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口述自传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4
ISBN:9787561709634
作者:唐德刚(译注)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本书真实介绍了胡适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家世、求学、治学的主要经历与学术成就,其中有不少胡适脱口而出的警言妙语,给人深刻的启迪。本书的注释鲜明体现了注释者在海外文坛上形成的“唐派散文”风格,文史掌故,文坛佳话,社会要闻,名人轶事,风俗民情,异域见闻,信手拈来,顺理成章。十分耐看耐想。因此,本书初版,即在海内外引起了重视,被称为是研究和了解胡适其人其事具有“实用价值”的“名人自传”,又是一部“最浅近、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书。

书籍目录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
编译说明
第一章 故乡和家庭
徽州人
我的家族――绩溪上庄胡氏
第一章 我的父亲
青年期的家难
考试和书院教育
吴大徽的知遇
在台湾任知州和统领
第三章 初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与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接触
我对美国政治的兴趣
放弃农科,转习哲学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公开讲演的训练
学习议会程序
对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信仰
第五童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文科各系的教授阵容
杜威和实验主义
实证思维术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诗三百篇言字解》
《尔汝篇》和《吾我篇》
论“校勘”“训诂”之学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革命的导火线
孤独的文学实验大胆的革命宣言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文学革命的数种特征
中国文艺复兴的四重意义
第九章 “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科学”和“民主”的定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我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国学季刊发行宗旨
我在干些什么
研究神会和尚的始末
第十一章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第一部“整理过的本子”
新红学的诞生
第十二章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老子比孔子更“老”
并不要打倒孔家店
双线文学的新观念
再谈谈中国思想史
中古期的宗教
骈体文有欠文明
现代的中国文艺复兴


 胡适口述自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越来越多的人回忆和怀念胡适,或许是因为向往他的谦和、开明、雍度大方境界,或许是希望能够达到他所指向的那片自由、民主之乐土。
  •       胡适属于青年时就“暴得大名”的人,这自然缘于他所倡导的“文学革命”,尤其是他身体力行的白话文写作。与他的文学创作比,他的学术成就要显著许多,“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这话简直成了他的代名词。譬如: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对曹雪芹身世的考证,不仅仅使得“红学”成为一门“显学”,更重要的是把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引入了新文学运动后的知识界。  对于有强烈的“历史癖”的胡适来说,他一生还大力提倡传记文学,写了《四十自述》和《我的信仰》以及回忆当年开始文学革命的《逼上梁山》等,在《四十自述》的“自序”中,胡适强调,自传的写作,必须是赤裸裸的叙述,这样才能给“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他的这些自述,叙述了童年在家乡,少年在上海,青年时代旅美,直到回国后的生活,既有生活上的悲欢和治学时的甘苦,也有思想信仰的形成和学术观点的建立。