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另面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32551958
作者:茅海建
页数:572页

作者简介

(戊戌变法史研究大家茅海建力作
戊戌变法真像康、梁所说的那样吗?“张之洞档案”透露的政治秘闻……)
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政变后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也成为后来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毫无疑问,康、梁是当事人,他们的著述自然有着很高的价值,但他们著述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历史的真相,而是其政治斗争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有着诸多作伪。康、梁作为政治活动家,此类行动自有其合理性,但给今日历史学家留下了疑难,若信之,必有误,若不信,又从何处去找戊戌变法的可靠史料?本书作者茅海建从新近披露的张之洞档案中试图还原戊戌变法的另面。
编辑推荐:
1. 作为晚清史研究大家,茅海建先生从张之洞档案中发现了戊戌变法的另一面,告诉你一个前所未知的康、梁。
2. 本书资料翔实,考据精深。
3. 本书中的很多细节引人入神、故事性强:比如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独营救杨锐一人?张之洞为何给青年梁启超开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薪?
封疆大吏如何搜集京城及重要口岸的政治情报?
同情变法的地方实力派为何不支持康、梁?
地方官员怎样维护京城人脉关系?
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独营救杨锐一人?
从朋友到敌人,张之洞心目中的黄遵宪
张之洞为何给青年梁启超开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薪?
书生议政参政为何总是结局凄惨?
老官僚如何不露痕迹地算计官场新秀?

书籍目录

自 序
导 论
一、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强学报》
二、从陈庆年日记看张之洞及其派系的内情.
三、《劝学篇》与《正学报》
四、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召京
第一章 张之洞之子张权,之侄张检、张彬的京中密信
一、李景铭与《张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属类》
二、张权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来信
三、张权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来信
四、张权光绪二十四年来信两残件
五、张检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来信
六、张彬光绪二十四年正月来信及光绪二十一年一残件
第二章 张之洞与杨锐
一、杨锐是张之洞的“坐京”
二、光绪二十一年三月至二十二年正月杨锐给张之洞的密电及光绪二十二年正月给张之洞的密信
三、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给杨锐下达的指令
四、光绪二十四年杨锐的两件密信: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作者应是杨锐
五、张之洞营救杨锐的行动
第三章 /187戊戌政变前后张之洞与京、津、沪的密电往来
一、张之洞给张权、张检、黄绍箕等人的指令
二、江西试用道恽祖祁
三、奏调湖北差委分省补用知府钱恂
四、湖北按察使瞿廷韶
五、天津委员巢凤冈
六、太常寺少卿盛宣怀
七、上海委员赵凤昌与曾磐
八、余论
第四章 张之洞与《时务报》、《昌言报》 —兼论张之洞与黄遵宪的关系
