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金刚经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事业部)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61333242
作者:琼那·诺布旺典
页数:307页

作者简介

《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2012白话图解版)》内容简介:《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但个人问题和宇宙问题在这里却是统一的,佛以“刹那间”去包容百、千、万世,将大千世界等同于一粒尘埃,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念。
但是《金刚经》却不是那么好懂,因为机缘变了,受众变化了,随缘而产生的“文字般若”也失去了它沟通的“方便”,变成了深奥的经理。
幸好时代变迁,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经典的新方式,即消解掉不利于沟通的旧文字,以图、文相谐的视觉思考逻辑,化繁为简,重新构筑阅读。《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2012白话图解版)》即是这样一种视觉表演,文字、图片、图表等符号,互为对应角色,相互对话,力争在还原《金刚经》最初精神的基础上,把受众引入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相信本书的出版,会让这千年的智慧,洞穿时空,成为现代的人生指南。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金刚经”所带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  《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刚经》,为其进行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更是结有深厚的因缘。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是因为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激发了他的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是豁然大悟了。本来禅宗是依据《楞伽经》修行,但是,自惠能大师以后,就是依据《金刚经》了。所以,金刚经在禅宗,是特别受重视的一部经典。
之所以受重视,是由于中国佛教自身的特点。中国佛教一是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由静定思虑生发智慧的体悟。二是好简易,中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鉴于这部《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又不繁复艰涩,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流行!
《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从《金刚经》来看,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一开始先提到发“成佛”的心,然后是降伏虚妄之心,而后又是清净心,等到证入涅槃之后,心不再迷茫,连一丝丝的烦恼都没有了。助人脱苦离难,不生烦恼,这就是金刚经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样,这也是佛法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看,佛法也不妨称为心性之学。
“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幸福。现代的心理医生解决的只能是个别人的问题,而一种千年背景的哲学思想,则能够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有识之士,已经将眼光投向了这样的经典,比如探讨《论语》与人生智慧、研究《老子》与人生幸福。而实际上,最直接针对烦恼、欲望的“心灵鸡汤”则是这部旷世经典《金刚经》。
《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这恐怕是现代人最急需的一剂心灵良药。
《金刚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读起来也很容易上口,但要参透却很难,甚至入门都不容易。因此,千年以来无数高僧大德、国学大师都殚精竭虑,注疏详释,试图为世人开启这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金刚之门”。也正是因为阐释太多,理解殊同,导致对同一概念有诸多版本的解释,这使得许多初习《金刚经》的人常常陷于更大的迷惑,致使《金刚经》成为著名的“难读之经”。
我们编辑本书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图解方式,让这部经典的要义呈现出来,并使它成为一小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若有人在阅读中,有一时的精神体悟,获得片刻的宁静,足矣!

书籍目录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刚经》经卷编者序:通向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本书阅读导航第1章  悬论:叩响《金刚经》之门  1.经名的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金刚经》主要说什么:劝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修行成佛的下手处:解决“心”的问题  4.修行与圆满:《金刚经》中的人生观  5.佛眼中的红尘:《金刚经》与世俗世界  6.《金刚经》在中国:佛文化的重要流变  7.译经第一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8.皇权的功德:帝王与《金刚经》  9.民间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国文化  10.《金刚经》与禅宗:从六祖开悟到《坛经》现世第2章  开场:导入说法的情境  1.从证信开始导入:说法缘起的情境线索  2.《金刚经》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庄严  3.佛佗身边的僧侣团队: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体修行  4.尊严与乞讨:佛家乞食制度  5.无言的般若:解析佛的教育手段  6.佛陀是个好榜样:从最平凡处入手  7.修行与入世:佛法不离世间  8.禅定的妙用:一念入定般若生  9.顿悟与渐修:修行佛法的两翼第3章  成佛的必由之路:正知正见生正信  1.“解空”者点破玄机:须菩提的请法  2.成佛之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小乘与大乘:度众生和度自己  4.意会与言传:问答之间的微妙  5.护住真心的第一步:度生离四相  6.众生解脱的不同境界:无余湿槃与有余涅槃  7.做菩萨的窍门:不住相布施  8.无限广大的布施福德:像“东方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9.求佛法与拜偶像:小议真佛不住于相  10.成佛的资粮:福慧双修一举得第4章  一念生信心:通往船若的门坎  1.信佛须正信:真实的信心源于正确知见  2.人人都是未来佛:众生佛性平等  3.五个五百年:佛运消长的史观  4.