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主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010122724
作者:叶自成,龙泉霖
页数:520页

作者简介

《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是国内第一部对公元前721—前221年的华夏体系500年进行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华夏主义》分析了华夏体系500年间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理论和思想,并从理论范式的角度总结出老子范式、孔子范式、商子范式、管子范式四大范式,它们分别在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魏国、赵国、秦国以及秦统一后的中国汉朝、唐朝发挥重要作用。这四大范式是华夏体系500年历史的思想总结,其精华合称为华夏主义。华夏主义不仅在华夏体系的产生、发展及中国的形成、崛起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下中国的复兴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书籍目录


导言中国崛起的理论解释与华夏主义范式的构建
一、什么是范式?
二、对美国国际关系三大范式的简约化理解
三、对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三大范式的批评
四、美国三大范式遭遇华夏体系的历史
第一章 华夏范式与易经思维
一、思维方式决定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对易经思维的误解
三、《易经》:群经之首,百家之源,华夏之根
四、《易经》的四大思维之整体思维
五、《易经》的四大思维之变化思维
六、《易经》的四大思维之阴阳思维
七、《易经》的四大思维之中和思维
八、易经思维的高度: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
九、易经思维暗含并印证莱布尼茨的发现
十、《易经》:阴阳思维与玻尔的互补性
第二章 老子范式: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一、老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老子与道家文化
三、对老子思想的十大误读
四、老子的方法论及其局限
五、老子之道
六、无为无不为和顺势而为: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
七、“道法自然”与人的修身养性
八、顺势而为、以道治国
九、战争之道:反战与慎战,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十、以无事取天下:大国与小国、小国寡民
十一、两种“自然状态”
十二、人类自然与物质自然
第三章 老子范式与大国崛起
一、道家思想与越国崛起:范蠡——老子范式实践者
二、魏国崛起与道家影响
三、齐国再次崛起与道家思想的主导作用
四、老子的兵道与华夏体系的战争
五、无为而治与汉初文景之治
六、无为而治与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七、老子思想的高度:与古希腊哲学的比较
八、老子思想的高度:在近代欧洲主流思想家中的巨大回响
九、老子思想的高度:道家是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声?
十、老子思想的高度:最早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十一、老子的思想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四章 孔子:伟大的教育家,失败的政治家
一、孔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对孔子思想的重大误解与歪曲
三、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四、失败的政治家:为什么反对法治
五、失败的政治家:对礼治的误解
六、失败的政治家:什么是政治
七、孔子的中庸
八、推己及人的方法及其缺陷
第五章 孔子范式:仁道
一、孔子之道
二、何为仁,何为礼
三、人文主义
四、人本主义
五、人道主义
六、人才主义
第六章 大国崛起与孔子范式
一、孔子范式中的天下主义和人本主义
二、孔子范式中的华夏国家关系:一天下
三、国际秩序:等级制、尊礼、推己及人、平等相待
四、孔子范式中的华夷关系:推己及人、平等相待
五、对孔子范式的修正:孟子的仁义和干涉主义
六、孔子范式的德治、礼治:鲁国的失败与晋国的崛起
七、孔子范式与大国崛起:不有君子(人才),其能国乎?
第七章 孔子范式达到的高度
一、孔子仁学与西方人道主义
二、人本主义仍然在道义上高于资本主义
三、孔子范式中的儒家社群民主?
