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近午天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13319308
作者:蒋晓云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再顺遂的人生, 也有别人看不见的遗憾
◎三度荣获“联合报文学奖”,《桃花井》获选2014新浪中国年度十大好书。
◎蒋晓云首次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
◎细腻与哀愁都刻进了小说,乐观与洒脱书写在这里
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
曾经忧于交心的作者终于写下自己的真实生活。
上海的灯火流离,台北的淫雨霏霏,加州的阳光明媚。
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拆去的旧城墙。
梦里不知身是客,此时何处是故乡。

内容概要

蒋晓云
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
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随缘》,一九七六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作品后来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
一九八〇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
二〇一四年先后出版《百年好合》《桃花井》简体版,二〇一五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读《云淡风轻近午天》文/方木鱼实际上是胡诌了一句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唯愿千里共婵娟。云淡风轻近午天,这个题目起得好。诗意、惬意、写意。虽然合称港台文学,但细分起来,感性而略带偏见地说,我对台湾文学印象好过香港文学。尽管香港的电影和流行歌曲要比台湾盛,但文学,香港除了有封笔已久,金盆洗手的金庸老爷子可以苦撑,其他人的文章,如林夕,作词是一把好手,写文章,不敢恭维。蔡澜,似乎还是吃的名气大了些,即使董桥,也是学究气重了些。但台湾文学不然,龙应台的《目送》深入人心,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感人至深,简桢的散文更是了得,且不说白崇禧之子白先勇,齐邦媛老人的《巨流河》,台湾文学的内涵,台湾人对传统的继承,台湾人对中华文明儒家所要求的,毫不客气一点说,在某些方面,连大陆都有不及之处。所以,读到蒋晓云女士的《云淡风轻近午天》还是蛮期待的。老实讲,我们对台湾,还是带着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是不便明说的好奇和互相的打探与适应在其中的。就好比《不老此裙钗》一文中作者写:“第一次在大陆看见、听见“老人”这个称呼,我别扭看很久才习惯,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用到自己身上了。原来我们看别人别扭,别人看我们也是如此。好比,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语文课”说成“国文课”, 再比如大陆将自己的配偶称为“爱人”,而台湾人将情人才呼做“爱人”。作者在简介里介绍自己的身世,祖籍湖南,台湾师大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留美。令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样一句话:一九八零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三十年,这几乎是我的全部年龄呵。是什么动力,让一个人可以在旅居他乡三十年后重新拾起笔“继续写”呢?