,谁会去购买呢?看来商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以此带货,高明!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考虑一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评价的线索来判断。同样人们对完整性也是有心理偏好的,家具店正在清仓甩卖,你看到一套餐具,8个菜碟,8个汤碗,8个点心碟,共24件,完好无损,另外一套共有40件餐具,其中24件和前一套完全一样并且完好无损,但另外8个杯子和8个茶托分别有1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你愿意分别为这两套餐具支付多少钱呢?
实验的结果似乎很令人吃惊:第一套33美元,而第二套仅有24美元,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杯子和1个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却明显少了。
人们很容易发现两套产品哪个是完好无缺的,而对24美元和33美元的差别却放在了第二位。不只普通人会犯这样的错误,联合国的官员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形。
以下其实是真实的试验:太平洋上的某个小岛遭受了台风袭击,联合国官员依据情况描述来决定到底援助多少钱。
1) 这个小岛上有1000户居民,90%的居民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
2) 这个小岛上有18000户居民,其中10%的居民房屋被摧毁了。
显然,从客观的角度说,第二种情况的损失更大一些,可参加试验的官员普遍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万美元,而在第二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000万美元。
译人心得:今后做判断时,得把相对数字(90%对10%)和绝对数字(900户对1800户)都列出来,否则真的很容易出错。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人们对损失和获益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超过同等获益时的快乐。
看看以下两种选择:描述一:一款一直打折销售的产品出现供不应求,这时经销商决定取消打折,按照原价销售。
描述二:一款一直按原价销售的产品供不应求,这时经销商决定涨价销售。
理性的角度看,如果价格提高的一样的话,取消打折和涨价的效果一样,但大多数被调查的人都认为后者更加不公平,因为涨价意味着损失增加,而取消打折意味着原来的好处减少。
人们对盈利和亏损的感受不一样,对损失增加比同额的收益减少带来的感觉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
译人心得:公司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没有加薪,照样能干下去;要是减薪,有人立马就不干了。
而失败使人对失败更长记性, 成功往往使人对成功麻木。
当然,在所有人性障碍中最有威力的是贪心。凯恩斯曾经提出着名的美女投票的例子,“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做报纸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由读者从100张照片当中选出6张最漂亮的面孔,谁的选择最接近全体投票者的平均偏好,谁就能获奖;那么这场选美比赛的结果将与谁真正漂亮与否无关。”
每个参加者希望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每个参赛者都是在猜测“大众心理”。
现在要选的是预见其他人的意见,人们所要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股票市场其实和这场虚伪的选美有很多类似的特点。
投资关键不在于投资者自己对证券价值的挖掘认识,而是重点关心其他投资者的看法。
也就是说,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赚钱,可是能否赚钱,不完全取决于某个上市公司的赢利情况,更要取决于其他投资者是否看好这只股票。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考虑时,会发现实际的问题更加复杂。
因为投票者将全部从相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因此,作为股票投资者必须判断的不仅仅是别人是什么想法,而是判断“其他某个人所判断的除这个人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的想法是什么”。
这句话说起来有些拗口,实际上,在投票时,没有多少人会去考虑这么多的信息,首先无法收集足够多的背景信息,其次对其他人的想法只是一种猜测,并不一定可以推测出其他人的真实想法。
现实中的情况更加令我们失望,研究表明,人们普遍有一种赌博的倾向。
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决策,其行为常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舆论,经济学家称之为“羊群效应”,而每次泡沫破裂中,他们也成为最大的牺牲者。
译人心得:是啊,虽然明知道随大流发不了财,可人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往往还是选择跟风。
在今天的所有的市场中,股市是最盛产泡沫的地方,这里的永恒定律是凯恩斯的“博傻理论”:人们在牛市中之所以奋不顾身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有一个更大的傻瓜,会花更高的价格把股票买走。
“博傻理论”所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傻瓜”,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傻瓜,那么自己就是赢家。
假如没有下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下家”,那么你自己就成了最大的傻瓜。
从有股票市场开始,这种“博傻理论”就一直在延续。
一看到诸如郁金香狂热、泡沫、连环信、彭齐阴谋、恐慌、崩盘和金融危机这样的术语,人们立即就会想起疯狂而无理性的投机活动,这些词语一直被用来形容在特殊的、反复无常的时期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
译人观点:“博傻理论”,这个词真是恰如其分啊!
