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213073311
作者:[英] 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
页数:424+64(四色)页

八幅地图概要

1、《地理学指南》(公元150年左右)——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归纳了1000多年以来希腊关于已知世界大小、形状和范围的思考为地理学下了一个永恒的定义,即“通过绘制世界的全部已知部分及在广义上与它相关的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模仿”提及整个地球与人居世界的相对大小用一系列数学投影将球形的地球再现于平面之上2、《渴望周游世界者的娱乐》(1154年1月14-15日)——里夫·伊德里西中世纪地理学最伟大的著作之一,继托勒密《地理学》之后对人居世界最细腻的描述参考托勒密,从东到西分为七个经度气候带,地图以南为上将每个气候带又细分成10个部分,组合起来就成了有70个矩形区域组成的世界网格3、《世界地图》(约1300年)——赫里福德教区制图史上最重要的地图之一,近800年来保存完整的同类地图中最大的一幅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呈现十三世纪基督徒眼中的世界形象对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神学、宇宙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动物学和人种学信念的反思和再现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世界图像,图上的地点需要通过信仰而不是位置来理解4、《世界全图》(1507年)——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国会图书馆用1000万美金收购这幅地图,列出要点包括这幅地图“最早使用了‘亚美利加’这个名字,用来指称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的新大陆”根据瓦尔德泽米勒地图,佛罗伦萨商人和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在十五世纪末进行的西行航程,证实了欧洲人横跨大西洋的航海探险确实发现了世界的第四部分在与地图一同出版的书中,瓦尔德泽米勒和同事们没有直接断定这些西方地理新发现的性质,而是认为美洲不一定算是一片新大陆,而是“一座岛屿”,这个谨慎的限定表明,一旦未来的“新世界”旅行和发现让他们认为有必要修改原先的假设,他们就会这么做。这幅地图还是以托勒密的地图投影为基础,复制了这位希腊地理学家的诸多错误,并且依然遵守地心宇宙观,这种观念知道哥白尼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论》才会受到挑战。凡此种种,说明这幅地图并不具备什么充满挑战性的现代性观念5、《世界地图》(1529年)——第奥古·里贝罗《包含迄今所有发现的世界全图。陛下的宇宙学家第奥古·里贝罗制作于1529年。依据西班牙的天主教国王和葡萄牙的若昂国王1494年在托尔德西利亚斯的协定,分为两部分》明确摩鹿加群岛的所有权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两国首次承认了地球的整体尺寸。还将地图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凭它可以达成长期的政治和解6、《世界地图》(1569年)——杰拉杜斯·麦卡托麦卡托兼具宇宙学家、地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工具制作者和雕版师诸多身份,他不仅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地图投影法,还制作了第一部“地图集”麦卡托的《地图集》称得上是第一部现代地图集,为大多数后世的地图集确立了版式与编排顺序。7、《大地图集:布劳的宇宙学》(1662年)——约翰·布劳被称为“迄今出版过的最伟大也是最精美的地图集”,第一版就包含11卷,以拉丁文写就的正文有3368页,再加上21幅卷首插图,594幅地图。随后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版本这部地图集未必是当时最新的世界地图测量成果,但一定是最全面的,并且奠定了地图集的格式,使地图集成为传播世界和各地区的形状和规模等标准化地理信息的主要工具《大地图集》的成功并不有助于十七世纪末地理学的发展,反而产生了阻碍。它代表着从托勒密时代起就推动着制图师获取全球地理学知识的古代传统已经终结。布劳的出版物虽然规模宏大,却没有提供任何创造世界图像的新地理学方法,因为它只是在迎合购买地图的公众,这些人更感兴趣的是地图和地图集的装饰价值,而不是科学创新和地理精确度。8、《法国地图》(1793年)——卡西尼家族卡西尼和他的雕版师们建立起了一套制图的新语法,发展出了各种符号、象征和字体,将土地的地形转化成一种全新的制图学语言。地图没有什么装饰,没有涡卷边饰,没有目录或象征符号释义,没有无关的艺术修饰。一切都是标准化的,传达的信息确凿无疑:无论是何种地形,这个王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按照同样的原则进行制图和再现。从技术上来说,这幅法国全图一直没有完成。收归国有后,与测量工作及地图相关的一切资料都被转交给战争部。包括165幅已经完成的地图、11幅尚未刻板的地图,还有4幅已经测量完毕尚未绘制的布列塔尼地图。

七月二十日夏夜坐抽架上书得《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唏嘘

七月二十日夏夜坐抽架上书得《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唏嘘文/方木鱼1708年,康熙帝请西洋传教士历经十年实地测绘制成《皇舆全图》,又称《康熙皇舆全览图》,该图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当时蒙古准噶尔汗部尚未归属清朝,新疆一带未能详绘,直至乾隆帝时,才得以补全。这是中国第一幅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图,直至民国初年国内外各中国地图大多源出此图。略微有些遗憾的是,由英国人杰里•布罗顿所著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并未收录此图。当然,着眼于世界地图的地位来说,作为中国地图的《康熙皇舆全览图》自然是弱了一些。最初喜欢这本书,是它的跨学科风格,地里和历史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地里不是地图上一个一个的小圆圈或者小黑点,历史也不是史书里干巴巴的年代数字和拗口的人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和活生生的人有关,也唯其活生生的人才是这一切的缔造者。在关于本书的介绍文章中,有人这样说,地图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伟大历史时刻的缩影,是政治权力的强大手段。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虽说是世界史,还是习惯性地先从和中国有关的部分看起。第四章:帝国。《疆理图》,1402年,以及中国东北辽东半岛,1388年。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东亚,站在朝鲜的角度看明朝,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感受。高丽大将李成桂接到命令出征明朝,但李成桂与明交好,拒不出战,而且结束了统治长达500年的高丽王朝,并建立了接下来统治长达500年的朝鲜王朝。《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简称《疆理图》,一幅于1402年在朝鲜制作的世界地图。地图由两幅早期的中国地图混编而成,分别是李泽民于1330年的声教广被图和清浚1370年的混一疆理图。难得的是图上是中文篆额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十字。书中引了陆游的一句诗,没错,就是那个“细雨骑驴入剑门”,除了乾隆帝外,写了全中国最多诗歌的诗人。原句用了并不为汉语所惯用的写作方式说:著名的诗人陆游(1125-1210年)在十二世纪末期的诗歌中悲叹道: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我翻出那首原诗,其全貌是这样的:《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泣然》宋 陆游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想到如今南中国海的局势,以及那句被人喊俗了的“犯我强汉,虽远必诛”,不免唏嘘。只能忍不住叹一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们是最后一代迷路的人吗?

如今,从城中交通到环球旅行,手机以及地图软件都已成随身标配。东欧小巷、北美公路、甚或世界第一复杂的日本地铁系统,电子地图都会用手把手地给你指路。“鉴于线上地图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准确指出我们的位置,我们将成为知道迷路是什么意思的最后一代人。”地图必不可少,地图的更新与时俱进,但要说地图的历史,又有多少人清楚?地图从无到有,世界从古到今,两相映照。伦敦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的布罗顿教授就以“地图”和“历史”这两个关键词构建出了巨作《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早在公元前380年,柏拉图就在《斐多篇》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信念:灵魂死后上升时就能俯瞰球形的世界,恰恰是两千年后人类在太空看到的景象!包括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波希多尼、斯特拉波……诸多先哲都为地理学贡献了一份力。其后,公元150年,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历山大港完成了《天文学大成》和《地理学指南》,归纳了千年来希腊人对已知世界大小、形状和范围的思考。虽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静止的,但他完成了迄今为止将地球投影到平面上的最有持久影响力的尝试,开创了“根据已知的数学原理就能绘制已知世界”的制图学。经纬线,两极,赤道,回归线。一千八百年前的托勒密地图已具备的这些元素,沿用至今。地图和地球仪,多半被认为是地理学上的用具,但它们并非只为地理学所用,解读其背后的观念和动机,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才能领会每一幅地图所蕴含的科学、政治、宗教等重大变革,亦即“地图中的世界史”。1154年西西里国王的纯银盘地图以南为上,融汇三百年历史的阿拉伯地理学、基督教徒的旅行笔记、伊斯兰制图学。1282年赫里福德绘制的《世界地图》以东为上,是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世界图像,需要通过信仰、而非位置去理解图上的地点,展现了雄心勃勃的基督教新世界理念。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地图都以北为上,这一点不同就足以引出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东方佛教、儒教的诸多异同。被誉为“中国的托勒密”的裴秀在晋朝就确立了制图六体,在网格、标准的比例尺、几何和数学计算距离、标高和曲率等方面,和同时代西方人不相上下,但更注重考证:他的地图不依据实地测量,而基于文献。这也提供了另一个有趣的视角:地图不仅仅是对空间的描述,还蕴含着时间线索,其内在的叙事更耐人寻味。赫里福德的地图讲的是从创世纪到救赎的基督教义;宋朝的《禹迹图》和《华夷图》是将神话地理与金朝入侵前的理想地理融为一体;1402年朝鲜以《疆理图》的形式表达对当时世上最伟大的帝国的态度:占据大半画面的并非朝鲜版图,而是中国,用的也是包括风水在内的中国制图法。地图对历史的展现能力,在美洲被发现后达到了新高度。美国国会图书馆在1999年用1000万美元购买1507年的地图,仅仅因为那是有史以来第一份正式记录美洲大陆的地图。“亚美利加”这个名词得以保留,不是因为大家对于发现大陆的人是谁达成了统一意见,而是因为这是政治上最能被接受的术语。就像被誉为“美洲的出生证”的地图真假莫辨,美洲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历史在行进中不会留下统一而明确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探险家、制图师、印刷商和史学家相互矛盾的说法。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地图也迎来了实践的证实和证伪。日本学者宫崎正胜在《航海图的世界史》中提到,“冒险”本是阿拉伯语演变而来的航海用语,意思是“没有航海图的航海”。海上道路的开拓是壮阔惊险的人类史的重要部分,以麦哲伦来说,其不幸源于不准确的地图,其幸运又造福了以后的地图。波托兰海图,佛兰德海图,库克的海图……宫崎正胜专注于海图的历史,很像番外的参考书,和布罗顿教授关注世界地图发展史的新作一起看更有乐趣!十七世纪,葡萄牙发明了现代制图术的科学工艺,荷兰人将其产业化。装载于胡桃木箱中的整套奢华《大地图集》就是豪门贵族最青睐的礼品,那是印刷业的巴洛克式的巅峰之作,当时出版规模最大的书籍之一,也是第一幅引入日心体系的世界地图,极具荷兰美学特征。美则美矣,却无建树,这些地图没有提供任何创造世界图像的新地理学方法,出版商和制图者仅仅是在迎合消费者,大众感兴趣的是这种产品的装饰价值,而非科学创新和地理的精确度。布罗顿特别指出:它代表着“从托勒密时代就推动制图者获取全球地理学知识的古代传统已告终结”。绘图越来越精准,投影法多至五十余种,地图类型也变得多样,领土和边界之争也就越来越复杂。从政治上操控地图,比从地理学上制造地图,显得更为紧迫。十九世纪,法国卡西尼三世以量化精神开启国土勘测计划。二战时期,制图操控达到空前可悲的程度,政治化倾向愈加明显,沦为政治宣传工具。这也势必带来反弹,1973年,德国历史学家彼得斯公布他的投影法地图,宣称这份世界地图足以取代称霸四百年的麦卡托投影,“及其背后隐含的欧洲中心假设”。彼得斯将世界各地的平等摆在第一位,但专业人士不断攻击他的投影法有误。尺寸失真的地图,会比精神平等的地图更好吗? 自从巴比伦的无名作者第一次用黏土在泥板上绘制地图,至今已有三千年,人类一直梦想有一幅能被普遍接受的世界地图,然而,即便是谷歌地球的工程师都承认:建立统一的虚拟线上世界地图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直到今天,世界地图依然像是理想主义的幻象。

地图非疆域?

每一幅地图或是表现了人们对他们所处世界的态度,或是将全球历史中某些特定时刻的特定世界观具体化,常常是两者皆然。不论是早先的台湾问题还是现在的南海问题,大家一致的观点都是“一点都不能少”,早在2013年1月,国家地图出版社公布的《中华人们共和国全图》,以竖版形式展示了中国完整的版图,首次将南海诸岛与大陆以相同比例尺展示在地图中,更真实而直观的全景展示了我国的陆海疆域。这幅竖版地图的意义就在于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对南海以及南海岛礁归属和领海主权。这显然与阿尔弗雷德·科尔兹布斯基的那句著名的“地图非疆域”相悖。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地图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展示在平面或者球体上的实用工具。关于“地图”,目前公认最权威的定义出自《地图学史》即“地图是一种图像表达,帮助人们以空间方式理解人类世界中的事物、概念、状况、过程或事件。”简单地说地球就是关于地球的图像,是对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描绘和再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地图并非单纯的反映世界,更是对世界的一份提议,而这些提议都来源于特定文化中的流行假设和既有见解。杰里·布罗顿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中,清晰印证了这种观点。在《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一书中,作者从世界史上的不同文化和时刻中选取了12幅地图,并仔细研究它们的创作过程,探讨它们如何解决制作者面对的各种问题,从感知和抽象化到比例尺、视角、方位和投影法。看完后,读者会被作者详实罗列史料的功底所震撼,无论是从地图学本身的发展,那些发现史和发展史以及与制图学相关的数学原理和几何投影,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制图师和他们背后的利益驱动,作者都如数家珍而又信手捏来侃侃而谈,有陈述,有分析,有解读,有看法。这些解读和看法全部汇聚于12幅世界地图所对应的12章节中的标题。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作者的编排顺序,12幅世界地图从主题和时间上全部都是一个顺序发展,既能看到时间的发展印记也能看到与之相对应的地图学在发展变化的人类现实世界中的变革。以下是我对本书中所选取的12幅世界地图以及章节主题的书摘笔记:1、科学——托勒密《地理学指南》,约公元150年托勒密洒下一张用抽象的几何学和天文学永恒定理以及对经纬度的测量定义的网,罩住了整个世界。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让后世所有的人们在地球上“看见了”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几何线条(两极、赤道和回归线),仿佛它们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人为投射在地球表面的几何学投影。2、交流——伊德里西《渴望周游世界者的娱乐》,1154年《娱乐》代表了第一次有人认真尝试将希腊、拉丁、阿拉伯学术三大地中海传统,汇集在一部对已知世界的概述中。3、信仰——赫里福德《世界地图》,约1300年它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呈现十三世纪基督教徒眼中的世界形象。 伊德里西对这座城市(耶路撒冷)进行的多层次神学地理描述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基督教观点。4、帝国——《疆理图》,1402年《疆理图》由朝鲜对自身的自然和政治环境的感知塑造而成,是朝鲜以地图的形式对一个世界最伟大的古典帝国的回应。5、发现——马丁·瓦尔德雷泽《世界全图》,1507年尽管《世界全图》制作精美,倾注了学者多年的心力,但我们很可能永远都无法确定的知道它是否真的该被称为“第一幅”确切描绘并命名美洲的地图。6、全球主义——第奥古·里贝罗《世界地图》,1529年这幅地图是平面的,但它的概念却是全球性的。7、宽容——杰拉杜斯·麦卡托《世界地图》,1569年他的1569年世界地图使用了他如今最著名的投影法,但这是由一连串外力合在一起所决定的,这使他认为宇宙学这门学术学科可以对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提供一种更宽容、和谐的愿景。8、金钱——约翰·布劳《大地图集》,1662年过去像麦卡托这样的制图师试图对世界在宇宙中的位置提出独特的视像,而布劳只是堆积更多的材料来展现世界的多样性,背后的动力来自市场,而非渴望确立一种对世界的独特理解。9、国家——卡西尼家族《法国地图》,1793年如果说,语言和时间的变化“使人们‘想象’国家成为可能”,那么地图既然可以改变人们对空间和视觉的感知,就有可能将国家视觉化。···地图的拥有者可以对一个地形空间及其居民产生认同。结果,国家开始经历漫长且往往痛苦的过程,发展出一种行政上的稳定性和地理现实,有助于激发国民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依赖和政治忠诚。10、地缘政治——哈尔福德·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表面上,麦金德声称他的政治地理学是基于维护和平的愿望。事实上,他预言了永无休止的军事冲突和国家战争,因为在它的全球棋盘上,每一个棋子都在互相争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它还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不断在暗中或公开对全球几乎每个大洲都进行军事干预。11、平等——彼得斯投影法,1973年彼得斯坚称自己的地图使用了他所谓的“等积”投影,根据国家和大陆的尺寸和面积,精确地保持了“正确”的尺寸。因此,它矫正了彼得斯在麦卡托的投影中看到的欧洲中心偏见,“平等”对待地球上的所有国家。12、信息——谷歌地球,2012年这家公司总喜欢说,鉴于它的线上地图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准确指出我们的位置,我们将成为知道迷路是什么意思的最后一代人。我们可能也是知道由各种不同的个人、国家和组织绘制出来的地图是什么样子的最后一代人。我们正站在一种全新的地理学边缘,而这种地理学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冒着被一种单一使命驱使的风险:通过垄断可量化的信息积累财务利润。作者在本书结语中也说了,自己所选取的这12幅地图无论具有什么形状和尺寸,它们的一个共有特征就是每幅地图都接受有一个外在世界存在的事实。我想关于本书的最核心主题或者说未来制图学的发展。用作者的一句话来描述可能再恰当不过了:世界一直在变,地图也是。

