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迷墙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2
ISBN:9787807262350
作者:熊丙奇
页数:299页

作者简介

按理说,“人”进入体制原本是为了实现自己,结果人人发现自己被实现为体制。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非人化”的体制。当我们翘首回顾——不论是试图推诿抑或奋起责问——我们都撞在体制这堵墙面上,找不到一位能够求助或与之说理的“人”。于是我们以不同的心态指着那看不见的墙面叫道:一切都因为“体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权力至上,一种官僚化的教育机制
教育问题,并不重要
国情的塑力
没有文化的教育机制
大学,一级行政机构
一切行动听“命令”
建一流大学的热情
“大楼”路线
躲不开的历史
第二章 行政导向,一个等级森严的学术环境
特权的民主逻辑
滥用的学术标准
教授,被行政等级化
指标学术
评估经济
第三章 利益驱动,一场挑战道德底线的诚信危机
多枯教授
做好分内事也难
遭遇严重的诚信危机
课堂,学不到东西
说谎的教育者
“杀鸡给猴看”的管理模式
永远不败的研究
学术成为赚钱的绝妙载体
第四章 工具理性,一种断送所有层面教育的思维方式
教育,成为生存竞争的工具
上大学,人生的唯一出路
考试断送教育
补不回来的人文情怀
浪费精力的教育要求
教育是“出口”
学费如谜
拔高的就业期望
第五章 形式主义,一次叶公好龙的病态改革
怕出乱子
讲究排场
排名的“利好”
方案这样出笼
洋人的权威判断
谁向自己“开刀”


 体制迷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还记得书的扉页那张大学利益结构图,被我照下来放在一篇课堂的读书笔记中,结果被老师要求详细解释时语塞的情境。此书将与十多个或校长或教授或所长关于大学问题的对谈资料分门别类,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和新闻资料,集结成册。揭露了许多问题,让人读之深深点头称是,但也仅仅是揭露。有时候揭露的问题看多了,连点头称是的兴趣都大减,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审丑疲劳吧。是啊,是有问题,so what?世俗如我之人,总想跳过精彩的模型和分析,问那个预答辩时候兴致勃勃介绍自己论文的人一句,“对,那又怎么样?”该书所采访之人都是身在教育中人,都各中的利益相关者也是利益既得者,除了一个突然进来又很快退出的陈丹青。而我,最是喜欢看他的回答。简简单单,直中要害。也可能与我不大喜看大学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的技术细节论证相关。他的话,总是说到这些的背后。但问起so what?的问题时,他也只能够摇头,表示虽然自己跳开了,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罢,起码有在干。突然想到爱因斯坦被问起自己后半生所致力于的人类公平与和平的事业是否能实现,答曰:不能。然则为什么要做呢?因为:必须。记录下陈丹青所写的序:体制与人,人与体制。他对体制问题所见所感,并不比专门研究所谓制度经济学,大学组织管理的人要浅:熊丙奇先生的这本书,连同他上一本专著《大学有问题》,给我们的大学教育算了一笔清清楚楚的糊涂账。说它清楚,是因为其中搜罗列举了当今大学几乎所有层面的问题,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凡在职在校大学师生日常熟知的种种弊端、恶迹、丑行、怪现象,书中都有翔实的交代与评析。卷首那张妙不可言的《大学利益结构图》,更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珍贵资料。说它糊涂,则书中的议论着虽然提成了大学教育的症状与处方,可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是无解的、被悬置的——谁造成这一切?谁愿意出面辩护?谁承担责任?最后,谁能够改变局面——然而问题可能真是无解的,只能被悬置:在议论着口口声声的教育“体制”中,确实看不见“人”,即便当议论的内容几乎对准具体的“人”,焦距便会自动模糊、闪开,回向那作为全景观式的教育“体制”。我并非是在渴求本书的作者,相反,书中有那么意味真名真姓的人,便是熊丙奇。尽管十六位发表意见的认识同样是有名有姓,然而要不是熊丙奇在茫茫体制中站出来、找同道、做采访、发议论,又将纷杂的议论煞费苦心作出梳理、分类、注释、评点,便不可能呈现出书中令我们触目惊心的“体制迷墙”。   大家都在议论体制。有待追问的是:人与体制,体制与人,本来应该是什么关系?如今又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不论这体制被称为是“行政”的、“管理”的、还是“教育”的,总之,它成功地致使“人”在其中处于空前暧昧的位置:作为制定者,“人”被隐去面目,难以指认;作为接受者——也就是千千万万希望被教育体制接纳的人——都明白:必须解读体制,进而占有它、利用它。