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直面的人生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5
ISBN:9787532110940
作者:王晓明
页数:349页

书籍目录

再版自序
一九九三年版自序
第一章幸运儿
第二章天突然坍了
第三章离乡者的凄哀
第四章初皈神灵的狂喜
第五章犹豫不定的灵魂
第六章待死堂
第七章戴着面具的呐喊
第八章小成功和大绝望
第九章从悲观到虚无
第十章驱逐“鬼气”
第十一章魏连殳的雄辩
第十二章女人、爱情和“青春”
第十三章没完没了的“华盖矿
第十四章局外人的沮丧
第十五章一脚踩进了漩涡
第十六章新姿态
第十七章“还是一个破落户”
第十八章“横站”
第十九章《死》
第二十章面对命运的启示
附录一
鲁迅生平提要
附录二
鲁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
双驾马车的倾覆――论鲁迅的小说创作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1993年版后记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韩文版序
《中学生读本:鲁迅小说》导言


 无法直面的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个人比较喜欢这本书,他摆脱了过去只论鲁迅有怎样的思想,而不论及其为何会有这种思想的精神动因;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刻画其“鬼心”严禁而可信,若能结合他为数不多的诗篇来讨论(以诗证史),将更具说服力。
  •     不算教科书里学到,真正接触鲁迅是在大二,从读图书馆借来的鲁迅全集二三册开始。借阅的初衷不过是读过鲁迅全集的牛逼舍友时常在闲谈中夸赞他的文章,另一方面也觉得不读读鲁迅实在有点愧对所学的专业。全集的二三册以杂文居多,杂文又以笔仗居多,翻阅时我的兴趣并不大。直观的感受是鲁迅文风犀利,与章士钊、陈西滢斗笔时讽刺挖苦毫不留情,透着刀枪剑雨中横刀立马的霸气,但仅此而已。真正攫住我内心的散文集《野草》,它深沉压抑的文风与杂文干净利落的风格迥异,其中所透露的黑暗与绝望更是与杂文中自信满满,斗志昂扬的形象相去甚远。最近读到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使我在多年后对鲁迅在《野草》中所展现的苦闷、抑郁和纠结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他伟大的灵魂有了更多的敬仰与同情。鲁迅本有美好的童年,但从十三岁起,祖父的入狱和父亲的病重让周家变得急剧贫困,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他迅速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变脸:大舅父家称他是“乞食者”;进出当铺药铺,闲人对他指指点点,嘲讽讥笑;回到家里,还要忍受祖父和父亲遭遇挫折后的暴虐脾气……十多岁的鲁迅必须开始像成人那样担任责任,受到的打击和伤害只能独自往心里咽。他的脸上越是没有表情,内心的刺激越是强烈。甚至三十年后,当许广平向他抱怨亲戚的纠缠时,他还会忿忿地说:“尝尝也好,因为更可以知道所谓亲戚本家是怎么一回事,知道世事可以更加真切了。倘永是在同一境遇,不忽而穷忽而又有点收入,看世事就不能有这么多变化。”向来亲近的亲人都能在转瞬之间变得如此陌生,还有什么是值得让人相信的呢?鲁迅从此对人性产生了执拗的怀疑,并贯穿其一生。1902年,在经历颇无味道的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学习之后,想要寻找出路的鲁迅争取到官费留学日本的机会。在日本,鲁迅受到的刺激并未少于绍兴,正像他后来说过的那样:“一个人乏到了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难保别人不来打你的嘴巴。”身边的种种歧视与轻蔑使沉默寡言的鲁迅习惯于独来独往,把所有的感受继续埋在心底。但在日本待了八年的他最后并未走上郁达夫式的“沉沦”之路,反倒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充满自信,这不得不提到进化论对他的影响。在南京读书期间,鲁迅接触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当时的很多青年一样,书中物竞天择,历史不断进步的进化论观点在鲁迅的脑海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当时的鲁迅而言,进化论不仅仅是一门学说,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抹阳光,使他对人生和社会燃起新的希望。鲁迅从此踏上启蒙主义之路的呐喊之路,并发出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溅轩辕”的决绝誓言。