地图乾坤

从小我就很喜欢地图。小时候跟着父母出去旅游,每到一个景点,我都会缠着老爸帮我弄一份景区导览图,然后会对着那些精美印刷的小地图研究好久。而后来学习各种学科,我也更喜欢配合图示来理解内容,甚至历史学,我总觉得没有示意图的历史只剩下的干巴巴的文字,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地图吸引我不仅仅是因为花花绿绿的文字更加有趣,我的空间想象能力(具象想象能力)也比抽象想象能力更好,看着地图,我能够将抽象的事物转变成熟悉的图形然后准确记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因为视觉进化明显比其他感官的进化更加强大,所以人类处理图形的能力也比处理其他信息的能力要更强。所以,不仅仅是我,大多数人都喜欢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而大大小小的地图则充分代表了这种认知特点。原书以前看地图,一直以为地图是绝对客观和准确的,地图的不完整仅仅来自于我们探索的不完整,但英国史学家杰里·布罗顿的这本《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数学家早就证明,我们无法将球形地球表面整个投影到二维平面而不进行任何的扭曲,那么绘制地图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投影方式(扭曲方式)则会产生观感完全不同的地图。对于学过基础几何学的人而言,这样的理论很容易理解,但布罗顿更深一步,阐释了我们绘制地图不仅仅受到投影方式的影响,也受到了技术、能力、宗教、政治、经济等种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任何一副地图都不是完全客观的,全都包含着地图制作者的主观意图,而且,由于地图如此密切地和人文的各个领域相联系,地图受到的各种影响也从某个侧面反映着人类的历史。布罗顿选择了十二幅地图来讲述全新视角下的历史,从古希腊托勒密的“人居世界”地图一直到谷歌地球,纵贯历史,又横跨世界,尺幅之间,展现了在地图的尺幅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根据十二幅地图,这本书分成了十二个章节,分别为“科学”“交流”“信仰”“帝国”“发现”“全球主义”“宽容”“金钱”“国家”“地缘政治”“平等”“信息”。从这些标题可以大致看出作者想要探讨的主题,一个标题就是一种因素,左右着当时的制图匠对世界地图的描绘。从古希腊到古代伊斯兰、十三世纪欧洲再到中世纪东亚,不同民族绘制的世界地图都显得简陋而幼稚,对于自己熟悉的世界还能掌握个大概,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世界则或者夸张变形或者付诸阙如,而各个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和信仰体系也在各自的地图中体现得漓淋尽致:古希腊的学者钟情于点和线的思辨,穆斯林学者遵守着《古兰经》的教义,基督徒将圣经里的地理和历史作为真实,而中国的地图则包含天圆地方、风水五行等观念。就像我们的科学和文化一样,这个时代的人类在努力寻找自己在地球乃至宇宙中的位置,信仰和传统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一环,甚至比经验知识更加重要,地图则成了最直观的宗教教材,成为了宗教经典和文化传统的直观表现。而中世纪以降,随着人类地理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多的了解了我们居住的地球,海上航路的开辟让我们对大洲的轮廓有了越来越细致的描绘,此时的地图,从德国的《世界全图》到卡斯蒂利亚的地图再到法国卡西尼家族的《法国地图》,政治和经济对于地图的影响开始体验。人类的地图变得越来越细致,但是如何投影地球,又要在地图上展示什么,则成为了不同制图匠体现自己政治经济诉求的历史教科书。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要争夺全球航海霸权,对摩鹿加群岛的争夺是地图上的政治斗争;阿姆斯特丹在十七世纪成为自由经济港,制图匠之间的斗争将传统地图制作变成了一门生意;而法国人对于国家地图的测绘以及传统民众对于地图的认知,也体现了法国大革命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重新认知。而到了近现代,全球化发展让地图带上了更加复杂的意味,地缘政治分析图抛弃了传统地图的地理标识,却代表了一个高层面的政治对抗;而上个世纪人们对于地图视角的争论,也反映了完全不同的政治诉求——欧洲中心还是关注第三世界,关注环境还是关注政治。而到了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通过谷歌地球再现一个充满海量信息的地球摹本,却也隐含着信息时代我们对互联网的隐忧。看似简单的世界地图当中居然包含如此多的信息,实在让人大开眼界,而布罗顿除了发掘出地图背后的精彩历史之外,也想要告诉我们:“从来不曾存在精确的世界地图这种东西,将来也不会有。”因为地图是我们主观意识的一种投射,背后都有某种意识和诉求,随着时代的变化,世界地图必将不断变化。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既然地图可以作为人类文明的某种见证,那么如今的地图和将来的地图也将继续默默记录人类的历史。回过头来说,我曾经痴迷的旅游导览图,还有现在的地铁图,百度地图,也都是某种形式的地图,在布罗顿眼里,这些地图大概也能看出不一样的内容,但如今的地图毕竟是实用工具之一,你可以继续使用这些地图而不必过于计较这些背后的含义。

一本制图艺术的历史书°

——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文/蓦烟如雪“一幅好的地图真是价值连城,让人像是从另一个世界观看自己的世界。”这句话源自十七世纪的画家萨缪尔,然而,地图能看世界吗?地图等于世界吗?我对这个问题一直充满了疑惑,在看到这本《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后,我有不同的答案。自1881年伊拉克的考古学家霍姆兹德•拉萨姆在巴比伦古城西帕尔的废墟中发现了2500年前的楔形文字泥板后,这块在十九世纪末才被破译的泥板,成了迄今为止,已知发现最早的第一幅世界地图。那块泥板在外圈用阿卡德语标记了“盐海”“山脉”“运河”“沼泽”“巴比伦”……甚至有了距离的标识和异域动物的图标,这不仅仅是一幅地球表面的地图,更是巴比伦政权的世界观,还有代表人类居住在世界的表现。“看到全世界的大小被重新呈现在一块仅有12厘米长、8厘米宽的泥板上,一定令人充满敬畏,甚至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世界,泥板告诉我们,巴比伦就是世界。”一块泥板,呈现了力量和权势,在古时候,疆域、领土都是权利的象征,不仅仅被统治的上方把控,更被宗教赋予了神秘色彩,就像鼎、玉玺、诏书……一样,它所诠释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面貌,还有更深层的意义。我犹记得在看《康熙大帝》中,玄烨率军北征,平定准格尔的一幕,他面朝那幅大清地图的震撼感,让我历历在目,地图给制造者和拥有者带来不可思议的权力,虽然说巴比伦世界地图是现在最早的绘制的已知世界地图,但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公元前3万年左右,那时候人民就已经用象征性比较强的标记,去标识那些我们难以解读的抽象画,比简单的可能是房屋、山川、牲口……而难的可能就是神话、宇宙、圣迹……所以在现今的考古学家比以往的前辈们更为谨慎,他们不会随意用“地图”这个词去指代这些早期的石刻艺术,因为“为史前石刻艺术划定明确的产生时间就像界定婴儿最早何时学会将自己和周围环境空间区分开一样,是徒劳无功的。”所以,他们从绘图上升到绘制地图,在不同的国家,关是“地图”这个词,就出现过300多个不尽相同的定义,而这本《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没有老套的按照时间走向去划分历史,既不是制图史,也不是地图的历史,它是一本通过十二幅世界地图讲述世界史的著作。书中插页的十二幅世界地图均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且不同国家的制图师之手。这本书很鲜明的诠释了一幅地图并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有可能是收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所影响,比如在第二章交流上,鲁杰罗庇护伊德里西,伊德里西就在《娱乐》的序言中,描述了国王委托给他的这项任务,就是对政治地理进行探索,他希望能了解他的领土细节,能知道边界和陆上及海上路线,甚至是气候带等等,从这些要求来说,这就是地图的雏形,而这个初衷,并非是伊德里西的原始愿望,而是权力的推波助澜,所以通过这本书能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可以窥视到制图师所处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讲述制图师所处时代时,说对一个王朝的衰落而言,这个时代对制图师才是最好的,比如制作了《地理学指南》的托勒密,比如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为何这么说呢?政权化的衰落,可以为作品提供有力的条件,甚至为地理学和制图术打下根基,只有让政权跌入谷底,对其地理的描述才会成为可能。《娱乐》中就明显放大了鲁杰罗领地在世界地图上的尺寸。被称为“珍珠中珍珠”的西西里,比地中海的其他岛屿都大,其统治者被誉为拥有“华美的王权和尊贵的君权”。说来着是政治需要造成的结果,但这也是“皇帝的新装”。故这里的每一幅地图都蕴含着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按书里来说,这段图像的背后,就是呈现着人类长久以来的渴望,就是将地球完美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难以达成的梦想。所以在作者的解读中,地图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历史进程和精神的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不过,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许多生僻性的词汇,让我难以理解,比如“艺格敷词”“斯弗拉吉徳斯”“鲁莽地诉诸武力”等,不过看到这本世界的变迁史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尤其是作者布罗顿对社会、政治、宗教的捕捉能力,他更为形象的诠释了不一样的地图。

用地图述说历史

很多女生都自嘲自己是“超级路痴”,除了大型商场里面那里有好看的衣服好喝的奶茶可以立即找到以外。其他地方总是一脸的茫然。即便是现在手机上有最先进的智能地图,大多也只是摆设。科学家们为她们开脱道:自原始时代,男性和女性承担的责任不同:男性负责野外狩猎,女性负责采集蔬果,因此,对于男性来说,方向和路线的精确把握属于基本生存技能,但对于女性则不是。那么,从古至今,人们是怎么辨别方向和路线,到达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呢?《12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把古往今来的地图故事浓缩成了一本厚厚的书,品上去如同一本espresso一样,香醇中透着厚重。最古老的世界地图——巴比伦世界地图方向,为什么地图上北下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都可以背出地图方向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如果被问及为什么上北下南,怕是大多数成年人也答不上来了,最多解释为“约定俗成”而已。这本《12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展示给我们世界历史中各个版本的世界地图是如何选择方向的。穆斯林伊德里西的《娱乐》是一份类似于山海经一样描述当时地中海世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交流的地图,最早的一份手抄副本出自1300年。这份地图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以南方为上。 历史上,基督教的很多地图把东方尊为新生和生命的方向,而把西方代表死亡和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面对的方向,把北方当做邪恶和魔鬼影响力的象征,所以,在十五世纪前,几乎所有基督教世界地图一律以东方为上。 我们中国之所以以北为上,通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南方为中国广大平原带来温暖和风,是皇帝俯视子民的方向,因此臣子望向皇帝的时候,总是面朝北方,这也是皇帝宝座坐北朝南的由来。另一种解释道因为在词源上,北和背同义,因为皇帝的总是背北朝南,所以一切地图也以北为上。发现,当地图遇到地理大发现听过一个笑话说有人问植物学家: 在野外如果学生问您一个您不认识的植物叫什么的话,您怎么回答呢? 植物学家回答: 在野外的时候我总是走在最前面,把我不认识的植物统统踩死……在人类制作地图的历史上,当小船儿发现一片陌生而又广饶的陆地,又在地图上找不到记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地图上已有的某个地名,最为著名的就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了。当欧洲勇敢的水手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发现那片全新大陆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翻看圣经也找不到任何端倪。大航海破坏了自古希腊时代托勒密世界的图像,众所周知,哥伦布从不认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而佛罗伦萨航海家亚美利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大陆,却被地理学家认为是“一座岛屿”。 对于地理大发现的航海时代,地理学家们对于航海家或冒险家们口中描述的那些新地点或者新世界的发现,总是持谨慎甚至怀疑态度,因为这些发现不仅仅挑战了自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继承来的知识基础,甚至动摇了圣经的权威——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为什么圣经上没有涉及到新大陆和生活在新大陆上的人们?因此,那个时代的地图创作者们往往试图把新信息融入到古代地理学家关于世界的模型之中,因此他们总是把新发现的地方标注为已知的地区名称,比如把古巴标记成日本,把巴西标记成中国,或者干脆叫美洲土著为“印第安”(印度)等等。从这一段让人嘀笑皆非的关于地区名称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旧势力或者说陈旧观点给人们心智带来的禁锢和影响,从而反射出那个时代地理学家的勇敢和坚持,因为不断的发现新的地区和岛屿,不断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最终的结局毋庸置疑——人们承认了新大陆的存在,并把它纳入到已知的世界全图中来,这比电脑游戏中探索阴影可要复杂多了!投影:当三维的地球化作二维的平面十二幅地图,从最为古老的石板到最先进的谷歌地球,每一幅地图都打着当时时代的烙印,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身处的这个星球(世界),这十二幅地图,全都呈现了当时的人们对这个地球上物理世界的洞察,同时也是反应了制图者的世界观和理念。最为妙不可言的,反而是古代的那些地图,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用点代表城市、用锯齿状图形代表山脉,把三维的高山大河放在平面的纸张、布帛或者石头上的。 从古希腊的托勒密开始,古代的人们就不断基于自己的观察去测量自己赖以生存的大地,其古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结合天文学观察和实践的知识计算地球周长,竟然和地球实际周长相差无几——那可是一个人们生存半径不过几百里、相信神造万物的古代!随后的地理学家们不断的用当时的知识和经验去试图更加精确的描绘世界,一直到现在的谷歌地图,整个误差基本已经到了米级,这个世界越发的显得更加真实了。除了某些争议地区的归属权问题以外,当今世界上,大概没有谁对地图的精确度有所争执,人们开始为其他事情争吵不休,比如书中提及的那些关于麦卡托以欧洲为中心投影世界地图,以及历史上那些离谱的争议纠纷,比如造成印度巴基斯坦上百人惨遭屠杀的拉德克利夫划分印度地图事件等等。其实,从指定地图本质目的上思考这些问题,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那些争议真的这么重要吗?1990年“旅行者”号探测器是从40亿英里(约64亿公里)之外拍摄了一张地球照片。照片中,地球仅是一个0.12个像素大小的圆点。面对广袤无垠的宇宙,这些纠纷,无疑是“触蛮之争”了。64亿公里外回望地球

地图指引历史之路

谷歌地图标榜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准确指出我们的位置,“我们将成为知道迷路是什么意思的最后一代人”。此语虽有言过其实之嫌,倒也有几分道理。电子地图大显神威,如今,人们很少需要问路,智能手机自会替我们安排。包括语音导航、沿途设施、乃至交通拥堵情况,我们对这份唾手可得的地图习以为常。时光若是倒退十年,我会抖出一份翻烂了的城区地图。当时颇为自得:原先找个新地址都要仰赖“老地皮”的经验,而只要按图索骥,随时可以觅得优化路线。更早之前的地图呢?还是交给英国历史学者杰里·布罗顿来讲述吧。《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如同一座地图历史的博物馆。不同时期地理学家的悉心描绘,折射出人类历史演变的图景。我们已然习惯了在生活中有地图指路,不承想,地图也能替我们指明历史之路。将书中主线的十二幅地图渐次排开,一目了然的是制图技术的进步。公元150年,托勒密尝试用数学方法估算地图经纬线。科技的发展推动地图测绘精益求精,到了航海时代,差之毫厘,就可能付出几船人的生命代价。接着是数十种投影方法争鸣一时,绘出的地图各有千秋,精密得简直是艺术品。还有印刷术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应用前景随之更加广阔。地图的秘密却鲜为人知。广到寰宇世界、细至公道人心,历史的线索密密埋入地图,个中玄机即是解读的钥匙。比如,地图的朝向有讲究吗?为何《奇观之书》以南为上、赫里福德的《世界地图》以东为上、《疆理图》以北为上?这其中隐含一地价值取向:伊斯兰教崇敬东方、中国古代以北为尊,而日落的西方象征黑暗和死亡,故鲜有以西为上的地图。再如对地图中心的确定、对某地的突出刻画、投影法则的取舍,往往暗藏帝国军事野心。制图者也不尽然是无欲无求的地理学发烧友。追随兴趣制图、奉旨制图、批量生产的贩图者,主导权的转变卒见古今一理的世俗规则。布罗顿说;“我们不能不依靠地图来了解世界,却又无法用地图完美地再现世界。”正因如此,人类对地图孜孜以求的热情从未消减。一方面,本能的野心驱使我们加快探索步伐,见识的积累、资源的攫取,似乎予人强大的底气;另一方面,制图手段局限性的取舍,又令制图者的机心无处遁形,落笔皆成真实,地图不会说谎。当下未尽完美的地图会成为后世解读今日历史的入口。就我们用得顺风顺水的电子地图而言,它对个人隐私的威胁以及服务商从中牟利的行为也常遭诟病。布洛顿对此持乐观态度,与之提供的便利相比,缺陷不足挂齿,或许还要比前面十一幅地图从容坦率得多。当然,这第十二幅地图不会是最后一幅,它会在历史上留痕。幸运的是,生逢其时的我们不仅是地图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某种意义上,我们在探索历史也在书写历史。——丙申年读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从老地图中读懂世界史