庞奇阴谋
20世纪20年代,有一位叫做查尔斯•庞奇(Charles Ponzi)的美国人,借助佛罗里达的开发热潮,大肆向人们宣扬:“只要投资购房款的10%,剩余的建筑费用可以用银行贷款,购房者不用担心,几周的时间就可以获得2倍以上的收益”。
不过事实上庞奇的做法并非如此,他把从B处获得的投资金额支付给A,然后把从C处获得的投资金额付给B,诱惑了更多的人上当。
这种十个锅九个盖的看来及其简单的伎俩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趋之若鹜,三年过去了,庞奇承诺的高楼大厦仍是一座空中楼阁,人们这才开始认识到庞奇的真实面目。
最终当庞奇把非法积累的10亿美元挥霍得只剩1400万美元时,这个可恶的骗子被送进了监狱。
不过,他的名字还是被人们记住了,因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把类似的现象称为“庞奇骗局”。
译人观点:只要人类存在,“老鼠会”就会一直具有生存的土壤。不劳而获、利令智昏,面对诱惑,人性的弱点实在是难以克服啊。
行为经济学家解释了人们之所以总是落入“泡沫陷阱”和“庞奇骗局”的原因,追溯到源头是来自源于动物的条件反射和人类的贪性,猩猩按一下五角星按钮,啪的一下递过来一杯柠檬水,再按一下五角星按钮,又一杯柠檬水,于是猩猩建立了这样的预期,只要他渴了他就会按这个按钮,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在股市中每当人们有投资回报这样的经历时,我们总会在脑海里建立这样的条件反射,人们总是把获得较高回报的行为夸张地保留了下来,而把不能带来回报的行为渐渐淡忘。
在人类的贪性的作用下,泡沫便建立了,那些正向的条件反射不断的刺激着人们去进行更疯狂的冒险,而在“博傻心理”支配下,股票、房地产这些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越高,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超常规膨胀,加剧了泡沫的形成。
而“庞奇骗局”的创造更多源于人类固有的贪性,虽然这样的把戏并不高明,但似乎总是屡试不爽,就如同罗素曾经讲过的火鸡的故事:在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钟主人给它喂食,而此后每天主人都会在上午9点给它喂食,无论雨天晴天,无论星期三或星期四。
长此以往,每天上午九点,火鸡都会把长长的脖子伸起来等待主人的食物,可是在圣诞节前的一天,火鸡虽然伸长了脖子却没有食物,而是被主人抓住脖子宰掉了。尽管人们有时会犯一些错误,无法按理性行事,但这些错误还不足以推翻主流经济学。
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几十年前所指出的,只要假定人们的行为多多少少是理性的就足够了,并且人们所犯的错误可以通过经验的增加而弥补。
译人心得:说的正是。犯错不可怕,就怕是“记吃不记打”,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我们不断学习的目的吧。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1页

P28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人民可能会规避微不足道的风险,但有时也会进行一些近乎疯狂的赌博。“视觉误区”、“额外选择”告诉我们,人民在判断效用最大化的时候常常被我们的主观意识所影响;“前景理论”、“心理账户”其实说明我们在判断得到和失去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标准;“人性的障碍”则深刻揭示了我们思维中的“贪性”。
需求弹性(马歇尔):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化时需求量随之变化的程度。
唯一的物品比稀缺品更珍贵,但认为创造的稀缺性却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市场的价格存在差异。
凡勃伦效应:一些商品定价越高反而越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该效应反应了人们挥霍性消费的心里愿望。
边际成本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企业判断产能是否合理的标志。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生产就是合算的;反之,生产就是不合算的。
平均成本重在总结过去,能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过去,而边际成本重在预测将来,为我们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亚当·斯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公司主席 安迪·格鲁夫)
传统智慧:虽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但却因为被广大精英和权威人士所传扬而成为社会共识的观点及信息。
规则不一定是按社会效率来制定的,相反,是为那些具有创新谈判能力和谈判规则的人制定的。(格拉斯·塞西尔·诺斯)
竞争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预见竞争的结果,这种竞争就不存在了……资本的本质是一种毁灭性创新,如果新的产品能带来超额回报,那么资本就会成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垄断者最大的受益是安宁的日子。
自然垄断和立法垄断(政府授权)。
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铺成的。(哈耶克)
房屋租赁是一个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市场,因此房租的税收大部分由房东承担了,而租户不必担心房东会涨价。(?)