但读读鲁迅这时期写的《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和《破恶声论》会发现,每当谈到欧洲的和人类的历史时,他会沿用进化论的中历史不断进步的观点,可一涉及中国历史,他要么否定现状,要么扬古抑今,展现了一幅历史文化不断倒退的情景,与他所信奉的理论分明相悖。一面是源于思想认识的自信,一面是来自现实体验的犹疑,两种矛盾思想的交织碰撞清晰地反映在他的文章里。1906年,母亲写信骗鲁迅自己病重,诳他回来与朱安完婚,尽管满是不情愿,但为不忤逆母亲的心意,鲁迅还是被迫接受了。在东京留学期间那个充满理想抱负的热血青年,发现自己还是脱不开传统伦理的深刻束缚。1909年鲁迅回国,准备大干一场,却目睹了绍兴城里的“城头变幻大王旗”。辛亥革命对绍兴城的改变只是换了几个当官的人,不用多久一切都恢复原样,当上都督的革命党人王金发及其随员的腐败速度一点不比旧官僚差。1912年对绍兴城彻底失望的鲁迅接受教育部的职务,离开了家乡,短暂辗转南京后最终来到了北京。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理智上对现实已然失望的鲁迅在1918年终于按捺不住生命本能的冲动,接受了钱玄同和陈独秀的怂恿,为《新青年》投稿,开始了绝望人生的第二次呐喊。但此时鲁迅的心境与东京时的斗志昂扬已大不相同。在《<呐喊>自序》中,他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作为启蒙斗士的鲁迅在文字中装得自信满满,但现实的遭遇却未给予他这份自信,这无法破解的心理障碍使他最终选择了头戴面具的呐喊。1925年,他对许广平说:“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则我已在《呐喊》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看看他这段时期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在内的文字,虽然充满呐喊的激情,但其背后却时常吐露出“假使寻不着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的愤辞。虽同为“五四”启蒙者的行列,鲁迅却算得上是其中的异类:他对启蒙的信心比别人更低,他对中国未来的出路看得比别人更糟;当他猛烈抨击旧社会的黑暗时,内心却清醒地估计到这样的呐喊不会有多少响应;当他热烈地肯定将来时,却相信“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连他自己都承认:“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而这所谓的“抗战”并非如常人所想的那样满怀希望,不过是跌倒之后上有些心气儿的不甘心罢了,希望究竟在哪里,想来他自己都未必知道。随着《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的刊载,文学上的成功在为鲁迅带来赞誉的同时也为他引来了恶意,本文开头提到的与章士钊、陈西滢的笔仗就发生在此时,但让鲁迅内心感到煎熬的却远不止这些。“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被唤醒,与政治的牵连瓜葛被看作是件可耻的事情。但作为启蒙者的鲁迅却依旧保留着教育部的职务,从小饱尝贫穷滋味的他清楚地知道钱的重要,家族的负担让他没有辞职的勇气。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又使他再次看到自己的无力和无用。再硬的笔杆也挡不住刽子手的铡刀,他无力地写道:“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更大的打击来自家庭内部,1923年,一场家庭冲突使鲁迅与周作人兄弟二人从此绝交,鲁迅的身边除了母亲就只剩下那个自己从未爱过的朱安。骨肉亲情的幻灭压垮了他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辛苦等来的些许成功,瞬间被更大的绝望所压垮。在精神的重压之下,鲁迅发生了个人思想的重大转变,他对人生的认识由过去的悲观转向虚无,散文集《野草》正是他此刻内心最鲜明的写照。在《影的告白》中鲁迅写道的:“我不愿彷徨于黑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中沉默。”悲观虽然会使人丧失信心,却不会让人停止行动,没有胜利的希望却还可做自杀式的牺牲。但虚无感不同,他留给人的唯有黑暗,黑暗之外别无他物,人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但在滑向虚无深渊的同时,他的内心却并不甘心就范,仍然试图摆脱虚无的“鬼气”。通过创作小说集《呐喊》与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他试图重新修订对人生的种种认识,以试图找到继续前行的信念,但最终所有的努力都湮没在《野草》的阴郁中。