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301260253
作者:陈平原
页数:292页

作者简介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书籍目录

“大学五书”小引/ 001

绪言: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 003

此情可待成追忆/ 019
——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
一、炸不垮的中国大学/ 019
二、1941年的统计/ 027
三、不该被埋没的文本/ 035
四、笔落如何“惊风雨”/ 049
五、“奇迹”该怎样讲述/ 067

永远的“笳吹弦诵”/ 111
——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阐释
一、战火摧不垮中国大学/ 112
二、“光荣”不仅属于西南联大/ 122
三、必胜信念、学术关怀以及师生情谊/ 129
四、以本科教学为中心/ 145
五、“人和”的另一面/ 154
六、“应叫青史有专篇”/ 165
岂止诗句记飘蓬/ 183
——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一、漂泊西南多唱酬/ 188
二、百一篇成聊自遣/ 198
三、诗史更愧无君才/ 210
四、还将孤愤托长吟/ 218

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 237
——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
一、从“宏大叙事”到“私人记忆”/ 237
二、师生之情与同窗之谊/ 241
三、“新文学”教学之披荆斩棘/ 246
四、湘黔滇旅行团的故事/ 253
五、政治与学术的纠葛/ 258
六、物质与精神之张力/ 263

参考书目/ 275
后记/ 287

内容概要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自有名句”与“自成高格”——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读后李浴洋不消说,明眼人都可看出,所谓“东藏西征”,典出宗璞以西南联大为原型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业已出版的《南渡记》《东藏记》与《西征记》,再加上尚未完成的《北归记》,构成了书写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与大学命运的一个完整故事,起承转合、首尾呼应、荡气回肠;而其“本事”,更是在古今以及中外历史上,一时无双。基于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对于“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而西南联大“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是故超拔晋人、宋人与明人三次“南渡”之上的表彰,以及“野葫芦引”的创作蓝图的“不胫而走”,晚近三十年间关注西南联大与战时中国大学者,大都沉迷并且乐道于“南渡北归”的叙述框架。借用陈寅恪的战时诗句,这一从“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蒙自南湖》,1938年)到“国仇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诗”(《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1945年)的故事,也在一遍又一遍地叙述中,被越讲越圆与愈说愈熟。“南渡北归”当然是一个精彩故事,但在我看来,倘若将抗战时期中国大学与知识分子的升降浮沉全系于此,则不免戏剧性有余,而丰富性不足。抗战八年,一首一尾的“南渡北归”自是相当深沉的开篇与十分漂亮的结局;但与轰轰烈烈的“渡”以及浩浩汤汤的“归”相比,千回百转的“藏”以及上下求索的“征”或许才更接近于置身其中者的生活与精神常态。须知,抗战八年乃是“苦干”与“惨胜”的八年,徘徊亦坚守、彷徨复追求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这一时期的普遍心情,“无处可藏”与“无路可征”的现实境遇甚至不时逼视与拷问他们的魂灵,大学师生自然也不例外。换句话说,在叙述“南渡北归”的故事时,不能忽略“东藏西征”对于这一框架的支撑与结构作用。否则,就有把原本“元气淋漓”与“众声喧哗”的历史脸谱化与符号化的危险。时下坊间流行的关于战时中国大学与知识分子的研究论著以及历史/文学读本,几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一问题。而陈平原的新作《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版)致力以“左图右史”为方法,通过触摸文章、图像与声音等不同类型的战时文本,在历史、传说与精神的三重视野中,进入与呈现战时中国大学的复杂面向与丰富张力,揭橥与反思“烽火连天中的遍地弦歌”的生成机制与展开过程。此书不仅自觉而有力地回应了相关研究论题与论域中的若干“时弊”与“通病”,而且也建构了一种能动与有效的重新打开历史文本的方式。