美国废除奴隶制的主要原因是保护这种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已经超过其净收益。
所谓企业不过一组节约交易成本的合同,而企业的成本就是监督这些合同执行的成本。
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科斯),即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时,企业就会在企业内部生产,而不是在市场上购买。
机制设计理论中的两个核心:一条是激励相容原理,指机制设计者要把个人追求与整个社会追求结合起来思考;另一条是显示性原理,诱使行为人披露真实私人信息,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
克拉克机制:如果某一主体所报告的偏好改变了全体的最终选择,则它必须缴纳一笔金钱,其数额相当于它给其他主体带来的损失。
锁眼现象:一个团队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就会对这种制度产生某种依赖,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制度自我强化现象。
结果公平更加注重人的差异性,它是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对于弱者进行补偿。
机会公平是注重规则的无差别性的公平。
机会公平是通过激励的方式促进效率,结果公平则是通过补偿的方式促进效率。
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平等的东西。(柏克)
当我们拿起刀来,试图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平均分配时,整个蛋糕却忽然变小了。(奥肯 漏桶原理 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合成谬误:对部分来说是对的事情,误认为对整体来说也是对的。也就是说,个人的理性决策往往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决策。
奥尔森《权利与繁荣》: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其实非常不容易。集体行动在两种特定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生,一是集体成员的不对称,二是选择性激励的存在。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1867年,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William Henry Seward),这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在一夜之间同俄国达成了购买协议,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岛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划归美国。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收益和损失 - 收益和损失

  描述一: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600人中的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救活全部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活。实验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人死亡,方案D,有1/3的可能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实验结果是: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有概率的事情,因此选择方案D。
  事实上,A和C,B和D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描述方法,结果却大相径庭,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心态。经济学家认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远远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估计。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2页 - 第十六章 伸向蛋糕的魔爪(经济学中的公平和效率)

被视为近代保守主义鼻祖的柏克就认为人类的平等应该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平等的东西。”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全本 - 全本

"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远远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估计" - 不愿意失去,看不到已经获得的,这就是人性?
"过多的选择降低了人们购买的满意度,让消费者更加焦虑、更加不能从购买过程中获取快乐。" - 选择恐惧症?
"这说明,增加一个高价产品,其本身销量未必会增加,但它强化了客户对次高价位产品的感知,并影响到原来选择低价产品的客户去购买次高价位的产品。" - 人性中的非理性啊
"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考虑一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评价的线索来判断" - 以冰激凌时候溢出作为比较的线索来判断,非理性
"同样人们对完整性也是有心理偏好的," - 保证产品的完美性,不要出现不完美的情况,否则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投资关键不在于投资者自己对证券价值的挖掘认识,而是重点关心其他投资者的看法。" - 买房的时候是不是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关心的是今后房子会不会涨。而忽视了房子本身的价值。想起了天天向上里面的一个事情,关注房子的价值
"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当价格下跌或上升时,商品需求数量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需求变化程度比价格变动小,就是需求弹性小;反之则需求弹性大,如两者相等,则需求弹性均匀。换句话说,所谓需求弹性,就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化时需求量随之变化的程度。" - 需求弹性
"惟一的物品比稀缺品更珍贵" - 稀缺性,采取限量,限时销售会提升产品的价格,因为产品被赋予了稀缺的特性,比如小米手机,回想一下,为什么小米手机又要开放购买不限量了?
"凡勃伦效应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它表明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 消费者购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范围外的苹果手机,算不算?
