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书评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213072862
作者:[美] 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
页数:331页

《社交天性》,为什么你天生富有同情心?

《社交天性》是一本研究社会人类社群的重要著作,不过与纯粹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不同,作者马修同时是一位脑神经科学家,因此其领域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从人类大脑的神经结构出发去看待整个社会运转的机制,颇为有趣。你天生就是“一万小时”的社交天才著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只要我们对一件事进行刻意的、有目标的、持续的精进练习,那么一万个小时之后我们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顶级天才。在马修的研究中发现,人类的大脑其实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所谓的“休息”并不真正存在,因为只要你活着大脑就从未停止过运转,因此进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利用休息时间的对赌,有些人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着科学研究例如著名的公务员“爱因斯坦”,也有人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小说创作,中国这样的作者也举不胜举,当然还有人利用业务时间研究股票、直播人生、直播游戏、写公众号文章、做网红........这种“对赌”其实是人类大脑选择的进化,其不断的在某一个特定领域进行大量的操练,最后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存资源。而我们除了对赌兴趣之外,实际上人类大脑中还有一个“默认网络”,该网络为训练我们的社交行为进行着不断地模拟,根据核磁共振显示,一旦人脑进入“休息”状态,该默认网络就会开启,进行反复的强化与训练,从未间断。而我们每天的做梦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被视为是潜意识的愿望被象征性的满足,充满对他人的性渴望与本能,而在大脑神经学这里则被视为人为了融入社会中产生的大脑训练,日日夜夜反反复复的操练,是一种我们想要更好融入社会的冲动。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放下手头的事情之后,这个网络就会被立即激活,我们会不断模拟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自己的成就、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等等一切与社交有关的问题。而这些练习从你一生下来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持续不断地的伴随你一生直到死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被大脑训练成为一个能与社会很好协作的人。你的同情心与生俱来罗素晚年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同情心作为人类共有的东西,让我们能够共情他人的感受并为之悲伤,看来,连一位博览群书看透一切的大哲学家依然会受到同情心的困扰。同情心如果从个人自私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毛病”,因为其意味着我们会因为同情心而对其他人施以援手,并让自己遭受损失。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曾经给过一种解释,认为我们的自利行为都是出于对自我基因的延续,基因延续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我们自身,而我们的自私范围从自己、子女、父母、亲人、朋友、陌生人逐层递减。社会学一直被很多人诟病,既不能证明也不能伪证,但这本书的作者作为神经科学家给了我们一个另一个实证的结果,在我们的大脑中其实存在着奖励回路,通过核磁共振等实验发现,当我们看到他人有难后这个回路就会促使我们行动,而当我们做了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后就会受到这个回路的奖赏,让我们感觉良好,因此我们天生就拥有关心他人的本能,这些神经回路系统编码早已写进了你的大脑。你天生自带有同情心奖赏回路。社交痛苦症的天然携带者这本书还谈了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语言暴力所导致的痛苦其实与物理原因所导致的痛苦共用一个神经元,所以无形的痛苦所产生的威力并不会亚于物理上的痛苦。我们会因为遭受集体的拒绝而遭受痛苦,并且这种痛苦在物理上共享同一个神经回路,这种回路会反过来让我们更加想要融入集体之中,爱与恨在精神分析中其实都是一种连接,对于想要保持某种关系的一体两面。在实验研究中他们还发现,那些或多或少遭遇到集体排斥的儿童在考试成绩上也会变得糟糕,而他们也长时间陷于痛苦中,根本无法顾及学业,因此对于教育来说,与其改变学习方法来提高成绩,更重要的其实是应该研究学生的人际关系健康程度。其次这对于成人社会来说也有很多启示意义,对于很多所谓贫困扶持,其实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增进人际关系之间的互相鼓励更为重要,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美国的扶贫补助并没有改善穷人任何窘境,反而推高了夫妻的离婚率,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在这本书看来,痛苦,除了物理上所造成的原因之外,其他一切原因皆出自于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你想要拥有获得某些成就、美,这背后的深层动机其实在于能够获得与集体更多的关系连接。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脑科学发现,其意义不亚于DNA对于基因探索的意义。镜像神经元是一个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人行为的神经模块,该模块又有很多模块组成,包括视觉、听觉等等。科学家通过对灵长类动物发现,当我们在灵长类动物面前捡起花生时,其镜像神经元会发生放电现象,而当我们在其面前做相同的动作但是不捡起花生,其镜像神经元并不会放电。这也就说明了,正是因为镜像神经元的机制作用在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人的行为,而这一点是我们此前一直都没有发现的。《自控力》这本书中也曾经提到过镜像神经元,其告诉我们你变胖其实并不能完全怪你,是因为你周围的朋友也很胖所以导致了你变胖,这点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一理论有着实际的镜像神经元结论作为支撑,人类彼此之间有着相互模仿的特性,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周围亲近的人,因此你周围肥胖的朋友很多,你也会不自觉地放松警惕,与他们一同大吃大喝,并因此不知不觉变得胖起来。当然,如果你在一个好的环境,自然就会获得好的环境影响,这也是家长们拼命也要在海淀区买学区房的原因。那么再说镜像神经元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很明显那些能够激起我们情绪的文章、图片、视频内容无疑就是因为调动了我们的镜像神经元,让我们理解了意图并感同身受。镜像神经元是帮助我们理解他人意图的关键,而目前我们对于镜像神经元的认知其实并不比基因来的更多,这点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我存在的困境乔布斯有句名言流传的很广:“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这种所谓的“坚持自我声音”也常常被利用于营销,实现对用户的操控,比如新世相的“4小时逃离北上广”活动,该活动多少是一场从头到尾的营销设局,但是却还是吸引了一大堆“要为自己而活,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这里还是先讲道金斯的“模因”,我们可以抽象的将每一种想法观念都视为一种寄生虫,而这些寄生虫会根据你大脑的温度、生态繁荣度进行选择,而当这些寄生虫到达你大脑后就会继续进行着变异生长,听起来有点恶心,但其说出了“自我”的本质。事实上,这在大脑神经学上也找到了证实,我们每一个人所谓的自我映像并不是凭空而来,其实都是通过他人对于你的评价来获得,人很容易被暗示、被说服、科学家已经从很多多种不同方式进行了核磁共振的验证。因此真相是,实际上你的自我印象均来自他人的评价,尽管表面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被直接催眠,但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微博、微信的各种信息其实都在潜移默化的对你造成影响,加强你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从来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你自己在选择性的吸纳。什么才叫坚持自我?这其实是一个存在的困境,你的选择其实并非出于你自己而是他人的影响,因此我建议你可以多接触拥有更高视野的人,让他们的观点影响你,远离那些让你能条件反射式立即感觉到舒服赞同的信息,尤其是吐槽类的文章内容,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他人就是地狱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其《他人就是地狱》中其表示,如果你把与他人的关系变糟糕,那么地狱就出现了。此后卡尔维诺曾在《看不见的城市》中遥相呼应,“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他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对我们造成了这么多影响,这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哲学家们的问题,而《社交天性》则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的答案,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连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自出生到老死都一直需要连接来维持,一旦我们面临着被排斥的困境就会会万分痛苦,而如果我们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则也会变得更加健康。整本书其实在告诉我们,每个人表面上在追求钱、成就、权力、美貌,有着各种压力,但事实上在这一切表象背后我们在追求的仅仅只是想要创造某种更好人的际关系,当金钱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幸福感也会边际递减,唯有人际关系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当你一旦停止或者减少社交程度,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地狱很可能就此出现,而反之亦然。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大脑天生在搜寻周遭的链接

