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地图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67512214
作者:(日)安部公房
页数:273页

作者简介

《燃烧的地图》一书的主角是个追查失踪者的男子,在都市──那迷宫之中,这名男子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所以,本书的中心主题在探讨“现代”──现代人,现代人的行为、思考、感受。它存在于偏僻海滩的砂洞里,也同样存在于都市当中;它是我们所熟悉、生活其中的一部分,但却又如此地捉摸不定,仿若一无所知。
《燃烧的地图》这部小说有一个侦探小说的外壳,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寓意却很深刻,讲述一个私人侦探接受了一个委托,前往一座城市去调查一个突然失踪了的男子。最终,所有的线索都中断了,在都市的迷宫中,这个侦探逐渐失去了自我,他在搜寻目标的过程中忘却了目标的存在和他自己的使命。最终,他烧掉了已经不能给他指示方向的地图,在如同沙漠一样荒芜的大都市中,他感觉到自己反而成了一个被追踪者,有不知名的追踪者正在追踪他,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由一个追踪者变成了一个逃亡者。小说表达了人在高度商业化、都市化和物质化的世界里生存的强烈不安感,以侦探小说的形式,一步步地将读者一起引入到一个精神的绝地里,去进行绝对思考。
《燃烧的地图》这部小说还被拍摄成电影,影响很大。

内容概要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东京,在中国沈阳读过小学和中学时代。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科专业;50年代初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其处女作《赤茧》、《墙》分别获得战后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日本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其小说和剧本代表作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一再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与大江健三郎及三岛由纪夫鼎足而立,构成了当代日本先锋文学的独特风景。其作品在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级文学大师。
《燃烧的地图》一书的主角是个追查失踪者的男子,在都市──那迷宫之中,这名男子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小说表达了人在高度商业化、都市化和物质化的世界里生存的强烈不安感,以侦探小说的形式,一步步地将读者一起引入到一个精神的绝地里。


 燃烧的地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看完的唯一影响就是超多的省略号。《砂女》省略号也多,但没这本夸张,这本坚持不能忍受了。看这部小说主要是因为看了《砂女》,觉得不错。《燃烧的地图》是一个系列的所以就一起看了。但这本和上一本比起来差太多。感觉用文学手法在推理小说,各方面都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弟弟”死之前还勉强能读,越到后面越糊涂。看到最后,过不了半小时就把故事忘得一干二净,唯一的记忆点就是那无休无止的省略号。
  •     黄夏/文与大江健三郎同为日本战后最重要作家的安部公房,并不以写类型小说闻名。但他一旦动起笔来,则大有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约翰•勒卡雷等人的风范。这类作家,表面看似操弄侦探悬疑之类的题材,然较之案件本身,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境或者状态。比如安部公房的这本《燃烧的地图》,写的是侦探寻找失踪者,但故事结尾,莫说失踪者,连侦探本人都迷失在他所寻找的过程中。其中的诡异固然是有,然而最让人感到锥心之痛的,则是人性在时代嬗变中遭到的碾压、扭曲、变形。读者读到最后一页,已然深深体会到作者执笔墨作利刃的忧世情怀。《燃烧的地图》(1967)是安部“都市失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是《砂女》和《他人的脸》)。三部曲并非环环相扣的姊妹篇,只因都有一个“失踪”的主题将之笼括在一块儿。《砂女》写一个人跑到海滩捉昆虫时遭村民暗算,被关在一个深渊似的沙窝里挖沙,最后被宣告失踪。《燃烧的地图》视野更广阔,写侦探受命寻找业已失踪的人,在都市中寻寻觅觅,身经目击各种社会边缘群体,卷入或灰或黑的生活暗流,竟至从寻踪者变为失踪者。