四、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五、孔子的理性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
六、孔子的思想启发欧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七、孔子的君子主义在西方的回响:精英主义
八、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第八章 商子范式与秦国崛起
一、商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商鞅是法家思想的典型代表
三、法治思想在晋国的政治实践
四、李悝、吴起的变法与魏国崛起
五、申不害的法术与韩国短暂的崛起
六、慎到的“势”
七、韩非子的法治与权力学说
八、商子范式与秦国崛起
九、秦亡之过不在法——商子法家思想再评价
第九章 管子范式与大国崛起
一、管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儒道法三家思维的缺陷与总体评价
三、管子范式的先驱——舜、周公的综合治国
四、管子与《管子》一书
五、管子一书中的儒道法思想
六、管子霸权论的核心:盟会与华夏秩序
七、关于国家综合实力的论述
八、《管子》的法治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九、以民为本、富民富国的治国思想
十、对社会政治体制的最早改革
十一、管子对外关系四原则:不结盟、不动武、善与邻、管好边
十二、管子的对外开放思想
十三、商战和货币战思想
第十章 管子范式的高度:后世的影响
一、魏文侯道儒法并用与魏国崛起
二、齐国再次崛起与齐威王道儒法并用
三、道儒法三家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四、慎到、荀子:诸子思想集成的尝试
五、秦王政初期儒法道合一与《吕氏春秋》
六、汉初文景之治与儒法道合一的陆贾主义
结束语 华夏主义与当代中国的伟大复兴
一、华夏主义精神消失的八个表现
二、当代中国:四大成就与道、德、法“大三缺”
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华夏主义的复兴
四、华夏主义——易道儒法的精华汇合
五、三大范式的致命缺陷及其克服:如何面对无道无德无法之君?
六、出路何在?西方式民主不是中国政治的出路
七、如何补救三大范式的缺陷
八、当下中国需要马克思,也需要“李克思”(LiKS)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打开了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视野。作者叶自成、龙泉霖把《易经》在整体思维、阴阳思维、变化思维、中和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称为易经思维,把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顺势而为等主要观点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老子范式,把儒家中庸思维、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等主要观点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孔子范式,把法家以法治国、富国强兵等主要观点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商子范式,把以管子为代表、融合了道儒法三家关于道治人治法治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管子范式,并主张借鉴欧洲文艺复兴的经验,整理、发掘、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回答和指导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

内容概要

叶自成,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分部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外交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1985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学,1994年起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中国大战略》insidechina’s grand strategy,Kentueky,2011年版;《中国大外交》,叶自成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叶自成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大战略》韩文版,2005年版;《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社会科学出版公司2003年版;《新中国外交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俄罗斯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1998年版;《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叶自成等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大过渡时期的国际社会》,叶自成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龙泉霖,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九经中的最后两条尤其适用于国与国的关系,就是“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所谓柔远人怀诸侯,具体来说就是“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中庸》)。 其二,在统一前,需要有大国维护秩序。 孔子曾经高度称赞管仲,说他是一个仁者。在一般人看来,管仲没有自杀以殉其主,反而还顺从杀其主的齐桓公,似乎是很不仁的事。孔子却认为,管仲帮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这是一种大仁(《论语·子路第十三》、《论语·宪问第十四》)。孔子对管仲建立的九匡诸侯却不以兵车的功德的赞扬,也表明了孔子所认同的一种国际秩序。这就是在周天子这个当时的“联合国”中,齐国作为一个当时国力最强的大国,在其中扮演一种国际秩序维护者角色,维护周朝这个联合国的秩序。 其三,在统一前,每个国家都按礼的规范建立相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各国意识形态的相同性。 怎样建立这样的国际秩序呢?孔子认为,关键在于中心国家的榜样作用。一个国家在各国中的地位,首先是该国政治是否清明,国家政策是否行之有道决定的。他指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认为一个国家人口少贫穷不要紧,若能上下和睦,财富分配合理,国家安定,就不会有国家灭亡的征象;而一个国家如“分崩离析”,谋动干戈于邦内,国家必然不能守,祸起于萧墙之内。(《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总结中国古代的经验说,尧舜和周朝之所以天下归附,是由于“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华夏主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崛起的中国拿什么影响世界?