在人生似乎已走到绝境时,命运又为鲁迅意外地开启了一扇门。1925年的夏天,鲁迅与许广平相爱;1926年受林语堂之邀,鲁迅赴厦门大学任教。一切似乎都是转机,鲁迅终于可以带着许广平离开将他折磨十年的北京了。虽然社会舆论的压力使他们的爱情时常有种“惊弓之鸟”的感觉,直到同居一年半后鲁迅的压力才渐渐缓解,但爱情还是使鲁迅的人生重新焕发活力。与许广平的同居是鲁迅人生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多年的挣扎后他终于身体力行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顺从自己的内心,追寻想要的生活。只是这得来不易的胜利经历了太多的斗争与纠结,结果也就变得不是那么纯粹了。但离开北京后的好景并不长,鲁迅的“现代评论派”死敌们居然也纷纷南下,顾颉刚甚至直接在厦门大学做起了他的同事,无法忍受的鲁迅很快递交了辞呈,并于1927年1月到中山大学任教。可中山大学内部的人事纠纷更乱,1927年3月文科主任傅斯年更是将顾颉刚聘来任教,鲁迅立即辞职,并于9月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来到上海的鲁迅没有享受到片刻宁静,各种应酬与烦心事严重地扰乱了他的内心,到上海半年后他便大病一场。1929年回京探望母亲时,他竟会觉得“这里的空气真是沉静,和上海的动荡烦扰,大不相同……”在来上海前后的这段时间,吞噬鲁迅内心的“鬼气”丝毫未曾消褪,在生存的意义饱受质疑后,鲁迅转而对物质出奇在意,他曾一再重复:“说什么都是假的,积蓄点钱要紧。”与此同时,来到上海之后,鲁迅的脾气愈发暴躁,与遭遇变故后的鲁迅父亲、祖父颇有些相像,沉重的“鬼气”带给他的重压实在太大,精神上的挫败已将他打回世俗的原形。上海的忙碌生活对鲁迅总还有些益处,参与社会团体活动使他重燃了些许行动的热情。比起被强烈的虚无感吞噬自己的内心,借频繁的行动来忘却痛苦,这对鲁迅总还算好些。不过他此时的心境已然比“五四”时阴郁更多,他必须重新戴上比以往更加厚重的面具。但三十年过去了,他对“国民性”的认识依旧没有多少改变,于是那些所谓“战斗”,不过是继续抄旧方,开老药。这一时期的鲁迅因与共产党交好而被卷入政治的漩涡,但他的理智不断提醒自己站稳双脚,不再全然投身左翼浪潮的潮水中。目睹过辛亥革命后绍兴的新旧更替,他对打着新旗号的造反者已然看透,在与冯雪峰的闲谈中,他开玩笑似的说:“你们来了,还不是先杀掉我?”鲁迅与左翼社团共产党领导人的矛盾不久开始激化,这也难怪,因为在思想上,鲁迅与他们完全是两代人。鲁迅与成仿吾、周扬等人的交恶,使他打起了比当年对章、陈二人更激烈的笔仗。他曾直截了当地写道:“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的对于他的憎恶和鄙视,是在明显的敌人之上的。”此时,鲁迅的处境已变得极为尴尬,与国民党为敌后又与共产党交恶,已近人生晚年的他再次陷入穷途。此时鲁迅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6年春天,他的体重已降至38公斤。鲁迅的衰老不仅反映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理上,他变得对物质和他人更加依赖,对往事的诱惑也更加强烈,他已清楚地感到自己的来日无多。而对现实,他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比起过去挣脱“虚妄”“鬼气”的挣扎,他如今的肯定一切使他最终彻底投向了虚无主义的怀抱。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在艰苦跋涉五十六年,与绝望数次抗争之后,他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我们就此回首鲁迅走过的一生,会发现正像刘再复在《鲁迅成功的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中说到的那样:“鲁迅不是把希望作为一种偶像来感召自己,而是在艰苦得几乎没有希望的环境中自己创造希望”。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悲壮,却也正是鲁迅不同于常人的伟大之处。在孔孟老庄之道畅行的中国,文人们的致命弱点便在于不愿长久正视现实,在命运的挫折面前用“瞒与骗”来消解精神的重压。在这个没有信仰的国度里,鲁迅凭一己之力在命运的绝望面前不断抗争,尽管结果悲壮,尽管他最终依旧投入虚无的怀抱,但那颗披肝沥胆誓死抗争的灵魂将闪耀在民族的精神丰碑上。只可惜这样的灵魂太少,以至于像王晓明在全书结尾所说的:“到了这个世纪快结束的时候,我们仍不清楚自己是处在怎样的境遇中,仍然在精神的旷野上茫然无措……”