地图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简单却又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因为每个人都使用过地图,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作用,须臾不可或缺。说复杂,因为地图不是对地面情况的真实描写,它有一套自己的语言,比如为什么“上北下南”,为什么要采用“比例尺”,数学家高斯早就证明过,圆形的地球不可能在平面上被真实地描绘出来,所以一定要有所取舍,关键看你选择怎样的角度——中国地图以中国为中心,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被挤到边上,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哪里;而美国地图以美国为中心,则日本被甩到边缘,很多美国人觉得中国遥远而神秘,多少与美国地图不同的画法有关。地图语言其实是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它体现着人类的观念,又会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观念。从旧地图的角度梳理观念史的变迁,确是一个有趣的视角。从书中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很早便意识到地球是圆形,考虑到它没有向下坠落,便有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想法,这些认识融入到西亚与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而古代中国人更倾向于认为“天圆地方”,因为在广袤的大陆上,地平线是平直的,而航海民族会发现,海平线是弧形的。然而,正是因为生活在大陆上,感受着寒冷北风和南方的温暖,中国古人将地图上方定位为北,所以中国古地图看上去更现代,而西亚和欧洲古地图的方向却正好相反。在技术手段有限的时代,人们不知该怎样绘制未知领域的地图,只能根据自己的观念展开想象,而不同文明画出来的地图形象完全不同。欧洲中世纪地图的周边会画满众神,以示那是神仙的管界,而古代中国人的地图则毫不客气地将中国画得巨大无比,虽然绘图者似乎也知道有西亚、欧洲、非洲等,却总觉得那些都是“小地方”,最有趣的是一幅朝鲜地图,虽然把自己画得比日本大一倍,以表示朝鲜才是小中华的盟主,却把中国画得异常大,而西亚、欧洲等几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补白。虽然充满想象,地图照样改变了世界史。哥伦布正是因为看了一张不准确的地图才决定远航的,绘制者根据神话传说,坚称从大西洋往西可以到达印度,加上哥伦布算错了距离,结果他意外地发现了美洲,而美洲发现让当时的欧洲人深感困惑——这些人也是上帝造出来的么?为何《圣经》上从没提起过?现代世界由此迈出第一步。如果哥伦布当年选择不上当,历史会不会改变呢?好在历史无法假设,但不能不说,地图有独特的欺骗性,大多数人坚信它是真的,可事实并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一个时代地理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幸亏,那张图遇上了哥伦布,而哥伦布也遇上了那张图。一切始于好运气,这或者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地图史与世界史

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世界史大部头趣味故事集,尽管年前这段时间非常忙碌,我依然把它作为2017读书计划中的第一本书,许愿年前读完,我也终于踩点读完了,但它跟想象中的不一样,这近乎是一本世界史与地图学发展关系的学术论文集了,所幸确实很有趣。我们希望地图的存在能够呈现我们所在的世界,既是存在感的需求,也是安全感的保障,基于它是为人所需要的,在再现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主观上的扭曲,信仰、政治、军事、经济、环境都可以从旁影响它的真实,但地图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对历史和当下意识形态的展示,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渗透,都是可观的,我们离不开地图,世界也离不开地图。

画出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史的巨轮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推动它的前进,有很多时间的节点,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大事件,类似世界大战,政权的交替,宗教的传播,科技的进步等等。按照这样的方法把人类发展的进程用不同的时间点来标注而形成的历史学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一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写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作者将人类发展史分为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以及人类的融合统一。认知革命把人跟动物真正的区分开来,在这之前,人类是与其他动物是共同生活的。而当人类群居在一起,圈地种植农作物来养活自己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四处觅食的原始生活,就进入了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带来生活的稳定之后,科学文化经济得到急速地发展,才让人类在各个方面开始融合统一起来,有了现在的全球化。类似这样的历史书是最普遍的。以时间为轴,将历史进程区分为不同的阶段,再通过不同的阶段来论述。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通过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说历史。今天想说的这本《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里,作者的角度就很不一般。作者选取了十二幅来自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由制图者深受当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信仰等的影响而绘制出来的地图。根据这幅地图的绘制过程,窥视当时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普遍的认知而言,地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工具。我们很少会去想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图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在的样子的。但其实地图上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例如现在的地图绘制方式大致上航空摄影测图和地面数字测图两大类。后者又可细分为传统模拟法测图、全站仪草图模式、镜站遥控测图模式(全站仪加掌上电脑一次成图)、GPS测图模式。通过精确的测量,我们可以画出下面这样的地图。而人类的已知第一幅地图却是这样的这是出土自巴比伦的黏土板世界地图,以几何图形来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上面的这幅地图应该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现代地图,它利用现代经纬网制图方式制作,被称作《康熙皇舆全览图》。顾名思义,这幅地图制作于康熙年间,由西方传教士加上当时的官员一起,利用了天文观测,经纬度三角测量法等方法绘制而成。《康熙皇舆全览图》是当时最详细的中国地图,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后来的大部分地图都是以此图发展而来的。而这幅地图的出现也是深受当时社会发展进程,当权者,天文学等因素的影响。总所周知,千古一帝康熙是历代帝王里对科学,西方文化最感兴趣的一位,他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颇有著述。例如当时白晋这样学识渊博的传教士就深受康熙的喜爱。这些传教士将这些新兴的科学文化知识传进中国,再加上有皇帝的支持,大大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这样的大环境下,才最终绘制出了《康熙皇舆全览图》。只可惜康熙对西方科学文化再感兴趣,也仅仅是作为兴趣,并未大势推行和学习,自认为世界第一帝国的无尚骄傲感,最终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代价,康熙如果知道在他子孙手里,这幅地图里的土地被列强侵占,强行割地,变得四分五裂,会不会气得从皇陵里跳出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亚洲而言,我们这个帝国确实是当时雄霸一方的存在。这种民族骄傲感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在这本《十二幅地图的世界史》的第四章<帝国>讲述是一幅由朝鲜人权近领导的天文学团队绘制而成的《疆理图》。这是东亚现存最早的地图。制作于十五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比我们的《康熙皇舆全览图》早了两百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与朝鲜李成桂的渊源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有大量的叙述。当时朝鲜这个国号也是朱元璋赐的,朝鲜当时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深受中国的影响,这幅《疆理图》也是以中国为中心而绘制的。当时的中国对于朝鲜来说,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在《十二幅地图的世界史》的这一章节里,由这幅《疆理图》展开的对于当时中国和朝鲜的各方面发展以及如何在地图上表现出来都做了大篇的说明,读来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除了这一幅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地图之外,另外的十一幅地图对于我来说是趣味十足的,包含大量的地理知识,欧洲史,宗教史,科学史,经济史。就好像有人在你面前展开一幅地图,娓娓道来这幅地图的过去未来和现在。对于每一个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这是了解世界发展的一个全新角度。

小镇青年必备,你有么?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作为一名出身于小镇的青年,这两幅地图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整整十年。八岁那年,父母把老屋的格局重新改造一遍,空出了一整面白墙。面对着这面白墙,父亲说“空着也不好看,挂张地图吧。”于是,上面两张地图就出现在了我的家里。我一直怀疑父亲是不是骨子里是不是个文艺青年,要不在那个年月,谁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两张地图呢?母亲对此则不置可否,反正,这两张地图也不耽误她在墙根下腌酸菜。地图来了,最高兴的人不是爸爸,而是我。因为我之前只在书上看到过北京、上海、欧洲、日本。至于它们到底在哪我则毫无所知,那时的我就连省城都没去过几次,上面那些地方就好像在天边一样。有了这两幅地图就不一样了。在中国地图上,我拿着手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从我家小镇到省城有半个巴掌,从省城到北京要两个巴掌。我心里估算着:从家里坐车去省城要12个小时,那坐车从省城到北京就是要48个小时,那也就是说,我从家里去北京要在车上整整待上60个小时。一想到这,我就觉得我这辈子是不是也没机会去北京了,为此,还难过了许久。当然,我也非常喜欢世界地图,欧洲花花绿绿的一片小国家,国境线笔直纵横的非洲,阿拉伯国土上斑斑点点的沙漠,还有在地图上看着都非常远的南美洲,当时的我可从来没有想过有出国的可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想象着世界上其他人都在什么地方做着什么事,是不是一样为学习烦恼,是不是也会发呆,是不是也要和我的父母一样赚钱养家。想得出神,就经常看地图都能看上好久。过了几年到外地上学,高考后去了很远的地方读书,觉得这个世界是很大,可是也没有去不到的地方了。回家的少,家里的两幅地图也看的少了,我也不会在地图前胡思乱想,我知道地图上的人们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有一些好玩,有一些无趣。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两幅地图就撤掉了,换上了一大张壁画。我也只是问了一次,便也没再多问。琐碎的生活已经把这两张地图从我的心里抹掉了。生活充满了了平庸和平凡,却也经常会给人来一点小惊喜。比如偶然间看到的这本书《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是杰里 布罗顿,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领土交易:现代早期世界的地图绘制》、《文艺复兴简史》(已有汉译本)、《全球性角度:东西方之间的文艺复兴艺术》等,BBC著名纪录片《地图:权力 掠夺和占有》主讲人。这本《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书中从世界史上的不同文化和时刻中选取了12幅地图,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创作过程,探讨它们如何解决制作者面对的各种问题,从感知和抽象化到比例尺、视角、方位和投影法。这些制作者除了受地理、技术和数学方面的影响,还有同样多的个人、情感、宗教、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这每一幅地图都表现了人们对他们所处世界的态度。精美的插图和丰富的史料,让这本看上去就很厚重的书更加充实。《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那这十二幅地图中都讲述了世界上哪些历史呢?权力和国家疆理图很多人看过《康熙大帝》,还记得康熙皇帝站在《皇舆全览图》旁边的那一刻么?辽阔的大清帝国在地图上显现,从白山黑水到玉龙雪山,从天山到黄海,那是古代中国最后的辉煌,象征着大清朝在亚洲无可匹敌的霸主地位,无需任何文治武功的文章,只要这一幅地图就能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力量。而在《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一书中,《疆理图》和《卡西尼地图》也是如此。前者是朝鲜的李姓王朝通过地图找到了在中国势力范围的自我位置。后者则让法兰西子民看到了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甚至为之牺牲的国家形象,它提供给人们一个情感的依赖和政治忠诚对象。看到地图,即明白身在何处,家在何处,国在何处。宗教和信仰赫里福德的世界地图在历史上,宗教无论何时都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而这一点在地图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赫里福德所做《世界地图》,没有文字标题,而是用一幅视觉图像向观众呈现了基督教创世和救赎的场景。现代人很难理解,这是一幅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世界地图,图上的地点需要通过信仰而不是位置来理解。它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向信徒们展现上帝创世的奇迹;解释创世、救赎和最后审判的本质;描述世界的末日。它的精神内涵可以一直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而人类平凡的旅行家发现了新世界之后,宗教对地图的影响则慢慢衰落了下去。金钱和利益摩鹿加群岛地图《鹿鼎记》里描绘的满清关外宝藏让无数武林人士疯狂,而现实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藏宝图呢?我没有见过,也不好说没有。但地图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倒是真的。葡萄牙人发明了现代制图术的科学工艺,荷兰人将其变成了一项产业。荷兰人皮特鲁斯 普兰修斯的摩鹿加群岛地图上,世界的边缘被界定得非常清晰,各种值得开发的地区也都按照原料和市场进行了标注。在荷兰人的地图上,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被绘制成了地图,并且依据商业前景进行评估,这是一个由新的赚钱方法界定的新世界。荷兰人的《大地图集》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之作。无关政治,只是积累财富。这些历史都是书中传送的历史,很宏大,也很精彩。除了这些宏大的命题,在这些或精美或准确或夸张的地图上,我还看到的了人类永不止歇的好奇,从最早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世界只有巴比伦的一小点大,可是人类在准确地描绘了自身所处环境后,毫不吝啬地把瑰丽而荒诞的想象投射到那些未知之地。在古代,地图的边缘之处是所有人都未曾到过的地方,但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些地方充满了幻想。而哥伦布和麦哲伦一代代的航海家正是被这些幻想所激发,才能到达彼岸,发现未知的世界。为什么大航海时代如此令人激动,为什么谷歌地图的使用者如此之多,因为前者用无穷的想象给所有人一个梦幻般的远方,而后者用准确的图像给所有人一个踏实的现在。地图上只有两个部分,已知的此处和未知的他方。已知的此处给人以安心,就像小时候的我看中国地图总喜欢先找到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所有的远方都是从这里出发。而未知的他方则是给人以美丽的幻想,就像高晓松所说的“人生不知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那些远方的沙漠和草原,雪山和冰川,喧闹和奇异,不正是吸引着所有人奔向未来的动力么?直到看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家里不见的那两幅地图从来没有从我的记忆中抹去,它们一直在我的心里,而我只是故意忽略他们的呼唤。它们在十数年前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长大后我以为自己已经不在有好奇和期待,以为这扇门已经关闭。而这本书《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是一把从天而降的钥匙,又一次打开了通向未知的大门。我要去值得期待的未来,看看诗和远方的田野。

管中窥豹:一幅朝鲜地图引出中西文化差异

>**1、疆理图中的世界**我发现我还是不会写书评,总是比较喜欢某个兴趣点然后展开,至于全书的内容还是留给爱读的同学们去读吧。最近一直在读一本比较有意思的书:《12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本书主要是从12幅地图开始引出整个世界历史中制图史,然后根据制图的发展史牵出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其中第四章取名帝国,这章我看了之后突然就觉得有个挺有趣的点。帝国大概是全书中最为贴近我的一幅地图,因为帝国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帝国,那个时候是大明帝国。1388年高丽的都统使李成桂被命令攻打辽东半岛,可是李成桂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像是某些高丽棒子一样。李成桂倒是学了一回赵匡胤,班师回朝,自己做了皇帝,就是朝鲜了。朝鲜应该算不上帝国,但是朝鲜也有帝国的壮志雄心,居然也学着天朝上国,编撰了一幅地图。地图绘于丝绢之上,精美无比。这就是题目所指的朝鲜地图:《疆理图》。疆理图是朝鲜大臣历经千辛万苦完成的一幅世界地图。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如果不知道这是朝鲜画的,那么我肯定会以为这尼玛肯定是天朝地图啊!更有意思的是,朝鲜还是自己画的比实际大了一倍,把日本画小了一倍,可见与日本是世仇,与天朝是世交。这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朝鲜的政治倾向,1388年的东方,明朝成立20年,而朱元璋这精明的皇帝对朝鲜似乎并不感冒,甚至拒绝赐给朝鲜诰命印信,即等于不承认朝鲜的合法地位。于是朝鲜只能表现出更加的臣服,否则难以立足。后来的朝鲜的确是大明朝的好小弟,明朝也在危难之时抗日援朝。>**2、西方地图中的世界**《12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中第一幅地图:古巴比伦世界地图,上面是一段文字,下面是世界地图。在现在看来这简直是算不上地图,可是这是在公元前700年至500年的巴比伦人自己对世界的观察所刻画出来的。当时的世界就是以巴比伦为中心的一个圈,外围的同心圆是海洋,海洋之外的三角形是其他的地区,中间有巴比伦和幼发拉底河,甚至还有一些牛羊之类的动物。那时候的地图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以自己的某种视角来对无边的已知未知的世界进行某种秩序化和结构化的认知。通过对空间信息的处理理解整个世界。其实从中可以看出西方地图的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整体来说西方倾向于认为世界史圆形的,圆形中有河流或者海洋,然后是各个大陆。这就是西方地图中的所谓**T-O地图。**更为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西方的地图是以南方或者东方为上的地图,中国却是以北为上。原因是西方人认为北方是代表黑暗与邪恶,而中国则是皇帝朝南面对群臣,皇帝在北边。与朝鲜的地图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制图发展是随着西方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精确,更加的理论化。数学的广泛应用更是增加地图制图的准确。经度纬度的定位直到现在仍然是在使用。>**3、宗教信仰与九宫术数**这幅地图大概是本书个人认为最为奇葩的一幅,因为这幅地图展现了西方人的想象力,更为明显的是宗教想象力。“它是一幅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世界图像,地图上的地点主要通过信仰而不是位置来理解,按照圣经记录事件的发生事件前进要比地域空间的描绘更为重要。”信仰是西方历史不可避免的文化,本图则是最为集中的体现,地图的中心是圣地耶路撒冷,以东方为上,四周是列国,地图顶部是伊甸园,下方则是上帝让亚当夏娃到世间游荡的意思,图中上帝的左右两边是天堂与地狱。回到上文看看朝鲜地图,其实放大来看,朝鲜地图是有风水的影响。风水其实不知道算是什么,宗教肯定不是。风水学认为自然中有某种“气”,充盈在整个世界,山脉与河流,所以地图中的山脉与河流的颜色分别是绿色和蓝色,所谓“元气融结,山川限带”。>**4、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美国国会图书馆花了1000万美元购买了这幅地图,这幅被称为美洲出生证的地图。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此筹款很久才买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方从那时候一直就在开拓整个世界的版图,美洲是欧洲人发现并打开了美洲的大门。这就很像是魔兽争霸或者星际争霸的地图一样,没有踏上那块土地之前都是一片黑暗,踏上之后就打开了那片黑暗之地。而我发现中国很少有地图留存下来。这是我看中国历史一个比较困惑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一幅当时的地图作为插图,都是后来人自己画的。>**读完《12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整本书,看完所有的地图,我突然发现其实接近现代的地图其实制作起来并不简单,需要数学、几何学等知识为基础,然后用想象力去构造整个世界的轮廓,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小视野。这是一个急需精致的技术活儿。反观中国的历史,留下来的是文字史料居多,而文字史料又会有很多的主观性。这或许是中西文化最大的差异吧?**