小说叙述中,安部插入新闻简报一份,告诉我们日本当年失踪人数达86254人,可见其已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之,这本小说在写法上,就有一种较明显的自然主义成分。安部早年学过医学,他的笔调,也似医生诊察病人的身体那样,严谨、细致地反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比如,他特别专注于描写城市道路延伸、设施扩建、管网铺设,乃至咖啡馆、西服店的内外装潢,笔法琐碎细腻、不厌其烦;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他在勾勒人物面貌和精神气质时,则极尽暧昧、粗放之能事,以至我们由衷体会到一种金属质感的冷冽和疏离。另一方面,安部动用大量超现实主义笔法,通过描写客观世界的异化,来折射人心的异化。既然人已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声,则必然要找到宣泄口,比如在侦探“我”的视域内,空间、时间、理性和意识,皆扭结成一团,情感的崩溃尽在一线中。在写作思路上,如果说安部通过《砂女》的荒谬(永无休止的挖沙)来表达世事的常理(生存的无意义),那么,《燃烧的地图》则是从庸常(失踪、寻踪)出发,来挖掘生活中人们习焉不察的东西,或说诡异也罢。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积20年经营之功,已实现经济复苏与腾飞,然而楼层越高的地方,也意味着背光处的阴影越深,安部的笔触犹如探照灯一样,扫视着这些阴影下的角角落落,而人生的百态尽在于此。如果我们梳理一番,就可以将书中各色人等,划分为消极与积极两类失踪者。“消极失踪”的人群主要迫于生存的压力,他们的故事构成这本小说光怪陆离却又紧贴现实的一面:河滩的农民工在原籍失踪后,可以让家人申领一份救助金,当然,他们从此成为乡村与都市中的幽灵,两头不搭边;少年男色团是黑帮组织的淫窝,内中少年拒绝其人生由家人、学校和社会规划而出逃,他们最后的出路在于傍上个有钱的老头,开咖啡馆和加油站聊度一生;“我”要查找的失踪者所属的公司经营罐装煤气,随着城市的拓展生意越做越火,然而管道煤气的跟进,又使之必然走上“失踪”的不归路……小说中最让人震撼的角色是该煤气公司的职员田代,他的“失踪”是以自杀来完成的。安部通过田代的疯癫、谎言和自戕,为这本小说提供了一个风暴眼,书中包括“我”在内的各种人事,连同读者的思考,都一并被吸了进去。出事之前,田代讲了一个真假难辨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流浪汉面对嘈杂的游行队伍大哭特哭,因为他被人群抛弃了。田代走向绝路,正是因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需要他人来证明,却没有这样的人来证明,以至像流浪汉那样被抛弃。这个故事和田代的自戕,使整本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在此之前,我们已经通过若干情节得知“我”因无法忍受激烈的社会竞争而从家中出走(亦即消极失踪),此时,安部让主人公开始从尘世中全面撤退,进而完成积极意义上的失踪,而这,也是这本小说走向纵深进而探讨时代精神危机的关键点。至此,小说标题中的“地图”渐渐显豁其意义,其隐喻的复杂性,我们或可于此窥视一番。这份“地图”,既可视作委托人的命令,该命令只要求查清家人的下落,而非家人为何失踪,也就是说,受托人只需顺其心意而不是挖掘“真相”,任务即告完成。这就是上述男色团中的少年们之所以反抗而不愿顺遂父母和社会心愿的那份“地图”,它掐死了人所有的好奇、理想与雄心。这份“地图”也是“我”追查到底、以至深陷沉沦、经历各种似是而非,又无从得到真理的那份“地图”。因它纠缠了太多人性和社会的黑暗及罪愆,其经纬是所谓的“成功”,标准是“他人的证明”,它的硕果是一个个弯腰驼背的身影,和一个个压抑窒息的灵魂。但我们绝不能说,安部安排主人公烧掉所有的“地图”,进而修炼一份割裂了人情、世故的洒脱不羁的人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积极意义上的失踪者尽管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却无助安抚那些被抛下的人的需要。小说中,安部借“我”之口说这场寻踪,不过是“一出不存在的人互相寻找对方的荒唐可笑的捉迷藏”,足见其悲观思想已无法为主人公找到一条更稳妥的出路,而当年日本社会高速发展下的人性、人际、人伦损耗由此可见一斑。笔者在此贸贸然揣想,不知1960年代那总数达86254的失踪者,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21世纪初每年32000人的“无缘死”(死后无人领回遗骨,参《无缘社会》一书)。而当下中国的发展,又似汲汲于步当年日本之后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常年打拼不归的人,对彼此而言,是否也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失踪者?
