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229108756
作者:吕露
页数:520页

作者简介

作者历时两年,选取了33位中国文艺精英一一对话,其中包括朵鱼、芒克、冯唐、韩东、楚城、沈浩波、周云蓬、毛旭辉等。这些文艺精英,在中国大多有较高的影响力,出版和创作了很多出色的作品。作者抽取日常性的东西作为话题,试图让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变得松弛、自然。这些访谈内容不同于传统采访,不是那些枯燥无味的对媒体已经说了无数次的写作“理论”。这些系列访谈,问题自然,文字细腻,通过对话的形式,不仅记录下被访者的所思所想,也将被访者生活状态、创作状态一一呈现出来。

内容概要

吕露,90后,新锐女作家。作品发表于《小说界》、《诗歌月刊》、《汉诗》等全国报刊,已出版随笔集《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人物》、《人民网》、《长江商报》、《新生活》等媒体曾对其进行过专访。著名音乐人小柯评价她:“像一块蹦跳的石头,活力坚硬,在每一个落点留下痕迹……” 吕露创作之余,博览群书,求知若渴,面对世界,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现着当下90后青年的精神面貌,她的文字和思想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与影响。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吕录》在还没叫《吕录》时,黑姑娘吕露曾经让我帮助起一个书名,我帮她想了14个名字。因为喜欢诗歌,首先想的是,我要找最好的诗句,给黑姑娘做书名。而事实证明,漂亮或者富有警醒的诗句,人们或许喜闻乐见,但对于这一本关于33个人(好多受访人都是我喜欢的作家,诗人)的访谈,都不够接近。后来,黑姑娘告诉我:名字确定了,叫《吕录》。我惊讶书名的简单,却又准确。她应该在不到20岁就在做关于小说家、诗人、艺术家的访谈了,从一种稚气未脱,慢慢做到独当一面。我大概记得吕露在做阿乙的访谈时,问我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她会搜集,不局促在自己的疑问之中。我那时在读《寡人》,说:印象深刻的是阿乙提到爷爷和初恋。后来黑姑娘的确问了这个问题,我也读到了。吕露:你苦不苦?《寡人》里你多次提到爷爷,初恋,你说苦。阿乙:我正在努力将写作变成一件享受的事情。时过境迁,已经不苦了。我写作时喜欢戴耳机,歌声都是悲哀的,会影响笔端。有时诉苦也是宣泄。写作最终的意义还是呈现。呈现出一种相对客观的状态。所以我觉得黑姑娘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自己发问,也是在帮对事物、对世界有疑问的人发问。我不喜欢用夸大其词来赞扬这一种沟通,因为我常觉交流之困难,不敢问人。但一个人总是对很多事情有疑问。诗人聂鲁达有一本《疑问集》,有一句,我很喜欢:世上可有任何事物,比雨中静止的火车更忧伤?为此我想象比之更忧伤的是什么情境。并非是一定要得到一个答案,是人要依照那个疑问去寻找生命中得以延伸之物。在她第一本书《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刚刚出来时,我就说要期待黑姑娘的访谈录,还有她的诗集。如今《吕录》已出,我是不是该等待《吕露的诗,吕露的画》了呢?另外,我可能不会再帮你起书名了……(玩笑脸)
  •     《吕录》:一群自恋作家的个人呓语本书是吕露对33位中国当代作家(主要是诗人)的访谈录,访谈的内容涉及生活、人生观、阅读及写作等方面。本书于我的意义,外观大于内容。书的外表实在酷炫,精致的像一个纯黑色的盒子,这样的东西往往不够实用,读完一遍,就有些变形和散架了。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访谈录是呈现个人精神境界的很有效的方式。我始终相信大道至简,大道至朴,好的表达一定是通俗简洁,自然畅达的,绝不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本书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作家,多数人的表达方式很让我受不了,过于自恋,过于刻意。吕露的提问零碎矫情,不成系统,东打一棒,西踢一脚,这样的方式本不能算什么缺点,如果弄成轻松俏皮的八卦录。可是吕露追求着刻意的深刻,这就显得矫情和苍白。总是突兀的引用一段没有咀嚼透的他人的话语,总是矫情的抛出抑郁与自杀的话题,总是炫耀的将很简单的问题弄的玄虚造作,总是过分沉迷于自己狭窄的小天地。与吕露相同,书中的大多数作家也患了同样的自恋病。自恋是一种超然的忧伤,自恋病就成了虚伪的藻饰。文学需要跳出个人的天地,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奔跑。否则只能是圈子里的游戏,不会有什么出息。