作者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大脑进行了解析,佐证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自己周边的链接的问题。大脑接收言语感受到的伤害和物理神经共用,这也是为什么语言暴力给人的感觉和别人切实打了你一拳一样难受。人类具备的镜像神经元,心智解读能力,及共情等观点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大脑本身比我们自己想的要有趣的多,甚至有自己潜在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系统。也从社交天性的角度对当今教育,企业发展等进行一系列实用解析,很有趣值得一读。如果说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实验部分,非心理学专业的人读起来会有点不知所以然。但是不影响这部书本身想传达的观点。想扩展知识面的可以尽情享用。

像是人类社会性的社会认知神经实验综述

总体而言,是一本不错的书。作者马修-利伯曼号称是社会认知科学的鼻祖,就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书中的一些内容跟平时的直觉完全相反,例如失去朋友导致的社交疼痛是确确实实的物理疼痛,与你被石头砸了一下的疼痛是一样。这一点上,可以给我们已有的思维带来一些冲击和碰撞。翻译上也相对流畅,书籍的纸质也不错。在评价具体的内容之前,先说一下几点不足的地方:1)没有参考文献和引用。例如作者提到Robert Kraut在1998年发表了一本重要著作,却连书名都不给,我愣是没找到。另外作为基于科学研究的书籍,没有任何的论文、文献或其他引用,这是非常不及格的。很多重要的观点也都是直接来文字描述,不给出原作者及出处,作为世界名校的教授,这一点显然非常不称职,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2)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基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作者在文中设了一个"社交天性实验室",介绍一些结论的试验基础,但是大部分的试验都是基于fMRI。而fMRI成像的结果,取决于你当时的脑部活动,而脑部活动时很难直接被控制的,被试可能在试验过程中突然想到某些刺激性事件,导致某个脑区异常活跃。虽然可以通过增大试验样本来控制这种随机误差,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影响成像结果,由这些成像反推行为,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中间过程是否足够牢靠合理,也是另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OK,进入正文。作为社会认知神经学家,作者的关注点当然是在社会活动的神经基础上。而这本书中,作者着重关注的是人类社交天性的神经基础。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作者首先提到了里根总体辩论的事件,民众的投票结果受到现场观众笑声的重大影响(待考证),进而提出了人天生爱社交这个结论。人天生是社会性动物,大脑在空闲的时候,会打开所谓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而这种状态下,大脑思考的所有事情都跟社会有关,进而得到默认网络是为了随时社交做好准备的。以上说明的是what的问题,即人的社交天性。那为什么大脑会进化成天生爱社交呢?作者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把物质和生理需求作为最底层的需求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人最根本最底层的需求应该是社交需求。人类出生时候的成熟程度,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算是非常长的(为什么?)。婴儿出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依靠他人来提供各种帮助,尤其是母亲的帮助,这是婴儿能存活下去并长大成人的基本需求,因此人类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他人建立社交联系,并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食物、照顾等。在纪录片《人类星球》中的第一集海洋部分,介绍了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的食物主要靠海上的各种海产品,尤其以鲸鱼为主。这个村庄一年只需要6条鲸鱼就可以满足全村人的食物要求,但是每次捕鲸鱼,都需要全村人的通力配合,靠多条渔船合作,使用鱼叉,最后把鲸鱼活活累死,因为它需要拖着好几只渔船。因此即使长大成人后,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社交联系,你和家人在这个村庄里很可能会被饿死。另一个例子是村里人通过深海包抄的方式来捕鱼,简陋的渔船和氧气设施,通过一天简单的软管将氧气送到深海中撒网的人肺里。当一部分人下海的时候,穿上的人要小心翼翼维护好这些软管,一旦不小心将这些错综复杂的软管弄坏,底下的人必死无疑。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依靠良好的社交关系来共同完成。书中对为什么人类爱社交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系统的回答。既然人类天生爱社交,那么在大脑的神经基础上,有哪些进化留下的特征,来支持"社交活动"呢,即社交天性底层的神经基础。书中比较详细描述了三大方面的内容:1)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出现很多神经重叠。即由于社交关系损坏或缺失给当事人带来的痛苦,是一种确确实实的痛苦,在神经机制上,与物理(身体)痛苦非常相似。当我们碰到钉子的时候,正常人都会立马收回手,避免被扎伤导致疼痛,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同样的,人类会尽可能避免由于社交关系带来的痛苦,因为那同样会带来痛苦,会带来撕心裂肺。在人类的大多数语言中,描述心理痛苦和身体痛苦的词汇基本上是同一套,某种程度上跟这一神经基础有关。其中,作者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了人类倾向于跟他人合作,人类都是超级合作者。诸多社会活动都需要通过与他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前面提到两个捕鱼的例子是一个证明。