十多年前我初读到《胡适自传》(黄山书社1986年第一版),很为上述内容吸引,尽管胡适的自传比起既充满传奇又文采菲然的《从文自传》来说,显得有些枯燥单调,但这毕竟是史家“赤裸裸的叙述”,并不能当“文学”来读的。  与这本《胡适自传》相比,《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要有趣得多,但这并非胡适的“成绩”,他的“口述”其实更为“干巴”,只有骨头,没有肉。读起来有趣是因为唐德刚的“注解”。五十年代,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16次口述回忆,提纲携领地介绍了他的家世、求学、治学的主要经历和成就。20年后,当年协助胡适完成这些口述的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将哥大正式公布的录音英文稿,和自己保存并经胡适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成中文,即《胡适口述自传》。这本“自传”最大的特色,不在于胡适又说了些什么,是唐德刚根据他与胡适的交往,访谈中的质疑,问难和感想,再加上唐氏自己旅美生活的见闻感受,在胡氏口述之外,加上了内容丰富,颇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译者注”。这本“自传”可称具有唐氏散文风格的《胡适自传》。  我原以为读过这两本胡适的《自传》,对胡适已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谁料到历史老人和有“历史癖”的胡适之先生开了一个玩笑,让后世有“历史癖”的学者抠出了胡适未必希望抖搂出来的“赤裸裸的叙述”,这就是《胡适与韦莲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该书副题:“深情五十年”,透露出了埋藏在胡适心底的隐情,也说明了提倡《自传》的写作必须是“赤裸裸的叙述”,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这本“深情五十年”也可看作胡适的《自传》,至少是他“自传”的补充。该书内容系根据胡适和他的美国女友韦莲司相交五十年间未被公开的书信。这些书信更接近于“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刻画”出了持续五十年的爱情或说友情。书前插页有一张是胡适的墨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简直可拿来作韦莲司对胡适痴情半生的注解。与这位一生在等待中度过的美国知识女性相比,品行为世人所称道的胡适之先生倒显得有些渺小。当然,这也只是胡适的一个侧面,让人感叹和深思。
  •     wikipedia:"口述历史 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 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胡适口述自传》就是唐德刚负责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的中国部分,而这本自传的主角是唐德刚崇敬的老师胡适之先生。这本胡适先生的口述自传当然极具历史价值,但本书更出彩的是唐德刚的注解。唐德刚本人是个史学家,又比胡适晚几十年来到美国,接受了更加规范的社会科学放买你的训练,又因是后来人,所以他的一些注解往往意见于胡适本人相反,甚至直接提出批评,读来相当有意思。以下就是唐注中对胡适之先生提出反对或批评的笔记部分。P5.洪杨起事之前,我们聚居的胡适一族总人口约在六千上下——当然也包括散居各地经商的族人在内——大半务农为生。唐注:……绩溪是皖南山区里的一个小县,人口甚少,有这样六千人聚居的大族,是件不可想象的事。…….P10.太平军复灭后的第二年(1865),我族再作第二次的人口调查,拟再按人口派捐,重建宗祠。调查所得,乱吼剩余丁口不过一千二百人左右,人口减少了百分之八十。唐注:……铁花先生对当时徽州一带受劫的情形记述甚详。如果他们胡适一族的人口在四年之乱中便死掉百分之八十,他的记录中一定有更多骇人听闻的故事。但是全稿中似乎只提到他原配冯氏死难一事,未见有其他死难的记述。所以一族人口损失八成的情形,似乎不大可能。洪杨乱前他们胡适全族人口为”千六“被误为”六千“,倒比较可信。P28.多年以后,当洛克菲勒基金会拨款修建那远近驰名的纽约的”国际学社“(International House)时,穆德的儿子便是该社的执行书记。