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式家居收纳术》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209078276
作者:[日]门仓多仁亚
页数:152页

作者简介

1.分享小空间轻松生活的收纳整理技巧。
2.不需要花费时间就能保持干净的智慧。
3.居住舒适的家居打造规则。
4.作者从德国籍母亲那里继承的合理而且舒适的生活方式。
家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价值观的地方,而且家里的环境也左右着人的心理和身体状况。
本书介绍了作者在多次搬家中总结出的家居收拾布置的相关经验、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德国式的家居方式,以及对于德国人来说心情舒适的生活环境等等。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002
1 尽量减少储存物品
只保留现在能用到的物品 011
把暂时不用的物品放在“处分箱” 013
轻松方便的收纳技巧 015
家人共用的物品存放在一起 017
客厅里的两个橱柜 019
常用的餐具存放在厨房的橱柜上 024
尽量减少食物的储存量 026
报纸杂志要放在书架上 028
围巾的搭配使外套多样化 031
关于礼物的思考 033
2 精心打造温馨舒适的居家
用实用物品进行室内装饰 037
选择划伤和污垢巧变成魅力的家具 041
在家中放一些古玩 045
安装柔和舒适的灯具 049
墙壁上布置装饰画 051
整理房间安排在一天的日程之中 053
窗户和窗帘是家庭的脸面 056
铺地毯的理由 058
融入居家生活的烛光 061
长期使用一件家具 064
3 合理使用狭小的厨房
必备的工具、不需要的工具 069
决定行动路线的场所 072
有三张布料就能永葆厨房洁净 077
没有准备而为难时做的应急料理 079
使厨房变成享乐场所 083
4 母亲的居家打造
居家是一点一滴打造出来的 087
客厅的一面墙打造成书架 091
窗帘后面的收纳空间 095
利用镜子营造房间宽敞明亮的视觉效果 097
自己粉刷墙壁和窗框 100
使狭窄的走廊变得宽敞的视觉效果 103
把玄关改造得美观且方便使用 106
有很多隐形门的房屋 108
厨房窗户下面打造收纳橱柜 112
餐具和食材的收纳术 114
母亲积攒的银质餐具 118
母亲的时间管理术 120
5 德国式生活习惯
无论如何首先要换气 125
内衣也要熨烫?! 127
午餐是德国的正餐 130
每天的咖啡时间 137
煮洗涤物品 141
选择优质羽绒被的方法 143
融于生活的草本精华和精油 146
后记……149

内容概要

门仓多仁亚,知名料理生活家。1966年生,母亲为德国人、父亲为日本人,生长于德国、日本和美国。国际基督教大学毕业后,进入外资证券公司工作。先后于东京、伦敦、香港等地任职。婚后因丈夫留学再度前往伦敦。学习烹饪与糕点制作,进入“蓝带烹饪艺术学校”并取得认证证书。回日本后开设料理教室,目前与日本多家电视台和杂志社配合,介绍德式生活风及美食料理。在中国出版有《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德国式厨房规则》《德国式家居收纳术》等书。


 《德国式家居收纳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主体生产品。增值互补品。维稳耗品。时间审视间隔,行为流频率,用户审美,柔性只用今天的物品毛巾床单,现在使用,预备两床处分箱非理性计划内得到,精致却无用,送人轻松整理买前考虑用处和存放,放于适合用的地方,用完后放回 一起用共性用品一起放,归类属性到大致“旅游物品”同样类别一起放柜子少一些,“两个橱柜”厨具摆放多用的盘子,大碗,碗减少食物储藏杂志报纸书架温馨舒适独立空间,朋友访谈,阅读,交流,蜡烛和爵士乐冬天温暖的丝绒土黄窗帘,窗户干净可用皮革报纸底板的座垫白色墙壁压迫感。玻璃框架的画,明信片能营造明亮的氛围,墙上直线老木橱柜,绿色植物,玻璃镜框,布台灯放几个能用的古董:冰桶,饼干盒,盆栽盆微暗宁静的灯光早上5点半30分钟归位,周三吸尘wall to wall地毯+块状地毯 自然素材泰国绢布翻新靠垫椅和+打裥机厨房按节奏定制饮食习惯,按饮食习惯定制白色厨电,两个小型单手锅,一个大锅,大小煎锅,可以制作各种料理,耗材应该更加注重行动路线
