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08
ISBN:9787020022298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页数:322页

经典之作

“我比较喜欢外国的小说和中国的古典小说”印象中孔庆东教授说的这句话,却意外地让自己在此时记忆犹新。以前我向来不肯承认外国文学能有什么可与中华文学想比的,连续读了几本西方的小说后,我想说我得彻底改观了。近现代中国的小说在很大程度能够看见西方写作手法的身影,我想说的是,国外的很多小说真的很经典,比如现在我准备写下来的《双城记》。这是一本让我始终猜不出结局的小说,小说在结构方面简直可以称为完美。故事前后衔接得简直可以算天衣无缝,没有半个人是多写了半笔的,如果你对这个角色已经忘记,但是不久你将发现,他会是一个情节中至关重要的人物,而且逻辑方面完全合理。网上有简介了,这里就不写出来了。我只想说大家的作品就是不一样。以两世的感情加上历史的背景,融入宗教、政治、社会等因素,联系伦敦和巴黎,将整个故事完全的嵌入进去,环境的叙述方式也堪称完美。经典之作,自己简直没有资格去评价。

嘿嘿

其实这本书很无聊,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代替另一个男人去死。呵呵,不知道爱情到了这般田地是不是真的会这样,我应该不会这样的

……

真正的作品读得非常有限——现在读过七年中文系,似乎也没好到哪儿去。当时的我多少还知道什么叫心虚,每周两节的政治课,于是成了我为吹牛还债的固定时段。只可惜我用心不专,还惦记着一举两得提高下英文,书桌里预想的那些名著,也就降格成了改编后的中英对照读物。现在想来,唯一欣慰的,是当时的的确确啃的是英文,并没有投机取巧——话说回来……

复活·疯狂·仇恨

这是一个关于复活的故事,故事从第一章可怜的梅尼特医生在销声匿迹十八年后突然“复活”拉开序幕,以最后一章无辜的代尔纳被法院判处死刑后神秘的“复活”结束。这是一个充斥疯狂的故事,大革命如狂风暴雨般侵袭了每个人的心,曾经懦弱而又无助的市民,毅然拿起武器,疯狂地采取报复行动,将昔日高高在上的贵族一个个送上了断头台!这是一个洒满仇恨的故事,为了惨遭迫害的姐姐、为了池鱼之殃的家人、为了家破人亡的自己,狄安娜将自己包裹在复仇的火焰里,拜倒在复仇女神的脚下……

年轻的时候很爱戴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高中时间,那时候很受感动,所以我给他五个星,但是要是现在让我评就没那么感动了,也许是经历让我有所改变。

转载:BY李海鹏

如今到处都有人说“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可我觉得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读《双城记》。这本书太阴郁、太崇高了,不适合我们这个快乐的年代。书中有个脑筋急转弯儿倒是值得分享一下:当一位老爷躺在床上,由四个仆人伺候着喝一杯热巧克力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答案充满了童话色彩:森林里有一棵树在悄悄生长。点解?这棵树长呀长,将来长高了,就会被制成木板,做断头台。凶暴吧?可是我就想说这个。

作为小说,不怎么好看

将到期了还没看,只能用两天的时间翻完了《双城记》。又是一部颠覆我们所接受过的历史教育的现实主义小说。两百年前,法国受压迫阶级起义攻占巴士底狱确实是劳动人民谱写的伟大史诗,同时也是充满血腥和邪恶的魔鬼撒旦的伟大胜利——像所有的暴力革命的最后命运一样,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复仇、杀戮、人性的扭曲。作者用一半的笔墨描述了这场革命的无可避免,怀着对被压迫阶 级的同情和对暴虐无道的压迫阶级的仇视。但当原先对劳苦大众不公正的法庭落到被压迫者手中时,法律不但没有变得更公正,反而是被彻底废除了。暴政导致了另一场暴政,作者用另一半的篇幅阐述了这种两难的境地和他在人道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矛盾抉择。最后,作者选择逃离革命现场这个人间地狱,用爱和对生命、生活的热情来对抗革命中人性的泯没。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92年的中译本,译者在前言中否定了狄更斯的这种对待人民革命立场摇摆不定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如果杀戮是无可避免的,如果革命和历史本身是与人性和理性背道而驰的,当然所谓的人道主义忧虑也就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但至少狄更斯和我对这个假设是否定的,因为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我们就再找不到人类存在的理由。不过,说句实在的,《双城记》作为小说,不怎么好看,故事情节吸引力不大且编造痕迹明显,牵强,在塑造人物方面显得薄弱,就思想性来说,也比较表面。

《双城记》读后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开篇第一句话被无数次引用。但我猜知道这句话的人并一定小说《双城记》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何而说。如果想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以及为何说写出这句经典名句,那自然是要读读原著的。“---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这句话其实解释了上述经典句子的两个问题:为何这么说,对谁而说。这也就是小说出世的原因之一,狄更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小说,通过描述法国大革命给人民大众带来灾难来表示自己的担心,同时告诫英国的危险处境。一段革命史,两座分别代表两个国家的城市,几个风雨飘摇中的人,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素。虽然《双城记》是一本经典的小说,但因为其明确提出这段革命背景是法国大革命,于是对革命的表现就被认为是作者的历史观。而这正是对小说无数争议的焦点。狄更斯在小说中除了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了贵族的残忍,同样也展示了革命群众非理性的破坏。他认为,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对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对暴动民众的一系列描写——血腥,残忍,狡诈,恶毒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狄更斯把在描写暴民邪恶之处倾心了大量的笔墨,展示了他对暴民的痛恨,从某种层度上可以说是对革命的痛恨。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的狄更斯也指出了拯救世界的良药:爱。这种爱,体现在小说中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这种私人间的感情,也包括抛弃贵族,拯救苍生的那种博爱。其中,最为出彩的是对卡顿之爱的描写。我非常喜欢卡顿。实际上,卡顿就是狄更斯的化身,狄更斯正是首先想到了卡顿这个人和他身上的某种精神进而构思成这本小说的。那么,卡顿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小说中描述:“太阳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见的景物,没有比这个人更惨的了。他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的虚度光阴,消耗殆尽。”这是个自甘堕落湮没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的年轻人,为何自甘堕落?小说中似乎并没有交代,自从他一出场就是如此,并且也没有对他的家事背景描写也并不多。个人认为,这个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因此他无需过多描述——卡顿的堕落,源于自己对日渐堕落的社会的失望。他走上断头台前曾说过,“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被自己遗弃的悲观者——卡顿,在朋友遇到困难,在所钟爱的女子的丈夫即将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突然出现,被救人还不之所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紧要关头使了个掉包计策救出了自己的所爱女子的丈夫。这不正是基督之爱么,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事实上,小说中的卡顿也确实以圣经的口吻在临死前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就是狄更斯为“最坏的时代”开出的良药,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有人说,《双城记》作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没有西德尼.卡顿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我完全赞同。

249.14.58《双城记》—【英】家查尔斯•狄更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开篇第一句话被无数次引用,我想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和毛主席的那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是一样的。最好或者最坏,取决于立场。法国大革命背景下,贵族阶级和贫民阶级,压迫与被压迫身份互换,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血腥灾难。同时告诫彼岸的英国人民,危险就在不远处。狄更斯在描写人类黑暗、邪恶、残暴之处用了冷静的笔调,贵族的残忍冷酷、草菅人命,平民的极端报复、血腥屠戮,确实如他所说,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西德尼.卡尔顿是人道主义的化身,他在人间痛苦的生存着,道德高尚、满腹才情却自甘堕落,是因为看不到希望,表面上他为了爱情舍身代替查尔斯上了断头台,实际上他也成全了自己,否则,在越来越黑暗的人间,他的痛苦势必会无法忍受。是不是也可以说,他用自身为所有的暴行赎罪?     西德尼.卡尔顿全文着墨最少,却是《双城记》的精髓所在。

对革命一词的反思

对革命一词的反思,故事是对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一个剪影,看了书就相当于对法国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非常直观感性的认识。故事本身非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情结也穿插得非常到位。如果全中国有哪怕1/10的人看过这本书、领会了其中的教训,就不会有文革爆发了。所以说书是返愚昧的武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言

  书因为课业压力很久才看完,中间断断续续的,而且因为剧情进展也不快,语言翻译的比较生硬晦涩,很多情节都连不起来,然后我就先看了别人的书评,再来回忆我的感受。首先,是各个人物,《双城记》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较单纯,从出场那一刻就一目了然:露西是温柔贤良的;曼内特医生是沧桑隐忍的;罗瑞先生是老成持重精明缜密的;查尔斯是正直高贵充满自信的……都没绕什么圈子,唯一不同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就是叫西德尼·卡尔顿的家伙了,这里称之为家伙,是贬义的语气里带着钦佩的,虽然像是不屑。在穷人唯命是从,富人权贵骄奢淫逸、飞扬跋扈,有志青年义愤填膺的时代,只有他,仿佛置身世外,他的人生只有两个阶段,遇见lucy以前和预见lucy以后,lucy和他的故事,也淋漓尽致的诠释了“君生我未生”这种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  其实,这本书和les miserable的情感都差不多,着重点不同而已。我觉得这本书的重点就在carton身上了。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为了起义的爆发,前期做足了铺垫,随意被被无理监禁,被监禁18年暗无天日的莫乃特医生作为特例来展示黑暗对人身心摧残的细节。前期几乎所有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最终都是为了给那个最后的结果做铺垫,为那个惊天的秘密埋伏笔。剧情什么都不想多说了。说说里面感动我的一些小的细节和自己的感想吧。反正最后作者要表达的大的真理和思想也都是通过这些小的细节表现出来的。首先是描写普络丝小姐对洛里一家的忠诚,“她们能为了纯真的爱慕和崇敬而甘愿屈身为奴,献身于她们已失去的青春,献身于她们从未有过的美丽,献身于她们从未有足够运气获得的成就,献身于从未出现在她们自己昏暗生活中的灿烂的希望。”这不同于唯唯诺诺的懦弱与盲从,虽然确实有一丝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不求上进,但是这种精神,这种女性独有的精神非常感人,而且也没有其他语句再能展示这种感觉了。革命人的表现跟les miserable里面的底层民众,虽然表现不一样,但是大体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被洗脑后加以利用的对象。“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否则毋宁死”人们以此作为评判标准和最高准则,同时对获释的囚犯表现出的狂喜与对砍成碎片的囚犯所表现的残暴,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包括他们病态的信奉吉洛蒂(断头台),并为之创造邪恶的卡尔马涅乐舞。这是最尖锐的讽刺。这种洗脑,造成的这种麻木大体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是一样的,无论是法国还是中国。莫内特医生,善良仁慈的化身,一身都刚正不阿,经历了十八载的磨难,但是为了坚持原则,为了女儿的爱,能放弃自己的委屈与辛酸原谅自己的敌人。“他通过旧事的痛苦,他被赋予了力量,他取得了主导位置,他把他们当作弱者,让他们信赖他,他与lucy以前的位置颠倒了过来,然而只有最真切的感激与慈爱才可以引起这种颠倒。”lucy,她是美丽与善良的化身,她所到之处,能给那里的人和事带来生机与活力,能给力无限希望。西德尼·卡尔顿,本篇小说最真实,最饱受争议,最具鲜明性格的人,最后以最让人惊讶的方式完美的结束自己的人生,并不是说他死得好,他的死是他灵魂的升华,是他达到人生目的,完成人生使命的制高点,用最残酷的蜕变,完成人生的升华,换来生命的大彻大悟。前面说了,他玩世不恭,他消极颓废,他游戏人生,但是,爱,使他领悟了“主曰: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者,虽死,必复活;活者且信我者,必永生”,从人生的小爱,变成了体恤天下,怜悯苦难的大爱。他的做法甚至为很多现代电影情节采用。小说的作者,必须有非常的社会经历和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心理及行为洞察力,比如描写密探巴萨来探听消息时,寒暄博得他人信任后,“压低声音到引出心里话的程度”,这是极需要功底的。真相揭露时语言的选择等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让人产生无限的共鸣。小说结尾“我今日所做的事远比我往日的所作所为更好,我今日将享受的安息远比我所知的一切更好,更好”国家会比昨日更好,人民会比昨日更好,小说的作者五一不是心怀天下,殷切的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抨击是为了改变,失望的背后满满的全是希望。山岛由纪夫说:“就像大海和天空在水平线上融合在一起那样,梦幻和现实也可能正在遥远的地方相互融合。”满怀希望,整装出发。

男二永远都是苦难帝

第一次看大部头有了看言情小说的揪心与痛苦,最后因已知的结局而抵不住悲伤合上了书页。卡登一直在老狄的作品中那么纠结又卑微地活着。因为梅尼特小姐的目光从未在他身上停留,她永远看着那个完美的,随时都彬彬有礼的人。她像个女王一样轻易地践踏卡登的温存,即便那个人与达雷有着如此相似的面容。爱情里,先爱上的人总是这场追逐中的loser。