持戒与修福:生“实信”的基础  5.一念生清净心:信心与顿悟  6.大得无所得:般若性本空  7.渡河不须舟:不要迷信工具  8.圣贤之别:一切无为与因果  9.福德性本空:财施与法施的较量  10.般若与方便: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第5章  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才能真信仰  1.小乘四圣果:修行当中的得与舍  2.须菩提的“果”位:第一离欲阿罗汉  3.庄严净土:心净才是真清净  4.清净才是道:心无所住而生清净  5.身如须弥山王:修果不住果  6.多少是多:福德的再次考量  7.持经即是求佛:《金刚经》的地位  8.“金刚”最如意:经名中的缘由  9.得意而忘名:名相非真相  10.法身与报身:如来的三十二相  11.慧眼识真经:第一稀有  12.清净是道:信心与功德  13.第一稀有之人:由六祖惠能说起  14.第一波罗蜜:般若最殊胜  15.功德再次较量:身布施与法布施  16.大乘不乐小法:伟大的菩萨事业  17.忍辱波罗蜜:坚定离相则能安忍  18.菩萨的境界:离一切相  19.如来的信誓:一定是真话  20.火种的力量:佛法复兴的希望第6章  通达才能无漏:修行的真谛  1.菩萨的清净心:发心实无有法  2.最难舍离的“我”:大乘修行的主线  3.佛祖无所得:佛法无实无虚  4.真正的菩萨:一切圣贤通达无我  5.佛的“五眼神通”:佛眼悉知悉见  6.通达要通心:“心”的相对论  7.福报的因缘:无得才是得  8.如来从何而来:求佛不如求己  9.拈花示众的妙法:不说而说的法  1O.佛法和修行的关系:登岸就弃船第7章  实践证真知:证悟就是与真理结合何谓“如来”:真理无所来  1.圣凡无差别:众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2.不足为凭的身相:观佛与见性  3.不偏执一端:佛法不断不灭  4.不贪才是无量:菩萨修福不为己  5.何谓“如来”真理无所来  6.超时空的“一合相”:微尘中见大千  7.从对佛法的理解谈起:佛的真实意图  8.六如的比喻:一切有为都所得  9.大欢喜的结局:金刚法会圆满附录1  北朝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附录2  南朝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附录3  隋代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附录4  唐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附录5  唐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附录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弥勒菩萨偈颂附录7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附录8  历代《金刚经》论、注重要文献

编辑推荐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又是一部深奥的经典。《金刚经》的深奥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简洁。正是因为简洁,才使得有难以计数的注释和研究,同时也带来了曲解和争议。但多数经过历史检验的注疏,在向人们重新诠释的时候,无一例外的都同各自时代的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超值白金版)》也不例外,在忠实于佛法的同时,汲取了历代经注之长,去掉了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把立意指向了现实人生。  《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超值白金版)》以图文相谐的视觉思考逻辑,化繁为简,重新构筑阅读,使文字、图片、图表等符号互为对应角色,相互对话,力争在还愿《金刚经》最初精神的基础上,把您引入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相信《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超值白金版)》的出版,会让这千年的智慧,洞穿时空,成为您的人生指南。  《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超值白金版)》经中之王,佛家修行的无上经典,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佛门至宝,最纯明通透、最坚固锐利,被世人喻为“能破一切烦恼”;以图解入佛经,清晰的视觉思维和图文的交织互补令读经化繁为简;秉承方便的传统,文字轻松洁简,你与佛法的沟通不再有障碍;集结佛教要义,运用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解决您心中的种种问题。

前言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似乎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喜欢念《金刚经》;讲经者,喜欢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经》。自从公元401年南北朝时代,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各朝代,《金刚经》所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已成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刚经》,为其进行注疏。尤以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更是结有深厚的因缘。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因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便激发了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便豁然大悟了。本来禅宗是依据《楞伽经》修行,但自惠能大师以后,就依据《金刚经》了。  《金刚经》之所以受重视,是由于中国佛教自身的特点:一是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由静定思虑生发智慧的体悟;二是好简易,中国人的习性有好简洁的一面,卷帙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鉴于这部《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又不繁复艰涩,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流行。《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部人生哲理典籍。

媒体关注与评论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也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之前看其他版本的时候,感觉虽然是原汁原味的,但很深奥,不容易理解,看了这个版本觉得不错,最起码能理解了。  ——纵横中文网  呢喃  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中国佛教论坛  佛缘

章节摘录