  •     这本书属于我在书店走过去一百次都不会拿起来看的那种,但是翻着翻着却入迷了。人生好像总是会在意料之外的地方获取一点用都没有、但却很有意思的知识。比如为什么德国人喜欢熨烫床单,这样一个出现在江国香织小说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细节。像这样实用性的书的好处是你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和作者的一家之言之间来回穿梭跳跃,而不用对任何人负责。作者讲她认为好的地方,你可以吐槽,可以对照自己的狗窝惭愧地去面壁,也可以“哼”的一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更多的时候是“原来还可以这样啊”地大彻大悟。我管这种书叫“孵蛋器”——冷不丁扔给你一些从来没多想的东西、于是读的时候自己的新念头层出不穷,每读两页就不得不找张纸理一理。比如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做母亲和妻子的技能确实是需要有意识地系统学习的,而每个家庭其实都应该有代代传承的传统和习惯。我们家腌萝卜干、包粽子和做虎头鞋的手艺都停在外婆和奶奶那一代了,妈妈没学会,我更是没指望。对于working class来说这种东西真的是一种奢求,毕竟每代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都停留在“养得活、别给家长找事儿、最好给家里长脸”上。以时间为纵轴,房产和习俗一样、七十年到期;以社会为横轴,量贩式生活方式:考高分、拿高薪、娶媳妇儿、生娃,无限循环。老家的石板路和木雕花门窗都拆成一模一样的安置房,我不知道以后我孩子能拥有的东西,除了拿钱就可以买到的量产物之外、能不能有什么是这世界独一份、刻上了我们家记号的。三代出贵族,要像作者母亲这样成功的经营自己的家,非得博学不可、博学之后还得有卓越的动手能力。审美、色彩搭配、木工、针织、剪裁……一个都不能少。有了这些,才慢慢有一个家庭独特的氛围,有生活的深度和厚度,才有代代相传的习惯和道理。生活的空虚和饱满、此间差距也许就在这里。这辈子不需要做一个作家、导演、手艺人,饱含热情地去生活,最后也可以变成传说中的“生活家”。生活的热情和传统有没有传染给下一代另说,至少你的儿子或者女儿,有一天可以在朋友面前显摆,当年我妈妈/爸爸的叉叉叉,那可是天下一绝……这也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不喜欢在家呆着。作者的母亲很好的身体力行、并传授给了女儿一点——“用长期的努力、把家变成自己舒服、可以放松的地方”。跟作者家相比,我家根本只能分成两块,一块是生存用的,另一块是给两百万年才上门一次的客人看的。所以才会出现两百万年才开一次的立式空调、几乎没人看的超级大电视这种玩意儿。而当年请装修公司做的耗资不菲的家装设计根本就是花钱添堵——设计图看着好看、根本不符合自家的生活习惯,估计现在再拍张家里的照片能把那个对自己的作品引以为傲的设计师活活气死,而他的设计也早就要把我们一家活活气死;为了不把自己活活气死,我们只好牺牲美感、拯救生活。于是你能在我家发现各种bug,比如设计好的储藏室被桌子堵上、洗衣间改了收纳柜,一边一个的床头柜被两个拼一起当作电脑桌。我们的错误在于没有把家变成让自己舒服的地方,而当作“让别人羡慕的地方”来经营,除了房子装修好之后亲戚称赞了两三天带来的自我膨胀感,剩下的就是不方便、不舒服,最终上演往自己喜欢的清吧和咖啡店的大逃亡。