是故,一方面既是陈平原二十余年间“别具只眼”与“别有幽怀”的大学研究的重要“实绩”,另一方面也具有“发凡起例”的意义与作用,是其“于文本中见历史,于细节中显精神”(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5页)的研究策略的又一次成功示范,值得对于现代中国教育史、思想史、学术史与文学史感兴趣的读者广泛关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共分四章,计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永远的“笳吹弦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与阐释》《岂止诗句记飘蓬——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与《六位师长与一所大学——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等四篇长文。另设交代问题意识与研究经历的绪言《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与介绍研究方法与编辑旨归的后记各一篇。陈平原曾以自选集的形式出版其大学研究的论文,题为《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三联书店(香港),2009年5月版)。可见,还原“历史”、考辨“传说”、阐释“精神”以及关注三者之间的互补与对话,正是陈平原的大学研究的趣味与立场。而以文学史家兼及教育史家的他,一向强调“文章”在历史研究中的位置与功能。具体到本书的写作,“其工作目标是,借助档案、报道、日记、书信、散文、杂感、诗词、著作等不同史料的仔细辨析,跨越虚构与写实的鸿沟,让日渐遥远的‘大学精神’重新焕发光彩,也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重新站立起来”。(第15页)在《此情可待成追忆》中,陈平原借助商务印书馆1941年1月10日出版的《教育杂志》“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第三十一卷第一号)与(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年3月刊行的《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以及吴宓、闻一多、叶圣陶、许崇清、王星拱、罗家伦、浦江清、蒋梦麟、竺可桢与冯友兰等十位战时高校知识分子的十篇体式与来源不一(包括日记、书信、文书、碑铭、随笔与著作等)的文章,结合不同文类各自的写作经验、思想资源、传播途径与接受模式,在多个角度与层面上勾陈了战时十所大学内迁的历史过程,以及不同背景与身份的师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同心情,从而绘就了一幅立体而多元的中国大学“东藏西征”的图景。之所以以“文章”为入口与支点,在陈平原看来,“文章笔墨,并非无关紧要。大学史乃广义的历史学,但与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有所不同。因谈论的对象是擅长舞文弄墨的读书人,加上战火纷飞中档案的相对缺失,引入‘文章’,容易实现史学与文学的对话与互补。大框架不能动,小故事则多多益善,尤其是精彩的细节,确实很见精神”。(第71页)在“文章”的视野中观照战时中国大学的“历史”、“传说”与“精神”,既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自洽,同时也包孕了陈平原将这一时期的教育史研究从政治史、经济史与军事史的覆盖与附庸中解放出来,使其具备有“史”、有“文”、有“人”且有“情”的独立的学术品格的用心。陈平原在自述其大学研究时曾说:“跟专业的教育史家不同,我的研究带有明显的问题意识,首先是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而后才是史学价值的追求。不过,一旦进入具体课题的实际操作,我还是努力保持史家实事求是、多闻阙疑的风格。”(陈平原:《大学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6页)陈平原的研究,虽在文史之间,但其从“文章辨体”的角度开掘不同类型的史料潜在的阐释空间,目的依旧在于由“文”入“史”,即经由对于古今文类的熟稔与体贴入乎史料之内,同时也通过压在纸背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出乎文章之外。在《岂止诗句记飘蓬》中,他聚焦于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与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战时的旧体诗作,“取‘诗史’的角度加以考察与解读,且尽可能对照其日记、书信及专业著述,说明诗中如何体现了中国学人的心境;同时,追问旧体诗能否承担起战时联大教授于流徙中‘书写战争’的使命”。(第188页)如此立论,乃是“基于我对抗战中西南联大历史命运的关注,也基于我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及情怀的理解,更基于我对文学史写作模式的质疑”。