地图,历史的承载

以十二幅地图为引子,从希腊到荷兰到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沿着时间和空间的纵深,作者将人类文明娓娓道来。地图与文明的关系,就如同树叶与大树,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产生出地图这一产物,用于对宇宙的探索描绘,有助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人用pinax指代我们所说的“地图”,后来被拉丁语mappa取代,十六世纪,map出现在英语中,地图的历史久远,除开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至今仍在不断完善的投影法,比例尺等技术问题,它的真实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主观影响。政治、宗教,这些文明史上的重要角色,不容置疑地也在地理学上添上了浓重墨彩的一笔。一幅地图,一群简明符号和文字的集合,饱含着制图人的文化底蕴和既有见解,还有他们背后深深的历史长流。书中十二章分别以“科学”“交流”“信仰”“帝国”“发现”“全球主义”“宽容”“金钱”“国家”“地缘政治”“平等”“信息”为关键词,讲述了从古至今这十二个区域地图的来源,附有彩图56张,内容详实。从古代哲人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从早期地图上的长方形、斗篷型投影方式到后来的二瓣心形、椭圆形投影方式便可看出天文和地理学科的不断进步;从中国制图的以北为上、伊德里西《娱乐》中制图的以南为上、到基督教制图的以东为上,便能体现出各个宗教的信仰对地图潜移默化的影响;至于君主总希望自己的疆域能显得更大更重要,那自是不必说,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即使当代的谷歌地图可以用卫星拍到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比苏格拉底梦中预言的十二面皮子做成的球要精细上亿倍,但每个地图都仍然要接受无法将地球完整地绘制在平面上的事实,人类在进步,技术在不断完善,地图是一个随着文明成长而变化的历史物件,它载着成千上万的故事,在时光长河中慢慢徜徉。

地图改变历史,历史改变地图。

这本书一开篇就直中我的路子:"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这句话一下就把我之所以喜欢看地图的原因总结出来了。制图师代表的不仅仅是他本人,而是整个时代。这个时代大家追求的东西,大家最需要了解的东西,都会在地图中表现出来。其实我平时看世界地图并不多,我偏爱的是微观的历史地理研究,一座山,一个聚落,一座小城。这种比例尺的地图要求细节尽可能的清晰,人们通过地图才能尽可能的了解方向和位置。而世界地图则正好相反,在世界地图比例尺下几乎没有人能用它分辨方向和位置,因此世界地图表现的更多的是世界观,是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它最能反映一个时代对世界的理解。本书根据时间分为引言和十二个章节,从两千六百年前的第一幅世界地图到现在的谷歌地球,每一章都有一个标题,言简意赅的概括出这个时代的风尚,这是我觉得最棒的地方。随便一翻,就看到惊心动魄的地方。1947年,一个英国人来到印度,在没有做过考察的情况下凭着过时的宗教分布图在地图上强行划分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地图上的一条线,就导致了一千多万人离开自己的家乡,颠沛流离,还导致了克什米尔的战乱,被地图左右的历史在这里充分的体现出来。唯一可惜的是,本书的文字和地图是分开展示的,因此没法随时对比文章和地图,必须看一段文字再翻到地图看。而且地图因为篇幅限制很多细节没法展示。不过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有地图的纸质书籍的局限,希望以后能将地图和文本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记一次与历史的“0距离”接触

以“地图”作为描绘历史更迭的线索,实在不能再恰当。历史的发展总与我们对环境的认知和互动形影不离,发展和变化伴随着对已知世界轮廓的不断修正日臻完善,像布罗顿自己所述,“地理学和年代学是历史的双眼”,借由地图实现时间和空间在视觉上的统一,将历史发展通过肉眼可识别的视觉信息的变化直观形象的呈现。各个章节的叙述相对独立但遵循着时间脉络,将人类从古至今在茫茫宇宙中孤独的“上下求索”的经历、发现与改变在一幅幅地图的变化中进行演绎。对于派系繁多的哲学理论、眼花缭乱的宗教冲突、高深莫测的政治斗争,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在情感上与这些冰冷严肃的“男性”话题天然绝缘。然而对待本书却让我暂时放下了这种自我设限。古希腊建立的科学精神与秩序、宗教统治与改革的矛盾纷争、新大陆的发现对世界的震动、麦哲伦在全球贸易背景下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形成、预言了无休止的冲突和战争的地缘政治……完全没有印象中老生常谈式的刻板,即使是并不十分热衷这类话题的人,也能在其中找到发现“新大陆”的乐趣。读罢每章末一节带有哲学意味的品评,再回头看章首庄严凝练的标题,似乎重新理解了看上去再普通不过几个字眼的质地和重量。读书的过程十分愉快,整本书不乏作者模拟当事人心理的有趣视角和让人欲罢不能的冷幽默,带着西方人独特的俏皮的小情绪与无伤大雅的牢骚,让这部历史书充满勃勃的生机与灵动。以地理的视角解读世界和历史的尝试从开头托勒密的时代崭露头角,在此后的11个章节中一发不可收拾。从托勒密时代洒下了一张“用抽象的天文学、几何学定理和对经纬度测量的网,向杂乱无章的外在世界施以几何学秩序”开始,每一幅地图(不论在它们的时代获得怎样无尚的推崇与荣誉,抑或如伊德里西一样被彻底抛弃)都用当时的科学与记号再现了塑造那些传奇地图的时代们的模样。站在今时今日的地球上,对历史的分析和想象本就难逃作者本身所怀立场与偏见的摆布,尽管有些章节听上去略显夸张,却给我们在今天以“后见之明”的视角还原历史中种种微妙的关联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探讨无数地图的制作者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后知后觉”的影响。布罗顿像一个孜孜不倦的侦探,细致耐心的挖掘深埋于历史晦暗不明、纠缠交错、混沌难辨进程中的真实,尽管“在任何一幅世界地图诞生的历史时刻,我们发现的不是关于根源的不可动摇的证据,而是不同的故事、地图和传统在争鸣”。然而还原真实在这里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历史中那些令人着迷的意外与巧合,美妙的思考与发现,无时不展现出的冲突和妥协,统统没有一丝保留的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从“博学之士将天文学、星相学和宇宙学的神秘智慧融入他们制作的地图中”的时代,到发展出繁复庞杂的科学分支的今天,历史学、地理学、宇宙学再也不是听上去充满学究气的古板名词,不铺陈说教、不装腔作势,不是封闭单一、高不可及、仅供瞻仰的“科学”,不是放置在蒙尘书架上古董,而是流动绵延的,动听而亲切,包含着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伟大的思考和实践。历史从未像现在这样离我那么近,而我所身处的今天的世界,挂在从未也不会止息的滚滚车轮上,也终将成为未来世界眼中的样子。如果说制作一部“包罗万象、事无巨细的值得信任的地图(集)”终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就像将多元、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一些列永恒的真理一样),那么在线上地图无孔不入的今天,作为“可能知道迷路是什么含义的最后一代人”,快乐的接受这个“不完备”,或许可以遥想一下未来《?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以图为心

林亦霖就似书的扉页上写的那样,这本书将地图和历史相融合,历史里有地图,地图中有历史:人们在发展的历程中绘下了地图,后世可以见证;人们在展望的前景中丰富了地图,未来可以想象。书的印制很精美,拿在手中的感觉颇有分量;内页的彩色地图透着油墨的清香。在看书之前,我曾不止一次想过作者究竟会选择哪些地图,为什么会选择那些地图。当看完书,这些疑虑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感叹。地图在专业课上反复被提及,想作为一个好的战略学家,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最初的地图是作为知己而存在的,以自己为一个发散点,去一点点向周围扩散。制作地图成为一门科学,化为人类交流的工具,传播人类精神的信仰;不少时候,地图也会成为帝国版图的一种象征,推动人类对于陌生领域的发现;全球化的浪潮中地图是必不可少的,国力的此消彼长促进地缘政治的发展,而时代的发展,则让地图变得信息化。可以想象的出未来的地图会更立体,三维技术和感官技术的发展,可以让世界出现在眼前。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幅地图。1402年的《疆域图》颇为让我震撼。但不说它的历史价值,就从其艳丽的色泽,精细的勾勒,作为珍藏的艺术品也不为过;当时因为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洋意识觉醒地尚晚,所以呈现在眼前的这幅地图大多以陆地为主。虽然不一定每寸标注的那么精准——毕竟缺乏有力的测量器材,但是标注非常精细,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中国最早的地图莫过是有关疆域的,自秦朝的“车同轨,书同文”开始,国家的疆域便由国家统一去测量,便于知己,知己后利于统治。正如作者给这幅地图的评价:帝国。明王朝迁都京城,开始统治。这幅由中国邻国——朝鲜做出的图,深深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影响力。读懂这幅图,就要对中国的历史有所理解。唐朝形成的东亚文化圈,周边国家自觉不自觉均受影响。这幅图,描绘着中国的不同疆域;在东北部,也凸显自己的位置。朝鲜绘此图,借鉴中国的绘图风格,便于交流与沟通;同时,在东亚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强大东方帝国的面前,新生的国家与之交往,共同发展,构筑和谐邻邦关系。地缘政治的发展使地图和人文仅仅联系在了一起,一个优秀的绘图者总会与时代保持一致的步调。麦金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根据当时的时事,将地图和英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对英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做了细致的研究,并且讲不同帝国的兴衰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时的地图不仅仅是地图,知己之后,还要知彼,帝国的纷纷扩张,争夺有限的空间资源;虽然他将地图与权术结合起来在现在看来有些局限,但在当时是很大的进步。地图的人文价值得到了重视,在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瓜分世界后,他的理论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更为甚者,通过史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研究,推测未来的走向;他将中心放在了亚洲,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并非在此,但他从纯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出亚洲的重要性。在现在看来,的确有些道理;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西亚的问题冲突不断,民族问题不断加剧——俄美都在此有国家利益,有理由去信,他做出的地缘政治对后世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亚洲是21世纪的必争之地,谁影响了亚洲,谁将成为下个世纪的主宰。这样看来,麦金德的确开辟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不仅仅满足经济诉求的时代,一个国家开始制定长远规划来维系自己力量的时代,一个国家更加主动谋求自己国际位置的时代。要说,最让我意外的,就是谷歌地球。很多年前,家里没电脑,就去亲戚家上网,浏览Geogle Earth。那时网很慢,要刷屏半天,但当那颗地球出现在屏幕上,依然能想到当时的心跳。蓝色的海洋,绿色的陆地,在那小小的地球上交错着——那就是我们的家。现在,这幅动态的地图带来了新的变革。那些尘封在纸上的记载,那些平面的纵横交错,现在变得立体,变得直观,你只需要点下鼠标,便可纵览全球。孙猴子的一个筋斗才十万八千里,而你几秒钟就可以从北京浏览到纽约,实景地图的发展,你可以清晰知道那些街道的样子,可以感受人群的涌动。随着VR技术的发展,可以想象出,未来的你可以坐在家里看到日本的樱花,可以舞动巴西的桑巴,可以听到亚马逊森林的鸟鸣,可以感到大兴安岭飘落的雪花。这幅地图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信息共享的大门,你我都置身于门中。一点,是一人;一线,是一路;一面,是一国;地球,是一家。点汇成线,线聚成面,面合成体。曾经的区域,渐进的国家,后来的世界,现在的全球。时代在变,地图在变,十二幅地图中不变的是那颗心——那颗为绘出地图跃动的心,以图为心!

“十二块皮子包裹的球”