  •     很不错的介绍,导读,评论。没有把他当圣人,他的深刻,他的虚无,老年的脾气,怕老,乖戾。关于鲁迅和左联的描述。关系讲得很清楚,王晓明老师胆子也不小,看来还是以学术作品来划分的。不然某某某的面子也不好看。与许广平杭州蜜月时,拖着许钦文陪寝,钦文小床居中,夫妇两人隔20m分在两边,实是奇闻。不足是偏重精神学术方面,对于生活细节,财物安排方面几乎没有提到。最后一段对鲁迅的小结也很好,甚至是严苛的:看到他那样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看到他那样依赖身外的精神价值,总是不断去寻找集体性的社会和政治理想,来充作自己的生存依据;看到他那样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看到他那样害怕作社会的旁观者和边缘人,一旦发现自己被挤到了旁观席上,就不自觉地想要重返中心--我才真正明白了,他身上的文人性有多么深刻,在骨子里,他其实还是一个文人,一个孔墨和庄子的血缘后代。他在一九二五年说:“中国其实并没有俄国之所谓知识阶级”,他自己也看得很清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国的文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愿意长久的正视事实,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真实命运。他们总要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消解自己对命运的真实感受,来减轻这感受对自己的精神重压。鲁迅的一生,是逃离的一生,虚无主义的一生。他是一个竭力要拒绝命运的人。
  •     启蒙者 虚无主义者
  •     既能感受到鲁迅的鲜活存在,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考。或许每一次对鲁迅的回归,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改写。
  •     晦涩真切,字字直砰内心。鲁迅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倍受磨难,但还是为事实而活,喜欢
  •     王曉明老師一直發問一直發問,真的投入了巨大的感情
  •     看哭我了妈的
  •     从书里看到了一个作为人的鲁迅 他的迷茫彷徨恐惧失望 他不再是革命的斗士 只是普通的无法直面自己人生的人
  •     同情之了解,了结之同情
  •     不得不说个人并不是很欣赏这种传记写法。前半段不少煽情甚至略显廉价,最后部分则因为鲁迅本身的生命底色而动人。尤其令人厌恶的是作者时而夹带的人生哲理私货,极个别甚至酸腐刻板到可怕。附录的确是有些罗唣了,也是扣分点。但尽管有三观、文笔、附录累赘等种种问题,依然无法否认是一本非常实用、基本合格的鲁迅传记,大概无功无过吧。更不用说放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红色鲁迅的形象依然火热的背景之下,这样的作品还是值得鼓励。唉,说了这么多,内心还是觉得三颗星全都是给鲁迅的啊……
  •     传记性质的,八十年代的感觉很强,一个纠结的鲁迅。也是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的代表作。
  •     鲁迅是矛盾的,悲哀,可谁又不是呢!
  •     一本鲁迅的成长专辑,着重于他心路的发展。大抵从鲁迅作品入手,浅近客观的分析了鲁迅的个性和思想。鲁迅的孤独来源于他的性格、智力、才华等多方面因素,更是那个时代造就的。近代研究鲁迅的最大误区就在于过度解读,甚至用来作为政党宣传的工具,然而鲁迅终究是独立的,最好的解读还是还原于作品本身。
  •     “一个激愤的人,固然能成为指斥黑暗的不妥协的斗士,但他最终还是会被黑暗吞没。”
  •     鲁迅曾是我的偶像,后来走下神坛,而今又重视起来。这本传纪解析凡人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讲述二十世纪不屈服任何黑暗势力的最痛苦孤独的灵魂,他的幽暗,虚无,来源于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其清醒的思辨精神。通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较为真实的迅哥儿,而不是官方或教科书中树立的神。通过这两种不同形象的对比你也能知晓为什么官方要造这么一个神,又什么选择了鲁迅。
  •     
  •     内容尚可,在那个年代应是很好的作品。只是作者叙述的口吻、想借此传达的态度和由此体现出的格局与心力,不免让我生出一丝厌恶,甚至已接近于愤怒了。也许是我尚年轻,或是我已不再处于那个认为中国传统一无是处的时代。但我仍然无法接受一个文化悲观主义者因为自己的悲观主义而将一切不甘于悲观主义的人视为缺乏智慧,更将一切反抗绝望的努力当作错觉和自我麻醉。倘若命运的启示就是中国文化的腐朽和沉沦,那我宁愿说:请你自去拥抱你的智慧罢,然而我拒绝!并且,不要对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挣扎报以走错了路的怜悯,因为你没有资格。
  •     下午上班后就开始读,这本书记得本科时看过的,但现在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知道是鲁迅传记中最好的一本。书不厚,语言很精练,侧重于对鲁迅心理和精神的分析,的确应该多读几遍,才能更好理解先生的文章
