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境》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301237766
作者:彭颖
页数:248页

《上海故境》的笔记-第30页 - 外滩源三角洲

英国领事馆:万源之源

一百六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远离老上海中心县城的李家庄坟场,英国首位驻沪领事巴富尔便以他敏锐的殖民者眼光,盯准了这片泥滩芦苇荡,他预言这里势必成为英国远东势力的根据地。他的判断没有错,这里是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冲,清军曾在此设立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是从这里开始失陷了整个吴淞地区。很快他的预言也成了真,由这里延展开一个世纪的远东殖民史。
外滩上出现的第一栋欧式建筑建于1873 年,有宽阔的草坪、四坡顶蝴蝶瓦、南洋风格的外廊、罗马式栏杆……其实这不是典型的英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而是东印度商人融合了南洋文化特色发明出的新式样。楼外巨大的草坪是典型英国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不仅举办了殖民大楼奠基仪式和赛花会,还经常举办社交舞会。第一批来上海的殖民者都是单身汉,又由于“华洋隔离政策”的严格限制,租界内几乎没有女人。1851 年的一个夜晚,一帮穿着燕尾服的光棍们在黄浦江畔翩翩起舞,泥滩上吹来湿冷的风,在脸上抹去的不知是雨还是泪。

亚洲文会大楼:博物馆与图书馆的源头
位于虎丘路上这座现今看起来不起眼的红砖建筑,曾经是上海首个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首个西方汉学图书馆。该楼命名源于英国皇家亚洲文会(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Society), 它既是一个汉学机构,也是西人文化的传播机构。其成员最初为英国人,1887 年11 月开始向所有国家开放,同时还规定“吸收有名望的中国绅士加入文会,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文会在中国展开活动。”1911 年以前,文会发展为“英美在华侨民为主的国际文化组织”,但最初根本没有中国籍会员参加,大多是薪资和知识层次都很高的驻沪外交官、传教士及大学教授。1868 年,文会计划建立图书馆,同时也计划建立博物馆,并且还因此将这条路改为“博物馆路”,这栋建筑成为在外滩源地区第三座英侨社团建筑,是高层人士的文化俱乐部会所。
如今见到的亚洲文化大楼是1932 年由公和洋行设计翻修后的装饰派风格大楼,顶部、门框等细节都可看到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内部还设计了八卦窗。大楼功能设计完善,一楼为演讲厅,二楼为亚洲文会图书馆,是最早且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三、四楼为首个自然历史博物馆,并采用西方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在当时的上海,最初是由西方人打开了中国人对东方的全面认识。如今的亚洲文会大楼低层为“外滩美术馆”,是外滩源片区改建后首开的第一所公共美术馆。
文化之光:出版外滩源
跟随着西方殖民者进来的未必只有坚船利炮,首任领事巴富尔那句“要使一切未开化文明屈服较高文明之下”,至今虽听来仍令中国人刺耳,但最初的英国冒险家们却带着他们自认为“上帝的旨意”,将权杖指向遥远的东方。
第一本在上海印刷的外文书籍是《圣经》,1843 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建立起第一个西方印刷出版社“墨海书局”,他写信至伦敦总部请求将最大的现代滚筒印刷机运送至上海,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印刷术。而随之一大批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如点点星火,开始以燎原之势覆盖了整个中华大地。
在这个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地块,图书馆、博物馆、戏院和新闻出版机构如此集中,在当时全中国堪称奇观。无怪乎著名作家袁鹰,在每次提起上海时总说,“最难忘便是圆明园路,因为那里曾经点亮过多少人的心,燃烧过多少人的梦。”上述的这些文化机构都早已消失,只有部分建筑至今仍在无声地缅怀着那份光荣与梦想。
从外滩源开始的诸多出版机构,至1930 年代前后福州路、山东路一带聚集大小报馆、书局、印刷厂30 多家,成为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期间西学东渐的最大基地,是社会运动和思想文化的传播先驱。撼动古老中国的思想力量从这里发起,启蒙意义远远超过了上帝的福音。
在今日位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海事时代展厅内,陈列着英国人引以为豪的远东殖民地图,由天花板穹顶上伸出一只巨大的水晶手指,指向地球仪上远东的那片海域。英国人认为那是上帝的手指,他们是带着上帝的旨意要将文明与福音“传播”给东方……而上海,也因为承载了这西方的价值旨意,始终都无法为自己那段模糊的历史做辩解。或许,站在人类的角度,在苍穹之外那个上帝的眼里,并没有所谓东方西方的区别,也不存在国度疆域的隔阂;或许,我们该记住的是那个腐朽的封建统治者,而不是上海身上混杂的血液。