一、相关背景:《时务报》的创办与汪、梁矛盾
二、张之洞与黄遵宪的交谊
三、黄遵宪对《时务报》内部分歧的态度及张之洞幕中反应
四、《时务报》改官报与汪康年、张之洞等人的对策
五、汪康年改《时务报》为《昌言报》与光绪帝旨命黄遵宪“查明”“核议”
六、黄遵宪对事件的处理
七、戊戌政变之后
第五章 张之洞与陈宝箴及湖南维新运动
一、张之洞与陈宝箴的早期交谊
二、湘鄂之间
三、《湘学报》之争
四、张之洞奉召进京与陈宝箴的建策
五、张之洞、陈宝箴联衔上奏变科举及与康有为的间接交锋
六、陈宝箴与康有为的直接交锋与保举张之洞
七、陈宝箴的罢免与保卫局的保全
八、尾声
附录一 陈宝箴之死
附录二 张之洞与谭继洵父子、于荫霖的关系 —罗惇曧对《抱冰弟子记》的误读
附录三 康有为一派对陈宝箴父子政治态度的误解与夸张
第六章 戊戌前后诸政事
一、光绪十九年刘坤一查办张之洞
二、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起用容闳
三、光绪二十一年李提摩太的“妙法”
四、光绪二十二年查验刘鹗的假资产证明
五、光绪二十二年为李鸿藻治病
六、光绪二十四年清朝决策岳州自开通商口岸
七、光绪二十四年康有为香港谈话、来信及“密诏”在上海发表与张之洞等人对此的反应
八、光绪二十六、二十七年策反邱菽园
九、光绪二十七年请奖梁庆桂等人赴西安报效事
十、光绪二十七年请废大阿哥
征引文献

内容概要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1998)、《戊戌变法史事考》(2005)、《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2009)、《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2011)、《依然如旧的月色》(2014)等。


 戊戌变法的另面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观察戊戌变法的新角度杨天石教授指出:“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凡进步人物说的话都可信;凡反面人物说的话都不可信”,“在戊戌政变史的研究和阐述上,我们被康、梁牵着鼻子走的时间已经够长的了”。
  •     杨锐真是倒霉到家了,本来完全可以不死的7月23日杨锐杨锐他哥在四川去世了,杨锐执意要去奔丧,张之洞想让他继续当坐京(时局很关键对于张之洞一派),力图阻止杨回四川,结果8月初招考经济特科,张之洞就叫杨报考(之前杨锐参加了N次会试都都失败),8月13日张之洞的其他幕僚还写信劝杨锐杨锐要“以副师望”,但杨锐还是不愿意,张之洞认了,8月23日给杨锐写了封电报,问杨锐为什么不报考经济特科,杨锐他哥的事情可以让杨锐四弟先去办,建议杨锐等到冬天的时候时候再去料理家里的事情,如果杨执意要回四川,报个钱,张马上寄出去(这电报的意思无非是张想最后挽留杨锐,让他晚点走,杨如果如果执意要回四川,张只好出路费)。看杨门人的回忆杨本人准备在8月31日出发结果8月29日,陈宝箴保举人才的奏折送到光绪帝,当天光绪就下旨,命杨锐预备召见,这时候杨当然走不了了,9月1日光绪召见了杨锐,9月5日杨锐就被任命为军机章京(中央政治局长常委秘书),参预新政(半个常委了),9月13日杨锐给他四弟说,我不能回家了9月1日到9月20日张之洞N封电报发给杨锐,打探从小到大各种消息,考虑到9月5日杨锐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实际上杨锐能打探到机要情报的时间也就两周,9月21日戊戌变法发生,从被逮捕,有了营救的希望,到被不审而诛,也就五天时间。杨锐如果坚决点回家料理他大哥的丧事,早点出发,戊戌变法完全和他无关了。历史具体到个人身上就这么黑色幽默茅海建的序言非常有意思,原来如此踏实细致的考证戊戌变法是受98年在日本见到日本京都学者所受的影响。我也有同样的阅读体会,茅海建完全走上了日本学者那种精密考证的道路,这是一件幸事。此书算是茅海建继续研究的一个小总结,东西都很细琐,没什么大道理,估计一般的人读不下去,我觉得很有趣的几个地方1.杨锐和刘光第为代表的中下级青年官僚如果利用高层的权力斗争将张之洞送入军机处,非常好玩2.