这样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不愿意被人看见的家,就更加不会变成带朋友来聊天的地方。于是每次朋友小聚都变成漫长地筛选各个店家,一路被否决到集体弃疗、随便撞进一个拉倒。还有灯光。我家关于灯光的斗争每天上演一次——我一路啪啪啪地开灯,我妈一路啪啪啪地关灯。我离开任何一个房间、哪怕是五秒钟、哪怕是马上就回到这个房间,我妈也会不厌其烦地询问“灯还用吗”然后毅然决然地关掉那盏可怜的灯。我非常崇拜我妈在黑暗中穿行、甚至是干活儿的能力,她可以在黑暗里洗澡、在黑暗里洗衣服、在黑暗里神出鬼没,无数次吓得我魂飞魄散。而对于我从荷兰大老远买回来的烛台和小风灯,我妈的态度是一律视为火灾隐患,任何时候我关掉灯点上香打算优雅一下,我妈的眼睛就开始发光,我甚至怀疑她会手持水桶随时准备扑灭即将激发的“大火”。三毛讲到撒哈拉的家的一句话,“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要造就一个舒服的家需要这么多精力,足以让我的灵魂都为之颤抖——要知道每天下班之后我剩下的力气都只够随便塞两块面包、把自己扔到床上;而做一个专职主妇的代价、无疑是对伴侣200%的信任和挑剔,你得找到一个真心认为家务也是生产力、跟他的披星戴月、鞍前马后的奋斗同样值得回报的男人。这个男人(或者你自己)还得略懂各种手艺、比如木匠活儿、刷墙、做栅栏,至少他也得觉得这事儿比玩游戏有意思、愿意花点心思,不是像驴子那样抽一鞭子动一下、末了还撅蹄子撂挑子。这样的男人哪里找呢?啧啧——怪不得作者是半个德国人。
  •     “家是最能體現一個人價值觀的地方,而且家裏的環境也左右著人的心理和身體狀況。”前沿的這句話很好地表現出作者門倉多仁亞對家的理解,整本書裏邊介紹的家居收納術也是基於營造一種舒適,放鬆,方便的居家環境來展開描述的。到了“雙十一”“雙十二”大家夥都會瞅著什麼商品降價了,趕緊下手,唯恐下單晚了沒買到便宜的“好東西”。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這天晚上社區聽不到夫妻吵架聲砸碗摔筷聲,也聽不到小孩的哭鬧聲,大家都緊盯著電腦螢幕默默地刷淘寶。這時保安大叔默默地走向電閘,整棟社區暗了下來,有人發出驚叫聲。據說這位大叔那個晚上為社區節省了幾十萬的支出。原文不記得了,大意是這樣的。趕在“便宜”上買的東西,似乎“賺了”,給商家契機,而給消費者帶來的,不僅僅是錢財上的損失,同時也增加了“存儲”和“管理”的成本。我舍友會在250毫升和300毫升的洗面奶上糾結哪個價格更值得。買回來的化妝品一堆在書桌上,有些已經佈滿灰塵,基本上沒有哪支洗面奶爽膚水會到用完的時候,因為“活動”一直都有,喜新厭舊一直是某種生物的特性。整張書桌也因為東西太多,有時候淩亂地連學習的位置都沒有,或者像要找某樣東西時不得不翻找半天。如果收拾起來的話,得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而指不定整理完待會兒又得翻找。儘量減少儲存物品,這是書裏提出的第一個觀點。可能很多人都過著“不斷添加到購物車”的生活,是時候學著過一下減法生活。把東西都收拾收拾。活著不需要那麼累。多而無用的物品損耗人工,物不盡其用,實屬浪費。精心打造溫馨舒適的家,作者提出的室內裝飾,放置古玩,安裝柔和舒適的燈具等等,配上作者佈置的家的照片,如果是我朋友的話,還真是想登門拜訪。家是那個讓你安心,放心的地方,哪怕是出租屋,也有佈置的必要,“在居住期間是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忙忙碌碌應酬打拼回到家放鬆心情,這樣才有生存的希望。作者那份積極,對生活的熱愛,即使到了不惑之年,帶給人的感染力仍然很旺盛。這與她本人愛自己,愛生活是分不開的。如果想要在家裏有那麼安靜,舒適的時刻,跟作者學學還是挺好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实用。
  •     作者的妈妈好厉害!