  自达摩祖师以来,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禅宗一脉单传,以《楞伽经》作为传教的法宝。到了五祖弘忍,情况起了变化,他创立“东山法门”,教僧俗各界信众诵读《金刚经》,禅宗从此兴盛起来,以致女皇武则天盛赞:“若论修道,更不过东山法门”。在弘忍传给六祖衣钵的时候,更是精讲《金刚经》,使得六祖惠能大彻大悟,开创了禅宗的新局面。可以说,《金刚经》是禅宗兴盛的思想根源,依据它的思想,佛教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加密切了。  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得益于《金刚经》  六祖惠能原是岭南的一个樵夫,文化水平有限,因为卖柴路过街道,听到一户人家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心里觉得特别敞亮,于是就去问:“这是诵的什么经?”那人说:“是《金刚经》。”惠能又问:“经是哪里来呢?”诵经人答:“湖北有个弘忍法师,教导学佛的众生诵读《金刚经》,你要学也去找他吧。”随后,惠能千里迢迢地来到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  五祖一见面就问:“你从哪里来?”  “我从岭南来。”惠能回答。  “岭南是獦獠的地方,獦獠没有佛性啊!”  惠能回答说:“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吗?”  从惠能的这番谈吐来看,他在第一次听见《金刚经》时已开了智慧,只是没有大彻大悟而已。所以惠能的根基是很深厚的。惠能在五祖身边劈柴、一舂米过了八个月,眼看五祖要传法退居了,就让众弟子各做一偈,展示一下各自在修证上的见地。惠能的偈子最终获得五祖认可,惠能也成为了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在传法时,五祖又为惠能仔细讲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彻大悟。(见《六祖坛经·行由品》)  从发心求法到得法,六祖的开悟始终都得益于《金刚经》。六祖后来在弘扬佛法时,念念不忘《金刚经》,他经常对听众说,持诵《金刚经》功德无量,持诵《金刚经》能见性成佛。这样一些言论,最后都被收集到了《坛经》里。  《坛经》把《金刚经》推向了大众  禅宗是中国味很浓的佛教,但并没有完全背离印度佛教的理论,只是在形式上更适合向中国的普通民众传播了。禅宗在六祖之后便不再传衣钵,而改为传《坛经》了,相应的继承人也由一个变为多个。后世有人说《坛经》就是修行《金刚经》的口诀,虽然有些武断,但《坛经》的确与《金刚经》一脉相承。不同的是,《金刚经》虽然文采斐然,很合中国人的口味,但这只是针对知识分子说的,不具备六祖那样智慧的樵夫、渔民等等大众就很难领受般若的好处;而《坛经》直接针对大众,语言、法理更加生活、世俗,几乎没有难懂的专业术语。例如《坛经》说:“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见《六祖坛经·般若品》)。”这是当时的大白话,即便是今天,稍有知识的人也能看懂。  六祖之所以敢这样大胆地解释佛法,依据也是《金刚经》。佛在《金刚经》里面做了明确的示范,用日常的吃、穿、行、住来启发众人,也就是告诉大家生活即是修行,不要执著于形式。所以,六祖才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的世俗特点正是佛法入世福利众生的方便,与《金刚经》的精神一致。《坛经》直接影响到禅宗的修行实践,劈柴、挑水、做饭、扫地都成了悟道的手段,甚至打一棒子、骂一句都能刺激出佛性来。孔子说“因材施教”,教导大众成佛就得从大众方便的地方下手,《金刚经》中的道理一进了《坛经》,成佛就成了大家都够得着的事情了。用一句《金刚经》来概括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  就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一样,《坛经》也是佛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但由于对象所限,说理要求实际和确定,不免与《金刚经》“不执著一切相”的精密思辨相冲突;但反过来说,《金刚经》并没有反对“实际和确定”,只是提醒大家不要本末倒置,把渡河的船当成是对岸。  ……

图书封面


 图解金刚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与它的相遇真的是一种缘分。本来到图书馆是准备借一些本专业的书籍,谁料想图书馆的书摆放乱七八糟,就在我四处寻觅需要的书时,图解金刚经一下跳入我的眼帘。图解意味着浅显,比较适合我这种入门级都不到的人阅读。于是就把它带回了家,预先要借的书却没有借到。这本书虽然讲的是佛法,却是对什么智慧的一种诠释。求佛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作学问的过程,何时,如何到达那个“彼岸”?这本书颇能给人启迪。例如那个出世入世图对怎么治学真的是一个形象而又智慧的比喻和说明。
  •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不安定的烦恼因素。本经中的“金刚“就是以最坚固、最明净和最锐利的属性来比喻这部佛经所说的道理。般若,在梵语中是“妙智慧’的意思,即与大悲心合在一起能够彻底得解脱的菩萨智慧。般若智慧并不同于普通的聪明,它是指能够认识道、证悟道、了脱生死烦恼、得道成佛的这个智慧,是属于道体上的根本智慧。所谓根本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并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含义。波罗蜜,原意为到彼岸。此处比喻为离开生死此岸。渡过烦恼之河,到达解脱的彼岸。到彼岸的方法归纳成六种,称为六波罗蜜,简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般若波罗蜜是到彼岸的向导,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前五度波罗蜜紧紧联系在一起。若前五度修行没有般若波罗蜜,就只是普通功德。没有前五度修行,这个人一定是没有慈悲心。他只顾自己静修般若智慧,无形中就执着了个人“小我’的私利,是无法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只说般若,不讲前五度修行,不能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大乘佛法把般若分为三类: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是联系佛与凡夫的媒介。依照文字般若得来的智慧在禅定中去感知和观察,称为观照般若。因为长期修行观照般若,忽然间证悟佛法实相,称为实相般若。得到实相般若,就有了一定的成就。学佛的道路,是从听闻佛法开始,经由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而后得到实相般若。经,梵语是“修多罗”,直译就是线,有贯穿、集结的意思。经既有线的念思,又能让人把它和圣人的著述联系起来,所以佛法著述都翻译为经。发心修行菩萨道的人,能以如金刚般的妙慧,彻悟世间万物的本质,并依菩萨修行的六度,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觉彼岸—成佛,贯穿起来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文字般若中的“文字”,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不仅指书写的文字,还包括口里说的文字,甚至做手势,举拳头都可以是文字。六波罗蜜相互统摄,每一度都在特定的角度领导其他五度,因此它们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金刚经》是释趣牟尼佛与须菩提的一番精彩对话,佛陀首先阐述欲发无上菩提心者须先‘降伏其心”,以“离相伏心”之道,洗净四相杂念,以便树立正确的佛法知见。然后说明菩萨广行六度时应“无住住心”。最后则详细讲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平等性,即人人可以成佛。这种结构的逻辑就是依照佛所讲的文字般若,令大家去体悟佛法的实相般若。再依照悟到的实相般若,引导众生进行内心观照;最后,再以观照的结果佐证实相般若。