在《裴洞篇》中,苏格拉底曾想象自己升入空中俯瞰地球的场景——“据说它从上面看时好像一个由十二块皮子包裹的球,呈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们在这里看到的颜色只是它们的摹本,像画家所画的那样。”这本书的十二章地图来自人类历史各个时期,也呈现着各自迥异的色彩,有自中世纪的信仰之光,有自大航海时代的发现之旅,这十二张皮子将科学、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等主题包裹在我们星球的历史中,形成了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所说的那种“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值得庆幸的是,读至最后一张来自2012年的谷歌全球地图(Google Earth),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自身也处于这个场域之中,在这个信息爆炸远胜于之前所有世纪的时间点上,作者尝试着让遥远的历史与当下碰撞,使我们处于这个“转动的世界的静止点”中,寻找着我们曾经居于世界的位置,地图成为了作者所说的“历史之眼”,其绘制的过程也成为了有意识的记忆行为,历史在此刻赋予了地图以时间和意义,这些可爱的地图们也就和我们人类一些伟大的人物一样,“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就像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认为的那样,文明的特征往往取决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沿着这些地图的轨迹,从北非的亚历山大港(Alexandria)到远东的高丽王朝,诞生了多少文明。在最初托勒密的视野下的地图中,我们只能窥探到欧亚大陆、北非和印度洋等残缺的世界,但随着哥伦布发现了南北美洲和大西洋,麦哲伦环航后到18世纪库克船长时代前又发现了大洋洲和太平洋,地图的绘制逐渐将分割的陆地重新联系在了一起。我很喜欢作者这种用地图来串联文明史的尝试,然而这些历史又因跨度极大,产生了某种“非连续性的断裂”,虽然本人尚未掌握相关专业的完备知识,但我还是想稍微盘下思路,为后来的读者理一下本书大致的写作框架。引言(挑战读者——希望隐含的读者思考的问题):① 比例尺问题:关乎如何精确找到目的地② 视角问题:制图者将自身文化背景置于什么位置③ 方位问题:地图选取哪种基本方向定向④ 投影问题:如何将地球球面缩小到平面图像⑤ 制图者的身份认同:怎样诠释制图这门科学*以下为本人的三段划分,序号为章节数,冒号后为本章的主题古代地图(15世纪前):① 古希腊罗马地图——托勒密《地理学指南》:科学② 古伊斯兰世界地图——伊德里西《鲁杰罗之书》:交流③ 中世纪基督教地图——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信仰④ 东亚古地图——《疆理图》:帝国近代地图(16世纪~20世纪):⑤ 大航海时代的曙光——瓦尔德泽米勒《世界全图》:发现⑥ 大航海时代黄金期——里贝罗《世界地图》:全球主义⑦ 大航海时代的余晖——麦卡托《世界地图》:宽容⑧ 荷兰佛兰德学派——布劳《大地图集》:金钱⑨ 后大比例尺时代——卡西尼家族《法国地图》:国家⑩ 20世纪初地图——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地缘政治⑪ 20世纪末地图——彼得斯投影法:平等信息时代(20世纪中期至今):⑫ 信息时代地图——谷歌全球:信息(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清晰得发现,古代地图自巴比伦古地图开始有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近代只有几百年,而信息时代的地图距今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这和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相当吻合的)结语——《历史之眼》:面对赞助者、制作者、消费者和产生地图的世界相互竞争的利益,世界地图永远处于不间断的生成中,反映了特定文化中的见解,如赫里福德《世界地图》提出了一种基督教对创世的理解,《疆理图》描绘了世界图像将帝国强权放在正中心。地图为历史学家理解一种主流观念——宗教、政治、平等、宽容创造了条件。本文目前大致进度:████████████░░░░░░░░░░░░░░░░░░░░░░░░░░░░░░░░░░░░░░░░░░░░░] *以下为对章节的重述整理,有部分也许算剧透?可酌情一拉到底看完或点击右上角ww本书所讲的第一幅地图来自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本章首先根据科学这一主题回顾了古希腊依托于天文学和几何学的制图传统。从荷马史诗中的阿克琉斯之盾到希罗多德《历史》中关于“制图术是科学还是艺术”的疑问,再到埃拉托色尼和斯特拉波对地理学的贡献,当然这章的主角还是地图学之父——托勒密。人们经常会把这个名字误会成托勒密王朝的那位前埃及总督,大概也因为他的生平也知之甚少,我们所知的是托勒密是在亚历山大港的图书馆中完成了他的地图学著作。这座港口城市源于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就如同港口那座指引船队的灯塔一样,亚历山大港不仅成为了地中海贸易的中心港口,也是希腊化世界的学术中心。图1.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托勒密在地图学上的创举,是首次用投影法将球面再现于平面之上,我们可以发现地图上地中海的海岸线已经十分接近真实,而澳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不在其内。尽管因为资料有限缺乏事实依据而做不到十分精确,仍对后世制图者提出了挑战,包括麦卡托投影地图都是以他的地图为依据的。随着罗马帝国分裂后地中海世界的衰落,宗教性地图逐渐取代了托勒密地图,尤其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基督教的T-O型地图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地图中圣地耶路撒冷居于地图的中心,意即《圣经》所说“世界的肚脐”。伊甸园所在的东方处于最上,象征着新生。地球呈一个O型圆盘,被T型水流所分,之上为亚洲大陆,垂直线左右两侧下方分别为欧洲和非洲。赫里福德教堂中的《世界地图》(mappa mundi)便是中世纪时期最著名的一幅T-O型地图,这幅地图绘制于牛皮上,从中央向外延伸各种错综复杂的图像,充满了奇异的怪物。按照《圣经》的记载描述了创世、堕落、基督诞生、末日启示等宗教场景,这种神学地图的读图需要通过信仰来理解,而非通过位置查找地理学上俯瞰视角的世界图像。图2.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与T-O型地图不同的是,早期伊斯兰世界地图是以麦加为中心,以南为上方,如伊德里西的《渴望同游世界者的娱乐》(1154)中的地图。这幅地图的绘制是应西西里王鲁杰罗所指派的任务,明显放大过的领土也表现了统治者的野心。而当时的西西里和托勒密时代的亚历山大港一样处于不同文化的交汇处,伊德里西尝试着从希腊和伊斯兰世界不同的世界观来进行绘制,而对希罗多德关于“科学还是艺术”的疑问,他的回答是违背了托勒密时代的制图传统,而选择了艺术性的描述,包括了民族风俗、服饰、物产、城镇等人居世界的实况。图3.伊德里西《娱乐》中的世界地图在这三张西方古代地图之后,作者又将目光投射到了遥远的东方。那是当时最早的东亚地图,来自李成桂统治下高丽王朝的《疆理图》(1402)。这幅地图的政治目的是想从天命观出发使李氏王朝篡位合法化。该图以鲜艳的彩墨绘于屏风之上,明显受的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的影响,以北为上,大明帝国处于中心位置,朝鲜比实际面积大两倍,表面上是一幅世界地图,实际则表现了弱小的附庸国在强大的宗主国势力范围内如何找寻到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图4.《疆理图》作者从“中国的托勒密”裴秀开始,回顾了这一古老的帝国传统对东亚制图史的影响。与西方依靠旅行和经贸的实地测量不同,裴秀的研究更多的是依靠文献的理论归纳。他最大的贡献便是计里画方的“制图六体”,实际上奠定了古代网格法的制图标准,对距离、比例尺和方位都提出了要求,往后宋朝的《禹迹图》和明朝的《大明混一图》(在下记起曾在中国国家航海博物馆中见过此图,当时感觉是很震撼)都继承了裴秀的地理学理论。与西方不同宗教信仰的相互对立和传承不同,东亚的传统主要源于中国。天朝上国的自信往往使得中国古代的地图不对世界其他地方做过多的描述,这种对全球视野敏感度的欠缺也为“李约瑟问题”以及类似“为什么不是由中国人发现板块漂移学说”等疑问带来了思考。在文艺复兴时期,古登堡(Gutenberg)印刷术的出现使印刷地图取代了手绘地图。制图师在尽力保证精确的同时也开始要满足印刷媒介的要求,制图逐渐成为一个行业。瓦尔德泽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的《世界全图》(1507)便是这一时期首张具有代表性的地图。它以十二块精雕细琢的木刻板印刻而成,第一次以北方取代了东方为上,将东西半球分开,左边绘有象征古代制图术的托勒密,右边的韦斯普奇(Americus Vespucius)则是为了纪念他对“亚美利加(America)”的命名,此外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成就也被记录在了《世界全图》中。图5.瓦尔德泽米勒《世界全图》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已早为我们所熟知,迪亚士(Bartholmeu Dias)绕行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以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的故事就不在赘述,两大航海帝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忙得不亦乐乎,最终两国决定在西班牙的小城托尔德西利亚斯签订一个条约(1494),来决定地球上那些所谓的“无主之地”的归属。《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拟定了一条贯穿南北极的线,该线以西包括新发现的美洲归西班牙所有,该线以东包括整个非洲和印度洋则交由葡萄牙来统治。这种分割法在平面地图上看似直截了当,但是问题来了。如果葡萄牙继续往东方航行,西班牙进一步由新大陆向西方挺进,双方势必会在绕行一周后冤家路窄,而当时的基督教社会根本不愿相信和承认“地圆说”,这时两国各自接下来的尝试无疑将问题直接抛到了台面。我们先来看葡萄牙一方。在当时葡萄牙在远洋航行技术上并不占有优势,事实上王室自己也深知建立一支定期前往印度的船队是很危险的。但是达伽马船队绕行好望角直接往返于印度和里斯本的航行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这使得欧亚间的贸易不再需要通过缓慢容易造成货物变质的陆路进行了。而贸易的目的,就如同达伽马初次到达卡里卡特对当地统治者说的那样简单:香料。胡椒、豆蔻、肉桂、丁香。这种火辣刺激令人陶醉的调味品使欧洲原本乏味的食谱不再单调,据地球仪的发明者贝海姆(Martin Behaim)记载,香料在到达最后一个商人或消费者手中之前,经过了至少12次的暴利倒卖,在当时胡椒甚至可充当贵金属直接交易或保值,此外龙涏香、宝石和珍珠也是价值连城。于是,这一次的争端就在老对手争夺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Moluccas)中展开了。图6.摩鹿加群岛,即图中五角星表示出,玩过大航海的应该很熟悉西班牙方面,麦哲伦这次环航之旅的官方制图师,便是后来大放异彩的里贝罗(Diogo Ribeiro )。麦哲伦的计划是绕行到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Cape Horn),并且横渡太平洋到达摩鹿加群岛,以证实西班牙王室对葡萄牙是否越过条约边界的怀疑。麦哲伦为出航只准备了5艘船和280名船员,这是因为西班牙还无法确定摩鹿加群岛是否真的在条约中其统治的海域内。麦哲伦的环航所持续的时间及艰苦程度都要远胜于哥伦布、达伽马的航行以及日后德雷克(Francis Drake)的第二次环航,在经过了八个月的饥荒、海难和背叛的折磨后,麦哲伦在宿务岛卷入了当地的部落斗争中不幸去世,最终仅有一艘船舶及18人得以幸存,临时指挥官埃尔卡诺(Juan Sebastian de Elcano)在返航后描述了整个环球航行的经过,这令葡萄牙人大为恐慌,最终双方决定对条约继续协商。图7.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四次航行航线对比图在这第二次签订的《萨拉戈萨条约》(Treaty of Saragossa)诞生之前,原本默默无闻的里贝罗为西班牙贡献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那便是他制作的全新的《世界地图》(1529),然而戏剧性的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西班牙因为希望避免战争而做出了让步,放弃了摩鹿加群岛的所有权,当然这是后话了,但是这次争端和条约的签订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一份精确的世界地图是多么的重要。图8.里贝罗《世界地图》在大航海时代中,地理大发现主要依靠的是波特兰海图(portolan chart),然而这类海图更像是一份带图的航海日志,只借用了少量的投影法。在地中海内进行短距离航行时,航线扭曲造成的误差并不明显,但当船队进行跨洋航行时,沿着一个固定的磁极方向,曲率造成的误差往往会使航海者无法准确到达目的地。尤其是在麦哲伦环球航行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球是个球体,但制作地球仪只是在回避如何将球体投影到平面这一永恒难题,既不精确又不方便,而麦卡托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了挑战。麦卡托的挑战即怎样将地球球面上的一部分置于平面,从而用直线画出准确的航线。他将经线想象为橘子外皮的切片,然后将橘子皮片剥下并延展铺平为长方形,再把每一片首尾相连,这样整个外皮所形成的长方形就代表了地球的表面。麦卡托的投影法(mercator`sprojection)最终成为了近代地图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地图,被各种测量机构和海图制作人员广泛使用。这张地图几乎无遗漏得记录了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所有航行发现,世界已知的各个陆地都被纳入到了全球商业的网络中。图9.麦卡托投影的世界地图在17世纪的地图史上崛起了一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王国——荷兰,在当时荷兰制图师的初衷已与地理大发现时不同。当西葡两国的富商将钱投入到教堂的时候,荷兰的富商们更多的投钱给了制作地图集的印刷商和学者,地图成为了商业和政治的工具。布劳(John Blow)的《大地图集》(1662)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官方制图师,相对于麦卡托来说他可以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制图信息。这幅地图最初被绘制于阿姆斯特丹市民大厅的地板上,意在以全新的图景描绘世界的商贸往来,象征着文艺复兴的终结。图10.布劳《世界地图》布劳对17世纪地图制作的影响在当时荷兰画家的作品中便可见一斑。维梅尔(Johannes Vermeer)的《地理学家》就描绘了一个手持圆规,面向海图的地图制作人。从商业角度来看他的地图集无疑是成功的,全欧洲的富商和金融家们都选择它作为旅行的必备工具。但从地图学的发展来看,却没有在比例尺和投影法上提供任何创新方法,只是一味迎合买家对装饰价值的追求。作者也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人类在谋求财富和权力时,往往会导致我们当前进入发展瓶颈,如果继续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我们对自身时代的认知便会模糊不清。”图11.维梅尔的画作《地理学家》在剩下的四张地图中,18世纪卡西尼家族的《法国地图》(1793)是首次利用三角测量法进行系统测量的全国地图,20世纪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的《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以及彼得斯的投影法(1973)分别是对地缘政治学说的定义和对欧洲中心偏见的矫正,而谷歌地图则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本人对后四张近现代时期的地图兴趣不太大,加之时间也不早了写不完了,就偷个懒不一一介绍了。嗯不过估计也没什么人能读到这吧彡☆))д`)…….嘛收尾还是要收的。希望正在阅读本书的你在掰开这十二块皮子包裹的球后,能唤起一段关于地图的尘封的记忆,或是重新收获一段全新的美好记忆。我在这一周的细读中时常会陷入那种“记忆之场”中,想起儿时每次去老爸那间并不大的办公室,抬头沉醉于那张画了各种标记、相对房间反而显得很宽广的世界地图,以及办公桌上那本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地图集,我记得那会儿读书甚少,老爸办公室也没什么可玩的东西和其他有趣的书籍,我就这么每次都翻来覆去痴迷于那一张张地图,在有限的阅读能力下了解了诸如“巴布亚新几内亚”这种可能永远也不会去的地方……最后,如果看完这本书还想对地图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去围观下作者拍的BBC纪录片↓↓↓地图:权力、掠夺和占有 Maps: Power, Plunder and Possession (2010)

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

地图是危险之物,精度越高的地图越危险。这是因为,如果说古代那种线条变形、有时还加绘鬼怪的地图,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确认那不过是中世纪式想象的产物,那么现代高精度的地图却会让我们忘了那同样是我们对世界的抽象呈现,在下意识里就轻信那是对真实世界的精确再现,甚至就是世界本身。习惯了通过地图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人,不免会产生某种确定的预期——看到地图上弯曲的蓝线,人们自然地认为那里会有一条河,诸如此类。然而正如《寻路中国》中曾说的,现实的场景却往往千差万别,“《中国地图》上,一条细小的红线可能表示一条崭新的柏油路,但也可能就是一条土路,甚至是一条干枯的河床。通常的情形则是,道路正在翻修。”在二战中,坐在作战室里的军官们常常根据地图来确定作战的行军计划,但很多在地图上看着很近、只不过隔着一座山的战场,现实中也许意味着需要两三周才能穿越的艰苦行军。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图不如说是一种隐喻,“地图是世界”和“人是机器”一样,并不是对事实的叙述,而是一种观察和再现的方式。Jean Verdon在《中世纪的旅行》中早就说过:“世界地图所反映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它所反映的是这个真实世界的一种寓意。”不论哪个时代的地图,都是一些浓缩的抽象符号组成的:一个点代表一座城镇或村庄,一条线代表一条公路或河流、一块蓝色的面代表海洋。绘制地图的持续努力本身表明了一种冲动:真实地呈现这个世界,并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认知、把握、掌控世界。只不过这些符号在古代两河文明的泥版上可能是一些楔形符号、圆圈和三角形,而在现代则是根据投影比例原则和配色确定的点、线、面。这本身就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因而很难被具象思维的原始部落所理解。在非洲的多瓦悠人看来,地图是神奇之物,他们始终搞不清楚其原理,不明白为何来访的人类学家可以指得出村落位置,却说不出那边任何一个村民的名字。这再好不过地证明了“地图并非地域”这一断言,即人的经验世界与外在世界实体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在近现代历史上,地图是欧洲列强在瓜分世界时经常出现的一个背景元素,他们通过地图来把控自己从未去过的那块地方,在地图上划定边界,就这样决定了当地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如Edward Said曾说的那样,“你对帝国主义所知道的事情之一,就是土著没有地图,白人有地图。”因而在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都有许多看起来非常不自然的边界:那是完全笔直、不顾当地地形变化的直线,因为他们最早就是在地图上划下来的。在巴黎和会上,地图几乎就是一切,政治家们争吵着在地图上划线,确定这里应该划归哪一国、那里应该出现一个独立国家,有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的气氛:“一幅地图的价值等于千言万语。”赢得了地图绘制室的主动权,就相当于赢得了对重组空间这一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读读《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就知道地图从来都不只是地图而已,那实际上也是一部观念史。空间是有历史的。书中说得明白:“本书的十二幅地图各自呈现出对全世界实体空间的不同想像,亦即理念和信仰的产物。世界观造就了世界地图;但世界地图反过来定义其文化的世界观。这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共生魔法。”人们总是把地图展现为他们所了解或希望看到的那个“世界”,这既是能力的局限,也是想象和理解的局限:中世纪的人不可能画出美洲大陆,但却会在远方画上不存在的“约翰祭司王”的领地,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设想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虽然回头看古代的地图,总感觉它们在比例和尺度上有些扭曲和怪异,但那或许就是当时人所看到的空间,因为地图的地理想象(geographical imagination)总是隐藏着某些观念和思想。其实这种微妙的心理在现代又何尝不是:在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中国似乎位于世界中央;而在欧洲中心的地图上,用莲实重彦的话说,“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被挤到了地图的右角而且极端地变了形,仿佛是在世界的尽头簌簌发抖地相互靠在一起”。不仅如此,地图实际上永远都在操纵它试图要呈现的现实,让我们以为它代表了真实而多样化的感官经验世界。在《统计数字会撒谎》中就曾说,“扭曲统计数据的最巧妙方法是利用地图,充斥在地图上的变量,往往隐藏了事实、扭曲了关系。”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地图对现实的操纵最为隐蔽,人们更乐于相信他们就是事实。值得补充的是:地图不但呈现观念,还会塑造观念。19世纪穿越北美洲中部的拓荒者们深信那里存在一个干旱的“美洲大沙漠”,并在地图上明确标示出来,而这又让更多人确信那是事实,有些人甚至在出发前预先备好了骆驼——而那里其实却是一片肥沃的大平原。这也不仅是当时人的技术手段所限,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同样会被地图所塑造:姚大力先生曾指出,关于唐代的历史地图常让中国人下意识里觉得那是一个包举天下的强盛时代,然而那样一个盛唐的版图其实仅维持了几十年,而色块的统一也掩盖了唐代对一些边疆地区控制力的薄弱。同样地,虽然现实中索马里这个国家早已不存在,但在任何一张非洲地图上却都仍标着它的存在,这又促使我们继续认为它似乎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既然是观念,那就一定会有随之而来的批判,因为总有人认为那是对世界的错误呈现,体现的是某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就像中世纪欧洲人坚持将耶路撒冷置于地图的中心位置、中国人则惯于将中国放在世界地图中央,这都曾被人嘲讽为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意识。1973年,德国历史学家Arno Peters甚至根据自创的投影法公布了一种新创的世界地图,因为他坚信现在通行的麦卡托投影地图将欧洲置于正中央,“过度重视白人,同时扭曲了世界的图像,以裨益当时殖民地的主子”,他认为自己的等面积投影可以让各国得到“平等”。这激起了巨大的争议,在学界尤其引发了恐惧和蔑视,认为这是把地图过度政治化解读了。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难题在于:地球是个球形(或近似球形),当把它以平面呈现时,势必会出现某些扭曲(例如南极洲就显得远比实际面积大),因而在技术上没有一幅地图能真正“客观”而等比例地再现世界,它们全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与政治的产物,而个人绘制、使用地图也都是出于自己的象征和政治目的。也许唯一可能改变这种认知的是2005年上线的google地图:它的卫星照片看起来是对地表的直接呈现,甚至可以通过360度的旋转和鼠标移动来观看全景街区,这令人惊奇地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即虚拟影像与现实世界看起来如此接近,人们可以完全沉浸通过前者来了解和“接触”后者。那看起来似乎实现了博尔赫斯那个著名的梦想:地图变得同大地一样真切,只是这张图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拟的。实际上,观看三维立体的城市图时的感受非常接近于一个电子游戏的场景。只是在这里,所有地理图像都变成了可量化的、垄断性的信息,可以由此获取海量的数据并积累财富。此外,正如《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一书中所说的,“古代地图在抹杀细节中,呈现出世界的生动。现代地图在凸显细节中,抹杀了世界的生动。”在此,世界变成了信息化的二进制符号。不过,由于现实世界不仅复杂生动,而且对同一地方的主观感知因人而异,又时刻在变动之中,艾柯早就说过,即便是1:1绘制出来的地貌,也永远不可能完全正确,又或者说,在地图完成的那一刻,它就又发生了变化,居民们忙于修订地图还会大大加速地面上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论如何,即便这在技术上可行,在现实中也将意味着它不再是地图:因为地图本身就是一种通过简洁的抽象符号来掌握和认知世界的努力。真正需要领会的是这样一种意识:我们既需要通过地图来了解世界,又要意识到地图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再现世界。其实,何止地图如此,我们的语言不也是这样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吗?我们会用“法国梧桐”一词来抽象地概括和指认千差万别的法国梧桐树,更不必说表述现实和事件时难免夹杂主观意识,然而我们永远也无法废弃语言。*已刊“腾讯大家”专栏

地图之战 ! | MAPS WAR !