卡顿,我的超我

西德尼~卡顿,这是我看完这部作品后一直回荡在脑子里的名字,他不是主角,起码不是第一主角,但我相信,他是看完这部作品后很多人不用选择而自然的会记住的人。有人说卡顿写的是狄更斯自己,如果是,那么我想我该感得荣幸,因为这是一个我期盼而终于未能完成的自我,我记住他,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些破碎的梦,那些未成型的梦,那些遥远的过去甚至那些未知的将来,那个我极想成为而终于不可能成为的人。消沉。这是卡顿的第一个专名词,他的消沉不同于当下许多青年的堕落,他的自我放弃让人看到更多的无奈,虽然作品通篇并没有交代卡顿消沉的原因。那一个在所有人都注视着眼前那场生死攸关的审判时一直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天花板上的不修边幅、懒懒散散的人;那一个本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却多年只在幕后做一个不为人知的助手;那一个才华横溢却寂寂无闻的人。因为他不想奴努力,他找不到努力的理由。他无法说服自己努力的好好生活,他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 ,甚至我找不到他说服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也许只能如余华所说: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曾经有那样的机会,让他不再消沉,他也一度尝试去好好的生活。那是为他的挚爱的人,他觉得从她身上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好好生活的理由。然而不幸的是,这并不持久,当他发现一切可能都没有可能后,他选择更大的消沉——对人生一种绝望的消沉,如果说在这以前起码他还觉得爱情是他的希望的话,那么此后这一希望也随之断线。他最后的死是对消沉的救赎?我愿意是,实际这也是我觉得他所以消沉得与众不同的原因。但是换个角度,这也是最大的消沉,一个人连自己生命都放弃了还不够消沉吗?我不理解究竟是我对你的爱太深还是我把生命看得太轻所以我那么轻易的放弃?牺牲。这是卡顿的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专名词。撇开最后他代达奈去面见圣吉洛廷(斩斧),当然无可否认这一段是整部作品的高潮,我的意思是即便我们忽略这一段的描写,我也觉得卡顿足够感人,我也觉得卡顿已经牺牲。她向露西表白的那一段:“我最后的请求是这样的:说完这个请求,我这个不速之客就不再打扰你了,我很明白,你和他没有共同点,而且你们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知道,说也没用,不过,这是我发至内心深沉的肺腑之言。为了你,为了你所热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如果我的人生经历能有幸遇上牺牲。在宁静的时候,请把我记在心里,这是我的一片真情实意。总有一天,你将建立新的关系——这些关系会更加温柔而牢固的把你和你精心构筑的温馨的家结合起来——这些最亲密的关系会使你更加美丽、快乐,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啊,曼内特小姐,当一张长得和那幸运的父亲一模一样的小脸仰望着你的脸时,当你看见重现你自己那鲜艳夺目的美丽的小宝宝蹦蹦跳跳出现在你膝下时,请你时常想起,有个人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全你身边所爱的人的生命!”我不知道这是何等伟大,我甚至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伟大,我所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这给我的震撼。我并不是个现实的人,我曾不止一次的奢求那是一段关于自己的画面,那个虔诚而无能为力的人是我!卡顿,是那个消沉的得弃自己的人,但这却是属于他的幸福,尽管在他看来也许十分痛苦。这让我想起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郭靖决定回蒙古去跟华筝成婚,黄蓉对他说:“我也会找一个人嫁了,生儿育女,但我的心里永远只有你。”是的,我会爱着你,无论你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无论你是遥不可见还是触手可及,在我心里都为你展开一个舞台,而你也将永远是它唯一的主角。如果说金庸先生阐释的是何为互相分离的爱,那狄更斯阐释的就是何为一个人维持爱的永恒。卡顿没有得到,也不可能得到,甚至不希望自己得到,但这无关乎他深爱着她,我甚至觉得他爱她一点也不比达奈少。我爱你,但在你幸福的时候这与你无关,而当你的不幸我的幸福(你的不幸给了我替你担当的机会,这让我幸福)降临的时候我会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排遣你的不幸。我爱你,但我深知自己的不幸,我希望在你幸福的时候能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不幸的人如此愿意为你牺牲,这是我唯一的所求,这也是我唯一的幸福!爱没有让卡顿忘记自己,这样的卡顿给我的感觉更真实。如果真的超越所有,忘乎自己,会让我觉得是一个神而不是现实的人。他还记得自己有所求,那样微薄的希求让人看到他的牺牲更可贵!那样的消沉我做不到,那样的牺牲我可望不可即,我只能在并不安静的集体宿舍里看着那样的超我而发出轻轻的叹息。甚至担心自己的叹息惊动了遥远的上帝,而不期的得到恩赐,实际我已不奢望恩赐,而仅仅是想避免再一次的剥夺!

关于双城记

读完狄更斯的双城记,来写写书评。狄更斯擅长于勾画人物的外在描写,对环境真实而强烈的呈现,细枝末节方面把控很好。他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抒胸臆的刻画,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和动作等细节处作细致的勾勒,以一种全景式的电影镜头的方式呈现人物心理。象征的运用,在墙上的blood象征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人道主义的光环。贫穷和贵族阶级的矛盾,社会现实的深刻矛盾。梅尼特医生的善良、人道主义。卡尔登为爱情献身的无私精神。对结尾的理解有点偏电影化,卡尔登怎么就替达奈死去了呢。心理冲突还是不够有力量。也许是我读得太快了。只能说,它作为一部历史剧和社会剧,很能反应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当时人们生活的社会图景。在人物冲突方面,我觉得还是不够太理想吧。

"好的,我可怜的小妹妹,直到最后."--卡顿的温存

我听说你给释放了,埃弗瑞蒙德公民。我原先希望是真的。” “是真的。不过,我又给抓了回来,还被判了死刑。” “要是我和你同坐一辆车的话,埃弗瑞蒙德公民,你能让我握着你的手吗?我并不害怕,不过我又小又弱。握着你的手能给我增加勇气。”  她抬起那双善于忍受的大眼睛,望着他的脸。他发现她的眼睛中突然出现疑惑的神情,接着是惊讶。他赶紧握住她那因辛劳和饥饿消瘦的年轻的手,放到自己的嘴唇上。  “你替他死去吗?”她轻声问道。  “也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嘘!是的。”  “啊,能让我握着你勇敢的手吗,素不相识的人?”  “嘘!好的,我可怜的小妹妹,直到最后。” ------------------------------------------------看了好多的帖子,似乎大家都被最后卡顿从容赴死的情景所感动,我也不例外.但貌似大家最多提的是他那段经典的自白.其实最令我本人难以释怀也感动无比的是他和小裁缝女在生命最后相互依偎的那段描写.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就是觉得作者对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在生命末尾又成为对方"上天所赐"的人之间的感情的表达,似乎已经超越了爱情的概念(本人愚钝~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不是爱情啦~),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真情.不知大家看了89版电影没有?最后有一点改编的处理我觉得简直是点睛,书上写的是小裁缝女先被唤到断头台,而电影里是先叫的卡顿(Evremonde),然后小裁缝女很害怕,说"为什么不让我先去呢",卡顿马上就喊道"让她第一个去行吗!"---她需要他的依靠和温存啊!而这期间,两个人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对方...生死离别的吻之后,小裁缝女被拽下囚车,在上断头台的前一刻,回首微笑着望了卡顿一眼,而卡顿亦报以鼓励的平静的笑容....那种眼神啊!!那种无私的奉献与依靠啊!! 卡顿一直觉得,自己不会被人所爱,不会被人所记住也不会有人在心中为他留有一席之地,但是!感谢狄老!在生命的最后,他成为了另一个生命的依靠与寄托.用自己的拥抱,肩膀和吻,温暖了另一个无辜,脆弱而且像他一样孤独的生命.而小裁缝女也用纯洁和勇敢安抚了他.他是被爱的,是被记住的,也是被报答的!(我最后一门考试的头天晚上看完书,被这段情节搞得一宿没睡踏实....)鉴于文笔的局限,我没法像其他高手那样表达的那么生动,只是宣泄一下心里的感受.希望大家快快和我交流你们对这段情节的感受和看法,帮助我跟深入的了解作品~呵呵共勉~

《双城记》

电影《香水》唯美的海报后面,是一场略显残酷和麻木的杀戮。18世纪的巴黎,香艳之都却弥漫着恶臭和贫穷,穷到人生看不到尽头。油画一般色彩瑰丽的镜头直面它最肮脏的角落。我是和排球队的学长学姐们看的,在比较有喜剧意味的“神棍节”晚上。他们一直在惊讶为什么在印象中应该浪漫唯美的巴黎,却充满着肮脏、暴力和丑陋。他们也惊讶于一个人的生命怎么会那么不值钱地被夺走。在巴黎一尘不染唯美华丽的橱窗里,贵妇人优雅地举起一瓶精致的香水在鼻尖略过,双眼微闭陶醉其中。奢靡香艳的背后是被践踏的身躯和灵魂。只要了解一下那个时代背景就会明白。18世纪,工业革命刚刚从英国开始风起云涌,启蒙运动正轰轰烈烈企图以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树立起光明的旗帜。正如狄更斯那句经典无法被超越的开场白: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黎明前黑暗的痛是难以言喻的,一人女人在恶臭熏天的鱼市中生下第五个孩子,利索地剪断脐带。没有人注意到她,如果不出意外,那个孩子也会和之前的一样,被留在一堆腐烂的垃圾中。了解法国大革命或说看过《双城记》,就不会再对这些场景感到惊讶,或者也可以说,看到这些场景,就不会再对法国大革命惊讶。攻占巴士底狱的是一群彻彻底底的疯子,他们被压抑被践踏被蹂躏了太久太久,他们只能用疯狂来表达战胜那一刻的辛酸和狂喜。那种苦难,也许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理解。《双城记》的伟大之处在于狄更斯站在了一个中立的位置。他既站在穷人那一边对贵族口诛笔伐,也毫不留情地批评战胜的人们此时就是一群失去理智正义只知道疯狂杀戮的禽兽。不管法国大革命给后来的世界带来多少决定性的影响,在这场血雨腥风中没有正义,象征“平等、自由、博爱”的三色旗只是新的施暴借口。他甚至说大革命是“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出无数贪得无厌、不知餍足的妖魔鬼怪”中之一。断头台取代了十字架,革命就是一场流血的暴力,只不过是象征权力的断头台从一群人手中交到另一群人手中。故事客观地从几个人的角度出发,直到几条线最终交汇到一个最高潮,一切不言自明。因此我一直觉得《双城记》是着重描写法国大革命的,其中的人物反而成了这个事件的背景,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总是关注着其中的爱恨纠缠。尽管狄更斯把唯一的感情色彩留给了几个主人公,但他以几乎同样的篇幅不带感情地描写着其他人,不带立场就是最好的立场,给法国大革命一个最真实的阐述。然而,他还是为小说加上了一个英雄式的结尾。几个主人公证明了这一片罪恶和荒谬中善与爱的力量,而卡顿则用他的死告诉人们上天依然存在,上天派他来到那个小裁缝身边给予她力量面对死亡;告诉人们美好光明的前方是可以到达的,他所深爱的人正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我一半被深深感动,一半又有些惋惜结局最终落入俗套,又引得无数女读者对卡顿这个最丰富饱满的角色偏爱有加,说他是自己看《双城记》的原因;引得有人感叹“《双城记》号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看着那些评论,觉得不可理喻,也为狄更斯感到可惜。我也认为狄更斯的小说塑造人物方面相对简单,每个人的特点在出场不久就基本确定,而卡顿则例外地异常饱满鲜活。但是要知道,最艰难的不是死亡。有人用巴金的那句话来表达对卡顿的热爱:“多年以来,那个为了别人幸福而毅然走上断头台的英国人,像一位老朋友时时鞭笞激励着我,让我明白怎样使自己的生命闪光。”但是卡顿放弃的是生命不是幸福,相反,在人生一塌糊涂永无出头之日,所爱之人不可能爱自己更不可能和自己在一起的情况下,他用这种方式获得了最大的幸福。他没有那么伟大,他只是为自己的生命选择了一个最好的结尾。可笑的是很多人总是要求别人的无私崇高,仿佛这样能提升一点自己的价值。《香水》的最后,我们没有等到奇迹发生。格雷诺耶没有产生我们期待的爱情,少女仍然在第二天上午父亲悲恸的哭号中离去。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格雷诺耶最终的存在和毁灭。毕竟,我们不是在看偶像剧。《双城记》的主人公,是这两座城之间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在大革命前后被践踏,被杀害,或正在施暴的人。什么是正义,在革命中永远找不到答案。也许这就是小说结尾如此安排的用意所在,让人们依然相信爱与光明。

原来是爱情

我起初想写的题目是“匪夷所思的结局”,因为我前些日子看完的时候真是对这个结局很是匪夷所思,对这个高尚的卡尔登有所质疑,对于冒死顶罪,其价值是什么?我刚刚还不相信我哦浅薄的文学素养,现在我可以将它贬低到一文不值……原来是对露西的爱情。不过还是有些疑惑,《双城记》不是爱情小说,可结局是个有些殉情意味的悲剧。用一个人的死换另一个人的活,更何况,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报答的因素。在我看来,仿佛是一种不该提倡的轻生……其他都还好,原谅我一个文学系学生的不文学评论~

渐行渐离——记Sydney Carton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尽管死了,也一定会复活。所有活着信我的人,一定永生。”——《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双城记》是第一部真正打动我的小说。那个行为不端、前途黯淡的律师西德尼•卡顿,亦是深深撼动了我。本着对爱情的忠贞,毅然决然的奔赴死亡,那种崇高,使他成为本作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卡顿最开始的出场,说实话,是令人厌恶的。试想一下,一个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穷酸律师,怎么能使别人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在狄更斯的娓娓叙述下,再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落魄青年,怀抱着难以想象的对爱情的义无反顾。也就是在他对露西小姐倾诉心肠后,我对卡顿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可以获取的最好的帮助,马奈特小姐,再这儿已经获得了。叫我在未来没落的残生至死不忘,我以前对你吐露过我的全部心声,除了你之外,这地球上不会再有人听到了。”如此真实的肺腑之言,却透露着刻骨的无奈和悲哀。正如同遇见露西之前的卡顿,被盯上枷锁的命运似乎决定了他的一生。但也像他所说一样,露西的出现唤醒了卡顿往昔的梦想,点燃了爱的火种。这火光后来一直领着他向前,即便是走向断头台,他也无怨无悔。因为,在卡顿心里,为爱而作的牺牲是不需要计较的,就算为爱献出生命也是高尚的。曾经有一个写手说:因为对爱的执着,卡顿的一生注定是带上悲剧色彩的。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生命的终结并不一定代表着不幸。对于卡顿来说,能为帮助露西而死是一种幸运。这让一直有强烈自卑感的卡顿第一次直视生活,第一次发掘到了生活的意义,第一次完美的运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心爱的女孩。我感到欣慰,因为卡顿心中的光明最终透过那层黑云露了出来。在临死之前他用自己的无畏震撼了所有人,甚至是已经疯狂的法国民众。此时此刻,卡顿的爱已经不只是对露西的了,这份爱已经升华成为了“对时代变迁的憧憬和对被压迫者的关爱”。“嘈杂的人声,许多张抬头注视的面孔,外围人群往前涌的脚步声,一块往前冲来,仿佛掀起一股滔天恶浪。转眼间,全部都消失了。二十三。”看至第十五章/足音消失的时候正值深夜,灯光映照着泛黄的纸张,我伏在桌上哭得昏天黑地,即怨恨狄更斯为什么如此“狠毒”,又替卡顿能了却心愿而喜悦。伴随着矛盾的眼泪,我静静地读完了《双城记》。其实,并不需要哭泣。“那天夜里,整个城市都在议论他,说他是所有上断头台的人中表现最为镇定自若的一个。不少人甚至觉得他表情郑重的像个圣人。”卡顿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忧伤和难过,只有平静。还记得他对露西说的话吗?“地球上还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让你喜欢的人平安无事,他乐于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样一个从一开始就了然自己命运的男子,不得不说是一个清醒者!西德尼•卡顿,用我的片面之言是无法说清楚他的。所以,用巴金老人对卡顿的评价结束这篇文章是最好的:“多年以来,那个为了别人幸福而毅然走上断头台的英国人,像一位老朋友时时鞭笞激励着我,让我明白怎样使自己的生命闪光。”