须菩提问:如何发成佛之心?如何排除发心的杂念? 成佛之路该怎么走?怎样降伏修行中的妄念? 从《金刚经》的主题来看,这部佛法是要解决“心”的问题。如何降伏呢?把“心“打开,同整个宇宙通达起来,不要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相对狭隘的时空观念。人之所以产生烦恼,是因为人的感官在心中生出许多虚妄的表象,左右了人的见解、行为,所以才有诸多的烦恼。如果能以超越一切的大智葱,识破假相,通达无我,“心”就自然降伏了。《金刚经》包含了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精华,其般若“性空’思想,是印度大乘佛教立世的理论基础。《金刚经》是禅宗兴盛的思想根源,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得益于《金刚经》。每部佛经一开头都有证信,而且内容大同小异,不过一旦把它跟正文联系起来,短短的几行字就有了强烈的指代意义。佛经里几乎都没有准确的时间,鸠摩罗什、玄奖等大法师们一概翻译为“一时”。所谓‘刹那见终古”,一瞬间在特定的时候会放大成百万年,而一回头百万年已经和瞬间一样灰飞烟灭了。《金刚经》的正文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示时间是向前的、流逝的。所以,“一时”的概念是希望众生不要执着具体的时日,直接点中了《金刚经》“不住”的主题。跏跌: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姿势有两种,先以右脚放在左腿上,再以左脚放在右腿上,叫做降魔坐;先以左脚放在右腿上,再以右脚放在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人的生理最适合坐禅,根据人的体形特征,坐禅是修定的最佳方式。因为肢体盘曲,全身的气自然就聚敛在丹田周围,这对禅定冥想极为有益。乞食是佛教僧人规定的谋生手段,它是为满足自己身体的基本需求而乞食于人的制度化行为。他们讨斋饭的同时也是在教化因缘,因而后来就有了“化缘"一词。在教化因缘的过程中,佛教乞食又发展出了其他的功能:首先,能够破除行乞者的骄慢之心,对于富贵贫贱没有挑选的余地。其次,能够破除乞食者对美味的迷恋。因为行乞得来的食物好坏都有,味道也不同,所以对食物就没法再有更多的要求了。第三,通过没有贵贱之分的乞食,破除众生等级高低的不平等观念。盛装持钵是教众比丘『持戒』。乞食的时候穿上僧伽黎,这是戒律。自己带好饭钵也是戒律。饭钵的规仪尺度还是戒律。乞食是教大家『布施』。不仅是教众生布施积福,更主要把福田给人送到家门口,当然就是对众生的大布施了。次第乞食主要是教众比丘『忍辱』。挨门挨户乞食不分贵贱贫富,就意味着看各种脸色,受各种待遇,吃各色食物,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威仪,不愤怒、不记恨、不结怨,就是忍辱的修行。饭后一丝不苟的整理衣钵和洗脚则主要是教大家『精进』。在蒲团上盘膝打坐自然就是教诸位『禅定』。这一步是收尾,教众人入定静思,既帮助消化食物,也使大家对佛祖的举止言行有一个沉淀梳理的过程。佛虽然没有说话,可用他的举止向众人做了身教,将六度修行的法门蕴藏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佛陀的示范是让大家能够找到一个下手效仿的地方,所以一开始就是穿衣、吃饭这两样最平凡的日常事务。但越是平凡往往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吃饭、穿衣其实是最污染人心的事情了。佛就从这些地方入手,教众人吃饭、穿衣要心无挂碍。最隆重的礼服,是杂色碎布条缝起来的“福田衣”,饭食要次第乞讨,根本不想什么滋味,能糊口就行。佛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丝不苟,但却没有去考虑衣服是否光鲜,食物是否可口,这样自然就消除了虚妄之心。佛在穿衣吃饭等日常行为中,任运自然,并不以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知觉为诱惑,安住了直通本质的真心;若能从佛的行为中,体悟到色、声、香、味、触一切皆是虚相,就能够不执着这些感官诱惑,从而降伏虚妄,安住真心。禅定就是通过静坐冥思的方式让散乱的思绪平定下来,专注于纯明的境界。长期不断禅定的修行,会让心变得纯净明洁,不生虚妄,再进一步,就能够体验到无上般若的本体了。理解禅定有两个关键:一、专注;二、纯明。专注就是让思维集中在纯净唯一的境界上,不散乱,不生发虚妄,也可以叫安住真心;纯明则是专注的境相清晰明了,不混浊,不朦胧。也就是说禅定要有超然物外、清澈宁静的‘出世”品质。所以专心劈柴不是禅定,出神发呆也不是禅定,昏昏欲睡更不是禅定。禅定是渐修的方法,当修持到“八风吹不动”时,就算圆满了。“八风”是指好运、晦气、低毁、美誉、抬举、讥讽、苦头、快乐八种干扰,如果能够在这些干扰面前岿然不动,凡夫也可以成佛了。------------------------------------------------------------------------------须菩提参佛之前就已经是名震一方的外道领袖,年纪也比释边牟尼大一些。须菩提悟性极高,号称“解空第一",是释迦牟尼的十大杰出弟子之一。据说,吴承恩《西游记》里菩提老祖的原型其实就是这位须菩提,他善于“解空’,他的好徒弟就叫“悟空”了。因为有悟性,所以能够很快参透玄机,了解佛的用意,因此,在很多机缘成熟的当口上,须菩提都是第一个跳出来接应佛的暗示,向佛问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的说就是发下想要成佛的誓愿,是梵文音译。三菩提,就是正觉,指超越一切虚妄谬误的真实觉悟。三藐,即正等,众生平等的意思。阿耨多罗,指至高无上。合起来就是至高无上、平等不二、超越一切的真实觉悟,这世上只有佛才有这样的大智慧。修行的层次:修成罗汉(正觉),是小乘的最终结局,只知道觉悟自己,不能度化他人,则不能做到平等,称不上三藐。菩萨(正等正觉)虽然正等正觉,但因为功德还不圆满,所以是成佛的初级阶段。菩萨有慈悲之心,自动教化众生,是不请之友。只有佛(无上正等正觉)觉行圆满,才称得上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心性上彻底断除了无明烦恼。只知道吃斋念佛的人,还是凡夫。了悟了生死的人成就罗汉果,但他们只顾自己乘渡佛法脱离苦海,不愿回过头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讲的是看透六道轮回的苦难,以及超越和解脱这些苦难的方法);菩萨在舍己忘我中与众生同舟共济,一起解脱到彼岸,所以称为大乘(修大乘佛法的前提是己经具备了小乘的能力或基础)。小乘显法的核心是戒律、禅定和智慧。大乘的基础是菩提心,即广大的爱与慈悲心。佛家摆脱六道轮回的好方法即涅磐,按翻成中文叫圆寂,为“圆满寂灭”。就是一切功德圆满具备,一切烦恼障断尽。这是大乘佛法对“涅磐”的定义。小乘则称“涅磐”为“灭度”。但无论如何,涅磐都是修行所要到达的彼岸。小乘最终达到的解脱境界,因为还不彻底所以叫做有余涅磐;而大乘是要成佛的,因为彻底解脱没有了挂碍,所以叫做无余涅磐。佛法流传(北传和南传)示意图 P82正因为这个伟大的誓愿实践起来很有难度,所以须菩提才向佛祖请教,一旦立下此誓,该怎样守护它?一旦它受到了干扰,又该怎样排除?这些提问正是大乘佛法的重点和难点。佛说:如果菩萨有我、别人、众生和生死的念头,并且执着于这四种相,就不是菩萨了。如果修行菩萨道的人,离不开这四相,那也就修不成菩萨道了。"我”是个能度众生的人,这是个“我相"(执着于“我”的概念,有了区别),对方那个众生是被我度的,这是个“人相”(相对干”我相“的“他人”概念,有了内外的差别)。因为众生根基不同,所以会有说法上的种种差别,也就是能度和所度会产生差别之相,这叫做“众生相”(心里有了众生的离低贵贱分别,就会对所谓低贱众生产生悲悯而心性傲慢);执着生死寿命,不舍度人为求解脱的念头,这叫“寿者相”(有对自己寿命的功利念头,希望通过度众生来解脱自己的生死时限)。菩萨的境界,首先要去掉一切执着之相,心无挂碍,才能够普度众生。如果不离开这四相去度众生,那不仅度不了众生,连自己最后都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成不了佛。降伏妄心,就要离四相;只有心中不生四相之念,才能安住菩提真心。