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 杰里·布罗顿,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领土交易:现代早期世界的地图绘制》、《文艺复兴简史》(已有汉译本)、《全球性角度:东西方之间的文艺复兴艺术》等,BBC著名纪录片《地图:权力 掠夺和占有》主讲人。其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向我们揭示了地图是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总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自从四万年前学会在岩石上绘制地标,人类就开始利用地图来理解处在特定环境中的自身,这些方式既关乎方位,也关乎存在。地图回答了人类的基本问题:我们在哪里?”无论何时有人使用在线 地图,他们应该永远记住,它是为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并不一定比过去的地图更优越:它只是拥有了一项不同的议程。无论地图拥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始终应该谨慎地使用它们。在过去五年里,关于地图,发生了 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地图被虚拟化并放到网络上,这标志着在一场平静而显著的革命中,传统纸质地图走向了衰落。如今,任何人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就可以随时使用大量在线地图来完成各种事,包括从制定假期计划到寻找最近的咖啡馆或披萨店等等。2012年9月苹果公司在其iOS6操作系统中内置自己的地图软件,正如这种不顾声誉地试图挑战Google的在线地图搜索业务主导地位的举动所显露的那样,地图是一笔巨大的生意。而灾难性的结果(伦敦帕丁顿火车站在地图上消失,霍尔辛基火车站则变成了一个公园)则展示了要制作一幅精确的地图有多么困难。随之而来的负面宣传也表明了,这场被科技记者与业内人士称为“地图之战”的竞争风险有多高,因为苹果、Google 、微软甚至亚马逊都试图在这个赚钱的市场上分一杯羹。谷歌地图,能具体清晰显示地图实况虽然地图已被搬到网上,但我们仍然认为它们主要是用来寻找路线的工具。它们提供了让我们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方法,并且是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短时间和最省花费。不管我们是拿着传统纸质地图走在乡间,还是借助智能手机里的电子地图,地图总能让我们从A点到达B点。但这只是它们在历史上的众多功能之一。自从四万年前学会在岩石上绘制地标,人类就开始利用地图来理解处在特定环境中的自身,这些方式既关乎方位,也关乎存在。地图回答了人类的基本问题:“我们在哪里? ”但是我们也应记住,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所有地图展现的空间都是选择性的。从来没有一幅地图能够准确复制出其描画的地方,因为一幅1:1的地图毫无用处,从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到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等众多作家都巳指出这一点。所有地图都必须做出决定,选择它们想要展示的内容,以及想要忽略的内容。对于一幅1500年前的纸质地图而言是如此,对于诸如Google地图之类的在线地图同样如此。《巴比伦世界地图》,公元前700-500年,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世界地图之一。---------------------------------------------------------------------地图的故事在两幅图像中展开,从起源一直发展至最近的、当代的在线时刻,这两幅图看起来甚至不那么像地图。它们之间相隔2500年。一幅用黏土制成,另一幅则是用像素绘制。前者是所谓的《巴比伦世界地图》(Babylonian World Map ),诞生于公元前700~500年,是目前巳知最早的关于整个世界的地图。它于1882年在伊拉克被发现,尽管其制作者与确切的功能仍然不为人知,但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数不多的、尚存于世的打量世界的方式之一:古巴比伦文明的视角。泥板上部三分之一包含了以楔形文字刻写的文本,而地图占据了余下的三分之二面积。世界呈现为一个扁平的圆盘,被一片环形“marratu”或者叫 “盐海”所包围,这是巴比伦人和早期希腊人共同拥有的一种信念。中间垂直的长方形代表幼发拉底河,叠加其上的长方形指示的是巴比伦,四周围绕着用圆圈、椭圆和曲线象征的城市和山脉。环绕地图边缘的三角形一一尽管许多巳 经看不出了——在泥板的楔形文中被描 述为处于巴比伦文明圈之外的蛮荒之地。第二幅图即“Google地球”的主页,如果仅仅按照下载次数来判断——目前估计超过了5亿次——是世界历史上最流行的地图。Google搜索引擎目前主导着它倾向于称之为“地理空间信息应用程序”(geo spatial applications )、由地理学信息结合电脑软件所构成的市场。2005年该公司推出“Google地球”,一款覆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应用程序,使得用户可以于1秒钟之内在外太空和自家画面之间极速切换。该程序将纸质地图的传统定义与用途向前推进了:它允许用户选择显示或隐藏政治边界,并在3D和流媒体格式下查看地形。Google判断,其三分之一的搜索用户有获得地理信息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加上其地图应用程序,“Google地球”据估计得到了超过半数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Google的应用程序带来了关于垄断和违反隐私法律的指控。尽管如此,它的确是一项非凡的技术。目前,它允许任何人利用互联网空前的访问途径获得地理空间信息,并且已经在各种各样进步的有关环境与政治的情境下为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所使用。Google创造了一种使用地图的个性化方式,允许它们一经使用便可丢弃,这是前所未有的,并且允诺了未来更多创新的出现,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进一步地从对地图 的传统认知中走出来,走得更远。就“地图” 一词的现代意义而言, 或许《巴比伦世界地图》和Google地球主页都显得有点图不对文:它们都缺少经纬网,或者是关于地形特征的标准符号。但它们确实有很多共通点。它们提供了一种从地球上方俯视全局的上帝视角。它们也试图将某种秩序加诸于这广阔的、感官上多样化的世界。没人能指望在一生当中同时踏足地球上的两个地方,但是一份地图,不管是泥板制成的还是像素绘制的,给了我们一种能将世界尽收眼底的幻觉。这两幅地图也都控制了我们的视觉中心:巴比伦地图的中心就是巴比伦,其边缘的一切都是危险的。Google地图则以你登录的任何地址为中心,而大部分人都会输入自家住址。所以从许多方面而言, 地图的方式是持久的:它们其实不太在乎怎么让你从A地到B地,而是更多地在回答所有关于存在的问题中特别棘手的那个:“我在哪?” 一个仅次于“我是谁?”的问题。介于巴比伦泥板地图和Google地球之间的是近三千年来的地图。第一次试图系统性地绘制整个地球的尝试,是基于希腊罗马式知识体系,这次尝试实际上发生得非常晚:公元150年,在亚历山大,古希腊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的统治时期巳进入尾声。它是以一本书的形态出现的,即克罗狄斯•托勒密 (Claudius Ptolemy )所撰写的《地理 学》( Geograph)。该书阐述了希腊人居住的世界,解释了如何绘制世界地图,并提供了一份地名录,收入了8000多个为希腊世界所知的地点。依据托勒密《地理学指南》制作的世界地图-------------------------------------------------------------托勒密与他的许多希腊思想家前辈一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他的焦点只在于那些为希腊人所笃信的居住区 域(theecumene)。他完全不相信人类居住的世界一直延伸到赤道以南。托勒密承认,任何试图在一块平面上绘制 整个球体的尝试都会造成变形并不得不作出妥协。他的解决之道是提供了两种将已知世界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他为 所有后世的世界地图制作者准备好了工具;但令人惊讶的是起初竟无人采用它们。托勒密的著作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几乎完全遗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在宗教驱动下产生的世界图像。早期伊斯兰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因为大部分皈依伊斯兰教的信徒社群居住在麦加北面,所以指引方向“朝上”。直接形成对比的是中世纪基督教地图(mappa mundi),以东为上,因为那是伊甸园的所在地,从圣经中创世故事开始的地方“朝下”或者说向西,穿过矗立在世界中心的耶路撒冷。不管所属宗教为何,这些地图唯一感兴趣的方向就是到达天堂。然而在此期间,其他文明尤其是宋代、明初的中国和朝鲜王朝,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地图,它们并不是那么紧密地受制于诸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树立的神学信仰。1136年刻绘的《禹迹图》石碑拓片(如今仍然屹立在西安博物馆的碑林中)是如此精确, 以致于伟大的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 )称之为“同一时代所有文明中最杰出的地图”。而比葡萄牙人开始探索非洲海岸早几十年之前,绘制于1402年的朝鲜《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已经勾勒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南部非洲以及地中海的轮廓,比任何欧洲地图制作者描述的东南亚可要好太多了。1136年刻绘于西安的《禹迹图》,有着令人惊讶的准确性------------------------------------------------------------------------15世纪欧洲地图绘制领域发生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托勒密《地理学》的重新发现。制图历史学家发现托勒密的地理学与这一时期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发现有所出入。托勒密对美洲毫无概念,他相信南部非洲和亚洲连成一体,而印度洋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或许更明显的一点是,他给出的地球周长数值少算了18%即将近10000公里。不过,托勒密的地理学虽然有错误,但它仍然促成了非凡的探险,并提供了一份地图模版,让水手们可以标绘出他们新的地理发现。现存的最早的地球仪是由马丁•贝海姆(Martin Behaim )制作的,他是一位德国商人 而非地理学家——整个15世纪80年代都在西非海岸沿线做生意。1492年回到家乡纽伦堡后,他制作了第一个为世人所知的地球仪。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那正是哥伦布决定命运的远航的同一年,而且就在后者启程之前。贝海姆的地球仪展示了当时葡萄 牙人环游非洲的路线( 1488年),但是你越是将它往东旋转,它受到托勒密的 影响就越大。从葡萄牙西海岸向西航行穿过大西洋到中国东海岸,这之间的经度间隔只有130度。而实际的距离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的一倍,即230度。贝海姆的测量与托勒密(弄错了的)算法保持一致,错误地显示了比实际情况短得多的向西航行到香料产地印尼摩鹿加群岛的航行距离。这就难怪哥伦布向西航行去寻找他心目中的中国时接受了托勒密的算法,也难怪麦哲伦1519年计划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时, 采取了基于贝海姆地球仪的测量方法。马丁·贝海姆和他的地球仪-------------------------------------------------------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归来改变了欧洲对地球的观念——对于全球化历史和地图扮演的角色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这一时期出现 的最重要的地图之一是迪奥戈•里贝罗 (Diogo Ribeiro ) 1529年绘制的的《环球航海图》(Universal chart),它是葡萄牙地图制作者里贝罗为了支持西班牙对摩鹿加群岛声称的所有权而制作的。这幅地图是对麦哲伦1519 ~ 1522 年首次环球航行的一次直接回应。它低估了从南美海岸到摩鹿加群岛之间134 度的经度差,将群岛放置在了西班牙半球上,和西班牙本土的经度差仅7½ 度。这是一件卓越的政治地理学作品,帮助西班牙巩固了对摩鹿加群岛的占有权,尽管现代地理学计算数值会表明他们错得离谱。里贝罗这类地图在政治和法律决策制定中被奉若神明,因为那些半写半画出来、既艺术化又带有科学性的玩意,使得统治者可以对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领土申张主权,谁让它们在地图上看起来触手可及呢。然而,一份标准化地图仍然毫无着落。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的地图制作者们创作出以东方、南方或北方为正上方的地图(西方极少被当成地图上的基本方位,因为那是日落之地,一向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它们的中心点则位于诸如希腊提洛岛(Delos)、耶路撒冷、里斯本和君士坦丁堡等地方。最终脱颖而出的是由佛莱芒学者杰拉德.墨卡托(Gerard Mercator )制作的地图。1569年他出版了如今著名的(或者说臭名昭著的)的投影地图。 这是一幅正形投影地图,这意味着它上面的每一点之间都保持着准确的角度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墨卡托以赤道为基准,纬度数向南北两极呈正比增大。这种方法制造了大量扭曲失真:南北两极延伸至无穷远,欧洲看起来有南美洲的两倍大,而实际上却只有后者的一半面积。但墨卡托明确承认这些 问题的存在。他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让航海家能绘制出一条笔直的航线贯穿地球,而又仍然能顾及地球表面的曲率。墨卡托投影极大的推动地理制图业的发展-------------------------------------------------------------------和大多数前现代的地图制作者一样,墨卡托将自己视为一个宇宙学家 (cosmographer ),一个宇宙学的学生,通过对天地的研究来定义宇宙。但是,由于哥白尼和伽里略关于太阳系的 “日心说”理论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获得普及,宇宙学有所衰退。因为学者们不愿意宣称自己有上帝般的能力可以来理解天地,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重大的宗教改革时期。随着地理学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幵始发展成为一 门独立学科,地图绘制业也重新定义自己为地图学(cartography),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geographer)卡 尔·里特(Karl Ritter )在1828年首先提出的。还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从数学上证明了曲面和平面之间无法进行等距投影:简单地说,地球仪永远不可能在不发生形状或角度变形的前提下以固定比例绘制到平面地图上。地图制作者巳经理解了墨卡托投影的局限之处,并试图改进它。 1800〜1899年间,估计有53种新的全 球地图投影法被开发出来,但是无一得到广泛认可。审视19世纪地图册中的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尽管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使用了墨卡托投影,但也有十几种不同的投影法得到了应用。如果说一幅统一的、标准的世界地图似乎不可能出现了,那么且看1891年 德国地貌学家(geomorphologist)阿 尔布雷希特•彭克(Albrecht Penck ) 想出的一个替代方案。他指出,世界地图没有采取统一的比例尺或投影法,而且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版式出版。他提议以1:1000000 (即15.78公里实际距离对应地图上的1英寸)的比例尺来制作一份“国际世界地图” (International Map of the World,简称 IMW)。这可是2500幅而非1幅地图。每幅图涵盖四纬度、六经度的地理范围。这个计划默认了创作出一幅单一而又统一的 世界地图是明显不可能的。彭克的计划是地理学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Geography)最后的重大表现:它将 利用到科学上获得公认的原则,以及 欧洲那些博学的地理学会(包括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之间的国际合作。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世界上较早的专业地理学会,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即便是这项绘制世界地图的尝试也被证实是不可能的事情。“国际世界地图”面临着两个无法克服的问题。首先,正如当时一位持怀疑态度的英国地理学家所注意到的,关于这份地图的明确目的从未做出过确切声明。 其次就是二十世纪灾难性的国际冲突。 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人接手了这个项目,由英国情报局的羽翼,英国地形测量局(Ordnance Survey )、皇家地理学会和战争办公室(War Office)进行资助。基于彭克愿景的地图被设计成了战争工具。一战结束后,该项目缓慢进展着,但到1925年还只有200幅地图被制作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后,英国地形测量局同意将项目主导权转交给联合国。1953 年完成的地图还仅有400幅。然而,曾经促成这个项目的国际合作精神巳死。伟大的美国地图学家亚瑟.罗宾逊(Arthur Robinson) 驳斥该项目为“地图学的糊墙纸”(cartographic wallpaper ) 。 雪上加霜的是,1956年苏联提出了一个竞争方案:制作一份比例尺为1:2500000的国际性世界地图。1976年该项目在莫斯科被公布于众,由224幅地图组成。谷歌地图使过去的平面地图立体化------------------------------------------------------1989年,联合国最终结束了对 “国际世界地图”的资助。此时完成的地图不到一千幅,而且不少已显得多余了。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的发展已经淘汰了制作“国 际世界地图”的方法。尽管“国际世界地图”悄然消亡了,在美国类似 Silicon Graphics 和 Intrinsic Graphics 这样的私人公司却开始发展高分辨率的计算机图像,并展示了从太空到地球又回到太空画面的缩放能力。早期投资者看到了这种应用程序在房地产等商业领域或是军事情报方面的潜力。最初,Google创始人在投资这种技术时并没有清楚地理解该如何去运用它,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地理信息是其在线搜索引擎的关键。如今该公司所有搜索产品中30%以上都具备一些地理信息元素。 Google如今有效地将信息在地理层面组织起来。作为一种空间上定位信息的方 法,在Google上进行的任何搜索都允许在其地球和地图应用程序上进行快速对照。Google的野心是让搜索用户可以找到离他们最近的目标:从在Google地球上寻找你居住的地方(这是大部分人 会首先做的事情)到定位最近的一家意大利餐厅。这种搜索就是广告商们想要 打入的市场,而广告也自然是Google 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已超过200亿美元。这就是为什么Google首席技术顾问迈克尔.琼斯(Michael T. Jones )在 2010年3月一场为名“地图的新意义”(The New Meaning of Maps )的讲演中,将Google的地理空间应用程序称之为“卖点”,一个企业可以交易“可操作信息”的“应用平台”。他还说 Google “扭转了浏览器的作用,应用 程序和地图变成了目录,使你获得一种 体验,仿佛这个星球本身就是一个浏览 器”。换句话说,Google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的、可搜索化的地球,这种图景超越了历史上任何地图制作者最疯狂的幻想。Google标志着制图业的新时代。 地图将永远与我们同在,因为它们总是能适应新的媒介,从石头、泥板、纸 莎草、纸张一直到现在的像素。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但它们也在发生着变化。Google、微软和苹果 等公司的主宰地位标志着地图制作的一 个新层次,这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 彰明较著。今天,地图巳经被“货币 化”:它们在网络上的存在主要受到 网络搜索和广告的驱动。这回过头来又引发了对于垄断和监管的关注。过去, 人们能够在一大堆纸质地图中挑选自己想要的那一幅,如今情况已经变了,因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拥有制作地图的财力和技术资源,它们甚至比那些国家测 绘机构比如英国著名的地形测量局更为强大。无论何时有人使用在线地图, 他们应该永远记住,它是为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并不一定比过去的地图更优越:它只是拥有了一项不同的议程。无论地图拥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始终应该谨慎地使用它们。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新知》杂志,后台君数年来的精神食粮,国人的《纽约客》理想~,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书名:《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这不仅是一部通过十二幅地图讲述世界历史的著作,更可以从中看到地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流变。现在《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赠书福利活动还在进行中,期望大家的参与!