悲剧的人生下的崇高灵魂 - 谈carton

carton在狄更斯笔下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怀才不遇,只能充当自大骄横的皇家律师史曲勒孚的影子助手。他冷漠,懒散,玩世不恭,终日靠酒精麻痹自己。他爱上了美丽善良的露茜,虽然露茜最终选择了代尔那,但是他仍向露茜表白:“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牺牲。”所以,最终当代尔那被得伐石太太陷害入狱,隔日即将斩首之际,他践行了他的诺言,凭借两人外貌的相似和精心的安排,他替换了狱中的代尔那,以死来结束他行尸走肉般的一生,以死来兑现他的承诺,以死来展现冷漠外表掩饰下的高尚灵魂。

我们的世界

世界是人居住的世界,这里的好不是绝对的好,坏也不是绝对的坏。世俗的定理是不存在的,当变革来临时,疯狂也好,稳重也罢,一切都是可悲又可爱的。

值得一看。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但凡历史的转折点,都不怎么美丽,如果美丽也是经过修饰的历史(余秋雨说过的话)。狄更斯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伦敦和巴黎社会面貌,人民受尽苦难,绅士们作威作福,一点不把他们的子民当成人来看。人民的愤怒积攒到了最高点,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攻陷了巴士底狱,把他们的主子赶下了台,开始以”自由,平等,博爱,或死亡”为信条大肆屠杀无辜的人,无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无论过去有无做过与那些绅士有瓜葛的事,只要你有嫌疑对这个共和国不忠,命运便是上断头台。历史的转折点就在这里,充满了血腥和残暴,不知有多少清白的人因为一点点的话语或者不可解释的罪状而遭到了复仇女神们的弑杀。法国因为大革命而更加走向了民主和共和,但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多少的家庭因为而破碎和败落,谁又能说这些爱国者们的错呢,他们已经受了太多太多的凌辱,他们要做这个土地的主人,那就有多少人成为了冤魂。卡顿对露西的无法言语的爱拯救了她们一家,他代替这个贵族去了断头台,也算是了结了自己的最后的心愿。这本书其实寒假就带回家了,就翻了几页,过了这么久才看完。书的后半部分写的尤为精彩,看的我仿佛置身与其中啊。。。。

两座城、两种人和两个世界的传记

两座城、两种人和两个世界的传记——读《双城记》一在我混乱的记忆深处,《双城记》的结尾总有这样的一副场景:英俊脸庞的查尔斯•达奈(Charles Darnay) 早已在进入法庭审判之前就被具有同样英俊脸庞的西德尼•卡尔登(Sydney Carton)所替换,走上最后审判的被告席的已然是卡尔登。法庭上人声鼎沸,坚定的爱国公民们以无比凶恶的眼神盯着这个从心灵到肢体都是那么高贵优雅的贵族后裔走向末日。德伐日(Defarge)夫妇、复仇女神(Vengeance)、曼内特医生(Dr. Manette)、露西(Lucie)、罗瑞先生(Mr. Lorry)还有已经神志清醒的查尔斯都站在观众席上绝望地等待审判结果。在宣读完所有证词(包括曼内特医生控诉信)的一刻钟之内,陪审团便已投票决定判处前圣埃佛瑞蒙德(Evremond)侯爵死刑,二十四小时之内执行。在生离死别的最后时刻,站在噪杂喧闹狂欢的人群中的达奈对站在被告席上表情坦然、先知般的卡尔登大声喊道:“我爱你!我爱你……If ever there were love in the world, I love you.”这喊声一遍又一遍,不断的传到露西、曼内特医生和罗瑞先生的耳朵里,当然还传到了身边这群坚定的爱国公民们正义的耳朵里,引来了他们诧异且嫌恶的注目礼。幸好狡诈的德伐日太太(Madame Defarge)和复仇女神早就陶醉在了她们这无比正确的“斩草除根”(Extermination)行动的胜利欢笑中而没有注意到这喊声。悲惨的露西听到这话时,心里咯噔一下,淡淡的醋意被她丈夫对于这个一直无条件爱他的男人的“爱的表白”所挤了出来,由惊魂未定的心里渗到了她沾满泪水的脸上,但是很快的,也许不到一秒钟,她的心里也迅速地回荡起这番话:“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卡尔登”。虽然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丈夫,可怜的露西却要亲眼看着这个无比高尚忠诚的朋友即将成为Guillotine小姐最后将“亲吻”的对象,其心如刀绞之势并不比看着丈夫走上行刑台来得轻松。被告席上的卡尔登终于在嘈杂的法庭喧闹声中分辨出了达奈对他的“爱的表白”,他的脸上遂露出淡淡的微笑,那晚看到他表情的人都觉得他异常地淡然从容。由于即将完成人类最伟大的行为——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他自己仿佛也爱上了自己,这个他曾经痛恨的、颓废不堪且不求上进的酒鬼。不用费什么力气,他便在人群中瞥到了曼内特一家。他看到达奈张大嘴在呼喊,永远甜美的露西也冲着自己念念有词。可是,忽然间他便再也听不到这些充满爱意的语句了,因为,很快地他已被两个彪形大汉用黑色的布套套在了他马上要感到一阵冰凉的颈子上面,并将他押出了鼓噪喧嚣的法庭。那黑布套竟奇怪的厚重,嗡的一下,他就和整个法庭甚至整个敬仰他又诅咒他、爱他又恨他的世界隔绝开来了。但是他的心却接收到了露西在低啜时那温热的呼声“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卡尔登……”If ever there were Freedom in the world, Mr. Sydney Carton owns it. Because he freely chooses to lie down his life for other lives by following his free will.If ever there were Fraternity in the world, Mr. Sydney Carton owns it, Dr. Manette owns it, and Mr. Charles Darnay, Mrs. Lucie Darnay, Mr. Lorry, Miss Pross and Mr. Cruncher all own it. Because they all have unselfishly fraternized with others,others from the people the barely know to the people who was their love enemies or whose fathers and uncles would have oppressed and imprisoned them.二当然Mr. Dickens的安排是最理性的。在那样一个混乱且危险的时刻,还是悄悄地离开巴黎为妙。德伐日太太毕竟曾在酒馆中目睹过卡尔登与达奈的酷似,如果两人同时出现在庭审现场,只会更加引起她鹰一般眼神的注意和狐狸一般狡猾头脑的怀疑,更可能遭到她、复仇女神以及雅克们这些嗜杀成性的狼一般的共和主义者们的迫害。我不知道我会不会为了我最爱的女子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的确是太过艰难的选择。如果不是狄更斯先生在之前篇幅里的铺垫,谁又能想到这样一匹醉生梦死的“豺狼”会在最后的时刻做出这样让人掩卷流泪的高尚行为?自由、平等、博爱或者死亡,这法国大革命的口号确实可以被许多人喊得漂亮,可又有谁能比卡尔登更具体、更精彩地诠释这些词汇呢?自由地选择代人受死,平等地以一命换一命,博爱地为了情敌(达奈)、心爱的女人(露西)以及尊敬的朋友(曼内特医生)的家庭幸福献出了自己本来还可大有作为的生命,然后坦然走向了死亡——卡尔登完成了两座城的颂歌,也完成了自己的颂歌。从他一直懒散地瞪着法庭天花板的出场,到他作为长期酗酒的“豺狼”与精明功利的“狮子”斯特莱佛(Stryver)的唇舌之争;从他对露西深情的告白,到他利索地与达奈调了包,再到他轻轻地吻了需要安慰的女裁缝,卡尔登的每次出场都比与他有着相同脸庞的达奈来得精彩,他不多的语言也总是那么容易就扣人心弦。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得到狄更斯偏爱的角色,也是一个得到众多读者偏爱的角色。他的懒散,他的马虎,他的粗线条,他的满不在乎,他的玩世不恭,他的没出息,他的与世无争,他的酩酊大醉,他的放纵和憔悴,他那在头上缠着潮湿毛巾连夜奋战的可爱样子,他对于露西爱情的坦白以及对于达奈友谊的真诚,他与整个故事进程的若即若离,都为他在[胜券在握]里的转变添上了一抹悲剧英雄的亮色。这个态度和行事原则的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铺垫,因为悲剧英雄的角色往往并不是那些主流正派的人士所能和所想扮演的。如果说在故事前半部,卡尔登的个性是令人扼腕叹息般的可爱与亲切,那么在后半部,卡尔登的个性则是令人满心敬佩般的果敢与从容。在不同的场景,狄更斯先生都为他设计了富有个性的台词:当他对着面貌酷似自己的达奈调侃:“对我来说,能叫我最称心如意的便是忘掉我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毫无好处——除了这样的美酒之外。同样,我对它也毫无好处。……我是个绝望了的苦力。我不关心世上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责怪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太不珍惜自己的才华,我们也许还会像达奈一样劝他:“更好地发挥你的才智”;当他对着总揶揄他的“狮子”坦白:“你就一直在你那一排,我也一直在我这一排。……你也总是显山露水,我也总是隐姓埋名。……你永远在推推搡搡、吵吵嚷嚷地挤来挤去,一刻也不停,我这一辈子除了生锈闲散还能有什么机会?”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像狄更斯先生一样惋惜道:“那是个很有才华、感情深厚的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用那才华和情感为自己获取幸福。他明知道它的危害,却听之任之,让自己消磨憔悴”;当他向露西承诺“会为了让她所爱的人留在她的身边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并最终履行了这份承诺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怪他太傻太痴。可是,辩证地想一想,正是不在乎自己的人才能够成全他人;正是他这种学问渊博的傻子,才能保有一颗善良纯洁的童心;太爱惜自己羽毛的美丽鸟,永不能成为穿越涅槃的火凤凰。三这不仅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巴黎和伦敦的故事,这同样是发生在六十多年前、四十多年前神州大地的故事。在这片布满苦难与痛楚的土地上,这种生离死别的故事也曾反复地上演过。在这种故事里少不了高涨的革命热情,疯狂的报仇雪恨,泛滥的理想主义以及暴民们的反复无常;当然更少不了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的流血与流泪、侮辱与被辱、杀人与被杀。曾记得有一位学者类比过两个民族(中华民族与法兰西民族)对于革命的钟爱。说这话的作者仿佛也不幸地沾染上了这种“钟爱”。然而不论是被头戴红色无沿帽的共和主义者们送上断头台的四万多名“叛国者”,还是被臂套红色袖章的革命小将们打到的不计其数的“黑五类”,这些被以“革命”的名义剥夺了生命和尊严的倒霉蛋们一直是时代巨轮所无情碾压过的牺牲品。可是当他们堕入无尽黑暗的多年之后,有没有人意识到谨慎、宽容甚至仁慈地对待这些革命的对象才是我们比封建专制更开明的地方,才是我们比旧社会更新的地方,才是我们比吃人的过去更人性的地方。因为也许某一日,我们也会成为被利维坦或国家机器碾过的轮下游魂,到了那个时候,不会再有任何力量将与我们同俦,更谈不上将我们救赎。在狄更斯先生的笔下,德伐日夫妇、复仇女神还有几位雅克们可顾不了这么多,在他们的世界观中,革命只有它中文字面上的意义,也即革掉别人的命。他们似乎看不到自由、平等和博爱,只看到死亡。是的,革命的目的仅仅在于复仇,在于将他们曾遭受的苦难和压迫以“革命”的方式转移到贵族以及他们后代的头上。当对于断头台(象征死亡与恐怖)的崇拜代替了对于十字架(象征生命与复活)的信仰时,人性的自我否定终于赤裸裸地登场了。全书最反讽的地方正在于此: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的革命发动者和参与者们并未能、也不愿让自由、平等与博爱“名副其实”起来。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的逻辑学: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看呐,他们还和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的修辞学:他们的“斩草除根”与我们的“永世不得翻身”在修辞上是多么的相似?与此相反的是,走向断头台的卡尔登却以自我牺牲成全了他者的幸福。而饱受多年牢狱折磨的曼内特医生也以仁慈和宽恕代替了对复仇和“正义”的追求。当被革命的对象比革命者更能体现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宝贵精神的时候,革命也就成了一出荒唐、残忍且盛大的丑剧。当然,作为艺术家的狄更斯先生绝不会过多地探究大革命的正当性。可是大不列颠的民族性格一直便以“稳健的进步与改良”而著称,狄更斯也不免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和国民性格。暴力、流血与混乱是作为英国人的他绝不愿看到的事情。虽然他以讽刺的笔法描绘了法兰西侯爵大人的奢靡生活和下层民众的赤贫处境。他也以轻松戏谑的口吻讲述了断头台小姐的神奇功能以及巴黎血流成河、尸横遍地的场面。可以说,狄更斯对于大革命的态度就像他在小说开始处对那个时代的描述一样,总是具有两面性。在他虚构的世界中,侯爵大人和德伐日夫妇一样地令人厌恶,也一样地令人惋惜。狄更斯想要告诉我们的似乎是:消灭恨的绝不是恨,制约暴的也绝不是暴;只有仁慈与爱,无私与奉献才是治愈人类创伤的良药。有人说,是不公正的社会制度造成了无数家庭、个人与社会的悲剧。可是,制度也总是人创造的。在我看来,只有具有公正头脑和无私心灵的人才能创造公正、人性的社会制度。顺便说两句,在我看来,不管怎么样,杀人和暴虐总是不对的。别人杀了人是不对的,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剥夺了他的生命也是不对的甚至是不义的,不论以什么名义。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应该是看它如何对待人,对待每一个人,甚至对待十恶不赦的人。《双城记》无疑是伟大的,它在亮出了人性丑恶的那张牌的同时,也让我们目睹了人性那光辉的一幕,那是爱与仁慈所书写的一页新篇章。四文学就是这样,它以无数的细节给你留下持续的印象,当这些印象渐渐积累并慢慢沉淀之后,它会给你一幅内容丰富、卷幅广阔的图画,同时它还会给你一个深沉的理念。《双城记》给了我们两幅图画:一幅是伦敦的,一幅是巴黎的;一幅是爱的仁慈的,一幅是恨的暴虐的;一幅是荒淫奢侈的,一幅是卑贱贫穷的;一幅是让人迷失绝望的,一幅是让人重新点亮希望的。同时不忘一提的是,该书中充满了洞察人世的智慧,这些智慧我相信是涉世未深的人所不能看透和体会到的。当然,患有哲学病的我还企图从《双城记》中抽象出一个理念,同时也是它主动赐予我一个的理念:无私的爱。为什么是爱而不是恨呢?因为恨永远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毁灭的,它必将不能持续地存在,它只能作为爱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爱从自身中分离出自身,这个分离出来的部分就是恨,可恨最终会被更高阶段的爱所扬弃,并被裹挟着一起返回一个新的统一体:包含有恨的爱。只有包容了恨的爱才是更高层面更高境界的爱。援引德里达的意思,只有宽恕了不可饶恕的事,才能算作真正的宽恕。同理,只有包容了它的异己,它自身异化的存在——恨,爱才能成为它自身,爱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双城记】--理想主义者的 希冀