因此,我们受制于体制的模式大致相似:既受惠,也受困;既受用,也受罪。要之,现存体制是所有教师存活的饭碗(而不见得是志业),也是万千学子追求的饭票(而不见得是教育)。按理说,“人”进入体制原本是为了实现自己,结果人人发现自己被实现为体制。   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非人化”的体制。当我们翘首回顾——不论是试图推诿抑或奋起责问——我们都撞在体制这堵墙面上,找不到一位能够求助或与之说理的“人”。于是我们以不同的心态指着那看不见的墙面叫道:一切都因为“体制”!   而那墙面上密密麻麻的砖块,显然就是我们自己——众所周知,在无微不至无孔不入的体制格局中,人人必须“找人”。你找了人么?你找对了人么?不然,你如何有效对付高考、毕业、留任、评职、晋升、提拔等等等等一连串游戏规则?看来,这非人的体制并非不通人性,以至人性紧紧依赖并牵制着体制——十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体制以教育的名义成功劫持了人性,又以这被劫持的人性,成功地劫持了教育——如果我们难以找到为此负责的“人”,岂不意味着人人都有责任?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日大学教育的种种问题,便是“活该”!   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从未面临的奇境。   教育家办教育的时代,也随风而逝。北大校长好几位,我们说来说去还是首倡“学术自由”的蔡孑民蔡先生,他以校长的权位开一代办学新风,这风气虽则早已荡然,毕竟还是遥远的美谈:此亦“人治”也。而西南联大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大人物相与办学,实亦“人治”,不然西南联大艰苦卓绝而人才迭出,又何从谈起。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辉煌与短命,先是王国维、梁启超相继谢世,其后烽火离乱,毕竟还有陈寅恪与吴宓在……   政治强人的人治,或是历史与国情的不得不然;教育精英的人治,则是国家民族的大幸。最近《南方周末》公布当今学子评选百年杰出大学校长的名单,前数名便是以上几位早已作古的民国教育家,还加上20世纪40年代短期出掌北大的胡适之。参与评选的年轻人谁曾亲身蒙受以上校长的恩德?况且昔年的大学实行哪种“体制”,我们未必清楚、未必记得——然而教育史清清楚楚记得那几位卓越的“人”。 现在呢,现在的教育局面弄成这般繁荣而荒凉,倘若以上教育家活转来,谅必也是一筹莫展,便是再强的强人怕也无计可施。历史的进退,诚哉此一时也彼一时:在健全制度的过程中,“人”的效能被刻意消解,我们又走到历史的另一极端——平心而论,“人治”的独断早经抑制,然而我们也不再拥有卓越的“人”。“人”的集体平庸、被迫平庸,是现行体制的前提与后果,可是体制总得假手于“人”,怎么办呢,妙得很:它将昔日独断分明的“人治”拆卸为无数隐形的“人”,又将“人”的性能一概设置为体制的零部件,尔后冠之以体制之名,治理大学。这治理的统一模式,便是有权利而没担当,有政策而没主张,有计划而没理想。其过程,是人性持续地被磨损、被扭曲、被抵消,教育的主体及其主事者终于全盘“体制化”,至此,体制不再体现为教育,而是教育体现为体制。   在熊先生与十六位受访者剀切痛陈的“大学问题”中,纠缠交错着人与体制、体制与人的复杂关系和深刻矛盾。它的能量以失控与纵容兼而有之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一层面、每一环节,以至触及人的问题,便归结为体制的弊病;触及体制的弊病,便发现终究是人的问题——在人治与精英的时代,“人”的作用能够左右、塑造,以至颠覆体制,使之改道易辙;在体制主宰一切的今天,则体制有效地把持、控制、及至百般支配“人”,使之就范而合作。今日教育告别了人治的是非与独断,换来精英的缺席与真空,其代价,其效应,是面对庞大的体制,人人怨责,而人人无能为力——除非是那些利用体制、舞弄权谋并堂堂隐匿的人。在这本书中,众多议论者虽然怀揣种种好办法,但我发现,正因为众人明知没办法,即便有办法,也明知谁也没办法实施那些好办法,于是嘤嘤求友,徒托空论。 我们愿意默认这大尴尬么?在被议论一方,情状恐怕尴尬尤甚:在本书后记中,熊先生说他特意约请了六位国内著名大学的校长参与议论,结果无一例外被婉拒——这一层,我不同情熊先生,而宁愿同情校长们:他们又忙又累,哪里顾得上谈教育?要知道,不是他们在办教育,而是教育体制在“办”他们;他们虽则是执行体制的人,其实每走一步无非被体制所“执行”。或曰:今日校长的权力不是很大么?不,那是受制于行政机器的小权利,不是教育的大权力,不然,为什么贵为校长,都不便为教育本职说几句真心话? 夏初,我在香山宾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研讨会”中斗胆描述:“今日中国高等教育,有大学,没有大师;有教育官员,没有教育家;有教育政策,没有教育思想;有教学大纲,没有教育的灵魂;有教育的地位,没有教育的尊严。”言过其实么?我但愿自己大错特错:假如大学校长们愿意出面为体制作辩护,我们洗耳恭听。   