这种合作,除了避免产生痛苦以外,更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社会奖赏也遵循一样类似的机制,社交上的奖赏跟金钱等物理意义上的奖赏都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所以赞美他人也能够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得到幸福感,利他行为本身就能够让我们得到社会奖赏。2)人类有一个强大的读心系统进化赋予人类一种特有的心智解读(mindreading)功能,并在大脑的神经基础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例如相关脑区的容积占比非常大。这种心智解读能力在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中非常重要,我们要理解他人的意图跟思想,要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处境,才能有效地进行社交互动。镜像神经元提供了人类模仿能力的神经基础。这种模仿能力在早期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仿学会他人的技能。父母在传递给孩子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也是通过模仿来完成的。一岁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了非常高超的模仿能力,大人们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有样学样。甚至是你无意中做过一次的某些行为,孩子都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并在平时时不时地重现一下。有孩子的父母对这一点应该非常熟悉。更高级的心智化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同伴的行为、意图、思想,从而进行有效的合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判断对方的高级意图,而不仅仅停留在动作上。例如我们能够很好地猜测别人是在找某样东西,需要某样东西。这些技能有着非常扎实的神经学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共情则让人类能够感同身受,能够理解深处困境中的他人痛苦,并激发利他的行为。常言道情绪会传染,就是共情的一种体现。通过理解他人的情绪,进而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能够让我们维护好重要的社交关系。试想你有一个总是幸灾乐祸的朋友,你会愿意持续跟他打交道吗?不会的。3)最后一个进化的适应性表现,是人类为了在群体中维护和谐(Harmony),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提供了基础机制能维护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即人类其实是没有自我的,自我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自己的一个综合描述。自我是别人和社会价值观影响我们的高速公路。这是一个进化轨迹,大部分人都认为自我是非常独特、私有、不受外界控制的一种特质,但是事实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自我只不过是进化为了帮助人们维护和谐的社会连接,而设计的一个特洛伊木马。自控力是另一个维护Harmony的武器,我们通过自我控制,避免破坏社会连接,自我控制受益的其实是社会中的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这里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自控力,例如坚持戒烟坚持运动,而是在社交关系中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意志力层面上的控制则成为为自我约束(self-constrain)。这一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公共场合出于社会压力,我们可能会控制烟瘾,我们不会随地大小便,我们会在社交网站上炫耀自己,试图维护自己的一个美好形象,这也是自我控制的一种表现。书中最后一部分,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这种社交天性,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是社交天性的应用部分。第一个例子是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作者依然秉持金钱不一定会带来幸福的观点,认为幸福是很容易衡量的,通过一些问卷很容易量化人的幸福感。而金钱的增长并不能很大程度上带来幸福,人们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愿意牺牲大量金钱来换取幸福感。当然,作者试验中的交换动机,事实上很复杂,而不仅仅是金钱与幸福感的交换。试验中,一些员工为了挤进"总裁俱乐部",愿意提前做销售确认,而提前确认会导致抽成减少。虽然如此,但是很难得出员工是为了所谓的幸福感而牺牲抽成。可能他们目光更长远一点,认为获取到这个荣誉称号之后,能够带来更多后续的好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愿意牺牲理财收益而把钱借给朋友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出结论是为了得到幸福感。很可能是共情作用让当事人体会到困境和痛苦,进而产生帮助的动机。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组织如何利用社交脑来提高组织的效率。非物质的激励机制是其中一种方式,一样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依恋感。作者鼓励企业创建良好的社交环境,员工之间的相互关心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战斗力,也就是凝聚力能够有效帮助团队提高效率,这也是社交脑在起作用。另外拥有更强社交能力的领导,更受员工欢迎,社交能力是领导力矩阵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后是教育的一个应用,尤其是初中教育。作者认为,课堂是对人类社交欲望的压制,应该更多地引入社交关系。一些证据表明,通过引入社会元素,能够触发大脑的记忆机制,使得学习效果更好。试验中,如果被试学习某个东西的动机与社会连接相关(例如为了进一步传递信息/建议给领导),相比为了完成测试(考试)而学习,效果更佳。其中可以参考的一种机制是learning for teaching,我们常说如果你能够把某个知识跟别人讲清楚,那么你自己一定掌握得更牢靠,这是被认可的事实,即使可能我们是为了不让自己丢脸而更佳拼命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很难建立直接单纯的因果关系。