  •     不好评价,毕竟对鲁迅了解不多,书中对于鲁迅的内心描写又挺多,不好评价客观性。不过我相信无论如何,鲁迅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人就总有各种想法。另外,还真是怀疑一切啊……
  •     三次转折
  •     残忍。
  •     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情者和怜惜者。不同诠释者对鲁迅精神强度的看法的区别会影响论断
  •     就是从这本书喜欢上鲁迅,噢不,是喜欢上王晓明……的书。
  •     鲁迅思想传记。中国现代最痛苦的启蒙灵魂。
  •     书写鲁迅,书写自我
  •     大先生之所以是大先生。
  •     好是好,还不能满足,其实平视之后带来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     能写出「感同身受」的味道来。教科书模糊了鲁迅的真实。他自己的文章也模糊了他自己。在序里,书信里,别人的回忆录和传记里,符号化的巨像才得以还原肉身。他自己的思想,几乎是块黑色铁片,可他这人,又那么温厚。悲观与虚无主义,怀疑意识,罪的自觉,以及对绝望的反抗,恐怕是纠缠终生的迷局吧。
  •     鲁迅研究课推荐必读书目之一,读下来觉得比较浅显 ,不算深刻
  •     读的复印版。这么好的书居然绝版了。研究鲁迅的学者,深入到鲁迅内心以给人强烈的震撼感的,一个是钱理群,一个就是王晓明了。
  •     长子的责任,士人的无奈,男子的情欲,在生的虚无,一个立体的鲁迅。
  •     无法直面的也有作者自己的人生,能读出他下笔时的激切和快意。Anyway,最奇崛也是最好的鲁迅传。
  •     “鲁迅拥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眼光”,那眼光犀利地看透了事物的内在,使他们较硬的甲胄开裂。其实作者也有,他没有给予鲁迅神话,而是把作者揣测鲁迅内心的真是想法写了出来,并且想的很对。再者,这本书中哲理的地方太多了……给人很多启发。很喜欢上面的引人深思的句子。
  •     雖然有很多看起來讓人不太舒服的句子,但整本讀下來確是對魯迅有更多了解的(畢竟是讀的第一本魯迅傳記)。以及,其中所描述的糾結狀態雖不知是否為魯迅所實有,但確實也是能夠理解的,挺真實的感覺吧
  •     王晓明教授着重刻画鲁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 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看到中国当时的苦难想努力挣扎却最终还是深陷其中不得跳脱的伟大灵魂 总体上 王教授还是对鲁迅持高度肯定的评价的
  •     挺不错的。前半段看一位现时代的忧郁者诊断另一位前世代的忧郁者,但愈到后面他们就愈是陌生了。先行者的生命比他的年华消逝得更早呀…望“今日无祸”。#反正我才不信苏修那一套#
  •     前半部分较好,另一个视角的鲁迅,文和行和思想的暗处,分析的让人毛孔放大,后半部分略有附会的感觉。
  •     痛苦啊苦闷啊窒息啊。
  •     太过严肃标准的鲁迅形象
  •     看完竹内好的《鲁迅》,再来回味王晓明老师的这本,只能打4星了。虽然感人,但这本书夹杂了太多王老师的私货和臆想╥_╥,并且《鲁迅》作为研究笔记的谦卑态度和以鲁迅自身的方法出发的研究方法更发人思考。况且竹内好在1943年对鲁迅理解就很前沿了,回头看看国内这么多年的研究未免有点拾人牙慧
  •     应该是所有鲁迅传记里最好的一本了,感慨良多。
  •     对鲁迅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也就这样把
  •     三看时对这样的心理分析类的传记已经有些拒斥了。王晓明描述的语句间已有了太多的从自我向鲁迅的映射。
  •     对于鲁迅生平的勾勒。看得出王老师也是放进了自己的感情在写,越往后感情越充沛,到最后连“造物主还是太粗心了”这种话都写出来了。
  •     一度很想读他的研究僧
  •     the best biography of Lu Xun 我看的是90年代台湾业强出版社那一版
  •     新院院长最佳推荐。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只是有没有脸皮承认。
  •     看得都想哭了……
  •     这本书就写得好多了,把鲁迅的内外都剖析得像极了一个“人”。作者似乎更像是在做文学的研究而不是史的研究,但正因如此却给出了很多极具深度、惹人深思、另辟蹊径的观点,塑造出了一个和传统认知中不尽相同的鲁迅形象,可以说特别出彩。怪不得图书馆这本书会这么抢手,还好看了(微笑)。
  •     看完了,让我缓缓。。。。
  •     极度敏感的人,用自己的痛苦给时代留下了财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