(第228页)三管齐下,皆可谓切中肯綮。于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中见微知著,陈平原的研究堪称兼及汉宋。所以,其启示也就不仅是对于宏大叙述“拾遗补缺”,更蕴含了对于以某种更为得体的方式进入这一历史脉络的自觉探究。如此“正本清源”的努力,当然值得认真对待。晚近学界内外对于西南联大的关注,与陈平原的研究不无关系。从1997年为重印王瑶的《中古文学史论》写作跋语开始,近二十年间他一再为西南联大撰写大小文章。其中,对于一代知识分子“南渡”心境的解读,颇见其眼光与功力。他认为:“对于西南联大乃至所有内迁大学的教授及学生来说,‘南渡’既是学术对象,也是文化氛围,更是精神传统——时至今日,我仍坚持这一发现。”(第7页)收录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中的《永远的“笳吹弦诵”》与《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两文,分别完成于2011年与2007年,既是近作,也是力作。在两文中,都有对于当初的“发现”以及其他谈论西南联大的经典范式的重申与分享;但值得称道的是,陈平原在“坚持”中而能有所突破与超越。他表示:“面对日渐被‘神话’的西南联大,我的态度颇为骑墙:既欣喜,又惶恐。没错,作为战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大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取得如此业绩,实在让人振奋。可我担心,一次次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述说’,是否会熨平无数‘伤疤’与‘皱痕’,将九年艰苦卓绝的‘联大’之路,化简为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第172页)在一次访谈中,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只能说,民国大学之所以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潜在的因素是公众对当下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满,希望借此展开分析、反省与批判”,但是“大学研究应当是一种有情怀的学问,追求的是启示,而非影射。换而言之,民国大学应当是一面镜子,而非一块砖头。照镜子可以知妍媸,正衣冠,但如果将镜中影像当作砖头四处拍打,则未必合适”。(李浴洋:《陈平原:在追摩时回味,在鉴赏处反省——关于民国大学》,《同舟共进》2014年第7期)而在陈平原已经多次演讲,但却尚未定稿的《大学故事的魅力与局限性》一文中,他对于这一问题的反思更为深刻与具体。不只在西南联大研究中,他的大学研究都具有这样一种在“坚持”中突破与超越的精神。贯穿《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正是不断历史化与问题化的学术姿态——陈平原不仅对于他讨论的问题一致保持审慎的距离,而且对于他讨论问题的方式也始终抱以清醒的反思。在某种意义上,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此书都既是一种“学术训练”,也是一种“思想操演”,更是一种“精神熏陶”与“情怀养成”。这也就决定了此书在当前的大学研究中“自有名句”与“自成高格”。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叙述战时中国大学的“东藏西征”时,陈平原采取了“左图右史”的写作/编辑策略。以“图”入“文”,并非只是为“文”插“图”那么简单。相反,在此书中,图像不仅为文章“增光添彩”,本身即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并参与叙述。在陈平原的设计中,图像也是一种必要的表达方式。“将1937年12月浙江大学师生从建德乘船再次西迁的照片,与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复员专车出发前的留影相比照,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而将1938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长汀举行校庆十七周年庆典的照片,与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生即将北归时在教室前的留影相对照,同样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第289—290页)凡此满纸云烟的历史瞬间,在书中还有不少。这些老照片来自十余所大学校史馆的收藏以及战时旧报刊的记录。陈平原逐一蒐集、遴选与考辨,不仅“去伪存真”,而且“去粗取精”,自是作为一种笔墨来经营,因此也就值得读者悉心阅读与体悟。而正是在如此图文并茂的叙述中,战时中国大学的身影从历史深处走出,跃然时代眼前。