我特地在此提出说明这个国际精神,并未中断。唐注:纽约的”国际学社说穿了便是一座世界各国留美学生所杂居的观光大酒店。其中嘈嘈杂杂;美式的,乃至世界各式的声色犬马,应有尽有。……胡适之先生是位有思想的哲人,但是一个人的思想很难跳出他青少年时期所热爱的环境和岁月。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罢。P29.我个人第一次对教友会的历史发生兴趣和接触,和对该派奇特而卓越的开山宗师乔治·弗克斯的认识,实由于读到《欧洲文艺复兴大师》伏尔泰有关英国教友会派的通信。这一认识乃引起我对美国教友会的教友很多年的友谊。唐注:……胡适之先生乃至和胡氏同辈的有观察力、有学养的老辈留学生,他们言必称美国,并不是如一般洋奴大班的“崇洋”。只是他们早年,乃至暮年,,对美国基督文明的感染,就始终没有跳出笔者上述的那个阶段。……见贤思齐,他们难免自惭形秽。至于WASP幕后还有些什么其他的花样,又怎是胡适当年这批二十多岁的中国青年所能体会的呢?也更不是后来一些隔靴搔痒的名流学者所能透彻了解的了。……胡适之先生那一辈的留美学生但见洋人之长,而未见其短,或讳言其短,实是无可厚非。……P30.我和一些犹太人也相处得很亲密。……在我阅读《圣经》,尤其是《旧约》。之后,我对犹太人真是极其钦佩。唐注:……胡适之先生是为聪明人,和目光锐敏的社会观察家,对各民族性的短长所在,他焉有不知之理?只是他是个国际性的学者,一言九鼎,为盛名所累,他就只能报喜不报忧了。胡氏一生为言论自由而奋斗;可是晚年的胡适之在学生上是在没有享受到他应有的”自由“,这便是他在盛名之下,自我限制的结果。P35.我们合雇了一位爱尔兰的村妇,帮忙打扫,她每周来做一次清洁工作。在1916年大选之前(那位妇女尚无投票权),我问她说:”麦废夫人,你们那一选区投哪位候选人的票啊?“唐注:……就在全美排华最烈之时,也正是胡适之先生这一辈“庚款留学生”大批来美之时。而这批少爷小姐们留美期间,对上层白种美国人,真是桃花潭水,一往情深!而对再次邦受苦受难的最下层黄皮肤的自己同胞,却未听过他们说过一句话,或写过一个字!也真是咄咄怪事!吾人今日回头检讨近百年来我国留美教育史,对这一点,真不能不有所警惕!P38.因此我后来在公开讲演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唐注:胡适是个“大学者”、“大师、……总之是个有大”成就“的人。可是这个世界里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都可说是”没有成就“的普通人……但是”正当职业“不是完全受个人兴趣只会的,它要以社会、国家和团体的需要而定。……总之胡适之先生那一辈的老知识分子,头脑里始终未能摆脱科举时代的旧观念。受教育的人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锥处囊中。P40.所以当我自农学院转入文学院,我已具备了足够的学分(有二十个英国文学的学分),来完成一个学系的”学科程序“。唐注:……我坦白告诉我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学历史和亚洲文化,在美国是没饭吃的。我劝他们”兼修“异地爱你电脑、教育、或会计一类实际一点的的课胡适之先生如仍健在,他听到笔者对学生的劝告,一定大不以为然。因为胡先生所要教的是一些些将来和他一样”有成就“的雪人专家;笔者所要教的则是一些和我一样”没有用成就“,但却有个”正当职业“的普通人。P52.那是我因为(转系的关系)留学的生活费被缩减;同时我还要抽点起那来接济母亲,所以生活甚为窘困。唐注:……那时公、自费留学生一旦出国,真是立地成佛,……由留学生变质的官僚,因而逐渐形成一个标准的职业官僚阶层,他们眼中那里还有汗滴禾下土的老百姓呢?……所以我后来听到适之先生说,他在1912年,每月八十元的生活费被扣掉十五元而大哭其穷之时,我不觉学者一句四川话想他老人家说:”胡老师,你穷啥子啊?“……庚款留学生是近七十年来我国建国的栋梁之材。但是这些栋梁和一般中国老板姓距离多远啊!P56.那个世界学生会有个习俗,便是有不同种族的学生分别举办不同种族的民族晚会……就是在这些不同的民族晚会里,我们对各种民族不同的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还是各族学生间社交的接触和亲密的国际友谊之形成,使我们了解人种的图案及额和人类文明基本的要素。唐注:……我就奇怪为什么胡先生六十多岁了,对这些当年的”儿戏“还兴致未减那?仔细想想也没啥费解。因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大学时代“——这个知识上的”成熟期“——实在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在那智窍初开之时所接受下来的东西,是毕生眷恋不置的。