【故事梗概】:故事开始是在法国,马内特医生被迫到伯爵家诊治,发现伯爵抢占民女并杀死其弟的恶行,上书揭发却被伯爵抓住投入巴士底狱。18年后,马内特医生在朋友和以前的佣人的帮助下,和女儿露西团聚并前往英国。在英国,意外遇到一桩案子作为证人,结识了来自法国的年轻人 达奈,而后露西与他相爱结婚,并生下孩子.与此同时,法国爆发革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达奈为救人只身回到法国,却被投入监狱,马内特父女和一干朋友也赶到法国展开营救。但达奈身份被揭露--他原来就是 当年那个伯爵的儿子,虽然他已经舍弃了伯爵身份和继承权。并且马内特医生当年在监狱里写的控诉信也被公诸于世 达奈被判处死刑,深爱露西的卡顿牺牲自己,代替达奈赴死。小说最后卡顿死了,其他人离开了法国。(中间 还有一些细节---马内特医生的佣人妻子即德法日太太,就是当年被害死的姐弟的亲人---是妹妹 ,因此她要复仇,和丈夫一起投身入暴力革命,不惜送很多无辜的人上断头台。最后是露西小姐的 监护人--普罗斯小姐与她英勇搏斗,枪走火 杀死了德法日太太)【中心思想】:①为了爱而自我牺牲 这点作者在初版序中就提到:“当我和我的孩子们,朋友们演出威尔基.柯林斯先生的《冰天雪地》一剧时,我第一次构想出本书的主要思想”根据剧情主题可以了解到这一思想就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比如说 马内特医生在女儿结婚前就知道了达奈就是当年伯爵的儿子,但为了女儿幸福选择沉默 ,这就是牺牲,成全,大爱 马内特先生听了达奈对露西的告白后,对他说“有什么想象的事,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担心,无论什么近忧旧怨,不利于她(露西)真心爱的人—这些事不应由他直接负责任—为了她,都可以一笔勾销。对于我,她重于一切,重于受苦受难,重于蒙受不白之冤……”还有 爱着露西的卡顿最后为了心爱的人的幸福,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救了情敌 ,这种无私的品格 ,为爱牺牲,令人敬佩。当一同赴死的可怜姑娘问卡顿真的要问别人去死吗,卡顿说-是的,还为他的妻子和孩子。② 作者在控诉上层贵族罪恶的同时对于民众推翻贵族政权,进行暴力革命的做法也并不认同 大革命前权力操控在少数贵族手中被滥用,草菅人命,但革命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变,法律被废除,下层人民就像德意日太太,“复仇女神”这一类的人。怀着强烈的复仇心理,甚至扭曲的心理来处理事情,依旧给很多无辜的人判罪处死,甚至以数人头为乐。 革命并没有带来实质的进步---革命成功后自私残暴的复仇心理会给国家、人民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德法日太太曾说:“告诉风神、火神,它们烧到哪儿住手,可别告诉我。”这样使得恨被无限制的放大、蔓延,殃及无辜。因为作者在此反对暴力革命,认为被压迫者战胜了压迫者后,为了复仇也会变成压迫别人的人,继续悲剧。而他们最终会自食恶果,被新的、下一批的人所推翻。就像卡顿留下的预言---中心意思 是凡压迫者必将受到惩罚,自食恶果如此循环往复,陷入了一个无法停止的恶循环。【作者意图】作者狄更斯应该是想说推翻专制统治是必须的,但依靠民众的暴力革命是行不通的,以暴制暴,复仇心理是大害。他应该是那种理想主义者--希望用爱,宽容,牺牲等人道主义的方式来 实现 社会更替,获得 自由解放 。因此他在书中推崇 卡顿 自我牺牲的精神,把最后他的形象描写的那么伟大,崇高。书中提到了卡顿在父亲坟前曾念过的一段经文,也是他死前默念的一段话“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是《新约.约翰福音》里的一段话,中心思想是 “救赎”。他希望实现社会制度的以及个人心灵上的救赎,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宽恕,而不是复仇==就像 马内特医生能为女儿幸福 接受 伯爵的儿子 达奈一样 而做不到放下仇恨的,像是德法日太太,就会一步步走向疯狂 --从 最初想为家人复仇,杀死 伯爵一家,到最后 只要是妨碍她的人都要死,心灵上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在全书末尾,作者为卡顿添上了一段心理预言,里面说到“我看到,将要从这个地狱出现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在他们将来经历多年的争取真正自由的斗争中,在他们的胜利和失败中,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个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灭。”这其中就包含了作者对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寄予的期望。【人物描写】:大多数人物性格太片面化,单一性,偏向于 扁形人物。比如 露西的性格就比较简单,脆弱的,温柔的,动不动就掉眼泪,感受不到她性格的多面性。对人物情感也缺乏细腻的描摹,比如露西与达奈的从相爱到结婚就太过仓促,没有展现他们相爱的过程,情感的走向。写卡顿的笔墨并不多,前面只展现他颓废、自由散漫、亦正亦邪的一面,但最后他却作为关键性人物 牺牲自我,拯救了达奈,我们无法衡量一命换一命是否值得,但这种精神是毋庸置疑的。惶惑者 冲破 自我狭隘的桎梏,勇于牺牲,奉献,来争取 国家社会的重生。作者对此寄予厚望。而对于马内特医生,作者还是费了很多的笔墨来进行描写。他多次发病做鞋,说明了18年牢狱生活对人精神的巨大摧残。这一方面控诉了上层贵族的罪恶残暴,另一方面则反衬出马内特医生的无私与宽容,虽然受了如此大的伤害却没有把怒火殃及到仇人的儿子-达奈身上,而是为了女儿的幸福选择沉默。人物形象就显得崇高,令人产生敬意。

何为正义

我读的是在Kindle上的张玲版,和经典版不同。但是读完还是能看到名著的魅力,语言,描写,结构都是一流的。看完之后,我对于何为正义又多了一层思考。每个人由于了解的信息有限,又由于个人情感,而做出的自认为正义的事,在别人看来,真的就是正义的吗?真正的正义又是什么?这世界是由目光短浅的蚂蚁们组成的,蚂蚁有力量,蚂蚁会犯错。想到古往今来无数蒙冤的人,我对个人力量之渺小认识的更加清楚。大革命开始时,我是很喜欢那些昂扬的状态的,但到后来,革命成了杀人,而且是为了杀人而杀人,每天要杀够一定的数量,这已经变质了,成为贫苦屁民泄愤的活动。是不是没一场革命都会变质,被人利用?不知道。每个人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贵族和平民的战争

读Charles Dickens 的<<双城记>> (A Tale of Two Cities). 觉得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1775-1870) 真的很夸张, 加上Dickens又是讲故事的高手, 读着这本书, 中世纪英国及法国的风土人情, 上层贵族对下层人民的压榨和轻视以及反过来的恐惧和仇恨, 历历在目, 栩栩如生.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极有特色, 个性张扬, 给读者鲜明的印象. 比较起现代的作家, 我似乎更喜欢古典作家, 他们的作品更严肃, 更有责任感, 使命感.<<双城记>>中有关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描述实在是惊心动魄. 低层人民的痛苦化作残酷的报复让上层贵族的奢侈生活从此败落, 甚至于性命也难保.善良的玛耐特医生被一对贵族孪生兄弟胁迫去给一个怀孕的年青女人和她受剑伤的弟弟治病. 在贵族家里, 医生得知了事情的真象: 贵族弟弟看上了佃户的新婚妻子, 逼死了佃户, 霸占了他的女人. 女人的弟弟闯入贵族的豪宅企图解救姐姐, 却重伤在贵族弟弟的剑下. 后来, 姐弟俩都不治而死. 这在贵族兄弟看来不过比死了两只牲畜更可惜一点. 但他们还是担心被别人知道真象, 就把医生秘密送到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狱的塔楼里. 医生就此从家人身边消失, 在监牢里靠修鞋维持神志, 以免发疯, 熬过了整整二十年......贫民的革命胜利了, 贵族们逃跑的, 坐监的, 砍头的, 一时间威风扫地. 而贫民们却今非昔比, 生死大权在握, 将皇室和贵族们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问罪, 大快人心地复仇, 已经没有律法或良心或道义或公理的任何约束. 无巧不成书, 玛耐特医生的女儿露茜和背叛家族的贵族少爷查尔斯相互爱慕, 结为连理. 没想到查尔斯竟是那对贵族兄弟的后代, 而贫民起义的女首领正是被害死的姐弟的幸存妹妹. 无论玛耐特医生如何担保和求情, 贫民们不肯放过查尔斯, 连带也不肯放过无辜的玛耐特医生父女. 善良的一家竟然不能平安生活在任何时代, 无论贵族还是贫民当权, 都让他们身心破碎, 无立足之地. 我想之所以叫双城记, 大概是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们一直奔波在巴黎和伦敦这两个城市的缘故吧.许多的情节让我想到中国人的遭遇, 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有人质疑出自犹太人手的<<圣经>>如何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其实哪一个民族没有经历如犹太人, 英国人, 法国人, 中国人相似的战争, 残杀, 暴政以及反抗呢? 人性实在是一样的罪源深重. “没有义人, 连一个都没有. 没有寻求神的, 都是偏离正路的. 一同变为无用. 没有行善的, 连一个都没有” (诗篇十四:1). 在贵族眼里, 穷人是垃圾, 是野蛮和肮脏的象征. 在穷人眼里, 富人是魔鬼, 是无情和虚伪的象征. 当穷人推翻了富人的统治, 马上就变成同样的富人开始压榨一切可以压榨的人, 让他们变成穷人. 人性若不从罪恶中惊醒, 罪恶将控制和奴役人性世世代代. “顺从谁, 就作谁的奴仆. 或作罪的奴仆, 以至于死; 或作义的奴仆, 以至成义 (罗马书六:16). 上帝挑选以色列人来显明他的旨意, 他们见证更多上帝的恩典, 也承受更多上帝的教训. 正是借着这个弱小而又坚定的民族的历史, 上帝立下与所有民族的约定: "一切信他(耶稣)的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约翰福音 3:16). 可惜的是, 至今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仍然未接受耶稣为弥赛亚(救主). 也许正因为如此, 他们至今仍然生活在战争和动乱之中, 国无宁日, 民无宁生.<<双城记>>中最让我害怕的是那位把所有仇人的名字都织在毛衣上的革命女领袖, 仇恨把她从一个普通的市井妇人变成了一个女魔头, 最后死在自己的枪口下. 而最让我感动和敬佩的角色自然是西德尼.卡顿. 一个真正的英国绅士, 一个真正相信耶稣和他的话的人. 他爱露茜小姐, 但他时刻觉察自己的罪和不配. 他非常真实和勇敢, 因为他面对自己有正视和判断的勇气. 他为露茜而替代她的丈夫(因为他俩长得极象)去上断头台, 是爱支持着他, 但更是上帝的话支持着他. “耶稣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 必永远不死’” (约翰福音 11:25). 正是上帝的承诺让他成为 “许多年来上断头台的人中最宁静安详的一位” (<<双城记>>). 他临死前看到的不是黑暗, 绝望, 死亡, 而正好相反是光明, 希望和永生.

回归爱的渴望

在那个最令人恐惧、堕落、压抑的动荡年代,在两座充满断头台、死囚犯、流血、告密的城市中,人性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仍有为了爱而宽容一切的人,因为爱而无私奉献的人,更有用生命来诠释爱情的人。〈双城记〉围绕法国大革命前后莫奈特医生一家、德法热太太、艾弗雷蒙德三个家庭的矛盾关系展开情节,虽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理想的人性和高于一切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始终是小说的主旋律。而引起读者共鸣的就是:无论人们处于何时何地,心中对爱的渴望是永远不会变的,对爱的追寻也不会因为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停止脚步。莫奈特医生的爱是超越于一切之上的博爱。他由于处于正义之心投书举报艾弗雷蒙德侯爵兄弟的暴行而被投入巴士底狱度过整整十八年的地狱般的生活。重获新生的他并没有醉心于报复,不仅默许了女儿与仇人侄子的美满姻缘,还不忘救死扶伤。我一直都认为莫奈特医生的博爱来自与女儿所给予他的亲情。因为正是女儿的爱,使他开始了新生活,并将自己的爱回馈给一切需要爱的任便。莫奈特带给人的感动除了宽容的美德,还有对亲情的信仰和理解。最重要的不是被爱,而是有爱人的能力,不是吗?洛里先生并非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是却是我最欣赏的一位。他对友情的体现很让人佩服。似乎一直以来他对莫奈特一家的帮助出于业务关系。而从抱着小露西到英国、十八年以后安排父女团圆、看着露西出嫁、直到最后帮助他们逃离法国,这一切早已超出了一个财务托管人的职责。他与莫奈特的交往并不是很深,但我明白:正是这种纯粹的像水一样的情谊,是超越了任何惟利是图的行为之上的一种感情。无论哪一方需要,另一方一定会倾力支援。在这份淡淡的感情中蕴含着无比的信任与依赖。人世间的至善至美莫过于心灵的忠诚。爱情是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双城记〉中的露西与达尔内的爱情虽然有过生离死别的痛苦,却最终也品尝到了重逢后的无限喜悦。而真正为爱情洒下斑斑热泪、甚至于献出生命的,只有卡尔顿了。如果说爱的代价需要付出生命,也许会有不少痴男怨女无怨无悔去实现;但若为一份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去奉献自己,很多人一会怯步。而卡尔顿却为了他对爱情的单纯的信仰:不能让心爱的露西痛苦,于是依然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情敌的生命。歌德说:壮志和爱情是伟大行为的双翼。卡尔顿为爱情而牺牲自然不比为国捐躯来的伟大。但在这个有才华却情感丰富的人的人格中有一种很强的磁性。在他颓靡不振的时候,显得对周遭是那么的抗拒;而他一旦被善良纯真的露西打动后,这人格中奇妙的磁性就使人感觉站在眼前的是一个富有高尚雄心、自我克制和坚忍不拔的高大身影。纵观整部小说,有法国大革命那些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有因失去理性而疯狂报复的惊心动魄的事件,可最打动人心的还是爱的力量,尤其是几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亲情、友情、爱情,使人感受到了人性中最闪亮的一面。〈双城记〉使人又重新回归带了对爱的渴望与思索。爱是永远固定的标志,它正视风暴,永远也不会动摇;爱是一颗星,一切迷途的船只都靠它引路,把它当无价之宝。—莎士比亚