高层异常复杂的派系斗争有徐桐的后请流派(被杨锐和刘光第牵着鼻子了),张之洞自己一派,杨锐和刘光第代表的青年官员阶层,李鸿章一派,还有翁同龢和张荫桓一派(其实翁和张也不是一路人,只是翁和张同时被光绪所信任依靠而已,而翁也欠缺办事能力,只知道嫉妒光绪帝偏好张荫桓,张荫桓到真是比较实在的实干家),康梁派,慈禧的后党3.张之洞到底是清流还是李鸿章式的革新派通过此书可以看到张还是前者,李鸿章对张的评价很有趣4.张之洞的《劝学篇》出台的背景原来是张和一堆幕僚在棉纺织厂二楼集体创作的结果,看来不能高估4.张的人品张对黄遵宪(张开始非常重用的人)和同事于荫霖的中伤,让人极度鄙视这种虚伪的清流5.陈宝箴这家伙直率能办事,对于人才寸步不让,倒是非常让人佩服,但是因为维新被慈禧一棒子打死(陈和康党观点完全不同)很让人无奈6.李提摩太分析李提摩太非常有意思,看到了康有为政策建议和李提摩太想象力之间的关联,康梁的东西能有多不靠谱可想而知7.幕僚的薪水黄宇和书里面提到 马格里一年的收入才200两银子(记忆中)可能是我记错了,杨锐一个月的工资都是100两张延请书院教师动不动就是一个月100两银子的工资,从张的思维来看,效果有多好,堪忧。(本书里面也有张招人失败的案例)这里需要指出茅海建先生的一个缺陷,书中诸多事件都涉及到各地官员和外国政治之间的冲突,我个人不太相信茅海建引用的翻译过来的英国档案的准确性(看了黄宇和先生的书之后的感觉) ,英国外交部档案这类这么猛的原始资料的话可能在相关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看了茅海建的这本书之后,正面与另面的定义其实已经变得相当模糊,所谓的正面并不能代表时人(主要官僚)的主要想法,所谓另面也并不仅限于一个政治派系,历史逐渐展现众多参与者所各自经历的多面
  •     治史可分证史和释史两个层面,证史本是释史的基础,但由于学风浮躁,当下不少学者疏于(乃至直接跳过)证史,而热衷释史,妄图以新观点迅速扬名“抢滩”。茅海建却不赶这时髦,他多年来一直秉承“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致力于证史,表现出一种类似金庸小说里玄铁剑的风格。玄铁剑的特点是什么?“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我第一次领略到茅公“玄铁剑”的魅力,是09年游览虎门威远炮台后。我对炮台的整体感觉是:1、炮台侧后防御差;2、炮重,机动夹角小,不灵活;3、1、2百人参观,已经感觉有点挤了。回来后,我找出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和《近代的尺度》,翻了翻相关章节。《天朝的崩溃》讲“虎门大战”的是第219页-233页,《近代的尺度》里的“虎门之战研究”在263页-到292页,讲的更详细。估计前者是是后者的浓缩。综合起来的意思大致是:  1834年底,关天培接手虎门炮台后提出了三重门户的防御设想:沙角、大角相距4公里,无法形成交织火力,所以只发信号炮;以横档一线为第而门户,也是防御重点,东水道(宽800米)加固威远、镇远、横档炮台,水面设铁链,西水道(宽1500米)比较浅,抛石成堆,设梅花桩。大虎山岛为第三门户。  可结果怎样呢?沙角作战时,英军从侧面登陆,迂回攻击,登陆后又抢占制高点;横档作战时,英军避实就虚,主力放在西水道,而且是上横岛薄弱的西北面。英军这些战术很成功,也就暴露了清军侧后空虚,孤立无援,炮角小等防御盲点,与我的观察也不谋而合。  当然,虎门战败最关键的原因还在炮的火力,这些在《天朝的崩溃》里第一章已经讲过了。总之,在茅先生笔下,历史的逻辑力量之强让我惊叹!可搞思想史的罗志田却批评茅公夸大了“武器装备战术等具体军事能力”,“在19世纪中叶的军事冲突与对抗中,战术与武器等因素的作用是否像在近年美伊战争中那样具有决定性呢?鸦片战争之后又80年的北伐战争,就是武器装备落后而更不怕死的一方最后取胜。”以常识判断,南方革命党有苏联的军事支持,武器装备再落后也不可能像鸦片战争那样跟对手差一个时代吧?而从虎门炮台的设置看,我真难以相信罗志田以“不怕死”的精神取胜。【注1】类似罗志田这种文人臆想,以治中国海军史闻名的马幼垣也时有发作。他在检讨林则徐的防御策略时认为,应待英舰近海时万舟齐发,“一旦靠近彼舰,即可飞索攀登,短兵攻击。”马老鄙夷林则徐无知,怎么却不知“飞索攀登,短兵攻击”本是林则徐准备好的战法之一呢?对这一战法,茅公在《天朝的崩溃》一书里批评说,清船靠近必遭重大损失;英舰多包金属材料,即使你靠近了,鸟枪、火罐、喷筒难以得力;英舰高,战斗中攀爬不易……以现实约束条件将文人臆想逼退,这就是玄铁剑的魅力所在。