作者在代序里说,“花了三十年,从只敢编织虚无缥缈的小说,到有勇撰写抒情纪实的散文,今日还厚颜结集成册,也算作者破茧而出,自我成长。”这份谦虚,恰是有一个互相照镜子的过程,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是由于想象力匮乏,写不了小说,不得意写散文,在作者那里却成了“虚无缥缈的小说”和有勇气才可以写的“抒情纪实的散文”。翻看这本书,虽然作者客居美国多年,但从作者文章题目中多用五言、七言古句,仍可看出作者对中国文化是未曾有片刻荒废的。这恰好可以用书中引用的一句诗来解释作者提笔的原因:“黄花对酒疏狂客,且把他乡作故乡。”掩卷沉思,忍不住也想对台湾说一声,无论历史怎样,其实,我们才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啊。于是我不由地想,如果大陆和台湾,也能时常这样互相照照镜子……那该多好。
  •     by 谷立立“云淡风轻近午天”是北宋程颢诗作《春日偶成》的一个句子。诗人以“将谓偷闲学少年”点题,写尽自己老来聊发少年狂的心境。蒋晓云借鉴前人题目,想来也是抱定了类似的心理。这一回,终于轮到她坐下来正正经经地“偷闲学少年”了。只是时间不等人,昔日少年如今已成老年,回顾前半生难免落下些许遗憾。于是,散文集《云淡风轻近午天》(以下简称《云淡风轻》)是散见也好、感悟也罢,蒋晓云所记所写注定与“遗憾”脱不了干系,毕竟“再顺遂的人生,也有别人看不到的遗憾”。说起来,蒋晓云最大的遗憾恐怕是写作了。夏志清曾将她称为“小张爱玲”,一是两人创作题材类似,二来恐怕是因为那句“出名要趁早”的名言吧。上世纪70年代,还是少女的蒋晓云就和朱氏姐妹一道挑起宝岛文坛的大旗。不过,过早成名显然并非幸事。彼时,她锋芒毕露,不知避讳,虽然知道取材必须远离个人生活,还是由着性子照写不误,以至埋下祸端,与朋友闹翻。蒋晓云一度心灰意冷,“沮丧到对写作失去了热忱”。就此搁笔,三十年来躲在“洞中”当起了“大梦不醒的老华侨”,从此和文学成了路人。如今她谈起少年往事,仿佛风清云淡,但遥想那段公案,却是满脸无奈。她年纪轻轻靠写作赢得大奖,但回到现实生活里,“煮字”未必“疗”得了饥,反而因此得罪朋友,却是始料未及的事。虽说小说未必是现实的复制粘贴,曲笔写来也只见趣味、不见隐私,怎奈好友看不透个中关窍,非要对号入座。此时除了感叹一句“作者可以决定笔下的人物怎么说怎么想,现实生活中,周边人的想法却不是作者说了可以算的”,还能有什么办法? 三十年后重归写作大军,蒋晓云早已过了文学创作的黄金年代。虽然窈窕淑女已成“窈窕淑婆”,但盖棺定论为时过早。2012年初到上海,她对此间流行的尊称颇为不满。诸如“巴金老人”、“冰心老人”一类的称呼充斥报端,仿佛只要一迈入初老之境,就遁入“天人五衰”的境地:人老了丑了不说(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文章怎么都写不好了。大师自然能凭借早年著作风风光光入住神殿,心安理得地领受后人的供奉。若是像她这样,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临到老了还不知足,不尴不尬地当起文坛“新秀”,总不免有些难堪。当此之际,还能指望什么呢?不如干脆回家吃吃老米饭吧。正是这股“不知足”的劲儿促使蒋晓云走出职场、家庭的一亩三分地,又一次以作家的身份站在世人面前。不过,如果要用什么来形容她自己的话,恐怕蒋晓云会选择“不着调”吧。可是作家不就是一种“不着调”的物种吗?通常作家乃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笔下哪怕荒诞不经,认识的人看了一笑置之,晓得又在幻想”。细读《云淡风轻》,蒋晓云不正是这样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特殊物种吗?她说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家庭主妇,“多年远庖厨”,却把写作简易食谱当作闲来无事的消遣。纸上烹煮固然填不饱肚子,也够她过过手瘾了。“那时没空写小说,写写什么‘肉切细丝,以适量盐、酒、糖、酱油腌制至少半小时……’也算一解我对中文创作的渴望。”这世界复杂多变,但未尝不是简单纯粹的。若是抱着九曲回肠,世界自然回报以幽深阴暗;若是简单纯粹,则处处都是风和日丽的艳阳天了。