……胡老师之眷恋康奈尔不是同样的心情吗?至于那些”民族晚会“的实际价值如何,自然又另当别论了 。P80.唐注:青年期的胡适是被两位杰出的英美思想家——安吉尔和杜威——”洗脑“了;而且洗得相当彻底,洗到他六十多岁,还对这两位老辈称颂不置,这也就表示胡适的政治思想,终其生没有跳出安、杜二氏的框框。……安吉尔、杜威这两位白面书生,书生论政,见不及此,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二人皆”身在此山中“。像胡适之先生这样的从半殖民地出来的黄面书生,在国际政治上也和他们大唱其同调,不是很可笑的事吗?!后来我访问胡先生,我看他老人家无条件服膺杜威的情形,心中亦不以为然。但是胡公虽然一辈子鼓励人家”怀疑“,他自己却不大院人人家对他底思想有所”怀疑“。笔者因而也就未敢过分的唐突西施。可是适之先生是决定聪明和极度虚心的。我们底字里行间式的聊天,曾惹起胡先生用了大笔血汗存款,托我替他买了十来本研究杜威的新著。适之先生求学于清末民初之际。那时孔家店已不倒自倒。思想界一片空白,青年知识分子乃四出”求经“。可是这些洋”经“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信息那、太高明了。在泰山压顶的西风东渐之下,他们完全丧失了”学术自主“的信心(事实上也无此能力),因为新学问对他们只有”皈依“的份,哪里谈得到怀疑呢?幼年既无力怀疑,也无心怀疑,年老功成业就,已成了开山宗师,东方一世祖,自然就更不会怀疑了。P88.这显然是我自己心理上有点失调,使我对两年研究院内的经济课程一无所获。唐注:笔者前在《忆胡》第二篇中,曾提及不懂经济是胡先生谈政治的致命伤。这里是他老人家有趣的“夫子自道”。P97.事实上治学方法,东西双方原是一致的。双方之所以有其基本上相同指点,就是因为彼此都是从人类的常识出发的。唐注:从这几段都可看出胡先生于1917年返国以后,在“西学”上没有跟进的迹象。P118.在我留美期间,当我想读点中国书籍的时候,我就读了些宋人以前注释的旧典籍,尤其是《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唐注:如果我们说“天下饥馑于不顾”去搞什么“明心见性”为本末倒置;则胡先生“置天下饥馑于不顾”而去倡导什么“训诂、校勘”,乃至于“自由、容忍”,不也是与时代脱节吗?会议抗张胜利之后,举国学潮汹涌。笔者这一辈的知识分子那时正是这学潮正反两面的中坚。在这个学潮中,所谓胡适思想简直未发生任何作用。主要的原因便是他与时代完全脱了节。胡适之先生在本章所说的“治学方法”,原是学术界的奢侈品;奢侈品只有在像我国的乾嘉之世,或今日富强甲于全球的美国,才能大排用场。P133.唐注:所以胡适之先生求学时期,虽然受了浦斯格和杜威等人的影响,他底“治学方法”则只是集中西“传统”方法之大成。他始终没有跳出中国“乾嘉学派”和西洋中古僧侣所搞的“圣经学”的窠臼。……所以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对照之下,适之先生的治学方法,事实上只能算是现代学术中的一种“辅助纪律”。所以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对照之下,适之先生的治学方法,事实上只能算是现代学术中的一种“辅助纪律”。适之先生之所以乐此不疲者,实在是因为他幼而习、长而行,考据成癖。还有就因为他是个“老辈”。老辈们搞老辈的学问。你要他不知老之将至,而向后辈不断跟进,是做不到的,尤其享有盛名的“老辈”。P140.梅君与我为文学改革引起了一场辩论;也就是因为他对我改革观念的强烈反对,才把我“逼上梁山”的。唐注:胡适之先生之所以一棒把“中国文学”打成“文言”、“白话”两大段,便是他对中国社会经济史毫无兴趣而把中国文学史孤立了的结果。p141.意外事件往往比“单因”——例如经济、色欲、上帝等等——更为重要。上述这些“单因”对历史上所有的事件,皆可解释。正因为他们对所有的时间皆可加以解释,他们也就不可解释任何事件了。……同时我得出一个结论: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我认为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着恶意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活或垂死的工具。当一个工具活力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了,就要换一个工具了。在这种嬗递的过程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唐注:”中国文学史“是否就只是一部”中国文学工具变迁史“呢?