四星给本书,一星给湛庐文化精读班

《社交天性》作者马修·利伯曼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先驱,在本书中用大量实验以及简洁的语言,从脑神经层面介绍了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链接(依恋)心智解读(共情)、协调(自我控制),深入浅出的向我们介绍了大脑天生爱社交这一概念。我们不仅可以从书中看到一位科学家如何通过实证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还可以了解到社交天性如何影响企业,学校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是谁”以及“如何才能更加幸福”这两大终极命题。

提高工作效率的秘密武器

关于人生的追求,最近随处可见“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常听人唱: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追求是我们的天性,可是你真的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吗?也许你以为要仗剑天涯才能寻求的答案,正在你家阳台上那朵清晨刚刚盛开的玫瑰花上。你不用走遍世界,你可以从《社交天性》里看到大脑的运转特性,了解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片段吧。“在跟踪除了金钱和物质享受之外的其他有效激励措施时,“围巾”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指南针”。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个看上去特别有违直觉的社会因素,将它融入工作场所后,将使工作环境更加趋于理想:让员工有机会去关心别人。在第4章讨论社会奖赏时,以父母-子女的关系为主要着眼点。我们讨论了父母和子女为什么会分别位于“方程式”的两边,还讨论了两种可以激活大脑奖赏回路的社会奖赏。一方面作为孩子,他们天生就对是否被别人喜欢、关心和照顾等各种线索非常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到尊重、被人重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作为家长和成年人,我们天生就有动机去做出关心、照顾他人的行为。然而,对于哪些大企业的CEO来说,这可能是最难理解的一个社会因素。他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奇怪的动机(虽然显得冠冕堂皇)。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亚当、格兰特完成了一系列意义非凡的研究,它们集中体现在其著作《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中。格兰特证明,给予员工帮助别人的机会,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他在研究中检验了两种不同但又互补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工作场所变得“有意义”。自从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以来,以下观点就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如果某件事对我们老说是“有意义”的,我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做。格兰特的最大发现是,对于绝大多数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从业者来说,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意味着帮助别人。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或者不能让别人更加快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经济学家科林.凯莫勒说:“经济学家假设,人们不会无偿为你工作。只有在工作业绩越高、收入越高的条件下,他们才会更加努力、更加长久、更加高效的工作。”显然本书的作者不这么看。作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奠基人,马修.利伯曼说:关心别人才能创造自己的成功。如果你想要让人们更投入更高效的成功。金钱也许在生存期是有一点诱惑力的。其他时间答案,可能是做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为什么帮助别人能让我们更努力的工作呢?原因有三:1.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愿意帮助你。科学家们也发现,哪些贡献出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的员工,在公司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反而提高了。他们工作更富有成效、离职率更低。2.认知一致原则。这一原则在《影响力》这本书里有更详细的解释。就是说,帮助过别人后,我把自己视为一个“好人”。因此我其他言行也应该符合“好人”的身份。为公司的员工支持计划捐款后,我自认为是公司的“好员工”,而努力工作是与好员工的自我认知一致的。3. 帮助别人会让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这种行为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就像吃了一块巧克力会让我们分泌多巴胺,感觉到快乐一样。帮助别人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让我们感觉到受到了奖励,希望这种感觉常常出现。