  •     安部公房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他的《赤茧》《墙壁》《他人的脸》带有卡夫卡式的“异化”,呈现身份模糊后人的孤独和焦灼心理。在《砂女》中,面对荒诞的沙洞,主人公由最初的反抗转向最终的妥协,这个人物介于加缪笔下的“局外人”和“里厄医生”之间,是存在的终极状态之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手术刀式的描写,冷酷得有些机械式地探索人的存在与消失,这并不是一部好小说,但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荒诞离奇都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脱感。另外这个主人公神似了卡夫卡的K。
  •     3.8
  •     文字如同层层剥开梦境的过程,浅层的都是混杂和事务性的景象,深层越来越恐惧。
  •     不管别人的评价多么神神叨叨,不好就是不好,通篇都是作者的自言自语、自我陶醉,毫无讲故事的诚意。令人不断不断不断的走神,真是抓狂!一旦掌握不好方式方法,医生简直成了神婆。
  •     通篇尽是省略号。
  •     糟透了
  •     他写的好含糊。描写修饰的特别多。还是喜欢谷崎润一郎。
  •     无法鉴赏
  •     可以算中篇《闯入者》的前传,全书仍然弥漫着一种萨特式的“恶心”感,错综复杂的叙事线索让人眩晕,最终却还是指向存在的迷惘,对“意义”的极度追寻最后往往走到反面,文本也随之彻底被解构颠覆。也许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是受了安部公房的启发。(“在奔跑的时候,不愿意想象终点,希望这种状态永远持续下去。可是跑完以后,回想奔跑时候的情景,又觉得后怕。人处在奔跑之中的时候和想象奔跑的情景不大一样。”)
  •     对话很精彩,集中在几个小场景但每部分写得很细致也比较厚,明显的镜头感。比一些作品中有心无力的对话好多了。
  •     借由一个事件展开的偏纯文学作品,行文立意及提到的物事都有很强的年代感。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有点跳跃,读下来脑子累心也累。
  •     开头略闷,作者对女性仿佛有成见,小舅子是个有趣的角色,自我放逐与自我寻找,结局很好
  •     充满现代意向的碰撞 人物值得玩味 看似毫无头绪容易迷路 却意外的顺畅好走通
  •     不太喜欢。作为外壳的侦探故事缺乏直接的吸引力。
  •     相见恨晚
  •     并不是很懂啊。。
  •     完全蒙圈
  •     いらいらする
  •     第一次觉得读一本小说好累 末尾的跨时空描述是我看过最精彩的蒙太奇啦
  •     结尾的存在主义式选择还有些亮点,过程有些突兀和荒诞。我所看到的安部公房翻译没一个能令人完全满意。
  •     不看分析文章很难看下去,读起来感觉很复杂很累。
  •     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浮躁、焦虑、无奈,追寻失踪者的人最终失踪,和《砂女》中不断伺机逃跑的人最终妥协异曲同工
  •     有点混乱。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故事本身,个人无法被吸引
  •     难以通畅地读下去的一本
  •     首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最终丢了我自己,个么结束。
  •     安利一下安部公房
  •     确实不如砂女好读
  •     一边泡脚一边读,姜汁水、汗水打湿纸页,费力的像跑了八百米,读书的人束缚在自我的世界里,从未有的疲惫,没有一丝的行动力,惶然的我喘着绝望的呼吸,意识被溺死在洗脚盆里。
  •     3 推理小说外壳下一个被寻找真相反噬,从调查人渐渐迷失的故事 感觉作者在写作的当下一定很痛苦吧 但是总体而言不是我喜欢的故事
  •     大多数时候,易受感情控制的我,总希望作者在小说开头就将自己或者小说中的人物扒个精光,这部小说正相反,几乎所有人物都将情感置于重重墙壁之后,只能借以私家侦探的视角开始一点点凿开墙壁,本想在突破重围之后迎接最后属于末日的情感爆发,可惜还是沆瀣一气,始终没法让我获得愉悦。无论小说还是后来的电影,似乎都没有今村昌平《人间蒸发》对生活在城市丛林的两足动物挖掘的那般透彻。以往即使在更局限的空间内,安部公房的辞藻也能将此空间的想象力无限延伸,而此作的想象力,在抵达墙面之时便戛然而止,最多抵达窗外景,窗外的两足动物扛着沉重的肉囊和地心引力搏斗,回来的目的也仅仅是使家中墙壁更加牢不可破。最后诉诸所谓的存在主义,也未能让我心悦诚服。
  •     (2016,#10)一个人从寻找失踪者到变为失踪者所经历的扭曲,但总觉得有很多东西没有交代清楚,比如委托人姐弟,弟弟的死、姐姐的裸照,线索没用好。
  •     主角失败,寻人未果,满是无力感的结尾不能更好呀~
  •     艰难地看完了!颇有《城堡》的影子!