面对世人的猜疑,蒋晓云倒也坦然,谁叫她是作家呢?“瞎编故事”不正是她扬名立万的强项吗?姑且不论别的作家如何将生活与写作牢牢粘合成一体。反正在蒋晓云,写作和生活永远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不明就里的朋友常说她过目不忘,但其实,她“连自家车道大门的密码也记不住”,却偏偏记得七零八碎的无用东西,诸如孤句、词组,甚至于零零落落、互不搭调的冷僻诗句、俚语、俗谚等,天南地北、上下五千年,“什么都有,可是什么都不全”。如果说写作是一种遗憾,那么爱情或许是另外一种。《云淡风轻》的第二辑名唤《情之为物》,蒋晓云大谈特谈“欧巴桑”(老太太)的黄昏恋,俨然百炼成钢的情感专家。于是我们要问,既然如此深谙两性之道,那么她一定身经百战,是恋爱场上的老手了。殊不知,蒋晓云擅写爱情,却不相信爱情。早在二十来岁,她就确立起自己的情爱观:无论何等轰轰烈烈的恋爱,迟早都会在生活中死去,死时连个泡泡都不留。女神再好,总敌不过时间吧。几十年后再相会,白玫瑰也好,红玫瑰也罢,都成了恼人的饭粒子。拖家带口的两个人记不得当年诸般美事,眼里所见、心中所想皆是衰老的皮相。所谓“爱情”倒真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阿物儿”了。蒋晓云自称为无牌的心理医生,诊断的也只能是当下的时代病了。她无不调侃地说,倘若罗密欧与朱丽叶活在当今这个“缘分”化作“猿粪”的时代,很难说还会不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悲歌。或许一不小心落得个头昏眼花、血压升高,就真的成了“悲歌”。毕竟生活不是肥皂剧,有情人能不能相守到老是一回事,日子过不过得下去又是另一回事。不过,就算没有爱情,人总得活下去吧。假设时空错乱,老年罗密欧不幸遇到老年朱丽叶,接下来的剧情一定是这样的:“一老头,或一老太,郁然拄杖,千山独行,表示少年时的花前月下,空留回忆,老人内心惆怅,今生寂寞以终。”人已初老,笔犹年轻。谈到华语文学,蒋晓云时作惊人之语,“华文女作家没有爱上汉奸、嫁过混蛋、流浪沙漠、不是蕾丝边,何以为文?”还好,她自己倒没有上述“劣迹”。《云淡风轻》是她歇笔三十年后的游戏之作。说它游戏,是因为蒋晓云写之,全凭了内心未熄的一点热情。一路行来,一径写来,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却有如清风拂面。无论是写新鲜热闹的台北夜市、回忆山居生涯的鹿和猫,还是谈论南加州难得一见的雨,蒋晓云笔下总有着这时代少有的随意和安闲,仿佛生活里所有苦的痛的酸的涩的,都被她信手一笔轻轻化解开来。30年间,从最初的少女作家,到10年后的阿姨作家,再到如今的阿婆作家,蒋晓云终于在耳顺之年放下一切,到达“云淡风轻”之境。也算是多年与文字较劲的意外之喜吧。
  •     蒋晓云少年成名,,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却在1980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于2011年复出,她笔下的故事依然让人惊艳和感动。《云淡风轻近午天》是蒋晓云的散文集,作者说“花了三十年,从只敢编织虚无缥缈的小说,到有勇撰写抒情纪实的散文,今日还厚颜集结成册,也算作者破茧而出,自我成长。”三十年的岁月沧桑,人情世故早已明了,沉淀下的情怀、感悟,都蕴藏在字字句句中,在云淡风轻的午后读来,有情有梦,回味悠长。这本散文集半是抒情、半是纪实,作者用散文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一一道明,回忆里的乡情、人间的爱情、作家的情愫、两岸的风情。每个故事,每段回忆里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诚挚的感动。三十年的海外生活,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缺依然没能改变作者笔下浓浓的古典文学的味道,也没能隔断故乡的人情与早年的记忆。所以这本集子的第一辑是归去来兮,记忆里的故乡,现实里的陌生感,作者在慢慢适应着这个离开许久的祖国,也在慢慢的重拾写作的热情。