而在新书《戊戌变法的另面》中,茅公的“玄铁剑”威力依然不减。1982年,宗九奇首次披露戴远传《文录》中陈宝箴被慈禧赐死的史料。2000年左右,邓小军、刘梦溪以陈三立的诗文为基础,以诗证史,对赐死一事“考实”。对于“赐死说”,张求会、李开军、胡迎建、马卫中、董俊珏对邓、刘乱解陈三立诗进行了批评,李开军还发掘到护理江西巡抚周浩于1905年5月6日的奏折,其中说陈宝箴“在籍病故”尤其重要,如果真是被慈禧赐死,周浩怎敢冒着触犯圣怒的危险奏请“将已革原任湖南巡抚陈宝箴开复原衔”?茅公肯定了李开军这条史料的价值,也补充1908年江西巡抚瑞良两次保举陈三立的事情以佐证。针对“清朝档案何以未见慈禧赐死陈宝箴的记载”这点,邓小军认为,清朝本有销毁重大案件记录之例,“光绪二十六年,清廷实有汇呈销毁本年五、六、七月间所谓‘矫擅各旨’的明谕(即慈禧两下令杀洋人的谕旨)”。李开军反驳,为什么杀张荫垣等人的谕旨在,独销毁杀陈宝箴的谕旨?李开军还问:何以杀张荫垣等是“明发上谕”面对陈宝箴却“密旨”?这里,李开军的驳斥有一个漏洞,就是跟邓小军一样,他认为密旨就没有档案记录,而按照茅公的观点,即便密旨,在清廷也是有档案记录的,只是不公开而已,“清代杀大臣须得明确谕旨。”“若说慈禧太后的口谕,没有文字记载,松寿曾任总理衙门章京多年,知道清代制度之严,仅凭口谕,又何敢执行?”“更何况当时京、津等地的电报线已被义和团所焚毁,清廷的电旨最初先用‘六百里加急’送到保定发出,后又改送到山东济南再发出,有着多道环节,杀张荫桓的谕旨是用‘六百里加急’的传统方式送出,何以陈宝箴‘赐死’之谕旨能如此不落痕迹?”“玄铁剑”直指文字记载,力道让文人“想象的翅膀”又一次折翼。说实话,茅公这本“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除了证实了张之洞与杨锐的密切关系外,并没有钓到什么大鱼,在史料的发掘上,茅公似乎永远没有黄彰健、孔祥吉的运气,甚至李开军的运气也没有。但即使这样,他依然尺挪寸进,致力于“史实重建”,既不掠人之美,也不会在遭遇证史难点时“取巧”【注2】,一如玄铁剑的矗立,守护着史学的初心。注:1:罗先生这种思维跟那些骂琦善卖国的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虎门一战,朝野就有不少人认为是琦善不支援关天培的结果。可事实真这样吗?威远炮台设炮40位,平时守兵60人,战时编制160人,而交战时该台兵数增至327人,另外还雇勇91人。至此,兵多已不能增加战斗力,反而成了活靶子。从炮台的建制来看,也已容纳不了更多的兵勇。琦善亦奏称,“炮台人已充满”,“亦复无可按插”。既然技术不可胜,那就靠士气,士气也不可胜,那就只靠找个“卖国贼”来当替罪羊了,这就是从清流、愤青、学究们的一惯思维。 2:与茅海建相比,写作“抢滩之书”《陈宝箴与湖南新政》的刘梦溪只能羞死,早在2004年,孔祥吉就著文指出,“保奏康有为免试特科”的是张百熙,而不是陈宝箴,是编《戊戌变法史料》的人将奏片“张冠陈戴”才导致了这一误解。茅海建亲自去查了档,确实如孔先生所说,于是作注不掠美。可刘著是2012年出版,却仍采“陈宝箴保奏康有为免试特科”的旧说,是无知还是无耻啊?!刊于4月7日《南都周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大理寺卿徐致祥光绪十九年弹劾湖广总督张之洞,光绪帝转发了弹章给两江刘坤一两广李翰章。刘岘帅找了江苏候补道丁葆元跑了趟汉口,最后上奏的时候避重就轻把责任推到一品夫人赵凤昌身上。正月二十四的弹章二月二十九岘帅就调查完毕了上书回奏。另外丁葆元始终还是得罪了张之洞,日后张之洞署理两江就曾向他发难。刘坤一放水但派去调查的丁葆元还是得罪了张之洞。张之洞心眼之笑可见一斑。
  •     关于杨锐的内容很有意思。
  •     五一假期读完。细节考证依旧精彩总体感觉比史事考稍有逊色。上古装帧是个败笔。
  •     时不时看茅先生的书,会清醒些~
  •     挺好的。
  •     视角很新,看后脑洞大开。
  •     副标题才是真标题,不是书而是笔记。没有系统的思想而只是一些摘抄,这另一面也太零碎了,不适合普通人闲读。
  •     张之洞书信、笔记集,记述了戊戌变法前后张的态度、立场、行为。
  •     彈無虛發。
  •     这简直比推理小说还好看!晚清督抚对京城的情报工作如此细致,以往政治史学界关注不足哇……