  •     马马虎虎,兼具德式和日式的感觉,有点新鲜
  •     完全不实用。全书仅有几个可借鉴之处。
  •     看到一半了.
  •     还行,有点收获。
  •     坐在酒店大堂看完这本书了。
  •     很好的一本书,作者的家装以及收纳知识很值得学习。自己边读的时候便根据零碎的插图画出了大概的室内布置图。
  •     太笼统,看不到德国收纳的点
  •     收纳事业无止境
  •     她的母亲做的很好。
  •     内容太散 翻译水平一般
  •     各人有各人的收纳喜好,这本书讲的蛮浅
  •     一没章节逻辑 二太浅显并无新意 三字号大好图缺 四翻译太水 总之要指导他人的生活 作者的图文乃至生活主张还太平淡
  •     有些亮点
  •     意外地好看。作者是日德混血,母亲是德国人,所以在关于生活和收纳的观点和实践中,结合了德国和日本各自优点并综合,别有新意。
  •     资深家庭主妇介绍如何让家变得更温馨,散文系,休闲的时候可以读一读。
  •     在书城看的,还不错
  •     门仓吸收日本和德国对于生活方式的可取之处,再加上个人的整理,克制,自律又让人舒心。
  •     虽然收纳术的核心奥义是恒定不变的:减少储存。本书有很多地方的建议还是很实用的
  •     只能说这是一本介绍德国家居生活更多于收纳技巧的书,中间安利一些德国产品广告例如菲仕乐什么的。
  •     部分挺实用的。
  •     很有指导性 会好好利用
  •     对德国人的敬佩到骨子里
  •     一周能写三本(围笑
  •     零碎不成系统的居家感悟 看完想做家务倒是真的
  •     就想看看怎么做到每件衣服连床单都用熨斗烫的
  •     作者以自己的家和母亲的家为例,讲述了德国人的收纳传统。好的品质,不浪费,合理布局,方便实用,是核心的内容。我很喜欢作者和她母亲的家,充满了生活感和品质感,在这种家里生活一定很满足很开心。
  •     德日混血生活家的另一本书,继续分享轻松生活的技巧。很赞同作者书中提到的观点:“家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价值观的地方,而且家里的环境也左右着人的心理和身体情况。”不要期待作者会分享什么充分利用空间的收纳妙招,相反,她所提倡的是只保留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并且做到物尽其用。
  •     不适合中国
  •     Tania的德式房间布置
  •     整理收纳的书看多了,基本理念和技巧都是相似的^_^
  •     借来看看,启发最大的好像是厨房那部分,还有作者妈妈常用的镜子,还有那几个德国菜。不管怎么忙,有空还是要打理收拾自己的家,这样才会越住越温馨。
  •     厨房确实很有一套,欧美人diy的能力值得惊叹,整理方面的内容略单薄主要讲得是家居
  •     日本中产家居一窥
  •     实用,很多好的小点子(主妇微笑脸
  •     不错的吃面包时读物
  •     轻松愉快,非常喜欢这类书~很多有用的生活经验还有简单的食谱,能让人很轻松的阅读,配图摄影都不错,可以让人相信生活的简单平凡美好!
  •     保持一颗折腾的心
  •     我也是生活家,就是还差个实践的距离,哈哈哈
  •     家居启蒙类 条理不是特别清晰 配图少 但是足够激发你去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
  •     太想读了
  •     我觉得需要给我妈看看:)
  •     将家居整理融入生活,变成自己的习惯模式,会让整理更容易坚持
  •     收纳基本理念无非断舍离,大同小异。不过这么一本彩印小书摆在家里感觉还是蛮有情调的
  •     扔。
  •     德国和日本有什么不同?在德国,父亲利用“周日大工”,自己动手安装橱柜是很正常的。日本男人不做。德国类似商场,家人想要什么自己拿。日本家人想要什么,要女主人给拿出来。男人更闲,女人更累。
  •     内容不是很多,可借鉴的也有限,但是被她家的家装风格吸引了。。。
  •     棒
  •     还不错,算此类书籍中比较有内容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