  •     2013年吧,广州一个活动上,认识了吕露。年轻、漂亮、聪明、自信、有想法。除了写诗,她的一些基于文艺生活和形而上思考的“想法”也结集出版了。她这年龄写诗和有想法的姑娘其实也不少,相比之下,吕露显然“混”得有点风生水起。或是早熟那种?这确实让我惊叹。“混”过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势利国度,能“混”到这份上也不太容易。然后就是这些年的微博和微信。她热衷于谈萨冈,热衷于摘录现代派序列内那些“老师傅”们的言辞,热衷于敲打自己的小脑瓜子,也热衷于涂鸦画小人儿,然后接受点赞和各路示爱。总之,一个香喷喷的文艺美少女的形象跃然网上。我是她的粉丝。有段时间,我发现朋友圈总有点不对劲,但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后来吕露贴了张自拍,我才明白“不对劲”是因为该女很久没更新了——也不知道她干什么去了。就是这样,知道吕露整天到底干什么的人估计也不多,其踪迹也极少在朋友圈直播。在她访谈过我后,我曾也“反访”过她,她似乎对自己的真实生活不愿多谈。这在我看来也未必是蓄意制造神秘(看不出吕露在自我包装层面达到了这一步),而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吕露又出新书了。《吕录》,这个书名就透着自信和些许张狂。但又不讨厌,且和整个行为(吕露身为采访人和记录人的一系列访谈)严丝密缝。这或许只是“录”的部分,尤为重要的是“吕”的部分。是这样的,这个世界的访谈也得分类。一个傻逼提问人不仅会使整个访谈呈现傻逼的光泽,也会使受访人暴露傻逼的本性。此不足道。最常见的是那种媒体功用性访谈。吕露不是记者,也不是某个机构派来的,她就是一个自然人。她的提问毫无功用性。而在另一个层面,所有的受访人几乎都算是吕露本人比较感兴趣的朋友,所以她没必要纠缠于礼节性。她的方式就是单刀直入和直奔核心,从而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亦使受访人在答问中无处避让,尽量坦诚。这仅仅是一种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聊天方式罢了。前者(吕露)抛出一个球,然后把胳膊支在咖啡桌上托着腮,以便看清后者(受访人)如何接球以及接球的不同方式。“吕的部分”最为有趣的正在于此。我们不仅可以略窥受访者的经历、见识和思想,吕露这位姑娘的天真或老道、傻逼或敏锐、焦灼或笃定,以及判断力和审美能力等等也一一获得呈现。与其说你通过吕露的访谈粗浅了解了诸多受访者,不如说最后给你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吕露本人。她“利用”了这些受访对象,给自己来了张颇为精准的青春肖像。我想提请注意的是,本书可以理解青年吕露的一个艺术行为,而不仅仅是诸多人的访谈。文/曹寇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比较一般了
  •     喜欢于一爽的访谈
  •     面对真实的自己
  •     ★★☆装帧好于内容。
  •     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稀松平常无趣的谈话不叫访谈。
  •     访谈,有点不知所言。
  •     吕录:一群很有才的但是主流不认可的文人的集体亮相。装桢设计师急于表现某种很厉害得设计哏,使得这本书在设计上已经是失控了。1.吕露提问部分的字距要么挤压,要么扩大,显得乱糟糟的。2.这部分自重选择有些过了,在视觉灰度上几乎糊成一片。3.读完一遍,书身严重走样。4.采访名单部分选择得蚂蚁线撕掉部分得设计细节很容易造成撕破设计师想留得那一部分页面。我购买得这本就是撕破了。5.P38 倒数第七行第一句少一字“喜”。P80 正数第三行出现两个“河小竹:”。
  •     挺有趣的,作者漂亮
  •     对话录这种形式挺有意思的,旁听别人聊天的感觉。对话录允许有误解,有纰漏,有词不达意,有驴唇不对马嘴……问题和答案有意思,就是好对话录。
  •     形式
  •     不喜欢,好无聊
  •     冲着书的颜值购之 内容却也出奇意料的感人 虽然于我来说诗稍过矫情 但却是是一本好书 试着去探索自己、分裂自己、和自己搏斗 痛并成长着 我依旧向往未来 不离不弃
  •     不错,多数听过大名,部分读过作品比较喜欢,读起来轻松愉快,有些回答挺有意思的。西川的序写的挺好。
  •     喜欢这样子追究本质的细致访谈,能看到一个个标签后面真正的人。
  •     一本非常精致的访谈录。
  •     挺有意思。杨键去买安耳悠的耳塞喽,这东西时常拯救我。
  •     装帧其实一般、整体一般、但看着打发时间、
  •     就是太走马观花了,而且一大帮都是联邦走马的作者,感觉像一个陌生人在采访你周围的朋友
  •     这样子写书是不是太容易了些
  •     装帧设计有趣。
  •     装帧吸引了我。只看了冯唐周云蓬。
  •     还没见过她 始终见到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