佛说:大家要学做菩萨,就要向菩萨一样“不住于相’的布施,在布施的时候不被色、声、香、触、味、法所迷,不偏执“自我”的意念。菩萨的修行,共有六度,虽然以般若为成佛的向导,但彼此之间又在不同的角度相互统摄。学习菩萨立誓成佛,就是学习如何舍弃“自我”去普度众生,本质上是一种极大的布施行为,所以,在这里布施就是统摄其他六度的关键。菩萨所施舍给众生的是面对命运的勇气,和祛除烦恼、痛苦妙法。但无论施舍什么,总得先自己有,才能给别人。而被布施所统摄的其他五度,它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自我”渐趋完善,到达一定的境界才有能力度化众生。即其余五度做了布施的后援。但布施不是减少其余五度所累积的成果,而是把他拿出来和大家共享,得到福利的人越多,自己进步的速度反而越快。虽然有这个好处,但布施的时候却不能想这个好处,更不能算计着投入和回报的比例,那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因为一但有这些心念,就有了你、我的分别,同时,“自我”的私欲就会冒出来,接下来就会对“色、声、香、触、味、法(意根对前五尘起的分别好恶)产生贪恋,烦恼、痛苦也将结伴而至。等于是“逆水行船,不进则退”。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一、应身(指佛为了救度一切众生随应三界六道不同状况和需要而变现之身,又分为胜应身和劣应身),如释迦牟尼佛;二、报身(以法身为因,经过修行而获得佛果位之身。又分为自受用报身及他受用报身);三、法身(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是如来,是清净的自性身)。三身具足才能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菩萨的不住相布施是福慧双修,这里“不住相”是修慧,而“布施”则是修福。所以,佛强调菩萨的布施不住于相,就是强调一定要福慧双修,才能成佛。就像做生意要积累资本一样,福和慧就是成佛的资粮。能够在滚滚红尘中救度众生而不迷失,就是大智慧。不住相也正是这个意思。菩萨布施是为度众生,能不住相而布施,才能真实、广泛地利济众生。否则,觉得我是大施主,他是被可怜的,我所施物如何如何,他应当怎样的报答,或者未来可获得多少分的福报,看上去精明,其实是最愚蠢的做法。福慧双修正是修行菩萨道的高妙之处。尘世的诱惑,便如水中倒影一般风光无限,唯有专注劳作才不迷失。看似退步,实则是向前,在很多时候退后才是大智慧。---------------------------------------------------------------------------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清净的佛性,都有佛一样无量的智慧,修行就是要把它们启发出来。启发佛性的手段是要尽可能的缩小自己,放大胸襟,包容一切,尊重万物。不以自己为中心主宰,就是般若智慈;反之,则是作茧自缚。检验正信的三大标准:第一是永久性、第二是普遍性、第三是必然性。佛性是人人本有的品质,佛性即觉性,不仅人有,动物以及其他有情生命都有佛性。从佛的角度叫做佛性,而从凡夫角度来说应该叫本心,佛性就是没有染欲的清净心,也就是人的本性、自性、觉性。之所以众生不能成佛,是因为他们受了世间的爱欲、妄念等诸多诱惑,因而生起执着之心,污染了本来纯洁的佛性,遭到这些牵连,原本纯洁的心,就变成了种种的分别心,就产生了人我、是非、高低、爱恶等等不平等,因而渐渐违背了本性。能够寻回本心,自性清净,就是见到如来了。修行就是祛除妄念,发现本心的过程。佛在此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后五百年”,这是佛教一种历史观,据《华严经》记载、佛陀入灭后二千五百年间,可区分为五个五百年,以表示佛教消长的趋势。与五个五百年相对应的,还有“正、像、末”三时之说,即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其中,前两个五百年为正法之时,第三、第四个五百年为像法之时,最后一个五百年又称“后五百年’,则为末法一万年的最初五百年。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时期,也叫“学慧坚固“时期。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时期。第三个五百年,叫做“多闻坚固“时期。第四个五百年,为“塔寺坚固”时期。第五个五百年,是“斗睁坚固”时期。佛教整体时间观 P113持戒能舍世间之欲,修福能舍一己之私,放下一切虚相,才能重新拥饱真理。所以,佛按照先后的逻辑,在一开场就先做了正规的示范,先在穿衣、持钵、次第乞食等行为中持戒修福,后由戒生定、再由定发慧,让众比丘在亲身实践中验证佛法,以生发信仰的真心。《楞严经》上讲“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就是指身不作恶才能心思清净,心如止水,清澈澄明,才能产生观照一切的智慧。想要对深奥的般若佛法产生“实信”,必须要经历持戒与修福的历练,这也是学习佛法的因果逻辑。但是,持戒与修福只是学沸悟道的入门基础,成就般若才是修佛的目的。有了前者的积累,精进所得的正信,才进入了般若修行之门;而在前者基础上成就出般若智慧,才能大觉大悟,彻底断除烦恼。戒、定、慧的因果 :戒就是持戒,守法,守规矩,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训,我们遵守着去做。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定,定就是清净心。有定就有慧,慧就是能辨别是非、善恶。虽能够辨别,但绝对不会起心动念。最平常的修福是布施,即以自己的所有,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无畏施(不顾自己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不解般若真理,单纯持戒修福是盲目的修行;对般若真理有了正确的认识,持戒修福的时候就不会住相,就会生起清净信心,只要一念生起了清净信,立即就能超过那曾经供养、曾经伺候无量诸佛的善根。“实信”的概念可能会使众生偏重于“实有“,所以佛进一步用“清净心”来替代,脱去烦恼杂念,既不偏“有”,也不偏‘无”,以清净无垢的纯粹之心面对佛法,才能与佛心心相印,了悟实相般若的理体。千佛的时间概念 P117般若本体是无形无声的“大空”、能够我空、法空、空空,才会见到那真正的如来。一念生生起清净信心的人、能够三相并寂,自然就能得到真理的护佑。相应的结果也就是福德无量了。这些众生,对佛法的领会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程度,已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而且还没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起来也叫“我相”,没有了这个“我相”,即离我相的执着而得我空。无法相,即离诸法的自性执而得法空。无非法相,即离我法二空的空相执而得空空。能够去处我执,即是我空。我执就是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我”是这个生命的主宰,执着于这个念头,就会生起无数的烦恼。但“我”的概念是假借色、受、想、行、识聚合而成的虚相(五蕴),没有自性,也没有本体。认清了这个问题,破除了我执,就是我空。罗汉即是破除我执,证悟我空的境界。法空就是无法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聚成相之力,就是法,法也是因缘所生,推求起来,幻化偶然,也没有自性,不是本质。所以,以这些因缘法相为根本的话就是法执。菩萨即是破除法执,证悟法空的境界。空空就是毕竟空。毕竟空也没有自性,它是对有而说空,若不说有时,空亦不可说,所以,它也没有真实性。佛是我空、法空都破除,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离开二边,常行中道,彻证本心本性,这种空就是本性本空、真空妙有的境界。空掉了的是假相、是虚相,露出来的就是本性、真理。在这里‘有”和“无”是统一的。所以重视“空”,目的在于揭示一切万有都是虚相,不是自性真理。