作者用《香梦长圆》作为全书的第一篇文章,文字里是对父母满满的思念和爱,父母留下的帐檐,是对那个年代爱情的见证,也何尝不是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珍视,所以才想将此帐檐作为传家宝吧。在序言中,作者曾说年少时放弃了写作的原因之一,不外乎人言可畏。小说中的故事、人物总是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现实里的生活,加之作者本人的不善言谈的距离感,最终落笔离开,一去三十年,也渐渐能够淡然的看待这些事情。此番执笔开始写日常的散文,感情故事里不乏作者亲朋好友的身影,足以看来作者对于早年的阴影早已看淡看开,此时娓娓道来的爱情里不乏世事洞明,却也多了些云淡风轻的平常心。写生活,作者的文字里多了真实和诚恳。《仁与不仁》里,作者将自己年幼的故事写来不为回忆,是为剖析,将自己的性格真实直白的写来。那份骨子里的骄傲和疏离由来已久,虽然如今亦有改善,但性格里的东西应该是很难改变了。这篇文章作者文中也说是为了回应喜欢自己的读者的疑问,其中蕴含的真诚也一并传达给了我们。曾经都说蒋晓云的文字很像张爱玲的风格,作者也做出了回应,最初写作的时候她甚至都不曾知道张爱玲的,与张爱玲的相似,也许是骨子里对于古典文学的传承和热爱吧。台湾出生,留学海外多年,上海工作的经历,都让蒋晓云的阅历丰富异常,所以对两岸风情她是有发言权的,短短几篇文章,两岸各异的文化、不同的风情,有欢笑也有无奈,在《过大年》文中,作者比较了“过年”与“过大年”的不同,是对两岸文化的对比,也是对一些逝去的习俗的惋惜,过去的记忆因为有着岁月的沉淀变得更加可贵。蒋晓云用这样一本散文集,从她的爱情故事里走进了读者的视线里,将她的生活、感动、思考展现给我们,用着她依然美丽的文字,回顾着这些年的点滴生活。她说:“世事难洞明,选择不参‘天道’,只为我看人间处处是‘亲’。”让我们在这些素人的故事里,将人间真情看个明白。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一帆风顺美满的家庭生活果然是杀死作家的大利器。
  •     像早年的博客
  •     应该是博客攒的,不如不出,有个别金句,还是不如不出。
  •     大概还是年纪轻,觉得还是小说好。
  •     蛮可爱的呀也不尖刻,当然也还是觉得自己好啦~现在我是对她们的先生感兴趣啦
  •     蒋晓云和简楨都老了。银发族絮絮叨叨的爱情,谁在银光闪闪的地方等你⋯⋯这样的题材好像离我还太遥远了 (ーー;)
  •     作者的小说好一些,这本散文集怎么说呢,语言有些刻薄,读的时候印象不是很好
  •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硬着头皮把絮叨之书翻完。“老华侨”忆前尘往事,如何未受祖师奶奶影响走上文学之路、如何封笔30年后复出,兼谈男女情事,大抵从博客之类里拷贝过来,味如嚼蜡。
  •     最一般。蒋擅长讲故事,这是天分。
  •     还是小说好些。散文纯粹是读者窥伺作者的窗口。
  •     转身买了作者的其它书,但是这种随笔多是作者自己的故事,虽有闪烁的人生智慧,但终究不那么引人入胜
  •     没小说好看 有点乏味 书名不错
  •     读来蛮轻松的,可是最后的云淡风轻总还是会时不时像根针尖戳一下。还蛮想看看她的民国素人志系列的。
  •     散文集 回忆 台湾
  •     很多事一起经过,人却都各记各的。
  •     不如小说。以蒋晓云年青时的浓烈,即使是写散文也应该是张爱玲式的,应该是是混不吝的而不是清淡无为的,清淡又没清淡号,最后略显温吞。
  •     想读
  •     絮叨不腻烦
  •     偏生活化,有点像中年妇女午后谈天说地,随意消遣,没有小说好看。
  •     蒋晓云的书还是小说好啊!这是哪个散文随笔咯哩叭嗦讲来讲去都是那些事,篇篇不变的主题真叫人读不下去。
  •     在飞机上把书翻完。空有个不错的书名,内容各种碎碎念。
  •     其实认识一位作者,我偏向于先看她的散文或者随笔,但是这本书读下来虽然文笔不错但是并没有让我对她产生多大的兴趣。接着读小说
  •     喜欢蒋晓云的文字,真实理性,秀美又有温度。
  •     金句颇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