这里胡先生只注意到”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殊不知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工具的不同,他所制造的产品“内容”也不同;使用这些不同工具的作者的“社会地位”也不同。对这些问题研究的人都应当做一点“社会科学的处理”才好。“唯工具论”也只是一种“单因论”。P158.唐注:……所以我国古代士大夫做旧诗,和当代士大夫做新诗,其基本的社会意义和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胡适之的“文学工具论”不是全无道理的,但是他所能解释的范围,实在太狭隘了。P176.唐注:第一,文学革命和其他任何“革命”一样,它的功过如何,是不能让“革命家”本人去自吹自擂的。……P180. 唐注:中共的作家们,大相信毛泽东的老师胡适之了。结果迷胡不化,把我们中国美好的语言传统,弄成个那样不堪一读的,不三不四的东西!胡先生告诉我:“共产党历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毛泽东“写得最好”的原因便是“我的学生毛泽东”没有完全遵从他的“老师”指导的缘故。P180.唐注:“五四”时代“新青年”派李的启蒙大师们,和“新潮社”里那批启蒙小师们,那时都是一些闻一以知十的才人。大家都欢喜思而不学地作大假设,下大结论。事实上那时我国的“现代学术”尚未萌芽。他们的“启蒙”之功不可没;但是那时的“现代学术”还不足以支持那样大的结论。P169.所以在中国可能就是缺少了这种文人学士们有意识的认可——他们认为官话没有文学上的价值——而把官话(白话)鄙视了一千多年。可是只经过为时不过数年的提倡,这个久经鄙视的“俗话”,便一跃而生个成为“国语”了。唐注:若论对“俗文学”的提倡,十七世纪的金圣叹比而是实际的胡适之可能就有过之无不及。但是金、胡二公的下场何以如此不同?就颇值得吾人深思了。他二人如易时而处,试问胡适之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这就是笔者一再认为,中国文学史不能与中国社会发展史分开来读的基本原因。P183.在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唐注:胡适之先生是老一辈的“文化学者”,而不是一位“社会科学家”。他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当成两回事,便是纯粹从一个“文化学者的观点”出发的。PP224.唐注:在胡先生著作里,比较接近“科学”(社会科学)的,要算是他《井田辩》里那几篇文章。其实吾人如把那几篇文章认真读一下,便会发现他们辩者双方,连“井”是个什么东西也没有搞清楚,遑论“井田”。……胡适之先生在那场有关“井田”的笔战里,可算把古书翻遍了,但是他始终没有搞出什么新答案,其关键便是搞“整理国故”,也应有一点sosial science approack才好。P228.我们的胡老师就是个,最高明的“入世的学者”,他老人家哪里能谈禅!P251.刚按:这里适之先生气得胡子乱飘的情况,是他老人家太“科学”了。研究宗教,他过分侧重了学术上的“事实”,而忘记了那批搞禅宗佛学的人,却很少是研究“思想史”或“训诂”、“校勘”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往往侧重于生命的意义,和情感上的满足。P274.唐注:本来文学的好坏是决定在一般读者的好恶。文学批评家们,越俎代庖,硬说某种体裁好,某种体裁坏,都是他们自己的私见;而“私见”与“公见”往往也相去甚远。胡先生来个恶言恶语,把“四六文”骂成“杂种”,犯的就是这个毛病。……这种“美感”也是柳宗元所说“锦心绣口”,岂是“实验主义者”所可一点一滴地“实验”出来的。对文艺灵感不深的胡老师,还以少说为是!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政治偏见是文化发展的最大阻碍
  •     方正的数据库很蛋疼。读这本书,关键是读唐德刚的注释,至于胡适的自述,不如去看别的几个版本。
  •     德刚风格未尽显
  •     唐德刚挺有意思的,不少地方专爱和适之先生抬杠。
  •     唐德刚先生的详细注解是一大亮点~
  •     注比传有意思。
  •     唐德刚写的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李宗仁回忆录都是好书。
  •     注比正文更有意思
  •     胡适真的是现在的国人要好好读一下的大家。虽然学术造诣未必艰深,但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无论公私,都有消解戾气的良效。很多百年前的问题,至今也尚未解决。
  •     90年代出版尺度还真宽,对毛爷爷大有微言也照刊不误...