宇宙的本体是实相,万物的本质性空、毕竟空。所以不允许有任何的执着,一切执着都不符合般若自性本空的原理,有悖于世界的真相。万物本空的智慧:佛法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就是”由缘而生”,任何事物,都是“缘生则生“.“’缘阙则阙”,即产生该事物的条件(缘)具备了,该事物就产生而存在;条件不具备,就不可能产生而存在。而一切万有之根源叫做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的真实本体。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物质)、受蕴(感受)、想蕴(想象)、行蕴(行动)、识蕴(识别);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六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五蕴为有,六如为空。 P119脱离苦海,斩断尘世烦恼,需要有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如来说法就是提供这样的道路和方法、这些“法”的功能是了断生死、得脱苦海,所以就像过河、过海要用的“筏”一样。道路和方法尽管重要,但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断了烦恼,了脱生死,已经到达彼岸了,那个法就用不着了,就如乘筏渡河,到了岸,就不得不舍筏而登岸。《金刚经》所说的关键就是如何舍“筏”的问题。学大乘佛法的人,对一切相都能破掉,但佛相、法相不容易破。无为,即无所作为,不要执着,一执着就变成“有为”了。无为法是相对于有为法而言的。凡以"我”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界定,并以此作为自己对这个世界实践的准则,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有为法。但客观世界的本质毕竟是因缘假合,看似坚硬结实,实际如同梦幻泡影一样很容易消散。佛为了避免我们陷入虚幻之中迷失自性,最后告诉我们他什么法也没说,他所说的只是过河的筏子。到岸弃掉登陆才能继续前进。无为法就是不要执着于这个筏子。这部《金刚经》,它不是文字相,它是文字般若,是方便法门,般若是诸佛之母,方便是佛父,所以,一切诸佛皆从《金刚经》里生出来的、一切诸佛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也是从《金刚经》里生出来的。-----------------------------------------------------------------------五乘佛法 P143三惑 P145 离欲阿罗汉 P147《金刚经》主要是讲怎样通过修行‘’自性清净心‘’,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道理。心在佛法里有肉团心,识心,思量心、缘虑心,清净心,佛心六种意义。心地清净方为道,修行的关键全在一颖“清净心”。佛讲的清净心,就是无执着的心,有执着即被染污,心无执着才能请净。清净心人人都有,生来就是清净无垢,离一切之妄念染污,所以也叫自性清净心。以清净心修佛法,才能得般若实相,也即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因此,清净心是般若之本。第一层的清净是它照见周围全是虚相,把所有能见之相全都空掉了;但进一步它自己也是不实的存在,周围空了之后,它也会现出空的原形。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不执着。离相,是不为字宙万象万法所惑,能持清净本性,超脱于其上而不执着,所以离相仍是无住。这句话回答了须菩提一开始的提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是贯通《金刚经》全经的“经眼”。据《坛经》中六祖亲口说,听到这句就开悟了。般若智慧因为性空而通达一切,“霎那见终古,微尘藏大千”。般若智慧所见,宇宙间的一切万象万法,由各种因缘假合而生,由各种因缘流转而变化,由各种因缘瓦解而息灭。人处在这样的宇宙之中,若能保持清净纯明的本心,不迷恋色、声、香、味、触、法的假合之相,那万事万物的生灭幻化之理同样也会尽收眼底。『围绕般若,经文从生动的文字入手,先讲说般若的无穷妙用,以“离相伏心”之道,令凡夫众生破除对四相的执迷,树立了修行佛法的正知正见。再用“无住住心”之法,令诸位菩萨布施之心归于清净无相,而行六度以利众生,最后推释般若本体性空,因此众生佛性无论圣凡都一律平等,然后劝令一切有情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走六度万行路,而得到大彻大悟的觉悟之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P167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悲、喜、舍,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众生。无量既指没有边际,也指没有人我的领域。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舍是舍掉分别执着的观念。慧眼里没有众生相,它所照见的是五蕴皆空,一切众生平等。众生平等是发无量心的基础,只有平等、慈悲才能清净无量,不偏堕一方;只有平等、喜舍也才能没有分别,通达无我。“由戒生定,由定启慧”,定就是“静虑禅定”,即要求在信心清净的状态下观照自心,证悟般若实相。这个信心一清净,“实相般若”就会显出来,即所谓信圆果满。由听闻佛法,到信心清净,再到“即生实相”,整个过程也就是由文字般若启观照般若,再由观照般若证实相。简而言之,就是先闻慧,后思慧,再修慧。般若作为六度的引导,修行是就要把握无所有、无所取、无所得、无所生的原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无相、不取相、不住相,这就是菩萨所要做的离一切相而后度众生。这样一来,布施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持戒就是禅定,禅定也是精进,六波罗蜜通达如一,就像一艘功能齐全的大船,力最往一处使,即达彼岸。这才是佛法。反之,若是有所执着,布施便不是般若,般若也不是禅定,禅定也不是忍辱,忍辱也不是持戒,彼此之间相互冲突,不能相容。所有的法就都不是佛法了。般若统摄下,大乘修行者悟到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于是六度万行都不执着于各自的相,彼此通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高低贵贱。在日常分工中,根据机缘的不同,六度轮换做主角。讲到究竟解脱的稀有功德,如果没有般若引导,众波罗蜜的努力就毫无意义。所以今天的第一波罗蜜,就是般若。【圣凡五十二阶位】 P176圣凡五十二阶位是由凡入圣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修行程度不同、利益众生的能力也不同。十地以下是凡位,虽然十住、十行、十回向属贤,但仍未达到圣位。十地以上的菩萨、佛是品位,他们的成就已经能够保持不退了。十信-》十住-》十行-》十会向-》十地-》等觉-》妙觉菩萨四分工:悲(观世音)、智(文殊)、行(普贤)、愿(地藏)忍辱是修行的难点,所谓忍辱,就是要经得起一切侮辱,对一切侮辱,无论多大,都能一心正受。凡夫众生执着假合的五蕴为“我”,当“我”受到威胁伤害时,忍不住就会生起嗔恨。四门离相 P185综合显宗各宗教义,菩萨的修行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以四门表示即为发心门、福德门、智慧门、精进门,每个门又包含不同的阶位、只有四门都不住相,才能最终成佛。-------------------------------------------------------------------------能够让众生相信佛法、追求成佛的力量,是来源于众生自身固有的佛性。但是在人有思维能力之后,最初还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这种分别的愿望就是执着自我的力量来源,这两种力量始终在人的意识里博弈。