读双城记感慨

刚看完双城记,被卡顿的爱情观感动到,忽然想到,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文学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亲情,爱情,友情,也许是因为爱的存在才使做的事情变得有意义吧!法国大革命的真的是绝对正义的事情吗?记得看梁先生讲《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时,上面说法国大革命前最受欢迎的不是《社会契约论》之类的高大上书,而是各种包含色情八卦之类的书,里面充满了对统治阶层各种诋毁,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缺乏理想的指导,用双城记作者的过度偏激观点来说无非是一个剥削阶层被推倒另一个剥削阶层崛起复仇然后继续压迫,我是理科生只依稀记得教科书对法国大革命的意义还是积极向上滴,结合自己微薄的知识是不是可以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一个革命最后胜利的往往不是最初矛盾对立明显的双方,而是逐渐崛起或是以自成一统的理论指导;或是从矛盾双方失败中提取经验教训;或是两者兼顾的第三方第N方。

最好最糟的年代

作为一个被教育要从小看名著的人,其实一路看过来后并不是很赞成这个教育方式,原因也很简单:以小朋友的心智,对于名著之罗嗦,是可以容忍的,但对于纸面背后意思的百转千回,是很难消受的。对于《双城记》就是这样,看的时候已然上高中了,但因为没好好学历史导致的历史知识欠缺,仍然整本书除了爱情故事部分外基本什么都没看懂。高二时这本书的故事摘要上了人教版的英语课本,于是再翻出来看,看懂了这是一个在不和谐社会下的阶级矛盾的故事。狄更斯的书固然罗嗦,故事性却往往都很强,随便找一本出来就可以编成八点档电视剧让人情不自禁一路追到尾。被时代酿造杯具的老医生,纯洁如白纸般的小公主,深情如王子般的男一号及男二号。两个没半毛钱关系的人长得雷同被我认为是继男女主角发现彼此是兄妹外第二位狗血到让人无言以对的情节,然而在这个故事里,要拯救不和谐社会中的受害者,就必须需要这个情节,成就男二号为男一号舍身取义,成就小公主一家团圆。双城记这个译名很容易被用到各种各样的游记中去,但实际上它指的是英国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伦敦和巴黎。平日饱受贵族蹂躏的广大无产阶级将贵族推向断头台,视砍头不过头点地,用一种暴力结束另一种暴力。马克思说,统治阶级永远不会自己走下历史舞台,其实也未必,尤其从近代开始,主动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罪恶并对被害群体伸出援手的也不乏其人,文中男主角的母亲是善良的,但她的善良也并未使她想保护的儿子受益——如果不是受益于情敌伟大的爱情,他也将无可遁逃地成为断头台上的一员。爱情成了小公主一家的最终解,但爱情只能拯救个体而不能拯救群体,同时革命又是只认群体不认个体的。“当炸弹真正爆炸的时候,记住,你,我,还有政府官员,最后都完蛋。在愤怒者眼里,我们都是既得利益者。”(林楚方,《只是不想一起完蛋》,南方周末,2011年1月4日)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on revolution 论革命

昨晚把狄更斯的《双城记》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老爷子太会打伏笔,前面几章铺了好几条不同的线,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后来几条线索汇集,就像舞台突然拉下了帷幕,观众一下子从黑暗进入了波澜起伏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的剧本中。草蛇灰线,豁然开朗。真想对老爷子大唱一曲:Baby you are firework,Come on let your colors burst!”~~~墨色的夜空一下子被点燃了。很有意思的一点,老爷子虽然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但是对其采取的手段却抱有否定的态度。从几点表现出来:首先是对贵族代尔纳的同情,他否定法国大革命中“父债子还”和对贵族“阶级灭绝”的做法;其次,他着重描写了复仇女神,们在巴黎的肆虐:告密、陷害、猜忌成风,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张;其次,法制凋零,草菅人命,许多平民也无辜被杀……第三,无政府主义状态下整个城市的混乱:曾经巴黎最干净的街道也成了菜市场……可以看出,老爷子不太赞同这种过激的血腥的革命。《双城记》是1859年出版的,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英国也面临着相似的革命危险。老爷子表现出深切的忧心。《双城记》明写巴黎,暗写伦敦。或许他在祈祷另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吧。这让我想到了德国文学巨擘歌德。歌德所处时代也是德国四分五裂的时候。有人质疑歌德为什么不参加革命,痛骂他是“保皇党”。面对此类责难,歌德也是很圆滑的规避:“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虽然我也觉得很多地方不如人意,但是摧枯拉朽的革命会伤及更多的无辜啊!知识分子跟革命的关系是很有趣的话题。好像很少有文人领导或完成了革命:被称为“投向敌人胸口的一把匕首”的鲁迅,虽然嘴上骂骂国民党,但一样拿国民政府的钱;最多写写《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文章;温文尔雅的蔡元培早期曾参加刺客团,幻想通过刺杀政要来闹革命。但当了校长后反对学生上街游行示威,还被情绪激动得学生打了;国学大家傅斯年在学生时代曾担任五四运动的总指挥,学生队伍里还有罗家伦。最后两人都没“将革命进行到底”,而是乖乖进入体制内当中央大学的校长去了;“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先锋李大钊早期积极宣传和投身革命,创建了共产党,但最后划清了自己与共产党的关系;曾两度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瞿秋白早期积极参与了很多革命,但就义之前却开始质疑曾经的共产主义理想……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历史书告诉我们,他们不敢发动革命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为知识精英本身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是剥削者,所以自然会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这种解释太单薄了,我们还有沙俄贵族列夫托尔斯泰呢!1910年10月27日深夜,一位82岁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穿上衣服,点燃蜡烛,给妻子写下了最后一封信:“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了。我要像我这个年龄上的老人所习惯的那样去做,从尘世的生活中逃出来,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自己的晚年。”  然后他走了不到两周,就死在了车站附近:“1910年11月7日,托尔斯泰在他离家出走后的第11天,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站长家的一栋小屋里,与世长辞,终年82岁。” 知识精英为何难以领导革命?原因绝不可以简单地归结于轻飘飘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那是为什么呢?首先从革命的模型说起:在历次革命中,我们发现这么一个公式:学生冲在最前面,无产阶级成功推翻旧政府,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学生单纯热血,理想主义。一经鼓动很容易闹事;而单纯的学生又是最值得被同情的,所以一被打击马上会引起各方的愤慨和支援、所以学生是割肉喂鹰来卖可怜的,他们的牺牲经常是革命的导火线。无产阶级力量最为强大, 往往是灭亡旧制度的主力。一是因为人员众多,不怕牺牲;二是因为容易被操纵和鼓动,缺乏个人判断;三是因为很少顾及后果,往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所以摧枯拉朽,力量强大。而知识精英们则负责建立和建设一个新的国家,成为最后的利益既得者。在我看来,知识分子不愿投身革命的原因如下:客观原因:首先,人数不够多,阶级力量比较弱。接受教育是昂贵的,知识精英毕竟属于社会的中上层,人数比较少。必须依靠其他阶级的力量。主观原因:第一,教育带来的理性和良知。知道革命进行时和革命后会有长时间的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死伤无数。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肯定要杀人,杀很多的人。首先作为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跟统治者没有那么大的深仇大恨,其次,教育谆谆教诲我们说“生命可贵”,一般而言educated people对生命有着更大的敬畏。而革命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经常根据种族或者阶级等单一标准而杀人。例如文革中枪毙了很多地主,难道每个地主都十恶不赦?因此很多无辜因此丧命。这有违知识分子从教育中得来的理性和良知,杀人什么的实在比较难下手。就像很多农民可以很自在的在街上乱扔垃圾或者乱吐痰,但对EDUCATED PEOPLE来说即使没人管,但这样做会比较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因此在革命中,他们不愿当侩子手,手上沾满无辜人的鲜血。其次,投资回报比不佳。成功的是少数,不成功的是多数。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往往会被反攻倒算,身首异处。 知识分子以出售专业技能为生,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都能有一席之地,起码能够保证衣食无忧。所以知识精英革命的动力不强。第二,革命毕竟危险重重,不如等无产阶级经过了巨大牺牲推翻了旧社会,再坐收渔利。反正社会建设离不开他们,知识精英永远是社会的主人。虽然说新中国是“无产阶级”的,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中,我们发现无产阶级经常是利益受损的那一方。例如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农村的粮食还是率先支持城市,即使农村饿殍遍野,易子而食;文革时期,城市无法吸收大量学生就业,因为怕引起社会动荡,于是搞一个“上山下乡”运动,让学生去接受“农民再教育”,学生能有多大的劳动力?其实就是把要吃饭的那么多张嘴都塞给了农民;第三,户口政策带来了城市和农村在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长期不平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农民进城都是很难的。城市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而农村则是母亲。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农民利益——“先城市,后农村”,虽然说现在农民的福利越来越好,但还是与城市相差甚远。政府在积极推进城市化,但我很怀疑农民们是否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老宅,“移村建镇”被赶在一起,住在耸立的楼房?"建镇”之后,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能否跟上?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阶级固化,农村子弟如何“鲤鱼跳龙门”,通过教育改变自我命运?在我看来,“城市化”更像是拉动疲软经济的一次豪赌,一场剧烈的国家运动带来的社会变迁。农民是否需要这些?这是否保护了农民的权益“?很多农民是不是被所谓的“城市化”的历史洪流裹挟了?有点扯远了。只是认为,知识分子没有在革命中冲锋陷阵,与其说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如说是“资产阶级”的老谋深算。

淡而实、平而曲

又是一本好书,同样是狄更斯的平淡口吻,故事曲折离奇又扎根于现实,符合浪漫现实主义。为爱而死-终于在这别无所求的世上找到了信仰,便为其而付出生命。为了女儿的幸福掩盖自己过去的痛苦和仇恨,为了仁义道德不接受金钱交易。为了仁义放弃名利,追求爱情却不欺藏自己的身份-正直真诚,明知要死也要救曾经的仆人-也是为义。故事这么简单,道透了人生。被愤怒蒙蔽了双眼、为复仇不顾一切的得法热女士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体现了狄更斯对盲目残忍的暴民的不支持态度。狄更斯,名著就是这样,简单而深刻。像莎士比亚一样,莎更简明,因此也更伟大。生活是减法,越简单越好。简单比复杂更难。