其实我们的工作也的确都是在帮助别人。比如照升哥做主播,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基督的教导。燕子姐做老师,帮助孩子们健康的学习成长。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复杂工作的一个小环节,无法直观感受到自己对别人带去的帮助。但也许当你能感受或理解到你对别人的帮助时,状况就会发生改变。科学家格兰特做了个实验。募捐者针对一所大学里打电话给校友,为本科奖学金筹集资金。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接到这样的电话很多人会抱怨:我都交了4年学费,还不够吗?!然后挂断电话。这些募捐者必须尽力想法办才能与校友多说几句话。科学家把募捐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当实验组的募捐者工作时,一位本科奖学金的受益人出其不意的去拜访他们。这次拜访时间很短—— 仅仅维持了5分桌。探访结束时,主管走进来,对募捐者说:请记住,在你们打电话的时候,他就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才能来到这里读书的。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探访最多只能让募捐者在短时间内感觉良好。它会带来正面影响,但影响不一定很久,一天就不错了。但格兰特的研究结果证明,我们猜错了。奖金受益人拜访的募捐者在一个月内都有良好的表现。在探访结束后一个月的那个星期,他们打电话的时间比探访前那个星期增加了142%,争取到的款项更是足足增加了171%。也就是说,当我们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帮助到别人时,我们的工作成效会增加。当然也有朋友要问了,要是我的工作间接帮助到别人了,我没法见到他们,那是不是就不能用这个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了呢?科学家在这次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实验。还是针对大学的募捐人。两组人分别收到来自其他募捐人的信。控制组收到的信上描述了他们如何从工作中获益。实验组收到的信上描述的是,他们的工作如何惠及他人的。结果是,实验组在收信后业绩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承诺捐款的人数增加了153%,承诺捐款的总值也增加了143%。可见即使只了解自己的工作到底如何帮助别人,也可以让绩效有提升。现在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在帮助别人吗?思考一下,你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帮助了别人?学习者 — 叶子:我的工作是采购。1.我对公司的初级技术零件很熟悉,有些零件很冷门,但我工作两年建立了冷门零件的采购库。当工程师有特别需要的零件的时候,我总能很快帮他们协调到合适的零件。我帮助公司的工程师节约了时间。2. 我每年帮助公司节省很多采购费用。前几天有个采购合同额100万,我通过自己的谈判谈到了72万。这样采购合同公司没有预算,但我知道我该帮助公司省钱,因此我认真学习谈判技巧,研究供应商管理,持续帮助公司省钱。拆书家追问:那你曾经收到过工程师或者公司的感谢、称赞等正向反馈吗?学习者— 叶子:关于工程师的反馈经常收到,他们常告诉我因为我的帮忙,他们节省了时间,搞定了紧急的项目。而且每当我的工作需要工程师们支持的时候,他们也愿意帮助我。但关于帮公司省钱,我几乎没有得到过反馈,提过涨工资也没有回复。我觉得公司不认可我的价值。学习者 — 丽平:我现在常去肿瘤医院做义工。其实我自己感觉跟癌症患者或者家属做一次两次心理咨询,对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并没有太大作用,但是从情感和心理角度而言,也许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被人带着理解和共情、不带评判地倾听,那种情绪的疏解,内心深处被人理解和倾听,本身就是非常特别的意义。拆书家追问:那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感谢、称赞等正向反馈吗?学习者— 丽平:有时候来咨询的患者或家属是有一些正面反馈的。会说谢谢,有的资深咨询师跟我分享过,患者哭的很厉害,说要是早点来看心理咨询就好了。学习者— 照升:我的工作是电台制作人和主播。我的工作是帮助别人更好的理解主耶稣的教导。拆书家追问:那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感谢、称赞等正向反馈吗?学习者—照升:电台分工明确,我没有看到过听众来信和反馈。不过我有一次帮助一个公益项目录制一些故事给孩子们。有个孩子说,他把那些故事听了好几遍。这算是我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的一个反馈吧,心里挺暖和的。感谢大家的案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叶子在描述帮助到工程师的时候,脸上神情真美。帮助别人,是我们大脑的需求。而帮助别人,也让我们更积极的工作,这也许是新的“战拖”方法呢。今天是周日,也许你就在规划你下周的工作。请拿出你的日程表,安排一个时间,了解一下你的工作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帮助。可以为自己梳理现在的工作能给哪些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也可以打电话或写邮件给你服务的客户,甚至约他们喝个咖啡,问一问,我的工作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这些(帮助)对你有意义吗?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让你更爱自己,也更努力工作!© 本文原作者系拆书帮杨懿琳,转载请联系拆书帮微信公号。