2015年7月28日,于畅春新园(原刊《文汇报》2015年8月16日,原题《“左图右史”中的“东藏西征”》,发表时有删节)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市场上抗战主题图书不胜枚数,但是多是关于战场战役、领袖人物、抗战先辈等,而这本书独辟蹊径,从“大学”角度切入,从侧面了解战争的危害与残酷,感受打不垮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一眼的心动源于书名里“抗战烽火”与“中国大学”两个词有机的组合,假若纯粹关于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又或者仅仅追溯中国大学百年的发展历程,我想自己的兴致不会那么高,正因为这两个短语的结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我对抗战时期的大学有很多好奇。它是一本精装版图书,红色的封面凹印黑色的繁体的书名,简洁却有力。再翻开目录,标题取得诗意却又严谨,由开篇《“大学五书”小引》得知这是“大学五书”系列的一本,皆是谈论中国的大学。从绪言开始,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本道听途说的八卦略加自己修饰的让你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故事集,而是引经据典、考证出处的学术论文,无论是语言风格抑或引文出处都相当专业严肃认真。书里还选取了很多相关的图片,但是作者很有“心机”地将它们放在每一章内容的后面,这样避免了阅读的断断续续而导致的文章气势中断、学术深度丧失。从这本书里,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大学的细节,让人触摸历史,回到现场,同时帮助我弥补了知识的缺陷或者修正曾经错误的理解。学术类图书当然不如通俗小说、散文好读易懂,也不能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可能更需要安静的环境沉潜进去,略过一两句子也许就错过重要的信息,所以阅读这本书读得有些慢,有些句子点点画画,有些参考文献让我产生寻来进一步阅读的兴致,就连平时不太关注的“绪言”后“后记”,都能拧出大把的干货。该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历史资料、数据及照片说话,呈现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面貌。第二部分选择内迁大学的代表——西南联大,试读从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乃至政治史等角度叙说其内迁历史、传说与精神等。第三部分关于西南大学教授们写下的大量旧体诗,他们借诗抒情,沟通情感,传递信念,表露心声,给后世留下“有情”且“鲜活”的史料。第四部分选择“限制叙事”策略,从作者先后追随的三位“联大校友”(季振淮、王瑶、吴宏聪)的眼中和他们各自师长(闻一多、朱自清、杨振声)的追忆里,触摸联大的历史脉搏。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这样的内容反而更亲近可信,更有人情味。 以前,我对于“抗战中的中国大学”的了解只限于“西南联大”,读了本书,发现自己的眼界狭隘(据《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情况一览表》记载,抗战期间内迁西南的高校有56所),而且对于西南联大的历史掌握也是相当肤浅(不只有那恃才傲物的“狷介”的刘文典,也不只有文人学者的爱情故事)。逐页翻看,逐行阅读,你会了解到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算是抗战中高校“迁校次数最多的”,西南联大则是迁移最远的;了解到中国大学内迁的缘由和重大的历史意义;了解到抗战中的中国大学迁移进程和师生们苦中作乐的乐观积极精神面貌……所以,在故纸堆里搜寻资料成就的学术论文,只有很好地运用材料,才能更好地呈现史料的价值与厚重;身为读者只有静下心阅读,才能收获满满。p.s 页下参考文献格式是老版?貌似不是很严格……(如若转载,请联系笔者)
  •     无意中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援引了此书便买来一看。开始读着酣畅淋漓,为作者的文字所倾迷,到了后面才发现越来越随性,有了作者更多的个人因素。虽然作者开头便提自己会以个人角度去写,然而似乎没有太考虑到读者的感觉。这不是通俗读物,很少会有人对那段历史感兴趣,或者是说对一所大学的短暂历史有兴趣。然而,不只只在历史方面,在文化方面,展示了一个以前没了解过的西南联大,在此向作者表示感谢。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太烂了
  •     大多摘录昔日各家之言,赘述之言太多。 许多段经典语句在全书中出现三次不止,这是在凑字数?(……
  •     重合度较高,有些文章被不同书目多次收录,是第二次、第三次看了。旧文新读,轻松之余,也算有些小收获。
  •     未来的后记中,还会有“夏君”吗?~
  •     内容多重复,定价不菲,薄薄一册。本书是陈平原大学五书的最后一本,远不如之前的作品好看有料,此书可在图书馆借阅,不必买
  •     没有通读该书。在改一篇关于南京中央大学的论文,参看书中一些相关观点资料。
  •     每晚上去荒岛,读一点。读完了。无论如何,我是有着蓝色的血液,星球的世系。