黑暗与光明,为了爱而自我牺牲 --有关《双城记》的种种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双城记》开篇第一句话被无数次引用。但我猜知道这句话的人并一定小说《双城记》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何而说。如果想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以及为何说写出这句经典名句,那自然是要读读原著的。我看书有个习惯,总是从第一页前言开始按部就班往下读,这本也不例外,然而读完后我真是后悔在一开始就把整本书的大概看完了,尤其是还一直循着“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的主题去理解,去对应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具体行为;完全少了自己去探寻去思考的乐趣,看来以后对于这类小说,前言还是不读为好。伦敦跟巴黎两个城市,一个是经过工业革命的英国,经济最发达,贫富差距却也最大;另一个正经历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人们可以拥有很好的物质享受;在这个“最坏的时代”里,压迫更是家常便饭。作者以其辛辣的讽刺手法,突出地刻画了一个典型的残暴的贵族形象,艾弗勒蒙德侯爵,是这个黑暗时代的典型代表。小说里马内特医生的冤案,德法日夫人的复仇,无不是因他而起。他的马车横冲直撞,压死一个农民的小女孩,他无动于衷,扬长而去;尤其令人发指的是,他年轻时霸占农家妇女,也就是德法日夫人的姐姐,而且逼死她全家;甚至利用他贵族的特权,将敢于揭发他这一罪行的正直的马内特医生平白送入巴士底监狱,一待就是十八年。马内特医生在监狱里写的血书,就是对他,也是对法国封建统治阶级最大的控诉。然而,当复仇那一刻来临时,法国人民变得无比疯狂以至于失去理性,突出表现在对达奈的审判上。在捕风捉影,疑神疑鬼暴乱的巴黎,只要告发,你就活不了。法国的革命法庭上,是不讲求法律的,只要是被怀疑是共和国的敌人,就应该被判死刑。“在这不公平的法庭上受审,很少或根本没有保证被告进行合理申诉的审理程序。如果一切法律、规矩、仪式,先前没有被穷凶极恶的滥用,导致的自杀性的报复,把这一切完全废弃,那么,本来不会发生这种革命。”对司法界的黑暗深恶痛绝的作者,对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在这个最黑暗的时代里,仍旧充满着最光明,最美好的伟大的爱,带着我们看到那个最美好的时代。一、为女儿牺牲的幸福自己的马内特医生小说中的马内特医生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正直却被艾弗勒蒙德侯爵平白送入巴士底监狱,在异国他乡度过了艰难的十八年,而且精神一度失常,医生已经忘记自己的名姓,只会终日茫然地做鞋,过着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生活;而他却又是幸运的,他拥有一个忠诚的朋友洛里先生跟一个美丽孝顺的女儿露西,在洛里先生的帮助下,露西远赴巴黎将她从未谋面的父亲接回英国伦敦,在女儿的悉心照料下,他终于渐渐好转。但在女儿结婚去蜜月之后又重新发作了一次。但无论在何种情形之下,他在狱中的生活却只字不提。我猜他在达奈向他坦白自己的真实姓名时已经能够想起些事情,所以才要求达奈保证绝不会把自己的姓氏向任何人透露出去。也许,那次短暂的九天的发作,正是医生最痛苦矛盾的时刻,他亟需借着做鞋的方式,来使自己平静或者说来逃避回忆。无论怎么告诉自己,过去的那些与后辈无关,也无法原谅达奈父辈所做的那些恶行吧?但为了爱,为了对女儿的爱,对这个家庭的爱,他可以回到法国,重新面对过去的一切,为营救自己的女婿尽一切努力。最明白真相的人,永远是最痛苦的吧,那么辛苦,那么努力,仍旧不能影响“公民们”无常的心意,甚至还因为那尘封多年本该在瓦砾碎屑之下腐烂的记录,使女婿最终被判死刑。他甚至希望自己从没有写过那些东西,他也不愿在乎所谓的恩怨,他只求家人平安,一家团圆。这份爱,能够使医生放下仇恨,是关于家庭,关于往昔的自我救赎。毕竟,一切都已过去,有什么事情能比相亲相爱更重要?二、不顾一切拯救父亲的露西当露西知道自己的父亲没有死而且正在承受痛苦的时候,当然,她很震惊,因为母亲一直以来对她的“呵护”,使露西根本不知道有父亲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她此刻的内心是近乎崩溃的, 小说中有段对父女情深的描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在小说的第4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露西在帮助他的父亲恢复以往的记忆时说道“吻我,吻我!啊,亲爱的,亲爱的!”、“他那冰冷冷的白头和她那金光闪闪的头发混在一起,她的头发温暖并点亮了那白头,放佛那是在他身上闪耀的自由之光。”、“她更紧地搂住他的脖子,把他像小孩子似的搂在怀里摇着。”、“当我告诉你,我最亲爱的,你的痛苦已经过去,我到这儿是为了帮你脱离苦海。”、“由于我那可怜的母亲的爱,对我隐瞒了他遭受的痛苦,因而我从来没有为他奔走,彻夜不眠,哭泣,为此我必须向我尊敬的父亲下跪。”……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父亲,一个从未对她履行过赡养义务的父亲,露西仍然对他怀有最深刻、最真挚的爱,她想到的不是一个陌生的父亲对她十几年成长缺失陪伴的亏欠,而是自己没有去寻找父亲的愧疚,她热烈真诚地表达着自己对父亲的爱,血浓于水的感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刻,我想到自己,同样是女儿对父亲,我却从未像露西那样,如此直接地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是文化的差异吧?还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亲的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在父亲身边撒娇的温馨,可能是需要改变了。三、为爱献身的卡顿聊聊Carton,他是整部小说我唯一深爱的人物。当然,相信还有很多其他有自虐倾向、自卑情结、柏拉图情结的读者爱他。狄更斯本人一定也偏爱他,所以对他的描写才费尽心机。《双城记》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较单纯,从出场那一刻就一目了然:露西是温柔贤良的;马内特医生是沧桑隐忍的;罗瑞先生是老成持重精明缜密的;查尔斯是正直高贵充满自信的……都没绕什么圈子,好像京戏里的角儿,都扮上了。相比之下,Carton仿佛是团迷雾。在剑拔弩张的老贝勒法庭,当他那张漫不经心的脸孔第一次出现时,就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他表现得懒散、放纵、对他人漠不关心也不需要关心。随后的情节就交代了,他其实是个敬业又优秀的律师,也挺关心人。至于酗酒,倒是真能喝,可一个喝完酒还能整夜处理复杂案件的律师,恐怕说他“海量”还更合适。别忘了他还貌美。奇怪的是,他头顶似乎总被忧郁的阴影笼罩着,像是其他人庆贺时他独自玉立其下的老墙,他没打算抖掉这层阴影,反而时时仰仗它的庇护。狄更斯说:“他是个很有才华、感情深厚的人,却无法用那才华和情感为自己获取幸福。明知其危害,却听之任之,让自己消磨憔悴。”小说没交代到底是什么构成了他这样的性格,也不需要交代,这种自卑情结大可以是与生俱来。他认为自己既不配成功也不配被爱,只想缩在那方狭小的阴影里,永远安全、也保护了别人的安全。他才华横溢,却只给废柴律师斯特来佛当条“豺狗”;他爱露西,不怕替她丈夫上断头台,却怕自己“使她痛苦、悲哀、悔恨,会玷污了她、辱没了她,拖着她一起堕落。”;狄更斯用充满怜悯的讥讽不动声色地赞美着这个挣扎、高贵、美丽的灵魂。他才智与深情的唯一一次结合,却是完美地策划自己如何替情敌去赴死。这两者本是凡人所能期冀的最好礼物,却将他送向了死亡。爱情,仿佛一颗橡树的种子种进一个细腻的瓷瓶,Carton把对露西的爱深藏于心,痛苦时通夜在索霍街徘徊,可即使向她表白也不带一丝指望。那次表白,与其说是“求爱”,毋宁说是被爱引发的一次崩溃。他自虐式的生活真让人怒其不争——何苦作践自己、为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送死?我们甚至和他一样不知道露西的具体反应(虽然知道他们子子孙孙传颂着Carton),只有Carton临刑前的幻想:“我看见躺在她怀里以我命名的孩子长大成人……我看见他带了一个又以我命名的孩子来到这里……”那是你想的。可是,他用生命给自己画了一副壮丽的幻想,坚信自己这一次做了一件令人怀念的事,于是他的生命不再是“一串沉重的诅咒”。“死”,却成了他真正的“生”。也许爱只是驻留在一个人心中的依靠和力量,无关回报,重要的只是为所爱的人付出带来的满足。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毕竟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他太美好了不是吗?接触的西方文学实在有限,但仅仅一本,便使我爱上了这种感觉,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想,有空该多读书了。最近微博上比较热的话题#读书有什么用#,我想,读书于我,还不能够有足够时间经历金钱的现在的我来说,读书可以代替我的双脚走遍世界,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抵达我双脚不能到达的地方,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毕竟,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无限热情。

这是我四个月以来读的最没意思的书

读完了《双城记》。 拼着老命吐着血翻完了。看着进度条上100%的数字发了半天呆,才发现,卧槽,我连情节都没理清楚。 赶忙去维基百科搜索词条《双城记》,看完故事梗概,觉得故事梗概比原著好。干脆利落,不故弄玄虚,直截了当! 不喜欢这个书。 作者那个啰嗦啊,我都快哭了。三句就可以成为排比了啊,作者一动手就恨不得写一百句!你这么能说你妈知道吗…生错时代和国家了啊,来汉代啊,搞汉赋啊,你肯定比现在还红! 讽刺是好事,可是处处这种不咸不淡的讽刺气息让人真心想自戮了算了一了百了。看书评说有人专门研究这个,说是还有不少隐含的讽刺是不了解这段历史,没有熟读狄更斯的人体会不到的,我去,别闹了好吗! 要我说,这个书就是披着所谓无私且互相牺牲式的男女私情的外衣,贩卖作者对时代不满。有多少无知的少女因为被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然后爱屋及乌也开始赞同作者对于时代的不满啊。 最后。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不错。不想看此书的书友不妨背下来这两句,以后有人问你看过此书吗?你凝视着缘分慢慢用富有磁性的嗓音背出来,必定可以俘获万千少女的心(直接背英文,逼格嗖嗖上有木有)。

人性的善恶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为攻占巴士底狱,建立巴黎公社,进行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无产阶级战士进行了和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这是我们在历史书上常常看到的对劳苦大众政权的讴歌,可是 那些断头台上的冤死鬼如何想呢?没有占领银行是革命的重大失误,那些银行的忠诚的业务人员又会怎么认为呢?不,是他们目光太短浅没有看到历史的趋势,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限制导致革命必将失败。我想,无论多么具有规律性的语言和思想,都无法掩盖断头台上的鲜血,无论这血是可恶的贵族、无知的贫民、善良的大众、残暴的士兵或者是偶然的过路人的。无论某次战争在后来的历史书里被描绘的多么正义,多么壮烈,战争者在当时的杀戮中一定是丧失人性的,或者人性本身就是如此丑陋,只是在道德的外衣下被掩盖,一旦道德的链锁崩断,各种恶魔便会从四面流窜出来。人性,人生,人的意义!十八年的孤独与等待,期望、失望、绝望,最后忘记自己,无论是医生还是替死的英雄都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意义便是对别人的价值,只要别人心里还有你,你便会得到永生。

革命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充满绝望的时代......天堂?地狱?高中时代好好读了这本书,首先大处说,一部历史放映机,展现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芸芸众生,对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小处说,爱情无法冲破雅各宾派的恐怖,两个长相一样的男人,其中的一个为爱情殉葬,其实也是为恐怖的“革命”殉葬

复活

译者说,狄更斯意欲将复活作为这本书的名字。我其实不爱西方小说,也很久都没有看了。一方面进入大学很少有可以心平气和的时候,另外一方面,西方小说当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长长地名字对我来说实在是很费精力的。常常就是看完这一章到下一章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这个名字到底属于哪个人物那段故事情节,着实是件要命的事情。只是走在图书馆里的时候顺手在还书台上拿起这本书,那段时间背单词真的是背到我想吐个昏天黑地,于是赌气般的拿了这本旧书看了起来。然后就是很恶俗的被打动,用很短的时间看完。贾维斯 罗瑞,亚历山大 曼内特,查尔斯 达尔内,卡尔顿,戈伐日太太。文中出现的人物并不多,大概是读了太多的言情小说,再回过头看我高中时期才读的世界名著,那些出人意料的情节格外打动人。从前我一直以为双城记大概是写跨越两座城市之间的爱情的。幸好不是,否则我肯定是要失望的。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人物穿梭在巴黎和伦敦之间。很多地方都巧妙地出奇。比如达尔内出场便是作为被审判者接受所有人的恶意的揣测,而再次涉及到他的时候也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牢狱之灾。他是个高贵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舍弃自己的地位身份,还有自己生长的地方的。

实在是不适合我

拼着老命吐着血翻完了。看着进度条上100%的数字发了半天呆,才发现,卧槽,我连情节都没理清楚。赶忙去维基百科搜索词条《双城记》,看完故事梗概,觉得故事梗概比原著好。干脆利落,不故弄玄虚,直截了当!不喜欢这个书。作者那个啰嗦啊,我都快哭了。三句就可以成为排比了啊,作者一动手就恨不得写一百句!你这么能说你妈知道吗…生错时代和国家了啊,来汉代啊,搞汉赋啊,你肯定比现在还红!讽刺是好事,可是处处这种不咸不淡的讽刺气息让人真心想自戮了算了一了百了。看书评说有人专门研究这个,说是还有不少隐含的讽刺是不了解这段历史,没有熟读狄更斯的人体会不到的,我去,别闹了好吗!要我说,这个书就是披着所谓无私且互相牺牲式的男女私情的外衣,贩卖作者对时代不满。有多少无知的少女因为被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然后爱屋及乌也开始赞同作者对于时代的不满啊。最后。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不错。不想看此书的书友不妨背下来这两句,以后有人问你看过此书吗?你凝视着缘分慢慢用富有磁性的嗓音背出来,必定可以俘获万千少女的心(直接背英文,逼格嗖嗖上有木有)。

只要你过得幸福,我愿意放手

一直以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是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我可以为了你,甘愿献出我的生命。看了《双城记》,才知道有一种更伟大的爱情,叫做“为了你,为了你亲爱的人,我甘愿做任何事情。我会欣然为你以及你亲爱的人做出一切牺牲。”“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你身边那位你深爱的人的生命。”或许你会说,这不过是一个情场浪子哄骗纯情女生的花言巧语,是一个情场高手诱惑花痴女的把戏,谁相信谁就是傻逼。是的,书中的女主角露西也不相信,她甚至事先毫不知情,与丈夫有着惊人相似的外貌的卡尔登,会在自己的丈夫达利受姓氏的牵连而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会为了挽救自己心爱的丈夫的性名,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主动安排了一出调包计,买通狱卒以探监为名,悄悄用药迷晕了达利,换上了他的囚服,帮他穿上自己的衣服,再悄悄请狱卒把他抬出去,自己从容地走上断头台代他受死。卡尔登,一个经常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的不良青年,却对自己深爱的女人表露了最真挚的情感。他不求回报,甚至连她为自己掉一滴眼泪都说不值得,他就这样把自己放到卑微的尘埃里,只为换来他心爱的女人和她心爱的男人的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爱是给予,不是占有。只要你过得幸福,我愿意放手。你若不幸,我愿倾其所有,护你以及你心爱的人一世安稳。所以,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要一旦受了情伤,就说世间再无真爱,那只是你还没有遇到。不要一旦遇着个渣男,就说好男人已经绝种,那只是你不够优秀不配拥有。即使与全世界公然为敌,在你面前我也甘愿化作绕指柔;即使我也希望与你长相厮守,但为了挽救你心爱之人的性命,我愿替他成为那刀下亡魂,无怨无憾。这样的爱情是最让人动容的,这样的男子是最让人难忘的。很痴,很傻,仿佛爱你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与你无关。你来与不来,你在没在意,他都在那里,对你一往情深,却又不会给你造成困扰。如果有人这样对你,不管你爱不爱他,记得都要心存感激,留给他一个动人的笑脸。因为极有可能,一转身,便是一辈子。而来生,爱与不爱,都不会再相见。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只是一介凡人,并不奢望爱情有多轰轰烈烈,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晴天时有人和你一起出外看世界,雨天时有人和你在家陪你看书品茶,如此,足矣。你想了解法国大革命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吗?你想知道一个受家族姓氏牵连而被迫隐姓埋名的男子如何获得爱情与事业的双丰收吗?看《双城记》吧,和我一起。

为爱而生,唯爱而死

壮阔的法国大革命的,一方面我质疑书中的情节是不是有些简单,并没有多少曲折的故事,这也是我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是伟大的作品总有它值得深思的地方,作品中似乎没有什么对立冲突的情节。除了德法格太太最后对于洛洛提的坚持与抗争,然后就是书中的人物对于正义、爱情、事业等等美好的东西的赞扬,这种赞扬是极为纯洁的,不参杂一丝其他的情感。同样,作品中表现出的爱与恨是绝对的,只有对立,没有统一。但是,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西得尼•卡登,他并不是书中的主要物。但是如果没有他的大义凛然,没有他的慷慨就义,书中人物的命运也就会被改写。从他喜欢上自己梅尼特医生的女儿开始,他是一个君子,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与路茜在一起,但是他还是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但仅仅只是表达,因为在他心里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生活理想的人,过一天是一天而已,只要默默地祝福她就好。但他是对于路茜的爱是真诚的,并不是那种爱慕她的姿色,想要把她占为己有。就在可怜的医生再次陷入精神失常、劳雷先生对于路茜丈夫的行刑也无可奈何的时候,卡登毅然决然地利用自己的关系进入狱中,将自己顶替为达雷,从而代替他赶赴刑场,而为了她所爱的人,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仅仅是为了所爱的人的幸福,为爱而生,唯爱而死。之所以是要写最让人敬畏的卡登先生,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显得尤为可贵。人们都在革命,在为了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否则死亡”的精神启示下,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仅仅是另一种无辜地屠杀,我们感受到的是人类历史上法国大革命的不易,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在他们为真正的自由而斗争的过程中,在他们的胜利和挫折之中,只有经过漫长的岁月,我们将会目睹这时代的兴起和兴起这时代的过去的各种罪恶自行消亡和被毁灭。”而卡登的精神,永垂不朽。