最后生命的质量,要看哪种力量占主导。多数众生固执地认为“自我”是实有的,甚至是无条件地顺从这种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它集中体现在众生的私心和私欲。私心、私欲既能令众生产生许多错误的知见,也常常使人们的理性和本能、意志之间产生分裂,也就造成了众生在评判自己和别人时经常使用不同标准。“我就是对的”,违背了这个原则,就是就会产生痛苦、烦恼,达不到这个原则,就会有贪婪、欲望。总之,对自我的执着,是产生妄心的根源。因此,降服虚妄之心的首要环节,就是破除“我执”。大乘破除“我执”要靠六波罗蜜的完美协作,『布施』破贪婪、吝啬,『持戒』防止身口作恶,『忍辱』破嗔怒、僧恨,这三者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立场和情感做了一个转换,突破了自私的壁垒;『精进』要求修行者长期坚持、精进不懒惰;『禅定』对自心活动清明洞见,防止心神散乱不专;而『般若』最为关键,它破除对自身知见的盲目和迷信,从而指明了学佛的正确方向。佛的逻辑充满了辨证:世间所显的现象、概念都是相对的存在。一旦条件改变,原本的现象、概念就不存在了。眼能看见事物、也能观察事物。有形的物体,需要借助眼来分辫;无形的事理,则需要智慧来观察。两者都是看,两种能力都是眼。佛有五眼通达各个层次(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它们在不同的角度联系着万物、万理,所以、佛是大觉者,他无听不知、无所不晓。『肉眼』指局限在肉体器官上的世俗知见。因为没有摆脱执着“自我”所带来的烦恼,所以肉眼的见识是很有限的。肉眼就是一般人的感观所获得的认知,往往见表不见里,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非常局限。『天眼』比肉眼更高一层的知见能力,能够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前而后,较为深入地观察事物。天眼是借助定力获得的能力,因此修习禅定,观照自心,就能够突破肉眼的限制,观察到事物的另一面。天眼的概念应该是借助思维能力的多维观察力。『慧眼』是阿罗汉的见地。慧眼是以大智慧,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因缘、变化、结果等的逻辑认知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描述、分析,推理或判断等,得出一些公理、定理,是一种理性思维。阿罗汉有慧眼,因而能够认清一切相是五蕴合成,我是一具皮囊,所以能够无我。但是由于对公理、定理太过依赖,却忽视了背后的真理,所以慧眼的认识仍然有障碍。『法眼』法眼既见人空,更见法空,是菩萨的见地。法眼,不仅能像慧眼一样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能够将这种能力无私地传递出去。菩萨为度众生,了解一切众生的根基,又通达一切善法,因此,法眼所见的是众生种种不同的机缘方便。法眼是经情感作为基础的,尤其是慈悲为怀更使得法眼为有情众生的命运和精神上下求索,找出了离苦得乐的康庄大道。因为菩萨功德还不圆满,所以在认识上仍然存在障碍。也因此,才有了观世音、地藏王菩萨的差异,因为轻微障碍而道路不同。『佛眼』佛眼就是佛才有的最高见地,指唯佛才有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和能力。佛是同真理一体的,所以这个佛眼的见识也如真理所在,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并且佛眼能够融通以上四眼,将世间、非世间等一切存在的技术、知识、学问、思想等等知见融会贯通,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观察、理解万事万物。佛的五眼,在佛眼的统摄厂,通达如一,佛才能全面地体验万事万物。既知整体,又晓微观,有看透一切的超然觉悟,也懂得世俗间的美好。关键还是通达。凡夫没有慧眼,是因为有“我执”的障碍;阿罗汉没有法眼,是因为摆不拖脱“法执“。其实,五眼众生人人本有、但因为不能通达,就等于没有。与其说是神通,还不如说‘’五眼”是认识事物的五种能力。不同的觉悟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层次上的差别,认识层次越高就意味着觉悟越高。P210通达实际上还是要通达“心”,因为执着是心在执着,无我是清除心间的障碍。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世界,佛心与砂砾相通,与花蕊相通,与鸟兽相通,与山海相通,与地球相通,也与宇宙相通。佛心其实就是存在千各个层面上的真理,它是永恒的,不因时空变化而改变。从这个层面上讲,事物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真理不光能跨越空间,同样也能摆脱时间的束缚。如果执着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一切又都变得不实在、不可靠。唯有通达起来,突破一切界限,才能发现那恒常不变的真理存在。如果以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作为权威的时间分段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心在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实在、不可得的虚妄之相。过去心已经过去了,就像儿时的那种幸福心,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拼命回溯的只是一片记忆,就像拍摄的影像。现在心也是什么也有,说不清形状、颜色,也不能确认重量。要非说是一种感觉,可这种感觉每过一瞬,就是另一个样,就像河水一样在流动;如果执着于几点几分的心情,无异于刻舟求剑那样不会有结果。未来心,可能在你现在阅读的时候,它就已经过去了。众生所有的心,都是相对的存在,比如一个和无数,现在和过去。只有真心如来,是“如如不动”的永恒,是世界的本原,是真理。『无我才能通达,通达才能安住真心。这就是修行、修心的真谛。』事物的生发,本身的因素叫做因(内因),外部辅助的因素叫做缘(外因)。不漏的无量福报是福慧双修的结果。小聪明的斤斤计较,即使布施再多也都会让福报漏掉。反之,无漏的福报,要以清净的心为因,无量布施为缘,才能达成圆满。布施的时候,能够心不住相,就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你就是菩萨了。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俱足才成佛)的关系 P219佛法如水,只是依不同条件显现不同的形态,并不具有主动去说的自觉性。不同时机,佛有不同的说法手段,或在穿衣吃饭中,或在乞食中,或在禅定中。---------------------------------------------------------------------------佛不度众生,众生成佛,要靠自度。【六种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对应十种阶位。 P231即。是的意思。六即之位,说明了修行成佛的顺序次第。一切众生虽然在理论上都可以成佛,但如果不努力上进,也是得不到正果的。以”六‘’表示位次之高下有序,给修行者一个上进的动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有三十二相之形色,有六十种美妙梵音,若认为这就是佛,那就是有执着虚相的心了,以有所得之执着心去见佛,就是行邪道,有执着心的活动就不清净,此人所见到之色、所听到之音声,都是幻相,并不是见到佛。破掉了观想如来的形式论之后,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否定佛所有的庄严身相。但是,不能以三十二相观想如来,并非说佛没有庄严的身相,如果你认为成佛以后没有庄严的身相,那就错了。三谛观佛法 P235中观的平衡、因果的肯定与否定、因材施教世界的七宝布施,和通达一切法的功德来比较,后者功德要远胜前者。