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很遗憾,在西方主导的文化世界、观念世界、思想世界中,中国依然是一个文化小国、文化弱国。汇聚中国历史文化精华为什么要提华夏主义?我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伴随着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发展和扩大。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大国,它的大不在于经济、军事有多大,更在于它的文化影响力。今天的中国有什么东西能够被别人引用、模仿、复制?我想,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已经包含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要成为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明,必须要和我们中国本土产生的历史文化精华相结合。在核心价值方面,在政治哲学方面,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什么?我们长期以来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梳理。胡适提出了“国粹”和“国渣”的问题,但很遗憾,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今天我们要继续做这个工作。我以为,在核心价值上,在政治哲学上,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就是华夏主义。拥有完整治国理念体系华夏主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华夏主义是中国以老子、孔子、商鞅为主要代表的政治哲学里面精华的综合。它既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三家分开来看,都有重大缺陷,但如果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用来治国的、有核心价值的完整的理念体系。华夏主义的核心概念有哪些?比如,我们现在提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从西方引进来,把它本土化,然后引起东西方文明的共鸣。而实际上,是老子的自然哲学走在最前面。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自然”,运用到人类社会跟自然关系上,就是人类要学会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然后才能享受自然。用今天的概念,老子就是人类世界最早的1.0版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自然概念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政府做政府应当做的事,百姓做百姓自然而然应当做的事。评价一个社会的最高和最后的标准,就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对政府是不知有之,还是亲而誉之、畏之,还是侮之,就是好社会与坏社会的四种标准。我认为,老子的政治哲学比西方任何一家政治哲学都要好,都要到位。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他倡导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才主义。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人学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就是人的内心的道德教化,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汉初的贾谊发挥以民为本的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命”、“国以民为本”、“国以民为力”、“国以民为功”等命题。从价值伦理层面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大高于以资为本和以权贵为本的社会。商鞅的核心价值观是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皆按法断事,就是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为了使法律能得到切实的执行,商鞅提出了独立的法律官的思想,在权与法的关系问题上,商鞅主张法治国家是“治不听君,民不从官”,权力高度集中与法律规范下的地方和民众自治并行。尽管商鞅的法治很粗糙,但其思想本质上是反专断、反暴政、反专制的。提供文化强国核心价值很遗憾,长期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与政治现实的结合比较弱,比较少,比较不自觉。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什么是我们民族文化最好的东西?我们没有经过西方文艺复兴那样一个自觉的梳理、分析、批判、吸收、继承和改造。我们要么全盘继承、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要么全盘否定,把几千年历史文化贴一个标签,叫“为封建专制服务的思想工具”。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是最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我们不知道。十八大报告提要建设一个文化强国,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那么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不认真地梳理中国历史文化精华,就不知道怎么去自信。所以,中国思想理论界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提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是中国文化强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文化产业再强大、再发展,在国际上还是没有话语权。所谓文化,归根到底,核心的东西是核心价值观。中国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观?实际上,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精华中是包括了不少很好的价值观念的。我们前面提到的老子、孔子和商鞅的思想精华,直到今天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我们党这些年提出了执政为民、依法治国,这些内容都是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国粹一致的。我认为,华夏主义可以在丰富、补充、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发挥重大作用。