而体制恢恢,仍竟有零零星星不甘于无能为力“人”。眼下这本书明目张胆戳穿大学教育这张纸,而且将要付印了。我不敢说这是教育的希望,仅止审慎地看作“人”的希望:半年来,我因辞呈而被渲染的媒体闹剧并非全然虚空,不少有名有姓的“人”迅速给予清晰的回应,如徐友渔、杨东平、顾海兵……还有一位深圳市高级中学科研处的刘伟特意跑来北京对我说:大学还算好啊,有人敢说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其实更糟糕、更畸形、更可怕。书中的议论者多半无权无势,即或曾经有权,今也身退,退为发议论的人。他们个个耿介认真,显然无法根除人性深处的倔强和愚蠢——请恕我使用“愚蠢”这个词——其中尤为倔强者,便是本书作者熊丙奇。   我至今不曾见过熊先生。今年4月间,他打来电话,自报名姓,随即寄来他所写成的《大学有问题》,详细读过:原来大学这笔烂账早就有人在算,算得很到家。不久收到他的新书稿,并嘱作序,我不禁感奋而惭愧:我之议论教育,最是资格浅;我之提出辞呈,其实是自私;我之所以仍在议论仍在写,盖因写作的快感与深深的沮丧。熊丙奇多年来不依不饶地追究大学教育无数令人沮丧的事:瞧这架势,他心里从来不沮丧。   教育需要批评,批评不需要如我这般沮丧而退却的人。本书指证的渊深“黑洞”或足令人更沮丧,而这书之能够编成功,我承认,适足令我们有理由免于无谓的沮丧,并隐然闪烁着顽强的希望——这希望,不在书中的议论,而在抬头议论的“人”。这些议论处处宣泄着对教育体制的失望,同时宣告,有那么一小撮人不肯对教育失去希望。   是的,我们毕竟难以弃绝对教育的希望。教育的希望,终究在人。倘若对“人”不再抱有希望,我们还剩什么希望?   2005年7月29日
  •     这是可以让知识民工输的心安理得的一本书,如果不是变得更气愤。至于还有什么大用,其无用程度正如无数本推墙书一样,别说至少你被改变了,最不需要改变的就是读者你,真正需要读的那帮孙子根本看都不看一眼,他们正忙着成果变现钞呢。
  •     大学是青春最危险的杀手,如一剂十香软筋散,把以往的意气和斗志消散得无形无影。还记得,我刚入大学时的意气风发,大二的迷茫无措,大三的腐宅双修,大四的百无聊赖。如今的我,即将离开这个幻灭了多少年轻梦想的圣殿,读到《体制迷墙》这本书时,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和无奈。诚然,大学教育的弊病早已耳熟能详,大街小巷中,无论是谁,是否读过大学都能发表几句议论。而这本书可贵的地方在于被访问者的“高端”,客观求实的论调和细致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在作者的引导之下,读者可以俯观教育全局,了解今日教育的困境与无奈。什么?你要解决方法?耸肩,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部分摘录如下:“今日种种问题,我们要去找前因,乃至前因的前因。”“我一点也不反对政治教育。相反,我们今天严重缺乏正确的政治教育。这种政治教育的失败,就是因为现在这样的政治考试。”“我们的标准考试毁了所有层面的教育。” —陈丹青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还可以
  •     咆哮吧!~
  •     必须力荐
  •     了解大陆教育现状必读,向作者致敬!
  •     看过部分
  •     “人”进入体制原本是为了实现自己,结果人人发现自己被实现为体制。
  •     txt,pdf
  •     最近同时在读两本书,体制迷墙和我在MIT上学,两本书有个共同点:与大学有关,前者所反映的问题很贴切,很现实,它应当引起每一个关注高等教育人的深深思考...
  •     : G649.21
  •     可以对照大学有问题来读读。
  •     扫了一次
  •     深入透彻全面的剖析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具体翔实,触目惊心。
  •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看过太多关于此类问题的书,我在这本书中已找不到任何新意,观点一般。无非说的是当下大家都知道的热门话题,然而这种书是永远不会引起掌权者的注意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而不止停在批评的份上。
  •     看了才知道原来大学里有这么多问题。但是我还是觉得陈丹青有句话很对,自我教育其实更重要。书上有之前的读者的评论:看过此书后退学的同学们:为什么?我要改变,不要退学!!!
  •     重点在图,文字水平不高,陈丹青言重了。一党专政不解决,这些都免谈。
  •     蛮深刻的,不过除去精彩的小说还有成章的逻辑论述大概不会给五分了。访谈纪实类书籍
  •     光说不做,确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能吼出来起码也比万马齐喑要强吧。。。
  •     不说了
  •     被大学上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