《上海故境》的笔记-第229页 - 张爱玲的衣橱

张爱玲对服饰的热爱众所周知,不仅限于她那篇刊登于英国报刊专门针对中西服饰研究的美文《更衣记》。从她年仅19 岁时写的自传《天才梦》到《童言无忌》、《十八春》、《色·戒》……几乎她的每篇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而细腻的穿衣风格,她习惯于从服饰观察人间百态。
20 世纪40 年代的时尚风潮是一袭紧身的丝绸旗袍,配上复古小卷发,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透明丝袜及高跟皮鞋,一方手帕随手掖在裸露的手臂腋下纽扣间。有钱人家的太太们手戴大颗钻戒,“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色·戒》)。在张爱玲的字里行间,可以整理出一套40 年代的时装行头。
中西混搭,改良旗袍
20 世纪30 年代开始,世界女性时尚风潮被欧美引领,可可·香奈尔、玛德丽·维奥内特将女性解放意识通过服饰表达出来,这一时期欧美的女性风尚可以用“透”、“露”、“瘦”、“短”四字概括。勤快而开放的上海女人很快便接受了这种新思潮,并戏剧性的加以改良,便形成了当时上海滩中西混搭的时装风:在领子和袖口上设计西式翻领、开叉袖、荷叶袖,下摆缀有荷叶边或是蕾丝边等欧化风格的装饰物。穿着旗袍的方式也局部西化,如在旗袍外搭配一件略有男性风格的西装外套。

旗袍高开衩
早期“局部西化”的时候,旗袍长及脚踝,还是相对保守。张爱玲在《十八春》里写到,“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1927 年,有些时髦女子想提高旗袍的高度,又怕遭到守旧派的非议,便一面将旗袍做到小腿肚以上,一面又在旗袍下摆钉上三四寸长的蝴蝶裥。1928 年,旗袍进入新阶段,长度缩短到膝下两寸许,整个小腿都裸露在外,很方便行走。直至1932 年以后,旗袍从低衩、无衩变成高衩,衩高过膝甚至及臀,蔚然流行。上海当红明星顾梅君当年常穿高衩旗袍出入交际场,电影《色·戒》中扮演王佳芝的汤唯件件旗袍都高开衩至臀,既符合其贵妇身份,又极富挑逗之意。

无袖
张爱玲留在世上最出名的那张照片:寒得沁人的深秋,张爱玲穿着无袖旗袍,袖缘还往里裁减得很深,从这边的肩胛骨可以看到那边的肩胛骨,张爱玲把瘦削的旗袍穿到了刻薄。
1937 年之后,主流旗袍的袖长缩至肩下两三寸,几乎没有袖子,被称为旗袍史无前例的特色。在电影《色·戒》中由于旗袍无袖,王佳芝给易先生唱《天涯歌女》时,腋毛若隐若现,成为电影话题之一。李安称,那个年代上海滩淑女,原本就是不刮腋毛的。
布料
对于布料的选择,张爱玲喜欢“参差对照”,“红绿对照,有一种可喜的刺激”。那时候流行的旗袍布料,夏季多选择纯棉印花细布、绸缎、麻纱、提花布等薄型织品。电影中王佳芝的旗袍在南方香港相对比较薄透,不同于传统中国旗袍上的牡丹、龙凤、鸳鸯等传统花纹,王佳芝的旗袍上花纹多为唐草、腊梅、玫瑰、云纹、几何等图案,更显素雅。
张爱玲在《对照记》中有两张照片穿着广东土布做的衣服,布面图案是“最刺目的玫瑰红印着粉红花朵,嫩黄绿的叶子,印在深紫或碧绿地上”,她就喜欢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张爱玲从小就喜欢去虹口买日本布料,因为日本花布一件就是一幅图画,一卷卷都像古画儿似的卷起。