  •     中国的“文艺复兴”与国家崛起2013年09月23日 来源于 企业观察报 ——评《华夏主义》与《中国崛起》  作者/胡波  自1840年以来,泱泱中华帝国在西方人的坚船利炮面前一败再败,中国人也逐渐从盲目地自负转变为极度地自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大世界,双双低下原本自认为高昂的头颅。不仅“师夷长技”,全面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及制造工艺,还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彻底否定,积极到西方学习其政治制度、治国理念及人文艺术等。我们向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学习,也向新兴的民主灯塔美国学习,甚至向“脱亚入欧”的日本学习。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西方,不断否定自己的历史。  我们很早就学习过民主和宪政,结果以失败告终。民国初兴,孙中山先生以英美为蓝本,倡导的宪政民主政治挡不住军阀争斗,也无法动员中国广大的底层劳苦大众,及至民国政府垮台,革命仍尚未成功。  几乎与此同时,我们又学习实践了社会主义革命,过程堪称艰苦卓绝。终于,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所向披靡,塑造了全新的民族国家,无论是在国内建设,还是在国际政治中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发展了30余年,创造了现代国家腾飞的奇迹。  然而,物质的日渐富足、军备的日益强大、国力的日趋昌盛,依然挡不住人们对未来中国发展前途的迷茫和担忧,精神文明的发展已与物质文明的进步严重脱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已经灰飞烟灭,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该如何走?西方的民主政治及市场经济也已暴露出各式各样的缺点,替代路径又是什么?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及思想文化的支撑。  在向西方学了160余年后,21世纪伊始,随着国力的增强及国民自信心的重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中国古代历史的价值,正面解读中国传统经典及历史的著述显著增多。不少政治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学者们纷纷“重回”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试图在先秦的历史土壤中寻求相关经验和启示,以服务于中国的民族复兴及国家崛起。  但已有的研究多少存在一些缺憾:或是过于形而上,有空谈主义之嫌,缺乏历史资料的佐证;或是过于机械唯物主义,套用现代的各类概念、模型去盲目解读古代的政治社会实践,缺乏古代哲学及文化的素养;或是过于拘泥于某一领域,一叶障目、挂一漏万,缺乏对古代历史的宏观把握……  而北京大学叶自成教授耗费十余年完成的恢弘巨著《华夏主义》及《中国崛起》无疑是这其中的异数,几乎超越了上述遗憾或缺陷。作者试图在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华夏体系中探求易、道、儒、法中国四大传统哲学及文化的智慧本源,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崛起的软实力。  《华夏主义》与《中国崛起》实际上是互为表里,相互依托的关系。《华夏主义》重点是追根溯源:对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易经》、《道德经》、《论语》等进行全新解读,对老子、孔子、商鞅及管子四大政治模式或范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梳理、概括及总结,并考察它们在魏、楚、齐等大国崛起过程中的作用。它重点在于科学、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文化传统,为中国崛起寻找政治思想和社会文化基础。  《中国崛起》旨在探讨和研究华夏体系500年(前721—前221年)的产生、发展及兴衰的历史。近些年来,伴随国际关系实践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类似“国际关系始于伯罗奔尼撒战争,近代国际关系体系肇始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这样的欧洲中心论的论断已经广为学界诟病。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在世界体系未形成以前,除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以外,最符合现代国际体系标准的即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华夏体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掀起了发掘先秦典籍、重读先秦历史、诠释先秦思想的热潮,试图超越西方主义及欧洲经验,基于其他地区的历史实践开创新的理论。因而,先秦国际体系的研究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形成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尝试。  在这样的背景下,毫无疑问,叶自成教授对华夏体系的研究已具有拓荒性的重大贡献。“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很遗憾,在西方主导的文化世界、观念世界、思想世界中,中国依然是一个文化小国、文化弱国”。在这种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作者既系统、科学总结了华夏主义的丰富内涵,也全面论述了华夏体系的整个国际关系史。  正如《华夏主义》所言,文艺复兴使得“欧洲从世界文明的落后地区走出来,走上了世界前台,走上了历史巅峰,成为主导并改变世界进程的地区”。中国的崛起也离不开对华夏体系思想精华的整理、发掘、批判和继承,通过“寻找中国的本根性,从而为创造新的华夏文化奠定基础,并催生新一代的华夏文明”,助中国实现崛起,也助中国在政治范式、思想文化上引领世界。  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不自觉地吸取了华夏主义的部分精髓,如可持续发展与老子的合乎“自然”理念,依法治国与商鞅的“治不听君,民不从官”思想等均有异曲同工之效。但缺乏主动地、系统地吸取、借鉴及发扬。  当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纠结,核心价值缺失,政治经济改革困难重重,对西方民主、传统社会主义的迷信宣告瓦解,迫切需要开创新的道路。同时,中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无法完全依靠拿来主义,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思考,中国对东西方主流文化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我们已有一定的创新基础。因此,回到先秦,掀起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已势在必行。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读书 华夏主义助推中国崛起2013年09月24日 01:34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我有话说  叶自成  中国崛起已经是正在进行时,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依然任重道远。笔者认为,除了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之外,中国的当务之急还必须重建有影响力和凝集力的国家意识形态,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民族精神的复兴。