“个性决定命运”说

过年期间有天睡前在床上哗啦啦地翻《双城记》,找一句对白。我记得是卡顿对达奈说的,大意是“你做一切事情都比我有信念”。最近脑海里几次浮现这两个人物——卡顿和达奈,外表极之相像,同样年轻英俊,资质甚佳,也同样高贵善良,可是命运却如同天壤。真是个性决定命运:达奈积极向上,个性全属阳光面;卡顿却萎靡不振,内心像照不到阳光的阴冷房子……两人同时倾心于美丽的女主人公露西,达奈与露西结为眷属,卡顿则只谦卑地要求“允许我作你们的访客……一年中不会超过6次。”后来达奈身陷囹圄,卡顿竟凭着两人外貌上的相似代替他上了刑场,并自认生命价值由此得以最大化:“我爱的人会永远记住我”。——我的个性会如何左右我的命运呢?前前后后把整本书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只得睡了。早上醒来忽然想起,那句话其实是《围城》里方鸿渐对赵辛楣说的.今天搜了出来:“我佩服你的精神,我不如你。你对结婚和做事,一切比我有信念。”我但愿自己可以长久保持信念,不要像方鸿渐那样对一切提不起兴致来——永远灰扑扑蒙着尘的人生,半吊子的人生。

两座城一段爱两种人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太阳永远都是慈祥,它的升起带来希望(描绘一切美好、恬静、安谧的景象)却有爵老爷说“让穷人们吃草去吧~”这不是和玛丽·安托瓦内特那句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如出一辙!向往自由的人们该怎么做?怎么想?压迫是胸口一块巨石搬了它又砸了脚。疯了...人们全都疯了,就算将鲜血浸满断头台又能怎样。唯有卡尔顿的爱情坚如磐石却忐忑又跌宕。

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自由啊

“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这是罗兰夫人,一位法国大革命中吉伦特派成员,在被推上断头台时,说的一句话。读《双城记》到半夜两点,被狂热的法国人民惊出一身冷汗。初中历史课上第一次学到法国大革命,对1789年充满了向往——教科书上教导我们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的起点。如果巴士底狱仍屹立不倒,我倒是很想亲眼看看这个被教科书骂的狗血淋头的建筑。革命多痛快,把曾经压在头上不可一世撞死人不偿命的三座大山推个一干二净,比愚公的速度快了不知几倍。革命,新政权的建立和旧政权的灭亡,对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年来说,是一个多么有吸引力的词。高中继续读历史,猛然发现革命其实不是那么回事。跟狄更斯描述的一样,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暴风雨的历程”。老百姓压抑了多年得到怒火猛地一声爆炸出来,刚开始,杀的是压迫他们的贵族老爷,情有可原;后来,杀得上瘾,不分青红皂白,哪怕给上层社会提了次鞋的也给杀了。革命变成杀戮。杀人变成消遣。鲁迅先生说,傻子经过了启蒙可不得了,马上直奔奴才的小黑屋,动手就砸墙(《聪明人、傻子和奴才》)。李零写道:“群众是洪水猛兽,他们杀国王,灭教会,血腥恐怖,把整个欧洲都吓傻了,觉得与其让这帮傻子参加革命,还不如把他们搁一边,新富跟旧贵妥协(《太阳不是无影灯》)。”学过高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什么?——理性。可是这些被“启蒙”的群众,还有理性吗?狄更斯写《双城记》的目的,一方面是歌颂“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一方面也不动声色地流露着他对革命的看法。英国作家中我为什么偏偏钟情狄更斯?就是因为他懂得“了解之同情”。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群众,他同情;对这些被启蒙之后由羊变成的狼的烂施暴行,他同情;对那些无辜被推上断头台的人,他也同情。这些洪水猛兽释放出自己的兽性,他没有责怪他们。他们的人性已经被长期的压抑和迫害扭曲了,所以他们才会渴望有朝一日用那些贵族的尸体来代替路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是什么?“自由,平等,博爱,或死亡。”自由是前提,不给自由,你就去死。可一旦用“自由”武装了顺民们的头脑,他们马上会走上大街,打砸抢烧,变成暴民。那些死者的弯曲的倒影飘满天空,让我不禁怀疑,自由这个东西,启蒙这个东西,还有革命这个东西,真的都是教科书上歌颂的那么简单吗?我厌恶十八世纪的巴黎。不仅因为一会吉伦特一会雅各宾一会君主立宪一会热月党人,更因为它暴露了人性所有的阴暗面。我喜爱十八世纪的巴黎。因为它把“自由”造成的灾难展现的淋漓尽致。太阳都不是无影灯,何况自由呢?“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的悲剧其实是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大锤落下,把人性砸得变形,下一个时代的锤子,只有砸得更狠。

我会读《雾都孤儿》

对狄更斯感兴趣是因为《诺丁山》这部电影男主是一个地道的英国男人英国人念叨狄更斯就像中国人念叨曹雪芹美国人念叨海明威一样在图书馆只搜刮到了这一本狄更斯的小说我以自身“血”的教训规劝读者阅读前千万莫要看内容梗概我以自身“惨痛”的经历恳请出版社莫要在书的第一页附上详尽完全的内容提要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并不良好我在先看到了囊括了人时地事起承转合的故事梗概的后来才去读了小说跌宕悬念的情节铺陈浑然虚设从一开始就洞晓结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清晰无误全视角全景观的目睹了开始的红线究竟是怎样曲折缠绕的萦起了结局的情况下仍要装作一无所知的去迎合作者留下的伏笔这无异于在听到一个尴尬冷场的笑话时出于礼貌通过搔挠痒痒肉发笑来给讲笑话的人塑造面子在目录前完整的故事情节便已在我的脑海中俨然成了一个封闭的盒子装不进阅读路上拾采回的奇葩更放不出先入为主的偏差观念这是一次压抑与浮躁的阅读这是一种对作者误会的亵渎这幸是一场可以弥补的错误我会读《雾都孤儿》狄更斯的《雾都孤儿》

A Book Report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The first time I saw the name of the book A Tale of Two Cities, I just wonder why it named in this way. Its name greatly draws my attention. What do two cities refer to? Is a novel about love or adventure? And what does the novel want to tell us? With these questions, I started to read this book.While I opened this book, I was surprised that the book was about the condition of French people before and during the Revolution. In fact, I was not very interested in historical novels for this kind of novel is really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 I still forced myself to read the whole book for the very beginning part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I was greatly touched by above words moment I read it. It fixed any period of past or present time. Despair where the words came, it was much meaningful and philosophic. There wer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attitudes, for good or for evil. No matter what condition you were, it was your attitude towards life that mattered. Attitudes to life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day for good is ok or a day for evil is just so-so. Why not take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our life? But I had merely slight impression with the plot of this novel. It was approximately about the war, the hostility and the love. Dr. Manette, an old man, was picked up and sent to Bastille, because of knowing a terrible secret about noble Marquis St. Evremonde. But his only daughter Lucie Manette fell in love with Charles Darnay, the nephew of the Marquis St. Evremonde, who abandoned the noble degree to live by himself. When the revolution of France broke out, Charles Darnay was denounced. Sydney Carton, the lawyer of England, was the family’s good friend and he loved Lucie, too. It was he finally been killed instead by his own mind.In my perspective, it was a really sad story about love taking the revolution as background. I loved the tragic character Sydney Carton. I still remember it was Carton that first to see Miss Manette’s head dropped upon her father’s breast. He is such a generous man that he brought Mr. Darnay’s message to Miss Manette regardless his private emotion. However he never expressed his love to Miss Manette, and he also imagined he would be rejected even before confessing. So his only hope is to visit her and her family sometimes. He just wanted Miss Manette to have a happy life. He even could scarify his life for her. Finally, he really did. I really admired what he did for his “lover”, but he was self-abased for he never expressed his inner thoughts to others. He is alone. At last, Miss Manette and her family remembered what he did forever.

It is “A Tale of Two Cities”, also a tale of Sydney Carton.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and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and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and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and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and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and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and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With the beginning of above words, Dickens told us a love story called “A Tale of Two Cities”, which is one of his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novel profoundly exposed the society contradiction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tensely attacks the aristocratic social class is dissolute and cruel, and sincerely sympathizes with the depressed classes. The novel also described many magnificent scenes like the revolt people attacked Bastille and so on, which displayed people's great strength. The novel has portrayed many different people. Doctor Manette is honest and kind but suffers the persecution actually , Lucie is beautiful and gentle ,Charles is graceful and noble,Lorry is upright and honest ,Sydney is semblance of indifferent, innermost feelings of warm, unconventional but also selfless and lofty,Miss Pross is straightforward and loyal,Evremonde brothers are cruel and sinister. The complex hatred is hard to solve, the cruel revenge has made more hatreds, loves rebirth in the hell edge, but take the life as the price.Among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in the story, it is Sydney Carton who impressed me most.I can’t describe my feeling at the first sight of him. To tell the truth, he was not eye-catching at that time. When the readers were immersed in the meeting between Lucie and Charles, he only played a little role as a lawyer who had the same face with Charles and extricated him from accusation through this point.Then they went to drink. Without scruple, Carton expressed his dislike to Charles. Yes, they had the same face. But they were different. Carton was a little lawyer, while Charles was a successful man. Carton was quite free and easy, while Charles was graceful and noble. In fact, they were absolutely two distinctive men except for their appearance. Certainly, what Carton cared about was not the wealth or the position, but the love of Lucie. He realized that Lucie loved Charles, so he was barely out of control at that time.Every time I read this part, I could feel his sincerity and broad-minded. By no means would he say a lie. He must tell you what he thinks in the heart. It is Sydney Carton, a true man.After a short time, he can’t resist himself going to see Lucie. But when he stepped into the small forest, he saw Lucie and Charles getting together happily. He didn’t rush towards them, however, he returned without a word. Though he had a period of depression after that, he was clear who Lucie loved was not him. So what he only would do was to bless her.Some days later, he came to meet Lucie again. He still told Lucie about his love, although he knew it was useless. He just wanted her to know it, as he said,“I want you to know that you are my last dream in my life. ”Many times, love is a thing about only one person. “I love you.”------It’s my business, not yours.So when Carton showed his deep love to Lucie, I suddenly felt that this man was so lovely and deserved to beloved.“Remember always there’s a man who could give his life to you, or anyone you love.” Carton left with these words. But all of these seemed a sign of misfortune.From then on, I came to understand how profound his love was. No doubt that it is the most moving love words in the world. Although you don’t love me, I am still there for you or your beloved though thick and thin.But I knew in this story, Carton was bound to a tragic role. So when I saw he only left a view of his back in her wedding, there was a complex mood appearing slowly in my heart.Some years passed. When Lucie appeared in the front of Carton, she became a mother. This time, Lucie’s face was filled with anxiety. Because Charles was in prison and would be killed soon. What lead to this was the complicated and filthy past.From the point, the dirty of society was reflected. It was the sorrow in that period. But they must pay for this sorrow. So it was the time that Carton achieved his permission. “I told you once, for you I would do anything. I will. ” He said.At the last moment, he and Charles exchanged. That they had the same face helped them at the second time. When Lucie and her family left without knowing the truth, Carton, instead of Charles, went to be killed. How can we evaluate his action? We can’t say anything about it because all what he did was out of love.As he said to the young girl who companied him before died, “If we have no fear, we can be calm all the way.” He was so calm to greet what would be coming soon, for she would get her happiness and he loved her forever.“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With her face rising before his eyes, he went to execution ground calmly.It is “A Tale of Two Cities”, also a tale of Sydney Carton.

为雅顿泪流满面

从没想过读世界名著也会这般心神纠结。诸多角色,我任性地选择为雅顿笑雅顿哭。有人说过,自己敬仰和喜爱的人必定是拥有自己不具备却渴望的品质。雅顿的懒散漫随意不求上进对爱痴狂为爱献身...通通吸引着我深陷。读完全本,整整两天为雅顿心痛得缓不过神。雅顿雅顿!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看完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我看的是双语版的,说实话看翻译很乏味,总感觉翻译缺点什么,或者多点什么,不过这些都可以在英文原著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如果有水平看英文原著的话。很明显作者狄更斯是想在批判法国贵族没有人性的同时更加激烈的批判法国革命时无知愚昧的“公民”们的残暴,其间还彰显了爱情的伟大。史上所有大的革命或者变革必将带来一场杀戮!中国历史的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如此,法国大革命如此,甚至文化大革命也是如此,所有愚昧无知的“公民”被革命的浪潮裹挟着走向残暴的深渊而无法自拔,革命的思想被符号化。世上一切被符号化了的东西都比它们本身更有征服力。但是社会要进步这样的革命却是必要的,“公民”的残暴是剧烈的阵痛,而现有社会的弊病却是难以治愈的慢性顽疾,这是历史的进程,谁也阻挡不了。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因为钓鱼岛引起的砸日系车事件,我们平常人坐下来理性的想一想那些人是多么的无知,不管这些人是一时头脑发热错估了当时的形势还是受人指使,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对当代社会的不平衡心理,借此宣泄,不想却遭遇了牢狱之灾。我想他们都应该是买不起车的“屌丝”们吧。再说说这一类外国文学书,我建议大家如果可以的话看英文原著,原著更有味道,实在不行还可以双语对照阅读。

《双城记》读后

上午躺在床上看《双城记》,忽觉有雨点从开着的窗户飘入,窗外,是阴沉的天,暴雨,正伴着阵阵雷鸣,毫不容情地,无所顾忌地倾泻而下,冲刷着地上所能移走的一切,耳边仿佛响起了那曲《电闪雷鸣波尔卡》。此时正看《真相大白》一章,小说的情节与氛围也如这暴风骤雨,正猛烈地袭刷着我的心灵。这部小说,与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等幽默风趣轻快的文风相比,让人略感有些沉闷,我一度认为可能是翻译的缘故不太吸引我,但当法国大革命的宏大场景在眼前猛地铺展开来,那流血、镇压、疯狂、丧失理智、不可收拾的冠以革命的运动,一幕幕强烈无疑地震撼了我的神经,耳边仿佛能听到当时的让耳鼓躁动的枪炮声和呐喊声,大圆木头沉重撞击巴士底狱狱门的闷响,心中感受到让人频于崩溃的让人恐惧的偏执激情!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国家,不也是有着这样的一幕历史?文革时的武斗、压迫、滥杀,与法国大革命何其形式,但东方文化传统下革命的打乱一切旧秩序,与法国那种颠覆式的镇压,最终带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以革命的名义而进行的滥杀,审判往往是立意先行,或干脆不经审判便行定罪,并无公平公正。一切形式的滥杀,任何时候都让我反感!但愿我今生不遭遇这样的一场需要流血的革命。现在回过去看小说开端那被我称之为略感沉闷的话,就显很隽永而深刻了,可对比当下之中国社会:“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2010年6月19日)

书评

狄更斯的语言细腻震撼,感情充沛,但在写作技法上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高明,各种冗余,不流畅的情节,拖泥带水的对话。最重要的卡顿这个角色并没有交代清楚,在最后突然现身且品性大变实属突兀。另一位英国人毛姆才是这方面的高手。