  •     治学启蒙书。
  •     唐德刚的注看起来更生动
  •     已经是第二本胡适的传记了,其实初步了解胡先生,倒是胡适之评传的信息量更大一些。这本书的亮点绝对是笔者对胡适口述里事件的点评。可见什么伟人都有局限性,以后自己为人看事也学着谦逊些,且不要尽信权威了。
  •     在大山里读书多有感觉的
  •     看得太过瘾啦~~快乐的阅读感觉 ~
  •     胡适先生一直让学生面对时事保持冷静防止被别人利用。可是如果自己家都沦陷了,你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吗?那肯定是无良心之人。胡先生的自由主义观念太超前了,我想过几年中国一定还会兴起胡适热,讲民主、争自由。 胡先生一生相随江冬秀,这一点甚是欣赏。
  •     1.五四运动后,陈独秀便去了上海,不再与我们这些老友相见,《新青年》从此成了共产党的宣传刊物2.新文化运动后,转头整理国故乃是建设之举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唐德刚是这句话的最佳注解4.当称呼从适之先生变成胡适先生,您作何感想,是喜自己文化改良有成还是哀自己毁灭礼仪有罪
  •     注释和正文同样重要
  •     注释甚至比正文还要多一下些,有很多知识点,不过只是泛读了一下
  •     胡先生有趣,唐先生更有趣。
  •     唐德刚的注释实在精彩。
  •     见识了
  •     时光不可逆转,心心相通
  •     正文和注释相得益彰
  •     未完。 假民主便远不如真独裁之能福国利民
  •     初步了解了胡适之先生。钦佩他的眼界、学识和思想。权当了解胡适之的入口。
  •     唐德刚为胡适的口述加的注脚不仅仅交代背景,而且有时候铺展开来比胡适的口述部分更长,而且东拉西扯,十分有趣。比如从胡适的“治学有方”四字能扯到自己大二时的论文《中国郡县起源考》;从呼市的白话文运动扯到自己小学时“喔喔喔”、“叮当叮”的朗读声……结果就是注脚比正文变得更好看……
  •     唐真幽默~ 胡真真实~
  •     大师厉害,大师的爹更厉害。安徽文化需要了解了解。
  •     了解胡适的一个重要窗口。唐德刚的译注和胡适的口述一样精彩,不可不读!
  •     比胡适口述更精彩的是唐德刚极赋批判性的评论。
  •     注释比正文还多,德刚就是这么风骚。。主要以胡总的留美经历为主,后半段更是突出政治话题。。本人对政治不再感冒,则更提不起兴致。。胡总所倡导的要在“不疑处见疑”,被德刚反打一耙。。我干咳两声,哎,疑的过多也会神经衰弱。。读死书和死读书,都是病。。
  •     唐教授的注释很精彩,加分不少。
  •     我都读得错乱了,总是分不清哪里是胡适说话,哪里是唐德刚说话。这样的叙述最大的好处在于有助辩证看问题,胡适刚说了一段马上被徒弟反驳了回去,而读者也会带着自己的看法参与其中,不至偏听偏信
  •     中规中矩,无甚特色。
  •     真有意思
  •     不曾改变
  •     很有意思,注释几乎跟原文一样长,而且与其说是注释,不如说是唐德刚对老师胡适观点的解构,但是丝毫不代表学生就冒犯老师了。
  •     唐注尤精彩!
  •     虽名为适之之口述,然内容乃是两代人,两“层”知识分子(胡是为尝民疾的精英知识分子,而唐相对更了解下层)之间的对话。精妙之处是德刚敬重却不迷信胡适之,秉持史学家的态度,评价入微得体。实为当代史学家所不及也!(现在史学工作者研究某人常常都有“翻案”之癖好,总认为自己研究的人牛逼烘烘云云)
  •     启发。柘锦借之。
  •     写的不错,简单也较真实。。。
  •     唐德刚注中写读书中大时泡茶馆的经历,很有意思。中央大学抗战内迁依附于重庆大学,重大内以前有一处四合院名“饶家院”,旧为茶馆汇聚之地,不知道是否即是唐先生与友人清谈之处?我读书时院落已拆,原址新建了30多层的主教,遗迹唯存一匾额,两石础而已。
  •     相较于胡适的夫子自述,唐德刚的注释显然更有趣
  •     空将爱恨人前说,不过年华笔底痴。
  •      家门口买到系列
  •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两年间对胡适有再认识,实在是开创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样貌。
  •     不知为何 胡适的文字反而不如唐德刚精彩
  •     唐先生的注更有趣啊~
  •     幼年受诸子百家思想,后赴美留学,重新认识宗教和美国的民主政治,受杜威的实证主义影响较深,回国后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重估一切价值。包括推广白话文,重新输入西方文化及研究方法,在思想史、宗教、考据学、训诂学等方面开风气之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