"“工资等高线”能够影响劳动强度,如果人们认为他们得到了公平对待,他们不仅会有工作满足感,并且能够更卖力地为雇主工作" - 尊重和彼此信任的感觉
"无论是电视、飞机还是茶杯、饮料,都可以认为创造了满足我们需要的效用,而效用是评价产品价值的基础。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而价值决定了商品的成本," - 价值决定了成本?怎么理解
"而股票市场却不具备这样的特点,由于股票是无限期的,他的价值既取决于未来现金的流量,也取决于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 - 为什么会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量?不懂,需要确认搜索下。
"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 对于机会成本的准确定义
"直到今天,采矿业仍是一个极度需要保守机密的产业,除开矿产本身,地质数据是最宝贵、最需要严加看守的资源,公司不可能拿去四处散布。但麦克欧文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拿出所有的地质学研究和数据,整理成一个文档与全世界的人共享,请求全世界的人告诉他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新的六百万盎司的黄金。" - 这个可以算是开放平台成功的一个范例。平台有自己的优势,对于矿区的了解,以及多年积累的数据,但是参与者有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能够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
"企业家要放弃以小聪明为基础的创新,真正的企业创新应该注重“机遇”的把握,而不是“冒险”的赌注。" - 雷军,顺势而为,站在风口,连猪都会飞。对时机的把握很重要,优势是机会。
"价格信号是市场经济的神经中枢,如果这个信号被干扰,那么市场就会扭曲。" - 房价问题怎么处理?继续补充,当局部的价格收到麻痹的时候,也就是信息不等的时候,价格所反应出来的信息,有可能是误导消费者的。
"交易成本就是达成一项交易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它几乎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所有环节,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
" - 对于传统经济学来说,开启了人们对于黑匣子的认识。经济学这么学科,就是在系统阐述每天发生的经济行为,同时发展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其中的关键," - 网络购物,其实也是在降低交易成本,才让价格降低的。失去了的是购物时其他的体验和服务,有的商品不在,有的也在意。
数码产品的高度模块,就比较适合。
实体店,就好像美国的实体店,就担心,他们有一天会成为网络销售的实体体验店,当人们能够在不影响其他体验的情况下,网络购物就没能成为极大的选择倾向
"施蒂格勒从价格歧视中受到启发,发现人们在交易中,“知识”的昂贵导致了价格的差异,信息不仅不是免费的,甚至要付出高额的代价,他由此开创了信息经济学。" - 点评类的网站,发挥了这类的作用,尽量让信息对称,但是在二手市场依然无法做出很好的判断。我们的信誉保障,中介代理机制,是否能够很好的扮演这样的角色?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 对于碰到一个事情的解读,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跨学科确实是个有趣的事情,在信息不对的情况,假设,和保证是最好的决策
"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情报组织中有人率先知道了法国战败的消息,他得到的消息比英国政府还早了几个小时,此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时间就开始抛售英国政府的债券,这一举动,立刻传遍了整个伦敦交易所,于是,人们都拼命抛售手里的英国债券,甚至已经顾不上考虑抛售价格。直到英国债券价格跌到谷底时,罗斯柴尔德家族悄悄买进已经跌入谷底的债券,那些跟风抛售的人们此刻全都傻了眼,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在这时,传来了英军大获全胜的捷报,英国的国债价格也开始直线上涨。" - 信息不对成获得的胜利。因此,类似步步高之前提出的策略,对于小的企业主来说,后发制人,等待市场成熟之后再进去,其实是不错的策略,否则风险太大。
就好像前面说的一样,有时候市场的信号是不正确的,如果市场不成熟,收到市场的影响,过早跟进,就会碰头被市场玩死的情况。
谨慎的面对市场,尤其是狂热的信号,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态,同时要考虑本身的产品,它能够创造的效用和本身创造的价值。
"第二价格拍卖,也叫维克瑞拍卖,同上面的拍卖机制唯一的不同在于,竞拍人只要支付第二高的价格即可。
" - 很有意思,其实以后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用到类似的方式。
"最终设计的竞拍方案其实也很简单,同样是竞拍人竞相喊出越来越高的价格,唯一不同的是:任何留在房间里的人都必须愿意支付当前最高的报价,而任何放弃竞价的人必须离开房间,并不准再回来。看似简单的机制,蕴含了经济学家无穷的智慧:
" - 好好理解下,关于拍卖的,可以问问董国柱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对每一个牧羊人来说,增加放养的羊会给他个人带来利益,而增加羊从而导致过度放牧的损失,则是由全体放牧人来承担。这种对公有资源使用的状况,导致了公有的东西总不如私有的让人爱惜,使对共有资源使用的结局有了悲剧性的一面。 " - 如何理解日本这样发达国家对于公共资源的保护。另外,维护好公共资源,有利于大家的利益,为什么市场不能够发挥看得见手的力量
"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用购买也可以消费,因此公共物品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这种物品无利可图,市场就无法提供这类公共物品,这就是庇古所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时的无能为力。
" - 解释
"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公有地的悲剧”是指没有人对公共资源负责而导致无效率" - 是经济学的规律,日本的公共场所的次序,是通过什么来保证的?