当“不讨喜”变得“有趣”

历史科目 – 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历史有兴趣, 我就是一个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很多时候历史书写的比较的沉闷及无趣。 地图地理科目 – 另外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学校科目。 两者过去不会有太多的结合, 唯一的共同点 – 不“讨喜”我们认识地图是希望通过地图认识更多我们的世界,发现世界不同的地方的美与不同。 我们了解历史是希望通过历史发现过去对的、错的事件,利用前人的智慧来更好面对不停重复历史事件。 英国人, 杰里。布罗顿的把两个不“讨喜”的项目结合在一起写成了一本书“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非常不可思议的将我这个对于历史和地理课的苦孩子发现到了历史和地理原来可以那样有趣。“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的神奇, 是作者可以的把十二幅地图把人类的历史叙述了一遍, 这书迷人的地方不在只是记录历史。 作者把地图不单单的只是人类对世界的了解的工具而是地图在历史里扮演了这样多的影响。 地图在历史里扮演的角色包括了- 人类的思想、社会、政治、宗教背景甚至在更古老的时候得地图就是一个宝藏, 得地图者的天下。 这让我想到了金庸先生“天龙八部”大家争夺的“古墓遗书“。 这就是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历史迷人的地方,他让你看历史书好比看故事书, 每个地图一个故事, 有政治因数, 社会因数,科学因数, 帝国、宗教因数等组成的一段历史, 这些组合都是精彩小说必有的元素,不是吗?如果你原来对历史不感兴趣的,那我想这本由杰里。 布罗顿著作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历史会是本很好的历史数据带领你更容易接受历史的读物。 就如前面说的 -人类的进程就是不停不停重复的历史事件所组成的。 十二幅地图的世界史从一个2500年前巴比伦古城发现的地图到2012年的谷歌地球, 地图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呈现模式, 从用泥土绘制到互联网的地图。 每个不同时代的地图都对政治, 社会, 科学等因素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个地图12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都不尽相似,不同的就是过程及发展。比如说: 古代人可以的利用绘制地图的主观意识来影响社会政治, 谷歌地球虽然没有减少了主观意识, 但他的出现同样的影响了社会, 政治(伊朗,朝鲜,印度担心军事敏感信息泄露等问题)。 这就是说认识历史就是认识未来就是这个意思吧?

历史的眼睛

地图第一次给我震撼的感觉不是源自课本,而是在《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皇太后——这个饱经沧桑的老妇人嗫嚅趴在 《康熙皇舆全览图》上拿着放大镜寻索着自己出生的科尔沁大草原。这个人物给我地图的概念不是课本上冰冷的图画,浮在表面的文字不带感情的诉说着地图的意义;而是家乡、土地和思念,在遥远的地方一直保持着鲜活的姿态。作为一个理科生,自从高中文理分科之后直至如今与地图的关联越发的少了,对于地图甚至地理学的狭隘理解无非是:地图只是单纯地反映世界,它记录疆土记录人们对于某个地方的怀念,国界线、省界线、地级市之间、城镇之间,更多的则是划清界限,定义隔阂罢了。BBC著名纪录片《地图:权利、掠夺和占有》的主讲人, 杰里·布罗顿教授著作《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则给与了我对地图一种新的认识,它有着更广阔的含义,地图记录的是以往的历史,包含科技、天文学、人种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等。地图是历史的眼睛,记忆的剧场。如奥特柳斯所言:“像镜子一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地图,会在记忆中保留的时间更久,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1972年12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整个地球的照片。从两千多年前开始萦绕在地图制造者和地理学家脑海里世界的样子,第一次完整、客观的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从这之后制图的发展飞速,直至如今几乎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上都会安装诸如谷歌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等用来定位路线的App,地图的意义似乎也就如此而已,又或者说多数人已经习以为常的认为当今的科技发展已经将地图这门学科走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虚拟网络智能化的再现了地球的全貌,每个会使用电脑的人都能够使用网络定位任何一个地点。1972年NASA拍摄的第一张地图照片然而几年前许多人质疑线上制图应用的创新性,认为谷歌之类的公司只是资料的汇集者,在细节和全面性上与英国地形测量局绘制的参考地图仍然有差距。也就是说以如今的科技发展程度,地图绘制方面没有我们想象的完美,投影测量的方法与真实再现地球的面貌仍然有距离。以如今对地球的认识,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再来看古代的学者对于地球的构想是多么得令人惊叹。2500年前的柏拉图想象着地球的样子居然与真实的世界相差不远,公元二世纪的托勒密投射出的地图《地理学指南》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谷歌地图便在许多方面仍然保留着托勒密的古老方法重现地球的样貌……托勒密《地图指南》副本中的世界地图古老的绘图师遗留下来的地图不仅给了现代制图很大的参考,也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发展的痕迹,虽然这些地图有时并不是处于完全可观的角度去制作的,可能是由于个人的利益约翰·布劳的《大地图集》,宗教的信仰如赫里福德的《世界地图》和帝国的崇拜如《疆理图》,但这些地图都是那个制作年代的世界历史印象的反应。《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的每一个篇章对应一幅地图,十二幅地图按照时间的线索编排,从古至今循着过往历史的脚步追寻至今,从托勒密的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现、整改、科技的发展直至如今对地球有个很清晰的了解,一幅地图便是几百年间世界历史的沧海桑田。从3000多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期望着创造一幅能够被普遍接受得世界地图。但遗憾的是最少现在我们不可能创造出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地球投影法,那么这个梦想便难以实现。书中最后一句话说:“我们不能不以来地图来了解世界,却又无法用地图完美地再现世界”,似乎这是一种想得而终不能得的缺憾,但也正是因此,人类会一直孜孜不倦的去追寻这个完美再现世界。我们在走向这个完美的过程,却走不到完美。走向,意味着完美的成立。走到,岂非完美的消失?完美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精彩的《文明》攻略

策略游戏中的精品,《席德梅尔的文明六》不日即将上市,Firaxis Games将会在《文明五》的基础之上作出何种更加精彩的改变令系列老玩家们翘首以待。作为一部力求从民族、宗教、权力、国家、政治、探索、贸易、外交及科技等众多宏观层面真实反映地球文明进化发展的策略模拟型游戏,玩家如果想让自己掌控的文明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策略性地决定是优先发现宗教,传播文化,还是拓展疆土,发展贸易,亦或远渡重洋,开辟新地。然而按图索骥般地参照他人写的游戏攻略和按部就班发展各项科技,往往会让你被瞬息万变的文明世界中的对手打个措手不及。也许,你该懂得,你的出生位置决定着你文明的发展方向,你的运筹帷幄则依赖于你的侦察兵们为你打开的右下角的那一方地图。也许,你该从对地图的解读入手,去制定那一盘游戏中的大政方针。也许,你该读读这本杰里·布罗顿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去理解那一抹时代中的制图艺术,去真实攻略文明世界中的困局。战报一:你优先发现了印度教,但是你周边的文明却拥有着强大的军队和领先的科技,在你的边界上虎视眈眈,随时威胁着你的国境,如此环境下,英明的领袖,你该如何抉择?来自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的启发:谢里夫伊德里西,十二世纪创立了“共存”(convivencia)时刻的伟大西西里国王鲁杰罗二世的挚友,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渴望周游世界者的娱乐》。该著作囊括了由拉丁语和阿拉伯语制作的地理知识,并且在当时就具有较高完成度的细节制作。同其挚友的政治倾向一致,伊德里西的著作也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彼此亲善的目的融入其中。伊德里西住在被誉为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驿站的西西里首府巴勒莫,这里同亚历山大港一样,迎接着整个地中海不同信仰的商人,自然也成为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交融的避风港。伊德里西在这里进行着《娱乐》的创作,实现其和挚友的“共存”精神。然而,正如伊斯兰教义描绘的世界一般,已知世界只可分为伊斯兰之境和战争之境。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王朝冲突和宗教分歧愈演愈烈。鲁杰罗晚期为了解决这不可回避的冲突,大力支持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计划将穆斯林赶出耶路撒冷。而被视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友好产物的《娱乐》也最终为两种信仰所背弃,两种宗教都希望这些地图可以为自己的神学信仰提供支持。攻略:布罗顿的书在告诉玩家,历史上幻想将两种不同教义共存的君主最终走向失败,而失败的一方会被铁骑和攻城武器碾压。不同的宗教信仰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面临着大小不一的冲突,在毗邻的对手还没有创建出新的宗教之前,派出你的大预言家和传教士去占领他们的精神世界吧!战报二:你是海上的霸主,占领着富饶的岛屿,驰骋在附近的海域,你已知的对手与你隔海相望,拥有着与你不相上下的财力与军队。然而,未知的大洋是你们共同的向往,大洋中存在的土地是你们贪婪的欲望,抢占你发现的一切,并战胜你的对手!来自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的启发:所有海上单位移动距离加1——这是游戏中对于最先环游世界一周,证明地球是圆的的文明的嘉奖。然而,在世界历史上,如此探索大洋带来的利益则令人为之疯狂。对大洋无休止的探索,对全球环境的逐步了解,渐渐使得各家海上霸权的“地图开疆”成为现实,也开启了祸害全球人类文明的殖民时代。1494年夏天,位于现今西班牙国境内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葡萄牙王室会面,解决的问题竟然是哥伦布1493年到达新大陆回来之后引发的外交和地理争端。面对这种发现即所有的传统先占规则,两国之间互不相让,最后只得通过制作地图,划线而治;然而双方却互不承认对方提出的基础地图,只得继续协商与较量地图的制作。尽管两国在地图上歇斯底里的争吵,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穆斯林、基督徒和中国商人们的活动。又尽管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欧洲帝国在随后的500年间大力发展殖民地,但最终却也没逃过失败的命运。攻略:嘿,伙计,海洋虽大,但也不要发现就派移民去建城啊!布罗顿的书说了,即使你控制的文明具有强如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不能到处建“海外省”啊,那可是说没就没的啊!是的,不断远离本土的海外殖民城市会加剧城市不满的提高,并且一旦防御力量不到位,则可能被其他文明偷袭破城。所以,还是稳扎稳打,搞好本土建设,发展对外关系,抢占必须占领的要地,再与其他文明一争高低!战报三:你是一个强大文明的领袖,科技的昌明是你无限的追求。在你的周边存在着几个看似弱小的文明,臣服于你的同时,似乎又有一点蠢蠢欲动。在这广袤的大陆上,你与你的文明必将绽放出光芒!来自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的启发:《疆理图》,1395年由朝鲜天文学家权近领导的团队完成。这是一幅彻头彻尾以中国及其文化为尊的地图。中国,在数个世纪以来均以中央帝国为尊。而朝鲜、日本这样的附庸国仅仅是中国宏伟布局中的一些个小角色。而这种配置,从《疆理图》中便可以窥见一二。在该地图中,以传统中国的以北为上制度,中国占据着绝大部分的版面。而朝鲜、日本甚至包括印度次大陆等,都被缩减为小小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比实际大小大了两倍,而日本却仅有实际大小的一半。《疆理图》以地图的形式对一个世界最伟大的古典帝国致敬。但即便如此,朝鲜作为一个弱小的政权,却依然时时注意提升在别个政权面前的地位,比如之前所说的日本,并且也从未放弃过找准时机,向中央帝国进军的想法。攻略:你是这片大陆的王者,但是不要忘了布罗顿的忠告,即便向朝鲜那样为了表达崇敬中国之情,将地图比例尺完全夸张的政权,依然会趁帝国疲倦之时予以袭击。所以你不能忽略对边境的防御,而仅专注于科技与文化。弱小的政权也正一直积蓄着力量,给你突然的一击。《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并非一部简单的制图史,作者以选取的十二幅地图为切入视角,通过考察这些地图被制作出来的过程,以制作出的地图为载体,反映当时社会的宗教、权力、国家及世界环境的综合运作。这是一本运用了区别于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以具体历史载体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方法,结合历史发展规律而写出的佳品之作。如果玩家可以在通读此书之后,再游玩一遍《文明》,也许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一第九艺术在重现真实文明历史方面的造诣。

地图是历史的见证《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因为喜欢收藏地图,所以特别关注关于地图的书,不过和各种各样的地图比起来,关于地图的书却屈指可数。有两册《地图的故事》是中国地图收藏家写的关于地图的故事,还有一本是《改变世界的100幅地图》,剩下就是这一本了。如果说最有深度的就是这一本《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这厚厚的一本书,里面竟只写了十二幅地图,一共分成十二章,每章一个主题,从一副地图说起,讲到历史、地理、政治,让人不得不钦佩作者的渊博,并且深邃。老实说这十二个话题中有几个我并没有读懂,因为里面涉及的都是世界历史,太专业,让人感觉自己的世界史知识储备有点不够。不过仅就看懂的章节而言,不得不让人感觉脑洞打开,原来历史和地图结合起来,竟然如此美妙。比如第四章讲的是朝鲜留下的一副世界地图,是东亚最早的世界地图。叫做《疆理图》里面真的很详细,密密麻麻都是地名,尤其是朝鲜半岛最详细。这幅地图还还留下好几个版本。作者一副一副娓娓道来。书中说的是十二幅地图,其实为了讲述这十二幅地图的故事,作者至少配上了上百幅地图。这一章名字叫帝国,虽然地图是从朝鲜角度画的,但是仍然遮盖不了中华帝国的影响力。最喜欢第六章,里面讲的是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争夺远在地球另一面的摩鹿加岛,因为那里盛产香料。卡斯蒂利亚是什么地方?百度一下,原来就是西班牙的一部分,就相当于西班牙了。当年两个小国就这样瓜分了世界,可是却因为还没有一副精确的世界地图,而争论不休。这个摩鹿加岛就是在他们瓜分世界的经线附近。因为距离半个地球,而双方争论不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图,和证据。最后就是麦哲伦进行了第一次环球旅行以后,这个岛屿还没有最终确定属于哪个国家。这都因为两个国家拿出的地图不同。这一章的标题是全球主义,的确正是因为两个小小的牙的争议,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一份公认的世界地图。第五章也不错,讲的是发现,地理上最大的发现就是美洲的发现。这幅地图是在德国的一副巨大的拼接地图,分成十二份印刷,这里面第一次标出美洲的名字,亚美利加洲。美国当然做梦都想要得到这幅地图,德国呢,开始肯定不肯卖,这是多么重要的财富啊。可是后来美国还是利用政治手段,让德国松了口,最后200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以1000完美元的天价,购得这件地图。这一千万美元可不是美国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是无数美国人和企业捐款,最后使得这件珍贵的地图,落户美国。全书的最后一个故事名字叫信息,居然讲的是谷歌地球,想当年,还可以用谷歌的地球和谷歌地图的时候,我多少次俯瞰世界各地,多少次沿着巴黎,沿着罗马,沿着华盛顿和纽约的街道,一点一点的走,一点一点的看,走到看一张照片就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城市的代表建筑。的确谷歌地图是世界上最有用的地图,而且很有可能是地图的终结者。也许有一天谷歌在网络中建成了一个一比一的虚拟地球,到时候也许再也不需要真实的地图了吧。