社交天性,同理心的生物基础

关注了湛庐文化,跟着湛庐的精读,意外地读到了这本好书《社交天性》,于是过去的十五天就成了很多年来难得的愉快、丰富的“洗脑之旅”,收获大大滴:1、以前望而生畏的脑神经、脑区功能划分,看完书后轻松就能想起愉悦回路、报警回路啦,工作记忆区域,镜像元神经系统啦,大脑内部关于自我的“特洛伊木马”区域啦......于是跟着就能看懂其他一些脑神经方面的书了,比如《善恶之源》就轻松愉快看完了。2、“连接”、“心智解读”、“协调”这三个过程,这么神奇!从进化的角度,作者从2亿多年前的哺乳动物说起,到灵长类到智人;从个体的婴儿期到幼儿期到青春期。看到社会的发展对我们脑神经的发展奇妙的影响,真心地就接受了”社交是人类的天性”,从生理到心理到社会。3、直接影响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应对:如何看待刷朋友圈、如何看待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如何看待亲密关系、如何看待同理心的培养......一本好书!

一本可能引起“三观”重塑的书

书的主题是人脑的社会化机制,其实远远超出了侠义的社交网络中的“社交”含义。全书探讨的是人的社会化本性,建立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基础上,内容丰富,激发的思考和结论一样多。书中基于人脑中默认网络(指人在不从事具体的心理任务时大脑最活跃的神经回路)和社会认知神经回路的高度重叠,佐证了人的社交天性,颇有说服力。但要留意:不同的人,或者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大脑默认网络未必一样,比如佛教高僧的大脑默认网络。再比如,作者把“自我意识”比作社会放置于人脑中的特洛伊木马,在人脑中内化社会价值规范,这颇有新意。但这样的讨论已经带了点哲学思辨的味道,并不是完全的科学论证。最后,从人的社会本性的事实,并不能得出人应该怎么生活的伦理判断。顺应社交天性,还是有所超越?这不是科学能够决定的。要看到人的多样性,否则,孤独的人真的是可耻的,而那些道家的隐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在遍地手机低头族的当下,是否还应该鼓励下人的超越精神,以克服社交过度带来的问题?


 社交天性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