《上海故境》的笔记-第134页 - 旧上海黑帮势力地图

人贩霸
贩卖人口在旧上海有很长的历史, 共有两种方式:一种专贩男孩,暗语叫“搬石头”; 一种专贩女孩, 暗语叫“摘桑叶”。男孩往往被卖去做苦力,女孩就要沦落为娼妓。
当时做此买卖的人贩霸有三大势力。一大势力范围是公共租界的尤阿根, 曾任公共租界老闸捕房刑事股总探长, 也参加过青红两帮, 有徒弟5000 多人。他们将女孩拐卖到公共租界的福州路会乐里高等妓院(俗称“长三堂子”),有的卖给福州路状元楼宁波饭店后面的十几家宁波妓院, 还有的卖给福州路、浙江路、广西路口一带的低级妓院。
还有一大势力是法租界法捕房的任文祯, 此人是杜月笙的学生, 有徒弟1000 余人, 他的后台是法捕房刑事科长范郎打。他们往往将女孩卖到黄金大戏院后面爱来格路(现柳林路)褚家桥一带, 以及东新桥宝裕里、宝兴里等处的数十家二等妓院,俗称“幺二堂子”;有的被卖给爱多亚路(现延安东路)、朱葆三路(现溪口路)到郑家木桥福建南路一带靠法租界一边的低级妓院, 专门接待外国水兵,俗称“咸水妹”。
还有更为险恶的势力是“国际护照贩”,就是人口贩子用“贩黄鱼”(因被贩卖人都挤在船舱里, 像被捕的黄鱼, 故俗称“贩黄鱼”)的方式诱骗去葡萄牙后转往法国, 男的被迫出卖石刻, 受他们剥削的女孩被他们带到法国马赛、尼斯等地去跳小脚舞。

赌场霸
说到黑帮势力,自然离不开赌。早在20 世纪初上海就具备了各种高端的赌博形式,比如在公共租界设立“跑马厅”,每年春秋二季举行赛马;还设立“明园跑狗场”;法租界里则设立“逸园跑狗场”和“回力球场”等。黄金荣、杜月笙都借用了赌场敛聚财富,勾结帝国主义在法租界公开设立俱乐部, 其实就是变相的赌场。那时最著名的俱乐部是福熙路(延安中路)181 号, 其次是褚家桥申吉里及东新桥宝裕里。
上海沦陷后, 静安寺以西部分公共租界越界路段变为既不归属租界当局,也不受制于中国政府的无人管辖地区, 一些外国报纸称此为“Bad Land”(歹地)。于是大批汉奸云集该地, 先后开设六国饭店、绿宝俱乐部等赌场, 由黄金荣徒弟沪西大流氓朱顺负责保护, 后迁移到南市九亩地。
烟毒霸
旧上海流行的烟毒有鸦片和白粉两种,鸦片有四等:一是所谓“大土”,即印度出产的, 是英国从印度运来的;二是“云土”,是云南军阀强迫农民种植罂粟,通过走私运到上海出卖的;三是“川土”,是四川出产的;四是“蒙疆土”,是内蒙古出产的。白粉即海洛因等,大多由日本人利用军舰运入。旧上海规模最大的贩卖鸦片机构,有“土行”、“燕子窠”等,都集中在法租界,由黄金荣、杜月笙等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经营。
黑帮抢烟的过程江湖上分为“挠钩”、“套箱”、“硬爬”三种。
旧上海烟商为避开军营与关卡,偷偷将鸦片装袋,在吴淞口抛入江中,待江水退潮后再用舢板小船将鸦片捞出。而当时的流氓烟霸们以贼制贼,在烟商将鸦片投入江中之后,在岸边预先埋伏的人就顺势用竹竿挠钩将烟土拖上岸,这就是江湖上俗称的“挠钩”。
“套箱”则是另一套偷梁换柱之道,抢烟流氓预先布下眼线,在烟商将鸦片分装煤油箱之后,将木箱迅速套在煤油箱之外,这样就驾着马车堂而皇之地偷走了烟土;而“硬爬”是指那些势单力薄的流氓拦路硬性打劫单身烟客,以打闷棍、谋财害命来抢鸦片烟。
当时谙熟这一套的是横行一时的“大小八股党”。“大八股党”纵横英租界,“小八股党”独霸法租界。
上海滩黑势力总图