双城记

很晕。看完脑子很胀感觉。觉得卡尔顿痴情,觉得露西天真,觉得达尔内单纯。可能看得太多的宫斗小说了。觉得达尔内会巴黎的准备不够充分,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事情,又或许达尔内没有经历过悲伤地事情才这样决定的我是无法理解的。我还无法理解卡尔顿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还很幸福,很开心。这让我觉得,人又这么伟大吗?爱情有这么好吗?让一个人做这样的决定是我,我可能不行。或许我是自私的。所以我做不来奉献吧。不过我可以理解,革命时代是流血的时代。把一切不好的,好的都毁灭,重新开始。但是里面的某些情景,我可能还年轻,看不懂里面的韵味吧。将来我老了,我一定再回来看看这个文,看看体会一下当年的法国是如何的。那时的见识,视野都开阔了,见解应该不一样吧。

关于爱与救赎

尽管摆脱不了古典小说的大段说教,也无法避免英伦式的亲密又略显疏离的对话,没有现代小说繁杂的叙事手法,小说仍旧靠单纯讲故事取胜。恩怨情仇,故事很简单。亚历山大•曼奈德医生囚于巴士底狱中十七年,出狱之后,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徘徊,幸而在女儿露西照顾关爱之下得以开始新的生活。露西与主动放弃继承权的法国贵族达尔南结婚,一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然而,一封法国革命之后送到达尔南手中的信,将一切打乱。为了使那位法国前仆人免予牢狱之灾,达尔南只身回到法国,却被当作出奔者关在狱中。在医生和劳雷先生的奔走努力之下,达尔南终于在两年后被释放。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幸福还未展开,刚刚出狱的达尔南又被重新投入狱中。在审判时,医生在狱中的记录被当众读出来:原来那使医生身陷囹圄的贵族,正是达尔南的父亲与叔叔。愤怒的狂躁的法国“公民们”,在审判大会上判处达尔南死刑。医生一家陷入痛苦之中,而一直深爱着露西的卡尔登先生,利用探访达尔南的最后机会将他换出监狱,替他死去。医生一家直到达尔南被送回才明了卡尔登的打算,才明白卡尔登那句“无论为了什么而改变方针或稍稍延宕,绝不能救出什么人的性命来的,那必然将牺牲掉许多条的性命”的真实意思。无奈中一家人匆匆逃离法国,回到英国。故事结束。故事里许多描写革命前两个国家两个城市的剥夺与不公的场景,许多法国大革命的狂躁暴乱段落,常常让我觉得可怖。而夹杂在这革命中的深情浓仇,也是可叹的。爱与救赎之一: 曼奈德医生囚于巴士底狱十七年之后,医生已经忘记自己的名姓,只会终日茫然地做鞋。只是在女儿的悉心照料之下,才渐渐好转。但在女儿结婚去蜜月之后又重新发作了一次。但无论在何种情形之下,他在狱中的生活却只字不提。我猜他在达尔南向他坦白自己的真实姓名时已经能够想起些事情,所以才要求达尔南保证绝不会把自己的姓氏向任何人透露出去。也许,那次短暂的九天的发作,正是医生最痛苦矛盾的时刻,他亟需借着做鞋的方式,来使自己平静或者说来逃避回忆。无论怎么告诉自己,过去的那些与后辈无关,也无法原谅达尔南父辈所做的那些恶行吧?但为了爱,为了对女儿的爱,对这个家庭的爱,他可以回到法国,重新面对过去的一切,为营救自己的女婿尽一切努力。最明白真相的人,永远是最痛苦的吧,那么辛苦,那么努力,仍旧不能影响“公民们”无常的心意,甚至还因为那尘封多年本该在瓦砾碎屑之下腐烂的记录,使女婿最终被判死刑。他甚至希望自己从没有写过那些东西,他也不愿在乎所谓的恩怨,他只求家人平安,一家团圆。这份爱,能够使医生放下仇恨,是关于家庭,关于往昔的自我救赎。毕竟,一切都已过去,有什么事情能比相亲相爱更重要?爱与救赎之二:德法奇夫人小女孩在幼年便被哥哥送到远方,失去音讯。直到多年之后,偶然的机会,才使她明白自己的父亲、哥哥、姐姐、姐夫是怎样被那些暴戾的贵族们害死。最深的爱化为最深的恨。要报仇。凭借自己的权利,迁怒于贵族无辜的后辈,甚至一定要他家破人亡才能罢手。她没有理由不痛苦,没有理由不去恨。只是当权力成为仇恨的工具,暴虐便是太简单的事情。失去理智的恣意报复只能让人觉得她又可悲又可恶。恨太狭窄。爱与救赎,太需要被指引,如若不是上帝的指引,那么至少我们心中还该有一个良善的尺度。但生性偏执的人,也许永远不能想到这一点。生性偏执的人,如果不能审视反省自己的内心,很容易被自己的心念驱使,做自己认定的事且至死不渝。最怕就是这心念太没道理,他却偏偏认为此为无上真理,要使用强权普渡众人,迫使大家一起来执行,共同走上幸福之路。这种人才真是太可怕。爱与救赎之三:卡尔登我甚至差点找不到他第一次出场时的描写,是在审判达尔南的伦敦的老培雷。“另一位戴假发的先生,双手插在袋里,其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法院里的天花板上。”“他的情态上含着一种毫无顾忌的色彩,这不仅使他显得容貌不端正,而且大大地减低了他跟那囚犯相似的程度。”而这不羁的男子,却有细腻的心,是他第一个看到露西要晕倒,忙喊着让人扶她透透气。也正是他,替达尔南转达了对露西的谢意。男二号注定就是悲情人物。从来都不会把那份感情流露一丝,甚至在告白之前,也明白自己必然会遭到拒绝,只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偶尔地拜访她和他的家人,只要能看到她幸福,也是好的。仍旧爱她不悔,向她许诺:“为了你,以及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什么事都愿意做的。”甚至是性命也是可以的。也许只有如此,她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可以被怀念的人吧?在医生的营救没有希望之后,他冷静地安排着一切。一如以往守护着她时,默默站在她曾经无数次驻足的街口,轻轻抚摸她曾经无数次碰触到的石墙、院门,代她所爱去死。“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必然没有消失,在天上静静看着她和她的所爱幸福安宁生活;看到她将为他哭泣,给自己的孩子以他的名字命名;看到那孩子用自己的名字带来新的荣光;看到他们卓越不凡;看到他们缅怀他,甚至来到这断头台,但此地必将不会是现时当下的丑态。于是可以闭上眼睛,告诉自己“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比我曾经做过的无论什么事都好得多。我现在将要得到安息,比我曾经得到过的任何安息都好的多。”对于这样的爱的牺牲,常常会引人唏嘘不已。这样的人,常常是孤僻的,不合于群的,但感情却深厚,认定了就很难放手。也许,他也是自卑的,经由这牺牲,为自己所认为不堪的生命,增添最后的华彩。我不愿意将他的牺牲,做任何过多的猜想,猜想有时会把单纯的事情变复杂。我敬佩着他。爱与救赎之四:双城我最近常常在想,如果我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会是怎么样的人?我是否是从众的?是否能有坚持自己主张的决心和勇气?想起一个心理学上挺有名的实验:研究者为了研究民众对权威、专家的服从程度,请来几位被试。并没有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只是说要研究惩罚在学生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要被试担任老师,教学生们学习单词。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后的考查中出现遗忘,可以电击以示惩罚。由工作人员假扮的学生们成绩不理想,老师就在专家即实验者的授意之下,开始电击,并且按专家指示不断加大电压。(当然是没有通电流的)。尽管隔壁那些学生们尖叫着哀号着,甚至说自己心脏病复发,希望停止。那些老师们也紧张难过地向专家询问是否还要继续,但在得到专家指令之后,他们仍旧颤抖着把电压加到了最大即450伏。而只有很少有人能抵抗专家的命令。这是在二战之后做的实验,让人觉得心寒,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那些良善的国民会在战争中有如此多的暴行。在写到大革命时,隐约记得作者提到,所有人都得了“热症”。良善之心被那些领袖专家们加以利用,那些穷苦的人们在革命的狂热中迷失自己,仅仅在享受着杀戮所带来的快感。没有时间没有勇气没有能力反思自己,将暴力推上圣坛进行膜拜。然而,他们获得的,难道就真的是好的生活么?双城人民所进行的自我救赎,所用的方法不同,但本意都该是相同的: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只是此时此刻我仍旧不知道如果没有宽容、良善及理性,如何才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获得幸福。须知,罗素先生说的好:只有参差多变才是幸福的本源。

终于读完了耶

没有买书,网上看了一个英文版的,一个中文版的,现在有不少精简版的中英文对照版本,那个看着木有意思,这种书如果被精简的只剩骨架梗概,就木有味道了。当初看这本书的原因很诡异,当时还在香港出差,看到一本杂志,完全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中间有一页广告,是手表的广告,那个手表的品牌我还稍有些印象,反正是粗犷的军表风格的品牌,不是B&R就是U-BOAT,广告里是几个泳装男女躺在沙滩上,腕上是大大的手表,图片的下面有一行小字--"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看起来很牛逼的两句话,不知道什么来头,当时我就google了一把,原来是出自双城记,于是我对这本书有了兴趣,觉得有一种神秘感。一直拖着没有买,回到南京之后开始打算看点东西,于是从这本书开始了。没想到这两句话是这本书的最后两句话,我终于看到了,长舒一口气。

最爱你的人,是我

那天晚上,城里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他,人们说他的面孔是在那里看到过的最坦然的面孔。还有不少人说,他看起来很崇高,像是一个先知。——《双城记》像疯了一样,越想你就越心伤。我是一个生活在冰冻之上的人。在这样永恒的冰冻中,这片水域注定要被封锁。当光亮照耀水面,我还茫然地站在岸边。我的眼前只有一片晃眼的光芒,却因此都看不见遥远的未来。我是一个时流律师,而你,是我见过最美丽的证人。你拥有深邃的棕褐色眼眸和波浪般的金色长发。你依偎在你白发苍苍的父亲身旁,像是一个温驯的小鹿。我看见你目不转睛地盯着坐在被告席上的他,眼神美丽而深情。我不知道这是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一个和他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容貌的男子。天气寒冷凄清,天空愁云惨淡,河流暗淡无光,如同一个没有生命的沙漠。一阵强烈的寒风吹过,一圈圈的尘土旋转翻滚,仿佛沙漠的黄沙已经在远处腾空而起,头一阵飞沙的前锋已经开始将这座城市掩埋。每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这个空无人烟的街道上,只有月亮在百无聊赖地散发着惨淡的光线。我爱你,我爱你,你听得见我的声音吗?我不渴望得到你的爱,只希望可以拥有爱你的权利,哪怕只是在你看不见的世界里踮着脚守望。在你的婚礼上,我看见你和他的脸上都笼罩着关于爱和圣洁的光芒。我在远处静静地为你祝福,你本来就不会属于我。我配不上你的美丽和高贵,也不曾拥有他的骄傲和荣光。我知道,我不配。我从每一个初春到每一个深秋,从每一个盛夏到每一个暮冬,都在爱你,就像这座城市常年笼罩的阳光一样,长此以往,从未更迭。我爱你,就像你爱他一样,一样深刻,一样彻骨。也曾有过这样一个瞬间,在我眼前的这片原野上,出现了由幻想构筑的海市蜃楼。在这虚无缥缈的幻境中,爱和仁慈在空中楼台向远处眺望,希望之泉在远处闪耀着光芒。可是转眼间所有的景象全部烟消云散。我为你种的红药,你怎么会知道。“二十年前我觉得童年挺远的,但到了这个岁数反倒不觉得了。因为我在绕着圆圈运动,越靠近终点,就是越靠近起点了。不过,你还年轻。”“是的,我还年轻,但我的路不是这样走的。”如果说我为你心爱的他做辩护律师是这个故事的开始,那么我想,这个结局从那时开始就已经是注定了的。你有很多,父亲、朋友、以及许多爱你的人,但我只有你。曾经高歌中停顿,遥望过远远黄昏。曾经呆立到夜深,在故事里自刎。所有苍老稚嫩丑恶单纯,到头全无方寸。所有冰冷微温,狠狠烧焚,也炽热过星辰。最爱你的人是我,我怎么舍得你难过。“你为什么要救他?”“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他是名单上的第二十三个。当我站在那里的时候,我听着周围潮水般的呐喊与谩骂,却觉得格外宁静。我抬头仰望悬在上面的明晃晃的斧头,我就知道这将是我一生中做过的美好的事情。现在你和他应该已经在回英国的路上了,你们将在那片我热爱的却再也无法回去的国度共同度过剩余的人生。我看到很多年以后,你和你的女儿、外孙一起到林间漫步,你会给他们讲起我的故事,提到一个和他们的父亲或者外公有着相同容颜的年轻男子。你们在我的每一个忌日到教堂里为我哀悼。我还看到你和他在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之后,并排躺在你们安息的墓地里。我知道你们的灵魂永远相互敬重,对我,也是一样。我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你就是我全部的爱恋,即使是付出了生命那又怎样。我爱你,真的,很爱很爱你。后记:西德尼•卡顿在《双城记》中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但他却是给我最多感动的人。在法国大革命这个宏大的背景之下,他对露西和国家的爱令我动容,那是一种超越了生死与仇恨的爱。是他,让我更加相信了爱的至性与伟大。徘徊在圣安东古城,弥漫着鲜血与罪孽的时代早已远去,只剩下缄默的巴士底狱、暗淡的路灯和残破碎裂的夕阳。几百年后,那些为梦送行的人,仍未散去。

透过表面看清本质

这是一部现实与理想的小说,关于当时对现实的描写是完全符合时代背景与历史规律的,作者写出的伟大故事正是基于对现实人性反思与理想人格的建立上,我们都知道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时平民受封建地主与资本家双重剥削,失去生产资料是他们的本质,而生活的残酷性还在于宗教与等级制度的压迫,也许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还要猛烈.爱情与友谊的在此书中表现出的伟大也是作者的理想,也就是突破现实对人性压抑的渴望.

爱让人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这是近些年读的第一本名著。与他一起还读了呼啸山庄,两者差别之大,已无法描述。这里面尽管有专横独断的贵族,有疯狂至极的革命者,但更多的是炙热的爱。女儿不放弃父亲的爱,父亲为女儿忍受的爱,丈夫对妻子真诚的爱,朋友对老人关怀的爱,仆人对主人衷心的爱,还有卡顿对露西不求任何回报的爱。这里面的感情整个让人性得到升华,是点亮那个黑暗时代的明灯!反观呼啸山庄,里面的人就偏小气猥琐了……


 双城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