  •     中国大学在兵燹战火中的艰难生存,如寒梅傲雪,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丹青难写是精神,卑之无甚高论。学业与战事、学术与政局,值得关注,有所涉及,契入不深。此外,西南联大教授的西方留学背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十五年十月廿七日阅讫。
  •     或许我们今天的一切不尽意也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     书中各章,在课堂内外多少听陈老师口说过,但从ppt和口说变为整齐之文章,自又不同。陈老师的文章好读,不过好读的同时,有时候会让人忽略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此书四章各有起承转合和问题脉络,实非散文随笔。
  •     陈先生这本书立意深沉,是很有价值的中国大学史研究。小缺点:有些内容重合度略大。比如“弦歌不辍”这个词在书中至少出现了4、5次,还有“别有幽怀”“压在纸背的心情”等词都出现多次,即使是个好词语,这么频繁出现也让人审美疲劳,有厌烦感。
  •     貧窮不能移嘛,現在是富貴了,卻“淫”了。
  •     读过后对当时的大学有较多的了解
  •     最大的优点是对除西南联大以外的学校内迁也做了介绍。除了内容有些偏题,后面大部分内容是写人而不是学校本身,还有词语和内容重复这些小毛病。
  •     重复太多
  •     比较学术,而且演讲整理的,或有很多地方重复。但是讲述的历史和人事,非常有趣。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一段历史。
  •     此书的体例受限,少了些一气呵成。很多问题,点到了,但是少了细密的考证,终究显得有点浮。可是反躬自省,考古学史的研究却缺乏这样的激情和一以贯之的投入。
  •     南渡的书生,不变的家国情怀
  •     重复太多!
  •     读后我只记得四个字——“弦歌不辍”!
  •     作为学术著作,稍微显得单薄。作为非学术作品,又过于郑重其事。能看出来教授写这本书的不容易,也终于把那个雨夜听的讲座落实到了文字上面。西南联大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生向往和追忆的地方,即使被拔高到神话也不为过。
  •     中国有过好大学(偏文),而且是世界一流的,只是不在此时,而在民国,一所临时组建成的西南联大。在面对内忧外患,国之不国、家之无家之际,联大师生同仇敌忾、提携互助,以永恒价值追求为己任,在这破败不堪的“不毛之地”耕耘播种。 教授悉心教导,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同学与老师也交流密切,“师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陈平原老师作为西南联大校友王瑶先生门徒,可谓继承了些许联大精神,向我们细细讲解联大岁月时,文字间也透露出对彼时文人的喜爱与尊敬,我们有福得以共享那历史中精彩的华章。 希望自己也能秉承些联大精神,哪怕百分之一也好,于茫茫中寻得一份厚重的意义和洒脱的趣味。
  •     本书收入了陈平原先生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大学风貌的四篇论文,以西南联大为中心,管窥当时中国顶级大学中人和事之全貌。考证详细,同时饱含深情,值得一读。缺点在于各篇之间的内容重复比较多,而且部分用词造句的重复率也相当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体验。
  •     吾未见其明也,真心觉得至少就这本书而言,并没有多么论证深刻,语言高明。
  •     这是在北大上了陈老师一学期课之后读的第一本书,从以前读他的书到今天上老师的课,这种感觉太棒了。老师对于一个命题常常能有深入的思考和发挥,而且多能站在反思和不局限的立场,这是很难得的。比如在国内热捧西南联大的时候,老师把整个的战时大学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
  •     本书收入了平原君的四篇大作,分别处理了抗战时期的西迁大学、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内迁学人的旧体诗写作以及联大学术传承的个案,各有千秋,也各具特色,虽然前两篇出现较多重复遗憾地降低了这本书的可观性,但总的说来,平原君一向推重的“情怀”贯注在这几篇大文章里,还是很能让人感动——而且,现场听他演讲这些内容,效果甚至还要超过实际阅读。第一篇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在西南联大之外腾出大量空间挖掘其他抗战内迁大学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第三篇则深入体贴战乱时节饱经忧患的读书人的复杂心境。两篇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则一者宏观,一者微观,从不同视角重新解读“西南联大神话”之所以能被构筑的原因,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师生之间心灵距离的拉近,这才有了他们“相濡以沫”、共食甘苦的种种值得无限追怀的轶事。
  •     在读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