国家的崛起首先是思想的崛起。改革的成功首先是思想理论的正确。  我们为什么要重拾华夏主义?  当前中国必须要做的思想任务,就是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之更有生命力、更有影响力、更有凝集力、更有感召力。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学习西方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流和大趋势。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是分不开的。但与此同时,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淡化、批判和否定历史文化成了中国的文化基调,即使肯定法家也不知道何为法家真精神,大办孔子学院也不知道何为孔子的真精神;什么是历史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从来没有全面系统地梳理过。没有紧密自觉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这是我党建国以后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缺失。  现在的路走起来步履艰难,老路走不得,回头路不能走,苏东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能走,西方式民主选举的自毁中华的路也不能走,唯一能走的,就是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紧密更自觉地结合,以后者补充、丰富、发展、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高度创新特色的、不同于苏东之路的、不同于英美之路的人类文明的第三条路来。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结合,才会越来越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口号,只有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结合,才会有坚实的土壤和基石。  华夏主义的精髓  华夏主义就是在政治思想、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华夏主义就是老子道治、孔子德治、商鞅法治思想中精华的结合。  华夏主义包含了许多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普世性的核心价值。一是老子道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包含可持续发展观、自由主义、公平正义、民本主义、多元主义、和平主义、不干涉主义、顺势而为等内容。二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民本主义、人才主义、中庸之道。三是商子思想中的核心价值:以法治国、富国强兵、制度创新、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  老子、孔子、商子的思想,分开来看,都有重大的价值缺陷,但如果把三家的精华合为一体,则会成为一个新的核心价值观的有机体系:尊道而行所体现的高度的理想主义和普世价值,顺势而为体现的高度的现实主义,教育为先和选用贤能所体现的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君子—人才主义所体现的重视人才作用的精神,以法治国所体现的一切依法办事,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所体现的一切以实现民众利益为国家政治好坏的评价标准,事功主义、民本主义,其中多数不仅是中国特色,而且也是能够适用于其他国家的。  华夏主义的现实意义  以华夏主义丰富、发展、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会在以下五个方面产生重大的社会、政治和思想影响:  一是有利于凝集全体国民的精神,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华夏主义的老子精神、孔子思想在广大民众中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它可以产生比单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形成不分党派、宗教、阶层、海内外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民族凝集力。  二是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有体系和完整。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都是我党实践中理论的重大发展,在特定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上有重大的突破。华夏主义的内容可以使这一理论更加完整、全面,避免支离破碎和局部化。  三是有利于民众理解和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官方的文件会议中高度突出,但在社会和民众的宣传上有时流于官方化、形式化、空洞化;如果能以华夏主义的内容充实和补充,就能与在民众中有较大影响的老子、孔子等的思想融为一体,使之更生动、更有生命力,在民众中更有影响力,加强民心的凝集力,避免时下相当多的民众因信仰空虚而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和宗教的现象。  四是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和更加突出。现在十八大总结的核心价值的表述,最有中国特色的是和谐价值,其他的或者为其他国家共享,或者在西方强调更多。如果能更鲜明地提出老子的自然而然中的人法自然、无为而治中的自由价值、损补抑举的公平正义,老子和孔子的民本主义,孔子的人文主义、人才主义、人道主义,商鞅的以法治国、制度创新、国家统一等,就更能真正体现中国的特色。  五是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西方的优秀文明有更多的交集和融合。华夏主义内容丰富,有相当一部分与西方的法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等核心价值是重叠的,可以大大降低西方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抵制和排斥,绕开西方意识形态的封锁和藩篱,以西方较为熟悉的老子(《老子》一书是外国文本仅次于《圣经》的经典)、孔子(在多国有孔子学院)的思想进入西方社会,大大提高中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的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勇气可嘉,准备不足。
  •     欧洲启蒙运动,为西方近代文明的崛起扫清了文化上的障碍。同样,中国崛起,不能仅仅进口西方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也不能机械地挪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只言片语,我们要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寻找自己民族的思想根源——华夏主义,并在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走出中国特色的一条成长之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