"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和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他们看来,法律是用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而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人们做出的立即行为。" - 人不再是理智的人
"萨缪尔森在他风靡一时的《经济学》教材中指出:“对于部分来说是对的事情,误认为对于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一错误的概念就是合成谬误”," - 去听五月天的演唱会的时候,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集体与个体
"有两个因素: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代表无论是否生产都必须支付的开支;而可变成本是随着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支,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在各种交易机制中,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的收敛速度最快,而我们所熟知的股票交易是最接近这种交易模式的,这似乎也说明了股票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
"法律的颁布,它们不只是产生一种影响,而是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经济学家称之为“次级效应”,而人们往往忽视了那些看不见的次级效应。 "
"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若果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
(应该读点经济学 - 常青.txt)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页

应该学点经济学

《应该读点经济学》的笔记-第1583页

最初,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会迅速增加,越有钱越幸福;然而存在某一个点,当收入超过这个点时,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在游客看来,不龟手药方的价值远大于百金,而对于世代漂洗丝絮的宋国人,卖得百金肯定是笔好买卖,吴王以此药方提升了战斗力从而打败越人,这是将不龟手药方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在这次交易中,交易双方所获得的效用都增加了。边沁最早曾经说过,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少。如果用货币来衡量,边际效应递减就表现为:给某人一定货币,会引起一定量的快乐,再给他同量货币,他的快乐量虽然会增加,但第二次增加的快乐量并不会达到第一次的一倍。虽然这位伟大法学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不为人们所认同,但他的思想直接启发了后来边际效用理论的构建,而依据该理论建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已经成为经济学整个大厦中不可获缺的一块基石。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满足,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就是经济学的任务。”人们必须在时间和货币之间进行选择,富人认为时间更有价值而不愿费力索取优惠券,而钱少的人使用打折券实际上是用时间换取了财富。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在市场上,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商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自愿交易中,人们各自谋求自身利益,却能使每一个人都得益。我们面对价格的传递,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如果任其传递,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而采用管制则会带来混乱,通过多次石油危机的美国人现在似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好办法。2008年,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汽油价格再次上涨了30%,面对汽油价格的一路猛涨,美国人迅速进行应对,以缓解涨价带来的影响。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甚至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以减少燃油支出,据说这样能为政府节约100万美元的加油费。进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法律法规就如同针对不同行为而详细罗列的价目表。你想乱停车吗?看看价目表再决定吧。而且,这个价目表似乎无处不在。实现自由贸易就像上天堂,每个人都想去,但都不想去得太早。 ——谚语
禁止进口=禁止出口,这就是著名的勒纳定理。美国对食糖的配额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国内的糖价攀升到世界平均价格的三倍多,结果糖果生产商纷纷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以糖为原料生产的工厂大大减少了他们雇佣的员工。么是世界工厂?就是用自己的资源替发达国家生产低级工业品,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污染,所赚取的不过是微薄的加工利润”。正如哈耶克所说: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成的。


 应该读点经济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