  •     趣味略逊一筹,但是想要表达出的迷失和孤立已经传达到读者心中。安部公房用一辈子告诉我们都市的庞大和个人的物化。终有一天,我们将躲避在转角不敢张望,我们将变成隔离他人的墙,我们将失去“我”所代表的意义,我们都是迷失者。
  •     结尾大段大段的诉说,侦探与失踪人员像是变成了一个人,他离开家(这个家是同一个),不知道自己在哪,向人求助却又不现身,象征着这个人最终迷失在城市中。书中将田代这个人物写的非常精彩。
  •     “......社会就像毒虫猛兽肆虐出没的森林一样,只能走大家经过后都能确保安全的通道......” “即使明明知道一走了之,就可以一了百了,我也干不出来,绝对做不出来。只要不把我硬赶出去,我死也会赖在这儿。人要吃饭拉屎。既然这儿有饭吃,离开了不是明摆着吃亏吗?!就是拉屎,好像也是在老地方拉得畅通......” 安部公房得有多厌世啊,写出这么一本儿书。确实不如《砂女》,也不属于情节引人入胜的作品,但安部公房成功营造出了现代都市文明漠然、疏离、不安、物质、扭曲的氛围,非常强大,有点儿安东尼奥尼的片子的感觉。他对细节刻意的描写凸显了现实的怪诞感。这种“世界是坨屎人人犯傻逼真想人间蒸发真想销声匿迹”的念头,我有过,大概许多人都有过,可我们大都还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惆怅的一塌糊涂
  •     2016 May Lancaster
  •     某些对话很精彩。然而本书晦涩难懂。虽比不上意识流的那种晦涩,但在含含糊糊上要超出一筹。如果不是在医院排队,恐怕我根本读不下去。坚持到结尾,侦探与失踪者合二为一,仍不明白所谓都市的迷宫到底是怎么回事。哎,安部的《砂女》据说很明快好懂,但我还没有幸读到。
  •     就还好 封面设计还不错
  •     不管水平如何,读者都应该尝试写作,因为写书人的立场和有些感受,只有同为敏感的作者才能捕捉。但很遗憾我实在算不上安部公房的知音读者。可以感受到他想表达的情绪,存在主义影响之下的思考,幻灭,沉重,文字下流动的不安的意识。我喜欢他想讲的东西,但这些不适合写作为这个体裁,以致于故事没通,道理也没有彻底交换。这文字着实让我疲倦,真的没读过这么费力的小说。大串的省略号,晦涩通感式比喻,跳跃的段落,场景不期然的切换,零散的故事,呓语般的思想倾诉,错乱的对话……他太自我陶醉了,只待读者有意迎合。我其实很怀疑,如果不知道这本书出自大名鼎鼎的安部公房,你会不会恨不得撕了这玩意?毕竟作为故事讲述者,我认为他并不合格。
  •     感觉这本书所有的省略号加起来要有半本书的篇幅了,实在看着蛋疼,感觉要嗑了药才能有这种文笔。。要是把所有的点都换成句逗估计读感能再上一颗星。
  •     云山雾罩啊,还是不能适应这种现代的写法,看得犯晕。感受倒是十足,沉浸感也还不错,隐约能感受到想表达的深意,但是表面的叙述很不过关啊,太晦涩了。
  •     相较之前读过的《砂女》、《箱男》,《燃烧的地图》并不讨喜,尽管这部小说有着侦探小说的外壳。小说的很多人物都是剪影似的,让人看不到结局,只是卑琐的栖身于城市的一隅;而男主角千辛万苦的追寻,并未揭示真相,却将社会的阴暗角落如洋葱般剥开。大赞安部公房!
  •     《燃烧的地图》表现在高度物质化的都市里,人的不安和绝望。
  •     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在桥上看你。 比『砂女』平常,也更冷酷。
  •     “人们随心所欲地规定人必须有一定的住处,对逃离住处的人就要用铁链拴住他的脖子送回去…这成了社会常识,可是这样做到底有多少根据…违背本人的意志,干涉别人的住处,谁有这种权利…”
  •     喜欢,却又说不上什么,也许这就是爱吧!会找来再读的。
  •     于工作,这薄薄一本竟然用了三周才看完。一直期待“找寻”在最后有个明确答案,然而答案就藏在找寻的过程中。末了没看懂主人公最后拨通的电话,那个翘着二郎腿的女人是谁。
  •     求翻译安部公房全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