用地图推开历史细节之门

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有一本著作,叫做《塞尔登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得名于1654年将它捐赠给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英国律师约翰•塞尔登。塞尔登地图被认为是“700年来最重要的一幅中国地图”,不仅因它精确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的地理环境,卜正民尤其强调要注意塞尔登地图把中心放在了南海区域,表明了当时已经显露了对海权归属的重视。无独有偶,在英国地图学家杰里•布罗顿的著作《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里,也谈到了一幅中国地图——《禹迹图》。它比塞尔登地图诞生的时间更早,根据石碑标记的年份是1136年。布罗顿提醒我们注意《禹迹图》中画出的“黑水”,这是一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河流,之所以将它醒目地标记在地图上,首先是为了表达对大禹治水的崇敬,而在南宋晚期政局飘摇的这个时间点,这也是一种对大禹创立的四夷来朝的中原王国的怀旧表达。尽管《禹迹图》和塞尔登地图年代不同,技艺不同,但两者都传达了它们所处时代的政治诉求。卜正民说,塞尔登地图是一个引子,用来考察它的历史背景。布罗顿的写作目的大体相同,而他比卜正民更加宽泛,也更加系统,因为他撷取了十二幅地图,分别对应十二个时代。这些地图大多在完成的当时受到严厉的抨击,或是很快被取而代之,还有一些因逐渐“过时”而被废弃。布罗顿从历史长河中重新将它们打捞、涤洗,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命名为:科学、交流、信仰、帝国、发现、全球主义、宽容、金钱、国家、地缘政治、平等、信息,高度概括了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曾经在何种角度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禹迹图》出现在第四章“帝国”。因为布罗顿要借它来阐述中国历史的大一统理念。除此以外,《禹迹图》本身制作非常精良,被李约瑟称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作品”,它是最早使用魏晋地图学家裴秀提出的制图网格代表比例尺的中国地图。不过中国的网格法只是为了便于计算距离和地区面积,和西方将球体地球投影在平面上的经纬网格法存在本质区别。布罗顿以他精湛的专业素养,通过十二幅地图展现了西方绘图术的发展,从托勒密-中世纪-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近现代,一直到当下谷歌地球高科技对地图学的迅速推动,即使真实世界不可能完美呈现,即使完全精确的地图只能是奢望,但世界之奥妙徐徐绽放在地图之中,每一幅地图就是一次探索,都是对已知世界的再认识和对未知世界的瞻望。尽管《禹迹图》很重要,但它在第四章其实只是作为解析裴秀制图法的例子而出现,唱主角的是另外一张地图——《疆理图》。此图完成于1402年,李成桂刚刚结束了朝鲜高丽王朝五百年的统治,为了将谋权篡位的行为合法化,援引古代中国的“天命”观念而制作此图。《疆理图》以鲜艳彩墨绘于丝绢之上,是一件美丽而壮观的艺术品。古代地图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可于本书搭配的大量彩图领略其艺术魅力。《疆理图》以北为上,基督教地图以东为上,而许多伊斯兰地图以南为尊,我们在品赏古代地图时要注意其方位的不同。这与每个民族的宇宙观有关,中国的习惯是“坐北朝南”。《疆理图》在文化意识上还深受中国的“风水”说的影响。布罗顿引用了《尚书》中《禹贡》一章详细解说“九宫”法,又通过墓葬文物的考古成就论述中国文本地理学中的“秩序”要求。本书呈现的各种地图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比如,波利尼西亚土著绘制的地图,岛屿大小不代表实际的地理范围,而是出于它们各自在当地的神话传说中所占的意义。波利尼西亚人不关心北方,他们只关心西方,因为那是太阳落下之地,是海风吹来之处。波利尼西亚人认为一切以人为中心,当划动船桨时,不是他们在靠近岛屿,而是岛屿趋近于人类。如果不理解他们的文化,观图人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理不清头绪。更重要的是,《疆理图》的绘制表明了中朝关系进入新纪元。李成桂在1392年曾派遣使节向洪武帝递呈表笺。为了确保朝鲜的臣服,大明宫廷斥其为“东夷之邦”、“限山隔海”,史称“表笺之祸”,实质围绕着对帝国和领土的朝代定义和文本定义而展开。而《疆理图》明确地表达了朝鲜对中国、日本关系的重视,以及意识到欧洲对外扩张的触角的伸展,因此它将自己摆在一个比较谦卑的位置而突出了中国,这是对自身政治环境的敏感和对明王朝的致敬回应之举。政治是影响地图绘制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像卜正民所说的,塞尔登地图反映了中国周围海域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全球经济的公司化和国际法的产生,而布罗顿也阐明了,这同样发生于《疆理图》诞生的时代,所有地图背后都有力量的角逐和权力的博弈,就像西、葡两国为了争夺摩鹿加群岛而在地图上“乾坤大挪移”,还有纳粹为了种族清洗而特意注明犹太人聚居区,种种纷争因地图而起,或者利用地图抢先烙印主权归属,让地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掠夺和占有的工具,我们很难真正窥其究竟。奥斯卡•王尔德有句名言:“一幅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根本不值得一顾的。”正如历史之于当下的人们,“官方净化”总会有形形色色的漏洞,刀笔吏的指缝间也不时泄露真相的片爪。地图难以避免人为的因素,但勿论是技艺的桎梏,抑或文化意识的演化,地图包涵的内容和它所反映的时代,值得品究。

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要制作地图?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出门在外再也不用害怕会迷路,只要通过手机地图APP就可以想去哪就去哪,而且地图会显示几种方案供我们自由选择。这一切在古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每个国家的制图者们都是费尽心思(或是步行或是航海……)制作各种地图,还不一定精确,既然如此,为什么每个国家还要制作地图呢?《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一书从十二幅地图中去窥见世界史,讲述地图的产生、地图的作用、地图的意义。绘制地图是人类的本能,古时候人们最初借助地图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从展现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到他们认知的世界,再到他们所想要的世界。每个区间的划分,更是代表着所有权、所属地以及理想的位置。每一幅地图的产生,都有其背后创作的意图。一、古人的尊重。《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原石现在保存在陕西西安的碑林中,通过现代技术可以发现其精准度与现代地图相差无几,尽管无法知道其究竟是如何绘制的如此精确,却可以推测是根据《禹贡》这个作品来进行绘制,《禹贡》反应的是大禹治水,书中讲述了黑河这个地点,在绘制《禹迹图》的宋朝却没有这个地点,可地图上依旧标出,可见制图者是为了尊重大禹这个伟大的人物。二、扩张的野心。随着地图绘制技术日趋成熟,制图者开始在地图上标识已建成或是未建成的区域,通过标注来识别城市间薄弱的环节,为扩张或是攻破奠定基础。逐渐地,地图成为了政治统治工具,绘图者利用地图进行统计,分析人群的聚集位置,特别是在二战时期,统计地图成为极具毁灭性的工具,对犹太人居住的地区进行围捕。同时,统治者利用地图控制人们的思维,爆发战争,瓜分甚至想主宰这个世界。三、利益的驱使。当人们发现地图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时,地图不再是手绘物件,而成为商业的工具箱,像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他们的船只上有各种大小的地图,这些商业机密给荷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此外,地图也成为了探索工具,当人们发现描绘着数万黄金的黄金城寻宝图时,金钱的诱惑让人们不断地根据地图去寻找这片土地,想获取最大的收益。地图对于人类来说,是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发展的绊脚石,它可以带来便利,也可以带来危险。仅仅十二幅地图无法讲述完整个世界的变化动态,却可以明确的是地图的产生,无疑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权力、掠夺和占有的气焰,而人类如何和平的、巧妙的利用地图,使其发挥重大作用,还将成为人类不断地探索的永恒话题。

12幅地图见证12种不一样的历史

世界在变,地图也在变。从希腊时代到谷歌地图,改变不是地图,而是人类如何更精确地将空间绘制在地图上。对于地图的描述,有一句有意思的话“观异地之图像,天涯亦在咫尺”。地图总是本地和异地的结合,让观众去想象,把他们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本书精选的十二幅地图,均来自不同的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绘图师。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地图不都是客观真实的记录,会受某一时段某一区域人的观念和动机影响。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故事,读者可以窥视绘图师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十二幅地图蕴含了十二种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 、民族主义、全球化,给读者呈现了不同年代世界变革的关节点。01从东方走海路驶入亚历山大港,古代旅行者最先看到的是法罗斯灯塔,该塔高100多米,位于埃及海岸线上。过了法罗斯灯塔,进入港口,就能看到形似希腊短斗篷的城市。短斗篷是希腊武力的象征。希腊的崛起代表古代世界政治地理的决定性转移。亚历山大东征西战,将希腊城邦扩大为遍布地中海和亚洲的各大王朝。托勒密王朝就是其中的代表。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里,图书的数量超过10万卷。面对浩瀚的藏书,托勒密家族颁布法令,成立了书籍管理委员会。在一群智囊团成员的努力下,现代制图术诞生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第一部以数字形式传播地理数据作品。它让后人看到了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几何线条(两级、赤道和回归线),也是最先运用几何测量方法、几何投影学,给后来的地理学家们提供了无限灵感。021130年,鲁杰罗加冕,成为西西里国王。官方公告用拉丁语、希腊语和阿拉伯语写成,三种文字互相翻译。《娱乐》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的全称为《渴望周游世界者的娱乐》。这本书描述了“与每个国家相关的一切奇妙事物,以及各自的气候带位置,还包括各自的风俗习惯、当地人的外貌特征、服饰和语言”。在序言里,绘图师伊德里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我们进入每个分区,包括村镇、辖区和区域,这样读者就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地方。读者可以通过看图纠正一些信息。因为分区地图有70幅,不包括极限地区。1154年,鲁杰罗去世,儿子古列尔莫一世继任。他也像父亲一样慷慨赞助学术,却缺少父亲的政治洞见力。031282年,意大利奥尔维耶托去世。同年夏天,爱德华国王一世的私人顾问坎蒂鲁普见到了教皇,他汇报了自己的情况,却不料身体急转直下,8月份就在费轮特去世。在坎蒂鲁普的坟墓里收藏了最有价值的古籍:赫里福德的《世界地图》(mappamundi)。这幅地图形似房屋的山墙面,表面起伏,纹路像一头神秘的动物。动物身形清晰可辨,脖子为地图的顶点,脊柱穿越地图中央。世界地图的东、北、南三个方向分别有三个图例,又重复出现在地图左下角的插画里。然而,在知识上更愿意冒险的教父圣哲罗姆,则抱有不一样的态度。在智慧层面,他深受奥古斯丁的影响,认为缺少“对地、对天,对世界其他要素”的知识,就无法理解《圣经》,无法成为真正的基督教徒。于是,圣哲罗姆接受了奥古斯丁的建议,在地图上列出了圣经中的地点。T-O地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T”字形处在亚洲、欧洲、非洲形成的圆环之中,周围被水环绕。陆面被三条水路分开,共同构成一个“T”字:分隔欧洲和亚洲的顿河,分隔非洲和亚洲的尼罗河,分隔欧洲和亚洲的地中海。041388年,高丽右军都统派李成桂(1335-1408年)发兵辽东半岛。随后政变,李推翻禑王,结束了统治朝鲜半岛近500年的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建立了新的王朝——朝鲜。为了安稳当局,李成桂与他的理学辅臣引用中国的“天命”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新政府下令绘制了两幅地图,一幅是“地”图,一幅是“天”图。1395年,权近(1352-1409年)领导的天文学团队完成了这幅星图,并着手绘制另一幅地图,囊括世界的地图。这幅图名为《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简称为《疆理图》。《疆理图》是亚洲最早的世界地图,色彩鲜艳,绘于丝绢之上,是一件壮观的艺术品。《疆理图》有48列长篇图例,图文交互:天下志广也,内自中邦,外薄四海,不知其几千万里也。约而图之于数尺之幅,其致详难矣。故为图者皆率略。051998年夏天,一位伦敦书商希望伯顿为他鉴定一幅古地图,并要他签署保密协议。伯顿被带到一家银行的会议室,对这幅地图认真研究了四个小时,才向客户做报告:1.这幅地图最早使用“亚美利加”,这一说法最先由马丁.瓦尔德泽米勒提出,特指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2.这幅地图的印制时间大约为1507年,为仅存的木版雕刻印刷品。3.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的地图是美洲历史上最有意义的文献。这幅地图再现的世界,与欧洲赫里福德的《世界地图》里展示的世界截然不同。这两幅相隔将近200年的地图,在术语表达上也有差异。前者把地图称为“宇宙学”(cosmographia)——描述地与天的科学,后者把地图称为“历史”(estorie)。“宇宙学”里有清晰的海岸线、陆块,经纬线,还有一系列古典主题。地图里反复使用一个词:发现(discovery)。061494年夏天,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王室代表们在托尔德西利亚小镇会面。此次会面主要目地是为了解决国与国的边界争端。双方最终签署了《托尔德西利亚条约》。这是欧洲地理学最狂妄的法令之一。两个王室达成共识:“在上述海洋中从北到南,从极点到极点拟订一条边界线。该线以西,包括哥伦布发现的土地,归卡斯蒂利亚统瞎;该线以动,包括非洲海岸线和印度洋,归属于葡萄牙”。世界被两个欧洲王国一分为二,用一幅地图宣示他们的全球野心。071512年,麦卡托出生于亚珀尔蒙德。那里文化多样,富有艺术创造力,同时为了争夺稀缺资源冲突频发。麦卡托的职业生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小镇接受的教育和早期工作对他的影响:二是1544年被指异端,入狱后的一段生活。正是被指控的那段岁月,造就了麦卡托1569年的地图投影,为航海家提供了如何在地球表面航行的方法。同年,他还制作了第一部“地图集”,其影响力超过了托勒密的《地图学指南》,将铜版地图雕刻技术提升到新阶段,成功取代了木版图。081608年,布劳开设了自己的印刷社,出版了畅销书《导航之光》。随后,他抓住了商业机遇,开发新兴地图市场,雇佣铜版雕刻师绘制地图。布劳从中意识到,要想超出同行的竞争者,必须生产出高质量的世界地图,而且版本要多样,投影方法也要有特色。1629年,布劳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收购了40幅铜版地图,最终促成了《大地图集》的诞生。《大地图集》于1662年面世,首版用拉丁语出版,整套地图分为11卷,共有4608页,594幅地图。随后的1663年,又出现了第二版,用法语写成,整套地图分12卷,含597幅地图。1664年,又出了第三版,用荷兰语写成,分9卷,含地图600幅。第四版为西班牙语。第五版最罕见,于1658年出版,语言为德语。《大地图集》的历史意义明显,它是世界上第一幅引入日心体系的地图,并将地球从宇宙中心移走。09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国民工会颁布了一个法令,法令明确要求国民公会要重视“法国全图,即学院地图”。卡西尼家族就承担了绘制地图的重任。1783年,卡西尼三世写信给伦敦皇家学会,提议用三角测量法,来测量格林尼治和巴黎天文台之间的维度和经度差别。《卡西尼地图》诞生于铁路、报纸和小说崛起之时,信息蕴含在182幅地图里。它见证了这样一个事实:一幅地图、一种语言、一个民族共享同一套习俗、信仰和传统。它向世人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每一寸土地都具有同样的价值。政治专制也难以维系。101904年,麦金德第一次在伦敦萨维尔街1号宣读他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作为一名学会长期会员,又是帝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鼓吹者,麦金德自然受到当局的热捧。麦金德认为,万事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要追溯这种联系,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地理学来解答。1944年,83岁的麦金德在伦敦美国大使馆被授予查尔斯.P.戴利勋章,以表彰他在地理学所做的贡献。与纳粹和苏维埃的理论家不同,麦金德从不在著作中煽动冲突。11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所载三名宇航员用照相机拍摄一组地球照片。6个月后,德国就展出了一幅世界地图。德国历史学家阿诺.彼得斯公布了“彼得斯投影法”。在他的投影图中,1平方厘米相当于123000平方公里。他将地球转移到平面的地图投影,符合比例要求,才能把“扭曲程度”降到最低。“彼得斯投影法”在处理人口、经济增长等方面意义重大,被二十一世纪初的地图集吸纳。12从11000公里高空下俯视,地球这颗行星从黑暗深邃的太空中旋转,进入人类的视野。太阳光照亮了它的表面,看不见云朵和水汽,而海床依然闪耀着深蓝色,陆地仿佛一块块绿色、棕色和粉红色组成的三色拼图。大西洋占据着左下方,逐渐被北美洲的尖端取代,一大片白色的格陵兰为这颗星球戴上了顶冠,一个完美的球体,美不胜收。这不是神秘幻想,这是“谷歌地球”主页看到的地球影像。2010年,谷歌将谷歌地图整合到“地图”网站,数字图像成为获取一切信息的媒介。后记十七世纪画家萨缪尔说过“一幅好的地图真是价值连城,让人从另一世界看到自己的世界”。世界一直在改变,地图绘制的方式也在变。空间有自己的历史,绘图师则用地图的方式展示每一段历史。而谷歌地图最终实现了人类的梦想——构建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历史进程的精髓,描绘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立体画面。作者简介:言西小熊,新浪微博书评人,个人公众号:yanxixiaoxiong.

测试

目前中国是拥有千万富翁最多的国家,商业时代里,保镖职业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而对于女性从业者,给予人们视觉冲击之余,这份职业选择并非如此光鲜。自焚目前中国是拥有千万富翁最多的国家,商业时代里,保镖职业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而对于女性从业者,给予人们视觉冲击之余,这份职业选择并非如此光鲜。

本书不是地图的历史或者是历史的地图

这是本从古巴比伦石板地图聊到谷歌地球的历史书。但是这本书却又不只是一本历史地图书或者地图历史书这么简单。翻看了关于中国的一章,作者力图以一副地图的开始阐述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作者还回顾了中国的地图的历史,甚至还提到了荆轲刺秦王中所献的地图。以地图这种角度来展示在面对一幅幅地图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个人,情感,宗教,政治,经济,乃至社会世界观的观察实在是令我感到有些吃惊。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