《上海故境》的笔记-第170页 - 沪上梨园影踪

百年来活跃在中国民间的戏曲艺术为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市民提供了适合他们的娱乐方式。20 世纪30 年代,上海和北京一样,步入了戏曲的鼎盛时期。不一样的是,北京的戏曲繁华多少离不开清末皇室的追捧,而上海却第一次将戏曲演出带入现代商业市场,中西文化的交汇带来现代化表演形式,移民潮带来戏种的丰富与多元,经济繁荣造就了成熟的演出市场,发达的新媒体传播更是戏曲文化兴盛的关键。上海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为繁盛的一片乐土。
百艺杂陈的游乐场此时已经成为平民的娱乐天堂;戏曲已从几千年的禁锢中得以释放,以更多元化的形态融入不同阶层、性别的话语空间,京剧依旧迎合男性话语空间、女性色彩浓厚的越剧昆曲与其平分秋色;沪剧以表现都市生活见长而吸引了大批都市男女,在给予他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都市的认同;各种地方戏曲也为客居异地的外乡人提供些许的慰藉;话剧作为知识分子施展抱负的舞台此时在艰难曲折中奋力发展……至此,套在戏子手脚上的无形枷锁化为袖长善舞的艺术形态。
一时间,沪上演出场所剧增,除天蟾舞台之外,新舞台、更新舞台、共舞台、黄金大戏院、兰心戏院等都相继营业,日日爆满。到了20 世纪30 年代,上海的戏院建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大舞台”所代表的专演中国传统戏曲的戏院,其建筑外观更多地保存了中国民族建筑风格;另一类是专演外国戏剧,同时兼放电影的两栖式戏院。以当时的“四大戏院”为代表——卡尔登大戏院(1923 年)、黄金大戏院(1930 年)、兰心大戏院(1931 年)、美琪大戏院(1941 年),建筑形式更多地融合了西方建筑理念。上海真正进入到了大舞台与大戏院并存发展的娱乐鼎盛时期。这些舞台剧院在几辈人的欢呼声中走过了历史,上演其间的故事早已随风飘散,而它们也垂垂暮矣,有些正在消失,有些重新焕发了青春……
古戏台:隐在老城厢里
最早的上海戏曲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老城厢内,大多由富宅或同乡会公馆改建而成,如晚清时期的“张园”和“三雅园”。古代传统的公馆建筑一般是中轴明晰,由大门、戏台及主要的厅堂组成。两侧是环绕的院落式厢房,改建成戏院后,厢房就成了包厢。正厅也称“ 池子”, 座位像是大摆筵席的局面, 散落着八仙方桌,方桌后并列两椅,每个座位上都泡着盖碗茶。正厅两旁为“ 边厢”,也设有长凳,边厢的后面还可以“ 立看”。一般正厅与边厢为普通老百姓看戏之所,二楼的包厢则为达官贵人看戏之所。
虽然自“满庭芳”之后,出现的茶园戏院都是仿京式的,但不同的是,上海的此类酒馆式戏院内除了座位,还设有“花桌子”。所谓“花桌子”,一方面指座位前的茶几上盛满瓜子、蜜橘及橄榄等零食;另一方面指客人看戏时还可以召妓同观,称为“叫局”,妓女应召而来谓之“出局”, 这种说法是江南传统的说法。因此,当时的戏院不仅可以听曲赏戏,还能召妓,加之赌博活动也很猖獗。在西式舞台剧场出现之前,“茶园戏院”往往也是风流场所的代名词。当然,那时的戏子伶人名声再高,也只是社会中的“下九流”。
清末茶园戏院的平面图示意 (自“ 舞台”、“ 剧场” 出现之后,让这些茶园戏院的古戏台失去了赖以存活的市场, 如今大都不可寻踪迹,仅留存能依稀判断出当年光景的古戏台只有两处。
朱家角城隍庙有座始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的戏台,近年已移作堆放杂物之用,依稀可辨认出当年面目,梁枋藻井均甚精致。还有青浦城隍庙里有明代的戏台,当年任青浦县令的元曲作家屠隆在此上演《浣纱记》,主客是《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
豫园内原本也是有戏台的,清代末期还常常演戏,租界里的外国人亦来猎奇,楼下设有许多小吃摊位,比如有名的张志飞糖粥铺。现在豫园内的古戏台却不是原物,是1974 年从闸北中学移过来的,原先那里是钱业会馆,为光绪十四年(1888 年)建造,保存得相对完好。豫园古戏台至今尚有戏剧上演,算是非常之难得。当然豫园里有另一座戏台名气更大些,那就是打唱台,面对着点春堂大厅,半架于水上镂金错彩,想是当年豫园主人闲情雅趣时看戏场所。)


 上海故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