菩萨无我才能通达这一切因缘之法,而无我是需要很深的修行道行的,这一切要靠“忍”。忍是不动的意思。佛法是讲因果,但佛法流传世间的主要目的就是断烦恼。断烦恼是使令你的内心世界和平,不论外面世界是如何动荡,但内心是和平的,内心无烦恼贼的扰乱,如此即安住了。从开始学习至入圣位有成就,忍有三个层次:信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五忍:菩萨安心的程度 】 P237信忍:于初地至三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顺忍:于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无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寂灭忍:于第十地及妙觉间,诸惑断尽而涅磐寂灭之位。忍者忍可,或安忍之义,即心安住于其理而不动摇。伏忍: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无论是微尘还是大千世界,都是五蕴假合,都不是实有。世间的人总想执着大大小小的事物,但是时过境就迁,你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大到地球、宇宙,小到细胞、毛孔。包括人心,都是在变化。要执着无常的事物为实有,只会徒增烦恼,就像夸父追日,只会自己把自己累死在路上。如果安住真心,“冬天穿棉袄、夏天戴草帽”,就会与真理同来同去,快乐无比了。佛用语言所说的一切,都不是那真实的事物,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概念而已。那么,佛所说的四种见解,也就不是那真实的四种见解,所以才用一个名词上的四种见解来表现。由此总结,发菩提心想要成佛的修行者,对待一切说法,都要没有“法相“。应该『知』一切法没有“法相”、不能取着;『见』一切法没有“法相”、无所取着;『信解』一切法没有“法相”、无所取着。知与见,偏于智的;信解,是因理解而成信顺与信求,即从思想而成为信仰。只有全部过程,都自然而然,安心修行,不仅不生法相,连不生法相的“非法相”也不会有。这才是正确的知、见、信、解。修法的过程:由知而见,由见而信,再由信到解,这是一个符合一般规律的过程。只有这样,才符合佛的本意。因为人们所说的法相,如来说它就不是真正的法相,所以才叫做名词概念上的法相。当然,名词概念上的法相是不应该执着与贪婪的。佛祖说法随说随扫,说完了离四相,并不生起离四相之相,一路走来,干干净净。“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世间一切有形的事物、有为的方法,都如那美梦一般、如那幻景一般、如那水泡一般,如那影子一般、如那露水一般,如那闪电一般。梦、幻、泡、影、露、电六种事物,都是不真实的、可望不可及的,所以才不能够扑上去、陷进去。对任何事物都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才能不致于把自己给迷惑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浅显易懂的佛的智慧.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7月17日捐赠
  •     金刚经最初的记忆竟来自金庸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些须领略了一点滋味,倒像是口里噙着一个千斤重的橄榄……(12.26.2010)
  •     很实用。入门好读。
  •     推荐此书并不是说此书对金刚经有多么高明的解读,而是图文并茂介绍了很多佛教的知识,很是不错。
  •     浅,适合初学者读。
  •     如果说什么书能放在枕边一辈子 那就是这本
  •     金刚经入门看看不错!大学里看的,看完之后感觉好充实!
  •     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
  •     让我曾经安宁过一段时间的书···但少不学佛啊·
  •     心魔
  •     一般性。
  •     很好看
  •     不错,我喜欢
  •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小宝今读此书,若读、若未读、若有见、若无见,无所已读,亦无所见,好比电、光、幻、影,故名读矣。
  •     其实没看完 不知道为什么 这本经一直没看完 …… 一位亿万富婆极力推荐让我看的 说很有用 我却一直没看完 ……
  •     为了超度我家小龟的~
  •     还是去看着玩儿,原典过于深奥,图解还是没看出什么。
  •     得慢读多读再看是否能传播
  •     再读。
  •     概括生动,比较通俗
  •     原来《金刚经》从六祖之后就被禅宗所奉持,那我就更喜欢啦。等看完家中所有的佛法书,我最终会确定自己的奉持,应该就是禅宗和《金刚经》。
  •     解释的很详细 是一本入门金刚经的书
  •     了解自己的幸福
  •     2007.08.04
  •     真他妈简单易懂,图表什么的最可爱了
  •     从这一本书开始接触佛教,很容易懂,图文并茂,也讲了很多佛教常识
  •      2008-4-20 19:49:10借书
  •     我承认悟性不高啊,看译文还不明白微言大义。佛教中的“人生苦短”的苦,并不是消极厌世,而是为了解脱痛苦,离苦得乐。每个人定于的幸福不同,爱情、事业、功名不亚于一场精彩的大戏,但看破生死大观,才发现一场如梦幻,太执着这些良辰美景,反而带来无尽烦恼。 精进可以,不要太执着。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坐如视观
  •     最近接触的一些朋友都信佛,想了解下这个宗教。据说金刚经是万佛之母,先从这个开始了解吧。 读完了,挺有意思,佛法其实挺严谨精细的,如果认同其假设前提,是很好的世界观。
  •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如所去,故名如来。
  •     从寺庙的“结缘书”里拿了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看不懂,于是在图书馆借了这本“图解”丛书,讲解得非常详细,总的来说就是引导众生怎样成佛,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就是让大家知道“不执着”的智慧。
  •     读金刚经之前读这本书可能对理解经书是有所帮助的吧。这是我的预感而已。作者应该是信徒,行文间有浓重的布道意味,很反感。也许经书本身就是讲修行的法门,想要了解理论似乎应该去寻求论部诸书吧。
  •     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是最坚固,最厉害的法宝,般若是精神微妙的智慧。波罗密是彼岸。看图解,观照工作、学习,受益匪浅。
  •     图文结合,是我见过最容易让读者理解的图书~
  •     这本书里梳理了佛教的历史、基本的宇宙观,以及修行的阶位和等级,给初来接触佛法的人一个很完整清晰的印象,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虽然有几处错字,但瑕不掩瑜,仍然极力推荐。
  •     正在学习。由浅入深,内涵丰富。入门好书,强烈推荐。
  •     入门好书,有无敌的智慧。
  •     很好的系列。深奥的理论解释的浅显易懂。佛教里有好多值得学习并运用的东西。
  •     枕边书,和《圣经》,《南华经》一起。
  •     201503-20150515
  •     太~~细致~!有时都觉得细致到跑偏。。。
  •     正版本书,送货快
  •     应无所住,生清净心,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自现涅磐。
  •     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     一图胜千言
  •     虽然还是很多看不懂。佛门深似海
  •     图多无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