  •     该书展现了很多历史的细节,不过也失于琐碎。
  •     论证严密,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有详细履历和人脉介绍,叙中有议且都很精当
  •     历史不容假设,茅先生考证功底很扎实
  •     文如书名,确实是另面。通过另面来观察戊戌前后诸政事。茅先生的风格一如从前,扎实、缜密,言必有据。主角张之洞发达的情报网络,杨锐本可避免的悲剧,陈宝箴谨慎细密的执政风格,谭嗣同父子不同的政治观念和谭嗣同的孝顺。给人印象深刻。之所以给四星是感觉本书有些碎片化,毕竟阅读笔记。很期待先生关于戊戌变法全面的著作。于晚清史爱好者而言茅著既是招牌与质量保证。如先生在史料发现上的运气再好一点,那就完美了。
  •     某些历史的细节很引人入胜。
  •     很长的一本书,里面全都是各种史料。
  •     张之洞“配得上”陈恭禄对他的评价。可开选修课。
  •     翻过。
  •     史料堆积,不见活。
  •     历史没有如果,也容不下太多假设;先人著述罕有探讨真相,多为斗争需要。
  •     机缘,变局,言语。
  •     有点意思,但普通人读这样的史太累了。引证太多,顾不上看,和天朝的崩溃一毛一样
  •     把康梁的变法还原成张陈的变法。
  •     繁琐、累赘,资料堆砌,令人生厌。作为学术论文还算合格,将之出版充作历史读物,未免枯燥无味。
  •     可以更细致些
  •     好看啊,哈哈
  •     茅海建的水准就是这样。有些题目略显专业。
  •     属于历史的细节。转折的关键点处,众多历史名人在正史记录的面纱下的交锋,以及在波蠡云诡的晚清政争背后的识人、看事、政局秘辛。 全书没有什么论述、阐述,完全是对所引用的张之洞电报、信件的按时间整理,按事件和人物分类,在引用之间,填充以对当时时事要闻、宫廷大事的叙述。 是了解晚清权力斗争、政局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价:4.5星
  •     颇有趣的读书笔记。
  •     材料用得工整扎实,一贯风格,内行看门道吧。
  •     四星给的是图书品质,推荐阅读真是不能。因为这实打实的笔记,真是很难啃。佩服汉唐阳光的文案功夫。
  •     看的心塞,满篇的张之洞往来电报分析,太过专业,十分无趣。
  •     严谨仔细,前半部分很精彩
  •     读书笔记类的学术书籍,阅读体验不是特别好,尤其是里面的注释,实在太多了,读之,对于整体阅读帮助不大,但是不读,也很可惜。总而言之,作者功力的确深厚,可以随手翻翻。
  •     与杨锐、陈宝箴两章尤为精彩
  •     茅公对陈宝箴之死因辨析似更有理,前几为数书生误也.
  •     太专业了
  •     特别适合史料阅读训练。有很多收获。
  •     张和杨锐之间的关系那一段和杨死亡之后的是我最喜欢的。
  •     从藩镇看中央,很好的角度。张之洞的情报网真发达。
  •     我觉得这书可以写得更有趣些,虽然茅老师替大家清理出不少档案,但有些确实还是丢给后人耕吧
  •     茅海建爬梳史料的能力还是那么惊人
  •     能感觉出写得略匆忙
  •     上无砥柱,下无附和。民智未开,操之过急。戊戌变法败局早定。另,《老残游记》刘鹗官德如此,令人惊愕。容闳言过其实,作用亦不宜夸大。湘潭曾被英人提及开埠,颇感意外。整理档案琐碎繁复,阅读档案整理笔记也不轻松,对晚清史确感兴趣者可以一读。
  •     作者真是一腔深情托于笔下啊……
  •     给研究者做的资料汇编,普通读者就看个大概,知道康梁在朝内有多孤立吧
  •     精彩,看得停不下来。
  •     视角独特,但并没有展开太多。可能要和其他基本互相参阅才好。
  •     一、严谨求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二、“大历史”固然重要,但不能过于拘泥;三、历史是应该也可以从细节处得到充实的。这本书虽然并没得出什么大结论,但以上三点就够了。
  •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死的够冤的,本来是张之洞心腹,本来和康有为瓜葛不多,本来政变前些日子就要回老家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